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关于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关于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关于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人们为了整洁、美观就要经常将衣服、被褥及日用餐具、茶具进行洗涤。因此,肥皂和各种各样的洗涤剂就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肥皂的发明要比洗涤剂早得多,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罗马城外的圣波山上,就被人们无意中制造出来了。在这座圣山上,人们燃烧贡品时,油脂顺势滴落到草木灰上成为最原始的肥皂,这些肥皂渗入到周围的粘土中。人们发现,当他们坐在这些粘土上,衣服沾上了粘土后反而比以前更容易洗干净。人们开始奉为圣土,后来才知道这是人们无意中的劳动收获。

公元70年,罗马的学者蒲林尼(Pliny)描述了用山羊油脂和柴灰制造肥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入另一种东西--海盐。它能使肥皂浮在混合液上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盐析作用。这个记载恐怕是对肥皂工业最早的描述了。由于当时产量很低,因而只能供有钱人使用,是污秽者的奢侈品。1791年法国化学家尼考尔斯·菜布兰兹(NicolasLeblanc)用氯化钠水溶液电解制得氢氧化钠,

从此以后,肥皂才成为平民百姓都用得上的东西。然而,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肥皂是什么东西。从1811~1823年柴夫卢尔(ME Chevrenl)对肥皂产品进行研究后,令人满意地解释了什么是肥皂以及制造肥皂的化学反应。随着科学家弄清肥皂去污原理之后,各式各样的合成洗涤剂也就应运而生了。

化学性质

肥皂实际上是长链有机羧酸的钠、钾或三乙醇胺[N(CH2CH2OH)3]的盐。其它羧酸的这些盐也是工业肥皂,但它们没有去污、清洁作用。因为三乙醇胺的盐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可以作干洗剂。制造肥皂的方程式是:

上面的反应就可以解释古罗马人制造肥皂的过程。作祭品的动物脂肪中含有甘油三酸酯,柴灰的水解物中含有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当它们一起被加热时脂肪就被分解生成少量的甘油和肥皂。

在制造肥皂的粘稠混合液中加些盐,肥皂就浮在液面上。这个过程,工业上叫盐析。然后就可以把它刮下来。这样得到的肥皂含50%~60%水,是糊状的。把它继续加热脱水,当剩下约30%水时就可以制成固体、糕状的棒,再把它风干到只剩下10%~15%水分时,就可切成块。再进一步干燥到含水仅5%~10%时就可作成粉末。

天然原料制的肥皂使用4种脂肪:牛油、棕榈油、椰子油和橄榄油。

有机酸要有洗涤本领必须含有9个碳以上的长链,而且洗涤本领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强。然而,分子含18个碳以上的肥皂是不溶于水的,即使在热水中也不溶解。油酸(恰好含18个碳)是十分好的洗涤剂,因为它的顺式双链在第九和第十个碳原子之间,即在分子的正中间。

因此,含18个碳的肥皂具有较好的洗涤本领,而分子含12个碳的肥皂在水中的溶解性就增强了。由含18个以上碳的长链分子组成的肥皂只用作擦洗的填充剂。这种擦洗剂需要有去污本领而无须溶解性。

自从肥皂去污原理被人们认识之后,人们就试图改进它们的性能。因为肥皂存在不少弊病。例如,它在冷水中溶解得不好,在热水中才能较好地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它不能很好地发挥洗涤作用,因为它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成不溶性的酸性肥皂和脂肪酸的团块。另外,肥皂会与水中的钙、镁、铝及铁等元素反应(生

成所谓金属皂)。这就是盆、桶盛了肥皂水后出现环状污垢,织物用肥皂洗后出现一层不明显的薄膜的原因。肥皂在软水中是很好的清洗剂。但遗憾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尤其是广大农村所用的水常常是硬水。

要改进肥皂的洗涤性能,化学家们就必须先弄清肥皂能去污的原理。去污的过程是用很薄的膜除去脏物和油污--这层薄膜把脏物带到溶液中,乳化或呈悬浮状除去。此外,作为洗涤剂要能降低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洗涤液能渗入到织物细小的缝隙中,从而加快织物湿润的过程。

事实上,大多数有机洗涤剂都制成偶级分子,分子是由12~18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一端含疏水基团(排斥水的),另一端是亲水基团(吸引水的)。那么,肥皂和洗涤剂是怎样去污的呢?

去污原理

一个物质要具有去污能力,首先必须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纯水的表面张力为每厘米272个达因。但作为有效的洗涤剂必须把表面张力降低到每厘米230达因,把表面张力降到这个值只需要很少洗涤剂就足够了。

作用在一个水分子上的典型的作用力,可使水面上的分子进入溶液中--这就产生了表面张力。肥皂的分子被加到水中时,它会浮到水面上,因为在有机物的那端(疏水的)受极性的水分子所排斥。由于肥皂分子在水表面受水分子排斥,从而产生了一个对抗水分子相互吸引的力,结果就减少了表面张力。当肥皂水加到织物纤维中时,附在织物表面的油就聚成小油滴并离开织物表面。肥皂中有机物的那一端溶解在油中并使它离开织物纤维。与此同时,水在下面不断蠕动,加快了油滴离开的速度。在棉纤维中的极性基团(如纤维素中的羟基-OH)能吸引水,使水扩散(渗透)整个织物。

总的来说,除污去垢的反应大体是相似的。然而,因为污物可能是电中性的,或带正电荷的或带负电荷的。所以,对这个简单的理论进行一些修正也是必要的。

合成洗涤剂

虽然肥皂是相当好的洗涤剂,但化学家还是想改进它。最早的尝试是在1860年进行的,科学家把蓖麻油磺化成磺化蓖麻油(土耳其红油)。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油脂短缺,促使科学家们研究新的洗涤剂。弗利斯·肯德(Fritz Gunter)发明了1,4-二异丙基萘-6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钠。虽然它们都并不是很理想的洗涤剂,但是足以满足当时德国工业上对洗涤剂的需求。

在1933年,波罗特(Procter)和卡马波(Gample)制出第一个家庭用的合成洗涤剂。这种合成洗涤剂渗到被弄脏的织物中的面积要比肥皂大,也不会留下干扰染色的薄膜。而且它在冷水中也能溶解,硬性溶液和硬水对它都无影响。

从那以后,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呼声越来越强,合成洗涤剂工业就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起来。现在,家用洗涤剂通常包括下列成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合成洗涤剂;除去钙、镁离子的助洗剂;乳化剂;漂白剂;抗腐蚀剂;抗板结剂;软化剂;染料;香料;有的还有少量酶。

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与肥皂相似,都含有亲水基因和憎水基因。亲水的一端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型的。

因为大多数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都带上负电荷,所以市售的洗涤剂中绝大多数都是阴离子型的洗涤剂。阳离子型洗涤剂则是工业用的,例如,清洗装饮料的瓶子和酿酒用的各种器皿。非离子型的洗涤剂多用于洗衣机中,因为用洗衣机洗衣物时总希望产生的泡沫少些,过多的泡沫会影响波轮的转动和降低清洗能力。把2-辛醇硅酮或2-乙基己烷硅酮加入阴离子洗涤剂中,也可以达到减少泡沫的目的。

助洗剂(增效剂)它是用来络合那些导致水质变硬的离子(主要是钙、镁离子还有铁、铝等离子),使它们进入到溶液中,从而使污物在溶液中悬浮,阻止它们沉淀下来。同时助洗剂可以使洗涤水有适当的碱性,从而有助于溶解酸性污物。最常用的助洗剂是磷酸盐,但有时也用碳酸盐、硅酸盐或硼酸盐。最好的助洗剂是三聚磷酸钠(Na5P3O10)和焦磷酸钠(Na4P2O7)。碳酸钠(Na2CO3)不能将钙、镁络合进溶液中,反之生成颗粒状碳酸盐沉淀,沉积在洗衣机底部。这点高中的化学课已谈到了。

乳化剂它的作用是阻止污垢的颗粒重新沉积在织物上,使污垢悬浮于水中漂走。最普通的乳化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其结构是:纤维--OCH2COO-Na+,它能使污垢的颗粒带上一个负电荷,从而使污垢互相排斥,也使它们与通常负电荷的织物纤维互相排斥。因而它们既不聚集形成沉淀,也不易沾在织物上。

漂白剂当衣服中的颜料暴露于太阳、氧气及空气的污染物中时,它们的化学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衣物褪色或变暗。但次氯酸的钙盐[Ca(ClO)2],或钠盐[NaOClO]在水中能产生氯气,氯气可以使颜料保持原来的色泽。所以,这些次氯酸盐常用作漂白剂。

抗腐蚀剂硅酸钠(Na2Si3O7)是一种防水剂,它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从而保护了这部分金属不被腐蚀。如果把它加到洗涤剂中,它可以防止洗衣机、金属钮扣和拉链等金属部件被腐蚀。硅酸钠不仅有抗腐蚀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助洗剂。当然,它也保护了我们的资源。因为有了它,洗衣机的寿命延长了,我们就无须生产更多新的洗衣机。

抗板结剂洗涤剂如果在贮存过程中受潮而板结,使用时就会增加洗涤剂的用量。这不仅是因为结块的洗涤剂不易完全溶解,同时也因它易于沉淀在织物上。这样既造成洗涤剂的浪费,又缩短了织物的寿命。通常,加入少量硫酸钠(Na2SO4)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板结。

软化剂大多数软化剂是阳离子型的物质。织物在洗涤时纤维常带上负电荷。这样,阳离子试剂加入后就有与织物纤维相结合的趋势。软化剂又有一条长的有机物链状"尾巴",其作用像润滑剂一样使人产生柔软的手感。软化剂也有乳化作用,并能保持水分,从而减少静电荷在织物表面的聚集。因此,改善了手感性能。

着色剂和香精如果将肥皂和洗涤剂全部都制成白色的,消费者必然会感到很枯燥。如果我们把少量颜料加进去,使这些洗涤剂呈现浅蓝色、粉红色的话,消费者就会觉得比较舒服。另外,肥皂和洗涤剂存放时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为了抵消这些气味就要加进些香精。

酶几年前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含酶的洗涤剂。使用这种洗涤剂时,我们常常要把衣服在温水中浸泡一下。因为酶在热水中是不活泼的。酶是蛋白质类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它能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样的大分子打破,从而加快了洗涤剂洗涤的速度。汁渍多的衣物特别适宜用含酶的洗涤剂。通常用的酶是用于降解蛋白质的朊酶和用于分解淀粉的淀粉酶。

有一段时期,曾经由于这些酶引起一些人严重的皮肤过敏,而使含酶的洗涤剂一度从市场上消失。现在,由于克服了这些缺点,同时因它具有良好的洗涤能力,所以,它又重新回到市场上,并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发泡剂泡沫可以使悬浮的油或污垢浮于水面上而被漂洗掉。一般来说,表面张力降低就会增加泡沫,非离子型洗涤剂发泡是不太理想的。有一类不起发泡作用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它们产生泡沫的时间很短。当含有这种洗涤剂的溶液流入沟渠时,泡沫就消失了。有些发泡剂加入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因为消费者总认为洗涤水没有泡沫就没有洗涤能力。这个看法对肥皂来说是对的,而对合成洗涤剂来说就未必尽然了。

去污剂人们发现当玻璃器皿放在洗液中洗涤后,上面的污渍就被漂洗干净了。这些污渍是由漂洗水中少量不溶性盐引起的。若洗涤剂中含有用氯气与磷酸三钠作用生成的氯化磷酸三钠,它就可以溶解那些不溶性的盐,从而使玻璃器皿干净得闪闪发亮。

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肥皂与合成洗涤剂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的肥皂和洗涤剂达28磅之多。在我国近年来除了日常洗衣粉外,洗洁精、洗发膏、香浴液等各种新型的洗涤剂不断涌入市场。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使用最早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尤其是烷基苯磺酸钠(ABS)存在这个污染问题。因为它分子中的烃基是有支链的,所以它很难被细菌分解(又称降解)。因而在污水处理工厂的污水中这种洗涤剂的浓度往往很高。

1965年美国政府公布:生产的合成洗涤剂必须能被生物降解。直链型的烃易被细菌分解成只含两个碳的短链,有支链的烃就不易被细菌分解成只含两个碳的短链,有支链的烃就不易被细菌分解。目前普通使用的是线型烷基苯磺酸(LAS)。LAS洗涤剂比ABS便宜,而且可以从石油副产品中制得。

由于阴离子型合成洗涤剂能杀死细菌,而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它的污水处理却成为了一个头痛的事。污水中的洗涤剂常用活性污泥里的细菌把它们降解。当阴离子洗涤剂的浓度为150至200ppm时就有致命危险。幸而一般废水处理厂中它的浓度很少高于几个ppm,这个浓度可以杀死那些令人讨厌的肠型细菌,还可以还原下水道中的污泥残渣,这样就清洁了管道,使水畅通无阻。

此外,洗涤剂中所含的助洗剂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是很好的化学肥料,它可以促进藻类等水生植物的生长。这叫水质的"富营养化"。然而,物极必反,水生植物的疯狂生长会阻塞河道、湖汊,严重地影响水上交通,另外,大量水生植物死亡时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还会释放出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毒化水质,使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无法生存。据英、美等国统计城市污水中磷有30%~70%来源于洗涤剂。"富营养化"的结果使生机勃勃的水域变成"死湖"、"阴沟"。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的洗涤剂不断投入市场。这些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整洁、干净、舒适的环境。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对洗涤水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附件七: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组 二00九年四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3) 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3) 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 (5) 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9) 2.4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3 适用范围 (14) 4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14) 4.1 研究基础 (14) 4.2 参考文献 (15)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 (18) 6.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18) 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20) 6.3产品指标 (20) 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21) 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22)

6.6环境管理要求 (23)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4) 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24) 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25) 7.3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26)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28) 9 标准实施的建议 (31)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2。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2工作过程 (1)2007年7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标准编制课题组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期间同时得到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及行业中骨干生产企业的支持。 (2)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企业历史数据收集、企业现场调查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课题组

合成洗涤剂的检验

第6章合成洗涤剂的检验 合成洗涤剂是以去污为目的按照专门拟定的配方制成的洗涤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国内外的洗涤剂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产品、新品种不断出现,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清洗效果等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产品的检验也显的愈来愈重要。 合成洗涤剂按用途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类。根据合成洗涤剂产品配方组成及洗涤对象之不同,又可分为重垢型洗涤剂和轻垢型洗涤剂两种。从产品的外观形状又可分为粉状、粒状、膏状、块状、液体洗涤剂等不同形态的制品。目前我国生产的主要品种是空心粒状洗涤剂(合成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本章主要介绍合成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分析检验方法。 6.1 粉状洗涤剂的检验 合成洗衣粉是广大消费者常用的一种洗涤剂,是机洗的主要品种,它属于弱碱性产品,适合于洗涤棉、麻和化纤织物,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合成洗衣粉按品种、性能和规格又分为含磷(HL 类)和无磷(WL类)两类,同时每类又分为普通型(A型)和浓缩型(B型),命名代号如下: (1) HL类:含磷酸盐洗衣粉,分为HL-A型和HL-B型。 (2) WL类:无磷酸盐洗衣粉,总磷酸盐(以P 2O 5 计)不大于1.1 %,分为WL-A型和WL-B型。 各类型洗衣粉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6-1的规定。 表6-1 各种类型洗衣粉物理化学指标 表6-2 各类型洗衣粉使用性能指标 试验溶液浓度:标准粉和HL-A型、WL-A试样为0.2 %;HL-B型、WL-B试样为0.1 %

6.1.1 粉状洗涤剂颗粒度的检验 本方法参照GB 12030-1989,用机械筛分法测定粉状洗涤剂的颗粒度。该方法适用于合成洗衣粉、皂粉等粉状、粒状产品。洗衣粉颗粒度的大小,不仅是一项外观指标,对其使用也有一定影响:颗粒太大,影响其溶解速度,不利于发挥洗涤效能;颗粒太小,在包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并易结块。 1.方法原理 将一定量试样用规定孔径的筛子、在规定时间,经机械振荡器筛分,分别称量留于筛子上及底盘中试样的质量,以对试样的质量分数表示粉状产品的颗粒度。 2.仪器设备 (1)试验筛:符合GB 6003—1985《试验筛》的规定,筛框直径为200 mm,金属丝编织网筛面。按待测产品标准的要求选取一套规定孔径的筛子,配以底盘和筛盖。 (2)电动振荡器:平行往复式(振幅36 mm,频率243次/min)或立式(频率1400次/min)。 (3)架盘天平、秒表。 3.试样 试样不经干燥,用锥形分样器分取两个样品,备用。 4.检验步骤 (1)按要求选取的一套规定孔径的清洁、干燥的筛子,按孔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下而上重叠为一筛组,将筛组置于底盘之上,一起装在电动振荡器上。 (2)称取经分样器分取的样品100 g(称准至O.l g),置于上层筛中,加筛盖。 (3)开动振荡器。若用平行往复式振荡器时,筛振(4±0.5)min;若用立式振荡器时,筛振(8±0.5)min。停止振荡后取下底盘和筛组,分别收集并称量各筛子上及底盘中的试样质量(附着于筛面上的粒子用刷子仔细拂下)。 (4)取另一个经分样器分取的样品,重复进行上述试验。 5.检验结果 根据筛盘上残留的试样质量,按式(6-1)计算颗粒度。 ωi = mi / m(6-1)——i筛层或底盘上的筛留率,%; 式中:ω i mi——i筛层或底盘上残留的试样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在进行颗粒度试验时,各层筛上残留试样和底盘中试样的质量之和,与投入试样的质量(m)相比,减少量应不大于1 %,否则须重新试验。两次试验结果偏差不大于1.5 g。 6.1.2 粉状洗涤剂表观密度的检验 表观密度是在标准条件下,占据1 mL体积的粉体的质量,单位为g/mL。由于洗衣粉是空心颗粒,颗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所以洗衣粉设立一项指标即表观密度。 本方法参照GB/T 13175-1991,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是给体积称量法。本方法适用于自由流动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清洁生产标准- 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附件七: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组 二00 九年四月

4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14 4.1 研究基础 4.2 参考文献 1. 4 1. 5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 18 6.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 6.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6.3 产品指标 ................... 6.4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6.5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 .2 0 .2 0 21 .2 2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 2 工作过程 2 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2.1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 2.2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 (5) 2.3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2.4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 适用范围 目次 ..9 1 0 14

6.6 环境管理要求.2 3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4) 7.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 2 4 7.2 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 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9 标准实施的建议........... 28 31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 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2。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2 工作过程 (1)2007 年7 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标准编制课题组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期间同时得到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及行业中骨干生产企业的支持。 (2)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企业历史数据收集、企业现场调查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课题组于2008 年5 月初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环境保护部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技术框架要求,起草了开题

什么是合成洗涤剂

什么是合成洗涤剂? 合成洗涤剂是指对附着在织物上的污垢具有洗净作用的一类制品,但要给它下一个既科学严密又简明易懂的定义是较难的,必须从它的组成与作用等方面去加以认识。通常所说的合成洗涤剂,是由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及助洗剂两类物质组成的。合成洗涤剂活性物是含在洗涤剂里的表面活性物质,也叫表面活性剂,为合成洗涤剂的有效成分,也就是起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在洗涤剂里的含量一般为10%-40%。它由长的疏水基(有的也叫憎水基)与短的亲水基组成的,如图: 疏水基是由C16-C18的碳链组基团组成,有时也含有支链和苯环的结构。亲水基为能离解成阴离子的基团。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品种很多,常用的有烷基磺酸钠(烷基含有14-18个碳原子)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如图: 合成洗涤剂之所以具有洗涤作用,正是与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这种结构有关。疏水基的结构与油脂的烃链相似,与油有亲和性,所以能溶入油中;亲水基能与水相互吸引,所以能溶入水中。这就使得合成洗涤剂活性物能吸附在油水相互排斥的界面上,构成界面吸附层,从而降低它们之间的界面张力。这一性质可以产生润湿、滲透、乳化、分散等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作用,洗涤作用即上述作用的综合作用。所以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可以认为是,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疏水基及亲水基,在性能上可在低浓度下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在作用上具有洗涤剂的一种活性物质。 助洗剂是含在合成洗涤剂里的不具有洗涤性能,但能提高洗涤剂的综合性能,增进洗涤效果的物质。它虽然不具有洗涤作用,但在合成洗涤剂里陪入一定量的助洗剂有利于发挥各个组分间互相协调、互相补偿的作用,从而使合成洗涤剂的性能更加完备,质量更加优良,常用的助洗剂分为无机盐类(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硼砂、过氧酸盐)和有机物助洗剂(有机螯合剂,抗再沉积剂,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萤光增白剂,料浆调理剂,酶制剂,香料、色素等)。 综上所述,合成洗涤剂不是单一成分,而是一种含有合成洗涤剂活性物及助洗剂的、以洗除织物上的污垢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多组分混合物。 汽油虽很容易去掉衣服上的油迹,但由于它的组成、性能与去污作用均以洗涤剂不同,所以它不是洗涤剂。它之所以能除去油迹,主要在于油垢能溶解于汽油,并随汽油的挥发性带走,这与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完全不同的。肥皂的组成、性能以及去污原理与通常所指的合成洗涤剂很相似,从广义上可以说成合成洗涤剂;不过由于它的原料与合成洗涤剂不同,主要是天然油脂,所以通常不叫作合成洗涤剂。 关于合成洗涤剂的分类,由于品种很多,不仅各国的分类方法不一致,就是我们国内的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多样,主要有: 1根据所含活性物的离子类型,可以把合成洗涤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三类。凡所含活性物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银离子的,叫做阴离子型合成洗涤剂;凡所含活性物溶于水能电离出阳离子的,叫做阳离子型合成洗涤剂;凡所含活性物不能电离的叫做非离子型合成洗涤剂。常用的有阴离子型(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酯钠、仲烷基醇硫酸酯钠)和非离子型(聚醚型、高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化工11-2班谢佳璇311031324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洗涤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献综述主要从洗涤剂的现状、洗涤剂的类型发展历史、质量标准及未来洗涤剂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单的概述,让我们加深了对洗涤剂的了解和认识。 洗涤剂, 是指以去污为目的而设计配方的制品, 由活性组分和辅助组分构成。作为活性组分的是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组分的有助剂、抗沉淀剂、酶、填充剂等,其作用是增强和提高洗涤剂的各种效能。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 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衣用(或其他纺织品)洗涤剂是洗涤用品中生产最早,用量最大的洗涤剂,人们日常使用较多 的衣用洗涤剂主要是洗衣粉、皂粉、液体洗涤剂和肥(香)皂。[1] 1 洗涤剂现状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 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区别于家用洗涤剂,专业洗涤剂是个独立分类,主要有宾馆、医院、酒店洗 涤剂,用于洗衣房等大型洗涤业的需求。包括公用设施用清洗剂、纺织工业清洗剂、皮革清洗剂、食品工业清洗剂、交通工具清洗剂、金属清洗剂、光学玻璃清 洗剂,塑料橡胶清洗剂以及其它工业清洗剂。 工业清洗剂常用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 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低泡沫清洗剂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 2 各类洗涤剂 2.1 粉状洗涤剂 粉状洗涤剂主要为洗衣粉和皂基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再加一 些辅助剂, 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皂基洗衣粉为近几年上市的洗化用品, 与 合成洗衣粉不同点在于: 它的主要成分为皂。另外加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洗 涤助剂而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烷醇酰胺等去污力较强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同时加入助洗剂。常见的洗衣粉配方如下[3]: 配方一:含磷重垢洗衣粉配方(质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9,羧甲基纤维素

1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1.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一种非食用的合成化学物质,应控制人体的摄入。 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原因可能是: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2.苯甲酸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防腐保鲜剂,被用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实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苯甲酸及其钠盐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原理是干扰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氨基酸的吸附、降低酶的活性,长期过量食用苯甲酸及其钠

盐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豆制品中不得使用。 出现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生产企业在不懂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添加。 2、生产企业在了解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情况下,为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进行的超量或非法添加。 3、生产企业原料控制不严,使用了超限量添加或者非法添加的原辅料。 3.标签 食品标签标识是对食品基本信息的说明,是判断食品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质量优劣与好坏的重要途径。标签营养成分等标注信息正确,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知情选择,选择更利于自身健康的食品,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增加对产品的信任感。根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

浅谈肥皂与合成洗涤剂

一.肥皂的原理和制法:.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含有亲水 基与憎水基,这样就能使衣物上的油污与衣物分离进入水中, 从而达到清洗衣物的目的. 肥皂是以天然油脂,如牛油、棕榈油及椰子油等为主的动植物油脂, 与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制得. 二.合成洗涤剂的原理和制法: 除污原理与肥皂相似,大部分是阴离子和非阴离子的混合剂,利用亲水基和憎水基使油污与衣物分离进入水中, 然后达到清洗衣物的目的. 合成洗涤剂是以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多种助剂复配而成的。 可以制成洗衣粉、洗涤膏和液体洗涤剂等产 品。其中,数量最大的是洗衣粉,发展最快的是液体洗涤 三.合成洗涤剂使用:合成洗涤剂在日用化学品中占的比例最大,是日用化学 品中量大而广的产品,除大量用作清洗剂用于洗涤棉、 麻、丝、毛、化学纤维等织物以外,还可以用于洗涤日用器 皿、瓜果蔬菜、金属材料等 四.肥皂和洗衣粉是洗涤用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哪一种效果最好,对人体伤害最小? 1 肥皂刺激性比较小 在洗涤用品中,肥皂的使用历史最长,堪称老大哥。它是用动物或植物的油脂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盐。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既有亲水性,又对油污具有亲和力,所以去污效果良好。 此外,肥皂因为多由天然材料制成,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小。 但是,当肥皂遇到硬水中的钠盐或镁盐时,便会生成难溶于水的钙肥皂与镁肥皂,沉积在衣物的纤维缝隙里,既造成浪费,又难将衣物漂洗干净,会使衣物发黄或褪色。 2 洗衣粉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洗衣粉是用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成的,一般呈弱碱性,碱性越强去污效果越好,但是对衣物的损害也就越大。它在各种水质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去污能力。 现在,洗衣粉种类越来越多,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加酶洗衣粉中加入了碱性蛋白酶生物催化剂,能“消化”顽固的蛋白质类污垢,如汗斑、奶渍和血迹等。无磷洗衣粉中聚磷酸盐的含量大大降低,更环保,而且洗涤效果一点也不比传统洗衣粉差。 洗衣粉若不接触人体,基本上是安全的,但若直接接触人体或在衣物中大量残留,会使皮肤过敏,甚至影响消化功能。据日本医学专家报告,每天使用洗衣粉的家庭妇女,多数人面部都出现了“蝶状肝斑”,这是肝脏受损害的表现。 和洗衣粉成分近似的还有一种洗涤用品,就是洗衣液,其洗涤效果与洗衣粉相同,而且能更充分地溶解在水里,发挥去污作用。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 附件七: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组 二00九年四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4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研究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4.2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8) 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6.3产品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6.6环境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标准实施的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学与洗涤剂

化学与生活中的洗涤剂 姓名:杨层层班级:11审计2班学号:1102110221 摘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与洁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个人形象,衣着卫生,还是使用的饮食餐具,都很注重卫生方面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要求有更加洁白的衣着,更加干净的餐具、杯具等等。因此对洗涤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这样化学工作者也有了更高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洗涤剂的种类越来越多,洗涤效果也越来越好。本文主要从洗涤剂种类的大致发展情况,以及洗涤剂的洗涤原理与过程进行论述。 关键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洗涤剂洗涤剂的种类草木灰肥皂洗涤原理去污过程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化学是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学科之一,随着化学的发展,生活中一些奥秘也逐渐被揭示。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而言,化学用品无处不在,可以说是与我们形影不离。我所选修的这门课程是《现代生活与化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化学与日用品、化学与美容、化学与食品、化学与材料、化学与医学。而在本文中将着重介绍化学与日用品中的“洗涤剂”。 一、洗涤剂的发展历程 人们最早使用的去污物质有草木灰、天然碱、皂荚果、木槿花、无患子,其中草木灰和天然碱主要用来洗衣物,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碱性物质,可除油污;木槿花在水中揉搓得到的粘稠汁液,可用来洗头发、洗手;无患子具有抑菌、去屑、防脱、滋润皮肤的作用,洗脸可清除面部的油脂,并能收敛毛孔。但这些物质并不能多用,过度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智力的开发,草木灰逐渐被其他洗涤物质取代。 人们最早使用的洗涤剂是肥皂,随着有机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成功,合成洗涤剂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中。50年代四聚丙烯的大量生产,促进了合成洗涤剂在全世界的高速发展。1953年美国合成洗涤剂的产量首次超过了肥皂。作为合成洗涤剂主要产品之一,液体洗涤剂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推出的商用液体洗涤剂是手洗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以烷基聚氧乙烯醚为主,产品为中泡。1985年,重垢液体洗涤剂含磷较少甚至不含磷,70年代起各国对洗涤剂的限磷或禁磷使液体洗涤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普及。80年代液体洗涤剂的形式、功能、结构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成为洗涤剂产量中仅次于粉状的重要品种。从洗涤剂的品种来看,液体产品品种远多于固体产品。与固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使用前无需溶解,具有使用方便、溶解(分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耗的优点。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能源、加工成本低、包装漂亮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二、洗涤剂的种类 (一)碱剂 古时人们除了用清水去除衣物上的泥沙外,还使用草木灰去除衣服上的油性污垢。草木灰是燃烧木头、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百强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百强.txt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自己孩子不简单。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1.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2.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3. 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4.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5. 山东九鑫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6. 山东龙口春龙集团公司 7.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湖南丽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9. 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 10. 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 11. 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 12. 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泰柯棕化(张家港)有限公司 14. 纳爱斯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15. 安徽全力集团有限公司 16. 四川春飞日化股份有限公司 17. 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8. 丝宝精细化工(武汉)有限公司 19. 无锡市脱普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20. 广东汽巴精化有限公司 21. 广州蓝月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2. 江苏洁丽莱日化有限公司 23. 惠州兆婷化妆品有限公司 24. 四平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25. 利洁时(中国)有限公司 26.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丽奥科技有限公司 27. 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 28. 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29. 徐州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 30. 威来日化(广州)有限公司 31. 吉林市九鑫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32. 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山东丽波日化股份有限公司 34. 艺康化工有限公司 35. 石家庄市洁友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36. 威海市金星化工厂 37. 宝应县晨光化工厂 38. 安徽安庆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 39. 洛阳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40. 西安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 41. 杭州传化花王有限公司 42. 兰溪市嘉宝化工有限公司

洗衣服发展历史由来

洗衣服发展历史由来 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改变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包括合成洗涤剂和肥皂,有时也统称为洗涤剂。去污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这是洗涤用品最主要的功能。 德国是第一开发了合成洗涤剂的国家,这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这种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 中国使用洗涤产品(主要是肥皂)最早是在1840年英国入侵中国时,肥皂产品自此代替了传统的皂荚。之后随着世界洗涤产品发展的脚步,中国的洗涤产品也由粉状洗涤产品向液状洗涤产品发展,同时我国洗涤用品的另外的发展趋势是浓缩化、安全化和环保化。这体现了中国洗涤企业对环保的关注和重视,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保证以及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的需求的回应。从据有关的市场消费数据得知,我国的洗涤用品工业正在以着年均6%的速度进行每年的增长。由此可以进行估计,直至2015年我国的洗涤剂用品的生产总量将会达到1100万吨,由此推出我国人均的洗涤用品年使用量大概为7.8千克。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为对于洗涤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洗涤产品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升级。2014年7月,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温和亲肤、易漂易洗的洗涤产品的需求,立白推出了洗衣新品类——好爸爸洗衣露。这种洗衣露是区别于洗衣液、洗衣粉的新型洗衣剂。从本质上看,洗衣露改变了一般洗涤剂伤手伤衣的情况,其次,洗衣露相较于洗衣液漂洗性能良好,更能有效去除顽固污渍,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洗衣液。 中国洗涤产品的不断发展,正是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所追求的心声。而我们也期待有更多适合于消费者需求的洗涤产品出现。

2014年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定义及发展现状 (4) 1、定义和分类 (4) 2、行业管理体制和相关产业政策 (5) 3、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特点及主要问题 (6) 二、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的市场规模与竞争程度 (9) 三、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的发展趋势 (10) 1、液体化、浓缩化是未来发展主要趋势 (10) 2、工业洗涤剂市场发展潜力和发展步伐加快 (11) 3、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 (11) 4、绿色、环保型洗涤剂将成为洗涤剂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 (11) 四、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的上下游关系 (11) 五、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的壁垒 (12) 1、技术壁垒 (12) 2、经验壁垒 (12) 六、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3) 七、影响本行业发展的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产业政策和主管机构的扶持将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13) (2)消费者需求旺盛,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14) (3)物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洗涤剂市场的拓展 (14) 2、不利因素 (15) (1)行业竞争环境有待改善,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 (15) (2)上游原材料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 (15) 八、主要风险 (16) 1、技术风险 (16)

2、经营风险 (16)

一、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行业定义及发展现状 1、定义和分类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通称为洗涤剂,指以喷洒、涂抹、浸泡等方式施用于肌肤、器皿、织物、硬表面,即冲即洗,起到清洁、去污、渗透、乳化、分散、护理、消毒除菌等功能,广泛用于家居、个人清洁卫生、织物清洁护理、工业清洗、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清洗等领域的产品(固、液、粉、膏、片状等),以及中间体表面活性剂产品。 根据终端消费对象的不同,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1、个人清洁护理用品,包括各种形态的身体清洁产品(如香皂、洗发剂、浴液、洗手液等); 2、家居清洁护理用品,包括织物洗护产品(如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衣膏、柔顺剂等)、餐具果蔬洗涤剂和硬表面清洁剂(如油烟净、玻璃清洁剂、家具清洁剂、卫生间清洁剂等); 3、工业和公共设施清洁剂,包括工业清洁剂(金属制品、生产线、管道、交通工具、电子元件等专用清洗剂)、公共设施清洁剂(医院、酒店、餐饮、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外墙、地面、厨房、卫生间等专用清洁剂)和专业洗衣用洗涤剂等。 第1 类和第2 类产品主要针对个人或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定义为民用领域。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附件七: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组 二00九年四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2) 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2) 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 (2) 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5) 2.4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 适用范围 (7) 4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7) 4.1 研究基础 (7) 4.2 参考文献 (8)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8) 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 (10) 6.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10) 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1) 6.3产品指标 (11) 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1) 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1) 6.6环境管理要求 (12)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2) 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2) 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13) 7.3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13)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14) 9 标准实施的建议 (15)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2。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2工作过程 (1)2007年7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标准编制课题组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期间同时得到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及行业中骨干生产企业的支持。 (2)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企业历史数据收集、企业现场调查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课 题组于2008年5月初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环境保护部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 原则和技术框架要求,起草了开题报告和征求意见草稿。 (3)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司的安排,课题组于2008年7月28日召开了由环境、行业 协会、生产企业、标准研究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开题论证委员会的开题论证会,并通过了论证。 (4)课题组根据标准的论证情况,对日化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准入进行了宣传,在2007年重 点企业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向国内洗涤用品企业下发了“洗涤用品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调 查表”20份,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国内所有骨干企业。10月上旬,课题组共计收到有效调查表11 份。由此基本掌握了大、中、小各类别的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所调研的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情况 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行业现状,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已调查企业的产品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 的70%以上。表2为洗涤用品行业主要企业清洁生产调查情况汇总,表3为实施行业工业污染物 产排污系数核算提出的产污系数值,表4为文献记录的喷粉工艺典型运行情况的污染物排放值。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分析论证,结合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正在实施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中国日化院亦为该项目编制单位之一)的成果,经咨询行业专家、生产企业意见,从而确 定标准中的各项定量指标数据,对开题报告中提交的初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肥皂的历史发展

肥皂的历史发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谁动了我的肥皂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没有肥皂的世界里,人们用石头使劲摩擦,摩擦,在光滑的皮肤上摩擦,想想都觉得疼痛难忍;人们用扁木棒使劲的敲打,敲打,在溪边青石板的衣服上敲打,想想 都觉得累不堪言①。不过人还是聪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肥皂出现了。这个特殊的“小玩意” 拯救了我们“吹弹可破”的肌肤,也拯救了我们的双手,以至于现如今,寝室厕所常常传来“谁动了我的肥皂!”的大呼声,令人唏嘘。下面文章将会介绍一下肥皂的上位史,看看到底有谁在什么时间“动过了”神奇的肥皂。 3000年,苏美尔人将灰烬和动植物油一起 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 29世纪 “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⑥。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 ⑦ 。 "He is like a refiner’s fire, like a fuller’s

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猪胰子的制作方法据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记载,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制作而成。在胰子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所以它算是当时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然而,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这种“肥皂”未能广泛普及,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后来,人们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 进,他们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纯碱)或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 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胰子”了。 猪油在40℃熔融,而猪胰脏此时发挥脂肪酶的分解作用, 将猪油分解为高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与随后加入的草木 灰碱剂 发生皂化反应,生成了脂肪酸皂⑨。 不论是何种说法或传说,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肥皂”的雏形制作所用到的化学过程没有根本上的改变,都是利用油或者脂与碱反应生成甘油和我们所谓的“肥皂”。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肥皂”被用于洗涤衣服,去除污渍,在此阶段还没有发展出人体清洁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明确的指出,至少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人就开始使用肥皂了。 肥皂在个人身体清洁方面一直未被提出,直到医生盖伦(公元1300年左右)提到肥皂用于身体清洁的作用⑩。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西班牙,穆斯林开始制作一种名叫“卡斯提尔”的肥皂11,这是一种用橄榄油而非动物油制作而成的肥皂,因此具有好闻的香气。同样的,在13世纪开始,英格兰的一些较大的城镇也开始使用木灰生产肥皂;15世纪初,法国人也开始用海水、灰烬和橄榄油混合制作肥皂12。 在过去,肥皂的气味十分不好闻,且价格较为昂贵,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直到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得出肥皂既是一种脂肪酸。 肥皂的大范围使用和工业化的开始发生在18世纪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肥皂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改进,与此同时,由于从非洲和亚洲进口的棕榈油和椰子油等香料,使得肥皂的气味不再那么难闻,为肥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1世纪~15世 图 猪胰子 18世纪工业革命,肥皂的工业化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征求意见稿-环保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0□ 清洁生产标准 日用化学工业 (肥皂及合成洗涤剂)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Daily chemical industry(Soaps & detergents ) (征求意见稿) 200□-□□-□□ 发布 200□-□□-□□ 实施 附件六:

HJ □□□—200□ 环境保护部发布 2

HJ □□□-200□ i 目次 前言 .................................................................................................................................................... I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2)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8) 6 标准的实施 (13)

HJ □□□—20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 第7组-郭逸伦-5111209001-doc 一.背景介绍 人们为了整洁、美观就要经常将衣服、被褥及日用餐具、茶具进行洗涤。这一化学过程在生活中甚为广泛。从简单的肥皂到现在各种复杂的洗涤产品,洗涤剂的进步代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人类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通过这个调研,可以了解肥皂以及其他的衍生产品的洗涤原理,并对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一个条理的分析。对于生活中选购洗涤用品以及使用洗涤剂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调研目的 ●了解肥皂的产生,去污原理。 ●分析对肥皂的改进过程。 ●分析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及原理。 ●分析添加剂对于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过程 1.调查对象:肥皂及其他洗涤用品 2.调查方式:查找资料,书籍,并将信息汇总。去超市了解市场上的洗涤用品,种类,配 料以及特点。在人群中做调查询问,了解各种洗涤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 3.数据及资料整理

肥皂的发明:肥皂要比洗涤剂早得多,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罗马城外的圣波山上,就被人们无意中制造出来了。在这座圣山上,人们燃烧贡品时,油脂顺势滴落到草木灰上成为最原始的肥皂,这些肥皂渗入到周围的粘土中。人们发现,当他们坐在这些粘土上,衣服沾上了粘土后反而比以前更容易洗干净。人们开始奉为圣土,后来才知道这是人们无意中的劳动收获。 公元70年,罗马的学者蒲林尼描述了用山羊油脂和柴灰制造肥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入另一种东西--海盐。它能使肥皂浮在混合液上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盐析作用。这个记载恐怕是对肥皂工业最早的描述了。由于当时产量很低,因而只能供有钱人使用,是污秽者的奢侈品。1791年法国化学家尼考尔斯·菜布兰兹用氯化钠水溶液电解制得氢氧化钠, 从此以后,肥皂才成为平民百姓都用得上的东西。然而,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肥皂是什么东西。从1811~1823年柴夫卢尔对肥皂产品进行研究后,令人满意地解释了什么是肥皂以及制造肥皂的化学反应。随着科学家弄清肥皂去污原理之后,各式各样的合成洗涤剂也就应运而生了。 肥皂的制造:肥皂实际上是长链有机羧酸的钠、钾或三乙醇胺[N (CH2CH2OH)3]的盐。其它羧酸的这些盐也是工业肥皂,但它们没有去污、清洁作用。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率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率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搅拌,使之发生皂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生成的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