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

分析

张车伟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摘要: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短缺”与“过剩”并存。“短缺”体现为企业“招工难”,“过剩”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原因,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性特点导致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经济增长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因而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最后提出了应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结构性矛盾 就业难

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但每年增加量正在减少。15-59岁年龄段劳动人口预计会增长到2011年,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增长会持续到2014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劳动供给变化不同的是,劳动需求增长强劲。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已经向着更加有利于利用劳动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1感谢刘靖同学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协助。

增强,就业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已经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扰。上述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的供求矛盾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特征:“短缺”与“过剩”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口与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劳动力短缺似乎只能是“神话”。但过去几年中,从来不愁招不到工人的企业开始被“招工难”问题所困扰。

(一) 企业“招工难”:劳动力短缺了吗?

自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以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如中部的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蔡昉、王美艳,2005)。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企业调查2数据,在2006年春季的用工需求中,仅有31.7%的企业全部招满,32.2%企业招到所需工人的75%,20.9%的企业招到50—75%的工人,15.1%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有一半没有得到满足。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劳动力短缺时代吗?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中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中国大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供给的来源。事实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1990-2002年间,中国平均城镇化速度为1%左右,而1995至今这一速度增加到1.4%左右。1%的城镇化速度2劳动保障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06年就业情况和企业2007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意味着2007年城镇会新增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300万左右,而1.4%城镇化意味着这一数字超过1700万。假设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城镇,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似乎还能持续20年以上时间。因此,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

在总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劳动力短缺的发生更多地来自于结构性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前的劳动力短缺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匹配,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由于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配合,劳动力市场上既会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过剩”),也会出现有岗无人(“短缺”)的现象。

当前的“农民工短缺”就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反映。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劳动供求在地域间存在着不匹配。农民工的供给主要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需求则发生在城镇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实现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农民工需要不断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向城镇和东部地区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约1.32亿,其中从中西部流出的劳动力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东部地区。但是,农民工要实现向城镇的转移,不仅要克服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而且还面临着城镇社会的排斥,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得不更多地选择像“候鸟”一样在输入地和输出地流动,难以实现在输入地的稳定居住和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对农民的推力开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待遇难以改善,必然导致流入地的拉力降低,企业陷入招工难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当前“农民工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素质技能与需求的不匹配。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左右。教育程度不足和

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业出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二) 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过剩了吗?

与农民工相比,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们的就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自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扩招决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1792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达到1562万人,研究生97.9万人。从1998到2006 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08万增至54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 %上升到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与1993年相比,本、专科学生增加了5倍,研究生增加了8倍。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扩大,就业难度日益增加。1996—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 %、97.1 %、76.8 %、79.3 %、82.0 %、90.0 %、80.0 %、70 %和73 %(赖德胜、田永坡,2005)。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后果是工资难以增长。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3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2005 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起薪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仅比2003年的1551元增加37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与此相对照,农民工工资水平迅速上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26元/月,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水平差距快速缩小并开始趋同。

我国大学生数量真过剩了吗?我国目前拥有大学适龄青年1.2亿之多,虽然从毛入学率看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多数的适龄青年仍然被拒之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大学生招生数量远远并不能满足需要。从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来看,我国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就更令人汗颜。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目前仅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

3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2005 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22%的比率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很显然,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自1990年代中期时候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经过10年多的发展,市场已经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大学生供给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大学教育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高等教育层次单一,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反映在就业市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者三流大学的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乃至同一个就业岗位。最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人满为患,有些岗位经常是一个就业机会被数千人争抢;相反,一些跨国公司需求大量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因中国本土难以招募到合格人才而不得不花更高的代价从海外雇佣。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并没有带来同样多的就业机会,高等教育需要发展,但更需要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劳动供给不足。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5至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2008年GDP 增长预计还将超过10%,目前出现的“招工难”似乎是在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就显得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称。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发达国家。从人均GDP来看,我国刚刚跨过2000美元门槛,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就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未免太早。

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经济学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量矛盾似乎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却变得越来越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集中地体现为两个“难”。虽然都是“难”,但两个“难”的含义并不完全不同。“招工难”更多地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不足或者短缺,而“就业难”则说明劳动力供给存在着“多余”或者说“过剩”。那么,如何解释当面劳动力市场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呢?

理论上来说,解释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从供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从供给方面来说,我国劳动力数量、素质和结构的变化甚至户籍制度、教育和培训体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这里不打算探讨这些供给因素的影响,而是更多地想从需求角度或者说就业创造的角度探讨一下原因。具体来说,就是想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特征入手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简单分析。

(一) 就业困难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经历了一段就业困难时期。1998-2002年期间,大规模结构调整使得大批企业工人丢掉了饭碗,在这一时期经济虽然表现为高增长,但就业形势却异常严峻。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经历了一种“无就业”的经济增长。事实真是如此吗?

深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会使我们清楚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并非是没有就业的增长,相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增强。

中国在过去10年中经历了迅速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体制转轨使计划经济时期沉淀的大量冗员被释放,大量就业岗位被摧毁。1995年,全国职工数量大约为1490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人数为10346万人,到2005年,全国职工数量减少到10850万人,国有企业职工数量减少到6232万人。在10的时间内,全国职工数量减少4000多万,而国有单位职工净减少4000万左右。在大批就业岗位被摧毁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除了要吸纳每年超过2000

万新增劳动力外,还必须弥补结构调整所摧毁的就业岗位。1996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为19815万人,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515万人,在10年间就业人口数量净增加87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中国是不可能成功应对大规模裁员引发的严重失业问题,更不会出现今天稳定的就业形势。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首次超过1000万,达到1184万。随着国有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的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就业最为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开始显现。

表1:1995年以来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变化

年份 就业总数 城镇就业 乡村就业

1995 610 387 223

1996 885 882 3

1997 870 859 11

1998 817 835 -18

1999 757 796 -39

2000 691 739 -48

2001 940 789 151

2002 715 840 -125

2003 692 859 -167

2004 768 837 -69

2005 625 855 -230

2006 777 1184 -4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二) 新增就业主要由第二产业所拉动,“生产性”岗位增加迅速

从就业人数的净增加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似乎并不显著。1995以来,每年就业数量增加平均只有700万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新增就业被农业就业减少抵消所致。因此,当分三次产业来看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存在极大差异。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排斥,就业人数不断减少。19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也曾经使第二产业就业大量减少,但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渐结束,第二产业自2002年逐渐摆脱负增长并开始快速增长,且逐渐超过第三产业成为目前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5年和2006年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分别达到1164万和1244万,这是就业形势在最近几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表2:2001年以来分三次产业就业数量变化(单位:万人)

就业数量 年新增就业数量

年份 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001 73025 36513 16284 20228 470 65 405 2002 73740 36870 15780 21090 357 -504 862 2003 74432 36546 16077 21809 -324 297 719 2004 75200 35269 16920 23011 -1277 843 1202 2005 75825 33970 18084 23771 -1299 1164 760 2006 76400 32561 19225 24614 -1249 1244 78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就业弹性的变化也揭示了类似的规律。我国经济增长的总就业弹性仍然比较低,只有0.1左右,但这主要是经济的结构性原因所导致,它也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由于第一产业存在着就业的“蓄水池”效应,也就是说,当城镇就业形势糟糕的时候,第一产业表现出正的就业增长,而在城镇就业形势好的时候,第一产业反而表现为就业的负增长,其结果,总体就业弹性因为第一产业的“蓄水池”效应而被掩盖了。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非常好,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仅没有升高,反而还略微下降,这就是第一产业“蓄水池”效应的影响。分产业来看,情况则会完全不同。2002年以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0.15快速增加到2006年的0.51。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弹性都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相对较高。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左右,这显然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不相称。但第二产业来0.5左右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不仅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相一致,而且也和我国作为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事实相一致。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点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国也像其他处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一样,经济增长不仅能够而且也正在创造着大量就业机会。

表3:2001年以来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变化

构成(%) 就业弹性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总弹性2001 50.00 22.30 27.70 0.46 0.05 0.20 0.16 2002 50.00 21.40 28.60 0.33 -0.33 0.39 0.11 2003 49.10 21.60 29.30 -0.35 0.15 0.35 0.09 2004 46.90 22.50 30.60 -0.57 0.45 0.52 0.10 2005 44.80 23.85 31.35 -0.74 0.55 0.32 0.08 2006 42.72 25.23 32.05 -0.76 0.51 0.31 0.0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并没有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统一标准,但一般来说第二产业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生产性行业和部门。在我国被划为第二产业的行业包括这样4个: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其中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年,制造业GDP占第二产业比重高达69%,就业占第二产业比重高达65%左右(按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计算)。如果说我国的就业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所拉动的话,那么,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则主要是制造业的贡献。第二产业的“生产性”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的就业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对“生产性”岗位需求的增长,企业“招工难”(或者说“民工荒”)的根源也正在于此。

(三)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需求不足 第二产业相对发达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表4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状况。从该表可以看出,在GDP 构成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在2001年以来都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相反,第二产业比重则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更多地由第二产业所拉动。从2001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则增加了5个多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

表4:GDP 三次产业构成及其对增长的贡献率 GDP 构成(%)

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GDP 增加值(万元)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2001 109655.2 14.15 45.15 40.70 5.1 46.7 48.2 2002 120332.7 13.49 44.79 41.72 4.6 49.7 45.7 2003 135822.8 12.57 45.97 41.46 3.4 58.5 38.1 2004 159878.3 13.11 46.23 40.67 7.8 52.2 40.0 2005 183084.8 12.60 47.54 39.85 6.1 53.6 40.3 2006

209407.0

11.80

48.71

39.49

5.6

55.6

38.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下降,必然造成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乏力。表5是最近几年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状况。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1809万人,2006年增加到24614

万人,3年间净增加2800多万人。虽然从数量上来看第三产业就业数量增加仍相当可观,但这些新增就业集中在低端服务性岗位增加,主要表现为非单位就业的增加。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作者计算了2003年以来第三产业中单位就业和非单位就业数量变化状况。具体来说,就是用《年鉴》中公布的第三产业就业总数减去城镇单位就业数量,得出的结果就是没有被统计为城镇单位就业的就业数量,作者这里把这部分就业归为“非正规”就业。从表5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就业中,单位就业比重2003年以来不断下降,从2003年的27%下降到2006年的25%,非单位就业或者说“非正规”就业比重却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73%增加到2006年的75%(参见图1)。从新增就业来看,在2003至2006年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中,非单位占92.2%,而单位就业仅仅占7.8%。因此,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主要体现为非正规就业岗位的增长。

表5:第三产业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就业变化

就业数量 年新增数量

总计 单位 非单位 总计 单位 非单位 2003 21809 5885.1 15923.9 -- -- -- 2004 23011 5939.4 17071.6 1202 54.3 1147.7 2005 23771 6010.9 17760.1 760 71.5 688.5 2006 24614 6105.4 18508.6 843 94.5 748.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主要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正规就业部门和岗位。第三产业最近几年增长乏力不仅导致就业增长缓慢,同时新增就业更多地体现为“非正规”岗位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因而带有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就业恰好集中在“生产性”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而大学生就业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这样,“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都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得到部分解释。

三、扩大就业:受雇与创业

在总量供求矛盾趋于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有岗无人,另一方面则是有人无岗。从本质上来看,劳动市场结构性矛盾就是有效劳动供给不足,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劳动供求之间的匹配度,扩大劳动的有效供给。

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逐步得到解决,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新进入者身上。根据笔者的推算,2007年我国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员数量为1752万,2008年为1724万,2009年为1744万,2010年为1835万。在这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中,高中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些毕业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职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生,2007年为599万,2008年为643万,2009年为706万,2010年为788万;高中及以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表6是分农村、镇和城市对这一群体规模的估计。由该表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0年,高中及以下毕业生每年保持在1000万左右的规模,其中,农村毕业生占45%左右,镇占35%左右,二者合计占80%左右,城市仅占20%左右。

表6:高中以下毕业生规模估计

年份 农村 镇 城市 合计

2007 457 433 240 1130

2008 425 409 228 1061

2009 407 393 219 1019

2010 405 391 217 10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0-2004,《中国教育年鉴》1992—2003

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来说,扩大劳动有效供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如何提高劳动其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鉴于目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对不同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毕业生或者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一般选择“生产性”岗位就业,现实的情况是大量就业岗位等待人去填充,很多人难以就业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素质低或缺乏技能,对于这些人来说,提高素质和技能从而造就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高中以上毕业生就业或者说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完全不同。由于他们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就业,而这类就业岗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有限的就业岗位也存在着毕业生知识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岗位要求的状况,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除了提高素质和技能水平外,还必须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放在重要地位,不仅要培养更多的合格大学生,还应该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一) 加大培训力度,造就更多培养合格的生产工人

对于农民工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大量就业岗位等待去填充,合格工人的培训应该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为此,可以考虑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实施针对农村(包括镇)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计划。在巩固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建立针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给予必要的补贴。补贴可以直接补给个人,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补贴到培训机构或者中介机构等。二是鼓励农村初中毕业生转移就业的区域协作。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着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这种需求主要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满足。为此,可以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建立起政府、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机制和渠道,提高农村新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转移效率。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和协作关系,支持实训基地的企业化。为此,政府可以考虑挑选一些优秀的企业作为职业技能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都能从职业培训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二) 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又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拉动作用不足,从供给方面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脱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尤其缺乏创业能力。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不仅依赖于经济增长创造更多适合他们对就业机会,而且还依赖于在大学生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联系。此外,在给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扩大大学生就业还必须从自身着眼。大学毕业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劳动供给者,他们不仅有就业的能力,而且还应该有创业能力,因此,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现实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还应该是创业教育。大学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此,高校要制订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困难还是资金短缺、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只有这样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才能缓解。

参考文献:

1.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2.蔡昉、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广东社会

科学,2005年第2期。

3.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4.沈百福,简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教育与现代化,2003年第4期。

5.夏鲁惠,《我国地级城市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分析》,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8期。

6.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而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 一、几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今年1至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下降,消费偏弱,令国内通货紧缩压力趋紧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所做的《20XX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目前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已连续负增长8个月,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商品价格指数(同期比)已连续下降13个月。 据国家统计局站公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而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创下1999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 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2个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降幅在%至%之间。其中,降幅较大的地区是:广东下降%,陕西和山西下降%,广西下降%。但是有6个省、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地区是:青海上涨%,河南上涨%,江西上涨%。另外,黑龙江、湖北、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月持平。 有关专家将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4个下降,即财政收入增长下降、效率增长下降、物价指数及居民消费指数下降、外贸协议投资金额增长下降,认为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通货紧缩对投资预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应有所作为。 ——上半年存款增长平稳,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金融机构贷款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增加 20XX年1-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4491亿元,同比多增2801亿元。其中:存款增加3008亿元,同比少增601亿元。1-6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034亿元,同比多增2711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近两年同期平均增幅高百分点。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从宏观上看,货币信贷总量增长较快;但从微观看,资金结构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中小反映贷款难,商业银行反映难贷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全国范围看,许多产品供大于求,对银行贷款实际需求不足;二是自身素质偏低,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三是对中小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四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还有待改善;五是县域金融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在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方面,上半年,国债累计发行2600亿元,同比增加680

高中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学案教案

复习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师寄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1)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2)基本手段:市场(无形的手)、计划(有形的手).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实现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3)优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在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 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原因: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国民经 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市场交易原则 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 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 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的形式和内容

劳动经济学1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选择: 一、劳动是人本质: 1、劳动创造了人 2、劳动是人专著特征 3、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同。 二、劳动意义: 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 2、劳动是人类生活第一个基本条件 3、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 4、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 5、劳动是人类解疑不尽重大课题 三、人力资源特征 1、两重性 2、时限性 3、能动性 4、再生性 5、智力性 6、核心性 四、基本假设包括:劳动是人本质,人是经济人,人力资源稀缺、当代市场经济制度。 简答: 一、简述国外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孕育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劳动经济思想。 欧洲中世纪劳动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劳动经济思想 2、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提供了新分析方法和理论。 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形成。 3、独立发展阶段: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25年《劳动经济学》出版,标志着劳 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与工资相关经济理论得到了深化研究。 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 4、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 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特点。 劳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

二、理论界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力需求与供给 2、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3、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4、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5、研究劳动关系 6、研究对象其他说法(研究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劳动问题工资福利再生产劳动力 市场运行规律) 三、劳动经济学基本要素有哪些? 基本假设基本概念现象范围特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名解: 劳动力供给:(labor supply)是指再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再工资率保持不变情况下,由于收入变化引起工作时间变化。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指在保持收入不变情况下,因工资率变化而引起愿意工作时间变化。 选择: 劳动力供给类型:个人家庭社会 简答: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呈现弓形状? 再最初工资率(W1)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时间为h1;当工资率提高到W2时,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到h2,当工资最高w3时,劳动力供给时间降到h3,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后弯曲劳动力供给曲线。 二、劳动参与率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a、宏观经济状况b、社会经济政策c、劳动适龄人口规模d、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工资率差距。e、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相关因素:a、性别b、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c、工资 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居民家庭生产率变化 3、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劳动力参与率也会产生影响。 三、劳动力供给弹性主要形式。 1、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都不增加也不减少。 2、供给有无弹性。 3、单位供给弹性 4、供给富有弹性 5、供给缺乏弹性 6、劳动力供给逆变弹性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名解: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回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经济增长的动源总是起源于结构性的失衡状态,而增长的实现或消失又总是取决于结构性矛盾的缓解或加剧扭曲。因此,结构性政策可以视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政策。 一、对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简要归纳 结构性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既定的增长格局和经济运行的方向与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之间出现的背离或扭曲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有四个结构现象,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过低,甚至出现服务业比重下降的现象。1998年与1990年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1.6%上升到5 5.60%,其中工业的比重由37%上升到51%,增长的幅度之大是罕见的。进行国际比较就会发现,目前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低收入国家10个百分点左右,最近,世界银行经济家E.C.HUA做了一次很好的研究,他发现即使在通货紧缩之中,第三产业的价格还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结构性短缺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问。 服务业为什么出现滞后的现象呢?第一,制度性的垄断,包括单一或有限的供给商结构,包括各种进入的壁皇、排斥竞争的价格政策、对国有部门所有制的盲目性等等。第二,目前对服务业存在着不正确的歧视和偏见,“无工不富”、“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这种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歧视和偏见是自足经济或者封建意识,而不是分工的思想,在本质上是逆市场化的。 (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目前经济结构的第二个明显矛盾是城乡人口的比例失调和极低的城市化率。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超过50%,而城市化率只有30%,这20个百分点的差别 导致了一系列的扭曲,一方面加剧了农村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的矛盾,另一方面导致了国内市场的狭窄,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仅服务于占人口30%的城市市场,目前中国真正有效的市场空间仅以2亿多人口为基数。虽然大家对进一步发展城市有了基本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形成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有活力的都市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从而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有足够的吸引力,使他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从农村走向城市。 目前中国存在五类城市:第一类,特大型国际都市;第二类,比较有吸引力的城市经济,如一批沿海省会城市及中部省会城市;第三类,发展较好的小城镇,这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都可以看到好的样板;第四、第五类分别是没有吸引力的、死的城市经济,比如很多老的工业基地和军工城市,还有逐步消亡的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城乡人口结构调整的本质应该是形成一种新的机制,努力创造一种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有吸引力的都市经济,而不简单是建设一批新的城市。十分明显,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将是一批城市的出现。 (三)社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产品供给严重滞后。尽管中国的硬性基础设施,包括供电、供水、供气和公路、码头还要继续发展,但是目前软的基础设施与经济转制不配套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中国的经济增长。比如目前的居民对未来改革充满着不稳定的预期,而我们相应建立社会保障的速度和政府的支持能力与居民预期之问是严重不对称的。 (四)公司或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不到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明确的关系,有了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投资者的信心增强,投资的回报有了保证,这样外资会不断增加,国内储蓄会更快转为投资,于是可以享受比较健康的经济增长率;而如果没有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投资率相应地下降,可能经济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另外,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问也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目前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3)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紧扣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百货大楼。 很多同学都去过,买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除此之外,我们还以到金鹰、金地、朝阳、玄武等地方去,很方便,品种很多。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他们小的时候是怎么买衣服的? (布票,凭票购买) 展示图片:布票 说明那时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我们现在买东西很方便,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经济、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什么是市场经济? (理论支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和其他国家一样吗? (不一样)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自学预习(5分钟) 投影:自学指导要求: ①对应学案上列出的学习目标,阅读教材P82——P84,在教材上作出相应的标记。 ②完成学案上的三道判断题。 ③认真思考,将自己的疑问写在纸条上,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总交上来 检查、反馈、明确疑问,以小组形式汇总问题并上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高一)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15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 握教材体系。2.课堂上组织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课前预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强宏观调控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调控的含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1)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一一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匚 (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 (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预习自测】 1宏观调控,指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③增加就业④抑制通货膨胀⑤稳定物价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加快西部开发,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 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为了: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经济结构性矛盾

经济结构性矛盾 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不算太出乎市场预料,而结构问题更令人担忧。 虽然有专家表示,8月的CPI同比上涨2.0%,未能完全反映物价变动水平,真实度值得怀疑。但这已不重要。即便CPI再增加零点几个百分点,达到2.5%左右,使其更加准确、可靠地反映价格的变动情况,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央行这一段时间以来频繁采用逆回购的方式代替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已说明2%足以能让央行在政策调整方面更加理智、更加谨慎。倒是PPI仍处于下降通道,且降幅始终居高不下,对此,需要有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该降的不降,不该降的却继续在降,这样的矛盾格局,确实很让人纠结,让人担忧,让管理层左右为难。 原本以为,经过一段不算短时期的调整,CPI可以进入平稳下降或相对稳定的阶段,从而为货币政策的下一步调整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有分析认为,CPI若要反弹,也要看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看PPI的传导,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大小。但刚刚进入“1”时代,就迅速返回到“2”时代,且未能真实反映价格的变动情况,还是有些始料未及。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政手段,谁也无法保证,今年后几个月,CPI不会继续运行在逐步反弹的通道之中。如果CPI继续出现反弹,且反弹的速度超过预期,那么,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控手段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更为严峻的是,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7、8两个月连续上涨、国内各种稳增长的措施连续发力的情况下,PPI却毫无企稳迹象,这确实十分反常。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依然处于十分艰难的境遇中。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的8月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年内首次低于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继续下降了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也继续回落,为50.9%,比上月又下降了0.9个百分点。而作为衡量经济景气程度的硬指标之一——8月的月发电量、日均发电量、日最大负荷、日均最大负荷等,与7月的情况相比,也均出现了环比下降。显然,PPI跌幅的持续扩大,反映了内需疲弱的局面仍未改善,企业去库存化之路还很艰难,那种中国经济迈入了去库存化尾期的判断已不攻自破。另外,这还反映了诸多领域产能全面过剩的困境,加剧了工业品生产领域潜存的通缩隐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并未减轻。 没有订单,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最终,PPI就只能继续运行在下行通道。这应视为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并不认为PPI涨幅大就是好事,毕竟,PPI过快上涨,对经济的稳定、特别是价格的稳定也是有害的。但PPI始终处于下行通道,则绝非好事。至少,它表明经济很不景气,实体经济步履维艰。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地方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稳增长”措施。特别是9月5日、6日两天,国家发改委一下子批复了上万亿的投资项目。而所批复的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初步运用知识分析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这么做。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会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成效,原因在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通过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大量实例,让学生分析、论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 德育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做得更好。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引导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⑴导入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⑵学习新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板书)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下).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下)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需求不足 第二产业相对发达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表4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状况。从该表可以看出,在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在2001年以来都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相反,第二产业比重则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更多地由第二产业所拉动。从2001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则增加了5个多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 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下降,必然造成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乏力。表5是最近几年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状况。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1809万人,2006年增加到24614万人,3年间净增加2800多万人。虽然从数量上来看第三产业就业数量增加仍相当可观,但这些新增就业集中在低端服务性岗位上,主要表现为非单位就业的增加。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作者计算了2003年以来第三产业中单位就业和非单位就业数量变化状况。具体来说,就是用《年鉴》中公布的第三产业就业总数减去城镇单位就业数量,得出的结果就是没有被统计为城镇单位就业的就业数量,作者这里把这部分就业归为“非正规”就业。从表5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就业中,单位就业比重2003年以来不断下降,从2003

年的27%下降到2006年的25%,非单位就业或者说“非正规”就业比重却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73%增加到2006年的75%(参见图1)。从新增就业来看,在2003至2006年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中,非单位占92.2%,而单位就业仅仅占 7.8%。因此,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主要体现为非正规就业岗位的增长。 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主要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正规就业部门和岗位。第三产业最近几年增长乏力不仅导致就业增长缓慢,同时新增就业更多地体现为“非正规”岗位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因而带有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就业恰好集中在“生产性”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而大学生就业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这样,“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都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得到部分解释。 三、扩大就业:受雇与创业 在总量供求矛盾趋于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有岗无人,另一方面则是有人无岗。从本质上来看,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就是有效劳动供给不足,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劳动供求之间的匹配度,扩大劳动的有效供给。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课: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唯一出路 ?第二课: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第三课:营造宽容氛围,优化创新环境?1、【单选题】“创新的道路是用失败的砖头铺出来的”说的是 A. 创新的成功率高 B. 创新的失败率高 C. 创新不可能成功 D. 创新不可能失败 答题结果: ?2、【多选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需要遵守的定律 A. 拴桩定律 B. 公正定律 C. 鲇鱼定律 D. 人本定律 答题结果: ?3、【判断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环境的重要性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 ?4、【判断题】“鲶鱼定律”告诉我们,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 ?5、【判断题】中央反复强调自主创新意味着今后我们就不需要技术引进了 A. 正确 B. 错误 ?6、【多选题】()等企业是我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 A. 丛林集团 B. 万华化学 C. 泰和新材 D. 正海集团 答题结果: ?7、【多选题】原始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A. 首创性 B. 突破性 C. 持续性 D. 带动性 答题结果: ?8、【多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A. 原始创新 B. 集成创新 C. 管理创新 D.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题结果: ?10、【多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 A. GDP质量 B. GDP结构 C. GDP总量 D. GDP速度

答题结果: ?11、【单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是()。 A. GDP的总量 B. 科技创新能力 C. GDP的结构和质量 D. 人口规模 答题结果: 7、【单选题】70年代我国大飞机项目下马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我们可以引进技术了 ? B. 我们不可能研发成功了 ? C. 我们不需要该项技术了 ? D. 我们没有能力继续研发下去了 ?答题结果: 8.【单选题】()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 A. 创新驱动 ? B. 资源驱动 ? C. 要素驱动 ? D. 资金驱动

破解用工结构性矛盾的调研报告20110520

**市破解用工结构性矛盾的调研报告 (2011年5月) **市地处鄂南湘北边界,下辖**个乡镇办区,***个行政村。我市总人口***万,其中城镇人口***万,农村人口***万人。几年前,由于国企改制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批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曾严重困扰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就业、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劳务输出引导就业的办法和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就业难”的紧张局势。而今,随着以“珠三角”及东南沿海一带“招工难”现象的迅速蔓延,我市也无可幸免地陷入到了“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并存的境地。 一、我市当前就业状况 我市总人口63.37万,其中城镇人口21.53万,农村人口41.84万人;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35.1万人,其中城镇10.02万人,占总数的28%,农村劳动力25.1万,占劳动力总量的72%;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为7.03万、9.77万、18.32万;劳动者主要分布在农林渔牧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行业,约占全市从业人数总数的44%。外出务工人员10.65万人,约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调查显示,全市共有规模企业109家,岗位需求17652人,实际用工总人数11823人,目前市内缺工总量已达5829人,其中,制造业缺工2450人、化工业缺工1270

人、加工业缺工850人、服务业缺工700人、规模化养殖业缺工600人。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制造业、化工业缺工现象最为明显。 二、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一)几种现象 现象一:4个月时间填了11份求职登记表仍未上岗。家住解放中路原面粉厂附近的**,曾是一家经营多年的家电维修个体门店老板,由于生意日渐清淡每月的收入还不够支付门店租金,只好扔掉多年的老本行准备到用工单位上岗。4个时间里,他先后在人力资源市场向11家用工单位投递了个人求职简历,但每次到面试时都因不愿意加班而被拒之门外。当职业指导人员询问袁平不愿意加班的原因时,他说,加班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大多数市内企业在招工简章上亮出来的工资待遇都包括了长时间的加班工资,而企业实际支付的基本工资非常低。 现象二:在用工单位上岗还不如打短工来得实惠。粟田湖村的**,1991年高中毕业后曾在本村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后因教育体制改革离开学校自谋职业。多年来,他一直寄希望于人力资源市场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均未如愿。去年,市场工作人员多次向他推荐湖北**公司、****公司的就业岗位,但均被他拒绝了。刘国军认为,**公司工资待遇不高,工资增幅偏低,就是上岗了也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开支,还不如依托打短工来得实惠,每天都有活干,每天最多工作8小时就可当天领取50—100元的劳动报酬。 现象三:没技能没学历也不愿做环卫保洁工。去年春节后,人力资源市场公布了近80多个公益性岗位,以吸引社区“4050”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教学设计

2012级高一政治复习学案编号:09 使用日期:2013.1.8 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教学设计

三、检查预习效果:8分钟 1.学案反馈:指出优缺点,表扬与批评结合。 2.学生构建体系(让学生在黑板展示) 3.口头检查(明确学生掌握情况)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内探究。 四、课堂探究: (一)自主探究(对下列观点作出判断,并分析正误的原因)(学生抢答)10分钟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同步富裕。() 5.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易错点辨析(投影展示) 市场调节弊端的比较 比较:宏观调控的手段 设计意图:明确易错点,加深理解,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点评) 【探究活动1】(多媒体展示)5分钟 探究一: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实惠成为一种时尚,但高一(4)班女生小刘最近在网上购物时却遭遇陷阱。她通过网上银行向某一网站支付980元钱购买了一台复读机,拿到货物时却发现是劣质产品。当她打电话向工商局举报此事时,工作人员显得很不耐烦,匆匆回答说:“法律对这方面规定不具体,我们不管!”由此可见,网购虽然发展空间大,但同时也存在销售商夸大宣传、退换条件苛刻、法律条文不完善和网上转账不安全等不健康因素。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网购陷阱存在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明确市场经济中存在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学以致用。 (学生探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疑问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点评:辩证认识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利益。 【探究活动2】(多媒体展示)5分钟 “2012,你幸福吗?”带着这个问题,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解读十八大报告: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摘自十八大报告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 一是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高投资、高消耗、高浪费导致的经济低效率,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愈益突出,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缓解,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和出口方式粗放,等等,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是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促进经济增长一靠需求,二靠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保持供给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保持供需结构一致。需求结构处于不断变动中,供给结构也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需求结构。经济结构合理的重要标志,就是需求结构要适应供给结构,没有需求,质量再好也只是产品,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收入的快速增长决定了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小汽车、住房和旅游将成为主导产业,对文化、教育等消费也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只有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等方面量的指标,更包括产业、城乡、区域结构改善等方面质的指标,没有结构改善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是可以牢牢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发达国家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纷纷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从机遇来看,我国可以直接承接国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浪潮,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从挑战来看,一方面,发达国家不可能把关键技术转移到中国,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现有一些产业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倾向,必须加快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协调原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协调有不同的含义。就产业结构而言,就是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部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对于区域结构来说,就是各个区域能够根据各自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区域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对于城乡结构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城乡相互促进和分工合理的结构。对于需求结构而言,就是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原则。经济结构调整本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在未来几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有两大目标,短期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要在21世纪中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目标,都有赖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要在经济增长中调整经济结构,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更好地增长。

结构性矛盾求解

结构性矛盾求解——重点品牌的现实压力与发展挑 战 更新日期:2011年8月1日 烟草在线专稿从2011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全国卷烟销售结构提升的速度和幅度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虽然全国卷烟销售总量同比仅微增不足4%,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单箱批发均价增幅超过16%,产品结构的大幅提升推动了烟草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但相较于总体形势的向上趋好,相当一部分重点品牌并没有赶上全国卷烟结构的提升步伐。1-6月,重点品牌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的总量增幅实现了超过40%的销售收入增长,但单箱批发均价的增幅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有15个品牌单箱批发均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7个品牌单箱批发均价同比下降,有6个品牌单箱批发均价增幅小于1%。总体而言,增幅偏低、增长偏缓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华、玉溪这样结构相对稳定的高端品牌,二是红塔山、云烟等结构增长乏力的规模品牌,三是苏烟、泰山等品牌整合后拉低了产品结构。 是否可以就此得出结论,重点品牌的发展方式当前仍处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漫长过程当中,部分重点品牌结构偏低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对此,我们有如下的认识和判断: 规模主导型品牌与结构主导型品牌的边界日渐模糊 1-6月,全国有7个品牌商业销量突破百万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个,前10个品牌的销售集中度超过46%,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与规模主导型品牌继续保持快速扩张相比,结构主导型品牌的表现更为抢眼——有9个在全国三类以上卷烟销量排名中进入前15位的品牌进入了全国商业销量排名前15位,红塔山、双喜、云烟等3个品牌三类以上产品销量超过百万箱,而去年同期仅有红塔山的三类以上产品销量达到百万箱,三类以上销量前10位品牌占全国销售比重达到61%,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同时,芙蓉王、中华、玉溪3个纯一类品牌上半年销量均突破50万箱,利群、黄鹤楼两个一、二类烟为主的高端品牌也分别达到70万箱、50万箱以上,预计今年将出现第一个百万箱一类品牌和多个百万箱高端品牌。 实际上,从“十一五”后半程开始,结构主导型品牌开始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高歌猛进,中国烟草品牌格局已经并还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旺盛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入加大共同推高了高档烟市场,规模主导型品牌与结构主导型品牌之间的边界正在不断模糊,这种边界的模糊客观反映了结构提升的速度和幅度。在高档烟对行业发展贡献度越来越大的背后,一味做大品牌规模的发展方式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提升结构成为了行业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