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基础人体形态学-感觉器总论

人体基础人体形态学-感觉器总论

寄生虫学总论复习题答案

总论复习题 一、A型题:每道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B ) A.温度、湿度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雨量、光照 D.土壤、水质 E.经济条件、风俗习惯 2.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属于(E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正常宿主 E.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C )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针对流行环节,综合防治 D.消灭保虫宿主 E.保护易感人群 4.所谓偶然寄生虫是指其( B) A.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 B.因偶然机会侵入非适宜宿主 C.可营自生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 D.成虫期不一定过寄生生活 E.在宿主体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5.下列属于偶然寄生虫的是(C ) A.粪类圆线虫 B.蚊 C.棘阿米巴 D.蠕形螨 E.蚤 6.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 ) A.蛋白质 B.维生素

D.糖 E.无机盐 7.终宿主系指(E ) A.幼虫寄生的宿主 B.童虫寄生的宿主 C.脊椎动物及人 D.有寄生虫虫卵排出的宿主 E.成虫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 8.带虫者的含义是( C) A.体外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B.体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C.体有寄生虫而无症状者 D.寄生虫病患者 E.感染寄生虫后无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虫体者9.可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E ) A.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丝虫和旋毛虫 C.血吸虫和并殖吸虫 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E.疟原虫和弓形虫 10.带虫免疫常见于( D) A.日本血吸虫感染 B.丝虫感染 C.旋毛形线虫感染 D.疟原虫感染 E.刚地弓形虫感染 11.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寄生虫病是( D)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 C.蛔虫病 D.疟疾 E.阿米巴病 12.不能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是( A) A.疟疾

人体解剖学课件13感觉器

第十三章感觉器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视器第三节前庭蜗器第四节本体感受器第五节体育锻炼对感觉器的影响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视器的结构和作用。教学重点:眼球壁的构造。教学难点:眼球壁中血管膜的结构。教学步骤:第一节概述感受器:是机体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剌激的结构。感受器作用:能将体内、外环境的剌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过一定的神经传导通路,最后传导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产生感觉,感觉又是一切神经活动的开始。根据感受器存在的部位和接受剌激的种类,分1.外感受器为三种:2.内感受器3.本体感受器4.特殊感受器1.外感受器分布:皮肤、粘膜、视器、听器等处。作用: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剌激,如触、压、痛、温、声、光、嗅、味等物理和化学剌激。2.内感受器分布:内脏、血管等处,接受体内各种变化的称为内感受器。作用:接受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等剌激。3.本体感受器分布:肌腱、肌腹、关节等处。作用:感受肌长度、肌张力和关节位置变化,如肌梭、腱梭。4.特殊感受器分布:舌、鼻、视器、前庭蜗器处。作用:产生了味觉、嗅觉、视觉、平衡觉和听觉,如视器上的视细胞,前庭蜗器上的螺旋器、襄斑、壶腹嵴等。第二节视器感觉光波剌激的视觉器即视器,由眼球及眼球附属器两部分组成。一.眼球位置和外形:位置:颅骨眼眶内,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面有视神经连于间脑周围有附属器。二.眼球的构造:角膜外膜(纤维膜){巩膜虹膜 1.眼球壁: 中膜(血管膜){状体脉络膜虹膜部内膜(视网膜){状体部视部房水2. 折光装置:{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球 的 结 构眼球前部结构(后面观)视网膜功能和结构三、眼球的附属结构 (一)眼睑(眼皮) 分为上睑、下睑,睑由外向内分为皮肤、皮皮组织、眼轮匝肌、睑板及睑结膜五层。(二)结膜是薄层透明的而富有血管的粘膜,分为睑结膜和球结膜。(三)泪器由泪腺、泪小管、泪襄、鼻泪管组成。(四)眼球外肌包括运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章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章

————————————————————————————————作者:————————————————————————————————日期: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3章在线测试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内分泌腺中,能将分泌物贮存在滤泡内的是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垂体 2、盐皮质激素由何处分泌 A、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D、肾上腺髓质 3、降钙素由何种细胞产生 A、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B、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C、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 D、甲状旁腺主细胞 4、呆小症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 A、促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旁腺素 D、甲状腺素 5、女性体内分泌雄激素的细胞是 A、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 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 C、肾上腺髓质细胞 D、垂体嗜碱性细胞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内分泌腺的特点是 A、腺细胞排列成团状、索状或围成滤泡状 B、无导管 C、毛细血管丰富

D、分泌物均由膜包裹 2、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 A、有大量分泌颗粒 B、富含滑面内质网 C、线粒体嵴多呈管状 D、含较多脂滴 3、参与调节血钙浓度的内分泌细胞有 A、垂体嗜酸性细胞 B、甲状旁腺主细胞 C、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 D、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4、垂体神经贮存和释放 A、抗利尿激素 B、生长激素 C、催产素 D、催乳激素 5、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 A、醛固酮 B、雄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内所有的内分泌细胞都存在于内分泌器官内。 正确错误2、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降钙素。

6《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眼球纤维膜 A.是眼球壁的最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角膜 A.色白半透明 B.无屈光能力 C.表面盖有一层球结膜 D.富有感觉神经未梢 E.富有淋巴管 4.巩膜 A.占纤维膜的后5/6 B.透明 C.棕黑色 D.前方与晶状体相连 E.具有屈光作用 5.对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密坚韧 B.占纤维膜的后5/6 C.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巩膜静脉窦 D.有保护眼球部结构的功能 E.是脉络膜的一部分 6.关于眼球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眶,借筋膜连于眶壁 B.其后部经眼神经与脑相连 C.由眼球壁和容物构成 D.略呈球形 E.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光刺激的功能

7.眼球血管膜 A.位于眼球最外层 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C.富有神经、血管和色素细胞 D.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E.呈棕黑色 8.虹膜 A.为血管膜的最前部,位于角膜的后方B.虹膜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骨骼肌C.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 D.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E.呈圆盘形 9.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巩膜静脉窦 C.瞳孔 D.泪点 E.前房角 10.睫状体 A.位于虹膜的外后方 B.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 C.是吸收房水的部位 D.睫状肌的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E.睫状肌属平滑肌 11.脉络膜 A.位于血管膜的前部 B.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 C.薄而柔软 D.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E.有营养眼球组织的作用 12.具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视细胞 1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睫状小带紧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人体形态学实验观察点及复习思考题

骨学总论、躯干骨实验 实验内容: 1、构造,辨认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膜(骨内膜、骨外膜)、骨髓(红 髓、黄骨髓),观察颅顶骨的外板、内板、板障。 2、观察长骨、扁骨、短骨、不规则骨形态。 3、椎骨的一般形态,辨认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椎上、下切迹、椎孔、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 4、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横突、横突孔、棘突分叉;(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 突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 5、寰椎、枢椎、隆椎,辨认前、后弓、侧块、齿突、隆椎的棘突。 6、骶、尾骨,辨认骶骨岬、骶前、后孔、骶管、耳状面、骶管裂孔、骶角。 7、胸骨、肋骨,观察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辨认胸骨角。 8、脊柱的整体观:前面观(椎体的大小与承重的关系),侧面观(四个生理弯) 后面观(颈椎、胸椎、腰椎棘突的排列关系)。 颅骨 实验内容: 1、筛骨 2、下颌骨 3、蝶骨 4、颞骨。 5、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鸡冠、筛孔;颅中窝-辨认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管 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颅后窝-辨认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突、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 6、观察颅底外面观:辨认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枕髁、颈静脉孔、颈动脉外口、茎突、茎突孔、下颌窝、 关节结节、破裂孔。 7、观察颅前面观,辨认眶上、下孔、泪囊窝、视神经管、眶上、下裂; 鼻腔:上、中、下鼻甲。 8、观察颅侧面观,辨认颧弓、翼点。 9、观察颅后、上面观,辨认枕外隆凸、上项线、人字缝、矢状缝、冠状缝。 10、鼻旁窦,辨认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上、下肢骨 实验内容: 1、观察锁骨、肩胛骨,辨认肩胛下窝、冈上、下窝、肩胛冈、肩峰、喙突、上角、下角、关节盂。 2、观察肱骨,辨认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 鹰嘴窝、外上髁、内上髁、尺神经沟。 3、观察桡、尺骨,桡骨头、桡骨颈、桡骨茎突、尺骨鹰嘴、滑车、尺骨茎突。 4、观察手骨,辨认腕骨、掌骨、指骨。 5、观察髋骨,辨认髂骨体、髂骨翼、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髂前下棘、髂后下棘、坐骨大切迹、 髂窝、弓状线、坐骨体、坐骨支、坐骨棘、坐骨小切迹、坐骨结节、髂耻隆起、耻骨上、下支、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闭孔、髋臼、髋臼窝、月状面、髋臼切迹。 6、观察股骨,辨认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粗线、臀肌粗隆、内、外侧髁、内、外上髁、 髁间窝。 7、观察胫、腓、髌骨的形态结构,辨认内踝、外踝。 8、观察跗骨、趾骨、跖骨。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目的】 掌握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掌握人体长度的测最技术。 掌握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 了解残肢的测量技术。 【实训意义】 人体形态评定是定量测量人体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通过人体形态的评定,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如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复位后肢体的长度、截肢后肢体的长度等,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常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长度的侧量技术、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实训原理】 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营养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形态的发育表现出来,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测量和评价,包括体格、体型、身体姿势及身体组成,其中四肢和躯干的测量是制订辅助器具的依据,体重的测量是了解身体素质的基础指标之一。 【实训对象】 1.正常人体。 2.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 3.截肢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 软皮尺、卡尺、体重秤。 【学时】 2学时。 【实训内容与方法】 一、人体形态评定流程 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 3.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头、下领骨是否对称、舰关节是否外旋或内旋、膝是否外翻或内翻、胫骨是否外旋或内旋等〕。 4.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头部是否偏斜,脊柱是否侧弯、两肩峰、肩脚骨高度是否一致)。 5.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躁,五点应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二、四肢长度测量流程 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 1.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确认体表的骨性标志。 2.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来测量肢体或残肢的长度。 3.上肢长度的测量 (1)受枪者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衬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2)测量从脚峰外侧端到挠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4.上臂长度

题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一、选择题: 1.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 . 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 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2.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 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3.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有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动物 B.寄生有寄生虫成虫阶段的 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 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4.建国初期我国5大寄生虫病病原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 虫 E.包虫 5.带虫免疫是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 A.能将寄生虫清除B.不能清除寄生虫 C.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D.可使虫体寿命缩短或症状减轻 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当宿主被驱虫治疗后就逐渐消失 6.寄生虫抗原的来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虫体崩解物 B. 排泄物\分泌物 C. 蜕皮液 D. 囊液 E. 以上都不是 7.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 A. 免疫应答限制在适宜限度 B. 免疫应答初期较好 C. 免疫应答持续增高 D. 慢性感染免疫应答较强 E. 寄生虫消除后免疫应答增强 8.感染寄生虫后,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为() A. 初期IgG升高,以后IgM升高,IgG下降 B. 初期IgM升高,以后IgG升高 C. 初期IgM升高,以后IgG升高,IgM下降 D. 初期IgM与IgG同时上升 E. IgE明显下降 9.有些人兽共患寄生虫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在流行病学上 称这些脊椎动物是人体寄生虫的() 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转续宿主 D. 保虫宿主 E. 媒介动物 10.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 A. 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B. 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 C. 双方都有利 D. 双方都无利 E. 以上都不上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本)》作业一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本) 作业1建议完成时间:第5周得分: 学生姓名:学号:教学点: 批改教师:批改日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组织 2、细胞膜 3、细胞凋亡 4、腺 5、疏松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_____染色。 2、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织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活细胞或组织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供给细胞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 6、液态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流动的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主体,其中镶嵌_________________ 分子。 7、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功能的有形成分称__________________ 。 8、上皮组织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9、上皮细胞游离面的主要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10、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1、网状组织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2、浆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13、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上皮称_________,分布于体腔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 14、人类体细胞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15、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人体形态学自测题部分

人体形态学自测题答案(部分) 5.头颈、躯干、四肢主要的肌性标志有哪些? 一、头颈部 1、咬肌: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 2、颞肌:当牙咬紧时,在颞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3、胸锁乳突肌:当面部转向外侧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二、躯干部 1、斜方肌: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2、背阔肌: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形成腋后壁。 3、竖脊肌: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4、胸大肌: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5、腹直肌: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三、上肢 1、三角肌:在肩部形成园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2、肱二头肌:当屈肘握拳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模到此肌的肌腱。 3、肱三头肌: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肢三头肌长头。 4、掌长肌腱:当手握拳、屈腕并使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5、桡侧腕屈肌腱:同上述掌长肌的动作,在掌长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 6、鼻烟窝: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在后二肌腹之间有深的凹隆,称鼻烟窝。 7、指伸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2~5指的肌腱。 四、下肢 1、股四头肌: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 2、臀大肌: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 3、股二头肌:在腘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

《人体寄生虫学》各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总论 1001.人体寄生虫学由哪三部分容组成() A.医学原虫学,医学线虫学,医学昆虫学 B.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荫动物学 C.医学吸虫学,医学绦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D.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昆虫学 E.医学蠕虫学,医学线虫学,医学昆虫学 100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 A.多发性,季节性,连续性 B.多发性,自然疫源性,阶段性 C.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D.地方性,阶段性,自然疫源性 E.阶段性,连续性,季节性 1003. 寄生虫生活史的世代交替是指() A.有宿主更换 B.水生,陆生交替 C.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交替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 E.卵生与胎生交替 1004. 感染寄生虫后,宿主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 A.免疫应答限制在适当限度B.免疫应答妆期多数较弱C.免疫应答可以持续增强D.慢性感染应答较强E.寄生虫消除后应答常持续 1005. 非消除性免疫是指机体对外某种寄生虫() A.无能力消除B.未完全消除,对再感染无抵抗力C.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D.对再感染有完全抵抗力E.保持低密度,对再感染有抵抗力 1006. 幼虫移行症是指)() A.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移行造成的损害 B.寄生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移行造成的损害 C.寄生蠕虫侵入人体后,在组织中移行所造成的损害 D.寄生蠕虫幼虫侵入正常宿主后,在体移行造成的损害 E.寄生虫蠕虫在常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寄生而造成的损害。 1007. 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终宿主B.保虫宿主C.中间宿主D.转续宿主E.传播媒介 1008. 带虫免疫是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 A.能将寄生虫清除B.不能清除寄生虫 C.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名免疫力 D.可使虫体寿命缩短或症状减轻

《人体形态学实验Ⅰ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形态学实验Ⅰ》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形态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Human morphologyⅠ 授课学时:56学时 授课学分:3.5分 课程性质与课程属性:独立设课,专业基础性实验课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课程简介: 人体形态学实验Ⅰ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該课程主要讲授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通过观察尸体、标本和模型,结合临床实际、提升医学生综合分析,形象思维能力,使医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体系统结构,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课程考核方式与办法、评分标准: 本课程属考试课程,采用平时考查与实物标本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查综合评价占20%(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实物标本考核综合评价占80%。 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本课程共开设25个实验,其中必修实验23个;选修实验2个,其中基础型 实验8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32%,综合设计型实验15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60%, 研究探索型实验2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8%。研究探索型实验将在课外进行。 具体内容见附表: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仲敏,郑景璋,陈永峰,等. 《基础医学实验系列教程》人体形态学分册,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朱晞. 《人体解剖学实习指导》,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K.L.MOORE,A.M.R.AGUR,ESSENTIAL CLINICAL ANATOMY, 2002. 5.郭光文.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全身骨学 【目的意义】理解全身骨的分布、骨的形态与功能关系,骨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实验要求】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骨的形态特征,肋骨、胸骨的形态结构,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及桡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手骨的构成,髋骨的构成及形态结构;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足骨的构成,颅的分部、各部骨的数量及名称,蝶骨、颞骨、上颌骨、下颌骨、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前面观、颅底内面观、颅侧面观的结构特点。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内容】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骨的形态特征,肋骨、胸骨的形态结构,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及桡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手骨的构成,髋骨的构成及形态结构;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足骨的构成,颅的分部、各部骨的数量及名称,蝶骨、颞骨、上颌骨、下颌骨、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前面观、颅底内面观、颅侧面观的结构特点。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注意事项】注意爱护实验室骨标本,防止人为损坏。 实验二全身骨连接 【目的意义】理解全身骨连接的方式、关节结构与关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节损伤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实验要求】掌握骨连结的分类,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间盘位置和构成,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的位置和作用,脊柱的组成和4个生理弯曲,胸廓的构成及形态,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

人体解剖学---第八章 感觉器

第八章感觉器 第一节概述 一、感觉器的组成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副器(辅助装置)的总称。 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感受器的种类繁多,结构简繁不一。有的感受器结构简单,如位于皮肤内接受痛觉刺激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则极为复杂,具有各种对感受器起保护作用和使感受器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副器,称为特殊感受器,即感觉器,如视器和前庭蜗器等。 二、感觉器的功能 感觉器的功能是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相应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经过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在大脑皮质产生相应的感觉,从而建立机体与内、外界环境间的联系。感受器是机体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 根据感受器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把感受器分为三类: 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嗅黏膜、味蕾、视器和蜗器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声、嗅、味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脏和血管的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和化合物浓度等刺激。 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和前庭器等处,接受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第二节视器 视器即眼,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眼球的功能是接受光的刺激,将感受的光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等,对眼球起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一、眼球 眼球为视器的主要部分,位于眶的前部,其后端借视神经连于间脑。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1.眼球纤维膜,即外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外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对维持眼球外形和保护眼球内容物起重要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二)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二)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二)(供七年制临床、儿科、检验、物理专业使用)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室 2019 年 9 月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室 2019 年 9 月前言《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是医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等。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二)中的病理学部分,是该部分的主要部分。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通过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机体在疾病过程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实践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学》、我们主编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教材、以及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教学实践和学校教学计划,对 2007年编制的教学大纲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修订,供七年制临床医学及其各专业方向使用。 旨在通过对病理学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肉眼和显微镜下改变)的 1 / 22

观察、动物实验、病案讨论分析等,使学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形态特点,并了解其发生原因、机制,并能用基本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判断预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分为三大类: 经典验证性实验: 为基本病理形态学实验部分,通过观察病理标本和切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综合性实验: 包括动物实验和病案综合讨论。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设计性实验: 该部分实验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 有两种方式。 ①提供一些实验方法平台,让学生能利用它,设计研究自己观察、提出的问题。 如某些理化因素对生殖与胚胎发生、肿瘤细胞的影响等。 ②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由学生查阅文献,提出实验设计。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基本的医学科研能力。 为方便教学,本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

人体解剖学教案 感觉器

感觉器 教学目标: (一)掌握视器的组成。理解眼球壁结构和眼内容物的组成,理解房水的产生、排出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泪器的组成。 (二)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掌握中耳的结构,了解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 教学重点: 掌握视器的组成。理解房水的产生、排出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眼球壁结构和眼内容物的组成。了解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视器的组成 感觉光波剌激的视觉器即视器,由眼球及眼球附属器两部分组成。 二、眼球壁结构和眼内容物的组成 1.眼球壁由外膜(纤维膜)——〔角膜、巩膜〕、中膜(血管膜)——〔虹膜、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虹膜部、状体部、视部〕组成。 2.折光装置包括房水、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三、房水的产生、排除途径及临床意义 房水也具有维持眼内压的功能。眼的内部压力--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原本这种充满于角膜和虹膜之间的液体,是由睫状体产生然后通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由前房角的小梁网排出眼球。 四、泪器的组成 由泪腺、泪小管、泪襄、鼻泪管组成。 五、前庭蜗器的组成 前庭蜗器包括前庭器和听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六、中耳的结构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传导声波。 鼓室 鼓室壁、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神经。 (一)鼓室六个壁 1、上壁:盖壁,薄,邻颅中窝。 2、下壁:颈静脉壁,薄,邻颈内静脉。 3、前壁:颈动脉壁,邻颈内动脉,咽鼓管开口。 4、后壁:乳突壁,乳突窦开口,锥隆起,内含镫骨肌。 5、外壁:鼓膜壁,半透明薄膜,外侧面向前、下外倾斜,鼓膜脐,锤骨柄,光锥,锤骨前襞,锤骨后襞,下3/4紧张部,上1/4松弛部,鼓室上隐窝。 6、内侧部:迷路壁,岬,前庭(窗卵窗),面神经管凸,蜗窗(蜗窗),第二鼓膜。 (二)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 锤骨:锤骨头,锤骨柄,前突,外侧突。砧骨:体,长脚,短脚。 镫骨:头,前脚,后脚,底。

寄生虫学总论

寄生虫学总论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 . 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2.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3.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有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动物 B.寄生有寄生虫成虫阶段的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4.建国初期我国5大寄生虫病病原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虫 E.包虫 5.带虫免疫是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 A.能将寄生虫清除B.不能清除寄生虫 C.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D.可使虫体寿命缩短或症状减轻 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当宿主被驱虫治疗后就逐渐消失 6.寄生虫抗原的来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虫体崩解物 B. 排泄物\分泌物 C. 蜕皮液 D. 囊液 E. 以上都不是 7.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 A. 免疫应答限制在适宜限度 B. 免疫应答初期较好 C. 免疫应答持续增高 D. 慢性感染免疫应答较强 E. 寄生虫消除后免疫应答增强 8.感染寄生虫后,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为() A. 初期IgG升高,以后IgM升高,IgG下降 B. 初期IgM升高,以后IgG升高 C. 初期IgM升高,以后IgG升高,IgM下降 D. 初期IgM与IgG同时上升 E. IgE明显下降 9.有些人兽共患寄生虫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 动物是人体寄生虫的() 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转续宿主 D. 保虫宿主 E. 媒介动物 10.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 A. 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B. 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 C. 双方都有利 D. 双方都无利 E. 以上都不上 二、填空题: 1.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相互关系根据厉害关系分①、②、③。 2.寄生虫完成一代发育的生殖方式可分为:①、②、③ 3.寄生虫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宿主的①、②、③。 4.寄生虫能量的来源主要为①。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09 级检验班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 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 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线虫 似蚓蛔线虫 、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长20-35cm ,尾直雄虫:较小,长15-31cm ,尾 端向腹面弯曲 2、虫卵: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壳内

人体形态学知识点总结

人形总结 第三章头部 第一节颅部 一、颅骨 颅顶额顶枕区 颞区 颅骨(skull):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可分为脑颅和面颅。 面颅骨 颅的整体观 颅骨的连接 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颅部的体表标志 一、脑颅骨(8块) 额骨(frontal bone) 蝶骨(sphenoid bone):蝶骨体(body):蝶鞍(sella turcica);垂体窝(hypophysial fossa) 大翼(greater wing):圆孔(foramen rotundum);卵圆孔 (foramen ovale);棘孔(foramen spinosum) 小翼(lesser wing):小翼与体的交界处有视神经管(optic canal); 小翼与大翼间的裂隙为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翼突(pterygoid process):翼管(pterygoid canal) 筛骨(ethmoid bone):筛板(cribriform plate): 多孔的水平骨板,构成鼻腔的 顶。鸡冠(crista galli) 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筛骨迷路(ethmoidal labyrinbth):筛窦;眶板(orbital plate) 枕骨(occipital bone):枕骨大孔(foramen bone); 枕髁(occipital condyle) 成对颞骨(temporal bone):鳞部(squamous part):下颌窝(mandiquamous fossa);关 节结节(articular tubercle) 鼓部(tympanic part) 岩部(petrous part):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鼓室 盖(tegmen tympani);内耳门(internal acoustic pore);颈动脉管(carotid

27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一)大纲(2012-09)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一)》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用)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室 2012年9 月修订 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随着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将《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合并形成独立实验教学,称之为《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一)》,它是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之一, 其实践性非常强,主要观察学习:①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了解其与功能的相互关系;②人体发生、发育基本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常见先天性畸形,③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观察细胞内成分改变的

能力。该门实验课是医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课内容结合教材分为绪论、细胞与基本组织观察、器官系统观察、人体胚胎学实验、实验操作与细胞内成分的观察等五大部分。其中三次细胞生物学实验均为动物及细胞的活体实验,要求正确掌握取材、制片、固定、染色技术,根据实验原理,恰当应用生化方法显示颜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综合性实验。该课程为七年制及五年制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光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多媒体示教讲解、电镜图片、胚胎标本和模型观察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自已制片、固定染色及观察,帮助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加以验证、便于掌握和记忆, 培养学生观察标本、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课中的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先进的多媒体形态学互动教学系统,可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更多交流,学生可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效率和水平,为后续相关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学习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①能正确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以及主要细胞、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构造,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③能较熟练地观察、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和绘图的方式对所观察的结构或者胚胎发生的形态变化进行正确的叙述。④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⑤掌握细胞内特定化学成分的原位显示方法。 3. 本大纲制订依据的教材、使用方法:使用汪维伟、王娅兰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版。在实验课中根据我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组织切片等标本,合理使用教 材中相关部分指导实验。 4. 考核办法:为充分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将逐步推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目前平时成绩占40%,主要反映学生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切片及电镜照片考核占60%。其考试命题原则为:由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师参与组织切片考试题库的建设,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建立相应内容、分值和难易度的题库。考题内容:在学生观察的切片和电镜图片中选择考题。考题包括:基本组 织、细胞、结构、器官(要求回答器官名称和特征),共考组织切片15张,电镜图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