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40鸦片战争

1840鸦片战争

1840鸦片战争
1840鸦片战争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

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ge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中国g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45年8月—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字1949年4月北平谈判

1946年初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反右倾”斗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二月抗争

1976年四五运动

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07年富尔敦制成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

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创造条件

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

17世纪早期哈维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

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

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857年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

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

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73年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形成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0—1826年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独立运动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开始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

开始

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

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789年法国发布《人权宣言》

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1862年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1943年11—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7—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2年7月—l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19年1—6月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二战后—1991年底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列宁主义诞生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89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

1871年3月—5月巴黎公社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956 苏共“二十大”,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22年苏联成立

1991年底苏联解体

19世纪上半期亚洲革命风暴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1、经济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3、军事 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

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战前的世界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除英国之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中英正当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很难倾销,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削弱。“银荒兵弱”危及清政府的统治,于是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那么,在该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割让香港岛”和“赔款2100万元”这两款,显然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五口通商”相对于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而言,更有利于英国对华商品倾销。鸦片战争前的1837~1839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平均每年不足100万英镑;战后的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达239.4万英镑,比战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此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平均每年都在150万英镑左右徘徊不前。英国资产阶级认为,这是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太少的缘故,于是在1854年向清政府提出增开通商口岸的修约要求。当这一要求被拒绝后,英国就伙同法国联合出兵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五口通商”这一款也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那么,只有“协定关税”这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了。 我们知道,关税是保护民族工商业的重要手段。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奉行闭关政策,对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这就增加了外国输华商品的成本。换句话说,英国只有排除中国关税壁垒的影响,即降低中国的高关税,才能达到在中国倾销商品的目的。这样,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成为其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 《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一款,即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从此,英国通过降低中国的关税,进而降低输华商品的成本,使英国的输华商品成为“廉价”的商品,达到对中国倾销商品的目的。 1854年,列强夺取了上海海关的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又将上海海关的管理模式推广到各通商口岸。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又强迫清政府先后任命英国人李泰国、赫德为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至此,英国完全操纵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从而大大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

鸦片战争知识点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鸦片大量输入的危害: ①白银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了农民负担。③导致清政的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④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2道光帝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命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广州虎门,林则徐。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在位皇帝:道光皇帝 5.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1月占领香港岛,1842年 6.月英舰开抵南京,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7.民族英雄:关天培,陈化成等战死,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8.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9.《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影响和危害 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 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侵犯了贸易主 权。 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 例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 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0.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1.美国法国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 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 义制度;具体原因包括清政府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经济落后,旧式的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大炮,所以,战争终以中国的 失败结束。(2)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一章 鸦片战争-历史试题

第一章鸦片战争-历史试题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⒈英王乔治三世派使者来华,赠与中国航海望远镜和战舰模型,而乾隆帝以丝绸、宣纸回赠的史实可以看出 A、中英交往密切 B、英国向中国炫耀武力 C、英国有联合中国之意 D、中英科技已有相当差距 ⒈中国在漫长的岁月里,曾走在世界的前列,开始落后与西方是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⒈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蒙古族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葛云飞 C、裕谦 D、陈化成 ⒈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益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做公允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作出有限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⒈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特权,那一项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而得到的? A、英舰任意出入各通商口岸 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C、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 D、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⒈1853年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表明当时马克思 A、明确谴责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 B、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 C、认为旧中国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D、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

⒈19世纪40年代,列强从中国攫取的下列特权中危害最大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⒈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蒙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⒈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出口额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导致这种相近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购买力有限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C、鸦片走私严重 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⒈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含义是 A、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和封建社会 B、一半是殖民地,另一半是封建社会 C、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 D、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 ⒈下列著作中不是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状况的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 ⒈1854年,英法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他们然后就把这一要求搁置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顽固派的抵制 C、英法忙于克里米亚战争 D、其它列强的干涉 ⒈在1860年,按清朝当时的行政区划,拥有通商口岸数量最多的省是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 2.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2)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近代中国遭遇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重点。它实际上是在介绍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统治中国近200年的清王朝已经腐朽没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对外关系及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而此时的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其中英国已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到19世纪上半期,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是重点。英国是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可见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于16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因此揭示其战争的性质。这部分应是学生把握本节教材的关键。 2.难点分析:(1)鸦片战争的原因是难点。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对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鸦片战争前夕的时代背景,从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辩证观点入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需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辟海外市场

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姓 名 某某某 学 号 0000000000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老师 某某某 提交日期 0000年00月00日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某某某 班级:电子科学系08电科(1)班 指导老师:某某某教授 摘要 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经历了"康乾盛世",早已由盛到衰,危机四伏了。在清王朝每况愈下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却在殖民掠夺的腥风血雨中迅速发展,它把侵略、掠夺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早已成为英国资本主义觊觎的对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字:清王朝不平等条约影响

目录 正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 . . . . . 3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4 3、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 . . 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 . 7 5、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9

鸦片战争

第10课 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1840年6月——1841年初 1841年初——1842年8月 1856--1858),签订《 》 1858--1860),签订《 》 备注: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 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后来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材料一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了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贸易始终在两百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确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2011级历史教育2班蔡亚平 指导老师:张郁萍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鸦片战争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鸦片战争使小农经济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本文就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双重作用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迅猛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正在不断的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危害到了清王朝的统治,道光帝命林则徐禁烟,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对中国使用了坚船利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鸦片战争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环境又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方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鸦片战争 习题(含答案)

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19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巨变主要是指() A. 中国大门首次被打开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D. 出现了租借地 2.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禁烟英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 A. 压制禁烟运动 B. 改变中国制度 C. 打开中国市场 D. 合法销售鸦片 4. 《南京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 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B. 向英国大量赔款 C.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 5.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部的是() A. 上海 B. 宁波 C. 厦门 D. 福州 6.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B. 中国政府严厉禁烟 C.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 中国农民起义爆发 7.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 牟取暴利 B. 毒害中国人民 C. 争取以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D. 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 8.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谁给道光帝的上书内容()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林则徐 D. 魏源 9. 1856年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 封建社会 B. 半封建半殖民地 C. 殖民地 D. 社会主义 10.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A. 鸦片必须严禁 B. 外交需要谋略 C. 落后就会挨打 D. 皇帝腐败无能 11.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其中的“Macau”是指()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大连 12.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 D. 戊戌变法 13. 1928年,国际禁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A. 李鸿章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D. 左宗棠 14.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曾经这样描述:“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割让香港(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口岸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那么,这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教学目标 1、史实:战前中英基本国情虎门销烟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 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史能: (1)分析说明:战前中英国情的基本态势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2)概括阐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3)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3、史识: (1)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值得后人尊崇。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生观。 二、教学要点 1、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如何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史实:英法美的“修约”要求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史能: (1)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两个事件同战争爆发的关系。 (2)分析论述:《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阅读理解:从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 3、史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等国为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见证了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大肆扩张,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二、教学要点 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以鸦片、廉价的商品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帝国主义的原料市场与商品倾销地。中国人民要求禁烟的强烈呼声在统治阵营中引起了反响。其中,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决心。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而拉开了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序幕。 甲午战争前后,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酝酿阶段。魏源、洪仁玕等人纷纷向中国介绍英美的民主制度,开始考虑如何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的问题。 当西方人逐步走向民主、自由时,中国却一步一步沦为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致使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们猛烈地抨击清朝的制度。但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民主这一概念,并且部分知识分子是从总结明朝失败的原因、“反清复明”这一立场出发,抨击清代君主专制的。应该说,他们的思想中包含了一些民主因素,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起了铺垫作用。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民主思想才正式传入中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戊戌变法时期,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阶段。这一时期,中西政制的优劣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戊戌以前出现的种种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议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西方近代民主,民主理论的核心“主权在民”、“以法律限制权力”等等,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早期中国知识分子介绍的西方近代新思想,同当时西方传教士偶尔传译的民主理念也相去甚远。要从强大的专制主义传统中走出来,中国人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启蒙,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展民主、教育民众,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走向成熟。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这一时期民主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将先前开设议院的议论作为政治口号正式提了出来,同时传播了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维新派开设议院的要求,推动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是一场面对整个传统体制所提出的全面改革要求,是民主思潮高涨的产物。其有关召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已突破了专制主义的传统,虽然流产,但是,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一次尝试。 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清政府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全失,革命思潮随之高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最早提出这个方案的是孙中山,最早系统宣传这一方案的是邹容。这个方案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明确规定革命胜利后国家的民主性质,确立了人民的主权地位以及各种具体的民主权利,还提出了通过国民革命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具体方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向前迈了一大步,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C )。 A、英国 B、日本 C、沙俄 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C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B )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C )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B)。 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D 孙中山 19、( C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说课稿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说课稿 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康桥小学:刘东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说教材: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是未来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课《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第一板块,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近代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开篇,他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学情: 只有了解了学情方可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课,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不是很深,但是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明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给中华名族带来的深重危害。 2、了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和虎门销烟。 3、了解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辨析历史是非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阅历史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让学生认识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 3、体会林则徐的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给中华名族带来的深重危害。 教学难点: 鸦片给中华名族带来的深重危害及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五.说教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同时综合运用图片法、史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学生反馈)每当你提起四大发明你的心情怎样?(骄傲、自豪)老师带来几张最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图

1840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1840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掠夺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于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向东方侵略的重要目标。 当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品的入侵,存有顽强的抵御力,英国的商品在中国一时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于是,英国资产阶级便把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鸦片俗名叫大烟,含有大量吗啡和尼古丁,是一种吸上了瘾就不易戒绝的毒品。 禁烟运动 从18世纪末期,英国就对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源源输入的鸦片,不仅在生理上、精神上毒害中国人民,而且使白银大量外流,导致中国国敝民穷。面对鸦片泛滥所产生的严重危害,中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查禁鸦片的斗争。1839年6月,林则徐奉清政府之命到广东查禁鸦片,仅20多天,就没收走私的鸦片230余万斤,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资产阶级公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导火索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维喜案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也可以说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战争经过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口岸”,派兵侵略中国,6月,英军舰队到达广州海面,因为广州军民在林则徐领导下防守严密,英军无机可乘;转攻厦门,也被击退。后来英军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并沿海北上攻占天津海口大沽。清政府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把林则徐革职并派主降派直隶总督琦善代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1841年2月,英军乘琦善撤除战备,攻陷了广州的虎门,5月又占领了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攻陷厦门。第二年,英军沿长江向下游进攻,6月攻陷吴淞,7月攻陷镇江,进犯南京。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

鸦片战争教案传统版(完整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吉首大学刘燕清【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内容。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而《鸦片战争》作为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一课,其知识点以及所体现的态度价值观都是需要牢牢掌握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掌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到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学生提高动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懂得用历史的眼光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列举列强的侵华事实以及中国军民反侵略的英勇事迹。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法、学法】 (1)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图片展示法: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分析,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介绍香港回归,就香港问题设定问题(香港何时因什么事件被哪个国家侵占?)就此导

中英鸦片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导致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史实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观点分析历史因果关系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通过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牛栏冈大捷 2.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黑水党 3.吴淞之战(陈化成) 4.镇江之战(海龄)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

高二年级《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教学设计 上海市行知中学杨佳俊 【内容主旨】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碰撞的结果,从文明碰撞的角度去理解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文明碰撞的角度去分析鸦片战争,并能够掌握历史影响是如何得出的。(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初步体会中国人民认识到落后之后的一些奋起改变。 【重点难点】 重点: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 难点:东西方文明碰撞带来的结果。历史影响是如何得出的 【教学过程】 环节1:1840年,发生了一场在我们今人看来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航向的战争,我们来反思一下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东西。 设计意图:导入。一句话概括鸦片战争,从而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本课的内容。 环节2:出示鸦片战争整课的大纲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环节3:从鸦片战争背景入手,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与他国的差距 设计意图:由材料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总结并完成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表 环节4:展示乾隆接见马嘎尔尼的材料,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与问题,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心态,把这种心态与之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

环节5:分析中英两国对外贸易量,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双方贸易的比较,解释出超入超的概念,并找出根本原因,英国通过鸦片贸易扭转逆差后,林则徐禁烟,从而继续分析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环节6:鸦片战争的过程简单带过,展示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 设计意图: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的条款,引导学生思考南京条约的这些条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环节7:提出问题“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展示中英双方1830年经济水平的比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并不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输掉鸦片战争?运用材料,分析得出在制度以及心态观念方面的落后使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 环节8:情境设置: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战争失败后你会有何反应?引导学生从百姓、官员、皇帝角度换位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换位思考,是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鸦片战争对不同阶级的影响,再展示材料,使学生重新认识当时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从而是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是如何得出的 环节9:鸦片战争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南京条约的逐条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的影响,贯彻论从史出的史学方针 【板书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1842) 战争背景: 战争原因(根本、直接): 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作业设计】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共与列强签订了近1000条不平等条约,每一条都是我国被欺负,侵略的证据。耻辱有哪些光列举是没有用的,而且也很难做到全面,以战争宏观的角度,我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1. 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略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就是这样,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还是赔偿了日本军费50万两1877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节节胜利,法国战败,而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允许法国将铁路修进中国内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索取军费白银两亿两,割占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日本商船可以进入重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肆屠杀,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10国白银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中国政府保证严厉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惩办对镇压不力的官员。在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颜无耻地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表现了她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设在中国,清政府表示中立,无数中国人在这样列强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中丧生。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并向中国内地步步侵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伤亡人口3500多万人。 1950年朝鲜战争中国伤亡100多万,但最后我们赢了。朋友,这就是我国1840~1949百年国耻的梗概,南京大屠杀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 中国于1964年10月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00时,中国首枚原子弹以塔爆方式试爆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核国家。这次核试耗资2亿美圆,动员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