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部分
绪论
一、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原始社会:猿人、智人、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夏(形成期)、商(发展期)、周(变革期)
封建社会:五个时期
二、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方法
1.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2.涉猎一些史学原著、原始史料。
3.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多媒体技术查找历史资料。
4.尝试进行史学论文的写作。
三、先秦史的大致线索
三个大转变:从猿到人的转变;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一、原始社会分期法
1.按社会组织发展阶段:分为两期(原始群、氏族公社)或三期(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
2.按人类体质发展状况: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即从猿人、古人到新人。
3.按婚姻形态:乱婚─班辈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4.按制作工具:旧、新石器时代
5.按传说时代: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禹
6.摩尔根分期法:
蒙昧时代:初期、中期、晚期
野蛮时代:初期、中期、晚期
文明时代:用文字记载历史的文献出现
二、学习原始社会历史要掌握的四个要点
1.原始先民的生产力状况
2.人类身体形态的演进
3.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
4.人类婚姻形态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与原始人类的繁衍
一、人类的起源
(一)人的创造说
盘古化育与女娲造人
(二)人的进化说
1.[法]拉马克《动物哲学》: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2.[英]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人类是由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
3.[英]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阐述了人类与猿的亲缘关系,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
4.[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丰富了从猿到人的演变理论。
5.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的理论。
二、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1.猿人阶段的遗址、遗迹
西侯度遗址、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猿人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巴前伸,颧骨较高,脑容量小,下肢弯曲。
2.早期智人(二十万年-五万年前)
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和许家窑人
3.晚期智人(约五万年-一万年前)
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资阳人
第二节 母系氏族社会
一、氏族的形成
1.概念
又称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集体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较稳固的社会组织形态,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内部实行外婚制,公

共事务由选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氏族制度开始解体。
2.形成原因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改变;自然选择作用;实行族外婚。
氏族实行外婚制:“自一切兄弟和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方的旁系亲属间的性交关系的禁例一经确定,上述的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4卷,37页)
二、母系氏族公社
(一)特点: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实行母方居住制;在婚姻关系上初期实行族外婚,繁荣期实行对偶婚;妇女在生产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有石器、木器、骨器等,母系氏族初期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中期以后使用磨制石器。复合工具开始出现,特别是弓箭的发明是这个时期的突出贡献;实行原始共产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传说与遗存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区別:
姓:代表母系血统→不变的;区別血统
氏:代表氏族分支→可变的;区別子孙
2.考古文化遗存
裴李岗文化:1977-1979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距今七千年以上。遗址分居址和墓地两部分。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在其文化遗存中,发现了稻、粟、黍的实物标本,反映农业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当时的社会生产已经有了初步分工。
磁山文化:1976-1977年发现于河北武安,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600年。遗址为一远古村落。村落中分布着房屋、窖穴和集体劳动场所,发现各类文化遗物近两万件。窖穴中的谷物堆积厚度在0.3-2米之间,品种为粟。可见当时黄河中游地区早期农业的发达情况。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目前国内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界一般将仰韶文化系统分为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三种类型。其特征是:仰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兼作采集和渔猎,陶器以磨光红陶和彩陶为主,陶器上出现的一批刻符受到学界关注;一般认为早、中期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晚期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经初步发掘,共有四个相互叠压的文化层,在第四层的居住区内,有大量炭化稻谷、稻壳、稻秆、稻叶的堆积和成套的农具,经鉴定,稻谷属于晚稻型栽培稻。说明当时水田稻作农业已相当发达。采集和渔猎业在社会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河姆渡文化是江南地区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而得名。距今五

、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与牧、渔、猎并存。其遗存属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长,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
1.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学会建筑房屋。
2.农业、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3.有共同的墓地。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
一、母权制转变为父权制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产继承权的改变;两种制度长期对抗的结果。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按父系计算世系,财产按父系继承;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制;贫富悬殊的现象出现,财产私有现象萌芽。
三、父系氏族社会的考古文化遗存
大汶口文化:以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而命名,距今约6000-4000年,分早、中、晚期,早期处于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中期进入父系氏族,晚期为父系氏族末期。大汶口文化的生产工具已普遍使用磨制技术,出现了大量通体磨光石器,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在其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家畜饲养特别是猪的饲养已构成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
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类文化遗存的泛称,因1928年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该遗址中常见轮制黑陶和薄壁蛋壳黑陶,故曾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遍布于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各地区文化内涵存在差别,社会发展大体都大体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龙山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铜器数量增多,应用范围扩大,进入铜石并用阶段的晚期。磨制石器更为普遍、精细,制玉业空前繁荣。龙山时代随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确立和财富的增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形成。
良渚文化:因 1936年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 距今约5000-3700年。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表明这一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制陶、治玉、纺织均达到较高水平。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社会。

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分布于甘肃洮河、大夏河、渭河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距今约为4100-3600年。主要文化特征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红铜工具,并出土了青铜镜,是我国境内迄今所见最早的铜镜。这一时期石器依然大量存在,表明它是我国早期的铜石并用文化,铜器的制造和使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重要标志,是过渡到金属时代的开端;葬式以成年男女合葬墓最富有特色,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有鲜明体现;随葬品的多寡悬殊反映了贫富分化、社会分层的形成。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 私有制的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频繁
二、阶级的出现
富者─氏族显贵-奴隶主;贫者─债务奴隶
掠夺战争加剧了阶级对立和分化
第五节 关于早期历史的神话与传说
一、三皇五帝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天皇、地皇、人皇/ 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黄帝/伏羲、神农、共工/燧人、伏羲、神农/伏羲、祝融、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太暤、炎帝、黄帝、少暤、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伏羲、神农、黄帝、尧、舜/黄帝、少暤、颛顼、帝喾、唐尧
二、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
《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有关燧人氏的传说,应当是对旧石器时代先民学会控制和使用火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
《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有关伏羲的传说,是古人对远古时代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追忆。
《竹书纪年?前篇》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辨水泉甘苦”;反映的是旧石器时代末叶,农业从采集业中分离出来,奠定后世一切文明发展进步基础的内容。古籍中还有关于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发明医药的传说。
三、五帝的传说与中国的英雄时代
黄帝部落兴起于渭水支流姬水,故姓姬,号轩辕。人们把中国文明的发韧归功于黄帝,如造屋宇,制衣服,作舟车,乃至仓颉造字,嫘祖养蚕,伶伦制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都看作是黄帝及其氏族部落内的人发明创造的,炎、黄两部落相邻,世代通婚,过着以农耕

为主的生活,称为华夏或诸夏,是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
炎、黄两部落组成联盟,大败蚩尤于涿鹿,蚩尤被杀。被打败的九黎部,一部分加入炎、黄两部落,一部分南下同苗蛮部落杂居。此后炎黄两部落之间又在阪泉接连发生了三次大战,最后黄帝部落获胜。这两个部落进一步结合起来,连同夷人九黎部落的一部分,组成了以黄帝部落为主的部落联盟,逐步创造了灿烂的中原文化。
尧、舜、禹时期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禅让”时期。按照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部落首领议事会共同推举,这种制度一直到尧、舜时期仍存在,当时最高权力机关是四岳十二牧,四岳也就是四方各部落的首领。当陶唐氏部落的酋长尧做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时,处理一些重大事情都要征求并服从四岳意见。相传唐尧时,洪水泛滥,四岳举鲧治水,尧虽不同意,但仍服从四岳十二牧的决定。鲧用筑堤防水方法,九年而未平,被舜杀死在羽山。此后,“四岳”会议推举生活于民间的舜作为继承人,尧年老时让其作为助手,命他摄政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兜和三苗等四凶。尧死后舜继位,按照“四岳”会议的意见,起用禹、后禝、契、皋陶、伯夷等人分管联盟的内部事务。舜年老时,四岳推举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想让位于舜子商均,但商均不肖,最后禹服从“四岳”的意见,接替舜位。
第六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
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半坡遗址陶器口沿的刻划符号
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陶器上的图形文字
二、原始宗教
山顶洞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尸骨周围撒上赤铁矿粉粒。
图腾崇拜
巫术
三、原始艺术
1.绘画:装饰性、写实性
2.雕刻艺术
3.原始乐舞
第二章 夏商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一、关于奴隶制的问题
1.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
2.形成于龙山文化时期,夏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黄帝至禹为部落王国奴隶制时期
3.夏代奴隶制说。
4.形成于夏以后说。
三、关于夏王朝是否“信史”的探讨
徐旭生的“夏墟调查”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
因1959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而得名,目前所发掘的文化遗址已有上百处,主要有河南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山西夏县东下冯等地。年代大体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早商文化之间,其文化层分为四期。在二期遗存中,发现了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铸铜基址、墓葬,在三期遗存中发现了两座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铸铜基址。出土文物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青铜礼器、兵器,还有附加陶文的陶片。社会分层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体现,社会下层所使用的房屋、窖穴

以及石、骨、角、陶器与贵族的奢华形成鲜明对照。尤为重要的是,河南地区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早商文化基本上是依次迭压、前后相继的地层关系,更能说明与这一文化相对应的王朝只能是夏。
三、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
多学科相结合,集中全国学术精华的世纪工程。
具体目标:1.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2.商代后期(商王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3.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成果主要体现在开列三代年表的主要数据:夏王朝的年代框架是公元前2070-前1600年;商王朝的年代框架是前1600-前1046年,其中作为划分前后期界标的“盘庚迁殷”被定为前1300年,盘庚以下各王在位年代一一列出;商周之交的“牧野之战”的年代确定为前1046年,武王以下各王在位年代全部列出。
第一节 奴隶制的确立时期-夏朝
一、夏部族的起源与夏王朝的建立
(一)夏族起源
1.起源于以嵩山为中心的颍水上游及伊洛平原。
2.起源于晋南,兴盛于伊洛。
3.源于山东境内。
(二)鲧禹治水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国语?周语下》:禹“疏川导滞,钟水丰物”;《诗经?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戴,被尊为“夏后氏” 。
(三)大禹建夏
1.征三苗
2.划九州
3.合诸侯
4.铸九鼎
(四)启家天下
《史记?夏本纪》:“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给,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韩非子?外储说》:“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甘之战:启败有扈 (《尚书?甘誓》)
钧台之享
二、夏的发展和衰亡
(一)夏朝历史的分期
1、从夏启建国到少康中兴,是奴隶主贵族与氏族势力较量,巩固发展奴隶制时期。
2、从帝杼到不降,是夏朝国势强大的鼎盛时期。
3、从孔甲到桀,是夏走向衰败并最后灭亡时期。
4、夏王朝的世系: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高-廑-孔甲-皋-发-桀
(二)太康失国
1.原因:统治集团的内乱使国力大为削弱;夏王朝危机四伏。
2.过程:有穷氏首领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
(三)少康中兴
羿浞构乱与少康复国
(四)夏朝的灭亡
少康死后,其子杼即位,从少康、帝杼到帝槐,是夏王朝的鼎盛时期,帝槐以后,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的统治基本上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局面。到帝孔

甲时,夏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孔甲以后,夏王朝先后又历三王,最后一个就是著名的夏桀。夏桀自恃聪明勇武,不修德政,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夏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东方的商国在成汤的领导下起兵发动了消灭夏王朝的战争,经数次大战,夏桀军队大败,夏桀死于南巢,夏朝灭亡。
三、夏朝的国家机构
1.官制:六卿或“六事之人”掌军政权柄 ;“民师”、“祭师”掌农业和政教;“牧正”、“庖正”、“车正”掌畜牧、膳食、车服。地方的最高长官称“牧”,九州之长官称为“九牧”。
2.军队:甲士与徒卒
3.刑狱:禹刑与夏台。
四、夏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主要由木、石、骨、蚌构成,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镰、石刀、蚌镰、蚌铲以及骨铲等。水力灌溉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凿井技术的发明,为北方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手工业: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器物以陶器数量最多,种类有鼎、罐、鬹、皿、鬲、盘、壶、豆、爵等,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于炊煮、饮食、盛装等。酿酒业和纺织业在夏代有了很大的进步,遗址中出土许多盛酒的器皿,有的还是觚、爵、盉等成组的出现,可见夏代的酿酒、饮酒之风十分盛行。遗址中一些铜器及玉器的表面上都可以看到有纺织品的痕迹,说明当时纺织品的使用十分普遍。此外,二里头遗址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漆器,如漆盒、漆豆、漆钵、漆觚、漆鼓以及漆棺等,说明漆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
第二节 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商朝
一、商族的兴起与商王朝的建立
(一)商族的起源
司马迁的西来说、王国维的东来说、傅斯年的北来说,此外还有东北说、江浙说等。
(二)先商时期的历史
从始祖契到商汤立国为先商时期: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季)-王亥-王恒-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大乙(汤)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纪》 “三人行浴,(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契。”
先商时期商人经常迁徙,《尚书?序》谓“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诗?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说明商人曾在海外打过胜仗。
《世本?作篇》:“相土作乘马”、“亥作服牛”,说明相土和王亥时商人开始利用牛马挽车,这是商人对古代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竹书纪年》、《楚辞?天问》记载商王亥曾赶着牛车到有易氏地区,有易之君杀王亥,夺其牛群。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战败有易,杀有易之君。据此王亥时商人的势力可能已经进入河北北部。

三)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
汤先后翦灭葛、韦、顾、昆吾,以伊尹为相,举兵伐夏,经鸣条一战夏桀败亡,汤建都于亳。自成汤建国至商纣灭亡,共传17世30王。
二、商代前期的发展与盘庚迁殷
(一)商代前期的发展
伊尹放太甲;太戊以伊陟、巫咸为相、祖乙以巫贤为相治国,颇有政绩。
(二)盘庚迁殷
汤之后十九传至盘庚,这其间商人曾五次迁都。盘庚为了扭转商王朝颓势,决定将都城由奄迁居到殷。殷“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战国策?魏策一》),是所谓“天下之中”。此后273年都城不再迁徙。
1.盘庚迁都原因
(1)畜牧业转向农业说
(2)粗放农业转向精耕农业说
(3)疟疾说
(4)水灾说
(5)阶级矛盾说
(6)去奢行俭说
2.迁都特点与意义
殷墟地处洹河冲积平原上,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
3.关于商代历史的分期
传统说法:以盘庚迁殷为界分前后两期。
新说法:从商汤开国至盘庚迁殷前为前期;盘庚、小辛、小乙三王在位时期为中期;武丁至帝辛为后期。
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武丁统治的五十多年是商王朝国力最强盛、疆域最广阔的时期。武丁在傅说辅佐下把商王朝势力推向顶峰,先后用兵讨伐周边地区的方国和部落,卜辞中有武丁征伐邛方、鬼方、羌方、马方、人方、荆楚等的记录。《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武丁之妻妇好是一位统兵征战的女将,卜辞中曾有她带领13000人征伐羌方的记载。1976年考古人员在安阳小屯西北发现了妇好墓,出土了大量带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器,其中包括很多青铜武器。
四、商朝的国家机构
(一)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体系分三大类:政务官、宗教官、事务官。“尹”,商王之下最高的执政官,辅佐商王处理国家大事;尹下设卿士,如司徒、司空、司寇、司马,是分管各类政务的官;卿士之下有管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如 “多尹”、“族尹”、“小臣”、“司工”等事务,具体管理农耕、村居、车马、医疾、百工等。“史、祝、巫、卜”,是管理宗教事务的官,掌祭祀与占卜。
(二)分封贵族
《尚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有、宗工越百姓里君。”商王朝将整

个国家区分为畿内与畿外两部分,畿内为内服,是商王的直接统治区域;畿外为外服,是商王通过封君实现统治的区域。商的封君有侯、伯、子、男等几种,封地世袭,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官僚机构,但对商王有贡纳谷物、龟甲、牛马的义务,商王有战事时封君还要派兵随征。
(三)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
(四)商朝的军队和刑法
商王朝的军队分为畿内的王室军和畿外的诸侯国军,前者受商王调遣,后者受各地诸侯指挥。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有两支,一支以师旅为单位,其兵源为普通农民;另一支以“族”为单位,其兵源为王室及王畿内其他大家族的子弟。但这两支军队都不是常备兵,平时训练依靠田猎进行,战时则临时征集,称“登人”。
《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甲骨卜辞中有墨、劓、醢、脯、烹、大辟和炮烙各刑。
五、商代的经济
(一)农业的进步
商代的农业生产采取集体耕作的形式,甲骨卜辞中常见商王下令众人“协田”的记载。农具以木制的双齿耒、石铲、蚌铲为主,禾、黍是广泛种植的作物,考古发现大量储存粮食的窖穴,这些窖穴挖在地面以下,最深者达可八九米,这说明商代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
(二)手工业的繁荣
商代手工业部门种类繁多,青铜器制造、陶器烧制、玉器、骨器及石器加工、纺织、漆器制造、酿酒等都是当时的重要手工业部门。1976年发现的妇好墓,其中的殉葬物品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商代手工业的发达。手工业部门中以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最大,商代青铜器种类包括兵器、礼器、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具,其中以礼器所占比例最大。制造青铜器需经制模、翻范、浇铸、修整四道工序,铜器上的花纹早中期盛行饕餮纹、夔纹、鸟纹、云雷纹,晚期新出穷曲纹、重环纹、变异夔纹等。
制陶业方面种类多为灰陶、白陶,商代中期创烧原始青瓷,首次发现于郑州二里冈;1972年河北藁城台西遗址铁刃铜钺的发现将我国冶铁和铁器使用时间提早到3400年前。商代已出现不少城市,早期城市有河南偃师二里头,中期有郑州商城,晚期有安阳殷墟,建筑方面颇有特色。
(三)商业的发展
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来自远方的物品,如产于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的海贝、鲸鱼骨、海蚌、海龟以及来自新疆的玉石等。这些东西有可能是进贡或者掠夺来的,但也不能排除贸易交换的可能。在商代,贝已经发展成一种用于交换的货币,除了海贝之外,还发现了模仿海贝而制作的石贝、铜贝、骨贝和玉贝,这说明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大。许多商代的墓葬中都

发现有贝随葬,妇好墓中更是发现了将近7000枚贝,可知当时贝已经成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以及财富的象征。
六、商的衰亡
(一)商朝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
《国语?周语下》“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三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商王朝与周边各族、各方国之间的矛盾
人祭人殉与奴隶反抗
《尚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武乙博神射天,商纣宠妲己,造鹿台,厚赋税,广都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暴虐百姓,残害忠良,用兵东夷。
周武王会师孟津,与商纣军队战于牧野,纣王兵败,登鹿台自焚而死,商传十七代历三十王而灭亡。
第三节 夏商文化
一、宗教信仰
商代“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巫术、祈禳、占卜和祭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以占卜和祭祀为最常见的两种早期宗教行为。商代占卜之风极为盛行,达到“事无不卜”的地步。而卜辞记载的商代祭祀名目有几十种之多,一年360天中商王几乎无日不举行祭祀,祭祀的对象包括先王、先公、先妣等祖先神以及日、月、星辰等各种自然神,祭祀的内容有献黍、献酒、献牛羊、献人牲等,祭祀的目的则有祈福、祈年、祈寿、禳灾、报恩、求雨、去病等各个方面。
二、甲骨文
(一)甲骨文
1.甲骨文的发现与集中出土
三次集中出土:(1)1936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东北地发掘出带字甲骨17096片;(2)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屯南地发掘出带字甲骨5335片;(3)1991年安阳工作队在花园庄发现一个甲骨坑,共有甲骨1583片,其中带字甲骨579片。甲骨文被发现已逾一个世纪,累计出土甲骨15万片以上,年代大体是从商王武丁到商纣灭亡之前,共有单字5000字左右,其中能够辨识的大约有1/3。
2.甲骨文的字形结构
在甲骨文中,后人所谓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的造字原则都已具备,所以甲骨文是一种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
3.关于甲骨文的著录之作
刘鹗《铁云藏龟》、《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续编》、王宇信《甲骨学通论》
4.甲骨文的价值
张光直《商代文明》中把甲骨文称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之一。
二、天文历法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建寅之月为首,分别记述每月的星象、气象、物象和所应以从事的农业和政事。
商代的阴阳合历一年大约为360~370天,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或31天,小月29天或者更少,每逢闰年加一个闰月,间或有一年两闰的现象。

商纪日采用干支纪日法,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干支纪日单位,循环使用。
夏商两代十分重视对天象的观测,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新星观测记录。甲骨文中有关于日全食以及“日珥”现象的记录。
三、医学
在河北藁城台的早商遗址中发现桃仁、杏仁等药用植物的种子,同时还发现了可以实施简单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砭镰”。甲骨卜辞中所记载的商人疾病种类,包括了头、眼、耳、鼻、喉、手、足、腹、心、产、妇等各个方面,有关疾病的卜辞记载,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病例和医疗方案。
第三章 奴隶制的强盛时期:西周
一、周族的早期历史
(一)周族的兴起
《国语?周语下》:“自后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
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高圉-亚圉-公孙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
《史记?周本纪》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孕”
弃被封于邰(陕西武功),善植百谷,后人称“后稷”。《诗经?周颂?閟宫》曰:“黍稷重樛,植稺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纉禹之绪”。
周族的迁徙:不窋迁到戎狄地区,公刘迁豳(陕西旬邑) ,古公亶父(太王)迁岐。《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二)文王时期的发展
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殷本纪》),任用姜尚,励精图治,进行武力扩张,攻灭犬戎、密、黎、邗、崇等国,周原甲骨中有文王时“伐蜀”、“征巢”、“楚子来告”的记载,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二、武王克商
武王姬发继位后积极准备灭商,经孟津之会和牧野之战,纣自焚,商亡。武王回师镐京,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
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的利簋是记录这一历史的珍贵文物。铭文:“武王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三、周公东征
1.背景:武庚与管、蔡勾结发动武装叛乱
2.经过:平定叛乱,抵御东夷、淮夷的进犯。
《诗经?豳风》:“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3.意义:灭商战争的继续。
四、周初建制
(一)分封制
1.关于分封制出现的时间问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胡厚宣《殷周封建制度考》(《甲骨文学商史论丛初集》):“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
2.分封的情况和类型
《吕氏春秋?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其中比较重要的诸侯

国有卫、晋、鲁、燕、齐、宋等。 受封的诸侯平时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义务,战时则接受天子调遣。周代的分封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层级分封,西周青铜器宰兽簋便详细记录了周王册封臣下的仪式。
从分封的实际情况来看,周代的诸侯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同姓贵族,第二类是异姓贵族, 第三类是“先王”后裔。
3.对分封制的性质的认识
分封制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分权制度。
4.分封制的评价
(1)作用和意义
(2)局限性
(二)宗法制
1.概念: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家长制的组织形式。
2.内容: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其组织结构为大宗一小宗四,大宗是整个大家族的族长,小宗则是各个分支家族的族长。
3.影响
(三)井田制
1.概况
井田制形成于夏商,繁荣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
田间灌溉系统(遂、沟、洫、浍、川)与道路系统(径、畛、涂、道)
井田规划:国中以十近位为单位,野外以九近位为单位
剥削方式:“贡”、“助”、“彻”。
2.特点
五、西周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强化
(一)世官世禄制的官僚体制
“三公”(师保):太师、太傅、太保
六卿(三左三右):太史、太祝、太卜、太宰、太宗、太士
四司: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三有司”,三有司指司徒(土)、司马、司空(工)而言,司徒管土地赋役,司马管军政,司空管筑城开沟、修路等工程。
(二)军队、刑罚
1.军队:周王直接掌控的军队有虎贲军、周六师(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
“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2.刑罚《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
(三)礼乐
1.渊源:古代礼制的集大成。
2.周礼的制定
(1)参照古礼。
(2)根据变化的形势有所革新。
3.礼的内容和范围
“五礼”:吉、凶、军、宾、嘉
八纲:冠、婚、丧、祭、朝、聘、射、乡
4.周礼的特征
由质向文方向演进;家礼和国礼合一。
5对周礼的评价
意义:有利于西周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部族、民族的交融;对周人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周礼的制订是奴隶社会进入发达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局限性:消极保守性、封闭性
6.舞乐
(三)五服之制
《国语?周语上》:“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
六、西周的社会阶级结构
贵族:王、公、大夫、士
平民:国人
奴隶:皂、舆、隶、僚

、仆、台、牧、圉等。
七、西周王朝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一)周对东夷、淮夷的征服
自周初以至厉王、宣王之世,周与东夷、淮夷诸部落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过( 如攻灭薄姑和奄),青铜器《虢仲盨》、《兮甲盘》等的铭文上都有反映周与东夷、淮夷作战的内容。
(二)周和西北、东北各族的关系
猃狁:又称鬼方,据《小盂鼎》记载,周康王二十五年,鬼方与周人曾发生过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周人大败鬼方。穆王以后猃狁势力再度强大,成为周的严重威胁,双方曾激战于洛水北岸,《后汉书?西羌传》、《虢季子白盘》、《诗经?小雅?采薇》等都记录过周人与猃狁的战争。宣王时猃狁已逼近周的都城,宣王派尹吉甫迎战(《诗经?小雅?六月》),《兮甲盘》铭记录了这场战争。但周宣王并没有打退猃狁和其他西北游牧部落的进攻,到幽王晚期,犬戎的打击直接导致周王朝的灭亡。
肃慎:《国语?鲁语》记载武王伐纣以后,肃慎曾向周王朝贡纳楛矢、石砮等物品,《尚书序》则记录在周成王灭东夷以后,肃慎曾前来朝贺。
荆楚:昭王、宣王南征荆楚
八、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西周的衰亡
(一)社会危机的加剧
1.周室衰微
“成康之治”-西周的极盛时代
自昭王、穆王开始国势由盛转衰(昭王南征荆楚与穆王西征犬戎)
2.危机四伏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奴隶主贵族内部劳逸不均,政治升降不定
(2)与周边各部矛盾激化
(3)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二)西周王朝的衰亡
1.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原因:厉王专制
经过:厉王流彘与周、召共和
性质和意义
2.宣王“中兴”与周的进一步衰败
周宣王在位46年中,前期改革内政,整军经武,国势复兴,号称“中兴”。后期昏乱失德,民众叛离。
3. 西周的灭亡
(1)原因:井田制崩溃,经济基础逐步瓦解;周王朝众叛亲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经过:幽王之乱与平王东迁
九、西周的经济、文化
(一)社会经济
1.农业
(1)生产工具的改进:主要有耜、钱、銍、艾诸种,耜为犁的前身,钱相当于现在的铲,是挖土工具;銍与艾都是收割工具,相当于镰。
(2)生产方式的变化:实行休耕轮作制。
(3)耕作技术的提高:初步掌握了中耕除草、施肥治虫、选育良种等知识。
2.手工业
西周的手工业工匠在铜器铭文中称为“百工”,他们隶属于官府,由官府提供生活资料,即所谓“工商食官”。他们生产的产品不是用来交换,而是供给王室和贵族。
手工业部门以青铜铸造业为主,当时王室或大贵族都有自己的青铜冶铸作坊。周代青铜器铸造方法大抵继承了商人的技

巧,不过在类别和数量上要比商代多得多。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比商代长,如最长的毛公鼎铭将近500字。
(二)西周的文化
1.宗教与哲学
(1)敬天保民的思想
(2)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的出现
《尚书?洪范》提出了“五行”学说
《周易》是一本形成于殷周之际的卜筮之书,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文王演易
2.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有相当的发展,当时已有对恒星二十八宿的记载,周人根据这些星座来确定天体的位置和天象,如日、月食发生的位置,以及一年中的季节变化等,后来的《甘石星经》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完成的。对于行星的认识,周人已经知道有金星,还有木星,《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便是指金星而言。《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录了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由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地图在西周时代已广泛应用,《周礼》中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有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些专职官员各有专用的地图,说明地图的绘制已经相当发达。
西周的医学已经有了分科,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史籍中有关于疟疾等传染病的初步记载,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也初步形成。
3.文字、诗歌与音乐
(1)文字:金文分铸铭和刻铭
(2)诗歌
西周的文学主要有散文、诗歌两种形式,散文多数保存在《尚书》当中,诗歌保存在《诗经》当中,包括《周颂》31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豳风》7篇。其中风和雅都有褒有刺,颂则只有褒扬而没有贬刺。风代表地方,反映诸侯国的政治得失;雅代表周王室,反映王朝政治的盛衰;颂是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向神明汇报成绩而作。西周的诗以四言有韵为主,就内容而言,《风》比较接近人民,更能反映社会生活。《雅》和《颂》则保存了很多史实。
(3)音乐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一、“春秋”的得名及断限问题
“春秋”一词,源于古代史书《春秋》。《春秋》原本是鲁国史官编写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后经孔子删定,变成儒家的经典著作。孔子删定后的《春秋》,其记事的上限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限一般认为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这与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大致相当,因此后人习惯用“春秋”一词来指称这个历史时期。
二、春秋历史的分期
1.前770-前686年是霸

政形成以前的混乱阶段
2.前685年-前547年是霸主迭兴阶段
3.前546-前476是吴越争霸和大夫执政阶段
三、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
战国封建论、秦统一封建论、西汉封建论、东汉封建论者、魏晋封建论者认为春秋是奴隶社会,西周封建论者认为春秋是封建社会。
第一节 春秋霸政的兴衰
一、春秋时期政治形势
1.王权衰落与霸权的形成互为因果。
平王东迁后,周王朝在宗周镐京的土地大片丧失,王室地位受到动摇,诸侯国不向周天子纳贡、朝觐、述职,王室经济困窘,向诸侯“求车”、“求金”、“求赙”。齐、晋等国开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对势力弱小的诸侯国甚至周天子发号施令,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中后期,一些大诸侯国的卿大夫家族执掌了国家的政治主导权,情况又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再后来,卿大夫家族的实际权力也往往操控在一些有权势的家臣手中,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整个春秋时期,就是一个政治权力中心不断下移的过程。
2.周边各族内迁,华夷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
3.下层民众生活日趋恶化,阶级矛盾加深,促成社会动荡不安。
二、诸侯争霸
(一)分期:前期以桓公称霸作为第一个高峰,中期晋楚长期占据争霸舞台,后期吴越形成霸权最后一个高潮。
(二)郑国图霸(郑庄公小霸)-列国争霸序幕
(三)齐桓公的霸业
1.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相地而衰征”、“三其国而五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创设“三选制”,整顿内政,发展军力,齐的国力得到进一步充实。
2.尊王攘夷
葵丘之盟:齐桓公霸业的顶峰
(四)宋襄图霸
盂之会与泓之战
(五)晋文公的霸业
1.背景
(1)骊姬之乱
(2)“作爰田”、“作州兵”
(3)晋文公的改革
2.经过
(1)取威定霸,恢复周襄王的地位。
(2)抑制楚向中原的发展,与楚战于城濮。
(3)通过践土之盟,正式确立霸主地位。
(六)秦霸西戎
1.原因:秦东进企图受阻
2.经过:秦穆公征服戎狄,“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
(七)楚庄王的霸业
庄王任用孙叔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楚的国力增强。
成就霸业:问鼎中原、晋楚争霸、宋楚结盟
(八)弭兵大会
1.原因:中小国家希望休战,广大民众普遍要求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春秋时期政治形势的发展已由诸侯称霸转为大夫争权。
2.经过
第一次弭兵之会,晋、楚盟誓:“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
第二次弭兵之会, 十四国盟誓

:“晋楚之从交相见”,“勿用兵、勿残民、利小国”。
3.意义
(九)吴越争霸
1.吴楚之战:先后战于柏举、檇李、夫椒
2.黄池之会
3.越灭吴
公元前478年,越两度打到吴都姑苏。前473年,越攻破姑苏,夫差自杀,吴灭亡。勾践灭吴后北渡淮河,与晋齐等诸侯会于徐州,成为最后一名建立霸业的诸侯。
(十)春秋争霸的实质及意义
1.实质:“春秋无义战”,诸侯霸主发动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尤其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小国更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2.意义
(1)各国为争霸所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社会制度的进步。
(2)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3)争霸战争加强了各地区联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牛耕的使用、铁农具的推广以及大型水利工程(芍陂、邗沟)的修建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
1.以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的产生为标志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1)牛耕的使用、铁农具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私田大量开垦;(2)各国统治者由于生活日益奢侈及兼并战争日趋频繁激烈而加重剥削。
2.在奴隶制内部,地主和农民两个新兴阶级孕育成长起来,劳动者的地位发生变化。
3.赋税制度的变化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私营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打破。
商业:金属货币的大量出现;商人地位的提高;早期商业城市的兴起。
第三节 奴隶平民的反抗斗争和大夫兼并
一、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齐国“屦践踊贵”
二、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
1.逃亡:“民溃”事件
2.庶人起义和暴动
陈国役人和卫国工匠暴动、郑国萑苻起义、国人暴动
3.意义:摧毁了奴隶社会的基础,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推动了部分奴隶主贵族向新型势力的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公室与私家势力的消长
从诸侯争霸到大权专权和兼并
“公室”与“私门”
1.田氏代齐
2.三家分晋
3.鲁三桓四分公室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一、宗教哲学
(一)轻天重民思想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鬼神观念的变化
2.五行思想
《国语?郑语》:“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万物”
(二)老子和孔子
1.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社会政治思想:(1)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2)朴素的辨证法思想,(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鼓吹禁欲与愚民,理想社会是

“小国寡民”。
2.孔子
(1)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
(2)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3)孔子教育上倡导有教无类,推行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4)相信天命,但是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5)积极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诗》、《书》、《易》、《礼》、《春秋》。
(6)孔子的影响
二、孙武与《孙子兵法》
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传世有《孙子》十三篇。《计篇》讲预先制定作战计划;《作战篇》讲作战前的军事物资准备;《谋攻篇》讲以谋略攻敌取胜;《形篇》讲掌握敌我在战争中的形势,因敌制胜;《势篇》讲因势利导、出奇制胜;《虚实篇》讲用兵注重虚实,以虚为实,避实击虚;《军争篇》讲两军争胜,宜了解敌我双方形势,不打无准备之仗;《九变篇》讲用兵策略宜因形势变化而变化;《行军篇》讲行军当中要注意观察环境和敌情;《地形篇》讲行军中要审知地形,因地形而用兵;《九地篇》讲不同地形的利害关系以及可应用的战法;《火攻篇》讲实行火攻的条件;《用间篇》讲谍报工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不是对具体战例的讲解,而是对军事理论的高度概括,被尊为“兵经”。
三、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2.医学
3.建筑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战国”一词作为时代名称,起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叙录云:“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一、春秋战国的分野问题
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史记?六国年表》;公元前481年(周敬王39年)——[宋]吕祖谦《大事纪》;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司马光《资治通鉴》;公元前468年(周贞王元年)——[清]林春溥《战国纪年》
二、战国的分期
1.前期:公元前475年-前338年商鞅之死,主要是一系列改革和变法运动。
2.中期:前338年-前284年六国合纵攻齐,表现为剧烈的兼并战争。
3.后期:以秦为中心舞台的六十余年。
三、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
战国是一个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第一节 七雄的产生与战国变法运动
一、七雄并立的政治局面的形成
二、各国变法
(一)魏国李悝变法
1.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
2.政治上:打破世卿世禄而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政策。
3.法律上:颁布《法经》,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盗指对私有财产的侵犯,贼是对人身的各种伤害,囚是关于断狱

的法律,捕是关于捕亡的法律,杂法规定各种惩处的办法,具法是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而加重或减轻处罚的规定。
(二)楚国吴起的变法
1.内容
2.变法的意义与失败原因
(三)商鞅变法
1.原因:秦因经济文化落后,向来为中原各国所鄙视。
2.变法前的大辩论:舌战甘杜
3.变法的内容
4.意义
《史记?商君列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5.失败原因
(1)旧贵族的阻挠和反对
(2)商鞅执法严酷,轻罪重罚
(四)各国变法运动的性质及影响
1.性质:战国的变法运动从李悝开其端,燕昭王收其尾,持续了一百多年,实质上是一场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2.影响
(1)废除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
(2)基本上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加强了君主权力。
(3)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由弱变强的效果。
三、中央集权制的初步形成
(一)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建立
中央机构中王是最高权力所有者,王以下是以相和将为首的各级文武官僚。相是百官之长,或称相邦、相国,主要负责协助王处理各种政务,战国中期以前,相还经常率兵打仗,但是战国晚期以后,相基本上成为文官首脑。将是武官之长,或称将军。将相分设是战国时期中央官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官分文武”既是对战国时期日益复杂的国家事务的适应,同时又能有效地将中央权力集中到王的手中。
(二)反映君臣关系的各项官僚制度的确立
1.俸禄制:各国计算单位不同,卫国用“盆”,齐、魏用“钟”,燕秦用“斗”、“石”,楚国用“担”。
2.玺符制:包括玺印和兵符两种。
3.上计制:即年终考核制度。
(三)郡县制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
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初期由郡、县是平行的,战国中期成为郡县两级制。
(四)普遍兵役制为基础的新军事制度的推行
战国时期,各国都开始实行普遍兵役制,征兵年龄在15-60岁之间,当兵成为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当时各国还普遍建立了常备兵,经常保有几十万人的兵力。由于战争形式的变化,战国时期兵种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以车兵为主,变为以步兵为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各国还相继发展了骑兵。
(五)新型成文法典的颁布
李悝制定《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化的国家法典。商鞅参照《法经》制定了《秦律》,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战国晚期秦国所使用的法

律,其中的《法律答问》是对刑律的解说,《封诊式》是各类民事及刑事案件的汇编,《田律》、《仓律》、《工律》、《工人程》则是对各种生产及管理部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金布律》还涉及货币的使用等内容。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法律已经相当完善和复杂化了。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管子?轻重篇》:“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 铚 ,然后成为农”。
2.水利工程的兴修:西门豹治邺;秦国兴修的都江堰、郑国渠。
3.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发展
1.特点
(1)门类增多,规模扩大,技术提高;
(2)从经营性质看,独立的个体小手工业者迅速增加,并出现不少富有的私营大手工业者。
2.表现
(1)冶铁业: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当时的铁矿山达30多处,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韩国的新郑、楚国的宛都有冶铁作坊遗址,有的规模还相当大,临淄一处的冶铁遗址面积即有40多万平方米。当时除了熟铁外,还出现了生铁和钢,并且已经掌握了淬火技术。
(2)青铜制造业:战国时期青铜礼器减少,生活用品增多,形制一改呆板厚重的风格,有的还用细线嵌刻出狩猎、攻战、宴乐等富于生活气息的美观图案。
(3)纺织业:东方的齐国以“文采布帛”著称于世,长沙出土的楚简上还有“罗”、“阿镐”等纺织物名称,反映出纺织品品种的多样化。
(4)煮盐业:战国时期有较大规模的生产,燕齐两国都以产海盐著称,魏国的池盐也很有名。
(5)漆器制造业:战国早期漆器还是木器业的附属部门,中期开始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1)铜币: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
(2)金币:郢爰
2.商人的活跃:分为小商小贩和富商大贾两类。小商小贩本小利微,是富商大贾鲸吞的对象,但其处境优于农民。。富商大贾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拥有雄厚的财富。以伙计、佣保、奴隶为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有的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有的周游诸侯,长途贩运,往往富比王侯 。
3.新兴城市的出现
各国都出现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秦咸阳,燕下都,赵邯郸,魏大梁,韩荥阳、新郑,齐临淄,周洛阳,楚郢、宛,宋陶邑等等。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一、封建兼并战争概述
(一)战争比之春秋更为激烈和频繁
1.武器装备的进步
2.兵源扩大
3.军种变化
4.军队数量增加。
5.构筑防御工事
(二)战国时期的封建兼并战争大体

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魏国独霸中原。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 但在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魏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从此由盛而衰。
2、秦、齐对峙。 魏国衰落以后,出现了秦、齐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的局面。魏、赵、韩等国内部也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从而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活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率先发起合纵,遂有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之举。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实施“连横”策略,约齐魏等国攻赵,准备将赵一分为三,但这个计划被苏秦的合纵策略破坏。这一时期燕国的乐毅伐齐,使齐国几乎亡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齐对峙的局面也就被打破。
3、秦、赵大战时期。秦国采纳范睢的建议,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近攻策略即连结远方国家以攻伐近邻。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从此无力与秦抗争。
二、各国间的兼并战争
(一)魏国独霸中原与魏齐之战
桂陵之战(前353年)
逢泽之会(前344年)
马陵之战(前343年):孙膑减灶诱敌
“魏齐相王”(前334年)
(二)秦齐对峙
1.合纵连横
(1)背景:秦齐展开争取与国、孤立敌国的斗争,各国之间的相互结约联盟不断变更。
(2)含义
《韩非子?五蠹篇》:“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3)张仪推行连横策略
(4)公孙衍的合纵:五国伐秦(前318年)
(5)张仪离间齐楚(第二次连横活动,前313年)与楚的削弱
(6)苏秦的合纵
(7)秦齐称帝(前288年)
(8)燕破齐
(三)秦赵大战
公元前270年閼与之战
长平之战(前260年)和邯郸之围(前259)
(四)秦灭六国
1.原因
(1)经济上:经济联系加强,经济中心的出现,道路交通的发展
(2)从割据到统一的政治趋势
(3)思想舆论的统一思潮
孟子“定于一”、荀子“县天下,一海内”
(4)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5)秦国掌握了统一局势,开创了统一大业。
第四节 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
一、学术的昌盛与百家争鸣
(一)背景和条件
1.背景:随着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到来,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之风大盛,文化教育开始普及于民间,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士”,他们著书立说,开门授徒,游说宣传,互相辩驳,争雄斗强。
2.条件:长期的纷争与变革;各国厚招游士
(二)诸子百家
西汉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论其得失,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末刘歆著《七略?诸子略》则将战国诸子分为儒、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