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导论

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科学主要回答自然事物本身“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是改造和控制自然。

3、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篇近代科学技术

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________ 、宗教改革_______ 和______ 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和______ 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近代科学史上物理学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第一次是牛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是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

4、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元_____ 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法国的拉

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6、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__________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电学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7、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伽俐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9、1709年,英国的比达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

森____ 发明了火车。

10、18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11、19世纪下半叶,康德和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12、19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13、1865年,德国的克劳修斯提出了“爛____ ”的概念。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提出了“热寂说”。

14、1803年英国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人卩 _________ 提出了分子论。1828年,德国人维勒成功合成尿素。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奠定了有

机化学基础。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于1839年先后创立了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说。

16、关于进化论,法国人拉马克的进化原则是用___________ 。英国

人达尔文的进化理由是________ 。

17、1885年德国的__________ 以汽油机为动力制成了最早实用的汽车。1888年英国人发明了充气轮胎。1913年美国人福特发明了流水汽车生产线。

1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与工业的紧密结合,有机化学之父_李比希

创办了吉森实验室,美国第一个工业实验室是大发明家爱__________ 创办的。

19、在工程管理和军事国防系统中系____________ 侧重处理战略性的全局问题,运筹

学____ 侧重战术性的具体问题。

20、美国的重大发明有:1793年惠特尼发明轧花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31年麦考密克和赫西发明马拉收__________ 。1844年画家莫尔斯发明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滑翔机。1906年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10 年建成第一个电台。1929 年发明彩电。1945 年莫尔小组成功试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8 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晶体管。1960 _______ 年梅曼发明激光。

第二篇第二篇现代自然科学

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1、1887年美国的__________ 实验否定了绝对静止的以太存在,导致了

相对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狭_________ 原理和光速不

变________ 原理;广义协变原理是说自然定理对于任彳_________ 都应具有相同

的数学形式。等效原理是说,非惯性系可以用一个内部存在一均匀引力场的惯

性系等效。

3、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是________ 。狭义相对论认为同时是木_________ 的, 运动的长度__________ ,运动的时钟 ___________ 。狭义相对论推出质能公式为

E=m2公式。

4、19世纪末,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现象这朵乌云, 宣告了量子理论的诞生。

5、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E动量P与频率v和波长入的关系是:

E ________________ ; P= 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森堡的 _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是对玻尔的互补原理的定量化,

是说有些物理量不能同时__________ 精确测定,因此在微观领域引用宏观量(经典概念)会引起冲突。这导致一件非常有趣而又费解的事,即微______________ 粒子的轨道概

7、根据量子力学,原子中的电子状态需要有四个量子数n ___________ 描述,电子的能量由量子数n _________ 确定。

8化学键有三种基本类型:离 ___________ 。其中共价键的本质

乃是___________ 的重叠。

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

1、太阳质量m ° = kg,

1AU ___________________ m。1pc= __________________ AU

=3.26 __________________ ly

2、哈勃定律为v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星体是所谓目前观测到的

具有最大红移的天体,因此离我们最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宇宙的年龄约为150 ____________ 亿年。

3、1948年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论,其预言了背景辐

射____________ ,被观察所证实,但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仍未解决。

4、哈勃把星系分成* 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5、当恒星中心温度达到700万 _______ K以上时,开始氢聚变为氦,形成了正常的

恒星,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

6、恒星的归缩由其质量决定,对于小于144 倍太阳质量的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其结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大于它小于2.4倍太阳的恒星最

终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大的恒星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太阳系大小为40 ____ AU。行星运动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 __________ 距离分布符合波。

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的统一性

1、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______________

2、一切粒子都有反粒子,反粒子的质 ______ 等性质是相同的,只是电

荷或磁矩________ 相反。

3、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1 : 10-2: 10-5: 10-400

4、强力的传播子是胶子,弱力的传播子是中间玻色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力的传播子是光子

5、强子由夸克组成,介子由一_______________ 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__________ 组成。

6、1954年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米尔斯提出了规范统一场理论,目前弱—

电____________ 统一理论已取得成功。强弱电三者的统一理论称大—

一______________ 理论;四种力的统一理论称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7、对称性是指物理规律在一定变换下的不,往往与时间空间的某种属性有关。时间和空间具有均匀性。时的不变性导致能量守恒

定律,空间不变性导致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1、_________ 科学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反作用的

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将它作为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 战略的科学基础之一。

2、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理论认为:进入任何一个营养级的物质和能量只有一部

分转移到次一级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将光、食物这样高效能量降低为_____________ 这样的低效能量。

3、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三大目标是①保护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 __________ ②保护遗传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 ③保护现有物种,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__________________ 0

4、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物质、能量的输入和爛____________ 的排出, 开放系统便可维持平衡。

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

1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的孟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尔根系统论述

了____________ 基因理论。在量子_________________ 发下, 克里克和沃森建立了DNA莫型。

2、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以及DNA勺复制,刻划了基因调节和控制的机制这被称为“中丿—

则”。

3、________ 理论说:生命体系中,蛋白质是代 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核酸是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离开了核酸的信息蛋白质不能合成,离开了蛋白质,

核酸不能完成复制。它们形成了封闭循环。

4、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RNA自身可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可以在没有蛋白质的帮助下自我复制。

5、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估计地球上蛋白质种类可达1010~1012 _______________ 种。

6、64种密码中,3个是合成蛋白质的终止密码它们是UAG UAA

UG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AUG ______________ 是合成蛋白质的起始码。

7、人脑有1000亿_____________ 个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

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突_

触____________ ,该处输送化学递质分子。

&人工智能理论的奠基人是英国的图 ____________ ,人工智能主要有两个学派:符号

主义学派已取得很大成就,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成熟是其标志;而“脑

型”计算机是___________ 学派理论的产物。分布性、并行性和连接

性__________ 是这种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

1、系统论创始人贝塔郎菲认为“系统”即有相_________________ 的元素的综合体。

系统的功能即取决于系统的要_____________ ,又取决于系统的纟 _____________ 。

2、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必备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开

放性原贝U ______ 。

3、运用系统方法研究问题,霍尔提出三维结构方法,这三维分别为逻辑维、时间维和

知识维。

4、信息本质上讲是__________ 的属性,就认识意义而言,信息

是认识主体接收到的可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新内容和新

知识。

5、控制论中反馈主要是______________ ,它是通过输出返回输入反抗系统偏离目标的

运动,使系统趋于无____________ 。

6、自组织理论刻划客观事物的结______________ 、有序化的过程。系统可能实现自组织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7、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从外界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抵消系统本身的熵增。才可能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或使系统保持有序状态。

8协同学认为自组织的形成是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实现的,有两种协同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合作关系和作用,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合作关系和作用。

9、混沌具有三个具体特征:①内____________ ,②初值敏感

性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

10、点、线、面、体分别可看成0、1、2、3 _______ 维的。根据维数的定义式

D=lnk/ln入_______________ ,D为分数称为分维。(入为线度放大倍数,K为体积放

大倍数)

11、具有_________________ 的形状称为分形,它具有无穷嵌套自丄

似______________ 结构。

第三篇第三篇当代高技术

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

1、高技术是指比其它技术更高的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某些技术创新。

2、比较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有信___________ 新技术领域。

3、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______________ 的建立成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

第十二章略

第十三章生物技术

1、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彳___________ 能力的蛋白质;酶工程主要利用酶来催化化学

反应高效地获得所需的产品的一门技术,其中固定化酶技术是酶工程的核心。

2、发酵工程是利用彳_____________ 来生产有用物质的技术,主要有菌体细胞以及

其代谢产物_____________ 的利用。

3、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质的速度比植物快500 ________________ 倍,比动物快

2000 ______________ 倍。因此利用发酵工程进行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前景十分诱人。

4、细胞工程分纟_____________ 。

5、目前已经证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克隆泛指无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动物克隆技术实际上属于细胞亚结构移殖技术。

6、获得目的的基因方法有:①从生物基因组中分离,一般用限制__________ 切下目的基因的DNA片断;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7、基因疗法主要有:①

,②_________

③预防疾病。其中,由于基因长期表达产物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因^_

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可能最早成熟。

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1、新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光电材料______________ 。

2、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化三类。

3、人类利用能源经历了3个时期,即时期。新能源指两

类,即①刚认识的能源,②用新技术开发的古老能源。

4、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能量为8X 1013________________ KW目前全世界总能耗约

为5X 109 __________________ KW 相当于石油近100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吨' 非晶硅薄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可能成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主体。

5、约有2% ________________ 的太阳能变成风能,风力发电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投

资小,无污染、资源丰富_______ 。

6、每年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相当于约700亿吨石油。生物能的利用除了直接燃

烧生物质外,还有利用彳___________ 制酒精、沼气和氢。__________ 将是

绿色汽车首选能源。

7、海洋能主要有_____ 。

8非再生能源近100% 是核聚变能。将海水中的氘全部利用可供人类使用数十

亿年,而石油只供约40_ 年,天然气约60_ 年,煤可供约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1分)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1分)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1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1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1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00353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考试大纲

高自考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代码:0035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的科学素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状况掌握情况的一门基础课程。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具有全面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该课程总结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严格遵循历史的逻辑,全面清晰地梳理出科学进步的历史线索,并把科学作为社会进步的源头和先导,着力于探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承递关系,揭示科学发现和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的思想,同时结合现实揭示科技进步的双面效应。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自考者掌握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认清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扩大创新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框架和科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念。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专业课构成中为基础课程。无先期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了解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总体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科学的含义(重点) 识记:科学的基本概念内涵 理解:科学的基本特征 (二)技术的含义(重点) 识记: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 理解:(1)技术的特征和属性;(2)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次重点) 理解:(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2章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萌芽以及中国、古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对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以及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明确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科学成就以及进步意义;形成对近代科学总体状况的基本认识。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 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 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 脉怒张:即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A.不变 B.减弱或消失 C.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基础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发热: 2.主诉: 3.黄疸: 4.脑膜刺激征: 5.心脏杂音: 二填空:(每空0.5分) 1、生命体征包括、、、。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肿瘤。 3、触觉语颤增强主要见于肺实变、肺压迫性不张。 4、正常胸部叩诊音有清、鼓、浊、实四种。 5、法洛四联症的四种畸形包括、、、。 6、意识障碍可出现、、、等表现。 7、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有、、、、出血性疾病。 8、胸骨右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 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触及连续性震颤提示动脉导管未 闭,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二尖瓣狭窄。 9、输尿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区:、、。 10、胸腔穿刺术的常用穿刺点有肩胛线或腋后线 78肋、腋中线 67肋或腋前线 第5肋间。 11、24小时咯血量在以内为小量咯血,为中等量,为大咯血。 12、腹膜刺激症是指腹部、、。 13、、不同部位的腹痛代表相应部位的病变,如肝胆疾病位于右上腹、胃部疾病位于 上腹、小肠疾病位于脐部、阑尾病变位于右下腹。 14、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有端坐、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 15、患者呕吐大量宿食且常晨起发作提示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肠梗 阻,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见于颅高压。 16、根据水肿产生原因,全身性水肿分为心、肾、肝、营养不良性。 17、匙状指又称反甲,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

18、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电图改变分为病理性Q波缺血、损伤、坏 死。 19、浅反射包括角膜、腹壁、提睾、足趾。 20、贫血诊断三部曲:确定有无贫血、确定贫血程度、明 确贫血类型和原因。 21、病理性血糖增高见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高血糖、 药物影响。 22、当腹水量超过 3000-4000 时即可检查到液波震颤,超过 1000 时即可检查到 移动性浊音。 三单选:(每题1分) 1.以下哪三对颅神经支配眼球运动 A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 B 三叉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 C 外展神经、滑车神经、视神经 D 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视神经 E 视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 2.以下哪种为复合感觉 A 位置觉 B 痛觉 C 温度觉 D 实体觉 E 触觉 3. 门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方向为 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B: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C: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4.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 哪种疾病 A:急性胃炎 B:胃黏膜脱垂 C:胃癌 D:胃溃疡 E:幽门梗阻 5.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38900020 【英文译名】:Generalit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理、工、文、管、农类各专业。 【学分数】:2 【总学时】:3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介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从能力方面,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从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适当加以课堂讨论,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交流、辅导系统。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 1.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1.1科学与技术概论 1.2古代科学技术 1.3近代科学技术 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现代科学技术 2.1生物技术 2.2现代信息技术 2.3激光技术 2.4新材料技术 2.5新能源技术 2.6 空间与海洋技术 1

工程技术中心 2 2.7 环境科学技术 3工程技术基础 3.1工程图学基础 3.2 工程力学 3.3 工程材料 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 3.5先进制造技术 4.科学技术与社会 4.1科技的社会功能 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4.3科教兴国 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 五、教学方法建议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好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性,关注科学技术前沿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教学内容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教学中,坚持教学双向互动,设计了许多专题,供师生讨论、辩论,提倡质疑,培养探索精神,将科学探索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中,注重将多种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到教学中,采用现代声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教学信息多途径传播,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直观性和课堂元素的丰富性。通过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化静为动,变难为易,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40%)+ 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以考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等情况作为考查依据,考查合格者可以参加期末考试;考试实行笔试,百分制记分。 七、其它说明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2、参考书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专升本科目诊断学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Kayser—Fleischer环,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2. 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4. 三凹征: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加强,肺内负压明显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5. 类白血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以及不规则热。 3. 胆汁淤积性典疸患者,检查时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 问个人史中的居住地时,应注意是否到过疫源病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5.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故多用此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6. 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毛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7.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作用。 8. 出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 常用于计数胸椎的标志是第七颈椎棘突 10.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 2-3cm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 1.0-2.5cm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体温持续在39.0~40.0℃以上,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1℃称之为( A )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回归热 D、波状热 E、驰张热 2. 一青年男性,饱餐后突发剧烈中上腹部刀割样疼痛,板状腹,最可能的诊断是(C )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胃炎 E、以上都不是 3. 某患者生气后突发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伴手足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 E ) A、自发性气胸 B、肺梗死 C、支气管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癔病 4. 中枢性发绀见于( B )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 单选(每题1分) 1.关于问诊内容不确切的是 A.首先从一般项目问起 B.主诉是描述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 C.现病史不是描述病情演变全过程 D.既往史是指过去所患疾病 E.诊治经过可以忽略 2.稽留热是指 A.体温在39-40℃,持续3天 B.体温在39-40℃,24h波动不超1℃ C.体温高达39℃,每日波动2℃以上 D.体温高达39-41℃,持续2天 E.体温高达39℃,持续1周 3.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因为它能导致 A.血管壁异常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小板数量异常 D.凝血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不符合肾源性水肿特点的是 A.可见于各型肾炎及肾病 B.从眼睑及面部开始 C.发展迅速 D.比较坚实,移动度较小 E.可伴有高血压 5.金属音调咳嗽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肺癌 B.声带炎 C.喉结核 D.百日咳 E.喉癌 6.国人最常见咯血原因为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栓塞 E.慢性肺心病 7.带状疱疹的特点不包括 A.水泡状 B.沿神经分布 C.可超过体表中线 D.伴有疼痛 E.成簇存在 8.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多少可出现发绀 A.10g/L B.15g/L C.20g/L D.30g/L E.50g/L 9.下列哪项不是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特点 A.活动时加重 B.仰卧位时加重 C.多伴有肝淤血 D.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E.可出现心源性哮喘 10.心悸伴有消瘦、出汗多见于哪种情况 A.高血压 B.胃溃疡 C.心绞痛 D.甲亢 E.贫血 11.幽门梗阻导致呕吐的典型特点为 A.伴有腹痛 B.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 C.含有胆汁 D.呕吐量小 E.呕吐物内含有血液 12.临床上最常见呕血原因为 A.急性胃粘膜病变 B.胃癌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胆道出血 13.隐血便时提示出血量在多少以上 A.3ml B.5ml C.10ml D.30ml E.50ml 14.空腔脏器痉挛引起的腹痛性质为 A.闷痛 B.胀痛 C.绞痛 D.钝痛 E.烧灼痛 15.下列哪种腹泻最易导致重度脱水 A.高渗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渗出性腹泻 D.动力性腹泻 E.吸收不良性腹泻 16.急性便秘多见于 A.结肠肿瘤 B.痔 C.肠梗阻 D.肠易激综合征 E.溃疡性结肠炎 17.全身黄疸,粪便白陶土色常见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溶血性贫血 D.胆囊炎 E.胰头癌 18.下列哪种关节痛不属于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导致的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增生性关节炎 C.干燥综合征 D.过敏性紫癜 E.系统性红斑狼疮 19.无痛性血尿多见于 A.前列腺增生 B.膀胱癌 C.膀胱结核 D.前列腺炎 E.膀胱结石 20.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的是 A.膀胱炎 B.子宫肌瘤 C.糖尿病 D.膀胱肿瘤 E.神经源性膀胱 21.以下可导致肾前性少尿的是 A.消化道大出血 B.急性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前列腺肥大

当代科技发展概论教学大纲

樊川小教班“当代科技发展概论”教学大纲 一、 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及相关课程的关系 <当代科技发展概论>是开放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成就,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使学生对当代科技发展概论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代科技发展概论的发展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基本掌握科学技术史上重大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科学技术发展对现代文明的推动等有关知识。 3.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建议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出如下建议:(1)着重讲解现代和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侧重于最新科学成果的取得及意义;(2)尽量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在介绍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讲解一些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世界级科学成就。 4.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当代科技发展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了解。在考核时,掌握的内容占60%,熟悉的内容占30%,了解的内容占10%。除此之外,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比例为20%(此比例仅供参考,具体比例可由任课老师自行决定,但不能超过20%)。 二、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 1. 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学时72课时,共4学分,一学期开设。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3第二章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3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4第四章第二次产业革命4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5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5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3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3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6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4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3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5第十三章生物技术6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6第十五章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6第十六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2第十七章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3第十八章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12.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有三种媒体:文字教材、CAI课件、UBI辅导等。文字教材为主教材。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导论部分 1. 基本内容: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 2. 教学要求:导论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1. 基本内容: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维萨里与《人体结构》;开普勒与开普勒三大定律;伽利略与“斜面实验”;牛顿与牛顿力学的创建;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如数学、化学方面的重大成就;近代科学方法论。 2. 教学要求:掌握哥白尼在天文学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其《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发表对近代科学的诞生所产生的重大意义;掌握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数学、光学、反射式望远镜、力学等方面);掌握近代科学方法论(培根的实验归纳法、笛卡尔的数学演绎法、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及牛顿的归纳法) 熟悉维萨里与《人体结构》的基本内容;熟悉伽利略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及“斜面实验”的基本内容;熟悉开普勒及老师第谷?布拉赫的天文学成就。

现代科技概论复习题带填空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20分,) 1.宇宙大爆炸理论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__ _____。 2.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和两大理论。 3.光年是一个量度宇宙恒星之间距离的单位,记作LY。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走过真空的路程,约为万亿km。 4.人类基因组计划于年开始实施,中国科学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5.火星密度与地球差不多,但其赤道半径差不多是地球赤道半径的倍,它要比地球小许多,引力也小许多,因此这是它大气稀薄的重要原因。6.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7.基因是分子上具有效应的特殊片段。 8.达尔文于年出版了划时代的着作《物种起源》。 9.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统称为。 10.地核又分为外核E层和内核G层,其中E层是态,中间是一个过渡的F层。海底扩张的速率大约是每年。 11.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作为。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方面作了改进。12.一纳米(nanometer)等于米。 13.通常用于测定年代方法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14、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图。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星。 15、核反应有和两种方式,都能产生巨大的原子能。 16、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 17、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18、从DNA上取出单个基因所使用的特殊“手术刀”叫。 19、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所预言的,他们因此而获得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α粒子就是带有电荷的核。1911年卢瑟福曾用它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的原子模型。 21、初始质量在~倍太阳质量之间的恒星最终将演化成。 2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技术既有属性,又有属性。 2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提出日心说,把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4、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者是,他倡导了

诊断学基础选择题汇编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以下疾病,除了: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铅中毒时红细胞最常见的形态异常是: A. 嗜碱性点彩 B. Howell-Jolly 小体 C. Cabot 环 D. 嗜多色性红细胞 E. 红细胞大小不均 3.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多发性骨髓瘤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4.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9 A. 4.0x10 /L 9 B. 2.0x10 /L C. 1.5 x109/ D. 1.0 x109/L E. 0.5 x109/ 5.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6.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除了丄 A. 病毒性肝炎 B.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 结核病 D. 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E. 淋巴瘤 7?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疾病,除了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 结核病 C.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D. 单核细胞白血病

E. 疟疾 8. 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最常见于: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海洋性贫血 C.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D.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E.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9. 酸溶血试验阳性最常见于: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海洋性贫血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10. Coombs试验阳性最常见于: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海洋性贫血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11. 正常骨髓增生度为: A. 增生明显活跃 B. 增生活跃 C. 增生极度活跃 D. 增生减低 E. 增生极度减低 12. 正常骨髓中,红系占有核细胞百分率为: A. 10%左右 B. 20%左右 C. 30%左右 D. 40%左右 E. 50%左右 13. 粒红比值正常可见于以下疾病,除 _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多发性骨髓瘤 C. 红白血病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最有可能是: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急性溶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5. NAP活性增强最可能是:

现代科学技术 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 A ) A.伽莫夫 B.弗里德曼 C.哈勃 D.威尔逊 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 D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3、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的《几何原本》作者是(B) A、阿喀琉斯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中国医圣( A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陀 D. 孙思邈 5、《人体的构造》一书的作者( A ) A.维萨里 B.哈维 C.塞尔维特 D.达芬奇 6、使地心说成为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托勒密 C.哥白尼 D.泰勒斯 7、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B )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 8、英国医生( B )首先发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核。 A.施莱登 B. 布朗 C. 艾弗里 D.施旺 9、生物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 A.林耐 B.拉马克 C.施莱登 D.达尔文 10、最先把机体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还是能够保持恒定的学者是( B ) A.马让迪B.贝尔纳C.桑克托留斯D.格列森 11、《海陆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 A ) A.魏格纳B.达尔文C.丹纳D.博蒙 12、发现了遗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的科学家是( B )A.艾弗里B.摩尔根C.孟德尔D.德佛里斯 13、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B ) A.用进废退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过度繁殖学说D.生存斗争学说 14、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时间是( B )A.1950 B.1953 C.1956 D.1948 15、生物技术的核心是(D ) 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 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 1、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包括( ABCDE ) A.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 B.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C.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E.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2、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中介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解释性 E.探索性 3、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道:“只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的指是什么?( A B ) A.黑体辐射问题 B.以太问题 C.万有引力问题 D.太阳黑洞问题 E.物质波问题 4、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ABC ) A.德佛里斯 B.柯灵斯 C.丘敬马克 D. 魏斯曼 E.摩尔根 5、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有( ACD ) A.能量守恒原理 B. 元素周期律 C.细胞学说 D.达尔文的进化论 E. 孟德尔定律 三、判断题 1、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科学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3、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0纳米以下的材料(×) 4、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养蚕和丝织。(√) 5、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6、波义耳为元素概念提出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为化学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7、细胞学说最终是由胡克完成的(×) 8、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表面温度约6000℃(√) 9、居里夫人是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唯一同时获得物理和化学两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4827

十五、诊断学基础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参考值是 A.<200 U B.<400 U C.<500 U D.<600 U E.<800 U 答案:C 2.下列对急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C.血清清蛋白 D.血清球蛋白 E.血清A/G比值 答案:A 3.无Q型急性心肌梗死,以下有诊断意义的是 A.血沉率 B.白细胞 C.胸片 D.心功能 E.血清心肌酶学 答案:E

4.肝硬化病人,下列对判断肝功能最有意义的是 A.血清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血清A/G比值 E.血清总胆红素 答案:D 5.下列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特异性高的是 A.血沉率增快 B.血清AFP持续明显增高 C.血清GGT明显增高 D.B超示肝占位病变 E.CT示肝占位病变 答案:B 6.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A.血清尿素氮测定 B.血清肌酐测定 C.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D.酚红排泄率测定 E.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答案:C 7.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为

A.P波电压≥0.25 mV B.P波时间>0.11秒,双峰切迹≥0.04秒 C.P波电压<0.25mv< p=""> D.P波低平 E.Ⅱ、Ⅲ导联P波倒置 答案:B 8.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多见于 A.急性心肌梗死 B.旧性心肌梗死 C.急性心包炎 D.慢性心包炎 E.左室肥大 答案:A 9.U波高大多见于 A.高血压 B.高血钙 C.低血糖 D.低血钾 E.冠心病 答案:D 10.诊断下壁心肌梗死的导联为 A.V↓1、V↓2、V↓3

B.V↓4、V↓5、V↓6 C.V↓7、V↓8、V↓9 D.aVL、Ⅰ、V↓6 E.Ⅱ、Ⅲ、aVb 答案:E 11.食管异物的X线检查方法是,应选择 A.硫酸钡造影法 B.钡棉造影法 C.胸部断层相 D.胸部正侧位平片 E.右前斜位平片 答案:B 12.回肠部病变造影检查首先选择 A.钡灌肠 B.小肠灌肠法 C.全胃肠造影 D.上胃肠造影 E.腹平片 答案:C 13.胃肠穿孔应采取的检查是 A.卧位腹平片 B.立位腹透或立位腹平片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资料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仁济临床医学院03级 2006.6.26 诊断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 "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 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仁济临床医学院03级2006.6.26 诊断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脉怒张:即锁骨上缘 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 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 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 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最新诊断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

诊断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 液波震颤—— 2. 二尖瓣面容—— 3. Kussmaul呼吸—— 4. 负性心尖搏动—— 5. 蛋白尿—— 6. 渗出液—— 7. 病理性Q波—— 8. 昏迷——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体温,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人一天之中体温波动不超过10C B.妇女在月经期体温会轻度升高 C.进餐可引起体温轻度升高D.心肌梗死后会出现发热 E.安眠药中毒可导致中枢性发热 2. 间歇热可见于: A.大叶性肺炎B.疟疾C.伤寒D.肾炎E.败血症 3. 患者眼睑浮肿并逐渐蔓延至全身,应为哪种水肿 A.肾源性水肿B.心源性水肿C.肝源性水肿 D.特发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 4. 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其原因为: A.喉与大气管狭窄或梗阻B.小气管痉挛与狭窄C.大片肺不张 D.大量胸腔积液E.自发性气胸 5.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疼痛最常见于: A.病毒性肝炎B.原发性肝癌C.肝硬化 D.败血症E.胆道结石 6. 中度昏迷与深度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A.各种刺激均无反应B.不能唤醒C.无自主运动 D.深浅反射均消失E.大小便失禁 7. 一患者60岁,咳嗽、咳痰20年,气促5年,下肢水肿半个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Ⅲ级,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 A.自动体位B.被动体位C.强迫仰卧位 D.端坐呼吸E.强迫侧卧位 8.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 A.12~20次B.16~18次C.10~20次D.14~16次E.18~24次 9. 瘀点、紫癜、瘀斑的直径(mm)分别是 A.<1;2~4;>5B.<2;3~5;>5C.<3;4~6;>6 D.<4;5~7;>8E.<5;2~5;>6 10. 深部触诊法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种,但不包括 A.双手触诊法B.深部滑行触诊法C.单手触诊法 D.深压触诊法E.冲击触诊法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呼出的气味是: A.浓烈的酒味B.刺激性蒜味C.烂苹果味D.氨味E.肝腥味 12.鉴别胸膜摩擦音与心包摩擦音最关键的是: A.胸膜摩擦音较心包摩擦音粗糙 B.屏住呼吸时仍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C.屏住呼吸时仍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D.心包摩擦音在坐位深呼吸气末时易听到,胸膜摩擦音在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较易听到 E.以上都不是 13. 颅内压增高时呼吸的异常表现常为 A.浅慢B.浅快C.深快D.深慢E.正常 14.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脏何种改变: A.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B.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C.左心室增大 D.右心室增大E.左、右心室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