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部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方案

干部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方案

附件3

干部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方案

按照《中央第一巡视组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省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方案》和省委组织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干部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方案。

一、整改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中央第一巡视组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问题的整改要求,进一步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二、审核范围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全体在编干部职工人事档案。

三、整改内容

坚持一切归零、从严起步,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梳理、逐档排查,突出排查中央第一巡视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反馈的档案材料造假、认定不准确、干部档案材料缺失等问题,重点做好8个方面问题的排查整改:

1. 档案材料造假处理不到位;

2. 档案信息“记录在案”未认定;

— 1 —

3. 档案信息认定不准确;

4. 组织认定结果未使用;

5. 缺少专项审核和任前审核表;

6. 专项审核和任前审核表填写不规范;

7. 缺少重要原始依据材料;

8. 档案整理不规范。

四、整改措施

按照“谁管理、谁把关、谁审核、谁负责”原则,坚持统分结合、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再审核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分级分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人事处负责厅机关、监察总队、辐射中心全体干部,以及厅直属事业单位处级干部档案再审工作,指导督促厅直属单位的再审工作,并会同驻厅纪检组、机关纪委负责核实处理干部档案造假等违纪违规问题;直属各单位分管人事工作领导和业务骨干具体负责本单位干部档案再审核工作。

(二)严格程序。按照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机制,成立再审核专项领导小组,负责对干部档案进行排查审核、信息认定、档案评级,日常服务、汇总协调等工作,对遇到的档案涉嫌造假等疑难复杂问题进行集体研判,形成意见后再提请党组会研究认定。

(三)建章立制。坚持“清淤”与“防污”并重,坚持边开展整— 2 —

改边完善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强化制度措施,堵塞工作漏洞,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五、时间步骤

(一)动员部署(8月3日前)

召开专题会议,对再审核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对参加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政策、明确标准、规范操作、提出要求。

(二)核清底数(8月5日前)

认真梳理干部人事档案基本情况,核清干部人事档案底数,明确再审对象,建立工作台账,填写《干部人事档案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1)

(三)逐档排查(10月15日前)

1. 审核登记。按照审核内容和要求,逐卷逐页审核干部档案,如实填写《干部人事档案自查情况登记表》(附件2),按照《干部人事档案评级标准》(附件3),对档案进行预评级(分为

A、B、C、D)。

2. 汇总分析。对审核登记的问题及时汇总、认真分析,对问题档案向本人致函,要求提供书面说明及有关证明材料,必要时开展外出调查,以便于准确掌握各类问题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3. 组织认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调查核实结果,经

— 3 —

集体研究、综合研判,对干部信息进行认定。组织对干部信息已有认定且符合政策规定的,以组织认定结果为准。

(四)整改销号(11月15日前)

1. 对于缺少专项审核、任前审核表或填写不规范的,立即补充完善;对不属于专项审核范围,须填写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附件4),档案存在涂改或造假的,要同时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附件5),填写要求参照专项审核相关规定。

2. 对于档案信息认定不准确、“记录在案”未认定或认定结果未使用的,按照中央、中组部政策规定进行认定,认定材料及时归档,认定结果立即使用。

3. 对于档案造假处理不到位的,按照《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进行处理,有关处理材料及时归档。

4. 对于缺少原始依据材料、档案整理不规范的,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整理有关规定予以补充规范。

(五)材料归档(12月20日前)

对再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属于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范围的,要逐份登记审核归档;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通知材料形成部门限期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基本情登记表》《自查情况登记表》《干部人事档案再审专项行动工作统计表》等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由人事处存档备查。对审核过程中的补充收集材料、个人说明材料、组织认定和处理材料等,认真鉴别,及— 4 —

时归档。

(六)结果运用(11月30日前)

根据整改结果,及时更新干部职工花名册、工资等信息,做好结果运用。

(七)材料报送

1. 9月5日前,报送我厅再审工作部署、阶段性工作进展以及中央第一巡视组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的整改情况;

2. 10月20日前报送《干部人事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工作统计表(整改前)》(附件6);

3. 11月20日前报送《干部人事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工作统计表(整改后)》和专项审核表、审核认定表、任前审核表PDF 电子文件;

4. 12月25日前向省委组织部报送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总结报告。

六、有关要求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管理、谁把关,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整个再审核过程实行痕迹管理,对工作中形成的《自查情况登记表》《干部人事档案再审专项行动工作统计表》、重新认定信息的专项审核表、审核认定表等,都要由审核人、负责人签字,做到可倒查、可追责。档案审核人员要增强纪律观念、规矩意识和保密意识,严格按照政

— 5 —

策规定和程序办事,对审核工作情况和数据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公布。

附:1. 干部人事档案基本情况登记表

2. 干部档案自查情况登记表

3. 干部人事档案评级标准

4.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

5.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认定表

6. 干部人事档案再审核专项行动工作统计表

— 6 —

附1

干部人事档案基本情况登记表

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签字:填报时间:年月日

注:1.“应转未转干部人事档案数量”:“转入”栏填写干部调入后档案尚未转入数量;“转出”栏填写干部调离后档案尚未转出数量。

2.“应转未转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数量”:填写干部调离后档案材料尚未转出数量。

3.各地各单位应于8月5日前完成应转未转干部人事档案和档案材料的转递。

附2

干部人事档案自查情况登记表

— 8 —

— 9 —

审核人:处(科)室负责人:时间:时间:

— 10 —

干部人事档案自查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1. “姓名”: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2. “现任职务”:填写干部担任的主要职务。

3. “预评级”:填写经过自查后对干部档案的预评级(A或B 或C或D)。

4. “评级标准”:

(1)“档案材料造假处理不到位”:存在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所列造假情形,未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认定、处理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2)“档案信息…记录在案?未认定”:专审期间“记录在案”,目前仍未认定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3)“档案信息认定不准确”: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等信息认定不符合中央、中组部有关政策规定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4)“组织认定结果未使用”:对干部调整、退休、统计等工作中未使用组织认定信息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5)“缺少专项审核和任前审核表”:对属于专项审核范围,但干部档案中缺少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以下简称专审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以下简称审核认定表)的,或2016年6月专项审核工作结束

— 11 —

后,新选拔任用干部、新交流任职干部、新转业干部和新进干部队伍人员干部档案中缺少任前审核表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其他情况不画任何符号(下同)。

(6)“专项审核和任前审核表填写不规范”:对专审表、审核认定表、任前审核表填写不符合中组部有关规定的,比如:专审表缺少组织印章、初审人、复审人签字、审核时间、拒不签字情况等;审核认定表缺少审核意见、分管领导签字、组织印章、本人意见等;任前审核表缺少组织印章、审核人签字等,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7)“缺少重要原始依据材料”:对干部档案中缺少认定“三龄二历一身份”等信息的原始依据材料,比如:原始户籍复印件、知青、民办教师、乡村医生证明材料、转正定级表、入党志愿书、学籍材料、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录干审批表、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等材料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8)“档案整理不规范”:干部档案未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整理,存在材料缺失较多、散材料长期未归档、材料分类排序编目混乱、装订不齐、材料破损等问题的,在该栏之后的“□”内画“√”。

5. “出生日期”:

(1)“记载情况是否一致”:根据干部档案中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分别在“是”或者“否”之后的“□”内画“√”。

(2)“专审表认定”、“最早材料记载”、“入团材料记载”、“入— 12 —

党材料记载”、“入伍材料记载”、“招工材料记载”、“最早学籍记载”、“原始户籍记载”:如实填写相应材料中出生日期记载情况;记载为年龄、出生日期未填写或无相关材料的,要在相应栏目内注明。

(3)“是否得利”:是否存在因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等不够年龄,而将干部档案早期材料记载年龄填大的情形,在相应的“□”内画“√”。得利具体情况填写到右侧栏目内;有2种以上得利情形的,需分别填写。

(4)“是否涂改”:出生日期是否存在涂改,在相应的“□”内画“√”。涂改具体情况填写到右侧栏目内;有2处以上涂改的,需分别填写。

(5)“是否造假”:出生日期是否存在造假,在相应的“□”内画“√”。造假具体情况填写到右侧栏目内。

6. “年度考核表”:干部档案中有1997-2017年年度考核登记表,且手续齐全的,在相应年度的“□”内画“√”。

7. “学历学位”:

(1)“专审表认定”:填写专审表中认定的全日制、在职学历学位。

(2)“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党校学历”、“国外学历”、“其他学历”:对具有以上学历学位的,审核干部档案中是否有所列学籍材料、报考登记表中的前置学历学位是否属实、属于全日

— 13 —

制教育或在职教育等,在相应的“□”内画“√”。

8. “党团材料”:

(1)“入团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有以上材料的,在相应的“□”内画“√”。

(2)“专审表认定入党时间”:填写专审表认定的入党时间。

(3)“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时间”、“上级党委批注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分别填写《入党志愿书》记载的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上级党委批准入党时间和转正时间。

(4)“是否在工作、学习单位入党”、“是否有2名入党介绍人”、“预备期是否满1年”、“是否转正”:以上情况符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有关规定的,在相应的“□”内画“√”。

(5)“其它加入民主党派材料”:有加入民主党派材料的,在相应的“□”内画“√”。

9. “参加工作时间”:

(1)“专审表认定”:填写专审表认定的参加工作时间。

(2)“工人《招工审批表》”、“下乡知青审批材料”、“民办教师审批材料”、“乡村医生审批材料”、“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表》”、“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入伍登记表》”、“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审批表”、“其它材料”:参加工作时是工人、知青、民办教师、乡村医生、军人、公务员的,档案中是否有以上材料,在相应的“□”内画“√”,并将材料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填写到该栏目中。

— 14 —

10. “干部身份”:

(1)“干部身份存疑”:干部身份存疑的,在“□”内画“√”,具体情况填写到该栏中。

(2)“《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干部档案有《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的,在“□”内画“√”。

(3)“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在“□”内画“√”。

(4)“统招统配大中专毕业生”、“工人转干”、“聘干”、“军转干部”、“公开招录公务员”、“外部调任”、“其它材料”:是否采取以上方式进入干部队伍的、材料是否齐全,在相应的“□”内画“√”。

11. “工作经历”:

“职务”、“任职时间”、“缺少任免表”、“缺少考察材料”、“缺少任免文号”:审核任副处及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或《干部任免呈报表》、91年之后(包含91年)任副处级及以上职务相应的考察材料、97年(包含97年)之后任免表审批栏的任免文号,缺少的填写到相应栏内。

12. “审核人”、“处(科)室负责人”、“时间”:由审核人和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名、填写审核时间。

13. 本表由干部管理部门集中保管。

14. 不属于专项审核范围,但列入再审范围的干部,在填写

— 15 —

《干部人事档案自查情况登记表》中“专审表认定”栏目时,可以依照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或干部名册中组织人事部门掌握的信息填写。

15.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 16 —

附3

干部人事档案评级标准

一、A类档案

不存在《河南省干部人事档案再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中所列8项问题,且没有涂改造假情形。

二、B类档案

存在《工作方案》中所列8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三、C类档案

只存在《工作方案》中所列后6项问题,未整改到位。

四、D类档案

存在《工作方案》中所列第1、2项问题,未整改到位。

— 17 —

附4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专用

干部任免审批表

— 18 —

填表人:负责人:

— 19 —

附5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认定表

— 20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