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三节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一单元90项症状清单

第二单元抑郁自评量表

第三单元焦虑自评量表

第一单元90项症状清单

?学习目标:

掌握SCL-90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编制于1975年。

–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

–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在综合性医院中,常以SCL-90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

–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1)由工作人员把方法和要求交代清楚,让独立自我评定。

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①没有:自觉无症状(问题)。

②很轻:自觉有症状,但对受检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

③中度:自觉有症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

④偏重:自觉常有症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⑤严重:自觉症状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对受检者的影响严重。

(2)对文化程度低者,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把问题意思告诉他。

(3)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4)评定结束时,由本人或临床咨询师逐一查核,凡有漏评或者重

复评定的,均应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测验的记分

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总分和因子分

1.总分:90个项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总分/90,表示受检者自我感觉位于哪个分值程度

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呈

现有“症状”。

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无症状”项目有多少。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

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该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

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2.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

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受检者症状分布特点,并作廓图分析。

结果的解释

总分超过160分,

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

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

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相关知识(一)关于90项症状清单

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现版由Derogatis编制于1975年。

1954年,最早版本称为“不适感量表” ,

1965年,发展为64项的HSCI。

70年代初,编制了58项版本(HSCI-58)。

以后发现HSCI-58中焦虑、愤怒、敌对症状项目不足,缺乏

反映偏执观念和精神病性的项目,因此诞生了SCI-90。

近年编制了51项的文本,称为“简易症状问卷”(BSl),但应用

时间尚短,还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价。

SCL-90在国外应用广泛,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是较受欢

迎的量表,应用于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为了解来访者心理

卫生问题评定工具,也可评定咨询前后病情演变的疗效。

相关知识(二)各因子名称、项目及解释

1.躯体化:共12项。反映躯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主述不适,及头疼、背痛、肌肉酸痛和焦虑等。

2.强迫症状:共10项。主要指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

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

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

3.人际关系敏感:共9项。指某些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在与他人

相比时更突出。表现为自卑、懊丧及在人际关系中相处不好。

4.抑郁:共13项。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

望、丧失活动力,并包括失望、悲观、死亡、自杀等。

5.焦虑:共10个项目。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而

产生的躯体征象,游离不定焦虑及惊恐发作是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二)各因子名称、项目及解释

6.敌对: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受

检者的敌对表现。包括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冲动爆发。

7.恐怖: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

内容基本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

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

8.偏执:共6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

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等。

9.精神病性:共10项。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

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

10.其他: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注意事项

(一)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

“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

求助者组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二)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并不说明一定患有心理疾病。

要做出心理疾病的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

照相应疾病诊断标准。

SCL--90(90项症状清单)

常考点

?(1)SCL--90的适用范围(掌握,主要是理论知识题)。

?(2)SCL--90的计分(掌握,案例分析)。

?(3)SCL--90的结果解释(掌握,案例分析)。

(1)SCL--90的适用范围

(掌握,主要是理论知识题)。

(1)应用范围:(3个方面,需要了解)。

–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

–在综合性医院中。

–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2)时间范围:

“现在”或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3)施测评分:

0~4级评分,1~5级评分。

(4)因子数:10个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敌对、恐怖、偏执、精种病性、其他

(2)SCL--90计分(掌握,案例分析)

(1)SCL--90的统计指标:总分和因子分。

?总分:反映的是其病情严重程度。

?因子分: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轮廓图分析。

(2)SCL--90所包含的内容和各个内容所代表的意义。

?①总项目数为90,分阳性项目数和阴性项目数。

?②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阴性项目数为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被试者“无症状”的项目数。.

?③阳性均分=(总分一阴性项目分数)/阳性项目,反映的是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3) SCL--90计分解释:

?1~5级评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进一步检查。

?0~4级评分:总分超过90分,也可考虑筛选阳性。

(3)SCL--90结果解释(掌握,案例分析)

(1)躯体化:反映的是主观的躯体不适感。

(2)强迫症状:主要是那种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

(3)人际关系敏感:指某些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4)抑郁: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表现对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对

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并包括一些躯体方面的问题。

(5)焦虑: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碌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紧张、无法静息、神经过敏,以及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和惊恐发作。

(6)敌对:主要包括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

(7)恐怖:和传统的恐怖状态以及广场恐怖所反应的内容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

(8)偏执:是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

(9)精神病性:是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

(10)其他:反映的是睡眠与饮食情况。

练习:(2008年11月考试题)

练习:(2008年5月考试题)

第二单元抑郁自评量表

?学习目标:

掌握SD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抑郁自评量表(SDS)由张(W.K.Zung)编制于1965年。

–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本量表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其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1)量表填写方法及问题弄明白,独立、不受人影响自我评定。

对20个项目评定时依据的等级标准为:

①没有或很少时间②少部分时间

③相当多时间④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要被试根据最近一周实际感觉,在适当数字上划“√”表示。

(2)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

内容,可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3)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DS有10项反向

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4)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

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测验的记分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下文中有*号者),则评为4、3、2、1分。

?待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

结果的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

?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相关知识

?SDS由20个问题条目组成,每一个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

–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

–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夜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八个条目;

–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抑制和激越两个条目;

–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共八个条目。

相关知识抑郁自评量表内容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抑郁心境)。

2.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3.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哭泣)。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相关知识抑郁自评量表内容

11。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 ====

注意事项

?SDS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关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SDS(抑郁自评量表)

?常考点

?(1)SDS的主要识记要点。

?(2)SD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1)SDS的主要识记要点

(1)测验材料:

本量表包括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级评分,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2)时间范围: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适用范围:

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评定抑郁症的轻重程度,用于心理咨询及医院精神科门诊,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评定有困难。

(2)SD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①计分:

粗分,标准分

②结果解释:

根据中国常模的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第三单元焦虑自评量表

?学习目标:

掌握SA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张(W.K.Zung)于1971年编制。

–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本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1)量表填写方法及问题涵义弄明白,独立、不受影响评定。

其评分标准为:

“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小部分时间有;

“3”相当多时间有;“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2)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如果评定者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

容,可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4)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AS有1项反向项

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5)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

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测验的记分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下文中有*号者),则评为4、3、2、1分。

?与SDS一样,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X),经过公式换算,即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标准分(Y)。

结果的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相关知识关于焦虑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张(W.K.Zung) 于1971年

编制。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评定病

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它与SDS一

样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SAS能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

主观感受。而焦虑则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

情绪障碍,因此,SAS可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

状自评工具。

相关知识焦虑自评量表内容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疼、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头疼)。

8.我感到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心悸)。

相关知识焦虑自评量表内容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晕)。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和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恶梦(恶梦)。

注意事项

SAS(焦虑自评量表)

?常考点本量表在理论知识题目中考到

?(1)SAS的主要识记要点。

?(2)SA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1)SAS的主要识记要点

(1)测验材料:

本量表包括20个反应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级评分,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2)时间范围: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施测要点:

?①在施测过程中,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讲解,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②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

?③评定结束时,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掉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2)SA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①计分:

粗分,标准分

②结果解释:

根据中国常模的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第一单元生活事件量表

?学习目标:

掌握LE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有多个版本,我们这里所使用的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

–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庭生活方面(28条),

–二是工作学习方面(13条),

–三是社交及其它方面(7条)。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应用于:

1、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1)自评量表,填写者须阅读和领会指导语,然后逐条过目。

2)根据调查者的要求.填写者首先将某一时间范围内(通常

为一年内)的事件记录下来。

3)有的事件虽然发生在该时间范围之前.如果影响深远并延

续至今,可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

4)由填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

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

影响程度如何?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5)对于表上已列出但并未经历的事件应一一注明“未经历”,

不留空白,以防遗漏。

测验的记分

一过性的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

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不到半年记为1次,超过

半年记为2次。

影响程度分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

、4分,即无影响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4分。

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

级,分别记1、2、3、4分。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

1.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x 该事件持续时间分x 该

事件发生次数

2,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

3.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4.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

测验的解释

?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正性生活事件分值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相关知识

?LES的目的与背景

?目的: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定。

?背景

–1967年,Holmes “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1986年,杨德森等“生活事件量表”(LES)

–1987年,张明园等“生活事件量表”(LES)

–1997年,刘贤臣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杨德森教授提出的按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

的记分最有特色。主要是强调根据受试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事件作定

性和定量评定,又对正性、负性生活事件作了区分。

相关知识(二)对生活事件量表的评价

优点:

1、能够对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分别进行定量、定

性评定

2、客观分析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社会刺激的性

质和强度

3、在心理健康领域广泛运用。

相关知识(二)对生活事件量表的评价

缺点:

1、大多数量表内容只适用于一般人群的一般性生活事件评

估,而对于特殊人群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等和特殊情境

下的人群如某病种人群、战争状态等针对性较差。因此,研究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特殊情境的生活事件量表已成为该领域研

究的重点;

2、生活事件量表主要是对既往某段时间发生的事件进行回

忆和评定,难免不受被评定者当时的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的影

响,如遗忘所致的对事件的严重程度评分过高或过低等,使结

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注意事项

(一)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只计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

生活事件。在指导语中加以说明,即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

某日期间.曾否发生下列事件。

(二)为了保证生活事件确在评定要求的时限内,对每项作肯

定回答(即曾发生)的事件,还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

间,以便核查。这样可将一次收集的资料作多种时限的处理。

但调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记忆不可靠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三)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

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评定中应取

询问法,如果是让受检者自行填写,亦在备注中说明。

LES(生活事件量表)

常考点主要是基本知识点的出题

?(1)测验材料。

?(2)适用范围。

?(3)分数解释。

LES(生活事件量表)

1.测验材料:

?我国LES共有48条常见生活事件,包括集体生活方面、工作学习方面及社会交往等方面。2.适用范围:

?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求助者。

主要应用范围

?(1)神经症、身心疾病、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LES(生活事件量表)

3.施测过程:

?根据调查者的要求,填写者首先将某一时间(通常是一年内)的事件记录下来。

?为了保证该生活事件确定在评定要求的时限内,对被试者每项做肯定回答的项目,要求被试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间,以便核查。

4.计分解释

?LES总分越离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第二单元社会支持量表

?学习目标:

掌握社会支持的记分与统计指标。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

?测验材料

–这里选用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

–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3条)、

–主观支持(4条)和

–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

测验的实施

?适用范围

–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

测验的实施

?施测步骤

–实施测验时,请受检者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要求其合作。

测验的记分

?条目记分方法

–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记1、2、3、4分。

–第5条分A、B、C、D、E五项记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记1~4分,即无记1分,极少记2分,一般记3分,全力支持记4分。

–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记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记几分。

?量表的统计指标

–总分:即十个条目评分之和。

–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

–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

–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评分之和。

相关知识

?量表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

–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除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外,量表的编制者(1987)还提出,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

注意事项

评定的时间范围应考虑每个条目的具体

要求,一般应根据受检者本人惯用的方式

和情况进行评定。

社会支持量表

常考点主要是在理论知识选择题中出现。

1.社会支持量表的维度

?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

2.社会支持量表的统计指标

?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第三单元应对方式问卷

?学习目标:

掌握应对方式问卷的记分与统计指标。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这里选用的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等参照国内外应付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付”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

–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

–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

–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患者。

–它可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还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应付方式问卷”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检查者将该问卷发给受检者后,要求受检者首先认真阅读指导语,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条回答问卷每个项目提及的问题。答完问题后,当场收回。

–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如果选择“否”,则请继续下一个条目。。

测验的记分

?量表分记分方法:

–“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分两种情况;

–⑴除⑵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发量表的量表分;

–⑵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和42,选择“否”是“1”分,选择“是”得“0”分。

?计算各分量表的因子分。

–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

?

?

相关知识(一)量表的编制

应对方式的评定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让受试自己描述,可视作非结构式评定方法

二是事先编出问卷或量表,由受试回答。如应对

方式检核表,国内有姜乾金、梁宝勇、解亚宁等分别

编制的简易量表,这里选用的是肖计划(1996年)编制

的应对方式问卷。

相关知识(二)各分量表的意义

应对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两

个应对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以此作为六个应对因

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于与“解决问题”应

对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可将六个应对因子排出

下列关系序列图:

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相关知识(二)各分量表的意义

每人应对类型具有倾向性,构成不同组合形式:

(1) “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面对应激事件时,常能采

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和

幻想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成熟稳定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2)”退避——自责”,不成熟型: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

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对方

式,表现出神经症性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3)“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对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

成熟应对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应对因子呈正

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者的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和两面性人格特点。

相关知识(三)量表的应用价值

1.可以作为不同群体的应对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一;

2.由于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

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评估个体或某个

群体的应对行为,有助于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3.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研究,为不同专业领域

选拔人才提供帮助;

4.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研究,为培养人才提供帮助;

5.用于心理障碍研究,为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6.用于各种有心理问题人的行为研究,为提高和改善人的应

对水平提供帮助。

注意事项

?本量表的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

应对方式问卷

常考点主要是在理论知识选择题中出现。

1.适用范围

?(1)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上。

?(2)年龄在14岁以卜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

?(3)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求助者。

2.测验材料:

包括62个项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另外可解释个体或者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

应对方式问卷

3.应用价值

?(1)可以作为不同群体的应对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一。

?(2)有助于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3)为不同专业领域选拔人才提供帮助。

?(4)为培养人才提供帮助。

?(5)为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6)为提高和改善人应对水平提供帮助。

4.各分量表的意义:

?(1)三种组合:成熟型(积极问题求助),不成熟型(退避自责),混合型(合理化)。?(2)六种方式的排列:退避一幻想一自责一求助一合理化一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复习题

?试述SCL-90的测验材料,适用范围,分级标准?

?试述SDS的测验材料,等级标准,记分方法?

?试述SAS的测验材料,等级标准,记分方法?

?试述LES的测验材料,应用范围,施测步骤与评定要求?

?试述社会支持量表的测验材料,记分方法,统计指标?

?试述应对方式问卷的测验材料,适用范围,记分方法?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2 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5 、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 ,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3 个月为短程,评分1 ;3 个月到1 年为中程,评分为2 ; 1 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 。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 ;中度者 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 ;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 ;中 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掌握个体发育的年龄特征,是我们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父母教养实践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成为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依据。 儿童认知发育 认知(cognition)是指知识的获得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之过程;而通常所说的智力(intelligence)是认知活动的综合,是知之能力。认知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儿童感知发育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皮肤、本体感受器)把感觉到的各种信息(个别的、外部的特征),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原有的经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感知过程,前者称之为感觉,后者称之为知觉。 (1)儿童感知觉发育的年龄特征 1)婴儿感觉功能发育:胎儿的听觉相当灵敏,这是胎教的理论依据之一。新生儿对声音反应迅速,甚至能区分200Hz和1 000Hz的声音。2个月龄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和同一个人说话时不同的语调,6个月龄时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声音,叫婴儿名字时有应答性反应。3~4个月龄的婴儿头转向声源,8个月眼和头同时转向声源。婴幼儿能听到0~20dB的响度,若只能听到21dB以上响度的声音刺激则有听觉障碍。 新生儿对光的反应敏感,出生时已有瞳孔对光反应,出生12~48h,2/3婴儿两眼追踪移动的红环或红线球,3~4个月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为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感兴趣。新生儿能区分人脸和非人脸,出生后2周可区分妈妈与爸爸的脸。出生3~5周的婴儿,视觉集中时间仅为5sec,3个月龄时达7~10min。4~12周的婴儿两眼随物体移动180°,12~20周看自己的手,能看见75cm远的物体。 出生之前,胎儿的嗅觉和味觉相关的神经已髓鞘化,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功能发育相对完善。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香就会寻找乳头,3~4个月龄时能区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龄时开始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出生2h的新生儿即对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4~5个月龄婴儿对食物的任何改变出现非常敏锐的反应。 新生儿已出现痛觉,但不甚敏感,易出现泛化现象。新生儿触觉敏感,有些原始反射与触觉的敏感性有关。新生儿温度觉灵敏,能区别牛奶是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3个月龄的婴儿能区分31.5℃~33℃水温的差异。 2)儿童知觉发育:5~6个月龄的婴儿即出现深度知觉,如婴儿爬到"视觉悬崖"边上时,出现退缩反应。但儿童深度知觉发育持续时间很长,6岁前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跌到或撞到。 1岁,出现空间和时间知觉,"藏猫"游戏提示儿童理解空间和时间交替出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要与视觉和动觉相连系。 2~3岁儿童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冷、热、软、硬等,5~6岁能区分同样体积当重量不同的两只盒子。 3岁,开始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对上午、下午、晚上的理解要到5、6岁,而今年、去年、明年的时间知觉要到6岁以后。 3岁儿童开始辨别红色,对黄、蓝、绿的准确辨别要到4~6岁。 5、6岁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右,而以对方为中心分辨左右则要到7、8岁。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声音、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听觉发育;丰富的情感投入,促进儿童的体感和安全感的发育;图片、实物、情景结合语言刺激,促进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逐渐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法是,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间由短到长,从观察事物表

心理评估--诊断报告

心理评估—诊断报告 班级:心理咨询一班姓名:李彤学号:0921043107 【内容摘要】:求助者是一名46岁的徐女士,因丧夫而导致敏感、情绪不稳定三个多月,睡眠出现障碍,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家人和朋友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分析,作出诊断,以上症状和行为表现主要来自于其本人的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征得来访者的同意,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经过咨询,求助者重新回到家庭生活中,其情绪也基本稳定,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字】:成人中期;焦虑情绪;认知疗法;家庭疗法; 一、一般资料 人口学资料:徐女士,女,46岁,已婚,育有一女,某职业院校后勤老师,现在家待岗。 个人成长史:四兄弟排行老二,无姊妹,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学历中专,从小父母很少管教,性格开朗,为人善良,交友广泛。 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及思维未见异常,情绪不稳定、稍低落,出现焦虑情绪。 身体状态:轻度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医学检查躯体正常。 社会功能:影响正常生活。 心理测验结果:没有做心理测试。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稍低落,出现焦虑情绪。轻度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个人陈诉:因丈夫意外发生车祸,生活被迫打乱,女儿在外上学,无依无靠。 丈夫发生意外后,丈夫的家人及朋友对母女二人态度异常冷漠,甚者不闻不问,说风凉话。丈夫外边有钱财,但是无人归还,证据不足。因为身边的朋友出现类似状况,造成子女心理问题,生活困难,他人抢夺属于自己的财产,所以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出现心理问题,母女二人的生活会发生改变,会影响女儿一生的幸福。所以身边的家人及朋友问起家庭经济状况时,会产生多疑,担心有人来抢夺属于女儿的财产。晚上不敢睡觉,总是提高警惕担心意外发生。不敢单独过马路,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不希望女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觉得自己孤独、害怕。出现轻微的焦虑,想要离开现在熟悉的环境,找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和女儿重新开始生活。多疑的对象只限于家人,没有泛化。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如下: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对当事人来讲是生活大事件。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1)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1)有因: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 (2)有时:一般心理问题不间断持续一个月,间断持续二个月。 (3)有度: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不泛化。 二、严重心理问题: (1)有因:严重心理问题由现实的刺激(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激发。 (2)有时:严重心理问题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有度:严重心理问题痛苦难以自行解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许又新三标准 四、神经病的诊断标准: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稳定性原则。 五、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因素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七、商定咨询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八、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沃尔普的电击猫实验。原理是交互抑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九、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十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坦诚交流(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坦诚交流/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包括哪些(艾根,二册,101页):1、不固定角色。2、自发性。3、无防御反应。4、一致性。5、自我的交流。 十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的、自由的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求助者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个人感情,但在表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要对有心理困扰并要求接受帮助的来访者进行干预处理,必需首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assessment)及诊断(diagnosis)。评估有别于诊断,评估是对来访者整体、全面的了解,是诊断工作的基础,而诊断则是根据精神医学的分类标准对于病人的心理障碍进行归类和判断。评估是一个过程,并非都能在初次接触谈话后都能完成,有的需要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才能做到广泛全面的评估。 评估一般可以从自我功能评估、境遇问题评估、来访动机评估、紧急状况和危机评估、处理方法评估等五方面进行。 一、自我功能评估 根据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对来访者的人格结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思维模式做出评估。 (一) 功能的评估指标评估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即评估其自我发展的状况,通常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体现自我功能的健全程度:1.能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对他人具有爱心,能和别人建立稳定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 2.能敏锐地感受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并能贴切地表达这些感受。 3.能认识和维护自己合理权益。 4.能确定自己持续努力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5.能做到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尽心尽力。 6.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7.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时又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不良环境的想法和行动。 8.能做到自我控制,对己既不放纵也不过于苛刻。 9.能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及决定,并能对所作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 10.能合情合理第评价环境、自己及未来。 (二)自我功能评估的实施 全科医生可以参考以上10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健全的程度,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实施对来访者的自我功能的评估。评估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环境适应从对来访者生活经历,工作状态,学习成绩及与外界的接触能力去了解他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 2.人际关系对于来访者人际关系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了解他们与别人相处的能力、效果、维持时间、关系的深度以及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挫折等情况。另一方面是评估来访者与医生建立关系的情况,如是否能对医生接纳,信任与合作。有否关系方面的阻抗或是从交谈的气氛中观察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3.成熟程度评估成熟程度可以从来访者对事物的认真态度、判断能力、个人主见及自我激励等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来访者的表现与其年龄不符,显得不成熟,全科医生就应对此情况有所估计,对于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案例分析 患者姓名:樊某某,性别女,年龄21岁,汉族,某职高院校大三学生。 社会史:①家庭背景:出生于农村家庭,父母中学文化,以务农为生,勤劳忠厚,养有三个子女。最小,父母,哥姐。尤其是母亲对她疼爱有加。家庭条件在农村属中等,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关系较为和谐。②基本情况:平时性格比较活泼,为人直率,善言辞,学习刻苦,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他人对她评价较好,自实习回来看到有关失眠引起神经衰弱,最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的报道,就联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也会这样。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了。 既往经历的应激水平:成长背景:自幼身体柔弱,聪明懂事,很依赖。母亲总说“你体弱瘦小,如果考不上大学在,在农村婆家都不好找”负面事件:当年高考紧张,发挥失利,没有考上如意的大学,无奈之下就上了高职院校。 精神状态:症状表现: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提不起兴趣,害怕、紧张。脑子里胡思乱想。失眠两个多月,伴食欲不振。自我评价降低。 性格特点:依赖 初步诊断:1、患者由于高考紧张而发挥失利,没有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所以上了高职院校后感到了很失落。来到大学校园,有了城市里来的学生,虽然患者的家庭条件在农村属中等,但是相比之下

患者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与城市学生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感到自卑。 2、自幼身体柔弱,聪明懂事,学习好,倍受家人呵护,对家人很依赖。家人的过分关心和评价,使该生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和长相比较敏感。尤其是母亲总说“你体弱瘦小,如果考不上大学,在农村连婆家都不好找”这样的话,对该患者的自我长相评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小就认为自己长的不好,对别人的评价很在意。在这种认知框架下,对自己开始没有信心。 3、在实习期间,患者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提不起兴趣,害怕、紧张。脑子里胡思乱想。失眠两个多月,伴食欲不振。自我评价降低。在这样的内心环境里导致自己的自卑加剧,自信心丧失严重。 诱发原因:报纸上偏颇的信息报道又直接诱发了她脆弱敏感的神经,使她本来苦闷烦恼的心里“雪上加霜”。在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又转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由自己的失眠联想到神经衰弱,再联想到精神分裂症。心理和生理的问题犹如两条绳索在不断地缠绕着她,而且越来越紧,使她挣脱不开。神经衰弱症状仅仅是表层现象,失眠和神经衰弱,都是由严重心理问题引发而导致了目前不良的精神状况。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 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 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 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 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学时:3学时 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 1.神经板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 1.数量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同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不一致,所有主要感觉束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听神经出生时几乎所有纤维均含有较多的髓鞘,整个听觉通路的髓鞘化在2岁时已完成;视神经以外的视觉通路神经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而视神经仅在眼眶一段有少量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时才开始,但与吞咽、吸吮动作有关的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在出生前已经形成。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则一直持续到成年。 5.婴幼儿期神经发育特征婴幼儿期髓鞘化程度低,分化差,兴奋易泛化。神经元数量与纤维的复杂程度与儿童智商呈正相关。 (三)神经发育异常

心理健康与调适第六讲 心理健康评估

心理健康与调适第六讲心理健康评估 今天我们讲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第六章,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健康的评估,最主要的有这样四个内容:第一,我们要去了解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是什么;第二,我们要去了解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形式;第三,我们要去了解我们最常见的用于我们实际的一些心理健康评估的量表,我们要去了解;最后,我会在这里提供压力和抑郁这两个自我评估的量表给大家,大家可以现在就准备好空白的纸和铅笔,一会儿我们可以对着屏幕自我做一个评估,看看我究竟有没有压力,我的压力水平有太大,同时你可以去了解,我到底有没有抑郁,通过这样子的一种心理量表的测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心理健康评估的量表。 一、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 我们先来看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心理健康评估的对象是人,这个人当然就包括了有病的人和没有病的健康人,所以心理健康评估是评估人的,但这个评估人,他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里面,我们要去了解我们评估的任务是:第一,要描述个体和人群有关疾病的特征,要通过心理健康的评估的量表去描述一个人有病的时候有什么特征,有病的这一个群体在疾病的过程中间又有哪些特征;第二个,要去描述人体或人群的健康状况,当然这个健康更多的是指向心理健康;第三,评估日常的健康行为的习惯和日常功能的有效水平;第四,评估疾病发展过程中间的心理过程;第五,评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自然愈合过程中间的作用;第六,评估个体对不同的应激刺激的反应,这是我们讲到的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的前半部分。 任务的后半部分还包括评估疾病康复过程中间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其与社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时候是指心理社会,其次是要评估生活方式对防止疾病和增进健康的影响,评估个体与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的影响,评估各种生态学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有度: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你是否因为宝宝生长发育不达标而苦恼? 父母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父母的哪些行为影响宝宝的心理?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因而,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注特别意情绪控制,避免以下4种行为,谨防幼儿因父母不良情绪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 1、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 2、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 3、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

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

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1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1-2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1、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3、有度: (1)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2)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3)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1-3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2-1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2-2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1、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2、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 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 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 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5、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 ,却难以解脱;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 3 个月为短程,评分 1;3 个月到 1 年为中程,评分为 2; 1 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 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 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 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 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 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 3。

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您就是否因为宝宝生长发育不达标而苦恼? 父母就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得生活与成长伙伴,为人父母者得生活行为对幼儿得成长有着直接得影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得行为,尤其就是情绪,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得直接影响因素;父母得行为就是孩子得标杆,就是孩子心理发育得影响指针.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对于孩子得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父母得哪些行为影响宝宝得心理?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得行为,尤其就是情绪,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得直接影响因素;父母得行为就是孩子得标杆,就是孩子心理发育得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与,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得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与恐惧之中,对于孩子得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因而,从幼儿得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注特别意情绪控制,避免以下4种行为,谨防幼儿因父母不良情绪而影响正常得心理发育。 1、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得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她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与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得感觉。 2、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得情绪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得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得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得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得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得压力。 3、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她人 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她们面前责骂或批评她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就是一种非常不好得处世方式,更就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得不良教育方式.这样得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评估

【7】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评估 【单项选择题】 1.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交往距离应该属于()距离。 A. 公众 B. 个人 C. 社交 D. 亲密【答案】C 2. 为了避免在初诊接待中出现紧张情绪,心理咨询师应该在接诊前()。 A. 深入了解并记录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B. 掌握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理论方法 C. 熟练掌握初诊接待的各项操作步骤 D. 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心理测验的使用【答案】C 3. 对摄入性会谈正确的理解是()。 A. 不涉及咨询师初步观察到的疑点 B. 不能加入评价 C. 不涉及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目标 D. 不能加入提问【答案】B 4. 会谈中使用情感的反射时应该注意尽量()。 A. 不要体现咨询师情绪 B. 不要刺激求助者情绪 C. 不在初次会谈中使用 D. 不在后续治疗中使用【答案】C 5. 摄入性会谈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录音和录像,必须()。 A. 征得督导师同意 B. 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C. 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D. 符合咨询进程需要【答案】C 6. 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将会谈法定义为()。 A. 有目的的交谈 B. 有结构的交谈 C. 有理论的交谈 D. 有价值的交谈【答案】A 7. 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 A. 积极 B. 非评判性 C. 顺从 D. 有指导性【答案】B 8. 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会谈。 A. 摄入性 B. 治疗性 C. 鉴别性 D. 咨询性【答案】A 9. 以如何选择职业为主题的会谈是()。 .

A. 治疗性会谈 B. 咨询性会谈 C. 危机性会谈 D. 矫正性会谈【答案】B 10. 多重选择性问题是一种()。 A. 责备性问题 B. 修饰性反问 C. 开放式问题 D. 封闭式问题【答案】D 11. 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的提问是()。 A. 修饰性反问 B. 解释性问题 C. 责备性问题 D. 反问性问题【答案】C 12. 心理咨询师的提问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非推动求助者的自我探索,这是()。 A. 表达性问题 B. 解释性问题 C. 修饰性反问 D. 责备雄问题【答案】B 13. 选择会谈的内容时,应该使之适合()。 A. 咨询师的职业兴趣 B. 咨询师的理论水平 C. 求助者的心理强度 D. 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答案】D 14. 在整理临床资料时,应该对来自求助者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 A. 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 B. 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C. 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伤害 D. 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答案】A 15. 归纳和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A. 资料的可靠性 B. 使用统计方法 C. 赋予恰当意义 D. 进行迹象分析【答案】A 16. 与求助者的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的因素就是引发临床表现的()。 A. 关键点 B. 主导症状 C. 参照点 D. 必要条件【答案】A 17. 心理咨询师在心理诊断中为避免“贴标签”,应该以()依据。 A. 现实的临床表现 B. 成熟的治疗理论 C. 丰富的临床经验 D. 异常行为的原因【答案】A 18. 对心理咨询的正确理解是()。 A. 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是不一定能起作用 B. 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彻底解决 C. 心理咨询师要对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作承诺 .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内容提要: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 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 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 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 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 1.神经板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 1.数量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同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不一致,所有主要感觉束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听神经出生时几乎所有纤维均含有较多的髓鞘,整个听觉通路的髓鞘化在2岁时已完成;视神经以外的视觉通路神经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而视神经仅在眼眶一段有少量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时才开始,但与吞咽、吸吮动作有关的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在出生前已经形成。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则一直持续到成年。 5.婴幼儿期神经发育特征婴幼儿期髓鞘化程度低,分化差,兴奋易泛化。神经元数量与纤维的复杂程度与儿童智商呈正相关。 (三)神经发育异常 神经系统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到生物(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等有害因素刺激,其

心理问题诊断大全

各类心理问题全解析 1.心理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似神经症---→神经症----→各种精神障碍---→精神病 2.心理咨询主要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流派、人本主义等 3.心理咨询中常用专业心理测试: 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联合型瑞文测验(CRT)、中国比内测验)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 4.心理的总划分: 5.心理咨询师工作范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似神经症、各种精神障碍以及精神病药物治疗恢复期。

6.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无自知力:知道自己哪些症状是不正常的,主动寻求帮助)有无自知力是精神病诊断指标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认知、情感、意志之间协调一致:如难过时就会哭、受不公平待遇会愤怒、害怕了就会逃避等等)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如果完全背离了以上三点,并且出现了明显幻觉和妄想,初步可以判断为精神病。 7.心理问题的诊断 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8.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心因性精神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 神经症分为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单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急性焦虑------惊恐发作、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神经衰落等。 神经症【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

诊断方法 观察法:外表和行为;言语和思维;情绪;动作行为 会谈法一、最初唔谈: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收集个案情况的唔谈 1、当前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有什么痛苦;开始时间;病程变化;最早发生情况;有过何种治疗(他人、自已) 2、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身体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神经系 统方面的疾病;有无酗酒;有没有服用药物,特别是镇静药或某些特殊药品;基本的检查:如CT、脑电 3、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事件;人格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成长 环境与父母的关系 三、诊断性会谈: 按精神状况检查提纲进行会谈:有无感知觉障碍;有无智力和思维过程障碍;有无注意力和定向障碍;有无情绪高涨或低落;有无异常行为表现;有无异常行为表现;有无自知力 1、结构式会谈:标准化会谈,由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按所需资的要求,以较为固定的方式或定向的标准程序,编制出会谈的提纲或问卷,并且主动发问,要求来访者按问题回答。 (1)优点:系统收集资料;方法固定,节省时间;可以把不同对象放在一起比较。 (2)缺点:方式较刻板,可能引起来访者的反感;无法获得详细的资料。

2、非结构式会谈:自由式会谈,不预定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同来访者自由交谈,获得一些较深层的对诊断有意义的资料,方法上较灵活。不足:需要较多时间,有时会顾此失彼。 会谈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良好关系:恰当的会谈方式;真心实意的态度;学会倾听(2)细心体会(学会察言观色,注意谈话态度、姿势和表情动作)(3)把握会谈的方向:抓住来访者自已提出的主要问题 (4)建立联系(过去和现在、主观和客观) (5)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 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与精神病学的分类与诊断体系一致。精神障碍的分类,一般遵循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兼顾的原则。 1、《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APA,1994) 2、《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Problems, ICD) (世界卫生组织,1993)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CCMD)(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