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政课总结

思政课总结

东宁朝中思政课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积极开

展了“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朴虎锡校长为组长的“时代新人”思

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总负责人,各中层领导干部分工协作。制订了“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把“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

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当中。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营造“担

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育人氛围,打造立德树人的校园环境,积极推进思想政

治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我校“时

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宁市朝鲜族教育中心,是我市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少数民族学校,位于东宁市三岔口镇东北角,地势平坦,东临中俄结合胡布图河,交通便利。我校现有教师39人。现有 6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90 人,学生多数为农民子女,父母大多以务农和劳务外出为生,留守儿童占很大一部分。由于学生由老人代管甚至没人管,放任自流,无形中就影响到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家长们也不会教育子女,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迫在眉睫。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1.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好自身建设,明确思路,民主交流,科学决策。

2. 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彰显学科育人价值,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将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与改进、课堂实录等进行整理,形成优秀课例,打造一些优秀的“时代新人”思政课。

(二)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阶段新课程的总目标为:以加强初中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増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能力,引导学生在道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在总目标的引领下,任课教师针对年级学期教材明确了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三)确立教学方法

1、两个渗透:(1)生活的渗透,生活现象、生活事例与知识点之间的渗透,生

活现象与事例往往反映出青少年成长阶段遇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法治思想等多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和事例的分析,以事例折射出的道德问题不断强化和完善自身,进而塑造健全价格;(2)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将教

材案例与传统经典相结合,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情引趣,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2、两个注重:(1)注重将课程与伦理道德、心理学、法学、政治与国情等知识

的整合,形成道德与法律的融合;(2)注重过程与实践,改变简单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给学生提供思维、判断、选择的条件,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思维的呈现方面能结合所学、所感,通过整合实践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3、一个实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

综合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我校严格按照纲要要求,大力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努力拓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不断成长与提高,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能力,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思政课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于奠定其人生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乎着其性格的形成、良好情绪与习惯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优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道德思想,成为朝气逢勃、会关心、会尊重、会负责的一代;引领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优秀传统文化财富、领略思维之美,变得更加高尚;引领其从课程中支寻求、去发现,在生活中去体验、去理解、去领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创造新辉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