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高考化学练习易错题选及答案

高中高考化学练习易错题选及答案

高中高考化学练习易错题选及答案
高中高考化学练习易错题选及答案

高中高考化学练习(易错题选)及答案

1、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

A、铁屑与稀硫酸;

B、FeO与稀硫酸;

C、Fe(OH)3与稀硫酸;

D、Fe2(SO4)3与铜粉。

2、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A、用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反应不快,可将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再和硫酸反应,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B、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C、做催化裂化实验时,如无工业用优良催化剂,也可用水泥代替;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以下。

3、中和滴定实验进行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是:A、滴定管内液面的读数;B、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C、不停摇动锥形瓶;D、用右手控制滴定管中液体流出的速率。

4、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滤液中再通入硫化氢又产生沉淀,不符合此现象的组是:A、Hg2+、Al3+、Ba2+、Na+;B、Ag+、Fe3+、Mg2+、Cs+;

C、Ag+、Cu2+、Rb+、NH4+;

D、Fe2+、Ca2+、Li+、K+。

5、不加其它试剂就无法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

A、NH4NO3、Na2SO4、CuSO4、MgCl2;

B、MgCl2、BaCl2、NaOH、H2SO4;

C、NaBr、AgNO3、HCl、KI;

D、NaNO3、BaCl2、Na2CO3、H2SO4。

6、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构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或Cl-周围紧邻的有6个Cl-或Na+;

C、在CsCl晶体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而和每个Cs+等距离紧邻的也有8个Cs+;

D、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也有8个CO2分子。

7、CO2和NO组成的混和气体VL,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L):A、V/2;B、V/3;C、5V/6;D、V。

8、由某一元醇a和一元羧酸b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为212,分子内碳原子数是氢和氧原子数之和,该酯不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知a可氧化得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的分子量比b大14;B、该酯中一定不存在双键;C、b的分子量比a大14;D、酯a,b三种分子中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式量大于45的原子团。

9、近年来,有人主张将长式周期表中的主,副族序号取消,改为由左向右排成18列,如ⅠA族为第一列,按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这张周期表中在1-18号元素间应存在36个空格;

B、原子序数≤56的属奇数的元素都位于奇数列;

C、第十三列中包含5种元素;

D、黑色金属位于第9-10列中。

10、金属钠能在液氨中溶解为蓝色的液氨溶液,蓝色据认为是生成了电子的氨化物,即e(NH3)n-的缘故,有反应Na+nNH3=Na++e(NH3)n-。小心蒸去氨可得白色固体NaNH2,而且有以下反应发生:2Na+2NH3=2NaNH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不能发生电离;B、液氨能电离出NH4+和NH2-离子;

C、钠的液氨溶液是强还原剂;

D、蒸发钠的液氨溶液时蓝色会逐渐褪去。

11、有下列五个化学方程式:①C2H2+H2=C2H4,②CH4=H2+1/2C2H4,③C+2H2=CH4+xkJ,

④C+1/2H2=1/2C2H2+ykJ,⑤C+H2=1/2C2H4+zkJ当温度下降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根据上述事实,试确定③-⑤中x、y、z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y>x>z;

D、z>x>y。

12、一定温度时有摩尔质量为Mg/mol的某溶质R的溶液,当加入Ag不含结晶水的R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溶液均达饱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R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是100A/(A+B)%;B、该温度下若R的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溶液密度为(A+B)CM/1000B g/mL;C、R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00A/Bg;

D、若原溶液质量分数为50A/(A+B)%,则原溶液质量为2Bg。

13、对下列四种情况:①崇明岛的形成;②用黄豆制豆腐;③向某浓度的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盐酸无可见现象;④钢笔灌用不同牌号蓝墨水易发生堵塞。能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②;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某试样为硫铵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含百分率为21.2%,则试样中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A、1:1;B、4:1;C、1:4;D、任意比。

15、在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95%,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是:

A、等于2.05/3;

B、小于2.05/3;

C、大于2.05/3;

D、等于2/3。

16、在t1℃时反应2A(g)=B(g)+Q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数值上等于混和气体的总质量除以总物质的量)为M1,t2℃时该反应平衡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平衡向右移动,Q<0;

B、若M1

C、若M1>M2,平衡向左移动,Q>0;

D、若M10。

17、用惰性电极以1A的电流电解0.5mol/L的KCl溶液200mL,当溶液的pH=12时,电解通电的时间是:A、3分13秒;B、3分23秒;C、3分32秒;D、3分39秒。

18、下列反应中,有黄色物质生成的是:A、鸡蛋白和几滴浓硝酸混和,微热;B、磷酸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和;C、H2S气体通过灼热的玻璃管;D、苯酚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19、绿矾在强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硫酸、SO2气体、氧化铁和水,每生成1mol硫酸,被分解的绿矾的物质的量是:A、1mol;B、2mol;C、3mol;D、1.5mol.。

20、某氨水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密度为dg/mL,1Kg这种氨水中含有的氨是:A、1000dw g;B、c mol;C、c/d mol;D、34w/7 g。

21、在一定条件下,4L气体x在3L气体y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LN2和6L水蒸气。X、y 是:

A、NO2,H2;

B、NH3,O2;

C、N2H4,NO2;

D、N2O3,H2。

22、某饱和一元醛和酮(RCOR')的混和物共0.5mol,质量为26.2g,该混和物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最多析出43.2g银。则混和物中的醛可能是:A、乙醛;B、丁醛;C、戊醛;D、已醛。

23、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把这一周期元素全部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A、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种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B、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是一种金属;D、第七周期第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4、对于过渡元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电子层数≥4,故均为金属元素,它们的性质还与次外层电子数有关,即化合物的性质与该元素实际提供的价电子数有关。如锰元素的氧化物或对应水化物有以下几种等形式,其中具有碱性或两性的是:

A、MnO;

B、MnO2;

C、Mn2O7;

D、Mn(OH)3。

25、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通SO2于亚硒酸溶液中,单质硒即析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硒酸的氧化性强于氯气;B、亚硒酸氧化性强于亚硫酸;C、二氧化硒还原性强于二氧化硫;D、析出1mol硒,需亚硒酸、SO2和水各1mol。

26、氯化铜的稀溶液是淡蓝色的,可是加入浓盐酸后,溶液变成黄绿色了,这种颜色变化是

由下列可逆反应造成的:Cu(H2O)42+(溶液)+4Cl42-(溶液)+4H2O其中Cu(H2O)42+为淡

蓝色,CuCl42-为黄绿色。下列哪种方法又能使溶液变成淡蓝色:①加蒸馏水,②加AgNO3溶液,③加入NaCl溶液,④加入NaOH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

③和④。

27、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余三个特征不同的是:

A、Na2O2+H2O;

B、NO2+H2O;

C、Cl2+H2O;

D、F2+H2O。

28、某温度时,下列气体和氧气混和气体7L,充分燃烧后,通过浓硫酸,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体积变成4L,原来气体不可能的是:A、丁炔;B、丙烷;C、乙烯;D、甲烷。

29、在反应器中充入二氧化硫V1L和硫化氢V2L(标况),充分反应后测知所得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以下推断错误的是:A、V1>1.12,V2>2.24;B、V1+V2≥3.36;

C、若V1=1.12,则V2≥2.24;

D、若V1≥1.12,则V2=2.24。

30、加热含有NH4HCO3杂质的小苏打试样,当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不再有气体产生,则该小苏打试样的纯度为:A、50.00%;B、57.35%;C、63.10%;D、79.25%。

31、有一可逆反应,若将按下列两种配比的物质:

(1)0.8molA,1.2molB,1.2molC,2.4molD;(2)1.4molA,2.1molB,0.6molC,1.2molD。

放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方程式中的x值为:A、1;B、2;C、3;D、4。

32、甲基环己烷的一溴代物同分异构体有__种:A、3;B、4;C、5;D、6。

33、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再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可能为:A、Na2SO3;B、FeSO4;C、CaCl2;D、Na2CO3。

34、在15℃时,3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200g里加入食盐5g,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5%;B、30%;C、31、7%;D、32.5%。

35、若用相同量的碱MOH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含氧酸HmROx和HnR'Oy溶液完全中和生成正盐,则HmROx溶液与HnR'Oy溶液的体积比为:

A、n:m;

B、n:1;

C、1/m:1/n;

D、m:n。

36、已知pH值为1的某溶液中,含有较多量的Ag+和Na+,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O3-;B、CO32-;C、F-;D、Cl-。

37、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卤化氢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HF;

B、HCl;

C、HBr;

D、HI;

E、HClO。

38、在反应2KI+O3+H2O=2KOH+O2+I2中,当有4molKI被氧化,则被还原的臭氧的物质的量为__mol:A、2;B、2/3;C、3;D、4/3。

39、在0℃1.01×105Pa时,下列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可能为52.2的是:

A、H2S和SO2;

B、NO和O2;

C、SO3和CO2;

D、HI和Cl2。

40、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A、(b-a)/20;B、(b-a)/40;C、(b-a)/80;D、(a-b)/20。

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选)(一)参考答案:

1、A;

2、BD;

3、BC;

4、AD;

5、B;

6、CD;

7、BD;

8、CD;

9、D;10、A;11、B;

12、B;13、D;14、D;15、B;16、C;17、A;18、AC;19、B;20、C;21、B;22、A;23、BD;24、AD;25、AB;26、C;27、D;28、A;29、A;30、D;31、B;32、C;

33、AB;34、B;35、AC;36、A;37、A;38、D;39、BD;40、BC。

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选)(二)

1、X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Y离子和X离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能按1:2组成化合物Z,则Z可能为:A、CaCl2;B、MgF2;C、Na2O;D、K2S。

2、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K+,NH4+,Cl-,NO3-;

B、Na+,K+,HCO3-,SO42-;

C、K+,Na+,NO3-,MnO4-;

D、Na+,S2-,SO32-,Cl-。

3、在同温同压下,合成氨反应N2+3H2=2NH3进行到某时刻达到平衡.起始时N2和H2共120体积,平衡时总体积为70体积,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比可能为:

A、1:3;

B、9:15;

C、5:19;

D、1:1。

4、某元素X形成的气态X2分子共有3种,其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70、72、74;此三种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则:A、X有三种同位素;B、质量数为35的同位数其原子百分含量为75%;C、其中一种同位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为36;D、X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

5、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银、硝酸铅、碘化钾和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在该混合液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通电片刻后,气体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127:108;

B、16:207;

C、108:35.5;

D、8:1。

6、13.6g含杂质的氯化铜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28.7g,则其中杂质可能为:A、BaCl2;B、ZnCl2;C、MgCl2;D、AlCl3。

7、含有agHNO3的稀硝酸溶液和b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及硝酸盐,则a:b不可能是:A、2:1;B、3:1;C、4:1;D、9:2。

8、C8H18的烷烃在一定条件下受热裂解可生成CH4、C2H6、C2H4、C3H6、C4H8五者的混和气体,此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14;B、57;C、38;D、无定值。

9、把铝粉和Fe3O4粉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前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也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9:8;C、3:4;D、4:3。

10、25℃时,NH4Cl和Na2CO3溶液的pH值分别为5和10,则这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 H+之比为:A、1:10;B、2:1;C、105:1;D、5:1。

11、在常温常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的水解程度不变;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不变;C、Na2CO3溶液的浓度不变;D、溶液的pH不变。

12、常温下,0.01mol/L的碱溶液的pH值为:A、≥2;B、=12;C、≤12;D、无法确定。D

13、周期表中有些元素有隔类相似现象(即对角线相似),如Mg、Li;Si、B;Be、Al等性质相似。现电解熔融LiCl可得Li和Cl2。若用已潮解的LiCl加热蒸干并强热至熔融,再用惰性电极电解,结果得到金属锂,还有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其主要理由是:A、电解出的锂与水反应放出H2;B、电解前LiCl加热时已发生水解,电解时产生H2;电解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O2;D、在高温时阳极放出的Cl2与水作用会放出O2。

14、为研究生命起源,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在模拟原始大气无氧条件下,把甲烷、氨、氢气和水在密封瓶中通过加热放电,第一次获得了少量含氮的化何物,它们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这类物质可构成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可能是:A、有机酸类;B、糖类化合物;C、亚硝酸酯;D、硝基化合物。

15、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因锡、铅的同一主族,且铅位于锡下方,故铅比锡更易与酸中H+发生置换反应;B、将砹化钾与碘化钾溶液分别置于空气中,碘化钾溶液更容易变质;

C、因铊与铝同主族,故氢氧化铊与氢氧化铝一样都有明显的两性;

D、锗单质是重要的半

导体材料。

1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 C20H42分子中共含N A个共价键;B、25℃时,1mL纯水中含水10-10N A个OH-离子;C、含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为2N A个;D、当NO2溶于水产生1molNO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17.下列叙述,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改变;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18、取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Zn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H2多;B、盐酸与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H2一样多;C、醋酸与锌的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19、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构简式为CH3CONH-C6H4-OH,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溶于热水;B、在人体内能水解;C、1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4mol;D、与对硝基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20、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O4,△H=-57kJ达到平衡后,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体积;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移走一部分N2O4气体。

21、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玻璃棒;⑤分液漏斗;⑥坩埚;⑦滴定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⑥。

22、金属镁与某浓度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参加反应的镁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6;B、30;C、44;D、80。

23、常温下pH值相等的H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1.0×10-a mol/L和1.0×10-b mol/L,水的电离度分别为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1=α2;

B、a+b=14;

C、a<b;

D、a>7,b<7。

24、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盐酸10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的氯气1.12L,Fe2+全部被氧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2O7。

2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与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

26、X、X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比为1:4:1,它比Y原子多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离子半径大于Y离子半径;B、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两种化合物;C、X、Y形成的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可在烧瓶中进行;D、电解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得Y的单质。

27、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A、2;B、4;C、6;D、8。

请根据下列选项回答28~30小题:A.[w/(w+18a)]100%;

B.[w/(w+36a)]100%;

C.[71w/161(w+36a)]100%;

D.[71w/161(w+18a)]100%。

28、在25℃时,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29、在25℃时,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30、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

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31、鉴别盐酸、石灰水和氯化钙3瓶无色溶液,有下列试剂:(1).NaHCO3溶液,(2).AgNO3溶液,(3).Na2CO3溶液,(4).酚酞溶液。真正可选用的是: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1)或(4)。

32、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加入过量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又有沉淀生成,再过滤,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仍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A.Ag+、Fe2+、Ca2+;B.Al3+、Mg2+、Ba2+;C.Ca2+、Fe2+、Ba2+D.Ag+、Mg2+、Ba2 33、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Al2O3中。用NaOH溶液处理铝矿(Al2O3)时,生成NaAlO2、NaGaO2;而后通入适量CO2,得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

C、镓浓度小,所以不沉淀;

D、Al(OH)3是难溶物。

34、12克的样品在天平上称量时由于砝码和样品错放位置(5g以下用游码),则该学生称得的读数为:A.8克;B.10克;C.18克;D.15克。

35、在反应:Fe2(SO4)33+3K2SO4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A、KSCN;B、K2SO4;C、NaOH;D、FeCl3。

36、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A、NO2;B、CO2;C、NH3;D、CO。

37、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和后,再通入甲基橙溶液中,其现象是:

A.由橙变黄;

B.由橙变红;

C.褪色;

D.先变红,后褪色。

3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饱和的胆矾溶液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粉末,很快有较多量的蓝色晶体形成;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选)(二)参考答案:

1、A;

2、BD;3A;4、B;5、D;6、A;7、A;8、C;9、C;10、A;11、B;12、D;

13、C;14、CD;15、D;16、D;17、BD;18、BC;19、C;20、C;21、B;22、CD;

23、BD;24、C;25、C;26、B;27、B;28、D;29、C;30;31、D;32、AD;33、A;

34、C;35、B;36、A;37、B;38、B。

2010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11电磁感应

第11单元电磁感应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规律。 本单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要求能够从空间想象的角度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用画图的方法将题目中所叙述的电磁感应现象表示出来。能够将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直流电路的问题;能够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解决电磁感应问题;会用图象表示电磁感应的物理过程,也能够识别电磁感应问题的图像。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不准确;空间想象出现错误;运用楞次定量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操作步骤不规范;不会运用图像法来研究处理,综合运用电路知识时将等效电路图画错。 例1在图11-1中,CDEF为闭合线圈,AB为电阻丝。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线圈CDEF中的感应电流在G处产生的磁感强度的方向是“·”时,电源的哪一端是正极? 【错解分析】错解:当变阻器的滑动头在最上端时,电阻丝AB因被短路而无电流通过。由此可知,滑动头下移时,流过AB中的电流是增加的。当线圈CDEF中的电流在G处产生的磁感强度的方向是“·”时,由楞次定律可知AB中逐渐增加的电流在G处产生的磁感强度的方向是“×”,再由右手定则可知,AB中的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从而判定电源的上端为正极。 楞次定律中“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所述的“磁通量”是指穿过线圈内部磁感线的条数,因此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位置一般应该选在线圈的内部。 【正确解答】 当线圈CDEF中的感应电流在G处产生的磁感强度的方向是“·”时,它在线圈内部产生磁感强度方向应是“×”,AB中增强的电流在线圈内部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是“·”,所以,AB中电流的方向是由B流向A,故电源的下端为正极。 【小结】 同学们往往认为力学中有确定研究对象的问题,忽略了电学中也有选择研究对象的问题。学习中应该注意这些研究方法上的共同点。 例2长为a宽为b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的OO′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旋转,设t= 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则此时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1、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那么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那么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4、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将质量分数分不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6、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那么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7、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赶忙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完整版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 题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 2CO 3 B、KHCO 3 C、Al 2O 3 D、NaHSO 4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 3 - +H+=H 2O+CO 2 ↑;HCO 3 -+OH-=H 2 O +CO 3 2- (2)Al 2 O 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 高二学,现在了解:Al 2O 3+ 6H+=3H 2O+2Al3+;Al 2 O 3 +2OH-=2AlO 2 -+H 2 O。 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答案:BC 2、下列关于Na 2O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 2 O 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 变成Na 2 O B、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只作氧化剂 C、用Na 2 O 2 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 2 O 2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 大量的O 2 ,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A选项应中Na 2 O 2 久置于空气中 会变成Na 2 CO 3 ;B选项Na 2 O 2 与水的反应 中,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 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 2 O 2 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 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 2 O 2 ,由于 Na 2 O 2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 2 ,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 褪色,物理变化;Na 2 O 2 、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B、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 (2)写出A的电子式___;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 (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 (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7热学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七单元:热学 令狐文艳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微观的分子动理论部分,一是宏观的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其中分子动理论部分包括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物体的内能等概念,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物体内能变化的规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气体状态变化规律中包括热力学温度、理想气体和气体状态参量等有关的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容、等压过程的特点及规律(包括公式和图象两种描述方法)。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的模型方法,其中在分子动理论中将微观分子的形状视为理想的球体,这是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对微观量进行估算的基础;在气体状态变化规律中,将实际中的气体视为分子没有实际体积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想气体,从而使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以大大的简化。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关系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

对于宏观的气体状态的分析,学生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对气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方面存在着困难,由此导致对气体状态规律应用出现错误;另外,本单元中涉及到用图象法描述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对于p—V,p—T,V—T图的理解,一些学生只观注图象的形状,不能很好地理解图象上的点、线、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从图象上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像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的困难。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错解分析】错解一:因为温度低,动能就小,所以内能就小,所以应选A 而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所以速率也小。所以应选B。 错解三:由加速运动的规律我们了解到,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初速和加速度与时间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肯定越来越快再由动能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 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 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 B 融化的是Al2O3 C 融化物滴落 D 融化物不滴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4 B HCl C BaCl2 D NaOH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 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 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 7、在Na和H2O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 B 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4 100% 100 2.3 ? + B 4 100% 10040.1 ? +- C 4 100% 1004 ? + D 4 100% 100 2.30.1 ? +- 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H+、Ca2+、Na+、NO3-B.Na+、Mg2+、Al3+、Cl- C.Cu2+、Mg2+、Cl-、OH-D.Ba2+、Cl-、OH-、NO3- 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3 4 4 4 4 4 4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共 80 道) 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C ) ①无色溶液中:K +,Cl —,Na +,H 2PO4—,PO 3—,SO 2— ②使pH=11 的溶液中:CO 2—,Na +,AlO —,NO —,S 2—,SO 2— 3 2 3 3 ③水电离的H +浓度c (H +)=10—12mol·L —1 的溶液中:Cl —,HCO —,NO —,NH +,S O 2— 3 3 ④加入Mg 能放出H 2 的溶液中:Mg 2+,NH +,Cl —,K +,SO 2— 4 2 3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 3+,MnO —,NO —,Na +,SO 2— 4 3 4 ⑥酸性溶液中:Fe 2+,Al 3+,NO —,I —,Cl —,S 2—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 、把 3.6g 铜粉放入100mL 4mol ·L —1 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 ( D ) A 、7.2g B 、10.8g C 、6.3g D 、2.4g 3. 、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氧微粒O 4,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B 、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 、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D 、它的氧化性比O 3 差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 B.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C.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析出红褐色沉淀 D.将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 5.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C ) 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 · 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OH -===H 2O ;ΔH=-57.3 kJ ·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 )+O 2(g ) ===2H 2O (l );ΔH=+285.8 kJ · mol —1 6. 、镓是1871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IIIA 族。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 、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 、 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 、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 、 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A 、将0.1mol·L —1HCl 溶液数滴缓缓滴入1 mol·L —1 50mLNa 3PO 4 溶液中,且不断搅拌:3H + + PO 3— = H 3P O 4 B 、将1 mol·L —1 NaAlO 2 溶液和1.5 mol·L —1 的HCl 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 — + 9H + + 3H O = 5Al(OH) ↓+ Al 3+ 2 2 3 C 、向1 mol·L —1 明矾溶液50mL 中滴入数滴0.1mol·L —1Ba(OH)2 溶液 Al 3++2SO 2—+2Ba 2++3OH —=Al(OH) ↓+2BaSO ↓ 4 3 4 D 、将少量SO2 气体通入NaClO 溶液中:SO 2+H 2O+ ClO —=SO 2—+Cl —+2H + 8.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溶液和NaClO 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B ) A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B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大于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C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D 、NaCl 溶液的pH 大于NaClO 溶液的pH 9、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 2S 2O 7)。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 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 D ) A 、 4 B 、 6 C 、 7 D 、 8 10、NO 的血管舒张作用是由于它和一种含血红素的酶中的铁离子配位而推动一系列变化造成的。已知配位的NO 是CO 的等电子体,下列物种中可与铁配位的是 ( B )

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4动量

第四单元: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动量、冲量、反冲等基本概念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冲量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一段时间的结果,动量是描述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某一时刻的状态量,物体受到冲量作用的结果,将导致物体动量的变化。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加、减运算都遵守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维的矢量运算方法,其中包括动量定理的应用和动量守定律的应用,由于力和动量均为矢量。因此,在应用动理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时要首先选取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的力或动量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而不能只关注力或动量数值的大小;另外,理论上讲,只有在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系统的动量才守恒,但对于某些具体的动量守恒定律应用过程中,若系统所受的外力远小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内力,则也可视为系统的动量守恒,这是一种近似处理问题的方法。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只注意力或动量的数值大小,而忽视力和动量的方向性,造成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一列方程就出错;对于动量守恒定律中各速度均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认识不清。对题目中所给出的速度值不加分析,盲目地套入公式,这也是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 例1 、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 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短,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间长。 【错解分析】错解:选B。 认为水泥地较草地坚硬,所以给杯子的作用力大,由动量定理I=△P,即F·t =△P,认为F大即△P,大,所以水泥地对杯子的作用力大,因此掉在水泥地上的动量改变量大,所以,容易破碎。 【正确解答】设玻璃杯下落高度为h。它们从h高度落地瞬间的 量变化快,所以掉在水泥地上杯子受到的合力大,冲力也大,所以杯子 所以掉在水泥地受到的合力大,地面给予杯子的冲击力也大,所以杯子易碎。正确答案应选C,D。 【小结】判断这一类问题,应从作用力大小判断入手,再由动量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高三试题解析高中物理易错题热学

热学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微观的分子动理论部分,一是宏观的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其中分子动理论部分包括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物体的内能等概念,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物体内能变化的规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气体状态变化规律中包括热力学温度、理想气体和气体状态参量等有关的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容、等压过程的特点及规律(包括公式和图象两种描述方法)。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的模型方法,其中在分子动理论中将微观分子的形状视为理想的球体,这是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对微观量进行估算的基础;在气体状态变化规律中,将实际中的气体视为分子没有实际体积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想气体,从而使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以大大的简化。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关系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对于宏观的气体状态的分析,学生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对气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方面存在着困难,由此导致对气体状态规律应用出现错误;另外,本单元中涉及到用图象法描述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对于p—V,p—T,V —T图的理解,一些学生只观注图象的形状,不能很好地理解图象上的点、线、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从图象上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

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像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的困难。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错解分析】错解一:因为温度低,动能就小,所以内能就小,所以应选A 而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所以速率也小。所以应选B。 错解三:由加速运动的规律我们了解到,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初速和加速度与时间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肯定越来越快再由动能公式 错解一是没有全面考虑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温度低只表示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而不表示势能一定也小,也就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一定也小,所以选项A是错的。 实际上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同,而动能不仅与速度有关,也与分子质量有关,单从一方面考虑问题是不够全面的,所以错解二选项B也是错的。 错解三的原因是混淆了微观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差别。分子的平均动能只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而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内所有分子

高三化学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9肇庆一模6)用铝热剂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1mol ,耗铝最少的是 A .MnO 2 B .WO 3 C .Co 3O 4 D .Cr 2O 3 2.(09肇庆一模7)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 .NaOH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3.(09汕头一模6)下列各组离子:(1) I -、ClO -、NO 3-、Cl -; (2) K +、H +、NO 3-、Cl -; (3)SO 32-、S 2-、Cl -、OH -; (4)Mg 2+、Cu 2+、SO 42-、Cl -; (5)Fe 3+、SCN -、K +、SO 42-; (6)K +、HPO 42-、PO 43-、HSO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别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不少于4组 4.(09汕头一模9)恒温25℃时,将两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析出了a mol 气体,同时有ωg Na 2SO 4·10H 2O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αωω18+×100% B .α ωω36+×100% C .%)18(1617100αωω+ D . %)36(1617100αωω+ 5.(09清远一调6)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作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6.(09清远一调8)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 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 2比NaCl 易溶于水 C .在整个过程中NaCl 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 的溶解平衡 7.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2H 2O(l)+SO 2(g)+I 2(s) 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 SO 2(g)+O 2(g); 2HI(g) H 2(g)+I 2(g)。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 A. a mol B.0.5a mol C. 0.25a mol D. 2a mol 8.(09韶关一调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见下表)中和后再排放,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高中化学十道易错题

化学易错题 1.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 3,又能溶解H 2 SiO 3 ,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 子组是 A.K+、Na+、HCO 3-、NO 3 - B.Na+、SO 4 2-、Cl-、ClO- C.H+、Mg2+、SO 42-、NO 3 - D.Ag+、K+、NO 3 -、Na+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 2通入NaOH溶液中:SO 2 +2OH-=SO 3 2-+H 2 O B.Fe(NO 3)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 2 C.NaNO 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 2MnO 4-+5NO 2 -+6H+=2Mn2++5NO 3 -+3H 2 O D.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 2 溶液: 2HCO 3-+Ba2++2OH-=BaCO 3 ↓+2H 2 O+CO 3 2- 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C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 4NO 3 溶液中含有的NH 4 +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 2 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4.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5.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共80道)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2PO4—,PO43—,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 (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S2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把3.6g铜粉放入100mL 4mol·L—1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 D ) A、7.2g B、10.8g C、6.3g D、2.4g 3、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氧微粒O4,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D、它的氧化性比O3差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 B.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C.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析出红褐色沉淀 D.将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 5、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C )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 6、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IIIA族。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将0.1mol·L—1HCl溶液数滴缓缓滴入1 mol·L—1 50mLNa3PO4溶液中,且不断搅拌:3H+ + PO43—= H3P O4 B、将1 mol·L—1 NaAlO2溶液和1.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 + 9H+ + 3H2O = 5Al(OH)3↓+ Al3+ C、向1 mol·L—1明矾溶液50mL中滴入数滴0.1mol·L—1Ba(OH)2溶液 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 ClO—=SO42—+Cl—+2H+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Cl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B、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C、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D、NaCl溶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 9、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2S2O7)。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D ) A、 4 B、 6 C 、 7 D、 8 10、NO的血管舒张作用是由于它和一种含血红素的酶中的铁离子配位而推动一系列变化造成的。已知配位的NO是CO的等电子体,下列物种中可与铁配位的是( B )

高中物理高三试题解析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光学

第13单元:光学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棱镜、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法线、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透镜(凸、凹)的焦点及焦距、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谱、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电磁波谱、光电子、光子、光电效应、等基本概念,以及反射定律、折射定律、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计算式,光的波粒二象性等基本规律,还有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本单元涉及到的方法有:运用光路作图法理解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的成像原理,并能运用作图法解题;根据透镜成像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物象变化情况。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解题操作过程不规范导致计算错误;将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综合时概念不准确;不善于用光路图对动态过程作分析。 例1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里时传播方向如图13-l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错解分析】错解: 如图13-2所示,α为入射角,β为折射角。 错解原因一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加分析地认定玻璃与空气总是上下接触的;二是对光的折射及其规律未吃透,将题设文字条件与图形条件结合起来的分析能力差。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题设文字条件是“从玻璃射入空气”,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再结合题设所给图形,可知CD为界面,AB为法线。 【正确解答】 如图 13-3所示,α′为入射角,β′折射角(CD左面为玻璃,右面为空气)。

【小结】 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首先应对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呢?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作出判断。为了保证你每次做题时,能够不忘判断,建议同学们做光的折射题时,先画出光路图,标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向,在界面处标出哪一个是光密媒质,哪一个是光疏媒质。然后再解题。 例2 一束白光从玻璃里射入稀薄空气中,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3,求入射角为下列两种情况时,光线的折射角各为多少? (1)入射角为50° (2)入射角为30° 【错解分析】错解: r=30°3′ r=19°4′ 此解法中没有先分析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会不会发生全反射。而是死套公式,引起错误。 【正确解答】 光线由玻璃里射入空气中,是由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其临界角为 由已知条件知,当i=50°时,i>A,所以光线将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中。当i=30°时,i<A,光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 sinr=n·sini=1.53×sin30°=0.765 r= 49°54′ 【小结】 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时,首先应做出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如是前者则i>r,如是后者则i<r。其次,如果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中,还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应再判断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明确有无折射现象。 例3如图13-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则: [ ]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 (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 0.02mol b a N A或6.02×1023 b a 2.8g 4.48L 3:13 【解析】 【分析】 (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 (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4)由n=m 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 (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 (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 (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 (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

高中化学必修一易错题分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易错题的分析 本次测试得分率最低的三道题目分别为第6题(42.50%)、第7题(40.00%)和第15题(37.50%) 第6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 2+,A 项不正确;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有Fe 2+、Fe 3+生成, 其离子方程式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B 项不正确;C 项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故C 项不正确。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是高考中是必考的,要求学生对该知识一定要完全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对付这些题目的技巧。 第7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及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铝与碱反应生成气体的知识点 解析:A 项中,首先Al 与0.01 mol H +反应生成H 2 0.01 g ,Al 过量0.053 mol ,0.01 mol K 再与水反应生成H 2 0.01 g ,KOH 0.01 mol 。反应2Al +2KOH +2H 2O===2KAlO 2+3H 2↑中,据0.01 mol KOH 计算,又生成H 2 0.03 g ,总共生成H 2 0.05 g 。B 项中,0.02 mol Na 与水反应生成H 2 0.02 g ,Mg 与NaOH 溶液不反应,故H 2总质量最多0.02 g 。C 项中,只有Zn 与酸反应,生成H 2 0.01 g ,Al 与水不反应。D 项中,只有Mg 与酸反应,生成H 2 0.01 g ,Cu 与水不反应。 学生的得分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分析能力还欠缺,同时金属的性质也不熟悉,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第15题考查有关“工艺流程图”的知识,学生比较陌生,同时对于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程度不够熟悉,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找不到得分点,有学生虽然回答了,但没有得分。错误较多的还是方程式的书写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