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时辰养生瑜伽(附图和讲解)

十二时辰养生瑜伽(附图和讲解)

十二时辰养生瑜伽(附图和讲解)
十二时辰养生瑜伽(附图和讲解)

十二时辰养生瑜伽(附图和讲解) 一、卯时5-7大肠经

早晨5-7点:大肠经主时(排泄)。

起床后第一杯水最好喝温水。

起床后的第二杯水(津液)。(叩齿吞津法,牙齿叩100下,会逐渐分泌很多唾液,慢慢吞下,据王鸿谟教授说会在食道吸收什么唾液素,据说有美容养颜,淡化黑色素效果,所以要慢慢吞,然后这个口水道家叫金津玉液,可以补肾养颜却老还形的。。。)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危机的小方法:看手掌根处的生命线尾部,有没有分出许多小分叉,有就是会得了。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的小方法:食指指节有青色血管。(这个嘛。。其实大多会有啦)

早晨洁肠瑜伽操:双手向上伸展,向上合十,慢慢向右伸展,保持两个呼吸,起,再向左伸展,保持两个呼吸,起;然后把手落下来,并慢慢地蹲下来,双手抱小腿,保持3分钟;然后,跪立在地面上,左膝盖不动,把右腿打开向外,踩地,把右手摁在右脚内侧,左手扶着髋,左肩往后展,保持2分钟就可以了然后换另外一边做同样的动作。

排宿便

演示通肠的穴位:肚脐各向两侧,旁开两寸(三指)的位置,可以用十个手指头

插在一起,两个手的拇指指尖刚刚好摁在天枢穴上,轻揉并逐渐加上点力量,按摩上5分钟,然后双手握拳,轻轻地敲打5分钟。

二、辰时7-9胃经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早餐的重要原则:1、辰不食凉,早餐应选择温热的食物。2、粥最养生胃,早餐可选择食粥。3、小咸菜,早餐可选择食用适量的小咸菜。

秋冬季最佳养生粥:大米燕麦山药粥。

东方人体质温和,早餐应避免吃凉食。

早饭后养生动作:1、摩膝盖。2、敲打足三里,可沿小腿外侧上下敲打5

分钟左右,要敲三个穴位,敲足三里穴(调胃)后,敲下量四横指处的上巨虚穴(调大肠),再敲下量四横指处的下巨虚穴(调小肠)。

饭后20分钟,摩擦膝盖、敲打小腿外侧,可延年益寿。

手指并拢如手掌出现缝隙,预示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如手掌心出现表色青色血管、或发黄,预示着脾胃功能可能不好。(中焦虚寒,湿盛)

调节脾胃的反射区:取“生命线”中间,往大拇指一侧方向移1厘米,经常按脾胃反射区,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双向调节脾胃功能。

三、巳时9-11脾经

是体力、智力高峰期,很适合工作和学习。

脾虚的表现:无精打采、疲惫乏力、肿眼泡、有舌齿痕、手掌(或脸)发黄等。

提高活力瑜伽操:坐在椅子上,把胳膊举起来,平在胸前,向左边转扶着椅背,目光向左后方看,保持5个呼吸,时快时慢回来,转向右边,5个呼吸,慢慢回来;把左脚搭上右前,身体慢慢往前趴,5个呼吸,换另一个脚夫做同样的动作;双脚伸直,脚尖往前勾,双手往上伸,保持5个呼吸。(其实可以变通下,站着也行,重点在呼吸气机的停顿~另外此法可廋腰)

四、午时11-13心经主时

心脏是“君主之官”中午要保护好心脏。

保养心经、提升消化(额~心火生胃土,这个五行生化在这个小动作中能起作用持保留态度,不过也有相当于西方祈祷和中国食不言的类似功效,专心吃饭,让脾胃好好消化,百病皆由脾胃起呀!)

另外,吃饭一定要慢嚼细咽,很多湿热,脾胃问题都是出在这里,还能

增加饱足感,避免过量进食,减肥!

1、对着饭碗“拜一拜”:双手合十在胸前,把手背翻过来,让两个手的痛相靠,两小指勾住,从内往外翻,一直伸展出去,保持5个呼吸,按原来的路线回来,拜5次后;

2、拿筷子搓一搓:找方形的筷子来搓。

3、摁压神门穴(养心安神):在小指一侧手掌的根部,有一个窝,窝的旁边是一根筋,在中午的时晨上来拨动这根筋,可能很好地通畅心经。

经常摁(点按,至少36次以上,所有穴位单独点按次数少了,很难见效)神门穴可以缓解失眠。

五、未时13-15点小肠经(睡子午觉)

午觉不宜睡太久,饭后半小时睡15-30分钟最佳。

都市人最佳休息术--“七支坐”:(其实吧,就是道家的基础吐纳术的一些要求,不过简化了~很好)

1、双腿保持端坐(或盘坐)。

2、把脊椎竖直。

3、不要含胸,肩微微地外展。

4、下鄂微收。

5、舌尖抵住上鄂。

6、眼睛要微闭。

7、一个手在上一个手在下,两个手搭在一起。

身体过度放松会便肌肉劳损,气血不畅。

拉伸小肠经可以改善肩周炎。

食指的侧面有青筋,反应肩膀的气血不通。

肩颈舒活瑜伽操:1、把毛巾叠成长条,手握着它,与肩同宽,拿到肩膀后面,不要碰到颈椎,保持2-3分钟,肩膀发热后;用左手用力拉伸右手,到头后的位置,保持1-2分钟;再换相反方向,保持1-2分钟;把毛巾放到背后,伸出去,握住,与肩同宽,转手去收紧肩膀,尽量住后伸,保持1-2分钟。

2、双手举起来,肘关节不能低于心脏,两手心向着后面,两个手掌的掌侧(小鱼际)相互的砍,坚持5分钟。

六、申时15-17膀胱经(最佳喝水时间)

1、3点后泡壶淡茶或白开水慢慢喝,直到上厕所时排尿清亮即可,说明毒素排净(不能喝饮料。。其实所谓的毒素,也就是体内的湿热,水湿等物质)

2、陶瓷勺刮痧,向下刮大肠经,手臂外侧,即屈臂时,手臂鼓起的地方。

3、刮背部,分上中下3段,刮痧后6小时不沾水,可喝点红糖。

刮痧常识:“逆为泄,顺为补”,大肠经往上走,因此向下刮。刮痧不能太频繁,男士一个月1次,女士2次为宜。(额。。曾经也看过刮痧的书,不过这点都忘了,呵呵,果然要多学习~顺逆的补泄是相通的)

膀胱辅助排毒法:1、刮痧排毒:用小勺子刮痧刮大肠经,向下刮(顺为补、逆为泄,):把手弯曲,最隆起的这一块肌肉,用橄榄油搽后,用小勺子刮;刮背部。

2、在床上、地毯上双腿打开一个肩的宽度,脚尖往加勾,用手抓住脚尖,身体往尽量前趴;把腿弯曲,双手扶着膝盖,把双腿抬起来,做背部的滚动5分钟。

刮痧后6小时不要沾水。

刮痧不宜过多。

七、酉时17-19肾经

1、抬脚跟:双脚保持一肩宽,垫脚100次(女生练习还可以瘦腿提

臀哦,渐进来,一次100基本不可能,尤其是柔韧差的,分几次)2、坐着,腿打开向下趴,如果趴不下去,说明肝脾肾等经络不通畅,

需要经常锻炼。

坐着腿打开成90度,身体往下压,脚尖往上勾;把一支腿弯曲,肾以在小腿肚的内侧,用双手大面积地向外翻揉,(翻揉小腿肌肉对水肿型的肥胖瘦小腿有很好的效果)

下午5-7点是最佳的运动时间,不适宜进补。(过午不食,脾胃后天之本,不要给他太多负担了)

(自身实例,大一减肥时,除了本身脾胃寒湿导致化源不足,其实也跟每天下午5-7点跑步关系很大,早上跑了睡一天,而晚间跑步违背阴阳规律对身体最大,也就只有下午4点半下课后跑步,既不冷,而且不会有食积导致跑步腹痛,糖原也基本消耗完了,这时跑步减肥时事半功倍)

八、戌时19-21心包经——保持心情愉悦,饭后半小时

1、竖卧撑,吸气前推,呼气回来,保持20个呼吸(呵呵,很巧妙的方法哦,很多女生做俯卧撑做起怕长手臂肌肉,而且也做不了几个,力度要求太大,很考意志力,但是迷罗简化了,竖着做也有酸麻胀感,起到了疏通经络的效果,却不会长肌肉,适合女同胞们呢~)

2、脚踩擀面杖按摩肠胃反射区,最后喝点白开水帮助毒素排出(我准备去买擀面杖了。。。这个其实还有刺激涌泉穴的效果呢,自己按涌泉穴是很难用的教科书保健法)

九、亥时21-23三焦经——内分泌调节时间,向睡眠过度

1、睡前泡脚:温水42-43度最好,水凉加水保持泡30分钟,至额头略出汗,全身发热但不宜身体发汗,若水太烫泡至全身出汗,容易伤身体适得其反。

脚干裂可加2勺白醋,脚臭可加盐,痛经加红花,驱寒感冒加姜,(推荐淘宝上可以买到的叫藏景霞的泡脚足浴药品牌,我失眠3年,各种方法用遍,虽然跟我现在鼻炎基本痊愈有关系,但是这个牌子里面的失眠泡脚药是补中益气汤!!!而且很便宜100包5g泡茶袋装才20多元,确实有生黄芪的味道,我是配合它的基础活血泡脚药藏红花。(这是假的,名字叫藏红花,里面有些温经通脉活血的药),活血2袋,补中益气失眠足浴药4袋++,其实外用一般泡脚剂量比这大的多了,对于有中气虚的失眠可以一试,不过也许是泡脚泡够了30分钟的效果吧,时间是关键!!!)

2、搓澡的浴刷(刮痧板也可以)可用来刷肝经祛斑、助睡眠,肝经走大腿内侧,因此可刷大腿内侧。男士刷肘关节内侧,可帮助肺经排毒。(其实以前看过有点按血海祛斑的论文,36次一回,每天点按3回)

下面是三个视频~

PS: 最近看了许多养生节目的视频,学习中医后很少看这些视频了,但其实说实话,绝大多数养生视频都是很有智慧的,尤其是把中医中很多知识精华巧妙的运用,令人惊叹,而北京《养生堂》08,09,年的节目很多极其有内涵,例如中医望诊26集王鸿谟(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王鸿谟老师是真的中医专家,其讲解的望诊,不仅实用而且深度很多时候还超出的中诊教师用书里望诊的内容,尤其是把自己一些很简单易行却又暗合经络,养生气功,食疗等方法结合起来。不过养生堂11年,12年的节目看了几个都很水了,都是些西医专家,或者歪个中医,披着中医皮的西医

反观百科全说自张悟本后,请的要么是纯西医,要么纯中医,要么纯营养师,但是基本上都是2个专家同时互相补充的,很不错!

第二季,第三季不妨一看学习下

这次文章是一位30岁年轻的中医+瑜伽帅哥,自己把中医经络,子午流注,瑜伽联系起来讲解的瑜伽中医养生,简便易行。而且里面的动作确实都起到了疏通相应经脉的作用,是很专业的。

以后要继续虚心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要能简单巧妙的运用在生活中,帮助更多人保持找回健康!

迷罗瑜伽养生操

迷罗瑜伽养生操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的养生关系心肝脾肺肾五脏是“实心”,而六腑是“空心”的,六腑都是“容器”,对应心肝脾肺肾来说,心对应的小肠、然后肝对应的是我们的胆、脾对应的是我们的胃、肺对应的是我们的大肠、肾对应的是我们的膀胱、还有一个叫三焦,三焦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心包。 第一个时间段早晨5-7点大肠经主时(排泄): 这个时间来起床,是到了大肠经的一个最旺盛的时间,大肠蠕动,然后排便的,大肠经的职位“传导之官”,小肠把消化剩下的一些渣滓、糟粕,传导给大肠,大肠把这些东西做最后一步吸收,然后把它排出体外,一个传出来、一个导出去,这是一个“传导之官”,或“清洁委员”,主管排泄的内容。 早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排泄,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这个时间段上,我们人体之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开始增加,所以我们的身体开始苏醒了,但是很多人的意识其实还没有醒过来。 这个时间段还没有起床,那我们就错过了最佳的起床和排毒的时间,早晨六点半起床,起床第一件事情是喝一杯清水,最好是温水,按中医讲人的阳气生发的时候,最怕沾到凉的东西,再喝第二杯水,是我们口腔里面分泌的一种水——口水,起床后的第二杯水(津液),唾为肾之液,所以这个唾液是归属于肾的,中医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叩齿,空口咬牙,一般在36遍以后,我们口腔会分泌多一些的唾液,这个唾液是结合了肾气的一个口水,我们把它分三小口慢慢地往下咽,就起到一个很好的滋养身体,补肾的效果。所以说口水叫做“长生美颜酒”或“精津玉液”,建议在漱口和刷牙之前做,早晨起来的口水是富含最强的杀菌能力的。 在身体上看有没有宿便的方法:在手诊学上有二个小秘诀,检测身体存在便秘危机的小方法:看手掌根除的生命线 可以自我观测一下,伸出手来,看我们的生命线的尾部,也就是向掌跟的方向,有没有分出好多细的分支来,也就是小分叉,有分出好多细的分支的时候,就反应我们容易患有便秘的问题或者容易排泄排不干净。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的小方法:食指指节有青色血管 怎么去检测我们身体里已经存在宿便了,伸出我们的食指来,我们讲在经络里面,食指走的正是我们大肠经的位置,所以我们看一看我们是食指指节,如果食指指节上会出现一些青色的血管,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静脉,中医管叫它青筋,其实在我们身体上面,手掌这种皮肤结构,我们不应该见到这些血管,它应该隐在皮肤的下面,只有当我们血液里面的毒素,它比较重的时候,它才会凸显出来,那食指指尖见到青筋的时候,反应肠道的宿便淤积,整个指节上,见到青筋的时候,来做一些清肠的运动,来保持我们肠道的通畅。 在早晨我们的气血流注大肠经的时候,我们的大肠蠕动力真的是最强,他最卖力工作的时候,我们适当地做一些调节,就可以给它有一个很好的加速,最好在起床的时间段(早晨5-7点)如果我们能做一些挤压肠道、按摩肠道,帮助肠蠕动的动作就能很好的促进排泄,排除宿便。 早晨洁肠瑜伽操:早晨5-7点做洁肠瑜伽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双手往上去伸展,向上合十,十个指头都抓在一起,只有食指是伸直的,充分的延展,然后慢慢地向右侧伸展,收着点小腹,向右边保持一下大概二个呼吸,然后起,向左边做同样的练习,慢慢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的幅度可以不用太大,然后起,这样的动作做左右各一遍就可以,这就很好按摩到我们两边的肠道。 2、然后我们把手落下来,我们慢慢地蹲下来,蹲下来以后,双手去抱我们的小腿,这样就很好地挤压到我们的肠道,起到肠道按摩的作用,就这样保持大概2-3分钟,可以按摩到我们的肠道。 3、接下来我们再深入地去按摩一下,把我们的膝盖跪立在地面上,左膝盖不动,把右腿打开向外踩地,我们的右手摁在我们的这个脚的内侧就可以,左手扶着我们的髋,右肩向后展就可以了,这个动作你看刚刚好,很好的按摩到挤压到我们大肠的位置,就起到一个排解宿便的一个效果,这样保持2分钟(或2个呼吸),然后换做另一侧,同样的练习,再伸出另一只脚来,这样保持2分钟(或2个呼吸)。 揉、敲天枢穴加上腹式呼吸法可以达到更好的通便效果 通肠的穴位,又能通肠道又能减肥的穴位在我们的肚子上,肚脐的各向两侧,旁开2寸的位置(3指),我们可以将十个手指头插在一起,两个手的拇指指尖,刚刚好按住我们的天枢穴,就肚脐两边轻柔,逐渐增加一点点力量,按摩5分钟,然后再双手握拳轻轻地去敲打它5分钟,在这个时段就很好起到排宿便、减小腹的作用。 做洁肠瑜伽操之前做一个洁肠呼吸法:就是一个强化班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我们平时怎么做呢?就是吸一口气进去,气到气沉丹田,小腹向外鼓胀,然后呼气的过程中,小腹小腹向里收,然后我们做的剧烈一点,就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向外鼓胀,当鼓胀起来以后,呼气用小腹的力量,腹肌收紧来向内,把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 生肖 当令 器官 循行 经脉 常见症状 子时 23:00-01:00夜半,又 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 转为天 亮这一 时间段。 鼠胆胆经 头晕目眩、 口苦、善太 息。 宜 熬 丑时 01:00-03:00鸡鸣,又 名荒鸡。 指深夜 过后,鸡 鸣之时。 牛肝肝经 胸闷、疲倦 黑眼圈、特 别容易烦 躁。 宜 熬 久 寅时 03:00-05:00平旦,又 称黎明、 天刚蒙 蒙亮的 虎肺肺经 肺部胀满、 咳嗽气喘、 宜 吐

憾,我们通常通过有限的经验来判断它的功能。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身体还有使用说明书,我们只是在模父母的行为,父母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我们常也有。我们长大了再用同样的经验再教育我们的孩子,就这样,们家族连生的病也差不多。如果你想让你的身体发挥地更好更长久是时候了解一下我们身体它正确的使用方法,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是我们经络能量的循环时间:即人体各主要脏腑的排毒休息时间。 23-1点:胆经 一天从这里开始了。这个时间全身肌肉松弛,各器官活动极慢,入梦想。圣经里说一天从夜开始,中医里将一天的子夜是阳气上升时间。如果是练功。这个是好时间。我们说肝胆相照,11点开始肝开始休整了。象我们的喝的水经过处理后干净了才能喝,我们的血只有经过肝排毒过滤以后才能用。这个时候要放下手里的事躺下了,只有平躺的时候,血才归于肝。而我们睡觉真的是睡觉么?可想象一辆行驶中的车在做保养么?当然不行。我们睡觉其实是让身有机会来做保养,让我们全部的力量放到最需要调整的部分--血液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按摩一下胆经,做浅睡眠的准备,就好象细胞要修补手术,你躺下就是让细胞有机会准备一下。 1-3点:肝经 到了1点,大多数人已经浅眠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而且身体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卯时(上午5-7时):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巳时(上午9-11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11-1时):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未时(午后1-3时):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申时(午后3-5时):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 酉时(午后5-7时):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戌时(晚7-9时):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亥时、子时(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丑、寅时(凌晨1-5时):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十二时辰与养生

十二时辰与养生.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 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此前要睡觉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善太息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子时不要吃夜宵,不易消化。"胆有多清,脉有多清"。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要愉快入眠 常见症状: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前未入睡的人,面色会显得膏灰,情志倦怠而易烦躁。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要有较深的睡眠 常见症状: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包括喉咙)疼痛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寅时时常醒来,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应加以注意。"肾有久病者,可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吸七遍,以引颈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 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 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所以耳鸣了,或者容易骨折,就要想到是不是肾虚了;眼花了,或者总爱抽筋,就要考虑是不是肝弱了;鼻 子不通,皮肤总起痘疹,通常与肺有关;嘴唇肿痛,体瘦无肉,多是脾经淤阻;而舌头的形态,可显出心脏和心 脑血管的问题,如舌尖赤红为心火太旺,舌头歪向一侧是脑中风的先兆。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太阴肺经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所以使用方便,不需辨证。还有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再有个特效穴一一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 应 生 肖 当 令 器 官 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 子时 (23:00~1:00)夜半,又 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转为天亮这 一时间段 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丑时(1:00~3:00)鸡鸣,又 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之 时 牛肝肝经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 烦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寅时(3:00~5:00)平旦,又 称黎明、 早晨、日 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虎肺肺经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 痛 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 肺经。 忌:熬夜

卯时(5:00~7:00)日出,又 名日始、 破晓、旭 日 指太阳刚刚露脸,冉 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兔 大 肠 大肠经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 便;调理大肠经 忌:饮酒 辰时 (7:00~9:00)食时,又 名早食 吃早饭时间龙胃胃经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宜:及时吃早餐,让胃有事可 干,调理胃经。 忌:早餐质量不好 巳时 (9:00~11:00)隅中,又 名日禺 临近中午的时候蛇脾脾经 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 腹内发胀、时时嗳气 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忌:思虑过度,久坐不动。 午时 (11:00~13:00)日中,又 名日正、 中午 此时太阳最猛烈马心心经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忍 宜:吃午餐;小憩;静养阴血, 调理心经 忌:午餐过多;餐后马上运动;

未时 (13:00~15:00)日昳,又 名日跌、 日央 指太阳偏西羊 小 肠 小肠经 喉咙痛、颔部肿、肩痛如裂、臂 痛如断 宜:调理小肠经; 忌:多吃食物 申时 (15:00~17:00)哺时,又 名日铺、 夕食 指傍晩猴 膀 胱 膀胱经头痛、眼睛痛、颈项痛、 宜:适量饮水;运动;抓紧时 间工作;调理膀胱经 忌:憋小便 酉时 (17:00~19:00)日入,又 日落、日 沉、傍晚 指太阳落山的时候鸡肾肾经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鸣 宜:休息;调理肾经 忌:过劳

中医养生瑜伽

中医养生瑜伽 中医养生瑜伽 瑜伽与中医一样重视阴阳平衡 瑜伽有多种门派,当今世界最盛行的是以调息与体位法为主的哈他瑜伽。其目的是修炼并开发大脑、肌体、内心。“哈他”,意为日月。哈的意思是太阳,即阳性能量;他的意思是月亮,即阴性的能量。哈他瑜伽意指阴和阳两种力量“结合”或联合起来,达到平衡,使我们保持理想的健康状况。瑜伽体位法练习时,动作的左右对称、两手相合等都蕴涵着阴阳平衡理论。 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2个体系:精神体系和肌体体系。人们平常的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杂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地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就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哈他瑜伽体位法练习亦讲究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则生阴,动而生阳,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具有畅通气血、舒展经络的功效。 中医的阴阳学说理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现代物理学讲动态平衡,自然界讲生态平衡,人体要保持阴阳平衡,宇宙也同样需要平衡,世间万事万物都要保持平衡。失去了平衡,轻则得病,重则毁灭整个国家、整个地球和宇宙。《内经》

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瑜伽可疏通经络 瑜伽《三脉七轮》理论与中医经络理论相似。 瑜伽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称为灵体,它与医学上人体神经系统密切相联,它有3条经脉(中脉、右脉、左脉)、7个能量中心(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顶轮)、五气(命根气、上行气、平行气、下行气、遍行气)。通过修练,唤醒昆达利尼能量。瑜伽七轮在东方医学上被称为“经脉”,也就是分布在人体前面正中的任脉和背面正中的督脉。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特征。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瑜伽冥想时,两手大拇指与食指相交正好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循环相吻合。大拇指指尖外侧是手太阴肺经终止点少商穴的位置,而食指指尖处商阳穴,既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又与手太阴肺经一分支相连。肺经在表里关系上与大肠经相表里,和大肠经是互相连通的。 所以,在瑜伽冥想时,手势和呼吸结合进行循经导引,可达到意想不到的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瑜伽练习中,舌顶上颚可连通任督两脉。任脉从下体的会阴穴到下颌的承浆穴;督脉从尾闾部的长强穴到口部的龈交穴。舌顶上颚(上牙齿根部)可刺激

元瑜伽养生 瑜伽养生动作

元瑜伽养生瑜伽养生动作 元瑜伽养生瑜伽养生动作,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元瑜伽养生瑜伽养生动作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元瑜伽养生 01丨一字马 俗话说“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拉筋能够打开僵硬紧锁的关节和身体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舒畅清爽更趋健康。 气血不流通,身体重浊难受,就易滋生百病,所以古人所言“伸筋一寸,延寿10年”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字马则能深度打开髋部关节和周围肌肉组织,有效拉伸和刺激到肾经、肝经、肺经和脾经,有助于打通全身的气血循环,对男女老少都有好处。 02丨蝗虫式 蝗虫式对于治疗各种腹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在这个体式中会挤压刺激到腹部,所以能够促进腹部器官之间的血液循环,调理多种的内脏和肠胃疾病。同时还可以柔韧脊柱,对上肢肌肉和关节组织都有

强健和滋补的作用。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中,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轻者腰痛不止,重者行动受限、卧床难行,治疗起来也相当麻烦。经常练习这个体式,能够预防腰间盘突出,给腰部一份长久的健康保障! 03丨平板式 平板支撑是近年来最流行的无器械运动了,很多人把平板支撑作为日常锻炼的必修课。可以很好地锻炼核心肌肉群,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不过它最厉害之处在于,能锻炼到以腰腹部为主的全身各肌肉群。有研究发现,善于平板支撑的男性,性能力更强。而女性练习,则能够塑造全身腰腹线条,收腹瘦腰,打造性感曲线。 专家提醒,平板支撑的动作一定要规范,否则可能引起颈椎或腰椎损伤。做平板支撑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每天可以分成4~6组进行练习,每组做20~30秒,中间休息20秒。 瑜伽养生动作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胆经当令 —相关文献—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灵枢·经脉》子时睡眠是对胆经最好的进补方式 子时(23:00~1:00)气血时入胆经。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藏胆汁,帮助食物消化代谢。不注意按时睡眠,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胆经气血异常,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长期子时不睡觉,就会比一般人更容易衰老。 丑时——肝经当令 —相关文献—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灵枢·经脉》丑时最需要养肝血 丑时(1:00~3:00)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从经络循行上可知肝经属肝络胆。 肝藏血,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肝经” 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口苦、腹胀腹痛,出现黑斑、眼袋、黑眼圈等。 丑时养肝血最好的办法是静卧 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抓取。所以养肝血到关重要。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会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经络养生网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这也是十二时辰养生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辰。 肺经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心经中午(11:00-13:00) 黄帝内经中十二时辰经络养生中提到,中午此时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小肠经未时(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膀胱经申时(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肾经酉时(17:00-19:00)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 养生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子午流注养生法 ——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备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了起来。子午流注是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理论。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he关),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这个时间,胆经当令(值班),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所以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阳气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可以适当活动一下。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7:00-9:00) 吃早饭的时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需要补充营养。辰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辰时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而且吃多了也不会发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好、吃饱。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9:00-11:00)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脾主运化,脾出问题,五脏六腑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糖尿病。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 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13:00-15:00)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

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附图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 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瑜伽与养生)

瑜伽”(英文:Yoga,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中医学与瑜伽都产生于具有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东方古国,都属于历史久远、各自独立并具有巨大体系的养生文化。中医学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是我国应用了几千年的成熟的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瑜伽起源于印度,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经存在,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古印度文化汲养下的它同样具有鲜明的人文与医学的双重属性。大量史料考证表明,瑜伽与中医学从理论渊源到养生祛病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相似性与可融合性,瑜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中医药临床中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国内对瑜伽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功法方面。本文就两者各自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粗略的比较,期望给时下中医养生的实践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进而更好地指导养生防病与临床治疗。 瑜伽的养身意义古印度人练习瑜伽很重视在治疗疾病中养生方面的作用。早期瑜伽经论记载:“物质躯体”的“我”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四大互相组合,便成了人身的本质,风元素与物质接触,使体内物质运动产生能量的运行,体内胆液是水火元素的结合,化转物质为能量,与津涎会合,地水元素产生作用,以营养身体。此四大互相平衡,则身体运作无碍,这与我国的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 瑜伽是一种包括运动体操、心理调节、心智开发、个人卫生、健康饮食的一整套极具功效的健身方法,有益于改善睡眠,除失眠,让人健康舒适.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

【资料】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有一首气血流注时辰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这个就把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状况告诉我们了。 肺寅大卯胃辰宫。“肺寅”,寅时的时候,每一天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气血就流注在肺经里面,如果我们的肺功能不太好,我们可以去增强它,可以要顺应它。“大卯”,接下来就是卯时了,早上的五点到七点,这个时候气血就流注在大肠经里面。 然后“胃辰宫”,辰时就是早上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胃经里面气血最旺盛,所以我们一般是七点到九点之间吃早餐,早餐要吃好,因为经过了一晚上的消耗,能量是不足了,气血流注在胃经,你吃多少这个人都不会胖,能够充分地消化吸收,这是“胃辰宫”。 就是上午的九点到十一点是巳时,脾巳心午小未中。“脾巳”, 这个时候脾经的气血最旺。 “心午”,中午的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气血流通在心经里面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吃午餐,吃完午餐以后要睡子午觉,中午的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这半个小时最好能够小憩一下,能够稍微躺一下睡一下,这样就能够养阳气。

“小未中”,下午的一点到三点是未时,这个时候小肠经的气 血最旺盛,“心为君主之官”,我们的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 皇帝一样,他如果犯了错误,你不能够直接去处罚这个皇帝 对不对?那处罚谁?处罚他的助手。心脏是君主,它是皇帝,它的助手是谁呢?与它表里相对应的就是小肠。如果我们的 心脏功能不好,我们通过间接地来帮助小肠经,心脏功能也 会好起来,这样是“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申胱”,下午的三点到五点是申时,就是 气血运行在膀胱经的时候,膀胱经是我们人体里面最长的一 条经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毒,如果我们体内有毒排不出 去,我们也会讲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每一天睡摇篮,睡几 分钟毒就排出去了,很简单的动作。申时的时候是膀胱经的 气血最旺。 “酉肾”,酉时的时候就是肾经最旺的时候,下午的五点到七点,这时候是肾经最旺的时候。 “心包戌”,七点到九点是气血运行在心包经的时候。 亥是亥时,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亥三子胆丑肝通。“亥三”, 这时候是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这个时候气血就运行在三焦 经里面。 “子胆”,子时就是半夜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时候是胆经 气血最旺。 “丑肝通”,丑时,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是肝经气血最旺。

十二时辰与四季养生法

十二时辰与四季养生法 上海市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气功研究所顾问 王泰东 2012年8月5日

目录 第一部分十二时辰养生法第二部分春季养生法 第三部分夏季养生法 第四部分秋季养生法 第五部分冬季养生法 第六部分节气的来历

第一部分十二时辰养生法 顺天道以养生,道法自然,应天时调阴阳,时辰治病。 时辰是我国古代记事单位,一日应为十二时辰。是我国天文历标的说法。从汉代起以地支记十二时制,其法以子时为一日之首。顺序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同时古人有发现十二时辰和健康养生有很大关系。便根据每个时辰的阴阳变化规律,积累形成“十二时辰养生法”。现就古人经验结合现代人生活情况,试论十二时辰养生发的初步意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子时:11—1时,胆经当令 经络:是足少阳胆经通过的时辰,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所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生发正常,其他脏腑才能正常起来。反之如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如11—1时不能很好地入睡,生机养不住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生理:1、胆汁分泌不足,脾胃消化就会受到影响。 2、胆经气血不足,影响少白头。 3、胆汁分泌异常,胆汁更替不利,滞留久则造成胆体结晶,日久成结石,如切除胆体,则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或脂肪痢。

4、伤胆气,易患多种精神疾病,郁证、精分、强迫症、躁动症等。 养生法:子时,是阴阳交替之时,即阴最盛而阳则生之时。人体中的气血配合天地阴阳之取流注胆经,帮助胆经在子时当班。为了养护渐渐回升的阳气,需要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第一阶段,即子时熟睡状态。我们知道夜间是人入睡的良辰,此时入睡在次日才有良好的身体与精神状态。因此说在子时应已进入熟睡状态,不是这个时候才上床,应该在10时半左右就上床,为了便于入睡,宜注意以下措施: 1、不宜在睡前进行跳舞,唱歌、狂欢等剧烈运动。 2、不宜进食夜宵。中医讲,胃不安则夜不眠。 3、睡前可按涌泉穴或淋热水浴,使四肢放松,血脉流畅,便于入睡。 4、睡前禁看书读报或看兴奋的电视,以及谈话,养成躺床上后即关灯,少思入睡的良好习惯。 5、有条件可做四线放松吐纳炼丹功,帮助大脑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有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 丑时:1——3时,足厥阴肝经当令之时。 经络:肝经当令,肝藏血,卧则回血,立则向外供血。人体在此时应进入深度睡眠之中,以利于肝血代谢。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思维密切相关,肝气足思维就敏捷,反应更灵敏。“肝开窍于目”,睡得好保证白天眼目明亮。因此说为了你的健康与事业,丑时保证深度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目录 引言借天地之力养五脏六腑 第一章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23:00~1:00) 《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 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 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阳气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晚上觉睡好了,白天头脑才清醒 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 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疏通胆经才是解决之道 宵夜会让人长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阻碍胆汁分泌 附:子时经络锻炼: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 第二章丑时:旧血不去,新血不来,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1:00~3:00)

丑时(凌晨1~3点)气血流注肝经,这时轮到肝“值班”了。肝主藏血,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刻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以利于肝血的代谢。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现在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就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 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思维也是紧密相关的。肝气足,思维就会敏捷,反应也会更加灵敏。反之,就会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肝开窍于目”,视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无论是为了您的健康还是事业,丑时保证深度睡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丑时春入户,养好了肝血,人在春天就不容易犯困 睡得越深,肝脏净化血液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养好肝血,拯救你的眼睛 女人以肝为本,远离妇科疾病,一定要养好肝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泄出来 “夜雨剪春韭”,养肝莫忘吃春韭 附:丑时经络锻炼:肝经之上生灵药,太冲行间章门找 第三章寅时:日夜交替之时就是气血整装待发的时刻(3:00~5:00) 寅时也就是凌晨的3点至5点,此时肺经当令。肺为“相傅之官”,能朝百脉。寅时全身气血都流注肺经,我们身体的这位“相傅”此刻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刻肺是最忌打扰的。如果有器官在此刻特别活跃的话,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极易导致气血分布不均。对人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为了能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各器官都必须进入“休眠”状态。 有些老年人在寅时总会醒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体内气血太虚,肺在分配气血时有些力不从心。这时不要忙着起床,可在床上练练“赤龙绞海”法,以达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