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人格

学术人格

学术人格
学术人格

研究生高尚学术人格的研究

一、学术人格的涵义

“人格”,即“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资格。”[1]在这里。人格通常是指道义上的个体内在品质、个人的尊严、名誉和价值的综合体现,这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有所区别。

学术人格则是指学术主体在道义上的学术尊严、正直、求实的学术风格和内在品质,是“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有机统一。”[2]其内涵特点有三点:一是作为学术权利的主体。学术人格是建立在道德人格之上的主体学术品质的内在体现:二是作为学术的主体,学术人格是以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和具有公信力的体现,其中包括学术主体所具有的创新精神、进取意识和学术贡献等;三是作为权力和义务的主体资格,学术人格是指自然人的学术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享有学术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具体表现为学术主体的人格权、著作权以及名誉权等属于学术主体自己所有.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窃取和剥夺。

从以上涵义看出.学术人格是学术主体能够从学术本位出发.把学术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视为学术生命的骨气,并将其体现在学术研究之中。可以说,学术人格是学术研究者的精神和灵魂。

二、高尚学术人格的魅力特征

世界重量级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讲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其实他们错了。是人格。”爱因斯坦不愧为科学大师.他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真谛。有什么样的学术人格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学术人才。当社会各界高度赞美科学家为社会奉献出的科技创新成果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受得住挫折的高尚人格。也正是这种可贵的科学家人格,铺就了他们通往科学大师的康庄大道;也正是这种高尚人格,造就了科学家的自身。这是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也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所在。[3]高尚的学术人格最能体现博士研究生的形象,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蕈科学,遵循科研规律,具有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科学研究是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认识事物本质的理性思维活动,不容许有半点虚假的、不真实的存在。毛泽东在对“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解释时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

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同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4]“实事求是”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导师们,坚持科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他们矢至不渝的追求.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学术人格最具魅力的体现。正如陶行知所说:“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 2.重视学术情感的培养

人的情感分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两种:道德情感指人的良心和情操等的内应品质。价值情感则是指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学术情感是学术主体所具有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的双重体现,前者是学术主体对学术道德的体认和忠诚:后者是学术主体为满足自身对学术研究的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博士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始终是他们行动的坐标,他们热爱科学、坚持真理,以丰富的学识和科研成果把自己打造成为学术权威.形成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成为社会优秀的人才。

3.做事客观公正。不被名利所困扰

首先.博士研究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认同。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研究方向。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看待学术研究。其次,研究生的学术人格体现在他们看重的是学术成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要有较强的精品意识,把学术精品作为学术研究追求的目标,宁缺毋滥。再次,研究生要把学术研究当成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人生乐趣.从不被名利所困扰.为了坚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甘愿清贫,“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着学术研究者的大家风范和人格魅力。

4.思想先进,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和对先进理念的吸纳能力

每位研究生都要成为时代的佼佼者,除了要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学术造诣外,还要具有将强的对先进文化、先进科研理念的吸纳能力,以及学术研究所具有的现代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研究生运用了自己丰富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先进的研究思想,吸纳了世界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研究理念,因此正是博士研究生学术人格的魅力所在。[6]

三、当代博士研究生高尚学术人格的培养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大学要发展。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依靠的是大学教师,依靠的是德育。由于大学德育的低效或缺失,一些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滑坡。学术人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生的学术人格的德育问题就更显突出。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廷2002年7月在北京演讲时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造性培训的智力资源”。联合国“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四学”即“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并坚决地重申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7]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使研究生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而且要使其学会做事、做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高规格的综合性人才。素质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1.人文素质对研究生成才的影响

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很多院士以及其他著名科学家都谈到过素质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诠释了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别强调的是人文素质对一个人成才的重大影响。

1)研究生成才需要综合的知识结构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理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许多重大科技、经济、社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历史上,很多为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爱因斯坦有着高超的小提琴造诣,从音乐中他得到了很多灵感,大大推进了他的科学研究;物理学著名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最早是由德国医生迈尔从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中发现的;巴斯德是化学家,他在帮人解决葡萄酒变酸问题时创立了细菌学理论,又将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研究出鸡霍乱、炭疽、猪丹毒的菌苗,奠定了免疫学基础;伽利略偶然看到教堂的大吊灯摆动,凭自己学医的经验以脉搏计时,发现了单摆等时性,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知识融会贯通,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8]。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创新灵感,为发明和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研究生成才需要健全的人格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古人云:“爱人者,人恒敬之”。很多成功人士受到人们尊重,不仅仅是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这就需要把做学问、做事、做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学问,求实、严谨、踏踏实实;做事,对自己求真求实、

严于律己、不怕挫折和失败,对他人大气、倾力合作、不争名利。做人的道理,内涵极其丰富,它渗透在人的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人文,实际上更多的是讲人文精神和做人的道理。研究生是否掌握做人的道理,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将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功,关系到他今后的命运。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前面几个应聘者的学历都比他高。福特一进门发现地面上有张脏纸,他弯腰捡起后放进了垃圾桶,董事长当场录用了他。福特很惊讶地问为什么,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而后这个公司成了“福特公司”。有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留学,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他很纳闷,也很不服气。问了一下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我们不是对你的学识和才能不满意,是我们查到你有三次乘公共汽车逃票的记录。由此可见,研究生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必须学会做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9]

3)研究生成才需要创造力和毅力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把素质定义为:素质,就是把已获得的具体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一部分——获得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素质越高,获取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越强,抗拒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越强。研究生应具备4个方面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做到诚信做人;文化素质,有高尚的情操;业务素质,在勤奋学习中进步;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迎接各种挑战。现在社会上有种说法,“呆博士、傻硕士”,学历越高,思想观念越呆滞,越不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就是综合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为培养的研究生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以致于“博士不博”,缺乏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存在缺陷,没有文化内涵,不懂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以致于人际交往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研究生走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更谈不上做出创新性成果。[10]

2.导师在博士研究生高尚学术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或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11]正是教师这种符合道德的人格力量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对研究生学术人格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1)具有化性起伪、去伪存真的德育价值

“化性起伪”出自苟子的德育思想。这里的“性”指“个性”或“禀性”。苟子认为,人性本恶,应该用德育进行感化。“伪”,苟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积极的“人为”,另一种是虚假的表象。苟子说:“性者也,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苟子·儒效》)又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苟子·性恶》)在对“伪”的另一种解释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即性恶之人表现出善良,是伪善表现。从苟子的思想可以看出,人之所以不按道德常规做事,是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恶的。例如当前的一些学术造假、瓢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样是不善的,是恶的,只有通过教育感化才能使恶性变成善行。而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学术人格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发个性、感化心灵,使研究生自觉除掉个性发展中的不真实的一面,求真务实、严守学术诚信。达到化性起伪,去伪存真的目的,使他们脚踏实地地从事学术研究。

2)具有锻炼意志力、刻苦向上的德育目的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品质。一个人成功的学习是需要毅力和意志力的。例如古人在谈到人在刻苦学习时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范例。刻苦学习的意志力虽然是一个人的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但这种品质是符合目的的,也是符合道德的。这与那些靠投机取巧,非法取得名利的行为是决然对立的。因此,人们常把维护道德的正义感.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人生目标所做的努力看成是道德意志力的根本体现。正如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2]学习需要自律,而人的自律是需要有意志力的。研究生导师能够用自己的刻苦学习、不断钻研的自律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和自律意识。使恶性变成善行。而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学术人格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发个性、感化心灵,使研究生自觉除掉个性发展中的不真实的一面,求真务实、严守学术诚信。达到化性起伪,去伪存真的目的,使他们脚踏实地地从事学术研究。

3)具有陶冶情感、完善人格的德育作用

“陶冶”是借用陶铸和冶炼之意说明通过德育感化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等进行再塑造,使之趋向高尚和完美的借喻。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情感和人格都需要通过导师的人格魅力来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就是陶冶和培育的过程。在德育及其陶冶方法上。鲁洁教授指出:“这类知识(指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体系、社会风尚、习俗、道德理想等德育内容,笔者注必须以情感性或体验性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将自己的热情、激情。甚至全部身心融合进去,才可能获得个人的理解。成为个人的内在需要,融入到个性经验。成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

[13]蔡元培先生在论教师人格的德育价值时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善人格之本,完善人格之

本德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是助其恶,无益也。”[14]蔡元培所强调的教师道德人格的德育作用最为重要.德育者若无德。只能助其诚信缺失,造成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因此,导师只有用自己的人格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激情融入到研究生的人格教育中,才能促使研究生学术人格的成长和完善。

参考文献:

[l]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60.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OE/OL].(2007-08-31) http:/polites.people.tom.

crl,GB/1204/6199569.html/.

[3]黎程.创新的魅力在于科学家的人格[J].创新科技,2010(10):1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9.

[5]陶行知全集:第4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37.

[6]韩文根,研究生导师学术人格的德育价值及培养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7]郭传杰.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构筑育人精神家园[EB/OI].中国科学院网,2004-8-2.

[8]田战省.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个科学发现[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5-55.

[9]楼岚岚.博士研究生培养也应提倡素质教育[J].中国研究生,2005(2):l9-21.

[10]何明娥,常军武,许军.研究生教育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2):

77-80.

[1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5.

[13]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6.

[14]徐承赞,田霞.论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6(12):20.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尹博, 田万生, 2006)。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王明忠, 付聪, 周宗奎, 2015),其作为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还对其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就等持续产生影响。人格随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在毕生得以发展,相比人生其他阶段,儿童青少年期(包括童年期、青少年期)面临更密集的发展任务,该阶段的个体会以新的方式不断与父母、同伴、学校和社会互动,尤其是青少年还会经历生理、心理的巨大改变,这些必然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更深重影响(邹容, 周宗奎, 田媛, 张凤娟, 魏华, 2016)。本文将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三个角度探讨了学生阶段的人格发展。 1 家庭与人格发展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 张林, 2018)。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的远端因素(如家庭)会通过近端因素(如人格)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个体的人格特点会受到家庭这一微系统的影响(李蒙蒙, 甘雄, 金鑫, 2020)。Ahmadi, Alizadehgoradel, Rezadeh和Jabraeili (2014)的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The Big Five)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沟通、关怀等家庭功能存在显著相关。邹容等人(2016)的研究认为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会习惯接受、服从父母等权威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而会表现出顺从、待人友善的特点,此时宜人性较高。而从青春期早期开始,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追求自主、独立,此时他们开始质疑并反抗成人的准则,这增加了他们的冒险行为且更易与父母等权威者发生冲突,故宜人性逐渐下降。到青少年中晚期,他们逐渐内化社会规范,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宜人性又逐渐回升。 父母作为家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宜人性、开放性等积极人格水平更高;而消极冷漠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神经质等消极人格水平更高(Trentacosta et al., 2010)。家庭背景理论认为,消极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青春期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父母婚姻冲突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消极、不稳定的情绪,伴随着焦虑、担忧和高神经质水平(李蒙蒙等, 2020),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外倾性及神经质人格是成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外倾性及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使用频率更高(张斌等, 2017);高“神经质”和低“外向性”的

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

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 张志刚 大量事实表明,心理会严重影响人健康甚至是皮肤 面对悲情事件,女性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比男性复杂,但身体受到的伤害比男性少。 压力与感冒病毒关系研究:压力越大越容易感冒J.A.Hadfield:我们所感到的大多疲劳是心理疲劳 岛上人没有穿鞋子:买鞋的销售人员,一人认为都不穿不会卖掉;另一人认为可买很多 心理位移,人类容易心理位移向下 You should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and never brood about anything more than 20 minutes.

用健康的念头覆盖不良想法: 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 Meichenbaum 的“应激接种法” 面临工作、学习、生活压力,人自然会有应激反应,要积极、简短的自我对话 一个人的想法——〉情绪——〉生理状态——〉生命效能 例子:农民抓老鼠不杀而是缝豆子老师在地中海游泳后遇到的尴尬事

21世纪新心理学:幸福心理学 1、用新的感受娱悦自己 2、多与他人交往 Front hold and back hold 男女握手习惯 3、投身于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4、做事有计划 5、不要担忧 6、调整期望:哭丧着脸期望过高,制造surprise 人认识自我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研究发现,有三种比较,各有不同:1、假如想比较准确的了解自己,找同类比;2、向上比,激励自己upward social comparison;3、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信心,朝下比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7、积极乐观地看着眼前 8、聚焦当下 选择健康聚焦趋向:明天棘手事情且无法预先准备积极smiling muscle/Frowning muscle(做功课对题率),一个好的老师在教知识前会先教心情。 9、培养健康性格 10、多微笑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作出类似的反应。。。特质流派的特征(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4) 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根源特质表(PF)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⑴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⑵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3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可以从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四个方面加以解释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力比多。性本能)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自我要伺候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三个苛刻的主人)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一部分,限制自我,指导自我已达到理想的自我 。自我防卫机制: (1) 压抑(2) 拒绝(3) (4)理智化(5) 升华(6) 投射(7)合理化(8)反向生成(9)抵消(10)倒退 意识;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1、一般态度类型 2、机能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人格,重视社会环境在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作用 神经症人格类型;依从性,反抗型,退避型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1)个体现象学,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2)人的责任,人对自己最终要发生的是负责,人可以做出选择。(3)此时此地,做好现在做的事,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4)人的成长,人有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和心理治疗实践领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所作为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行为主义,重视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格,他们使用强化,条件作用等概念来解释包括迷信行为在内的各种人格现象 斯金纳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唉一种刺激情景中,人或动物的某种反应所带来的后果使得该反应出现频率的增加的过程。 罗特的内控与外控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都工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认知流派------凯利--人人都是科学家 个人构念—被个体习惯化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构念

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成长经历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并且我是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哎呀,几年没见,这孩子越长越像她爸爸了呀。”我想,绝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听到这类的话,这就是我首先要谈的遗传因素。我呢,从小就被说长得像爸爸,也许是因为我有着和爸爸一样的眼睛,还有形态完全相似的嘴唇。但是在我的家人看来,我和爸爸更是像在性格上,因为我们都是爱操心,做事细心的性格。遗传因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影响人格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从小形成我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我的家庭教育属于民主型教育,爸爸妈妈没有强制要求过什么,遇到问题会合理的提出要求和意见。面对学习问题,爸爸妈妈没有苛刻要求必须拼命做到最好,但是也会教育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有时太过于沉迷手机,爸爸也会遵顼他的原则,没收手机,要求我们学习。对于我的兴趣爱好,爸爸妈妈更是尊重理解我,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和各种奇奇怪怪的手工制作,即使在学习情况比较紧张时,爸爸妈妈会尽量满足我,培养自己的爱好同时放松一下。因为爸爸是比较善谈,乐观的人,所以爸爸也会经常鼓励我主动和别人交往沟通。遇到烦恼的事情,我们也会像朋友一样没有顾虑的交谈,爸爸会鼓励,安慰我。在面对生活方面,他们会要求我独立自主,我清晰地记得大学开学那天,爸爸送我去学校,但是除了往宿舍搬行李,剩下的都是我独自一人办理,儿爸爸则是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在办理饭卡时出了问题,因为不敢和大学老师沟通,我用求助的眼神看向爸爸,爸爸并没有动,只是投来鼓励的目光。虽然有点胆怯,但是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凡事不归如此,克服心理障碍,终会收获满目晴朗。正是在这样充满爱,和鼓励的家庭里,我形成了最宝贵的积极,乐观,独立的人格。家庭的爱与教育是我面对让任何困难的动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我很庆幸,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无论是道德修养,知识经验还是教学技巧抑或是对待学生态度,都是对我的人格发展有着受益匪浅的影响,从小时候与小朋友因为游戏分配而闹矛盾,老师会第一时间安慰我们,然后慢慢疏导我们,拉着我们的手让我们和好。那时候我明白了,团结合作,分享的重要性。到后来,被学习,高考压力压的难以呼吸时,是班主任带我到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空间,倾听我压抑许久的倾诉与哭声,也会慢慢抚平我的难受。学校和老师通过文化教育与切身与学生交往,对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优良的道德观念的树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影响,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优良的学校教育对我发展合作,爱国,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有着深远影响。 内向型人格的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交际很消极。虽说现在的我们都未真正踏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洗礼”。但是大学也算是一个小社会,在这进入大学的这几个月时间,我发现曾经令我向往的大学并没有我想象那么美好。自己内向的性格在面对复杂的社交关系和摸不清的套路时,感受到了孤独与迷茫甚至对自己选择的质疑。在经历一段时间自我挣扎和思考之后,我开始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不再把精力引向生活的一些细枝末节,不要过度敏感在意别人的看法。面对任何事情,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不追求急切,也不畏缩不前,向着自己想要的目标迈进。因此,内向人格的人与人交往时,要求同存异,善于宽容,这样别人也容易接受你,愿意与你交往,这对自己的性格外向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综上,影响人格因素有很多种,因人而异。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使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

九型人格的自我意识

九型人格的自我意识 一号:我是讲原则的 二号:我是充满爱心的 三号:我是最棒的 四号:我是独特的 五号:我是有深度的 六号:我是真诚可靠的 七号:我是快乐的 八号:我是老大 九号:我是好脾气的 九型人格的行为目标

一号:不断做正确的事情 二号:不断做满足别人需要的事情 三号:做能够成为第一的事情 四号:做专注内外美好的事情 五号:做深度分析和研究的事情 六号:做别人喜欢的事情 七号:做快乐的活动 八号:做能够控制局面的事情 九号:做能够使大家和谐的事情 九型人格的根本需求(力量来源)

一号:获得自我的肯定 二号:被别人需要的爱 三号:获得绝对的肯定 四号:深度体验美好的感受 五号:思想上的掌控与满足 六号:被别人保护和关怀 七号:获得自在和快乐 八号:获得掌控和征服 九号:体会人际和谐 九型人格各型号的根本恐惧(抗拒来源)

一号:害怕把事情做错 二号:害怕被别人冷落 三号:害怕事情做失败 四号:害怕有缺陷 五号:担心自己无知 六号:害怕自己被别人所欺骗 七号:害怕被人约束 八号:害怕失去控制 九号:害怕出现矛盾冲突 摆脱本型依赖---突破自我限制

一号:摆脱抗拒平常一般 二号:摆脱否定自我需要 三号:摆脱无视情感生活 四号:摆脱讨厌平凡 五号:摆脱远离现实 六号:摆脱拒绝自我承担 七号:摆脱逃避痛苦问题 八号:摆脱隐瞒自我弱项 九号:摆脱避免矛盾纠纷 完美型性格成长策略 第一型完善——要学习第七型自我快乐,做事情不要过于苛刻 管理能够管理的人和事 领导愿意领导的人和事 全身心接纳现实的人事 欣赏自己、他人和世界 一起娱乐放松的享受人生 副性格成长策略——学习第九型理解和谐

高校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品德修养

高校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品德修养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特别是大学生中学生干部的品德修养,能帮助他们在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的同时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所谓品德修养就是指人们在品质、情感、意志、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品德修养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活动。品德修养的本质反映了两层意思:对个人而言,加强品德修养是把一定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社会而言是一定体系人格化和社会品德风尚达到改观的前提。加强品德修养对社会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对高校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品德修养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

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培养,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对高校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品德修养培养,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9w)积习成性:人格与幸福

积性成命:人格与幸福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xijuzhe@https://www.doczj.com/doc/c115478094.html, 积性成命 积习成性 积行成习 “在预测幸福时,人格因素即使不是最好的预测指 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Diener ,1999 过去的大多数善于幸福感的流行读物总是试图告诉 人们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幸福,但是它们并没有提到在努力过程中那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即人格始终对幸福感产生着影响。 “快乐和痛苦取决于性格的程度与命运并驾齐驱” ——美国部分学者 “个人持久的特征对快乐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国家研究院的成人心理学家保罗·考斯塔及其同事,在对50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 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无所不在 不管一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也不管他的婚姻状况、工作、住处是否改变,在一开始调查时就快乐的人在10年之后仍然快乐(保罗·考斯塔等) 非常稳定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贝克莱研究员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追踪了一组青年男子的生活,发现问题少年通常比别人想象得要好得多,还发现人的情绪具有稳定性,即快乐的青少年也将是快乐的成年人 人格在人们获得快乐中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不幸的事都不可能剥夺使人重新获得快乐的机会,所以,常常可以见到有过悲惨经历者、病人、失业者、离婚者都能重获快乐 幸福与快乐具有情境与时间上的稳定性 Frances 等(1998)对来自美、澳、英和加等国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EPQ 分数与幸福感分数的相关模式具有跨国的一致性幸福感与外向性的相关在41~49之间与神经质的致性,幸福感与外向性的相关在.41.49之间,与神经质的相关在-.39~-.57之间。 人格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远远超出情境的影响 Diener 和Larson(1984)的研究发现,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休闲娱乐中,人格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是52%,而情境的影响只有23%。

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干部群体中存在的 问题和研析 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班级:城乡规划管理1班姓名:侯高瑞学号:201112040104

细数我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也已经有一年半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已经过去了一半,而我也已经做了三个学期的学生工作,大一的时候我是干事,大二的时候很荣幸担任了部长,这三个学期也从学生工作中经历获得了很多东西。现在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学生工作中看到得学生干部的问题。 1.对自己定位不清 很多学生干部都是从干事到部长,从部长到主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期间固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为学校,为同学们奉献了很多,但当自己身居高位时,往往容易混淆不清,许多人当了学生组织的领导后对自己的身份混淆不清,学生干部毕竟还只是学生,而且和广大的同学们是同一台阶的,而很多学生干部总喜欢将自己凸显出来,以自我为中心,俯视其他同学或下属,这是一种极其不端正的态度,毕竟我们作为学生干部更主要的是为同学们服务, 2.以学生工作为借口,放弃学业 很多学生干部因为日常工作忙碌,而没有时间看书复习,甚至旷课,不得不承认学生工作会占用我们很多时间,但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让工作和学习齐头并进,学生工作和日常学习不是“鱼”和“熊掌”,工作和学习是可以兼得的,而身为学生干部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在工作能力上要脱颖而出,更要在文化水平上刻苦钻研,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在学生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而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

合,我们就会有更多新的体验和总结。 3.树立了不良形象 成为一个学生组织的领导,大到主席,小到部长,身后都带领着数个干事或部长,而学生干部本身更代表着一个集体,而很多学生干部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自己所带的组织造成了不良影响,更对自己所带的下属影响极差,这是很不可取的。 以上三点是我对学生干部所看到得一些问题,接下来我要就浅谈一下如何尽力做好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干部 首先,树立良好形象是当好一名学生干部的关键因素。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善于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是把自己当作一名干部,高高在上,还是认为应该是热忱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的。这一点是对自身素质的体现。其二,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整体形象。心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没有健康的心理,谈不上把工作做好,更谈不上塑造整体形象,故应注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三,应该掌握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身语言技巧,发挥人际效应。最后一点,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必须拥有的。有崇高的事业心,大公无私的情操以及宽容的胸怀,这都是树立学生干部形象的主要因素。干部一词,它是与相对群众的概念,指的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学生干部就是指担任了一定领导工作的

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罗杰斯还主张,心理咨询的本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来询者,不断强化其自我状态的协调,帮助来询者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 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比如说,平时,有的人太自卑,太敏感,非常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己作斗争,才能终有一天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 ■完善人格需要掌握十大重点 (一)培养自我挑战: 就是要意识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 2008年第 2 期 169 健康教育研究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从而在处理两性性行为中约束冲动、控制情绪、平衡心态,使自己的行为控制在法律范围内便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社会的要求。 (5)避孕与优生知识的教育:根据现行的规定大学生在校可以结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避孕与优生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6)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使他们知道只有洁身自爱,才能杜绝这些疾病的传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大学生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及时开展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性纯洁教育为核心的正规、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性心理和正确的性道 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性文明习惯,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性解放”、“性自由”,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教书育人,2001(5). [2]吴阶平.性医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2. [3]董俊梅.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3. [4]杨川林,许海燕.大学生性心理教育的原则、内容及其途径.[5]李远贵.试论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2(3)[6]张永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校园文化再选择[J].大连大学学报,2001(10). 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李欣华,牛春娟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对由于个体人格差异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公认的人格结构研究结论得出神经质与幸福感的体验呈负相关,外向 型与主观幸福感的体验成正相关,其他人格特质如:如个体较高水平的自尊、自信、自我监控会体验到幸福感水平会更高,研究显示个体具备的积极的人格特征会体验更多的幸福感。此外对于人格差异的研究还要考虑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人格 主观幸福感 积极人格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是以W a n n e r W i l s o n (1967)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我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十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上[1]。国外研究表明,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因素。DeNeve 和Cooper 对以往148 个有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与幸福感有相关的不同人格因素有137 个,诸如信任、情绪稳定性、控制点、自尊与外向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得到最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因素是外向性与神经质[2]。 1.已有人格结构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1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是以艾森克人格量表为分类的标准,探讨不同的人格维度,即: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的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Eysenck (1983)指出“幸福可称之为稳定的外向性......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关。”研究表明,外向型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之间存在负相关。程俊卫(2006)在一向对于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精神质得分和神经质得分显著相关,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正性情绪的体验都较低,因而具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性格外向的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显著高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较多的体验到正性情绪,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对于生活质量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3]。王滨,尹海兰(2006)一项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成显著的负相关,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同时也显示出外向稳定型的人主观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和内向不稳定型[4]。郑雪,王玲(2006)的研究也验证以上的结论,稳定外向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最高,幸福感分数最低的内向不稳定型被试。外向性与积极情绪相关最高,而神经质与消极情绪相关最高[5]。 1.2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以现阶段人格维度划分主导的五因素模型为主,研究外向性、神经质、开放型、宜人性、责任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其中外向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联系的结论,即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成负相关。张兴贵(2005)综合国外研究认为开放性、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复杂的关系,宜人性在与他人良好交际过程中可能会过度的克制和压抑自己,会导致个体体验到负性的情绪,责任感特质的个体会为自己确立较高的工作目标,倾向于在工作情景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开放性包括智力、文化和创造性对于主观幸福感缺乏强大的预测力[6]。 2.其他人格特质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1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自尊是个体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对自我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反应个体知觉到现实的自我状态和期望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价值持肯定的正面的评价,而低自尊的个体则相反。 严标宾,郑雪(2006)一项针对大学生所做的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相关分析的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性感和消极情感回归效应显著,对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到中介影响的作用。 图1 自尊调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模型

人格

人格理论的九大基本问题与基本假设 1、关于自由意志——决定论的理论 自由意志——决定论维度表现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有的人格理论把一个人看做类似于一种自动装置;有的则认为人不是机器,也不可能受无意识动机的束缚。人是自身的寻找者、生活意义的创建者与主观经验的感受者。人对自己的行动是有意识的、自主的,他能再某种程度上超脱环境对他的各种影响,这种人格理论居于自由意志设想的一端。反之,决定论者认为一个人的心里生活、情绪活动和全部行为中的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和偶然产生的,而是由已知的、未知的各种原因或力量所引起的,如无意识动机、外部刺激、早起经验、生理过程、文化影响等。 自由意志源于哲学,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意志本质上是向善的,因为只有善事才对他有好处,恶事则使他亲受其害 到了中世纪, 自由意志与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 奥古斯丁是 最为突出的一个代表人物。奥古斯丁为了反对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 主张人有自由意志,他依据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论来阐释基督教的教义。善才是唯一本源性的。人在伦理上的恶就是罪。所谓罪, 就是人们滥用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的结果。 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论自由意志》中批判了否定自由意志的观点, 明确地主张人有自由意志。这种自由意志不仅表现在人们日常行为的选择上, 也表现在道德行为上。他认为, 如果人没有了自由意志, 那么人就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的行为就无所谓善与恶; 如果没有了善与恶, 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奖与罚。 伊拉斯谟也把自由意志坚持到底, 这是他撰写《论自由意志》的主要目的。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 他所定义的自由意志, “就是指人类意志的力量, 人们凭借着它, 可以致力于倾向或背离永恒救恩的 事情” 强硬决定论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认为,一切发生的事情的结果都是必然的,谁也无法阻止其出现。 拉普拉斯:“给我宇宙现在的状态,我将可以告诉你宇宙的过去和未来。” 非决定论:一部分非决定论者主张,物理世界,特别在是微观领域中,是缺乏因果联系的,在粒子水平上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自由意志”,从而某些事物也存在不可预见性。另一部分非决定论者承认在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因果联系,但在人的王国中,人的思考、选择、行动不是被决定的,而是自由的,甚至是绝对自由的。

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大学,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地方,是一个小社会,是当代大学生走向大社会之前接受培训、不断提高的一个基地,是新时期大学生梦飞翔的舞台。而作为高校里的一名学生干部,更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他们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和灵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准,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都希望担任学生干部,因为这是全面培养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极好机会。事实证明,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踏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学学生干部担负着配合学校各方面力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的职能。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信息接收快,知识面宽,因此,大学学生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 素质是指事物固有的性质和特点。素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情感、意志、风度等的全称。它是在一个人先天基础耻,通过后天的实践的基本特征。它体现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总是随着社会

实践发展而发生变化。那么,作为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德”。它是现代人素质的灵魂。“有德有才,是能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因此,作为大学生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他们应该比一般同学要有远大的理想,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上要有强烈的上进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同时,大学生干部本身的道德品质及其由此产生的道德效果对学生影响很大,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生干部的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吸引、感召、引导人的内聚力。俗话说,“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大学学生干部更应以身立教,为人楷模,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同时学生干部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事业心,自觉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增强责任意识,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积极工作。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大学生干部在推进院校的改革发展中,具有谋求更大更新的作为,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文明优质的服务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自身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远见卓识,以及全局观念,也需要他们具有服务广大师生,完成肩负使命,维护青年权益的基本意识。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 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 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心理自我 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以后 D.2岁左右 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A.自我矛盾型 B.自我扩张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萎缩型 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 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 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 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4.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 ),二是( )。 5.大学生的自我探究包括: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索、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6.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意味着( )、( )和( )的统一,也意味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7.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表现为政治方面的( )、( )、竞争意识;求知方面的成才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意识、( );行为方面的( )、社交意识等。

完善人格与幸福人生

做一个懂得事前详查的聪明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因为一句自以为是的话,双方引发口角或打斗;一个小小误会,好友却变成了仇敌;有些驴友在登山探险前缺乏详细考察、周密安排,导致在山里丢掉了宝贵的生命……这类现象并不少见。他们为什么会遭遇各种麻烦,甚至命丧黄泉呢?因为在事前缺少智慧观察,对身体、语言不加约束,行事鲁莽。好比一个士兵没检查好装备就上了战场,结果可想而知。而具有智慧的人,在处理事情时,是一定要详细观察的。 事前详查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谨慎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莽撞的不顾一切后果的,追求一时的冲动的人生理念。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缺少了仔细观察,那么在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误会,口角,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为一些误会,错误的理解他人,马虎的生活态度,没有考虑周全而丧失自己或者别人宝贵的生命是不是很不值呢?因此,在我们要去做某件事之前还是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微小的细节,周密的安排好,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是学生,离不开我们的就是考试,考试是我们的必修课,每次考完试都会有一部分人满脸笑容的走出考场,有一部分人垂头丧气的出来,不乏有些人满口抱怨的走出来。在我的身边就是有存在这样的人。她的成绩在周围人看来是最优秀的了,可是你永远也想象不到,她每次走出考场都是在抱怨,说自己考得不好,所以她的同伴已经习惯每次出考场都是安慰她,但每次出成绩的时候她的成绩却总是那么好,殊不知她同伴的成绩跟她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她却总是会说,我考得好差,她却没有想到听她抱怨的同学考了多少分,在同伴面前这样说似乎成了一种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的一种自豪的方式。在她说这些话时就没有想到当她说出后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她能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就想想的话,我想有些误会是可以避免的。这位同学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在比自己弱势的人面前表现自己,不要过渡谦虚,那便是骄傲,说话前要考虑后果,该说的可以说,不该说或者不适合说的就不要说,在说话时要能够注意到听者的变化,有时适可而止也是好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想把事前详查做好我个人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其一是学会在做事情之前就有个完美的计划。这样能最高限度的避免尴尬的事情的发生。 不要低估计划的重要性。有了计划,就可以把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做起事情才会井然有序,而不是盲目的做,在做计划时就可以事先做好准备,把一切因素都考虑进去,避免发生意外。如果你总是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容易发生问题。所有的事情应该分出前后顺序,一件件依序地完成,就像盖房子,必须先打好基础,才能砌墙,最后才能盖上屋顶。如果先砌墙再来打基础,就会发生问题,甚至得把砌好的墙拆掉,从头做起。所以每一件事情都得按照应有的程序去做,不能前后倒置、乱无章法。没有计划的生活一向杂乱无序,不但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冤枉情形,非常不值得,更严重的话会发生不可想象的意外。所以,凡事都要好好的计划,一件事情计划好了到时候处理起来的时候也会更加有保障且安全性更高。 排定计划时,我们必须优先处理重要的和紧急的事,这些事情容易影响我们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