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1引言

面对网上的海量信息,传统的做法是对网上信息进行人工分类,并加以组织和整理,为人们提供一种相对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但是,这种人工分类的做法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二是存在分类结果一致性不高的问题。网络信息的激增一方面增加了对于快速、自动文本分类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又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准备了充分的资源。电子化信息的自动分类处

理技术正越发显示着其优越性,文本自动分类及其

相关技术的研究也正日益成为一项研究热点。

目前,文本分类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各种分类器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能,影响文本分类精确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中文文本的预处理,其过程比较烦琐。在预处理过程中,分词器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经过去除停用词获得文本的关键词向量。只有去掉没有实意的虚词和类别色彩不强的中性词,才能大大提高文本分类准确度,而这些词条的过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停用词表。停用词表的建立不仅需要大量的实验,而且需要众多分类专家的参与,才能精确地将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河北张家口075000)

要:预处理是文本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处理结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分类的准确度,而且

关系到训练时间的长短和影响到分类的速度。采用一种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进行文本预处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降低了特征维数,同时保证了分类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关键词:文本分类;停用词;词性;文本预处理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7-7634(2009)05-0717-03

Research on the Text Pretreatment Based on

Part of Speech Selection

LI Ying

(Librar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China )

Abstract :The text pretreatment is in a text classification important link ,the pretreatment result qual -ity not only relates the classification the accuracy ,moreover relates the training time the length and af -fects the classified speed.This article used one kind to carry on the text pretreatment based on the lex -ical category choice text pretreatment method ,this method and the conventional routes have carried on the experiment contrast ,finally demonstrated that this method reduced th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simultaneously has guaranteed the classified performance.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obtain the good classified effect.

Key words :text categorization ;stop-words ;part of speech ;text pretreatment

收稿日期:2009-03-18作者简介:李

英(1971-),女,天津武清人,副研究馆员,学士,从事文本分类、信息处理研究.

Vol.27,No.5May ,2009

情报科学

第27卷第5期2009年5月

一些虚词和没有浓重类别信息的中性词剔除掉。国内目前尚无中文停用词表的建立标准,大多数分类系统只是根据所研究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过滤掉一部分停用词达到期望的分类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预处理方法—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

2分类过程结构图

中文文本自动分类模型包括五个方面:文本预处理、特征抽取、特征选择、利用分类算法提取分类模型、对分类模型进行质量评估。各个环节独立存在,也紧密相连,目前特征选择方法与分类算法功能比较完善,一些研究人员在特征抽取方向做了一定的研究,预处理技术是整个分类过程的首模块,它对于分类是至关重要的。文本自动分类工具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文本自动分类过程结构图

3文本预处理方法

3.1文本预处理过程描述

图2停用词表的部分截图

文本预处理通常做法包括分词处理,关键部分加权,去除停用词。经过分词处理,意义连贯的文档变成词的列表,同时统计的还有各个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去除停用词,主要是去掉一些对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表现力的字词。停用词过滤是建立一个停用词典,在文本特征提取阶段将这些停用词过滤掉。停用词指的是一些出现频率很高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如:“是”、“的”、“所”、“到”、“从而”、“能”、“比”等一些功能词。如图2所示。

3.2预处理过程实现

目前,在文本信息处理过程中,一般可以选择字、词或词组作为文本的特征项,但普遍认为选取词作为特征项要优于字和词组。但是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分类系统中,中文分词器切分出来的所有词条中含有大量的单个独立字,并且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单个独立字不仅所携带的文本信息量较少,而且还对其他实词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分类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1-2】,因此,文本预处理过程有必要将所有的单个独立字过滤。

文献【3】中,广州工业大学的周钦强运用程序流程控制剔除中文分词器切分出来的单个独立字、英文字符、数字和一系列数学符号以及含有这些符号的中文词,从而使得两个字以上的纯中文词成为代表文本信息的特征项。有效增强了文本向量的中文纯度。

4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

通常一篇文章的特征是通过一组词或词组来表示的,一个文件集合可能会包含数十万个不同的特征,同时停用词表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停用词表的情况下,一个不全面的停用词表会对特征的提取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如此高维的特征空间不仅会增加分类算法的处理时间,对算法的精度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文献【4】中,李彦平,张佳冀在特征选择上采用了词性过滤技术,根据分词结果的词性标注信息,经过停用词过滤和词性过滤后只保留名词、动词和缩略词这些实词。在文献【5】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谢科也采用了词性筛选方式对名词词语进行了筛选,他们都采用了利用文本相似度来计算聚类与分类,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本文采用中科院计算所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分词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分词的同时对词性进行标记,

并对词性进行筛选以过滤掉文本中718情报科学27卷

大部分无意义词条,来达到初次降低词语维数从而实现文本的预处理过程(参见图3)。

图3基于词性筛选的文本预处理方法框图

5实验与结果分析

我们选用了复旦大学10个类别文本语料库语料进行实验。十个类别分别为计算机、医药、交通、教育、环境、体育、政治、艺术、经济、环境。训练集有1882篇,测试集有934篇。

实验目的:测试基于词性筛选的预处理方法的分类效果,采用名词,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两种方式。

实验手段:分别采用SVM与KNN分类器,期望交叉熵为特征选择方法【6-7】,特征数目:1000维;权重公式:TF-IDF。

实验评估方法:宏平均查全率,宏平均查准率,F1值(综合指标)【8】,初始特征集特征个数n。

结果分析:从表1、表2显示数据可看出以名词作为特征词进行词性筛选时初始特征集的缩简率为71.2%;以名词和动词为特征进行分类时初始特征集的缩减率为44.8%。

文本分词及词性标注词性筛选及

频率统计

初始

特征集

表1SVM实验结果

表2KNN(33)实验结果

类别通常文本预处理方法(n=34964)词性筛选(名词)(n=10066)词性筛选(名词+动词)(n=15675)查全率查准率查全率查准率查全率查准率

交通95.775%100%92.958%94.286%94.366%95.714%体育96.753%97.386%97.987%97.987%99.329%92.500%军事83.133%87.324%96.386%86.957%87.952%92.405%医药95.388%97.015%82.353%94.915%80.882%90.164%政治96.407%89.444%94.611%90.286%94.012%87.709%教育94.521%97.183%98.630%91.139%91.781%95.714%环境89.552%98.361%83.582%94.915%86.567%96.667%经济95.370%96.262%92.593%94.340%91.667%91.667%艺术98.780%97.590%92.683%100%92.683%93.827%计算机96.970%98.462%100%95.652%95.455%95.455%总体评估94.610%95.904%93.178%94.048%91.469%93.182% F1值95.253%93.611%92.318%

类别通常文本预处理方法(n=34964)词性筛选(名词)(n=10066)词性筛选(名词+动词)(n=15675)查全率查准率查全率查准率查全率查准率

交通90.141%94.118%91.549%94.203%78.873%94.915%体育98.658%91.875%98.658%96.711%96.644%89.441%军事66.265%87.302%84.377%90.909%73.494%88.406%医药88.235%98.361%82.353%98.246%54.412%92.500%政治95.808%78.049%94.611%81.443%94.611%75.238%教育90.411%95.652%93.151%93.151%89.041%82.278%环境83.582%88.889%79.1042%94.643%73.134%89.091%经济91.667%91.667%93.519%89.381%88.889%76.800%艺术92.683%96.203%91.463%96.154%84.146%89.610%计算机87.879%100%95.455%96.923%86.364%96.610%

总体评估88.533%92.211%90.420%93.176%81.961%87.489% F1值90.335%91.777%84.635%

5期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719

(下转第738页)

图3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系统仿真过程

5结语

经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座建筑,而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由分散式数据库组成的信息空间,它不但包含了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也囊括了与之相联的网上资源。图书馆的职能正从传统的图书管理转向传递、检索和经营知识信息。通过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组和共享建设,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开展查询、检索、馆际互借,把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服务推向数字化、社会化、全球化,真正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的资源混乱问题,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卫中.浅议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论坛,2003,(6):102-103.

2李贵林.数字图书馆中信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229-231.

3张银犬,朱庆华.网格环境下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策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3):56-59.

4Barry J.Automated syetem marketplace2000:Delivering the personalized library[J].Library Journal,2000,125(6):49-

60.

5Richard R.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of Sedals[J].Serials Revies,1996,22(2):33-43.

6吴堃.基于NS2的P2P网络模拟平台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152-2157.

7凌美秀.从有限到无限: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变路径[J].图书情报知识,2007,(3):72-75.

8Marie L.Radford.Encountering virtual users: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chat refer-e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8):

1046-1059.

738情报科学27卷

(责任编辑:孙晓明)

(上接第719页)

可见当采用基于名词为特征预处理方法时,不论从分类效果还是特征集的缩减率明显优于基于名词和动词的特征预处理方法,与通常的预处理方法相比,使用KNN分类器时分类效果要高出1%-2%,使用SVM作为分类器,效果降低了1%-2%,其优点是能够使得初始特征集的维数大大降低。可见采用基于名词为特征的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在不降低分类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大大降低初始特征集的数目,能够减少训练与分类时间,是一个可以实用的预处理方法。

6结论

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停用词表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预处理方法——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并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基于名词为特征词的预处理方法可以跳过停用词表而过滤掉文本中大部分无意义词条,在降低了初始特征集的数目的同时仍能保持分类效果的稳定,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词语的潜在语义进行分析来进一步抽取出更具能表现文本的典型特征。

参考文献

1Yiming Yang.An Evaluation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Text Catego-rization[J].Information Retrieval,1999,1(1/2):67-88.

2Yiming Yang,Xin Liu.A Re—Examination of Text Catego-rization Methods[C].Proceedings of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SI-GIR),1999:42-49.

3周钦强,孙炳达,王义.文本自动分类系统文本预处理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2(2):85-86.

4李彦平,张佳冀.文本分类系统关键技术[J].无线电工程,2005,35(6):51-53.

5谢科,张辉,程鹏.文本聚类中的降维技术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25(2):123-126.

6李凡,鲁明羽.关于文本特征抽取新方法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版),2001,41(1):27-34.

7王涛,裘国永,何聚厚.基于改进Naive Bayes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3):186-190.

8刘海峰,王元元,张学仁.文本分类中一种改进的特征选择方法[J].情报科学,2007,25(10):1534-1537.

(责任编辑:孙晓明)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 CBADA BDCCB BAACA BCDAD CADAA BBDB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研究原则中,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是指【】 A.客观性原则 B.价值关联C.价值中立D.严谨的工作作风 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分析,以确定各个变量测量的 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抽样研究资料去推论总体情况的概率,这是【】 A.语义分析 B.定量分析C.内容分析 D.理论分析 3.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中,在确定了研究题目后,紧接着就进入的阶段是【】 A.研究设计阶段B.收集资料阶段 C.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D.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4.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C.理论性研究 D.经验性研究 5.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6.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 A.政府部门的要求 B.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C.研究者的兴趣D.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7.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 而获得研究结论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8.以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比较真实的和深入的研究资料为最大优点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9.定性研究中经常采用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是【】 A.经验归纳方法 B.假设一检验过程C.理解方法 D.抽样一推论过程 10.等距抽样是指【】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 11.在一定抽样精度的要求下【】 A.总体越大,样本也越大B.样本不按比例地随总体增大而增大 C.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越小,样本的规模越大D.总体的同质性程度越大,样本的规模越大 12.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是【】 A.操作化 B.概念化C.定量化 D.定性化 13.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 A.提问技术B.题型选择C.答案(选项)设计 D.问题的排序设计 14.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致被调查者的信B.填答指南C.问题和答案(选项) D.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15.根据访谈内容的结构性的不同,可以将访谈法分为【】 A.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B.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 C.个别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D.一般访谈法和个别访谈洪 16.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 A.信息量大B.灵活性高C.适用范围广 D.控制性强 17.英国社会学家C.A.摩瑟认为科学研究的第一等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验法C.观察法 D.文献研究法 18.对于婴儿、神经异常者等特殊群体,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法C.实验法 D.观察法 1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太平洋新几内亚附近的特洛布里恩群岛上对当地土著 居民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C.试验室观察 D.间接观察

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

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具有(D ) 目的性 B .经验性 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社会科学研究 B 心理学研究 D 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做”的问题 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 A. 2. A. C. .理论性 .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 ?社会性 3. A. C. ( B. D “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题 的问题 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 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套 C .定性调查 5. 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6.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4. B ) .典型调查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A. C. 7. A. B. B D (如心理学研究 (B ) B D (A )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C. D. & A. 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概率性特点 B .具有必然性特点

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研究方法9种整合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3.1观察法: 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1.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

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1.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3.1.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3.1.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査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I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功能主义 B.科学主义 C.实证主义 D.人文主义 7、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现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提出理论模型 B.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建构 D.进行命题推演 11、在一个900人的总体,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定距测量—一定序测量—一定比测量一一定类测量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范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研究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这是社会研究基本原则中的(B) A.价值中立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价值关联原则 D.主观性原则 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A) A.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B.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C.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3.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D) A.同期群研究 B.同组研究 C.趋势研究 D.横向研究 4.选题时要看是否有足够的合格研究者及辅助人员,指的是选题过程要遵守(D) A.主观性标准 B.重要性标准 C.新颖性标准 D.可行性标准 5.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趣出发的项目的选题方式是(C) A.学术界选题 B.委托研究课题 C.纯自主选题 D.申报研究课题 6.选题的主观标准是( C ) A.重要性 B.创造性 C.个人的研究兴趣 D.可行性 7.侧重从量的方面去反映客观社会现象某种特征的存在及其变化程度的是(B ) A.概念 B.变量 C.概念之间的关系 D.操作性定义 8.通常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现象的理论是( D ) A.宏观社会理论 B.微观社会理论 C.一般性社会理论 D.中观社会理论 9.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形成( A ) A.理论假设 B.理论检验 C.理论性的结论 D.验证理论的逻辑 10.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元素的集合体是( D ) A.目标总体 B.理论总体 C.调查总体 D.研究总体 11.调查某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研究者从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那么,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是该次抽样的( C ) A.总体 B.抽样单元 C.抽样框 D.样本 12.测量层次最低的是( A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13.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 B ) A.表面信度 B.折半信度 C.再测信度 D.复本信度

论文常用研究方法汇总

论文常用研究方法汇总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参考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四、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五、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六、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七、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八、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

社会研究方法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章 1.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两大支柱是什么? 答:科学就是在寻求解答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一种答案。科学既可以切入约定俗成的真实,也可以进入经验的真实。对于非亲身经验的真实,科学家有很多标准来做评断,才会把这些事物视为真实。 科学有时以逻辑实证(logico-empirical)为特色,其两大支柱是逻辑和观察。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言之成理,并符合我们的观察。这两者对科学都不可或缺,而且和科学研究的三大层面密切相关:理论(theory),资料收集(data collection)和资料分析(data analysis)。 2. 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变量?理论和变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理论(theory)是对某特定生活方面相关的观察的系统解释,如青少年不良行为、社会分层、政治改革等,是科学观察的层面。 变量(variable)属性在逻辑上的归类,属性指的是事物的特征或本性。变量是许多属性的逻辑组合。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用来描述(可以逻辑地预期的)变量间关系。这种预期常常包含因果关系。一个人在某个变量上的属性会造成、倾向于、促进另一个变量的某一个属性。理论是以变量语言来建构的,理论所描述的是不同变量的属性之间逻辑上可能有的关联性。 3.社会研究中存在哪些辩证关系?请逐一解释。 答:社会研究中存在的辩证关系有: (1)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idiographic)是一种解释方式,企图针对特定的个案进行全面的了解。 通则式解释(nomothetic)也是一种解释方式,试图寻找一般性的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的原因,也就是对许多事例进行概括性的也是表面性的了解。 (2)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理论(induction)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理论(deduction)根据一般理论预测个别事件,也就是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3)定性与定量资料 定量资料是数学形式的,定性资料不是。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中,两种类型的资料都是有用的。 (4)抽样研究和应用研究 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社会科学事业中有效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4.研究中可能的错误有哪些?解决方法有哪些? 答:研究中可能的错误有: (1)不确切的观察:研究者常常在观察中犯错。解决方法:更谨慎的观察、使用简单或是复杂的测量手段。 (2)过度概化:当我们探讨周围事物的模式时,通常会把一些类似的时间当做某种普遍模式的证据,在有限观察的基础上,做了过度的概括。解决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 2016 年 4 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 03350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制订出整个研究工作的总体方案以及研究工作各个阶段中各项任务的具体行动方案,这些工作属于社会研究过程的 A. 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B. 研究设计阶段 C. 收集资料阶段 D. 整理和分析资料阶 段 2. 社会研究中的“价值关联”是指 A. 研究者在社会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 响 断的影响 C.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的影响 的影响 B.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受到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 D.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个人的主观判断 4. 下列属于纵向研究的是 A. 民意测验 B. 市场调查 C. 探索性研究 D. 应用性研究 同期群研究 D. 人口普查 5. 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在当代社会研究中大量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A. 调查研究 B. 实验研究 C. 文献研究 D. 实验研究 6. 在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项目所包含的具体研究事项,这项工作属于 A. 确定研究性质 B. 确定研究层次 C. 确定研究范围 D. 确定研究内容 7. 实际工作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一定的研究题目,通过招标的方式征集研究者。这一选题方式属于 A. 学术界选题 B. 纯自主选题 C. 委托研究课题 D. 上级定题 8. 研究者提出“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有下向影响”的理论假设,然后根据实际调查资料中是否有足够大比例的人符合这种 情况,决 定能否证实这一理论假设。这里体现的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 A. 经验归纳原则 B. 演绎推理原则 C. 统计性原则 9. 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是 10. 研究者在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这是 A. 理论概括 B. 理论抽象 C. 理论推演 D. 理论预测 11. 在社会研究中,抽样的理论基础是 A. 物理学 B. 数理逻辑学 C. 数理统计学 D. 几何学 12. 研究打算用抽样方法调查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他的抽样框是 13. 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其转化为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这个过程通常称为 A. 概念化 B. 操作化 C. 定性化 D. 模型化 14. 具有分类、次序、距离和比率特征的测量层次是 A. 定类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定比测量 15. 研究者在问卷调查中只提出问题,而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情况和态度随意回答,这类问题属于 A. 填空式问题 B. 多项选择题 C. 开放式问题 D. 封闭式问题 16. 区分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的依据是 绝密★考试结束前 3. 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是 A. 理论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D. 抽样一推论原则 A. 宏观社会理论 B. 中观社会理论 C. 巨型社会理论 D. 微观社会理论 A. 该大学全体离校生的花名册 B. 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 C. 该大学全体在校生的花名册 D. 该大学全体学生的花名册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