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精准扶贫

江西省精准扶贫

江西省精准扶贫

【篇一:2016年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最新)】

前言: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

持谁。

2016年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消除农村的贫困。让

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路在何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

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

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

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的工作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关键是要

牢牢把握住精准二字。

精准识别是前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导致贫困对象不准确,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

是扶贫。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按照户

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标准,按时按质全

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帮扶是基础。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进农

户家中,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是自然条件太恶劣,还是发展产业条件不够?是缺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不足?只有

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找准了各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好

贫困户的贫困类型,才好因户施策,确定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

措施,做到帮扶精准。

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

是一种保证。一是要做好扶贫资源的精准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

用在贫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

扶贫责任人的精准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一户有一

名脱贫致富责任人,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要

做好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

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

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做到精准管理。

精准扶贫是根本。对精准扶贫工作,习总书记有三点要求:一是发

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因此要落实精准扶贫,仅仅靠帮扶,靠输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

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发展

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造血能力,才

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让贫困不再滋生,将精确扶贫进

行到底。

2016年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

口1000万人以上。

如何让精准扶贫更见效,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准确识别因户施策

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去年是国家精准扶贫的启

动之年,从全国层面看,通过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制定贫困识别建

档立卡工作方案,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62万人。

作为全国惟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采取靶向疗法精准划

定扶贫对象。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

员云丹介绍说,山南地区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重

要抓手,要求识别扶贫对象的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做到民主评

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扶贫对象,确保

真正的扶贫对象进入帮扶范围。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要找准贫困对象,还要找准致贫原因。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郭青指出,安康属于秦巴山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们通过逐村逐户摸底调查,梳理出五大类主

要的致贫原因,包括因基础设施落后致贫、因生存环境制约和自然

灾害致贫、因上学致贫、因地方病和突发重病致贫、因残疾和智障

致贫等。

对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赣县五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明

经华告诉记者,我们会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因户施策,有针对

性地进行扶贫。比如,对于孤寡老人或因病致贫失去劳动能力的,

就帮助其申请低保;对于家里有劳动力、因就业信息不通畅致贫的,

就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并组织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因教育致贫的,就通过镇里成立的教育基金会,对贫困学子进行帮扶。

产业扶贫是核心

近年来,国家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投入很大,但贫困地

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发展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定西市

委书记张令平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报告中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后面,应该加上一句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扶贫的核心

问题是产业扶贫,产业发展不上去,扶贫成果也不会巩固。张令平

代表说。

给钱给粮,都不如引来脱贫致富带头人实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平坝县高峰镇麻郎村党支部书记刘乔英感慨地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农民多种渠道创收增收,更有利于激发大家脱贫致富的积

极性。

麻郎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贵州省在建设贵安新

区的过程中,将麻郎村划入了贵安新区。几家专业化农业公司的引入,为麻郎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良机。刘乔英代表介绍说,农业公

司进驻后,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700元流

转金,土地租金每3年递增50元。农民还可以到公司上班,每天获

得70元劳务收入。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到新区建设中,有的搞起

了运输,有的到附近工厂上班,每个月还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农村发展离不开土地,精准扶贫一定要做好土地文章。通过移民式

扶贫和产业扶贫对接,

一方面把分散在高山上的村民搬迁集中居住,另一方面利用好土地

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他们移得出、稳得住,这是我们村脱贫

的秘诀。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英山县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说。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很多贫困地区穷就穷在观念上,扶贫的关键是改变贫困地区的发展

观念,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全国

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党支部书记花全说,

扶贫资金不是救济款,不能搞平均主义,扶贫方式也要从大水漫灌

转向喷灌滴灌,精准扶贫要让扶贫对象真正有收获,增强农民脱贫

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表示,扶贫工作是一个

系统工程,不仅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困难群众生

产生活、自身发展的问题,还要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让困难

群众破除诸多壁垒,更多地享受改革成果。要开拓思路,用改革的

办法统筹住房、就业、户籍、教育、医疗、保障和发展等问题,解

决边远困难群众的长远生计。

对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多位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

施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

泽林指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集中连片扶贫意义非常重大,要

积极推进。明经华代表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前提,有些

地方路都不通,农产品卖不出去,难以实现脱贫致富。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的标准也应适当提高一些,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2016年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3)

按照中央、省市提出的关于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要求,今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吹响了

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号角,几个月以来,全县上下凝心聚力,众

志成城,全面掀起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潮。从今天开始,本台将播

出精准扶贫系列访谈节目,解读扶贫工作政策,反映部门工作动态,促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快速推进。今天播出的是县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幼平的访谈。

我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目前,全县共有106个重点贫困村,3.7万户,涉及贫困群众12.1万人,如何让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脱离

贫困,同步小康成为了县委、县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政

治任务。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幼平介绍,为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实施精准扶贫

3355行动计划,即:用三年时间,通过采取产业带动、易地搬迁和政

策兜底三个一批的举措,按照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农户五位一体

的模式,创新金融扶贫、资金投入、驻村帮扶、社会参与和考核评

价五项机制,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户按期脱贫,

在全县贫困人口中,除了没有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贫困户以外,大部分贫困户因为没有找到致富门路,没有致富的基础和政策的支持,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找准

穷根,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火力点,制定出台了黑山羊、中

药材、板栗、旅游、电商等五大产业扶贫政策,做到有的放矢。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幼介绍,产业扶贫是我县扶贫攻坚工作的重心,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五大产业

精准扶贫工程是经过大量调研,结合我县实际最终提出的。黑山羊

产业在我县既有品牌优势,又有资源优势,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

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板栗、中药材

以及旅游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已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产业

基础较好,带动力明显。电子商务是新形势下我县的一项重要扶贫

方式,通过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贫困户卖难买贵等问题,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同时还可以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提升农

村信息化水平,让贫困人口共享农村信息服务带来的实惠。

【篇二: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返乡调研报告

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局三支部就宁都县黄石镇

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访谈调研。

一、基本情况

黄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南部,共有15个行政村,154个

村小组,镇总人口约10700余户,劳动力约21000余人,其中贫困

人口7700余人,计2494户。

黄石镇面积78.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0000余亩,耕地面积

19000余亩,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0.5亩。农作物中以水稻、花生、红薯、脐橙、桑蚕为主,是“宁都黄鸡”的发源地。矿产以萤

石矿、高岭土资源为主。梅、琴两江交汇形成贡江。镇主导产业为

种植、养殖和务工。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多以劳务输出为主,

目前,镇外出打工人数约1800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5%。

二、调研过程这次调研,时间紧凑,适逢新春佳节,难以与当地政

府部门沟通联系,依托《黄石镇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黄石镇产

业发展规划图》等资料,在认真研读基础上,多采取与村民沟通交

流为主,其它官方资料和素材难以搜集,信息碎片化居多,难以形

成客观的结论。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根据镇现有产业基础、人文自然资源和群

众需求,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水利扶贫、浓醇电网扶贫、卫生

扶贫和搬迁移民扶贫等精准措施,并形成三个着力点:

1、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着力发展以蔬菜、脐橙、油茶,烟叶为主导的种植业,以牛、羊、三黄鸡为主导的养殖业。

2、突出特色,常抓不懈,实施就业扶贫。着力实现贫困户劳动力优质就业、稳定就业。

3、坚持规划,精心打造,实施旅游扶贫。着力打造“古色、绿色、

江色”乡村一日游,带动贫困户参与。

四、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

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

实质性转变。但与村民的交流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环节:

1、扶贫配套方案缺位。“古色、绿色、江色”的乡村一日游旅项目。受交通制约较大,目前乡村公路狭窄,春节日期间多次、多点、多

路段发生堵车。

此外,与旅游配套产业滞后,目前缺乏与餐饮业(如农家乐)、种

植业(果蔬采摘)对接和互动。

2、方案后续跟进缺位。如发展养殖业,政府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但缺乏有效组织,补助发放农户,大多都没有用到养殖

业上,改做它用,补助资金效用没有体现。

此外,如烟草种植,需要的资金、技术等配套,还有产品的后期初

加工、销售等,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3、劳动力成关键问题。黄石镇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多以劳务输出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与儿童留守,成为扶贫产业实

施关键。老人思想保守,新技术等接受慢,劳动能力日益丧失,产

业实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五、建议

1、统筹城乡治理。

一是要依托城镇,扶贫项目应对接城镇需求、城镇市场,依托城市

助力乡村脱贫;

二是要加强城镇治理,缓冲对农村的压力和冲击,尤其是拖欠工资,工伤医疗保障等领域。从现状来看,乡村资源单项流动明显,社会

的财富、知识、人才很少流向农村,更多的是从农村获取资源,如

土地。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

府拖欠工程款项,信仰危机导致的价值观混乱,总是最后落脚于农

村贫困家庭,在社会缺乏救济手段的今天,种种悲剧往往最后是以

农村贫困人口返贫,或者加重贫困为收场。

2、精准扶贫和产业引导需要政府更多作为:

一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是防止循环致贫的根本,老人忙于

农活,监护能力受到影响,疏于监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完

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社保等。与城市一样,农村老龄化

矛盾逐步显现,体弱多病,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不仅对

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

三是产业引导是根本。产业引导需要政府的主导,尤其是在人才培育、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产业规模、产业的差位等方面,单纯的

政府补助、零敲碎打难成气候。

3、深化调研也是精准扶贫的助力。党员干部对家乡感情深厚,而且不少党员干部的亲朋好友依然留守乡村,开展调研,寻求脱贫对策,帮助乡村脱贫,或者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情,是他们的责任,是他

们的动力,也是他们的荣幸。但适逢新春佳节,时间紧凑,素材多

以见闻等碎片化的为多,难免影响实效。

【篇三:2014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热点:精准扶贫】【报告摘要】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

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

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

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

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报告解读】

当前农村扶贫进入了新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存在着扶贫退出机制缺失、扶贫手段单一、扶贫资金监管弱化、现行的贫困地区考核机制

对减贫的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扶贫

资源精确瞄准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提高扶贫工作

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的体制

和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标准表述】

[内容]

所谓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个内容:

一是精准识别。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识别办法,通过有

效的程序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帮扶。针对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确

定帮扶的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三是精准管理。要建立起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把扶贫对象的基

本资料、帮扶情况录入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用。

[措施]

第一,要“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精准性,建立扶贫退出机制,实行扶贫的动态管理,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首先,精准扶贫要精准识别,瞄准扶贫对象,实现精准帮扶,

精准管理。其次,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熏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后,要将扶贫工作纳入地方官员考核范围。

第二,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服务

和职业培训拓展到贫困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

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第三,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重点帮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等“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第四,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碎片

化现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打捆”统筹使用,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筑牢扶贫资金管理

使用的“高压线”,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

第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将低保和扶贫政策相衔接,着眼于消除和预防贫困,使极端贫困、一般贫

困和贫困边缘群体,都能享受低保和各类公共支持项目的阳光。

第六,要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

的基本公共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