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最新整理)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最新整理)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最新整理)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最新整理)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黄岳

摘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是指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它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中尚和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留下了深长的影子,影响着古典文学的基本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以人为本,诗教传统,中和之美,天人合一方面窥探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文化特征。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人本精神;诗教传统;中和之美;天人合一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与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爱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它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天人和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中尚和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1]

中国古典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历经了长达3000多年的没有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中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中尚和,刚健有为等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留下了深长的影子,影响着古典文学的基本文化特征。本文将试图从以人为本,诗教传统,中和之美,天人合一四方面窥探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传统文化特征。

1.关注现实的人本精神

所谓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

以人为中心。在这种以人为本的传统精神影响下,中国古典文学从上古神话开始就呈现了关注现实人间的人本精神。[2]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三则最著名的古代神化中,女娲,后羿,大禹等神化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 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与希腊神化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则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这种关注现实的文化习惯尤其体现在对现世民生的关注,因此古典文学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忧国忧民的传统

首先,在西周晚期王室衰微,戎狄交侵,征战不已,长年兵役,以致父母失养,兄弟分散,夫妻别离,这在《诗经》里也有广泛的描述。感慨于“山川悠远,维其劳矣”的《渐渐之石》;还有叙写征人解甲归田途中抒怀的《豳风·东山》,《何草不黄》凝结着征夫之泪,《王风·君子于役》表达山村农妇想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渴望过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汉末董卓,持国柄,杀君主,焚毁洛阳宫殿,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同时被驱遣的还有数十百万的中州百姓,造成了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曹操《薤露行》真实记载了这场大动乱,并抒写了诗人对王朝倾覆、生灵涂炭的深切悲悼。“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悲惨之状可见,号篊之声如闻。《蒿里行》更以泪和墨,画出中原劫后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明朝钟惺在《古诗归》称这首诗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这种反映时代动乱及民生疮痍的诗歌,到了杜甫那里,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广大百姓在战乱中不仅遭到一次次的劫掠,还要承受兵役徭役的重荷,不仅“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之三),而且“垂老不得安”(《垂老别》),新婚的男子、力衰的老妪、无家的翁叟,都被征去从军服役。这样无止境的征发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日甚一日。千村万落是一片家破人亡的惨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久行见空苍,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较之杜甫《三吏》、《三别》的类型化描写,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更有个性化特色。运用外貌、服饰、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形象。如“左手秉遗穗,右臂悬敝筐”的贫妇人,而卖炭翁尽管“可怜身上衣正单”,却“心忧炭贱愿天寒”;新丰折臂翁尽管“至今

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但却“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这种内心描写,不仅使人物有血有肉,而且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以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与愤怒。《三国演义》中的“分”与“合”凝聚着多少滚滚的血泪,回荡着千军万马的呼啸,意味着山河的破碎和大地的一片荒凉。[3][4]

1.2对广大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女人的不幸命运,从《诗经》的《氓》到汉代《孔雀东南飞》都有反映。汉末《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大量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例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等。由于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之中,一旦爱情、婚姻受到威胁,她们作为社会存在的惟一价值便可能完全丧失。故爱情、婚姻悲剧之于女性,尤为感人。而汉末文人在君臣僚属的人身依附关系中历尽辛酸和屈辱后,他们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悲剧性命运有了较多的理解和同情,以男女之事比附君臣关系,先前还停留在简单的类比联想的层面上,汉末文人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这种对妇女的深切关注,在李白诗歌里也有所反映,他成功地塑造了侠女、织衣女、采莲女、当垆女等妇女形象,杜甫也创造了“日暮倚修行”的哀女形象。白居易的《琵琶行》更是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份一洒同情之泪。这种关注女性命运的传统,在以后不断得到加强,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明汤显祖《离魂记》等,而到了《红楼梦》,曹雪芹对于少女的思索,超出前人的水平。在他看来,少女不仅有造物主赋予的集天地之精华的美丽,而且她们比男性更热烈地拥抱生命自然,代表着人间的道德向度。可是这种天地间最美的生命却如黛玉《葬花词》所说,“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5]”人间至真至美的生命,却又最脆弱、最短暂,最易遭到毁灭,这真是人间的大悲剧[6]。

1.3怨刺时政的传统

文人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往往对造成生民痛苦的根源进行揭露、抨击,这又形成了古代文学的怨刺从《诗经》开始,就有很多作品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大雅·民劳》是召穆公刺厉王,《大雅·桑柔》为芮伯刺厉王。屈原的《离骚》责数楚王的昏惑,痛斥群小的谗邪,无不闪耀着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诗人怨怪楚王变化无常:“初既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汉末的赵壹作《刺世疾邪赋》斥责历代帝王以天下为私,不恤国计民生而争斗杀伐:“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如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唐玄宗天宝末年,宦官权势日重,为中唐宦官专权种下祸根,李白最早对此予以讥刺:“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蒩,行为皆怵惕。”在《梁甫吟》中,则以“力排

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隐喻李林甫之流的歹毒阴险。杜甫的《咏怀五百字》中,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正是造成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的根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同。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此外,元代的公案戏,明清小说,直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都对统治者作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1.4风雅精神[7]与博大的胸怀

后人把《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风雅精神,中国古代文人在风雅精神的影响下面队现实还表现以一种博大的胸怀。中国的文人往往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当这种理想落空后,就不免有

“日不平之鸣。而尤其可贵的是,一些诗人即使落魄时,也不改其志。李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为苍生忧”,[8]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直到临终绝笔,他虽已大鹏“中天摧兮力不济”[9],却还坚信其“余风激兮万世”[10]。杜甫在诗中更表现了一种“穷年忧黎元”情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联系到他及第入仕以后仍保持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艰苦的生活作风,可知其已把“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付诸行动。

2“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11]

中国文学历来有“文以载道”之说,它体现了孔子提出的儒家基本思想之一“刚健有为”,的有为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古代的文学家中国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治国平天下”的人世思想是大多数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的共同心态。在这种背景下,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成为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积极提倡诗教,企图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其他诸子的观点虽然势若水火,但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设计,同样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可以说,先秦诸子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这种传统后来被唐宋古文家表述为“文以载道”或“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代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我们应当看到“文以载道”的有为思想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这种思想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例如在唐代诗人中,杜甫蒿目时艰,忧国忧民,对儒家仁政理想的

不懈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注成为杜诗的核心内容。即使是浪迹五岳、神游九垓的李白,也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追求功名事业、要在外部事功的建树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而且明确地以孔子作《春秋》为自己的文学事业的典范。至于唐宋古文运动的巨大成就,更是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指导下取得的创作实绩。

其次,“文以载道”的思想也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这种消极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士大夫的诗文作品中,而且体现在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中。例如元杂剧虽然高扬了针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歌颂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珠民主思想,但它往往以道德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核心价值参数,而且这种道德判断中常混杂封建伦理说教的糟粕,这就严重地损害了其思想意义。

3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发端于原始儒家和道家,无论是以“仁”为基本观念的儒家还是以“道”为最高追求的道家,最后都殊路同归,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的契合无间。与儒家努力尽自己的人伦义务和社会责任,积极入世的主张不同,道家通过否定一切外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这种思想渗透到的文学创作和理论上,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风韵和气质。

3.1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典文学中的影响

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是按照人道的理想来塑造天道,当然也不排除借助天道规范人道的努力。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孟子》)。以人心体天心,以人道体天道,从而以人合天,天道与人德合而为一。这种思想,反映在文学批评上,必然是重道德批评。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之旨,以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为文学批评准则,强调文学创作在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强调审美活动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认为通过精神的感奋,情感的共鸣、沟通、渲导,人便能提升到一种较高的人格境界。将艺术归结为“人心”、“人情”,必然导致诗言志说。由于强调文学艺术美的功利作用(善、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特别注重作家的人品与人格修养。刘熙载的《诗概》提出“诗品出于人品”之说,沈德潜《说诗蒣语》,“有第一等襟抱,有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强调诗品,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独具的民族文化性格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表现人伦的文学名著数不胜数。曹植《送白马王彪》,李密《陈情表》,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王维的《渭城曲》,韩愈《祭十二郎

文》等。而中国最杰出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则是以表现家庭为内容的。

如果说,在人伦领域,儒家强调“仁”,体现了追求主体自由的价值取向,那么,在非道德领域,人的自由常常为天命所抑制。就个人而言,其生命存在,穷达贵贱等,均非自我所能主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社会而言,人固然有弘道的能力,但道究竟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外在的天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表现了一定的宿命观。虽然古人也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更强调“畏天命”(《论语·季氏》),力求去理解这冥冥之中支配人的命运的至上力量,并去顺应它,而不是反抗它。人要知命顺命,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里时有表现。窦娥三岁丧母,七岁别父,十七岁结婚,不久就守寡,她把自己悲惨命运归为八字不好,命中注定,一世忧愁。“莫不是八字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如《玎玎当当盆儿鬼》中主人公杨国用被算命先生告知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唯一破解办法是到千里之外逃避百日。杨国用于是出外避难,但因思父心切,第九十九天便赶到离家四十里的瓦窑店寄宿,被店主盆罐赵夫妇谋财害命。在剧中,主人公尽管煞费苦心与天命抗争,仍无法摆脱冥冥之中的超自然力——天的操纵。这种“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宿命思想,在四大名著里都有生动的描写,就不再一一枚举。

3.2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古典文学中的体现

与儒家“天人合一”中体现人的主体性不同,道家认为,由于人类社会建立了种种制度和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要恢复人性之自然,就必须破除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东汉末年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老庄这种思想在魏晋时期兴起,摆脱了世俗礼法的约束,得到精神的自主和自由,从而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人生观。这种精神,以其虚静为怀,进入一种空灵之美的境界,于是产生了“虚”、“静”、“味”、“神”、“韵”“意境”等理论批评范畴,从而促进了新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的产生。这对儒家过分强调善,而相对不太注重艺术,是一种很好的修补。[13]

个性化人性观的觉醒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追求山水情趣。怡山乐水、追求自然,从山水得到愉悦,从自然中体认人生的闲适情趣,把审美体验带入山水鉴赏之中,在自然山水的欣赏中体认自我的存在,并试图通过艺术来表现,这成了魏晋士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如金谷赋诗和兰亭集会等。这相对于儒家的比德是一大进步,儒家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魏晋文人徜徉山水,促进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欣赏山水,不是因为心中预存的思想方式在山水里有某种映射,而是

自然山水契合于欣赏者的澄明心境。从此以后,山水意识发展为山水文化,于是产生了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唐朝的王孟诗派、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等。中国文人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作家没有创作山水方面的作品。由此可见山水文学之盛。

儒道互补,中国文人自由地出入儒道已是不争的事实。天人和一思想增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潇洒和深刻。

4中和之美[14]的审美追求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来说,中国古代作品中很少有剑拔弩张地表达狂怒或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15]4.1 中和之美在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首先是情感的适中。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中国古代的诗歌,即使是叙事诗,都表现了跌宕起伏的情感,戏剧、散文也注重抒情,就是小说,也不时插入诗赋。所以,古代文论注意情感表现问题。孔子评《诗经·周南·关睢》,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6]”,《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实是要求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不可过分,要有节制,去建造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和谐的形式。一方面,“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另一方面,“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由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17]”也就是表达情感要保持“和”的基本规范。这个“和”字既是满足于人人皆有的快乐要求,同时又要节制它,不可任其发展。这就要求表达的情感不能是自然情欲,“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18]”这就是说,艺术表达的情感是止乎礼义的有德之情。而郑卫桑间一带的音乐描写男欢女爱,“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19]”郑卫桑间之音自孔子开始,被当作滥淫放纵的典型,一直受到排斥。

注意情感节制,从优点方面看,“由于自觉地、坚决地排斥、抵制种种动物性本能欲求的泛滥,使自然情欲的人化、社会化的特征非常突出:情欲变成人际之间含蓄的群体性的情感,官能感觉变成人际关怀的细致社会感受。从而情感和感受的细致、微妙、含蓄、深远,经常成为所谓一唱三叹、馀音不尽的中国艺术的特征。[20]”

其次是多样的统一。中和之美的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在文学理论上有生动的体现。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21]只有风骨与文采融为一体,才称得上艺苑中的凤凰。这里重

在指明对立双方互相补充,而构成和谐之美。中和之美允许可对立两端式多端因素尽力去发展而达到极致境地,达于极致后的这些对立或不同因素仍处于和谐关系中。比如清人刘熙载推许疏与密的极致:“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都细入无间。评者谓‘乱道其好’,其实本非乱道也。”[22](《艺概·文概》)“河汉之言”是极疏,“细入无间”是极密。司马迁文章之所以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既将某些可取的对立因素(如疏密)推向各自的极致,又始终保持和谐统一

中和之美有力贯穿了古典文学的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如“气韵”、“意境”都包含着中和之美的内核。而且,也推动了艺术形式的自身发展、成熟。中和之美有力促进了中国诗歌从非从格律向近体诗的发展。从写作技巧看,中和之美对诗文的谋篇布局也提出了可行的方法,比如清朱庭珍《筱园诗话》中说:“七古起处宜……高唱入云,有黄河落天之势,而一篇大旨,如帷打匣剑,光影已摄于毫端。中间具纵横排荡之势,宜兼有抑扬顿挫之奇,雄放之气,镇以渊静之神,故往而能回,疾而不飘也……”论是七言古诗的布局安排,在他看来,七言古诗是个有机和谐整体,各个组成部分要相互照应。古典小说创作中有“笙箫夹鼓法”,以笙箫的优美柔弱与钟鼓的激越壮烈配合演奏,来比喻小说结构布局的方法。《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写武松打虎,是“钟鼓之响”,壮烈异常,而二十三回写他遇嫂,却又柔美之极。长篇小说可以这样调整节奏,短篇小说也可作同样安排。李朝威的《柳毅传》写钱塘君替龙女报仇时,是“大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摇簸,云烟沸涌”,气氛之壮烈,撼人心魄;然而,“俄而祥风庆云,……红妆万千,笑语熙熙。”气氛变得轻柔而优美,真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

4.2古典文学中和之美的现实意义

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和平,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积淀。古代文学的中和之美,对于今天培养和谐精神的人有着重要意义,中和之美既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标准,也是中国人伦理实践中的理想和基本标准,今天我们应培养、发扬中和的人格精神——直道中行、刚柔相济、外圆内方。这对于国家稳定,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

结语

由于中国古典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历久迷新。中国古典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因此对古典文学的文化精神特征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成为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中国古典文学中关注现实的人本精神,“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见证着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科学史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留下的脚印,属于过去,而不属于现在。而文化的历史虽属于过去,但仍然影响着现在。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精神的历史就是文化精神的“现在式”。这样,研究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不但有必要,而且还需要用更加敏锐、细致、丰富的心智去感受、发现。

参考文献:

[1][2][1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

[3][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8][9][10]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6]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P208-210

[8][14]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12][1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68-78

[15]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6

[17][18][19]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76-470

[20]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40

[21]王守谦、金秀珍、王风高.左传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2]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80

[2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7

[24]姚秋霞.试论儒家诗教对含蓄美的影响[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1):54-59[25]曾柏林.论儒家道家与周易的和谐美学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2006,(1):23-26[26]刘文良.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蕴探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3):38-39[27]沈金号.清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J].深圳大学学报,2001,(11):60-63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整理题库 含答案 最终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 单选10分判断10分填空10分 简答2题16分论述2题34分(10选4考) 材料20分要写800字结合上面的材料,不能撇开,还可以联系所了解到的其它现象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 A.文明 B.天文 C.花纹 D.人文 2.“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3.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天文”指的是()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社会现象和规律 C.人的文化水平 D.人体花纹 4.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人文”指的是()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社会现象和规律 C.人的文化水平 D.人体花纹 5.“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 6.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7.下列现象不属于文化范围的是() A.原始人的石斧 B.原始人养的家禽 C.楼兰古城 D.自然涌出的原油 8.下列现象属于文化范围的是() A.原始人制造的陶器 B.天然粘土 C.天然湖泊 D.自然涌出的原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 B.雕塑 C.筷子 D.衣物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圣经》 B.马车 C.油画 D.流行歌曲 二、填空题 1.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由(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构成的,狭义文化主要是指(心态文化)。 4.上古时期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华夏族在(夏朝)时代最终形成。 5.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首先,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其次,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传统文化对调动员工在职场中的积极性、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员工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的态度;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敬业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精华更多的体现在了中国人的性格及对待事物坚韧不屈的精神上,也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主线。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如《尧典》里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功业的颂扬,《无逸》中对成王尽忠尽职的谆谆告诫。《公刘》、《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等。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于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由于农业耕种的需要,中国很早就有天文历算的发明,由此引发人与自然的学说。“天人和谐”精神即所谓“自然”精神,主要来源于道家学派。道家经典《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即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道家学派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 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 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 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 “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 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 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 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 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 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A、南禅寺 B、佛光寺 C、塔院寺 D、妙应寺 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B、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C、注重个性与张扬的美 D、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调 3、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古代五大古都?C A、西安 B、北京 C、杭州 D、南京 4、中国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D A、昆明的妙湛寺 B、布达拉宫 C、山西的佛宫寺 D、拉萨的哲蚌寺 5、苏州四大名园不包括:B A、拙政园 B、西园 C、沧浪亭 D、狮子林 6、( D )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A、都城 B、寺庙 C、园林 D、民居 7、被英法联军烧毁的皇家园林是:C A、拙政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承德避暑山庄 8、以下关于中国园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B、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贯穿“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的哲学思想 D、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都城中的礼仪建筑?D A、社稷坛 B、太庙 C、天坛 D、国子监 10、( B )时园林兴起,建筑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专题探究一:中国传统文化

专题:民族传统文化 一:了解相关史实 1、思想文化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 联系: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三个代表思想 孟子:提出“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克已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联系:思想考点5、6、35(传统道德),以德治国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联系: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培养人才 2、重视、批判儒家思想的史实: ●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批判: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儒家学说。 3、文化交流 史实:汉代①张骞通西域②丝绸之路意义: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代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载体: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进步 4、近代落后的文化原因 清朝对科举制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5、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体制,但也有文化思想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 ②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孔”的修建和 保护。 (2)为什么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弘扬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并在世界文化领域占一席一地。 (3)保持、珍重民族文化的作用、意义 例1、结合孔子的思想精华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①孔子的思想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各种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例2、请结合儒家学说,谈谈它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 以德治国方略具有借鉴意义。 ③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提供 人才支持。 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的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例3、设立孔子学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例4、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何意义?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