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育种学考试范围

微生物育种学考试范围

微生物育种学考试范围
微生物育种学考试范围

?一、填空题

?1.准性生殖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杂合二倍体的形成、体细胞交换或单元化三个连续过程。

?2.基因突变遵循以下的一般规律,即突变具有自发性、随机性、稀有性、独立性、诱变性、遗传性、可逆性。

?3.诱变剂可以分为三类,即化学诱变剂、物理诱变剂、生物诱变剂。

?4.酵母人工染色体含有酵母染色体端粒复制起点着丝点等功能序列。

?5.错配修复系统主要包括错配矫正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6.化学诱变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碱基类似物、碱基修饰剂、移码突变剂。

?7.尿嘧啶-N-糖基酶修复系统包括一系列酶,即尿嘧啶-N-糖基酶、AP限制性内切酶、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Pol1、DNA连接酶。

?8.原生质体技术主要有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转化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等。?9.奠定基因工程的三项关键技术,即DNA特异切割、DNA的分子克隆、DNA的快速测序。

?10.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一般包括诱变处理、后培养、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和鉴别缺陷型、生产能力测试等主要步骤。

?二、名词解释题

?1.微生物工业菌种:在大规模培养条件下,批量商业性获得微生物细胞或其代谢产物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或利用微生物特定代谢过程,规模化加工或转化特定底物或环境物料的微生物菌种,即为工业微生物菌种。

?2.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水平的突变。

?3.表型延迟:表型的改变落后于基因型改变的现象。

?4.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的突变株叫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5.完全培养基:能满足某微生物所有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天然或半合成培养基。

?6.反馈调节:是指当合成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或分支代谢途径的终产物过量合成时,抑制合成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活力或其酶合成。

?7.转化:是指受体细胞从环境中吸收游离的DNA片段,并从中获得基因的过程。?8.感受态: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和的一种生理状态叫做感受态。

?9.转导:是以噬菌体作媒介,将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的过程。?10.同裂酶:是指来源不同但识别相同靶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

?11.突变:泛指细胞内(或病毒颗粒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

遗传的变化。

?12.分离性表型延迟:指突变基因是隐性的,而突变细胞的表型任然是野生型的,

直到通过细胞分裂出现同一细胞中所有细胞核都含有突变基因时,细胞的表型才是突变性,这一过程称为分离性表型延迟。

?13.野生型: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型或表型称为野生型。

?14.基本培养基:是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要求的培养基。

?15.反馈阻遏:是指微生物合成代谢中高浓度终产物对途径上酶合成的抑制作用。?16.接合: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17.局限性转导:只能转导供体特定位点少数基因的转导称为局限性转到。?18.原生质体:细胞壁被酶水解剥离,剩下由细胞质膜包围着的原生质部分称为原生质体。

?19.同尾酶:是指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20.柯斯克隆:应用柯斯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克隆大片段的真核基因组DNA

技术,叫做柯斯克隆。

?三、简答题

?1.用作工业菌种的微生物,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非致病性②适合大规模培养的工艺要求③利于应用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④相对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状⑤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2.简述自发突变产生的原因。

?答:①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突变②自身代谢产物的诱变作用③转座因子的作用④DNA分子的运动⑤DNA分子自发的化学变化和复制差错。

?3.诱变育种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安全问题:诱变育种工作中所使用的各种诱变剂几乎都有致癌作用,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问题,包括个人安全和环境安全;②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大有帮助;③诱变育种技术要和其他育种手段相结合④诱变育种工作的合理设计:诱变育种由于其突变的不定向性和筛选的盲目性,工作量十分大,因此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结合新技术提高其工作效率。

?4.简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一般步骤。

?答: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包括亲本的选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

质体的再生和融合子的筛选等步骤。

?5.理想的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而且最好要求有较高的自我复制能力②容易进

入宿主细胞,而且进入效率越高越好③容易插入外来核酸片段,插入后不影响其进入宿主细胞和在细胞中的复制,就这要求载体DNA上要有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④有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以便于重组操作⑤有容易被识别筛选的标志,当其进入宿主细胞,或携带着外来的核酸序列进入宿主细胞都能容易被辨别认和分离出来,这才有利于克隆操作。

?6.简述构建cDNA文库的一般步骤。

?答案:(一)制备mRNA:①取材:mRNA约占总RNA的1%~5%,所以应选用目的基因m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细胞为材料来源②从总的RNA中分离mRNA:将提取的mRNA在寡聚脱氧胸苷酸纤维素中进行亲和层析;(二)第一股cDNA合成:

①以oligo(dT)为引物:从模板3’末端开始,沿模板的3’→5’方向合成,对于

较长的mRNA分子很难得到全长cDNA;②随机引物:以6~8个核苷酸为随机引物,从mRNA的不同结合位点合成全长cDNA第一链(RNA—DNA)③第二股cDNA 的合成:自身引导法、置换合成法、外加引物合成法、cDNA与载体连接和导入宿主细胞。

?7.用作工业菌种的微生物,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非致病性②适合大规模培养的工艺要求③利于应用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④相

对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状⑤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8.常用的载体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案:常用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一、质粒特点:①是染色体外的双链共价闭合环形DNA,可自然形成超螺旋,不同质粒大小在2~300kb之间,小于15kb的质粒比较容易分离纯化,大于15kb的大质粒则不易提取。②能自我复制,是能独立复制的复制子。③质粒对宿主生存并不是必需的。二、噬菌体特点: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一类病毒,有的噬菌体基因组较大,有的则较小。三、柯斯质粒载体:①具有λ噬菌体的特性②具有质粒载体的特点③具有高容量的克隆能力④具有与同源序列的质粒进行重组的能力。

?9.简述高产菌株诱变育种的特点。

?答案:①由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而数量性状的变异又呈现连续性分布,因此,出发菌株诱变后其产量变化往往缺乏明显的正负效应,这就造成筛选工作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②由于数量性状受到多基因控制,其诱变过程十分复杂,因此诱变后高产突变株出现的比列很低,需要从大量群体中进行筛选,这使得筛选工作十分繁琐,工作量很大。③由于产量突变是多次细微突变的积累,一般一次诱变很难得到产量大幅度提高的突变株,因此,在诱变育种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多步累积诱变育种法,这就使得整个诱变育种工作周期很长。④由于基因突变具有独立性,多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因此,诱变育种很难集合多个优良性状。

?10.简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一般步骤。

?答案: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包括亲本的选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再生和融合子的筛选等步骤。

?11.一个理想的宿主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①能够高吸收外源DNA②具有使外源DNA进行高效复制的酶系统③不具有限制修饰系统,不会使导入宿主细胞内未经修饰的外源DNA发生降解④一般为重组缺陷型菌株,使克隆载体DNA与宿主染色体DNA之间不发生同源重组⑤便于进行基因操作和筛选⑥具有安全性,宿主细胞应该对人、畜、农作物无害或无致病性等。

?12.简述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

?答案:①酶与酶浓度。不同微生物须使用不同的酶进行破壁。②渗透压稳定剂③菌体的培养时间。为了使菌体细胞易于原生质体化,一般选择对数生长的菌体。④菌体的前处理。是在培养基或菌悬液中加入某些物质对菌体进行处理,以抑制或阻止某种细胞壁成分的合成,使细胞壁结构疏松,有利于酶渗透到细胞壁中进行酶解。

此外还有酶作用的温度与pH、菌体密度、酶解方式等。

?四、论述题

?1.何谓菌种退化?试论述其表现、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答案:菌种退化是指生产菌种、优良菌种或典型菌种经传代或保藏后,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其群体中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减退或消失的想象。具体表现有:

①、原有的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了,包括分生孢子减少或颜色改变等②生长速度变

慢③代谢产物的生产能力下降,即出现负突变④致病菌对宿主侵染能力下降⑤最外界不良条件包括低温、高温或噬菌体侵染的抵抗能力下降⑥遗传标记丢失等。菌种退化的原因:①基因突变是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②传代次数是加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③不适宜的培养条件和保藏条件是加速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①从菌种选育方法上考虑②从菌种使用及保藏方式上考虑③从菌种管理的措施上考虑。

?2.何谓诱变育种?试论述诱变育种的一般流程。

?答案:诱变育种是指用武力和化学因素等,人为地对出发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然后运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及适当的筛选办法把要求的优良变异菌种筛选出来的一种育种方法。一、出发菌种的选择:1、尽量选择既往诱变史少的高产菌株:①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②在生产中经历生产跳进考验的菌株③已经过诱变甚至是多次诱变改造过的菌株;2、挑选纯系菌株;3、选择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4、采用多出发菌株;5、更换出发菌株;6、对出发菌株的其它要求;二、诱变菌株的培养:1、若出发菌株是细菌或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一般采用营养细胞进行诱变处理;三、诱变菌悬液的制备:1、选择合适的介质;2、使细胞或孢子要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3、调节适当的细胞或孢子密度;四、诱变处理:1、诱变剂的选择;2、诱变剂量的选择;3、诱变处理的方式和方法;五、后培养:后培养是指诱变处理后,立即将处理过的细胞转移到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突变基因稳定、纯合并表达;六、高产突变株的分离与筛选:1、筛选工作步骤;2、筛选方法:①随机筛选;②平板预选。

第7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答案

第7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填空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 和。而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 是、、和 细菌转化噬菌体感染植物病毒重建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影印平板培养法 2.______是第一个发现转化现象的。并将引起转化的遗传物质称为_______。Griffith转化因子 3.Avery和他的合作者分别用降解DNA、RNA和蛋白质的酶作用于有毒的S型细胞抽提物,然后分别与______混合,结果发现,只有DNA被酶解而遭到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活性,说明DNA是转化所必须的转化因子。 无毒的R型细胞(活R菌) 32 4.AlfredD.Hershey和MarthaChase用P 35 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S 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所进行的感染实验证实:DNA携带有T2的______。 全部遗传信息 5.H.FraenkelConrat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进行的拆分与重建,实验证明 ______也是遗传物质。RNA 6.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______;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 称______。 单倍体二倍体 7.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____。 颠换 8.______质粒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而得名,该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Col 9.原核生物中的基因重组形式有4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 10.当DNA的某一位置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突变,因为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_______,能清除或纠正不正常的DNA分子结构和损 伤,从而阻止突变的发生。 修复系统 11.营养缺陷型是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类突变型在_______上不生长,所以是一种负选择标记。 基本培养基 12.两株多重营养缺陷型菌株只有在混合培养后才能在基本培养墓上长出原养型菌落,而未混合的两亲菌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长出的原养型菌 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_______和_______所致。 交换重组 13.在_______转导中,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 而在_______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普遍性局限性 14.基因突变具有7个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微生物复习题(有标准答案)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互相有利,显示出一起共同生活比分开来单独生活更为有利。有时,甚至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个种生物后即不能生活。这种产关系即为共生。 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菌落:单个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即为菌落。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物质基础是一条以直线排列、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世代时间: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胞晶体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栓菌试验:即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动端用相应抗体牢固地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 烈性噬菌体:侵染后并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病毒。 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 按产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真菌生活史: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其染色体行为由单倍体到双倍体再回到单倍体的过程。 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A专升本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A(专升本) 一、填空题 1、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五大基本特征为:非致病性;;利于应用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2、复制型转座涉及到两种酶:一是,作用在原来转座子的末端;二是 ,它作用在重复的拷贝上。 3、大肠杆菌的RecA蛋白在DNA 复制和损伤修复中共行使三种功能,即、 和。 4、表达载体的四大结构要素:多克隆位点、、 和。 5、反转录病毒RNA基因组是,因此反转录病毒具有二倍体基因组。 6、λ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5分钟内环化,环状DNA分子先进行复制,产生约20个DNA分子,约16分钟后进行复制产生多连体分子。 7、基因组序列的功能分析以及代谢途径的构建改造等都需要克隆目的 DNA,目前,获得大片段 DNA 序列的方法主要有:构建和筛选基因文库、PCR 扩增、、体外大片段 DNA 合成和组装,以及等方法。 二、判断题 1、假基因是一段DNA序列,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丧失相应的正常功能。 2、R/M体系:即限制与修饰体系,用于保护外源DNA在细胞内稳定存在。 3、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复制时,需要多种酶参与,可形成灵活的多种相关酶的复合体结构。 4、DNA的碱基配对时,氨式的A和酮式的T配对,氨式的A异构化为亚氨式时和氨式的C配对。 5、在微生物工业应用中,微生物菌种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菌种的分离筛选、菌种培育、菌种的保藏和退化菌种的复壮。 6、细菌染色体DNA 为环状形式,而真核生物中没有环状DNA。 7、目前发现的质粒都是cccDNA。

8、DNA结合蛋白常含有HTH结构。 9、Bam HI的酶切位点为G↓GATCC,Bgl II的酶切位点为A↓GATCT,所以可判断两者为同尾酶。 10、反义RNA指的是可以编码出目的蛋白的一段RNA序列。 三、名词解释 1、反向代谢工程 2、Z-DNA 3、严谨反应 4、基因的回复突变 5、操纵子 6、自主转移质粒 7、呼吸现象 四、简答题 1、T4噬菌体末端冗余ab的亲本病毒是怎样产生cd、de、ef等末端冗余的子代的? 2、简述切除修复的流程。 3、简述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转录终止模型。 4、已知Mgt05196p是一个重要的单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其氨基酸序列内的单位点N376S 突变可提高转运活性,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这一定点突变?请写出大体实验流程。 5、转座子的负调控机制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并简述复杂转座子Tn3的负调控机制。 五、论述题 1、详细论述单倍体酿酒酵母菌的a/α接合型转换机制。 2、某研究机构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发现其可很好地促进辣椒生长和预防真菌病害,属于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具有适合做微生物肥料菌种的应用价值。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佳,用哪些方法可以进一步改良此菌种?请列举至少四种方法,并详细介绍其原理。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B(专升本) 一、填空题 1、微生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微生物规律,阐述微生物的原理和技术的一门科学,在微生物学和整个生物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育种复习题(答案)

微生物育种学复习题 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 转换:嘌呤与嘌呤之间,嘧啶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为转换 置换: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的现象称为置换 颠换:一个嘌呤替换另一个嘧啶或一个嘧啶替换另一个嘌呤的现象称为颠换 移码突变:碱基序列中有一个或几个碱基增加或减少而产生的变异。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转染:指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标志的过程。常规转染技术可分为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永久转染)两大类。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含有DNA重复序列,当体细胞衰老时,重复序列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异核体:两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菌丝体在培养过程中紧密接触,接触部分细胞壁溶解、联结、融合、细胞质交流,在共同的细胞质里存在着两个细胞核。 准性生殖:两个体细胞的核融合,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直至基因重组,完成了和有性繁殖相似的繁殖过程。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富集:某些物质通过水、大气和生物作用而在土壤或生物体内显著积累的作用。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及各种类培养基概念):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其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具有使混合菌样中劣势菌变为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完全培养基: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需要的组合培养基。 富集培养: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环境下迅速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氨基酸、维生素、核酸等)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才能生长。 光修复(又称光复活作用):细菌经波长220~300nm的紫外线照射后,接着经波长310~460nm的可见光照射,与不经可见光照射的对照相比,其存活率大幅度提高,突变率相应下降,这种现象称光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资料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的现象称为。这其中 嘌呤与嘌呤之间或嘧啶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为。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或一个嘧啶替换一个嘌呤称为。 2.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和。 3.指的是通过病毒将一个宿主的DNA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细胞中而引 起的基因重组现象。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在原核生物中有些DNA片段能够转移到其他位置从而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这种片段称。 4.育种过程中,为了抑制DNA基因突变的修复,所以菌体中加入和可以 抑制修复。 5.通常用、、、等抗生素来标记质粒载体。 6.微生物菌种保藏是要为菌体创造、、和条件。 7.用作微生物化学诱变剂的5-溴尿嘧啶为_____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超级化学诱变剂之 称的是。 8.根据突变的表型效应,突变型的种类有、、和等。 9.富集培养是创造有利于目标菌种的生长,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和等。 10.在微生物基因工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载体是_______和________。 11.营养缺陷型菌株诱变育种中,为了便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尽量淘汰野生型细胞, 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 12.杂交育种过程中常用的遗传标记包括、、等。 13.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中,用来除去细菌和放线菌细胞壁常用的酶是;除去真菌类 细胞壁的酶是;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到的化学融合剂是。 14.原生质体再生育种过程中培养皿中的冷凝水需要去除,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 1.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以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获得原生质体。 A. 溶菌酶 B. 青霉素 C.蜗牛消化酶 D. 纤维素酶 2.由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组成的培养基,属于。 A. 有限培养基 B.补充培养基 C.完全培养基 D. 基本培养基 3. 紫外线对微生物有很好的诱发突变作用,其中最有效波长为。 A. 200nm B.254nm C.274nm D. 300nm 4.分支途径中末端产物单独存在时仍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当几个末端产物共同存在时,其抑制作用作用大于几个单独存在时的和,这种反馈抑制属。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药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包装材料学》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包装材料学是随着我国现有包装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科学。它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包装科学的基础课程,为包装工程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及包装辅助材料等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用途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掌握改善和提高包装材料包装适应性的技术和方法;掌握相应包装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测技术,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知识。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根据商品性能和包装要求,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制订材料加工成型工艺、正确测试评价材料质量,并能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绪论 掌握包装的概念和包装的目的与功能;掌握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包装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第1章纸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纸和纸板的分类;纸和纸板的制造,重点是造纸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瓦楞纸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及生产设备;包装常用纸和纸板性能和应用;瓦楞纸箱形式、制造及质量检测。 掌握纸盒的分类、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纸的结构组成、纸包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其他纸包装容器生产技术、性能及应用。 第2章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塑料制品的加工成型方法、常用塑料品种及性能; 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加工方法、性能及应用;掌握塑料缓冲包装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塑料包装制品的分类、塑料包装容器及制品和塑料软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

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了解塑料捆扎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工艺、性能及应用;了解塑料包装材料的鉴别方法;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第3章金属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容器 掌握金属包装材料的主要品种(镀锡钢板、镀銘钢板和铝材)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掌握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重点是生产金属三片罐和两片罐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 了解金属包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了解除金属三片罐和两片罐之外的其他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第4章玻璃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玻璃包装材料的基本知识、玻璃的性能、玻璃容器的制造和提高玻璃容器使用性能的相关技术方法。 了解玻璃容器发展趋势;了解玻璃容器的分类、安甑和管制玻璃药瓶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 第5章陶瓷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陶瓷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陶瓷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分类、结构组成和发展趋势。 第6章木材包装材料及容器 了解木材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种类、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第7章功能性包装材料 了解水溶性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等功能性包装材料研究进展。 第8章包装辅助材料 掌握黏合剂的黏合机理和基本组成,了解各类黏合剂的组成和基本配方,理解各类材料的粘合方法。 掌握胶带的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熟悉压敏型黏合剂的黏附特性,了解常用的封缄和捆扎材料。 了解涂料在包装中的应用,掌握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了解涂料的命名方法和施涂方式。

最新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考卷A0708答案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考卷A0708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其中8和1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 分) 1. 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可由外形来辨别,镜头长度越短,口径越大,放大倍数越低。物镜的放大倍数都标在镜头上,常用的低倍镜为_ 10 ×、20×;高倍镜为 40 ×、45×;油镜为90×、 100 ×。若20×的目镜与45×的物镜配合使用,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900倍,一般用 45×20 表示。 2. 新玻璃器皿含有游离碱,一般先将其浸于 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用过的培养皿或试管若含有废弃 培养基或菌体,需先经高压蒸气灭菌或沸水煮沸后,倒掉污 物,方可清洗。 3. 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方法和种类很多,如按培养基中凝固剂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按照 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可分为合成、半合成和天然 培养基,如PDA培养基根据其原料来源属于其中的半合成培养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4.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可简单描述为:配料(称量)→溶解→校正pH→加凝固剂→融化→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其中最后一步非常关键,可检测培养基的是否可用。 5.培养基的灭菌一般多采用高压蒸气灭菌,灭菌压力为0.1Mpa,即 121 ℃,时间20 min,若培养基中含糖成分的含量较高,一般多采用过滤除菌或减压灭菌,减压灭菌时温度为 115 ℃。 6.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斜面接种时,常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如细菌和放线菌多采用密波状蜿蜒划线,酵母菌多采用中央划线法,用来观察菌种的形态和培养特征;霉菌多用点接法。 7.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微生物常采用不同的制片方法,如细菌需经过固定和染色后利用油镜(物镜)观察;酵母菌需制备水浸片,不需要染色,高倍镜下观察;霉菌制片时需要乳酸苯酚油作为一种介质,防止菌丝成团影响观察;另外,在观察假丝酵母和青霉菌时,需对菌体作小室培养以便观察到完整的菌体形态。 8.微生物学中可根据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对未知菌进行鉴定,如利用MR实验和V-P实验可检测微生物利用葡萄糖产酸能力;明胶液化实验可检测细菌是否产蛋白酶;硝酸盐还原实验可检测细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

工业微生物育种知识点汇总 1.1工业微生物:包括所有工业上应用的微生物,还包括一些工业生产中必须处理的杂菌。包括细菌、放线菌、单细胞藻类、酵母菌和其他真菌,以及通过各种人工手段改建的新细胞和动、植物的细胞培养物。 1.2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种具有特定生产目的的菌株进行改造,去除不良性质,增加有益新性状,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目的: 消除不好的品性;加强好的品性;引入全新的特性. 1.4 工业微生物育种方法: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育种;重组DNA技术。 1.5 Industrial microbial breeding science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 2.1 基因型:由遗传信息组成,编码微生物的所有特性。基因型代表潜在的特性,但并不是特性本身。 2.2 表现型:指一些实际的、已表达的特性 2.3 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 或RNA的过程 2.4 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其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 2.5 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AA顺序的过程。 2.6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 2.7 野生型: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2.8 突变:指生物体的表型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而基因突变是在细胞学上看不到遗传物质的变化。 2.9 转化:受体菌在自然或在人工技术作用下直接摄取来自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的过程。 2.10 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外源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和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2.11 接合:在原核细胞中,细菌的接合是指细胞与细胞的相接触,遗传信息从供体细胞中转移到受体细胞中的过程。在真核细胞中,接合是指单倍体的配子融合成双倍体合子的过程。 2.12 DNA的复制过程中,一个亲本双链DNA分子被转换成两个相同的子链DNA 分子。其复制的关键是DNA碱基序列的互补结构。 2.13 转录过程:起始位点的识别;转录起始;链的延伸;转录终止;转录后加工 2.14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合成的延伸;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合成多肽的输送和加工;蛋白质分子的折叠 2.15 诱变剂;凡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因素.①有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物诱变剂,例如:5-BU 2-AP等;与碱基起化学反应的诱变剂,例如:亚硝酸各种烷化剂等;嵌入诱变剂,例如:原黄素,吖叮黄)②物理诱变剂(辐射和热,例如:紫外线快中子等)③生物诱变剂(转座因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7、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1.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为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8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以下两点:(1) 革兰氏染色与等电点的关系G+菌的等电点低于G-菌,所带负电荷更多,因此,它与结晶紫的结合力较大,不易被乙醇脱色。(2)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的关系G+的细胞壁脂类少,肽聚糖多,G-则相反,故乙醇容易进入G-细胞,进行脱色。 8、藻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几门? 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9、真菌包括那些微生物?它们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各起什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既处理了废水,又可得到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还可以用酵母菌监测重金属。美军在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以处理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真菌在处理有机废水可以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和固体废物,还获得了食用菌。 10、酵母菌有哪些细胞结构?有几种类型的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11、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放线菌菌落:是由一个孢子或一段营养菌丝生长繁殖出许多菌丝,并相互缠绕而成的,有的呈戎状或密实干燥多皱,整个菌落像嵌入培养基中,不易被挑取。霉菌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用接种环很容易挑取。 12、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驯化是经过长时间地定向培养后,微生物改变了原来对营养、温度、PH 等要求,产生了适应酶,利用各营养,改变了代谢途径。 13、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那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这叫水体自净。1、P\H 指数,2、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4、水体污染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1.BIP 指数2.细菌菌落总数3.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在多污带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 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氨、氨基酸及H2S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较少,BOD 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 分别氧化为NO3-和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 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 和悬浮物含量极低,H2S 消失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中发生水华,使海洋中发生赤潮,叫富营养化。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和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6、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17、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机理?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2、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机制 氧化塘和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有机污水流入氧化塘,其中的细菌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 、CO2、NH3、NO3-、PO43、SO42-。细 菌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细胞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 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4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菌胶团的作用: 1、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 1、指示作用 2、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44、叙述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作用机制 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45、什么叫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哪些? 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46、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 2、溶解氧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4、有机物浓度 47、为什么丝状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生长? 因为几乎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使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48、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控制溶解氧 2、控制有机负荷 3、改革工艺 49、污水为什么要脱氮除磷? 在水体中氮、磷量过多,危害极大,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有的蓝细菌产生毒素,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它们的死亡、腐败,引起水体缺氧,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50、微生物脱氮工艺有哪些? A|O 、A2\O 、A2\O2、SBR 等 51、叙述污水脱氮原理? 脱氮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 和NO3--N 。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 (经反亚硝化)和NO3--N (将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 52、什么叫捷径反硝化?何谓短程硝化-反硝化?在生产中它有何意义? 捷径反硝化:即通过限制充氧量和缩短曝气时间等条件,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促使亚硝化细菌优势生长,迅速将氨氧化为HNO2 后,随即利用有机物将HNO2 还原为N2的过程。捷径反硝化不仅可缩短曝气时间,减少能耗,还节省碳源,从总体上节省运行费用。 Q10:温度每升高10度酶促反应速率相应升高的因数。

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科名代码:832 适用专业:生物化工 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二版。 考试内容要求 绪论 §1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 微生物的概述 第一篇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3 病毒的繁殖 §4 病毒的培养 §5 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处效果 第二章第二章原核生物 §1 细菌 §2 古菌 §3 放线菌 §4 蓝细菌 §5 螺旋体 §6 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 第三章第三章真核生物 §1 原生动物 §2 微型后生动物 §3 藻类 §4 真菌 第四章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 微生物的酶 §2 微生物的营养 §3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4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五章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3 其他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4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 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第六章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微生物的遗传 §2 微生物的变异 §3 基因重组 §4 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篇第二篇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第一章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1 生态系统 §2 土壤微生物生态 §3 空气微生物生态 §4 水体微生物生态 第二章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 氧循环 §2 碳循环 §3 氮循环 §4 硫循环 §5 磷循环 §6 铁、锰的循环 第三章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1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 §2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丝状膨胀控制对策 §3 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 第四章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1 污、废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与微生物学原理 §2 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3 饮用水的消毒及其微生物学效应 第五章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为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1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2 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六章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 微生物细胞外多聚物的开发与应用 §3 优势菌种与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微生物?作为工业微生物应具备哪些特征? 答:工业微生物: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经过改造,用于发酵工业生 产的微生物。 具备特征:(1)菌种要纯 (2)遗传稳定且对诱变剂敏感 (3)成长快,易繁殖 (4)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 (5)生产目的产物的时间短且产量高 (6)目的产物易分离提纯 2.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什么? 答: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 3.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有哪些? 答:常用技术:(1)自然选育【选择育种】 (2)诱变育种 (3)代谢控制育种 (4)杂交育种 (5)基因工程育种 第二章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基础 1.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 答:有碱基突变,染色体畸变 2.叙述紫外线诱变的原理? 答:原理:紫外线对微生物诱变作用,主要引起DNA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共价结合的胸腺嘧 啶二聚体),从而引起菌体遗传性变异。 3.基因修复的种类有哪些? 答:种类:(1)光复活修复 (2)切除修复 (3)重组修复 (4)SOS修复 4.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答:方式:(1)有性杂交(2)准性生殖(3)原生质体融合

第三章出发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1.什么是富集培养? 答:富集培养:指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 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 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中的优势 种,以利于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2.哪些分离方法能达到“菌落纯”?哪些分离方法能达到“细胞纯(菌株纯)”? 答:菌落纯:稀释分离法、划线法、组织法 细胞纯:单细胞或单孢子的分离法 3.分离好氧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1)稀释涂布法 (2)划线分离法 (3)平皿生化反应分离法 4.平皿生化反应分离法有哪些?分别用来筛选哪些菌?各自原理如何? 答:(1)透明圈法原理: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 培养基混浊,能分解底物的微生物便会在菌 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圈的大小可以放映该菌 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筛选:水解酶产生菌 (2)显色圈法原理:在底物平板中加入特定的指示剂或显色剂, 根据颜色变化,将目的微生物快速分离出来。 筛选:果胶酶产生菌、分离谷氨酸产生菌、分离解 脂微生物、分离内肽酶产生菌 (3)生长圈法原理:将待测菌涂布于含高浓度的工程菌并缺少所 需营养物的平板上进行培养,若某菌株能合 成平板所需的营养物,在该菌株的菌落周围 便会形成一个混浊的生长圈。 筛选:氨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产生菌 (4)抑菌圈法原理:待筛选的菌株能分泌产生某些能抑制工具菌生长的物质, 或能分泌某种酶并将无毒的物质水解成对工具菌有毒的物 质,从而在该菌落周围形成工具菌不能生长的抑菌圈。 筛选:抗生素产生菌

(整理)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微生物遗传育种 对野生型菌株或低产菌株进行遗传操作和分离筛选,从大量突变体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加以优化,得到适合发酵工业生产的优良菌种(产量、质量、新产物)。 二、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具体目标: 1、提高产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总是排在一切商业发酵首位的目标 2、提高产物的纯度,减少副如色素;提高有效产物组分 3、改变菌种形状,改善发酵过程,如改变和扩大菌种的原料结构;改善菌种生长速率;提高斜面孢子化程度;降低需氧量和能耗;耐不良环境;耐目的产物;改变细胞透性,提高产物分泌 4、遗传性状特别是生产性状稳定 5、改变生物合成途径,获得新产物 三、优良发酵菌株应具备哪些特性 1、遗传稳定 2、易于培养:营养谱广、培养条件易达到 3、易于保存(如孢子丰富或产生休眠体) 4、种子生长旺盛 5、发酵周期短,产量高,产物单一 6、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第二章微生物遗传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了来自供外源DNA片断,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细胞部分遗传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转化。 转导:外源遗传物质通过噬菌体的携带进入受体细胞,并与受体染色体发生基因重

组 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传递不同长度的单链DNA给受体菌,在后者细胞中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菌种衰退: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称为菌种的衰退。 二、突变型的种类: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致死突变型、抗性突变型。 三、试质粒的性质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性质:自我复制、拷贝数高、不相容性、转移性。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 一、物理诱变剂基本作用过程 物理过程:能量吸收和传递物理化学作用:分子激发 化学过程:DNA断裂、碱基异构、碱基化学共价交联、碱基脱氨基等 生物学过程:经过DNA修复、复制、细胞分裂、代谢,产生死亡、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倍性变化等,使细胞死亡或形成各种突变体 二、紫外线的诱变机制 1、造成NDA断裂、与蛋白质交联、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2、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是UV 引起突变的主要原因。形成于单链相邻TT间、或双链间 3、单链上出现TT二聚体,复制可能在此停止,或超越这一点继续复制,使子代DNA形成缺口,碱基错误插入该缺口,造成突变 4、双链间出现TT二聚体造成复制无法进行 三、DNA中TT二聚体的修复方法 1、光复活:90%,可见光,在黑暗下TT与一种光激活酶结合成较稳定的复合物,但在可见光下这种酶吸收光能而解离,二聚体重新分解!!!紫外诱变时照射和分离均应在黑暗或红光下进行 1、切补修复:4种酶参与,识别、内切、外切、延伸、连接。紫外诱变照射后在冰

《工业微生物育种》课后思考复习题.doc

《工业微生物育种》课后思考复习题 第一章 1.工业微牛物育种在发酵工业小的作用如何?其H的是什么? 2.工业微牛物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 ?工业微牛物育种的核心指标有哪些? 第二章 1.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何差异?它们対溶菌酶和青霉素的敏感 有何不同? 2.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和异同?制备缺壁细菌主要有哪些途径? 3.在原牛质体制备时,为什么不同微牛物要选择不同的酶?举例说明。 4.F质粒。 5.准性牛殖。 6.基因组、基因、密码子、简并、同义密码子的概念是什么? 7.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有哪些? 8.什么是可读框?密码子阅读的方向是沿着mRM的什么方向进行? 第三章 1、什么是基因突变、突变体、表型、基因型、野牛型? 2、突变可分为哪两大类?突变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3>基因突变(点突变)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何不同? 4、染色体畸变和组变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5、染色体畸变有哪儿个类型?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6、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包括那几个类型?它们如何定义? 7、突变型的种类有哪些? 8、微牛物抗性的来源主要有哪三个方而? 9、突变是独立和随机的。 10、什么是选择性突变和非选择性突变? 11、简单描述突变体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索。 12、突变体修复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如何定义? 13、什么是表型延迟?为什么诱变后要进行后培养(屮间培养)再分离? 第四章 1、诱变剂主要有哪三类? 2、简述紫外线照射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 3、化学诱变剂主要有哪四类? 4、烷化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5、简述亚硝基弧诱变育种的原理、过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6、牛物诱变剂按照诱变方式主要分为哪三类? 第五章 1、什么是菌株分离和筛选? 2、分离筛选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3、抑制不需要菌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好气微牛物分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如何? 5、平皿生化反应分离有哪些主要方法?原理如何? 6、如何用焦性没食子酸法分离厌气菌? 7、初筛和复筛的要求有什么不同?第六章 1、育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诱变育种的基本路线是怎样的? 3、试设计诱变选育营养缺陷型菌株、产蛋白酶细菌、产有机酸霉菌的整个方案, 并做出说明。 4、什么是增变菌株? 5、诱变剂的最适剂量如何选择? 6、诱变剂对产量性状的诱变趋势是怎样的? 7、影响突变率有哪几个因素? 8、一般筛选程序是怎样的? 9、简述琼脂块大通量筛选方法的过程和特点。 10、什么是正交表?正交表的代号表示什么?正交表的常用分析方法包折哪 两种? 11、什么是响应面设计法? 12、什么是营养缺陷型?原养型?野生型? 13、什么是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补充培养基? 14、试述营养缺陷型选育、分离、筛选、鉴定的过程。 15、营养缺陷型检出有哪几种常用方法?原理如何? 16、营养缺陷型缺陷类型测定和牛长谱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7、什么是温敏突变株? 18、噬菌体分离和效价测定有哪四种常用方法? 第七章 1、什么是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2、初级代谢调节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3、酶合成调节与酶活性调节的区别。 4、反馈阻遏和反馈抑制的区别。 5、什么是诱导和阻遏? 6、什么是末端产物阻遏和分解代谢物阻遏? 7、反馈抑制有哪6种基本类型? 8、什么是代谢调节控制育种?其常用方法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