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修订稿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修订稿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修订稿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修订稿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

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着:(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 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 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 B.)p109 A.领会.运用 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 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B.)p127 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C.)p126

A.接受学习 B.程序性知识 C.发现学习 D.陈述性知识

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 B.延迟强化 C.局部强化 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 B.全面性 C.灵活性 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 B.小组组织形式 C.个别辅导 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

D.不能过于急切和频繁

11.美国威克曼将课堂问题行为“不守纪律”归纳为:(A.)291 A.扰乱性问题行为 B.心理问题行为

C.人格型问题行为 D.行为型问题行为

12.在西方学者中,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C.)319

A.维利 B.布卢姆 C.卡罗尔 D.伯利纳

13.教学评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 B.)335 A.准备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结果性评价 D.教育评价

14.从特点上看,前瞻式评价是:(B.)338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结果性评价

15.课堂规则形成中的上下交融法是(A.)的方式之一。286 A.引导制定法 B.参照制定法

C.自然形成法 D.移植替代法

16.按照我国学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下列属于“行为不足”的问题行为是(B.)286

A.侵犯他人 B.沉默寡言

C.上课讲话 D.恶作剧

17.“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是(A.)P394

A.把计划付诸行动 B.制定计划 C.反思与评价 D.发现问题

18. 20世纪( A.)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献中。P374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19.阅读“教案选编”是属于(A.)的基本方法。P404

A.经验移植 B.概念移植 C.暗示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20.作为一种“专业发展”途径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的是:(B.)

P384

A.传统教育 B.行动研究 C.传统教学 D.教学经验总结

二、多选题

1.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它可体现在以下方面(A B C )P13 A.注重结果的可量化性的.可操作的预期目标

B.注重体验的过程性目标

C.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

D.注重教师的创造性目标

2.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被公认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提出了哪几个基本问题(

ABCD )P23

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程序教学的方法中有哪几个要素(

A B C D )p58

A.小步骤进行 B.呈现明显反应

C.及时反馈 D.自定学习步调

4.布鲁纳的发现法有以下哪些特征(

A B C D )p64

A.强调学习过程 B.强调直觉思维

C.强调内在动机 D.强调信息提取

5.关于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教育界历来观点各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中的哪几类?

( A B C D )p77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 B.“学生主体”说

C.“学生双重地位”说D.“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说

6.从教师的领导方式来看,师生人际关系主要有( A B D )p82 A.专制型 B.民主型 C.家长型 D.放任型

7.影响教学的认知因素有哪些( B C D)p106

A.认知水平 B.认知发展准备 C.认知风格 D.认知结构

8.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包含的要素有(ABCD ) P141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9.教科书的认可制度有(ACD ) P146

A.国定制 B.省定制 C.审定制 D.自由制

10.讲述行为的特征是(AB ) P174-179

A.单向性 B.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知识 C.互动性 D.直观性

11.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的因素有(BCD ) P234

A.心理潜能 B.内在需求 C.外在诱因 D.自我中介调节作用

12.下列做法属于课堂积极强化的有(BC )P259

A.批评B.使用“代币制” C.表扬 D.体罚

13.教师期望效应的特点有(ABCD ) P273-275

A.暗示性 B.层次性 C.情感性 D.激励性

14.制定课堂规则的主要依据是:(ABCD )283

A.法令与规章 B.学校与班级传统

C.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 D.课堂风气

15.教师的教育失策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AB C)294 A.指导思想的错误 B.管理的失范

C.教学的偏差 D.课堂内部环境

16.学校时间按照其包容程度可划分为教学时间和(ABCD)321 A.名义时间 B.分配时间

C.专注时间 D.学术时间

17.以下建议中有利于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的是:(ABCD)340 A.教学评价合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B.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朝肯定的.积极的方向引导;

C.评价处于对学生潜能的信赖感;

D.评价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18.下列关于主观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BD)343

A.题量小,内容效度较低;

B.较简单,省时省力;

C.难度较大,专业性强;

D.没有猜答案的机会。

19.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定内容涉及的主要方面是(ABCD)。353 A.认知方面 B.情感方面

C.技能方面 D.行为习惯方面

20.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有(ABCD)P371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赫尔巴特

21.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表达出来,那就是:(ABC.)P389

A.观察 B.反思 C.运用 D.检验

22.课堂行动研究程序的“计划”阶段主要完成的是:(ABC.)P392 A.明确问题 B.分析问题 C.制定计划 D.反思与评价23.课堂行动研究程序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BC.)P394 A.观察 B.行动 C.对行动的观察 D.访谈与问卷

2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P374

A.教师就是教书B.教师即研究者

C.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D.教学研究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25.教师拥有的“扩展的专业特性”的内容包括(ABCD.)P377 A.把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质疑和探讨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B.有研究自己教学实践的信念和技能

C.有在实践中对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

D.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他的教学实践,并就此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

三. 判断题

1.教与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分的。(√)P12

2.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教的行为就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P13

3.智力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P93

4.教学中必须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把两者并列地、平行地进行。(×)P101

5.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P119

6.教学不能以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P96

7.认知策略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P91

8.学生年龄越小,视觉材料的逼真程度对他们的学习干扰也越大。(√)P193 9.课堂教学中,高认知水平的问题越多越好,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基本没有什么价值。(×)P209

10.教学中应提倡鼓励的原则,所有的表扬都能够激发学生信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P210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前,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P237

11.所有的教学计划都应有具体的目标界定,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发展。(×)P142

12.课堂管理行为也是教学行为的一部分。(√)P149

13.课堂交流中除了言语交流外,非言语交流也非常重要,非言语交流约占全部交流的80%。(√)P255

14.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发展能力和水平。(√)P269

15.没有适宜的课堂规则,就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280

16.概念移植要尽可能的尊重理论的本义和基本精神,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变更,甚至曲解。(√)P404

17.课题研究就组织形式而言,一定是通过某级科研机构立项的研究项目才是课题研究。(×)P416

18.调查表法的最大局限在于适用范围小,主要适用于了解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P423

19.行动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问题”不但是行动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行动研究的归宿。(√)P400

20.对比是听课研究中最有效的方法。(√)P403

四.简述题

1.教学行为即探究行为?P13

答:教学本质就是一种探究。因为教师从事教学专业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是教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这种专业特征决定教师的专业工作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师来面对、来处理,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

2.情感心理教学理论代表罗杰斯认为:行为“促进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69

答:一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二是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三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四是维持着某种促进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哪些区别?P130—132

答:区别在于:

一是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

二是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授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

三是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在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归纳结论,再把结论归纳到认知结构之中。

四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

4.简述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P139)

答案要点:教学目的通常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它是一种应然状态的理想。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它是目的的具体化。

5.简述板书的运用策略。(P189-190)

答案要点:(1)教师在课前要预先设计好板书。

(2)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

(3)字迹清晰醒目。

(4)教师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干扰学生注视板书。

(5)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6.课堂讨论行为有什么作用(

P214)

答案要点:第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帮助解决问题。

第三,培养人际交流技巧。

第四,改变观点和态度。

第五,促进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7.简述评定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导思想。352

参考答案:(1)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素质为课堂教学目标;

(2)从本本转变为人本;

(3)从强调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强调结果也强调过程;

(4)从重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

(5)从重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既重视陈述性知识也重视程序性知识。

8.搞好“行动研究”的重要条件有哪些?P390

(1)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应该有必要的研究技能。

(2)由于研究问题往往是特定的、情境化的,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保持一种现实、公正、客观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3)行动研究鼓励群体的、合作的研究形式,但在群体的、合作的行动研究中,应该充分重现个体的教学实践的独特性。

9.简述评定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导思想。352

参考答案:

(1)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素质为课堂教学目标;

(2)从本本转变为人本;

(3)从强调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强调结果也强调过程;

(4)从重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

(5)从重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既重视陈述性知识也重视程序性知识。

10.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299-305

参考答案:(1)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11.简述课堂管理权威模式的基本内容。310

参考答案:(1)建立和强化课堂规则;(2)提出指令和要求;

(3)利用轻度惩罚;(4)采取走进控制;(5)实施隔离措施。

五问答题

1. 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概念试述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P19--24

答题要点:

(1)课程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

(2)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门学科。

(3)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程与教学虽然有关联,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一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

第二,课程与教学肯定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而且这种交叉不仅仅是平面的、单向的。

第三,课程与教学虽是可以进行分开研究与分析的领域,但是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动作。

第四,鉴于课程与教学有着胎联式的关系,“课程—教学”一词也已经被人们授受,且被广泛采用。

2.试述讲授法的特点和局限性?P54

答题要点: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三种基本方式。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传递信息,并且教师容易控制所传递的内容,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经济而系统地传授人类文

化遗产;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教许多学生;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多种教学能力。

它的局限性在于:

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学生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它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局限于教材系统性强的学科,局限于中学或较高的年级的课堂;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结论性和接受性,易束缚学生的生活的实际能力;课堂交流局限于师—生,沟通方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机会较少,难以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3. 结合自己的经验,(从教师方面)谈谈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P85-86

答题要点:

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是教与学、授与受的关系,而且是人与人,我与你的关系,并在行动上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往,有充分的情感投入,并用自己的真诚影响学生。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应该遵循一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杜绝专制的作风和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

第三,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整个工作中。

第四,公正无私,不偏爱,对每个学生寄予好的期望和信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局限于少数学生,不能偏爱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这也是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的期望。

4.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问答行为的运用策略。(P209-210)答案要点:(1)发问策略;问题要清晰,保证高认知水平问题的适当比例,合理安排难易问题的次序。

(2)候答策略:发问之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等候3-5秒,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和回答以后都应有一定的等待时间。

(3)叫答策略: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

(4)理答策略: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策略。

5.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下,请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怎样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

答案要点:结合自身体会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家庭作业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

(2)布置多少家庭作业才是合适的?

(3)布置什么类型的家庭作业才是最好的?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 问题设计得好,还要在课堂上问得好,才能像抛砖引玉一样,引发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开展有效的“对话”,从而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对学生的智力活动影响很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前提。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而过于严肃和单调、呆板的课堂气氛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 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纠错” 教师的“纠错”行为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对于“错误”带来的教学机遇,每个教师都能够碰到,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二)确保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尤其应当体现这一精神,在课堂提问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性。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对话”是提问的延伸,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在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问答,教师可以了

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 2.将提问和对话相结合 对话可分为主题性对话和随机性对话,主题性对话就是事先设计好的对某一主题开展对话和讨论;而随机性对话就是在没有预设的情况下、在教学进程中随机地抓住某一话题开展讨论的对话。 在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和挖掘对话的时机和话题,开展积极的对话,这种随机性对话实际上是对话的课堂中对话的一种主要方式。 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对话,通常,开放性的问题,涉及高级思维过程的问题容易和学生形成对话,尤其是教师在对学生回答进行反馈的时候,引导学生和教师对话。 (三)把握提问的时机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四)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提问不呆板,不落俗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直问 “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属于叙述性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时,常用直问法。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如:“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孔乙已为什么用手爬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有效提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掘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明确每一个提问的目的,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问题。 便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问题、化解教学重点、难点。二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教师设计问题情景,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并维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提问价值和功能的关键所在。三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感知、注意、理解、推理等与学习有关的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系列提问可以向学生展示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思路,为其独立学习提供范例。 1.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提问的前提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以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为前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识会写一个个生字词、理解每一篇精读课文的思想内容、按照教材要求练习口语交际和习作,语文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能够按照汉字及词句的结构和音义规律独立识字、阅读和恰当表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文本的特点灵活选用阅读策略、获取有效信息,能够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将自己的想法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让听者和读者理解……为此,从提高提问有效性的角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形成清晰的认识。 2.提问与其他语文教学形式配合使用 从有关提问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看,提问法往往比较理性,对认知方面的学习似乎更容易发挥作用。而语文学习中有很多体验、感悟、

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课堂是教学的前沿阵地,是各项教研活动的最后归宿。教师认真地把握好每一堂课,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而课堂提问是这个前沿阵地中的一个制高点,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至思维,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常见有的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在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指导联系和学习方法时,由于提问不当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此,结合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和亲身经历过的,谈几点关于课堂提问的失误及建议与大家探讨。 一、提问随心所欲,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教师要十分清楚课堂提问的目的,明确其意义,否则,提问也是徒劳的。备课时,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意图明确的各种提问,如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理解知识的启发性提问,总结规律的归纳式提问,复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等。但提问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切忌随心所欲。 二、提问顺序颠倒,减弱提问效果 三、提问后无停顿,选择型提问太多

刚毕业时,学生反映我上课无标点符号。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在问题提出后立即教学生回答,且多是选择型提问,即回答“是”或“不是”、“对”或“错”,弄的学生手足无措。教育心理学表明,要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对问题作深层讨论和多向判断,并选择比较准确的语言及可能对问题做出完满的富有创造性的答复,这些都需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 四、提问只注重知识结论,忽略所学知识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自已所教学科,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概念等。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我们可设计与日常生活和新闻热点关注的一些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到该学科应用极广,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提问只求正确方法,排斥求异思维 提问时期望学生的回答能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一致,如果学生回答的不一样,则还未等他说完,就急急打断,点另一名同学回答,或自己把正确解法全盘托出。其实学生回答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即使学生回答是完全错误的,教师也应该倾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说不定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回答乍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其中有时也隐含着别出心裁的想法、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和揭发。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选择演绎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并尽可能地多用实例(或演示)进行论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归纳策略 归纳策略是由教师展示定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较演绎策略而言,运用归纳策略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概念或定理的发现过程——由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个别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策略的模式如下: 演示(或列举)个别实例→进行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112231047.html, 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方嵘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年第03期 [摘要] 课堂上教师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展示教学智慧,可以启发学生智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个体智慧的形成。 [关键词] 智慧课堂,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开放性和自主性发展已经成为小学课堂的发展趋向。教师要根据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让课堂智慧化的策略。 一、寓教于乐,生成成功的案例教学 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在获得知识传授的同时是开心和欢乐的,并且对新知识是理解的,常说的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重点观察智慧课堂中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教师在智慧课堂中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只是担负一名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角色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传授的知识,而是成为课堂中主动思考的角色。教师在引导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事物本身的问题,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中把知识立体化起来。 例如,教师课前找好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图片剪好,上课时教师指向那类图形,学生就要直接拿出置于黑板上,然后让拿出图形的学生直接将图形对折,请他仔细观察,他对折的图形是不是被分成了原先的一半(1/2),再让他折一下就变成了4份,这里很自然地引出来 了二等分和四等分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分数。智慧课堂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折纸和等分划分的规律性,并对其中包含的知识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教师要让学生去充分享受,学生就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探索规律和已有知识体系的建立,这就达到了我们常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每经过一个循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就会大大前进一步。 二、另辟蹊径,形成学生自由空间 教师对小学生学习的过程的演绎要持鼓励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坚决摈弃满堂灌式的教学,要转换成学生式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有负担和压力,在课堂中,活跃和轻松的气氛就会弥漫其间,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记忆新知识极为有利。这样的充满智慧的课堂存在,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夯实,才能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例如,有一瓶500毫升的饮料被喝掉了五分之一,问的题目可以设很多,如喝掉了多少毫升饮料,还剩下多少毫升饮料;剩下的饮料和喝掉的比,多多少毫升,等等。这样的题目,因

[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一位美国教学专家也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虑,小学教师若不熟练掌握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由此可见,提问是英语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提问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因素。而我们目前所进行的英语课堂提问大多是流于形式、缺乏启发的,导致不少老师煞费苦心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就是引不起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单调呆板、流于表面。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应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注重提问开放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明确,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点在于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和有意义,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教师要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例如,在教学4B Unit5 Seasons 时,老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在回答这类非限答性问题时,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局限于课文中词句,他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自由地表达四季的气候特征以及与季节相关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提问多样性 课堂提问的设置要根据所教内容而定,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提问模式,不能所有的提问都是用Yes/No来作答,这样的答案过于简单。也不能全是用整句来作答,有时会难度较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不会注意到语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填空的形式,给出答句的部分单词,降低些难度。有些问题难易适中,老师可以直接用特殊疑问句来提问,即用以疑问词Who,When,Where等开头的问句。其次,我们知道现代心理学家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歌曲、小诗等活动,在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除了这些常用的提问方式,教师还可以针对图表、连线等形式提问,学生把图表、连线中已给信息重新整理进行作答等等。 三、注重提问情境性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杜威则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性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创设情境,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构建。 例如,在教授3B Unit 8 We’re twins!中,老师在课堂中提问本课重点句型“Who’s

浅谈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浅谈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沙角小学苏银开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提问引导 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

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3、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总之,我们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与要点的提问等等,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微乎其微。究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湄洲第一中心高朱小学郑梅娟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技巧上的欠缺,往往导致提问步入误区,将“满堂灌”发展成为“满堂问”,似乎问的越多,启发的越深,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方式单一,往往采用“是不是”的判断和“是什么”的叙述型.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所谓“热热闹闹的花瓶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研究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来驾驭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深入探求知识的需要,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及时恰当,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随想随问、有疑必问,这样势必把一堂课弄得支离破碎,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好的效果呢?那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首先,设计的提问要有让学生参与思考的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长久下去学生会对提问淡然处之。 其次,设计的提问,难度不能太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重难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得以表达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达。 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拟出提问的提纲,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时,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教师在提问中,要投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过程,逐步地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他们进行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的提问方式 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提问方式。 I.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 “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应十分重视自觉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推荐)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寻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达到以下几个作用: 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上课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的情况,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而针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的提问,无疑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将其诱导到课堂上来。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往往会不全面,使学习受阻。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点拨,因势利导,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交流。良好的课堂提问必然渗透了情感成份。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给予肯定,对疏漏之处进行点拨,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融洽师生感情,这也有助于学生热爱本学科,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最忌讳没有目标,每篇课文可以学习的地方都很多,良好的课堂提问则可以强调重点,化解难点,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使学习目标明确,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3. 获取反馈信息,发现疏漏及时弥补。 教师讲授新课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弥补,这是课堂教学反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自学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与恰当引导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与恰当引导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和探究实践,培养儿童的综合创新能力。学必需疑、疑能引思,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是教师实施教育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统一。提问也是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应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因此,处理好提问与回答,恰当引导,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问、恰当引导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使学生有质疑的机会和兴趣 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教师应维护学生好问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课堂提问必须新异,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寻求到答案后才能因为获得新知能力而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上课时,可以提出一些实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如看了一幅图或拟订一个课题后,向学生能提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分析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并进行分步引导,对于一些学困生,要设置坡度,降低难度,变换角度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有探究问题的机会。

二、主意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是极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堂提问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思维,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知识要从整体着眼,感知整体,让学生理性思考,逻辑推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学时应留给学生想象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探究问题,最后选择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绝不能一味地满堂灌,挤占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提出问题后不能马上给出答案,教师一定要结合某一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导学,创设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传授某教学内容时,应放手教给学生设计、探究、归纳等。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学生自己进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中去分析、思考、判断。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 要让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把静的,抽象的变为动的。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做中学,展示思维过程,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教学时要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一般知识水平较高能力较强者,向其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能力较弱者,让其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中心小学王发清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教学经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为此,首先课堂提问概念开始,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包括:传递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案等。其次,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则包括: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相关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等,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小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改进和提高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结合前辈们教学实践和本人的学习心得,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缺乏质量 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过多的提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5年04月20日15:2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01411期作者:安富 海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2 作者简介:安富海,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安富海,1981年生,男,甘肃庆阳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内容提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还需要教师通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教学策略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XJC880001)和201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A022)成果之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的独白和灌输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所取代,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种新型的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师生合作交流的状态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教师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内涵、原理、实施策略等方面理解不到位,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调查发现,许多自称合作性、探究性的课堂上,学生忙碌于各种“工具”的使用和“自由”的交流,对于学习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往往只停留在对过程和步骤的认识层面上。从课堂学习的现状来看,和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相比,“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愉悦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对新型学习方式所强调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精神的重视。这种只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而仅仅使学生记住了知识、认识了情感、了解了价值观。这种基于简单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浅层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本研究拟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深度学习的原理分析浅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1]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通过聚焦课堂,寻找到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分析原因:课标学习不够,教材钻研不够,备学生不够。研究解决策略:应深入学习课标,做到目标明确;扎实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书;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以人为本;加强质量监控,做到及时调控。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正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正像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们虽然也很苦恼,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师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共同聚焦课堂,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策略。 我们的思路是: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具体做法:一是做好常规教学活动。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做到全面听和重点听相结合,听新交流教师、青年教师的课和听中、老年教师的课相结合,跟踪听青年教师的课。一学期听了所有学科教师的课,听课节数60余节,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近教师,及时和师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课堂里、师生中的真实问题。二是在各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进行了以探讨各学科课型模式为主的课例研讨活动,开展组内一人一节课,上校内公开课活动。在互相的听课研讨中,有效促进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在经验的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智慧生成。三采用问卷、访谈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如: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A. 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B. 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C. 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A.给以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B. 有时有指导,偶尔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C.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你认为平时课堂的气氛如何;你平时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等等。 二、主要问题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知识讲解

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口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我们知道,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很多的,然而,如果从提问·听答·评答这样三个方面来看,那么合理分配答问对象、善于提探究性问题、给学生答问以等待和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这四大技巧就显得很重要。 合理分配答问对象这里所说的“分配”与经济学仁的“分配”有 所不同。经济学仁的分配是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配给消费者,而这里所说的分配是指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是针对哪些人的提问,要求哪些人回答,即为一种问题的指向一般而言,教师提问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I)指向单个个体这种指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如“XX,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二是先向全体学生提问,然后叫一个学生来回答,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XX,你来说说”等类似的提问。(2)指向一个特定团体。如“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此时所有的男同学则成为教师提问的对象、(3)指向整个班级。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准吗了”这时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针对这3种分配方式,我们认为,只要有具体的理由,每种分配方式都是合理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分配问题上存在这样一些更为具体的方式:(l)有的教师倾向于向男同学提更多的问题(反过来也一样);(2)有的教师喜欢向一些学业成功者提更多的问题;(3)有的教师喜欢向一些学业失败者提更多的问题:(4)有的教师喜欢针对具体的学生提具体的问题,如把复杂、抽象的“论证性”问题分配给学业成功者回答,而把“判断性”、“描述性”的简单问题分配给学业失败者回答;(5)有的教师倾向于把提问范围集中于教室的右边(或左边),有些教师的问题分配范围像一把扇子,有的像三角形,而有的教师喜欢向前面儿排的学生提间,有的喜欢向中间的学生提问,有的则喜欢向后面几排的学生提问我们认为,这些具体分配方式不是不可以的,但它们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引起课堂提问中存在消极影响。如第二种方式就极易造成一种不平等现象,给学业失败者造成一种打击或排斥,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边缘人”,不愿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生解决自身存 在的认识困惑与问题,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提问要考虑到情境性,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内容进行提问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因此,若想有效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除了我们要在提问的内容上进行思考与设计 以外,还要考虑到提问的情境性与实效性,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恰当的提问时机并非完全 就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是受提问对象、提问内容与教学场景等因素同时作用与影响而形 成的一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机。 1.提问对象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与特点不同,那么对其进行提问的方式与时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反映比较灵敏,进入学习状态比较快 一些。对于这类学生,在提问的时间上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进入学习状态较慢 的学生,不宜过早地对他们进行发问,否则,就可能会适得其反,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与特点有所了解,且不可随意提问,尤其是学生被动的点名提问。 2.提问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提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此外,对于那些不经学生思考就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亦不适宜对学生 进行提问。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提问的对象,也要考虑到提问内容的难度。 太难与太简单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当然,问 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相对的,它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可以灵活掌 握。此外,问题难易程度的选择,还要依提问的目的而定,如果提问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受 其影响所选择的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教学场景 教学场景是由课堂中的学生、教师、学习气氛与学习载体共同构成的。在有的教学场景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有的教学场景则不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场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学生思维状态积极活跃,二是教师对问题有深度 思考,三是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四是学习载体功能发挥正常。合适的教学场景可以有效地调 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思维互动,有利于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解决。 4.提问时间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 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着:(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 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 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 B.)p109 A.领会.运用 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 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B.)p127 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C.)p126 A.接受学习 B.程序性知识 C.发现学习 D.陈述性知识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 B.延迟强化 C.局部强化 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 B.全面性 C.灵活性 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 B.小组组织形式 C.个别辅导 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 D.不能过于急切和频繁 11.美国威克曼将课堂问题行为“不守纪律”归纳为:(A.)291 A.扰乱性问题行为 B.心理问题行为 C.人格型问题行为 D.行为型问题行为 12.在西方学者中,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C.)319 A.维利 B.布卢姆 C.卡罗尔 D.伯利纳 13.教学评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 B.)335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改进策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作者:李庆欣编辑:江淼时间:2012-02-24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李庆欣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通过聚焦课堂,寻找到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分析原因:课标学习不够,教材钻研不够,备学生不够。研究解决策略:应深入学习课标,做到目标明确;扎实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书;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以人为本;加强质量监控,做到及时调控。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正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正像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老师们虽然也很苦恼,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师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共同聚焦课堂,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策略。 我们的思路是: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具体做法:一是做好常规教学活动。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做到全面听和重点听相结合,听新交流教师、青年教师的课和听中、老年教师的课相结合,跟踪听青年教师的课。一学期听了所有学科教师的课,听课节数60余节,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近教师,及时和师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课堂里、师生中的真实问题。二是在各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进行了以探讨各学科课型模式为主的课例研讨活动,开展组内一人一节课,上校内公开课活动。在互相的听课研讨中,有效促进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在经验的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智慧生成。三采用问卷、访谈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如: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A.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B.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 C.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A.给以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B.有时有指导,偶尔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C.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你认为平时课堂的气氛如何;你平时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等等。 二、主要问题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