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有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浅谈有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浅谈有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浅谈有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浅谈有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成败,来源于会计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来源于有效监督体系的确立。在

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眼下中国在会计监督体系方面有着诸多不

足和弊端,在会计监督中体系建设不到位、资金管理存在漏洞以及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弱化等

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对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1 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缺点

1.1 不能清楚地监督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与经济活动。当前,经营者在监督体系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会计监督权的授权者,而审计与会计人员享有该项权利,而且,他们享有的会计监督

权是不完全的,是受到很多条件限制的,另外,该监督权对经营者受到的某个时间内和固定的,缺乏时效性,无法有效地控制常见的经济责任与经济行为。

1.2 该体系的事后监督不实际,太形式。一般来说,经营者被监督的的常见形式是社会审计

监督,注册会计师是该项权利的施行者,所有者间接享受该项权利。可是,现实中的很多情

况导致审计关系复杂和繁琐,导致社会监督脱离现实。

1.3 政府监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具体体现为:淤监督体系个部门的义务分配不正确,一

些诸如审计和财政等部门值关心自己的业务;于督途径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威慑力;盂政府

职能的变化远远赶不上经济管理的进步。

2 会计管理落后导致资金管理出现缺陷

近年来,金融体制的革新,银行的管理逐渐进入企业化的进程,银行为了获得尽量多的利益,不愿意承担过多的现金监管职能,有时候甚至片面地只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这样导致管理

现金出现一些问题。

如: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不足,会计责任不清楚。只有当单位管理者允许,会计人员才能监

督与处理会计相关的事务,只为授权人服务,只愿意承担该部分责任。会计部门一般只在乎

管理当局的立场与好处,进而降低了会计监督应该起的作用,会计人员不得不依靠其。

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法规举措

政府、社会和企业进行联合共同构建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法》修改后专门指出

会计的监督职权,如有人员违反本会计法或国家规定的其他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对

其办理相关事项。同时,本法还规定,会计人员必须依法行使监督职能,不得提供虚假财务

报告,销毁财务资料以及利用公职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等,这都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新《会计法》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这些违法行为,如利用公司会计张博、报告等从事违法活

动等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会计监

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了完善公司财务监督体系,从2006 年1 月1 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国公司法》也明确指出:一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监事会制度的完善与强化

内容,《新公司法》在第34 条中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为了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对公司的财务账簿,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进行查询监督;在第164 条中指出,企业建立的财务与会计

制度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档;在165 条中指出,每一会计年度末,公司

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相关政策编制出财务报告,而且会计事务所需依法进行审计;而在第172 条中指出,除法定财务账簿,公司不得再编制其他账簿。而对于其违规惩罚,新

公司法也通过其202、203 条等对其进行了规定。

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制。一个完善、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能够保证公司

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公司业绩,而且有利于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

和国家经济的迅速、有效发展。所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财务监督体系扮演着重要角色。现

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 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 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 种监督。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 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 殊的强调意义。 1会计监督问题概述 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利用真实的会 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地反映的同时,实现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和完整性的监督。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 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还,要求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相关规 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查明原因,做出处理;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处理。其二:指对会计工作和会 计行为本身的监督,即会计工作不仅要接受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监督,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公司治理主体,以及财政、国家审计等政府相关 部门的监督。实质上是对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 1.1会计监督的主体站在会计的角度,从会计系统内部来研究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主体当然就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过现代会计作 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同时满足企业各利 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以及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 会计监督的主体绝不限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而且应当包括单位负 责人、内部审计部门及单位其他部门,此外,还应当包括投资者、债 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等。 1.2会计监督的对象会计监督的对象或会计监督概念的指向是资金运 动所产生的价值信息即单位会计信息或会计资料,而对资金运动本身 或财务活动的各种监督则用“财务监督”来实现。可以看出会计监督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严可为 2012-4-27 8:49:42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35期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实施好会计监督制度,其关键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目标及原则 1.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目标 通常情况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确保企业各项资产的清楚、安全,及时准确客观地提供会计信息,在会计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1.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执行。②有效性原则,即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来设计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只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才能使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适应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并有效发挥作用。③规范性原则,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全面系统地对本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④科学性原则。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操作和执行上保证效率,便于控制和检查。

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途径 2.1 有形财产的保护制度 (1)规范有形财产的管理。企业要严格加强对有形财产的仓库管理、规范发放领用手续,以及使用中的保管,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经过规章制度的程序审核才可接触、处置相关财产。 (2)定期盘点。企业应加强对有形财产进行定期盘点,进行账物核对,对发现出入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同时规定担任保管职务或担任记录职务的人员不得单独从事定期盘点和账物核对工作。 (3)账簿保护。有形财产的相关会计记录要加强保管。明确授权可以接触这些会计记录的人员,以保证保管、审批和记录的人员分离;会计记录应妥善保管,以防止记录被盗或被毁;有关账簿记录应留有备份,在遭受意外毁损时保证重新恢复。 2.2 企业重大经济业务的管理制度 (1)建立财务总监制度。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投资、担保、借贷、资金调拨,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大额合同签订、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财务事项,通过财务总监与经理联签和报告制度进行监控,保证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财务总监职责与监督工作的有效实现。同时,由于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经营全过程,以企业资产管理为轴心,将监控职能贯穿于企业日常财务经营收支之中,保证了财务监督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

浅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意义

浅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科学治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保证,对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意义,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系统建立和完善日趋成熟,对其进行探讨,对环境会计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科学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被作为新趋势参与到各种领域的研究中。环境会计作为会计领域的新生课题,受到专业人员以及大众重视的程度可谓与日俱增。 环境会计的实质是要讲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这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摒弃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尤其强调了经济发展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的协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性。这与环境会计的实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于是,探索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环境会计的发展对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成长历程有着深远的意义。 (1)在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会计的内涵 环境会计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分支,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环境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开发资源。二是确认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损失,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的相关信息。 (2)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企业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解决者。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企业要想得以长久的生存,也需要顺应潮流,保持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环境会计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首先,传统的以自身效益为惟一目的的成本观和效益观导致了大量的企业存在资源问题。而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成本和效益的范畴下,企业的经济效益衡量更偏向的是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总成本与社会总效益的比较。社会总成本与社会总效益中,资源和环境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其次,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使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也发挥了社会的监督作用,是企业树立了承担社会经济责任的

浅谈企业会计监督毕业论文

浅谈企业会计监督毕业论文 摘要........................................... I ABSTRACT...................................... III 1前言...................................... - 1 - 1.1会计监督的定义,特点 (1) 1.2会计监督的作用 (1) 2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必要性,重要性........... - 2 - 2.1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 (2) 2.2会计监督必须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 (3) 2.3单位领导人要保障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 (4) 2.4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5) 2.5构筑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 (5) 3企业会计监督的容........................... - 6 - 3.1对收入和成本费用要素的控制 (6) 3.2企业会计监督与传统会计监督不同 (7) 4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 7 - 4.1监督弱化的表现 (8) 4.2存在的问题 (9) 5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 9 - 5.1会计监督的法律建设不健全 (9) 5.2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10) 5.3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10) 6 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会计监督的基本对策...... - 10 - 6.1.企业部会计监督 (10) 6.2.外部监督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2) 6.2.1加强国家监督。 .......................................................... - 12 - 6.2.2加强社会监督。 .......................................................... - 13 -

浅谈财务管理环境

浅谈财务管理环境 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学习,我认为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外部环境一般是指税收环境、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内部环境一般是指公司的制度。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详细的阐述一下: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1)法律环境。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一切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都必须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国家为企业制定各种所应遵守的法律、规定和制度,以保证企业健康的运行,社会平稳的发展。同样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各种法律、规定,约束着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组织财务管理活动,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2)税收环境。其实税收环境可以包括在法律环境里,经济管理法规里包含税收法规,但是我想把它单独里出来,因为我认为正确把握税收政策,选择适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对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减少执行政策差错、避免税收征管处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前提是不不偷税不漏税。 (3)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它为企业提供了筹资、投资的机会和条件,但是金融市场复杂多变,企业需要作出及时、科学的筹资、投资决策,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正确估量和尽量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3)经济发展状况。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市场需求旺盛,销量上升,投资活跃,财务人员需要迅速筹集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在经济衰退时期,市场萎缩,销售量下降,投资锐减,财务人员则需要及时调整资金我配置,调整生产经营。例如: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资金占用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增加筹资成本,给筹资带来困难。财务人员必须对通货膨胀有所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4)社会文化环境。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各因素包括教育、科学、广播电视、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等的复杂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是间接的、微弱的。 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指公司制度,主要包括: (1)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长织形式有独资、合筹资方式、利润分配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要求,财务管理方法各不相同。 (2)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组织结构有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种形式。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3)企业人员素质。企业人员素质,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安排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同时也要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来组织财务管理。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企业只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它所处的外部财务环境,完善内部财务环境,消除理财环境中的不合理因素,财务管理才能与企业追求的目标相一致,把企业因环境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低最少,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会计监督的理论分析

会计监督的理论分析 摘要 会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企业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愈演愈烈,使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要想从根本上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系统。只有对会计监督体系不断加以完善和健全,才能有效发挥其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关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建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 总结,并且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改进措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监督;社会监督;监督体系 Abstrac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i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supervisio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constantly, our country enterprises face growing competitions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king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become urgent problem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solve.Only to improve and consummate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unceasingly, it can exert its accounting supervision function effectively, to make it better to serve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to establis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constructing perfec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accounting supervision; social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system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部分,内部会计监督即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会计监督,是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中心的内部控制;社会会计监督即实施由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即由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在其行政管理职能中所行使的执法监督。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体制不断变革的社会转型期,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在广大基层单位中,《会计法》的实施情况还不够理想,会计监督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1、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在基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心目中,许多人把《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等同起来,把《会计法》理解为一般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法》大都只有一个模糊概念,真正掌握其具体内容的人并不多,普遍没有把会计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要求的高度,会计监督还没有成为社会性的法制活动。 2 会计管理随意性较强。企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有意识地在会计账上作文章,直接违背《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三账”现象屡禁不止。一是“账外账”,为方便自己花钱,把一部分业务正常进账,另一部分业务滞留账外,并把这部分资金暗箱操作,作为自己的“小金库”使用。二是造假账,只搞点“小金库”有时满足不了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的就人为地“造”出了不同结果的财务账来,所谓的“假账”就出来了,甚至有的还不止一套假账。 3、财务人员不稳定,财会队伍素质偏低。基层小单位业务量不大,会计业务少,会计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经常被变动,财会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本身就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4、监督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会计监督的手段相对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多,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

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简单的账务处理,如今会计已经完善成为一个体系,会计监督职能对维护经济秩序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会计监督进行了一些探讨。 ;市场;重要性 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监督。广义上的会计监督是外部监督,如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狭义上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的内部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监督,使企业的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监督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使之产生错误的投资决定,导致经济的损失,同时某些人用弄虚作假的会计信息赚取不正当的利益,会计信息的失真,直接影响着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如果会计监督能到位,从单位的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发挥其在会计领域的

作用,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情况,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合法的会计信息,使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能顺利快速的发展下去。 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务制度,首先取决于财务收支制度的制定,其次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财务收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这企业的发展。会计监督则可以在会计工作中加以辅助,更有利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更符合财务制度,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使之效益更加大。 稳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如今偷税漏税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导致国家税收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如果会计监督能到位,就可以最大化的改善目前的情况,更是可以防止偷税漏税的现象继续发生。 快,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成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利用改革过程中的漏洞,将国有资产私有化,使国有资产流失,并且数额之大,数量之多。如果会计监督职能健全,则可以大大减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会计法》于7月1日实施,XXXX是《会计法》的核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如此。 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在某些方面仍无法适应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内部会计监督弱化和管理松懈。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忽视会计制度。经营者利用权力压力法随意改变企业会计基础,甚至要求会计人员非法处理会计事项,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当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会计由于受雇于企业经营者,往往受到经营者的约束。他们不能坚持原则,这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会计工作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随着审计风暴的发展,会计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制度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所有单位的保障 1 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舞弊,建立和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监

督制度,对于有效防范业务风险,防止国家和单位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保证会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具有积极作用。 (一)会计监督的定义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授权的特殊地位和权限,按照会计主体的各项制度,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流动进行全面、全面、持续、及时的监督和监督,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主体效率的目的。 会计监督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监督和成本管理会计监督。(1)财务会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是指具有特殊授权地位和权限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特定主体的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和监督。监督会计账簿,监督实物和支付,监督财务报告,以确保财务报告信息正确、相关、可靠和可比,违规行为应予以制止和纠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还应当监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并配合国家和社会做好监督工作。 (2)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理,采用特殊方法对企业各种费用的发生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形成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评估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会计监督是根据会计主体自身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监督。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三大部分: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和事后评价。(二)会计监督的基本步骤 2 会计监督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

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112042728.html, 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作者:赵丽英 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从会计环境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会计环境的构成因素,并从会计准则和会计 目标两个方面剖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从而针对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导向环境主体环境社会环境素质环境 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尽如意,虚假会计信息满天飞,虽然国家制定种种措施和办法,但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会计环境是主要根源。 一、会计环境 (一)会计环境的概念 会计环境指会计周围所处的各种条件与状况。会计环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不同人有不同 认识。会計同环境有紧密的联系,会计总是一定环境之下的会计。经济是推动会计发生深刻变化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也深深牵动着会计。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会计是不同的,会计与社会最直观的联系就是提供信息并获得反馈。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规范的制定主体、规范的约束效力、会计信息目标及质量要求都有着必然的影响。 (二)会计环境的构成要素 1.会计人员素质环境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作用的真正发挥和对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影响。一名优秀会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1)依法行事,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处理的每一件事务都牵涉到各有关利益群体,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偏不倚地处理会计事务;(2)选择最合理的会计政策,直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3)提供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为内部管理服务;(4)保守商业秘密,恪守职业道德。 2.专业导向环境

会计监督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摘要 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或活动,是经济监督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会计监督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需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监督系统的构成要素和构成过程,然后设计和测试了这一监督系统运行机制。 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国会计监督的构成。会计监督本身就是一个体系,是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容:即部会计监督体系和外部会计监督体系。 其次,根据目前中国会计监督现状的特点,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中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第三,针对中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强化对策,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现代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第四,中国的会计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在有效的运行机制下进行。就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第五,为保证会计监督作用机制的良好运行,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最后,对本文分析得出的会计监督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相关结论及措施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会计监督体系监督权机制

目录 1前言 (1) 2会计监督的构成 (1) 2.1部会计监督系统 (1) 2.2外部会计监督系统................................................ . (2) 2.3 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两者的关系............................ . (3) 3 会计监督体系的职能.............................................. (3) 3.1 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前提......................................... .. (3) 3.2 会计监督产生的根源............................................. .. (5) 3.3 会计监督体系产生的作用机制..................................... .. (5) 4 现状分析.......................................................... . (6) 4.1从控制环境看会计监督现状 (7) 4.2 从控制程序与监控看会计监督现状.................................. . (7) 4.3 从信息沟通看会计监督现状........................................ . (8) 5 会计监督现状的强化对策............................................ . (8) 5.1 监督体系外环境的优化.......................................... . (8) 5.1.1法制环境优化.................................. ................ . (8) 5.1.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9) 5.1.3 会计职业道德环境优化.......................................... (10) 5.1.4 会计技术环境优化.............................................. (10) 5.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10) 5.2.1 建立有效的部监督机制........................................ (11) 5.2.2 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12) 6 会计监督体系运行的措施........................................... . (13) 7 结论............................................................. . (14) 致 ............................................................. .. (16)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的成立,在进一步规范基层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减少了财务支出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但是,由于会计中心与基层单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机构,工作场所分开,也没有上下级管理关系等原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中心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的作用,对基层单位的监督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尚需进一步强化。本文分析了目前会计中心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会计中心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中心履行监督职能的主动性不够。普遍是“重核算、轻管理”,一方面由于日常核算任务繁重,疲于应付,没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基层单位实行细致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好老人”思想作怪,一些会计怕得罪人,只停留于原始凭证规范性与否、开支合理性与否等问题的审核把关,没有主动深入去了解每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决策程序,对资产的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基层单位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认识不清。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指的是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银行账户,统一到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资金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形式,基层单位所有的财务活动仍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其单位负责人仍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应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决策和资金使用等问题负总责。但是,在全部帐务集中到会计中心管理后,一些基层单位的人员往往错误地认为会计的责任主体也相应转

移到了会计中心,对财务工作有了较大放松,领导不主动学习更新财务知识,报帐员也缺乏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会计中心的监督工作也得不到基层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三)基层单位与会计中心的工作相脱节。首先,会计中心对基层单位报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会计中心的人员没有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虽然对原始凭证等资料进行了审核与监督,但也只能看看票据是否规范、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整等,难以正确判断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其次,会计中心对基层单位的财产物资的监管难以到位,会计中心只负责财产物资的记账与算账工作,具体的东西仍由各单位保管使用,如果单位领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疏忽而不提供真实情况,会计中心将无法获知各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再次,会计中心向基层单位反馈的信息不够及时全面,由于报账员不进行具体的账务处理,而会计中心一般只提供月报表资料,使得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尤其是债权债务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给其日常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比较薄弱。按规定基层单位向会计中心提出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其年度预算指标,但由于目前预算还缺乏科学性,比较粗糙、功能不全,经常调整,造成了支出的随意性大,这也使得会计中心的预算监督约束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二、加强会计中心监督职能的办法思考 (一)会计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每一项财务活动,都需依靠会计人员进行收支、核算与监督,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是由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的。因此,要选用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备会计知 2

环境会计与油气田资产弃置会计关系浅析论文

环境会计与油气田资产弃置会计关系浅析论文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在寻求经济高速发展时,还要考虑社会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油气田资产弃置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等诸多问题。 (一)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 环境会计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对企业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导致一系列企业环境成本与债务的产生。为规范环境会计的核算,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要求企业对环境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与此同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环境复原负债》准则,为企业处理有关的环境支出提供指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问题披露的规定,1995年美国环保局发布《鼓励自我监督:发现、披露、改正和防止违法》,鼓励企业自愿发现、披露、改正其环境违法行为,对那些按照规定自愿发现、披露、改正其行为的企业给予减免法律处罚的优待。但国际上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1998年 __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IASR)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而完整的指南。我国对环境会计的介绍与认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主要是在介绍、借鉴、继承与局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由于传统会计在环境保护核算方面存在缺陷,环境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的完善。环境会计是一种以环境议题或环境活动为衡量对象的会计系统,透过已有的管理作业系统(包括会计系统),而特别从财务的角度找到企业现有的在环境上的努力和作为。环境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一种 __发展下的产物,同时与企业永续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相结合。 (二)环境会计的原则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多重计量假设。环境会计的最后总目标就是对外披露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环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相关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同时由于环境会计面临许多传统会计所没有接触过的新问题,所以还具有三个特殊原则。 (1)经济效益与环保效果统筹协调的原则。企业在努力实现营利性经济目标的同时,必须按照环境法规的要求处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废弃物排放,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

浅谈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编号(学号)

浅谈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会计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是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其重点是对合法性的监督,促使会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和法规制度。因此,建立起良好的会计监督体系并使其发挥作用,能避免一系列由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问题,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研究对策

The accountancy being shallow to talk an our country inspects existent problem and counterplan research Abstract:Mainly due to rapid strength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its close relation with economic activities,people now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account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ccounting supervision,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duty of accounting,functions as a vital constitution of our nation's economic supervision system.As a crucial part of economic supervision,accounting supervision is monitoring the authenticity, Accuracy.legitimacy,leg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Among them,Supervision of legality is the major point.Under the supervision,he accounting unit shall strictly observe and implement the state's financi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Therefore,a good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and making it work can avoid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by doing so,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would be improved. Keyword:Accounting supervision,Trinity,Research strategy

浅析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浅析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会计监督是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失真公司治理结构 0引言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殊的强调意义。 1会计监督问题概述 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正确地反映的同时,实现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监督。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还,要求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查明原因,做出处理;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处理。其二: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本身的监督,即会计工作不仅要接受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监督,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公司治理主体,以及财政、国家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实质上是对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 1.1会计监督的主体站在会计的角度,从会计系统内部来研究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主体当然就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然而现代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同时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以及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会计监督的主体绝不限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而且应当包括单位负责人、内部审计部门及单位其他部门,此外,还应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等。 1.2会计监督的对象会计监督的对象或会计监督概念的指向是资金运动所产生的价值信息即单位会计信息或会计资料,而对资金运动本身或财务活动的各种监督则用“财务监督”来实现。可以看出会计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会计信息所实施的内部监督,它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实现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广义的会计监督则不仅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本单位会计信息所实施的内部监督,还包括单位负责人、内部审计部门及单位其他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监督,以及投资者、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包括财政、国

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落实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在会计监督这一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旧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针对其中的不足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更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加强;措施 对于我国经济监督体系而言,会计监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这一社会环境给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会计监督意识薄弱、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会计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等,所以,针对这样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会计监督的概念及重要性 所谓会计监督指的是,以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为行事依据,对本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尤其是财务收支工作展开严格的、系统的监督,从而保证预算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其将预算管理列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以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己任,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应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加强其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对其一系列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在保证管理效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营私舞弊的发生。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全“三位一体”(一是内部监督;二是政府监督;三是社会监督)的内控监督体系,在其推动和促进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迎来了新的局面,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将会计监督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监督意识薄弱 现阶段,部分领导对会计监督这项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继而放松了对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甚至想当然地理解成,会计监督相当于财务部门所负责的预算控制,片面地认为仅需对预算展开必要的监督,便无须建立专门的会计监督制度,所以,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科学而系统的会计监督制度,对一系列费用的支出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2.2 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 受领导不够重视这一因素的影响,相当比例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会计监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