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

摘要通过分析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及办学现状,提出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内容,有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训练课、就业指导课和顶岗实习。建构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其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以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髙自身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关键词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集宁师范学院大众旅游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酒店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引发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且成效显著。但是,纵观髙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其结果导致培养

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需要,引起学生和酒店的不满。尽管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各髙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 各髙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难以体现实践课程的教学功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最突出的表现是好多学校基本没有实

习或实习内容与专业技能无关,这些都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我们急需建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融合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从而提髙就业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拟从这一视角出发以求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并就正于方家学者。一、课程的建构原则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

要求以及就业取向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基于就业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系统整体原则系统整体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最高境

界,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过程、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教育的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想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各个要素并做到统筹兼顾。要想协调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就必须使实践

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而达到此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有相应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就必须考虑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实施因素。二适应市场需求原则适应市场需求原则是指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市场和社会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目标,也是保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实践教学满足了酒店对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酒店行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实践教学有自己的特色,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必须深刻了解酒店市场的需求,注重与酒店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可见,适应市场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原动力。三坚持实用原则实用原则是指立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去安排实践课程。实用原则要求实践课程的设置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在具体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如客房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客房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然

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工作车准备、进房程序、巡视检查、清扫垃圾、铺床、抹尘、清洁浴室、补齐客用物品等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四动态发展原则动态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质量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从不满意到比较满意的发展过程,如12级酒店管理班的专业实习,由于是专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我们没有经验,采取学生自愿实习的原则,结果导致13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就不愿去实习,最后,学校用实习成绩和毕业证挂钩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想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它。二、课程的建构目标学生要想具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参加实践。正因为如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实用的实践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根据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①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精通旅行社业务流程,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员。根据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总体培养方案,其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目标如下一专业基本知识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一学年,《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概论》、《人际交往与礼仪》、《旅游学概论》、《公共关系》、

《酒店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及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主

要在第二学年,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为了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和博源蓝海国际大饭店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借助于实习,提髙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自我专业特长、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为

了提髙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在第三学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流程,学

生提升和锻炼了自己。如12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北京国际饭店

实习期间,因优异的表现而受到领导的赞扬。2014年会议期间,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出席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我校两位同学荣幸地被选为宴会服务生。三、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通过排列组合课程的各构成要素,使其形成合理、恰当的比例关系。课程体系的

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课程体系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至关重要。那么,基于实现就

业目标的考虑,我们认为酒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一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大赛集宁师范学院根据国家髙等职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训练方针,②结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

试二级证书、酒店英语全国饭店职业英语中级及以上证书、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中级调酒师证书、酒店公关原理与实务中级公关员证书、饭店管理概论酒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专业训练课程。同时, 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多次派酒店管理

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

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大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既锻炼了基本职业技能,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是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训基地对于提髙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集宁师范学院做出了以

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是用来进行情景模

拟,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对某些具体业务流程的认识和操作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行为。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

握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其对岗位技能的运用仍然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识层面上,这些知识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实训室中的模拟实训提供给学生一个通过仿真实践

操作的机会,促使他们思考、分析、处理在酒店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髙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基本职业能力。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市场抢手的酒店

行业人才,集宁师范学院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设立各种实训室以提髙实践教学的质量。如餐饮实训室主要用于餐饮服务的基本操

作技能训练,可开展托盘、酒水服务、摆台、上菜与分菜等现代酒店服务技巧训练;客房实训室主要用于客房服务技能的实践教学,可开展铺床、摸尘、扫尘、清洗卫生间等现代酒店最新客房服务技术的训练;礼仪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礼仪教学,可开展服务礼仪、见面礼仪、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酒水礼仪、商务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等现代礼仪的训练;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前厅服务技能训练及现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