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文件编号:KQ/QP07-02-2012

文件版本:A/0

制订日期:2012/10/20

制订单位:技术部

受控印位:

目录

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1-5

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

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二.缺陷的分类

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

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

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

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

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㈠表格的认识

1.批量: 送检的总数,实际制程中可视一箱或半箱为一个

批量.

2.样本: 根据批量的大小所应抽取检验的数量.

3.AQL值:如0、0.2、0.4等均为AQL值.

A Q L

Accept Quality Levese

允收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前面讲述缺陷的三个等级,这些值就是以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对应规定的,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我厂规定极严重为0 、严重0.65、轻微1.5

4.允收极限: AC RE 允收缺陷个数的极限。

㈡使用范例

假设我厂有一批水阀芯1200PCS送检该如何使用抽样

查表来判定呢?

1.首先明确AQL值:我厂为严重0.65、轻微1.5。

2.确定送检的批量数:1200PCS。

3.查表得出应抽检的样本数:80PCS。

4.得出检验结果并记录:假设为缩水4PCS、功能柱粘模1PCS或者缩水2PCS、功能柱粘模2PCS。

5.查表找出0.65和1.5的允收值:严重AC 1、RE 2,轻微AC 3、RE 4。

6.与检验结果相对照,在第一种假设中表面刮伤属外观问题属轻微等级,孔位不对为严重等级,对应查表的结果,轻微问题4个大于AQL值3个的允收极限,那么此

1200PCS当判退,虽然孔位不对为严重问题,未超出允收极限但二者只要有一项不

符均不可。在第二种假设中轻微问题在允收范围内但严重问题超范围最终结果批

退。

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

一、铸造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二、抛光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KQ/QP07-02-2012 文件版本:A/0 制订日期:2012/10/20 制订单位:技术部

目录 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1-5 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

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二.缺陷的分类 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 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 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 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 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㈠表格的认识 1.批量: 送检的总数,实际制程中可视一箱或半箱为一个 批量. 2.样本: 根据批量的大小所应抽取检验的数量. 3.AQL值:如0、0.2、0.4等均为AQL值. A Q L Accept Quality Levese 允收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前面讲述缺陷的三个等级,这些值就是以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对应规定的,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我厂规定极严重为0 、严重0.65、轻微1.5 4.允收极限: AC RE 允收缺陷个数的极限。 ㈡使用例 假设我厂有一批水阀芯1200PCS送检该如何使用抽样 查表来判定呢? 1.首先明确AQL值:我厂为严重0.65、轻微1.5。 2.确定送检的批量数:1200PCS。 3.查表得出应抽检的样本数:80PCS。 4.得出检验结果并记录:假设为缩水4PCS、功能柱粘模1PCS或者缩水2PCS、功能柱粘模2PCS。 5.查表找出0.65和1.5的允收值:严重AC 1、RE 2,轻微AC 3、RE 4。 6.与检验结果相对照,在第一种假设中表面刮伤属外观问题属轻微等级,孔位不对为严重等级,对应查表的结果,轻微问题4个大于AQL值3个的允收极限,那么此1200PCS当判退,虽然孔 位不对为严重问题,未超出允收极限但二者只要有一项不符均不可。在第二种假设中轻微问题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

注意: 1)放电加工原理,放电加工是利用电能转换成工件热能,使工件急速熔融的一种热性加工方法。放电加工时,电极与工件的间隙中产生过渡电弧放电现象,进而对工件产生热作用,同时,加工中液体由于受到放电压力及热作用产生气化爆发现象,此时工件的熔融部份,将伴随液体气化融入加工液中,工件因放电的作用产生放电痕,如此反复进行,我们所希望的形状便可加工完成了。 2)线切割原理,铜丝接近工件(并未与工件接触),对工件及铜线加上电压而产生电弧和高温(9000o C—10000o C),融蚀后将金属残屑吹出,铜丝继续前进,工件冷却后即形成粗糙的被切割面。 七、塑胶射出成型产品的外观问题与对策 1、塑胶射出成型产品的外观问题 积风(Air Trap);发赤(Blush);毛边(Flash);流痕(Flow Line or Flow Mark);喷流(蛇纹)(Jetting);短射(Short Shot);凹陷或缩孔(Sink Mark or Vord);条纹(Streak);熔接线(Weld Line) 2、积风——Air Trap 积风的定义:空气或气体不及排出,被溶胶波前包夹在型腔内。 ●成品 1)壁厚差异太大,产生跑道效应(Race Track Effect),壁厚差异太大时,薄壁处塑流迟缓,溶胶循厚壁快速超前,有可能对型腔中空气或气体进行包抄,

行程积风。 2)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 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更改厚度分布,使壁厚尽可能保持均一,以避免积风。 ●模具 1)浇口(Gate)位置不当:a.浇口位置不当时,塑流有可能包抄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 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 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 更改浇口位置,可以改变充填模式,积风有可能避免。 2)流道(Runner)或浇口尺寸不当:a.多浇口设计时,流道或浇口尺寸如果不当,塑流有可能赶超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 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 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更改浇口位置,可以改变充填模式,积风有可能避免。 3)排气不良:a.若是排气不良,波前收口处会卷入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 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 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在可能的积风点加排气口,以避免积风。 ●射出成形机 射速过高时,产生喷流(Jetting),有可能卷入气体而形成积风。降低射速,可以稳定塑流,防止喷流,避免积风。 3、发赤——Blush 发赤的定义:浇口附近产生的云状色变。有时会在塑流通道中形成阻碍处发现。原因是溶胶破折(Fracture)。

缺陷严重程度分类的定义(精)

缺陷严重程度分类的定义: Critical:An observation is defined as“Critical”when any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four conditions apply: ● Any non-conformance or non-compliance that will or already has adversely affected product performance meeting specification,safety,therapeutic efficacy,or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 Any non-conformance or non-compliance that if allowed to continue,may result in product rejection,field action,or serious regulatory action(e.g. Warning Letter or similar) ● The observation is a repeat“Critical”or“Major”observation,or relates to failure to meet a commitment made to a regulatory authority。 ● The observation represents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one or more quality system elements or system components necessary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Ma jor:An observation is defined as“Major” when any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apply: ● Any non-conformance or non-compliance that may or may have adversely affected product performance meeting specification,safety,therapeutic efficacy,or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 Any isolated non-compliance in not reporting or reporting late any required regulatory/health authority reports notifications.(Note:frequent occurrences represent a “Critical”observation.)

浅析缺陷产品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研究

浅析缺陷产品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研究 [摘要]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因缺陷产品而造成他人人身、财产受损的事件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文章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对缺陷产品认定以及缺陷产品的法律责任进行研究,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对其进行相应的完善。 [关键词]缺陷产品;认定标准;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 一、缺陷产品的基本概念以及认定标准 (一)缺陷产品的概念 当一个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才会涉及到要去承担产品责任的问题,不存在这个缺陷,也就不存在产品责任。因此缺陷对于产品责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缺陷产品进行研究。 在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缺陷的含义,是指产品存在对他人的人身或者对他人的财产安全的一种不合理的危险性或者此产品不符合国家、行业产品标准。 (二)缺陷产品的认定标准 1.在理论上对缺陷产品的认定标准 (1)消费者期待标准 美国《重述》第402条规定:一个产品是不是具有不合理的危险,不是以一个专家的角度去断定的,应当是以一个最普通的人对一个产品的正常判断、正常期待来判断的。如果一个最普通的人认为某个产品的危险程度已经超过了其预见范围,那么这样的产品毫无疑问是缺陷产品。 (2)成本利益相平衡标准 美国法官汉德在1947年的时候提出了缺陷产品认定的成本利益相平衡的标准,他认为,如果事故所致乘以事故发生的几率超过了被告为了防止损害发生而采取防护措施的费用负担,则被告是有过失的,否则被告无过失。①这个理论包含的逻辑是指,按照市场效益原则,如果用较大的成本去避免一个较小的损失,或者说如果能够用较小的成本就能避免一个较大的损失,但是不去用这个较小的成本,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同样也是不符合法律本应该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3)综合认定标准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及限定标准

文号: ZF0.100.0007 版次:1.0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 1.焊接 1.1咬边:咬边是焊缝边缘局部低于母材面的凹陷缺陷.它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快,电弧过长或运条操作不当形成. 1.2 焊瘤:焊瘤是熔化金属溢流到焊缝之外未熔化母材上形成的金属瘤,常出现在立焊、仰焊、横焊和单面焊双面成形的背面缝上. 1.3弧坑:弧坑是收弧不正确成形的,它影响外观质量并易引到裂纹,应清理后进行补修复. 1.4气孔:气孔是焊接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及时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孔穴,产生的原因有焊条受潮,焊件不洁,电流过大或过小,电弧过气对溶池保护不良,焊接速度太快等. 1.5缩孔:缩孔是熔化金属在凝固过程中因收缩产生并残留在焊疑中的孔穴. 1.6夹杂和夹渣:由冶金反应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和熔渣在焊接过程中来不及浮出,残留在焊缝中形成夹杂物和夹渣,形成夹渣的原因有:多层焊时清渣不干净,运条操作不当,焊接电流太小,工件坡口角度太小等. 1.7未焊合与未焊透:未焊合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小,电弧偏吹,待焊表面污染等原因,使熔化金属与母材或金属焊道之间没有完全熔化结合造成的. 1.8裂纹:焊接裂纹主要有冷裂纹和热裂纹,热裂纹是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故相浅温度附近产生的.产生的裂纹称结晶裂纹,常出现在焊缝中心和弧坑中,热裂纹出现在表面时有氧化白色,这是判断热裂纹的主要标志,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它是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出现的裂纹.防止裂纹的槽施有预热、后热.采用低氢焊条,焊条烘干清除坡口附近油锈,减小焊接应力等. 2.表面喷涂部分 2.1 涂层光泽度:对喷涂表面用光泽仪将光线呈60°斜角方向射向涂层 表面后在其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一般平光漆的光泽度在30%以下. 2.2 结瘤:因油漆质量不良喷涂后而在涂层表面上形成的一块 一块的疙瘩. 2.3 缩孔:俗称麻点,涂层干燥后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 的圆形小坑. 2.4 起泡:因喷涂时,涂层覆盖部分气体,在烘烤时而产生的表面 凸起现象. 2.5 针孔:从喷涂表面贯穿到喷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2.6 开裂:在涂层表面形成一道道裂纹. 2.7 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落. 2.8 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几种漆基的降低颜料的分解而 呈现出附着疏松细粉的现象.

测试缺陷等级定义

缺陷等级定义 目录 缺陷等级定义 (1) B/S架构(Web)测试的缺陷等级定义: (1) C/S架构(Client)测试的缺陷等级定义: (2) 服务器及接口测试的缺陷等级定义: (4) B/S架构(Web)测试的缺陷等级定义: A: 致命 1.正常的用户操作导致浏览器崩溃或无响应 2.产品核心功能没有实现或无法使用 3.程序实现与需求严重不符 4.其他导致无法测试的错误 5.严重的数值计算错误 6.存在致命的安全漏洞 7.Bug被重开3次以上含3次 8.上线前最后一个版本配置管理出现问题 B: 严重 1.产品功能实现不正确 2.主业务流程对应的功能未实现,阻碍测试继续进行 3.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和页面样式问题,如:页面样式严重错乱,导致页面控件无法正常定 位; 4.正常的用户操作导致浏览器出现偶发类崩溃(偶发概率20%以上) 5.程序实现与需求功能上不符 6.其他导致部分模块无法测试的错误 7.主要数值计算错误 8.严重的功能逻辑错误 9.Bug被重开2次 10.上线前进入最后一轮测试时版本配置管理出现问题 C: 较严重 1.正常的用户操作导致浏览器出现偶发类崩溃(偶发概率10%以下) 2.用户非常规操作导致浏览器崩溃或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

3.程序上非主要功能与需求上功能描述不符 4.功能实现错误但不影响主要流程 5.轻微的数值计算错误 6.页面出现JS错误且导致某功能不可用 7.兼容性导致的主要功能问题 8.系统中用户权限实现有误 9.初始化错误 10.Bug被重开1次 11.上线前进入测试时,提交测试的过程版本配置管理出现问题 12.操作界面UI类的严重错误,易造成大量投诉,产生较坏影响力 D: 一般性问题主要为:界面类、容错类缺陷 1.操作界面UI类的一般性错误 2.边界条件下错误 3.提示信息错误(包括未给出信息、信息提示错误等) 4.界面中操作焦点错误(如按Tab键未顺序操作,弹出其他窗口后主界面焦点位置错误等) 5.输入域的相关问题,如:输入框长度判断错误; E:易用性和建议类缺陷 1.界面格式等不规范 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3.操作时未给用户提示 4.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5.个别不影响产品理解的错别字 6.文字排列不整齐等一些小问题 7.建议类型的缺陷 C/S架构(Client)测试的缺陷等级定义: A: 致命 1.程序无法运行/模块无法启动/异常退出 2.程序导致操作系统崩溃/死机/蓝屏 3.程序实现与需求严重不符 4.程序实现与技术文档严重不符 5.程序实现与开发规范严重不符 6.导致产品无法继续进行测试的缺陷 7.程序占用资源高(比同类产品高出50%以上) 8.内存、GDI等泄漏 9.Bug被重开3次以上含3次 10.上线前最后一个版本配置管理出现问题

50个常见质量管理问答

50个常见质量管理问答 1、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有何区别? 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例如: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而其耐磨度、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用质量特性。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企业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 2、质量环有什么特点? (1)质量环中的一系列活动中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质量环不断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3、影响产品质量的四个方面是什么? (1)市场调研质量。 (2)设计质量。 (3)符合性质量或制造质量。 (4)使用质量或售后服务质量。 4、质量检验阶段进行检验把关有什么缺点? (1)缺乏系统的观念,责任不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诿。 (2)在生产过程中缺乏预防,一旦出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很难补救。

(3)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而百分之百的检验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且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种检验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或毫无意义的。 5、质量管理学有哪些重要概念? (1)质量;(2)质量管理;(3)质量体系;(4)质量控制;(5)质量保证;(6)质量策划;(7)质量方针;(8)质量改进;(9)质量审核;(10)质量认证;(11)管理评审;(12)质量成本等。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是什么? 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7、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基础工作。 计量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致性;②准确性;③可溯源性;④法制性。 8、计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量具和化验、分析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完整无缺。 (2)保证量具及化验、分析仪器的量值稳定,示值准确一致。 (3)量具和仪器修复及时。 (4)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测量计量方法。 9、质量信息有什么作用? (1)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 (2)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doc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大纲(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目录 一、政策管理培训大纲 (1) 二、出生缺陷咨询培训大纲 (3) 三、遗传病诊治培训大纲 (10) 四、产前筛查与诊断培训大纲 (20) 五、产前超声诊断培训大纲 (32) 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与诊治培训大纲 (37) 七、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治培训大纲 (54)

一、政策管理培训大纲 1.法律和行政法规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1.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年6月20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 2.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7月30日)2.2《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7月30日)2.3《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6日) 2.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2.5《“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2017年1月10日) 2.6《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2018年6月21日) 3.部门规章

3.1《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2年12月13日) 3.2《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2009年2月16日) 4.规范性文件 4.1《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2002年6月17日) 4.2《遗传咨询技术规范》(2002年2月13日) 4.3《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 4.4《超声产前诊断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 4.5《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4.6《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2009年11月16日)4.7《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2010年11月10日) 4.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规范(试行)》(2010年5月14日) 4.9《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2010年6月8日) 4.10《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6月23日)

公司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QGZD/CBZ 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3-02-1发布2013-02-15实施

前言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产品等级管理,规范产品等级评定。 本制度根据QGZD/CB 11.03-2006《产品等级管理办法》修改而成。本制度由质量部提出并起草。 本制度由总经理批准。 本制度从颁发之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持续改进实物质量,提升全员质量意识,鼓励员工生产优质产品,特制定本办法。 2、管理范围 本办法适应于公司生产车间提供的铸件、模样的质量等级认定及管理。 3、管理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制定质量等级标准。 3.2 生产车间按分等办法提出申请。 3.3 质量部组织评定,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实施奖励或考核。 3.4 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评定的过程,并监督奖励、考核的到位情况。 4、管理内容 4.1 申报 4.1.1 各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在车间内部工序全部完成报检时,进行自我评判,认为能够达到一等品、优等品(或一级模样、二级模样)的条件,向所在车间检验站申报,提请等级评定。 4.1.2 铸铁件单件重量1吨(铸钢件100Kg)以上,按单件申报,小于此重量零件按批次申报(每批5件)。 4.1.3 合格件、不合格品不需车间申报,质量部直接或评审后判定。其中不合格品由质量部分为A、B、C级,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2 评定

4.2.1 检验站受理车间等级评定申报后,站长对其进行初步评定。 4.2.2 检验站站长认可后,签署意见,由质量部组织技术部、生产供销部等部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报质量副总批准。 4.2.3 质量部根据评定结果,每月初将上月优等品、一等品零件的奖励报表和不合格品的考核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4.3 流程 4.4 评判标准 4.4.1 铸件的质量分级的评判参照QJ/CB03.47-2005《产品零件质量分级》。 4.4.2 模样的质量分级的评判参照QJ/CB03.08-2006《铸造用模样技术条件》。 4.4.3 不合格严重程度分级依据QJ/C02.B182-2010《产品质量缺陷严重度分级》。 5、处置 5.1 铸件 5.1.1被最终评定为优等品的零件,按结算价格的150%结算。 5.1.2被最终评定为一等品的零件,按结算价格的120%结算。 5.1.3 A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80%结算。;B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90%结算)。 5.2 模样 5.2.1被最终评定为一级的模样,按结算价格的120%结算。 5.2.2被最终评定为二级的模样,按结算价格的110%结算。 5.2.3 A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80%结算;B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90%结算。

产品缺陷的法律界定

产品缺陷的法律界定 作者:周万春万军 2013-01-22 10:00:48 来源:人民法院网2012-12-07 09:52:12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各国立法上和实践中对“缺陷”一词的定义和解释,直接关系到权利要求能否实现,同时也是实现责任控制、防止过度归责的一道主要闸门。因此,产品的缺陷及其认定标准便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一、产品缺陷的定义 在美国,1965年的《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402A条把缺陷定义为:“对使用者或消费者或其财产有不合理危险的缺陷状态。”在日本,《制造物责任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缺陷,是指考虑该制造物的特性、其通常遇见的使用形态、其制造业等交付该制造物时其他与该制造物有关的事项,该制造物欠缺通常应有的安全性。”我国《产品责任法》第46条对缺陷这样定义:“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身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二、我国对产品缺陷法律界定的缺陷 我国有关产品缺陷界定的法律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法律体系。首先,《民法通则》从基本法的角度对产品缺陷作了界定,该法第 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此条规定将产品缺陷界定为质量不合格有欠妥当,已遭国内众多学者诟病。其次,《产品质量法》作为我国规定产品责任的一部最全面的法律,其对产品缺陷的界定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该法第 46条对产品缺陷作了如上界定:本法称的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可以说该条文在我国作为产品缺陷界定的一条重要的法律规范,已实行了十余年,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部委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也对产品缺陷有所界定。如 2004年正式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第五条第二款便对汽车缺陷做出了如下界定:本规定所称的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有关汽车产品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形。这些规范往往成为认定产品缺陷的参照,是对《产品质量法》的有益补充。综上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缺陷认定存在两个标准,即: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一般标准和是否符合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标准。但关于“不合理危险”的内涵以及具体认定,目前我国法律未明确,实践中也缺少具体可行的标准。安全标准自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弊端。同时,《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了判断某一产品是否构成缺陷时,当该产品有安全标准时优先适用该标准,没有该标准时才适用“不合理危险”的一般标准,即在司法适用中,安全标准优先于“不合理危险”标准,这一优先适用规则也存在诸多问题。 三、我国产品缺陷法律界定的完善 1、合理界定“产品缺陷”及其认定标准 对“产品缺陷”国际上存在着两种界定方法,美国采用“不合理的危险”,

出生缺陷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出生缺陷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一、出生缺陷的定义 出生缺陷又称先天缺陷,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和不良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出生时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畸形和功能性异常的总称。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儿夭折的重要原因。 出生缺陷包括形态上的畸形(如脊柱裂)、细胞的异常(如先天性白血病)、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分子的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也包括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二、出生缺陷的分类 根据出生缺陷特点分为变形缺陷,裂解缺陷,发育不良,畸形缺陷四类。 根据出生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重大和轻微的缺陷两类,前者是指需进行较复杂的内科、外科及矫形处理的出生缺陷,后者则不需进行复杂处理。 根据发生情况出生缺陷可分为三类:①三胚层形成紊乱,多发生在胚胎第15-18天,常见神经管与肠管相通、内脏反位、连体畸胎等三种;②神经管闭合过程紊乱,导致脑、脊髓发育不全,进而引起椎弓、颅骨及邻近皮肤出现异常,常见于无脑畸形、脑膨出、脊柱裂等畸形;③器官系统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紊乱,种类多,可分为胚体升高过程紊乱、器官原基发生过程紊乱、器官发生过程后期紊乱、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中的紊乱等几类。

在常见的出生缺陷有: 1.神经系统畸形:无脑畸形、脑膨出、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性瘫痪; 2.头部器官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小眼畸形、小耳畸形、副耳及耳凹、小下颌; 3.腹壁缺损及疝:腹裂畸形、脐膨出、膀胱外翻、膈疝、脐疝、腹股沟斜疝; 4.消化系统畸形:腭裂、唇裂、食道闭锁、狭窄和食道气管瘘、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和先天性肠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直肠或肛门闭锁; 概论-常见的出生缺陷 5.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 6.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尿道下裂、先天性肾囊肿、隐睾、外生殖器两性畸形。 7.四肢畸形:足变形、多指(趾)畸形、并指(趾)畸形、肢体短缺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8.皮肤畸形:血管瘤、色素痣; 9.遗传代谢病及多发畸形: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肝糖原累积病、软骨营养障碍。 三、危害 出生缺陷是世界范围内围产儿、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大

缺陷级别定义和优先级定义

附件一:缺陷级别定义和优先级定义1、缺陷级别定义

2、缺陷优先级定义 注:当缺陷被Reopen时,建议通过有效途径通知相关人员,特别是严重级别为high 和view high。 3、缺陷报告规范 ?在项目执行阶段,发现的所有问题都需要提交缺陷管理库-CQ中相应的Project库中,主要包括软件需求、开发程序缺陷、各种需要审核的文档等方 面的内容; ?缺陷报告的填写,需要将问题的重现步骤写清晰,建议安1、2、3...形式提交,且缺陷的相关外部测试条件需要说明详细,缺陷标题要简明、扼要,不要用过 于笼统和模糊的语言加以描述,根据需要适当的将出现的场景、日志等信息以 附件形式提交; ?对于缺陷的回归,应在CQ中的Comments中注明回归的版本号,并依据问题的严重级别对回归的结果做相应的描述。 ●具体的缺陷提交流程如下(针对测试人员)

在缺陷的管理中,对于新增的Rejected和Suspend的缺陷,需要定期时常整理确认,对于未经项目经理、开发组长、测试组长和产品经理确认的缺陷,开发人员无权Rejected/Suspend,同时对于达成共识的Rejected缺陷一定要将意见写入CQ库中的comments,对于Suspend状态的缺陷,建议要注明由于什么原因被刮起,在什么时间和条件下在处理等信息。 在测试任务完成以后,缺陷库中的缺陷状态应只以三种状态存在:Closed、经过确认并达成共识的Rejected/Suspend。 4、缺陷跟踪 测试人员对其发现的缺陷有义务和责任进行全程的跟踪。从缺陷的提交一直到缺陷的关闭,在这一整套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该一丝不苟的进行把关,不要让错 误轻易的从手边遛走。要定期的向开发组通报缺陷状态,同时及时的更新缺陷库中 缺陷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还要对以关闭的缺陷做回归测试。制定有效 而可行的回归测试时间表,尽可能的减少由回归测试间隙产生的测试逃逸。5、缺陷分析 对于缺陷数据库,测试人员应该经常维护更新,并对缺陷的状态,数量,分布等状态做统计分析。为开发组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对测试人员而言,统计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和分类缺陷信息。 ?尝试对每个缺陷的形成原因(例如,不符合规约、设计错误、违背标准、与客户通信不利等)进行追溯。(此方面的最终定位需要与相关的开发人员进行确 认。) ?使用Pareto规则(80%的缺陷的20%成因有可能可以追溯到),将这20%(少数重要的)分离出来。简单而言,Pareto原则暗示着测试发现的错误中的80% 很可能起源与程序模块中的20%。当然,问题在于如何孤立这些有疑点的模 块并进行彻底的测试。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分级标准(严选优质)

文件编号: 版本编号: 文件类型编制部门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 编制日期: 页码: 1.目的 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环节. 3.定义 3.1缺陷Defect: 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或不会出现“致命缺陷”,为了加严产品质量管理,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重视,通常把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称为“致命缺陷CRI”“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MAJ”“轻微缺陷”称为“轻微缺陷MIN”来进行管理。 3.2致命缺陷Fatal 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全影响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 可以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 3.4一般缺陷Major 3.5轻微缺陷Minor 4.职责 4.1品控部:负责本标准编制并执行。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的判定结果。 5.判定条件 5.1外观检测:目视(视力1.0及以上) 自然光照条件下,目视距离50cm,产品置于目视角度正前方,特殊情况需从不角度观测对比。 5.1.1外观检验依据GB7707进行判定。 5.2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能:根据产品使用性能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5.2.1 6.按产品交付对客户的影响,质量缺陷分级为: 缺陷类型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 级别划分 A B C D 缺陷加权分值100 50 10 1 对总体性能的影响产品总体性能下降, 顾客拒绝接受,国家 不予认可 产品性能下降,顾客 可能提出严重意见 和抗议 对整体性能影响不 大,顾客可能有意见 设计考虑不周 对功能特性的影响严重影响主要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不能 满足要求 影响产品主要功能 或影响产品一般功 能 轻度影响产品功能, 但不会明显表现出 来 不影响产品的功能

产品质量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目的、作用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2、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1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分为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和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两种。 2.2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2.2.1质量缺陷是偏离规范的表现,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规定见表1。 表1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2.2.2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按表1的分级原则在作业指导书相应栏目中列出该产品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由检验机构编制。 2.2.3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表主要用于指导检验工作,其作用具体体现在: a 是把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制造要求与顾客使用要求综合考虑,使检验工作予以满足的有效手段; b 为合理地确定检验方式、检验的严格程度提供依据; c 为恰当地确定质量的严重程度及其处理权限,处理程序,特别是采取让步措施提供依据; d 便于检验员在检验中明确重点,有效地运用检验方法和处理方式。 2.3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3.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产品使用过程中顾客反馈的质量缺陷项目,按其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级,其分级的原则规定如表2。 表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平而确定的。在制订产品质量计划时,依据表2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分级原则由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并纳入产品质量审核计划实施管理。 编制:品质部审批: 生效日期:2017/08/12

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区分(法规诠释)

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区分(法规诠释) 生活中,区分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对消费者、经营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产品瑕疵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销售者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违约赔偿的责任。而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财产的伤害,销售者、生产者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所谓产品瑕疵是指销售者作为出卖人交付的产品未达到法定的质量标准以及约定的技术要求,未能出现买受人所期望的质量状况,从而使买受人不能按计划使用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三种情形: 1. 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是先未作说明。 2. 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3. 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所谓产品缺陷是指商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国家、行业对该产品保障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标准而存在的不合理危险。包括设计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 1.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是指由于不适当设计、产品分析、试验而形成的产品缺陷。 2.原材料缺陷:是指制造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而造成的产品缺陷,这种商品缺陷产生的危害后果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后生产者与原材料供应者之间还可以合同违约承担相应责任。 3.制造缺陷:是指由于产品装配不当或不符合标准造成的产品缺陷,使产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4.指示缺陷: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没有提供真实完整,符合要求的产品使用说明和警示说明。有些产品本身并没有缺陷,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危险,因此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确告戒,如没有明确说明,则存在指示缺陷,消费者一旦发生危险、销售者、生产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发现产品瑕疵,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如果存在缺陷的产品造成了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营者承担的责任均是不同的。

出生缺陷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出生缺陷的定义分类和 危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出生缺陷的定义、分类及危害一、出生缺陷的定义 出生缺陷又称先天缺陷,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和不良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出生时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畸形和功能性异常的总称。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儿夭折的重要原因。 出生缺陷包括形态上的畸形(如脊柱裂)、细胞的异常(如先天性白血病)、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分子的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也包括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二、出生缺陷的分类 根据出生缺陷特点分为变形缺陷,裂解缺陷,发育不良,畸形缺陷四类。 根据出生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重大和轻微的缺陷两类,前者是指需进行较复杂的内科、外科及矫形处理的出生缺陷,后者则不需进行复杂处理。 根据发生情况出生缺陷可分为三类:①三胚层形成紊乱,多发生在胚胎第15-18天,常见神经管与肠管相通、内脏反位、连体畸胎等三种;②神经管闭合过程紊乱,导致脑、脊髓发育不全,进而引起椎弓、颅骨及邻近皮肤出现异常,常见于无脑畸形、脑膨出、脊柱裂等畸形; ③器官系统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紊乱,种类多,可分为胚体升高过程紊乱、器官原基发生过程紊乱、器官发生过程后期紊乱、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中的紊乱等几类。

在常见的出生缺陷有: 1.神经系统畸形:无脑畸形、脑膨出、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性瘫痪; 2.头部器官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小眼畸形、小耳畸形、副耳及耳凹、小下颌; 3.腹壁缺损及疝:腹裂畸形、脐膨出、膀胱外翻、膈疝、脐疝、腹股沟斜疝; 4.消化系统畸形:腭裂、唇裂、食道闭锁、狭窄和食道气管瘘、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和先天性肠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直肠或肛门闭锁; 概论-常见的出生缺陷 5.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 6.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尿道下裂、先天性肾囊肿、隐睾、外生殖器两性畸形。 7.四肢畸形:足变形、多指(趾)畸形、并指(趾)畸形、肢体短缺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8.皮肤畸形:血管瘤、色素痣; 9.遗传代谢病及多发畸形: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肝糖原累积病、软骨营养障碍。 三、危害 出生缺陷是世界范围内围产儿、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大量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现状及其法律选择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现状及其法律选择 摘要:因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由此造成法律监管的缺失及无力并进一步造成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建立缺 陷产品召回制度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论证此 一立法趋势的合理性。 关键词:召回制度立法缺陷法律构建 一、我国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上消费品的供给规模和产品种 类丰富程度和上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消费品的系统性缺 陷危害也越发显现,而我国除在2002 年10 月23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向全社会公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以外,长期以来对缺陷 产品侵害的处理都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中的民事赔偿制度和1988 年通过行政手段实行的产品“三包”制度出发,都是属于传统的侵害事后诉讼解决方式,这已经难以很好地解决现实的系统性产品缺 陷问题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来,生产规模化而新产生的风险积聚使产品质 量管理体制产生巨大的规制空白,越发成熟的工业经济社会对新的缺陷产品风险 规制制度有越来越大的需求,这都促使相关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二、我国产品缺陷召回制度的缺席缺陷 首先,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层次低,不能解决各种缺陷产品的召回问题。《上 海市消费者保护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 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 危害的,应当立即中止、停止出售该商品或者提供该项服务;商品已售出的,应当采 取紧急措施告知消费者,并召回该商品进行修理、更换或者销毁,同时应当向有关 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报告。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前款所列严重缺陷,且经营者未采取前款规定的措施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法要求经营者立即 中止、停止出售该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对已售出的商品采取召回措施。”但该规定 仍比较粗疏,对于如何告知消费者,如何评价经营者是否已尽到其全部义务,违反该 义务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等问题,没有做出全面的规定。况且该条例仅适用于 上海市,其效力受到地域的限制。 其次,操作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公正权威的技术检测机构。一是信息障碍。目前,国内外厂家及代理商大多数没有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用户档案。一件产品经 过多个销售环节之后,厂家难以知道用户在哪里,维修站也不负责信息反馈,这样就 难以查询缺陷产品的具体下落,客观上制约了召回制度的实施;二是质量检测、产 品质量认证制度障碍。现阶段,国外大量的问题产品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地涌入国 内市场,就和我国目前缺少统一而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定标准有关。 三、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设想与立法建议 首先,完善现有的相关法规,构建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体系。我国一方面要完善现 有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另一方面还应出台相关具体的法律 法规以针对不同的缺陷产品。而且这种完善要照顾到整个立法的统一与协调,不能 重复规定,要有各自的侧重点,并相互呼应。同时,一个完善的产品召回制度应包含 产品召回的对象、产品召回的方式、产品召回的主管机构、品召回的程序及违反 规定的罚则等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品召回法律体系。具体包括 如下方面:第一,产品召回的对象,即确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问题。界定产品缺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