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填写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离线申报系统操作手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四一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二月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归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四一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四一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或传播本文档的一部分或全部。
Copyright ? BEI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 BEIJING SYAX CO. LTD.All Right ReservedThis document is proprietary to BEI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 BEIJING SYAX CO., LTD., which regards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as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the copyright laws,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copied, translated, or reduced to any electronic medium or machine readable form,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BEI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 BEIJING SYAX CO., LTD.目录1软件运行与安装环境1.1硬件基本配置要求CPU:最低奔腾PIII800的机型硬盘:800MB以上硬盘空间内存:最低256MB内存,建议512MB内存网络:最低56K网络带宽显示器配置:标准VGA(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1.2软件配置要求✧操作系统正版中文 Microsoft Windows 2000/ Microsoft Windows XP 或更高版本用户须知,由于现在对Microsoft Windows 98系统的支持过少,建议用户用Microsoft Windows 98以上的操作系统。
附件1填写指南1.必要性:阐明立项的必要性,不少于800字。
说明标准是否在全区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涉及全区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的实施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准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自治区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否列入相关行业重点工作任务;是否列自治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制定该标准解决自治区发展或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等。
是否属于有科研成果支撑的项目、与在研科研项目同步研制的项目、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需要修订的地方标准等。
2.可行性:阐明标准是否已经具备在全区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技术基础,不少于800字。
3.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阐明标准的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给出标准的框架结构。
应注意标准规定的内容必须是技术要求,即便是管理类的地方标准也应当是实现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4.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重点阐明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内容异同,即所制定的标准应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未被纳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如果已有相应的标准或计划而又确需申请地方标准立项的,应阐明与相应标准或计划的本质性区别,详细说明确需立项的理由。
5.工作计划:列出包括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等环节在内的工作进度计划。
6.保障措施:阐明主要起草单位为标准编制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能够提供或已获得标准调查研究、试验验证、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宣贯培训、实施评估等所需的全部经费。
7.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调的情况及意见:标准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此阐明具体协调情况,并将征求意见的复函或协调会会议纪要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8.有关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阐明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科研课题或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将科研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9.必要的试验验证数据及统计分析:给出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试验验证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并将试验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附件1: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修订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11)工作大纲1. 项目背景北京是全国较早开展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省市之一,北京市的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规划委联合开展,在2011年12月之前,北京市评价工作一直执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技术、经济发展条件和地域气候、资源等差别,国标条款已不能完全覆盖北京市建筑特点,因此自2010年起到2011年底利用一年多时间,北京市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北京特点编制了适合于北京地区气候、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并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用于指导北京市一、二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
为了贯彻执行地方标准,2013年4月出版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
目前,绿色建筑已经从“十一五”时期的初步探索、单体推进,迅速发展至成片式集群发展的全面推广阶段,相关技术、设备、产品相应成熟化发展,管理方法与流程逐渐规范。
但介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逐步提高,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的愈渐严格,以及绿色建筑适应技术、产品的日趋成熟等因素,2006年版本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适用范围已不能适应绿色建筑总体发展形势。
因此,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中的相关要求,住建部科技司针对2006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完善之处,组织开展修订工作,并于2012年9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发布《关于对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建科综函[2012]169号),2014年4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技术归口单位(或技术委员会)提出日期一、基本信息二、论证评估报告(-)制修订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立项必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要求;标准实施后重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可行性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发展情况;有关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性分析;如果实施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影响较大,应进行综合成本分析;已经具备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等】(二)主要技术要求【包括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等,修订项目应说明拟修订的内容,与原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
】(≡)国内外标准情况、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情况【包括国内相关标准情况,与拟制定标准的关系,范围包含但不限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情况、主要内容;拟制定标准拟采用或参照哪些国际国外标准,并对一致性进行描述。
】(四)与相关强制性标准、法律法规配套情况【包括国内有关强制性标准、法律法规情况,与拟制定标准的关系。
】(五)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应尽可能详细列出所规范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名称或清单。
大类产品可通过举例方式进行细化说明。
比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括什么?】(六)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情况【应尽可能列出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情况,包括采用其他标准涉及的版权情况,标准涉及专利情况等。
】(七)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关联TC意见的情况【标准化对象如涉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关联TC,应征求并提供相关部门(TC)的意见。
】(八)经费预算【应包括制定标准所需经费总额、国拨补助经费、自筹经费的情况。
】(九)项目进度安排【标准进度一般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的各个阶段进行,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根据制修订周期细化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各阶段具体时间安排。
】(十)需要申报的其他事项【需要废止或修订其他标准的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8年10月目录1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1)1.1 任务来源 (1)1.2 编制单位 (2)1.3 工作过程 (2)2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4)2.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4)2.2 制定标准的意义 (5)3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8)3.1 制定标准的原则 (8)3.2 制定标准的依据 (8)4 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12)4.1 国家相关标准 (12)4.2 国内城市相关标准 (12)4.3 美国加州标准 (13)5 排放限值制定依据 (16)5.1 北京市施工工地监控项目 (22)5.2 排放限值研究 (23)5.3 超标率分析 (25)5.4 排放限值确定 (31)6 作为推荐性标准的依据和风险 (33)6.1 作为推荐性标准的依据 (33)6.2 推荐性标准实施的风险 (33)1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1.1任务来源2018年7月12日,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为基础,紧扣大气污染结构的变化,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防治领域,针对工程减排向管理减排转变的趋势特征,编制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底前,市政府制订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向社会公开。
2020年与2017年相比,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20%,交通领域大气污染物减排30%,各区降尘量下降30%,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意见》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对“打好扬尘污染管控战”做了重点部署,提出严格施工扬尘控制要求,2018年底前,制订施工场界扬尘无组织排放标准。
2018年9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京政发[2018]22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扬尘污染管控精细化”,要求2018年底前,北京市环保局制订全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标准。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征集2024年度辽宁省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30•【字号】辽农办质发〔2024〕40号•【施行日期】2024.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征集2024年度辽宁省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的通知辽农办质发〔2024〕40号各有关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24年度辽宁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辽市监函〔2024〕2号)要求,为做好农业农村地方标准立项有关工作,省厅决定公开征集2024年度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1.尚无国家、行业及省级地方标准,又需在全省范围内协调统一的,可提出项目建议。
2.《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辽宁省农业地方标准集中复审结论的通告》(可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官网查看)中复审结论为修订的,原标准起草组可提出修订项目建议。
标准发布超过5年,技术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或在标准推广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原标准起草组应提出修订项目建议。
3.农药、兽药、饲料、一般性工业产品及其检验方法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等不在地方标准制定范畴。
4.申报的项目建议不得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和市场竞争,以及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申报主体农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均可申报。
鼓励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共同申报。
三、申报要求1.制定项目申报。
申报制定立项的,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基础上,对提出的项目建议进行查重(关注辽宁标准化微信公众号或https://:8081/Main.aspx以及往年立项文件),并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符合我省发展需要情况提供说明,填写《辽宁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请书》(附件1)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请汇总表》(附件2),同时编写标准草案(标准草案按照标准正文格式要求编写)。
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项目申报书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项目申报书一、背景介绍1.1 项目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地方行政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广西的地方标准制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修订广西地方标准已成为当前的紧迫需求。
1.2 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制定和修订一系列地方标准,满足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二、项目内容2.1 项目范围本项目涉及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标准:针对广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标准,涵盖农作物、畜禽养殖、渔业等领域。
(2)工业标准:针对广西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管控等方面的标准,包括煤矿安全、建筑材料、医药制造等领域。
(3)服务标准:针对广西服务行业的标准,包括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物流运输等领域。
2.2 项目计划(1)确定修订目标:根据广西地区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情况,确定需要制定和修订的地方标准。
(2)编制修订方案:组织专家团队,制定地方标准修订的具体方案,包括修订内容、工作进度和投入资源等。
(3)征求意见:在修订方案初稿完成后,广泛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修订论证:对修订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确保修订后的地方标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行业实践的需求。
(5)制定正式标准:根据修订方案和论证结果,制定正式的地方标准文本,并依法发布和实施。
三、项目进展计划3.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时间:2022年1月-2022年3月任务:(1)明确项目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2)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进度表;(3)组建专家团队,确定专家的评选标准和程序;(4)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征求意见和建议。
3.2 第二阶段:修订方案编制时间:2022年4月-2022年6月任务:(1)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等资料;(2)组织专家团队,制定地方标准修订方案;(3)根据修订方案,编制地方标准修订的详细工作方案;(4)修订方案初稿的起草和定稿。
申报项目申请书(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申报项目申请书申请书范文(一)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 项目概要(二) 研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三)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四) 前期研制开发情况(五) 主要研制开发内容和考核目标(六) 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实施方式,技术路线(自主开发,消化吸收,国际合作等),项目进度安排,实施期限.(七) 产业化依托或工程依托落实情况(八) 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益分析,促进产业发展作用分析(九) 项目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与申请国家资金的理由(十) 项目申报单位及协作单位概况项目申报单位以及合作单位的技术力量和人员结构,财务基本状况,各自承担的主要工作或有关协议合同复印件.(十一)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是否涉及环境评估,土地购置,消防,安全评价等.(十二)项目申报单位签章必须由项目申报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十三)项目主持单位审核并盖章.申请书范文(二)申报单位及项目概括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
包括姓名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二、项目概括。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二、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024年残疾人服务标准研制修订工作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24.04.28•【文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2024年残疾人服务标准研制修订工作指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残疾人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中有关残疾人服务标准化工作要求,做好2024年残疾人服务标准及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研制修订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研制修订范围和重点(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可申报1.凡属残疾人服务范围,已有标准研究草案但尚未纳入标准立项的;2.拟将已实施的残疾人服务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3.老旧标准拟修订的。
(二)重点支持以下标准1.优先支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的残疾人服务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项目;2.重点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关爱服务等领域急需短缺的国家标准和创新性、引领性的团体标准;3.重点支持实施效果突出的残疾人服务相关标准拟转化为国家标准的项目。
(三)专项支持《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修订相关研究1.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残疾标准研究;2.《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评估研究;3.优化残疾分类及其可行性论证研究;4.残疾分级及与国内其他相关伤残标准衔接研究;5.视力残疾标准修订研究;6.听力残疾标准修订研究;7.言语残疾标准修订研究;8.肢体残疾标准修订研究;9.智力残疾标准修订研究;10.精神残疾标准修订研究。
二、申报要求(一)申报项目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残疾人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考虑残疾人的急难愁盼,符合残疾人工作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协调一致,满足国家标准制定的一般性要求。
附件2
编号:
北京市地方标准
制修订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填 写 说 明
1、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地方标准
应当立项,并填写本申报书。
2、本申报书由主要起草单位填写,经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
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3、项目类别分为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一类项目为制定项
目,应全项填写;二类项目为研究项目,除第九、十项之外,
应全项填写。其中,强制性地方标准项目应填写第五项,推荐
性地方标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可以填写第五项。
4、本表用A4纸填报,可按内容自行调整表格大小。如需
另附材料的,可单附在申报书后。
5、申报书“编号”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类
别
□一类项目(制定项目)
一类项目为制定项目。申报一类项目应以充分的研究成
果为基础,应已形成具有详细技术内容的标准草案。
□二类项目(研究项目)
二类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形成标准草案的,可
申报为下一年度的一类项目。鼓励所有标准项目通过二类项
目转为一类项目,在确定立项时优先考虑。
3、原二
类项目编号
已经立项为二类的项目填写。
4、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
准号
5、涉及领域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信息化 □工程建设 □环保 □卫生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 □资源利
用 □公共安全 □其他
一项标准涉及多个领域的,可多选。
6、标准性质 □强制性 □推荐性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强制性:只有涉及安全、卫生以及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可以申请制定强制性标准。 (2)推荐性:绝大多数标准均应申请制定推荐性标准,由各标准相关方自愿采用。
(3)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
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且不具备制定为地方标准条
件的项目;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
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
申请制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7、拟采用
的国际标准或
国外先进标准
编号及名称
采用何种标准
□ISO □IEC □ITU □其
他
采标程度 □等同 □修改
采用国际标准
号
采用国际标准
名称
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1000字以上)
阐明立项的必要性,不少于1000字。说明标准是否在
全市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涉及全市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不属
于部门内部规范,标准的实施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准
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本市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否
列入本市各行业重点工作任务;是否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或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制定该标准解决本市发展
或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等。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支持的研究项
目、需要为本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技术支撑的标准项
目、地方标准复审确认需要修订的项目,重点纳入地方标准
立项范畴。
2、可行性(1000字以上)
阐明标准是否已经具备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
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技术基础。
三、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
阐明标准的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给出标准的框架结
构。应注意标准规定的内容必须是技术要求,即便是管理类
的地方标准也应当是实现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四、所属标准体系情况
阐明标准隶属于哪个行业或领域的标准体系,以及处于
标准体系中的哪个具体层级。
五、强制性标准涉及内容
1、主要强制的内容
阐明要进行强制的主要条款或主要技术指标项。
2、强制的理由(1000字以上)
阐明强制的法律法规依据名称、具体条款内容和强制的
必要性。
3、标准所涉及的产品清单
4、强制性标准实施风险评估(500字以上)
评估强制性标准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
以及社会承受度等,初步提出风险点、风险等级以及如何防
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措施和预案。
六、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1、法律法规依据(写明法律法规依据名称以及具体条款规定)
列出制定该标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依
据的名称、文号以及具体条款规定内容,以及政府文件中提
出的明确的工作任务等,并说明本标准与这些依据之间的关
系。
2、参考和引用标准的标准号和标准名称
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内容异同
所制定的标准应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
市地方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未被纳入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如果已有
相应的标准或计划而又确需申请地方标准立项的,应阐明与
相应标准或计划的本质性区别,详细说明确需立项的理由。
七、基本思路、计划和保障措施
1、基本思路
2、工作计划
列出包括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等环节在内的工
作进度计划,一类项目应在立项次年11月30日前完成标准
从起草到报批的全部工作,二类项目应在立项次年11月30
日前完成标准研究和转一类项目的立项申请工作。
3、保障措施
阐明主要起草单位为标准编制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障。
4、经费是否落实
确认能够提供或已获得标准调查研究、试验验证、起草、
征求意见、审查、宣贯培训、实施评估等所需的全部经费。
八、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调的情况及意见
标准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应与相关部门进
行协调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此阐明具体协调情况,并将征求
意见的复函或协调会会议纪要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九、有关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
(一类项目填写)阐明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科研
课题或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将科研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
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十、必要的试验验证数据及统计分析
(一类项目填写)给出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试验
验证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并将试验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作为
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十一、标准是否涉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
不涉及的填写“否”。涉及的,填写专利、商标名称、
持有人名称、证书编号。
十二、主要起草人员
(
主要起草人员组成应包括标准各主要相关方的代表,分工应明确。可由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
构、企业、行业协会等组成,应包括具有标准化工作经历的人员,特别是具有标准编写工作经历的人
员。)
姓名 专业 职称 工作单位 项目分工 标准化工作经历
注:“标准化工作经历”应填写其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职情况,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及审
查工作的主要情况。
十三、相关单位意见
主
要
起
草
单
位
单位名称
地址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意见
(
由本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签署同
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
章。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
专业标
准化技
术委员
会
技术委员会名
称
主任委员(签
字)
技术委员会意
见
(
有对应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的,由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
行技术论证,主任委员代表委员会签
署同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委员
会公章。
)
(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行业
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
审批人(签字)
及组织实
施单位
单位意见
(
由本标准的行业主管部门签署同
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组织实施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不一致
的(组织实施单位限于本市有关行政
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申报书单独增加
“组织实施单位”栏目,由组织实施
单位签署同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
单位公章。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