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一○年三月

填 写 要 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

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肖作兵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03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 授 电 话 021-********

学 位

博 士 职 务 (二级学院)院长传 真 021-********所在院系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E-mail xzb@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xiaozuobing@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200235)

1-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新型香精技术与风味科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主讲课程情况

(1) 食用香精工艺学(咸味香精),专业课, 4学时/周,4届,共189人

(2) 食用调香术, 专业课, 4学时/周,2届,共148人

(3) 香料专业英语, 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1届,共83人 (4) 香料化学, 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5届,共33人 (5)香味化学, 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2届,共22人 2、实践性教学

(1)食用香精工艺学(咸味香精)实验, 12学时,3届,共169人;

(2)食用香精工艺学(咸味香精)实验, 24学时,1届,共20人;

(3)食用调香术2实验, 32学时,1届,共20人;

(4)食用调香术2实验, 24学时,1届,共67人;

(5)认识实习 1周, 1届,共67人;

(6)生产实习 2周, 1届,共 67人;

(7)毕业实习 3周, 3届,共16人;

(8)毕业论文 18周, 5届,共40人。

3、教学研究课题

(1)拓展产学研合作、创建一流香料香精学科高地,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项目(2006-2008,主持);

(2)轻化工程(香料香精)教育高地,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8-2010,主持);

(3)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拓展产学研合作,探索“零适应期”人才培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6-2007,主持);

(4)《食用香精工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2009-2011,主持);

(5)新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子课题“零适应期”人才培养,上海市教育研究项目(2004,子课题负责人)。

4、教学研究论文

(1)立足专业特色,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化工高等教育2004(1);(2)新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化工高等教育2004(3);

(3)基于市场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为例,商场现代化2008(26)。

5、教学表彰/奖励

(1)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2009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元化构建实践创新平台,探索“零适应期”香料香精人才培养》;

(3)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

(4)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5)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

(6)2006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人选”;

(7)2006年“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奖”。

6、主编的规划教材

(1)《食用香精工艺学》,国家“十一五”规划特色教材,(主编,待出版);

(2)《轻化工程概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副主编,2010待出版);

(3)《食用香精制备技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主编);

(4)《食品添加剂》,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1(副主编)。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学术研究课题

(1)绿色高效的棉织品加香整理用缓释香精分子设计与作用机理研究,国家973前期基础研究基金(课题号:2009CB226104),2009-2011,主持;

(2)新型纳米缓释香精的制备方法及其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号:20876097),2008-2011,主持;

(3)纳米缓释香精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2009-2011,主持;(4)高品质咸味香精的制备与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国际合作基金,2008-2010,主持;

(5)咸味食品香精的新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基金,2006-2008,主持。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Application of Headspace Flavor Finger-Printing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New Savory Flavor,14th World Congress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October,2008;(2)Blended flavor,Handbook of meat, poultry and seafood quality,October,2007;(3)Application of Headspace Flavor Finger-Printing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New Savory Flavor Matter,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y,2007;

(4)The Effects of Hydration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Hydrogen Dioxide Bleaching Process,200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Textile Science & Engineering,October,2006;

(5)牛肉香精纳米微胶囊的制备研究,食品科学,2007.3。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2008年“上海市领军人才”

(3)200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用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模式推进实施大批量定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4)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面向知识创新和大批量定制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5)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型合成天然肉味香精的研究与开发》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 名 田怀香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6.05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21-********

学 位

博 士 职 务 教研室主任 传 真 021-********所在院系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E-mail tianhx@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200235)

2⑴-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食用香精技术和风味化学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主讲课程情况

(1) 食用香精工艺学(甜味香精), 专业课, 4学时/周,2届,共89人;

(2)食品添加剂应用, 专业课, 2学时/周,1届,共66人;

(2) 食品工艺学1(加工原理), 专业课, 2学时/周,3届,共212人; (3) 风味化学, 专业基础课, 2学时/周,4届,共178人; (4) 风味化学与感官评定, 专业基础课, 2学时/周,1届,共28人。 2、实践性教学

(1)食用调香专业实训 2周,2届,共85人;

(2)食用香精工艺学(甜味香精)实验, 20学时,2届,共89人;

(3)食品化学综合实验, 1周,1届,共35人;

(4)认识实习 2周,3届,共125人;

(5)毕业实习 2周,1届,共16人;

(6)毕业论文 18周,5届,共36人。

3、教学研究课题

(1)《食用香精工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2009-2011(参与);

(2)《食品工艺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9-2012(参与);

(3)《食品工艺学》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2006-2008(参与);

(4)《食品工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2008-2010(参与);

(5)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拓展产学研合作探索“零适应期”人才培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6-2007,参与)。

4、教学研究论文

(1)“对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学生食品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讨”,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作者),2008(4)。

5、教学表彰/奖励

(1)2008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注重实践,寓教于乐——“食品工艺学”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排名第2)。

6、主编的规划教材

(1)《食用香精工艺学》,国家“十一五”规划特色教材,(副主编,待出版);

(2)《食用香精制备技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副主编);

(3)《香料香精应用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主编)。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学术研究课题

(1)国产奶酪特征风味鉴定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上海市教委,2007-2009,主持; (2)咸味食品香精的新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2006-2008,参与;

(3)新型乳制品研制及其产业化开发,国家科技部,2006-2010,参与;

(4)鸡肉反应香精研究,企业,2008-2009,主持;

(5)电子感官分析技术研究,企业,2008-2010,主持。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香味抽提物稀释分析法鉴定国产干酪的关键风味化合物,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0):132-136;

(2)电子鼻在金华火腿香精识别中的应用,中国调味品,2008,33(11):61-64; (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研究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 色谱,2006,24(2):177-180;

(4) 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 食品与机械,2007.23(3):10-12,69;

(5)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5,24(1):69-74。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姓 名 冯 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08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21-********学 位

博 士 职 务 传 真 021-********所在院系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E-mail fengtao@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200235)

2⑵-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食用香精技术与风味科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 主要课程

(1)食用香精基础, 专业课,2学时/周,1届,共71人;

(2)食品物性学, 专业课,2学时/周,2届,共78人;

(3)食品工艺概论, 专业课,2学时/周,2届,共40人;

(4)食品包装学, 专业课,2学时/周,2届,共96人;

(5)食品加工技术装备, 专业课,2学时/周,2届,共98人。

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食用香精基础实验, 16学时,1届,共35人; (2)食用香精技术综合实验, 2周, 2届,共71人;

(2)《食品工艺学概论》实验, 16学时,1届,共20人;

(3)认识实习, 2周, 2届,共74人;

(4)毕业论文, 18周, 2届,共16人。

3、 教学研究课题

(1)《食用香精工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2009-2011(参与);

(2)《食品加工技术装备》,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8-2010(主持)

4、 教学研究论文

“对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学生食品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作者,2008.12。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学术研究课题

(1)基于嗅觉阈值的黄酒中风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香气强度定量关系的研究,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项目,09.8-11.12(主持人)

(2)凉粉草胶的分子修饰及其凝胶机理的研究,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委员会,08.11-10.12(主持人);

(3) 凉粉草多糖抗辐射生物活性的研究,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面上项目,07.11-10.12(主持人)

(4)葡萄籽白藜芦醇体外抗氧化功能的研究,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08.5-10.5(主持人);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 “Review of Food Nanotechnology in China” (Cereal Foods World,

第1作者,2009.10)

(2) “Recent Patents in Flavor Microencapsulation”(Recent Patents on

Food, Nutrition & Agriculture,第一作者,2009.9)

(3)“A Review of Food Safety Research in China” (Cereal Foods World,

第1作者,2008.12)

(4) “Physical Changes of Mesona Blumes Gum/Starch Mixed Gel with Sugars”(Cereal Chemistry, 第1作者,2008.8)

(5)“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Mesona Blumes gum” (Carbohydrate Polymers, 第1作者,2008.2)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8年获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称号。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姓 名

于海燕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09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21-********学 位

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021-********

所在院系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E-mail hyyu@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200235)

2⑶-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食品风味分析与食品品质与安全快速检测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食品工程原理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1届,共85人)

2、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食用调香专业实训 2周,1届,共36人;

(2)食用香精技术综合实验, 2周,1届,共36人;

(3)毕业论文 18周,1届,共8人

3、教学研究课题

《食用香精工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2009-2011(参与);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作为主持人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主要的五项)

(1)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酒酒龄的特征风味鉴别方法研究”(10ZR1429600),2010.4-2013.3;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基于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的黄酒酒龄不开瓶无损鉴别的影响因素和光学机理研究”(20081475),2008.7-2009.6;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酒酒龄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和鉴别方法研究”(20070410400),2007.4-2008.12;

2、近五年来作为排名第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的五项)(1)A feasibility study on on-line determination of rice wine composition by Vis-NIR spectroscopy and 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od Chemistry, 2009.3

(2)Prediction of e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discrimination of rice wine age using 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8.1

(3)Discrimination between Chinese rice win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 by NIRS and AAS,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7.7

(4)Vintage year determination of bottled Chinese rice wine by VIS-NIR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7.4

(5)Prediction of trace metals in Chinese rice wine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06.9

3、近五年来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4) 姓 名 许建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1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021-********学 位

硕 士 职 务 传 真 021-********所在院系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E-mail xiaozuobing@https://www.doczj.com/doc/ca824442.htm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200235)

2(4)-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食用香精技术

2(4)-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主讲课程情况

(1)食用香精基础(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3届,共168人)

(2)烟草调香与评吸(专业课,2学时/周,5届,共206人)

2、实践性教学 (1)食用香精基础实验, 16学时, 3届,共168人; (2)烟草调香与评吸实验, 8学时, 5届,共206人;

(3)认识实习 1周, 1届,共67人;

(4)毕业实习 3周, 3届,共16人;

(5)毕业论文 18周, 5届,共26人。

3、主编的规划教材

(1)烟草调香与评吸,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主编);

(2)《食用香精制备技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参与)。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中式卷烟烟气味觉特征及其调控技术研究,国家烟草专卖局课题,2009-2011;

(主持)

(2)新型烟用香精的技术开发研究,武汉烟草公司课题,2006-2008。(主持)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肖作兵 男 1965.03 教 授 轻化工程 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 田怀香 女 1976,11 副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 冯涛 男 1978.08 副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 于海燕 女 1979.09 副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课、毕业论文

许建营 男 1963.11 讲 师 轻化工程 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 周耀华 男 1964.09 讲 师 轻化工程 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

苗彩芬 女 1960.05 高 级

工程师

轻化工程 实验课、毕业论文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艾萍 女 1964.08 实验师 轻化工程 实验课、毕业论文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1、教学队伍知识结构:

教学队伍由7名在职教师和1名企业外聘教师组成,来自轻化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

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2人、实验师1人。

2、年龄结构:

教学队伍的平均年龄41.4岁,其中:

46-50岁4人、36-45岁1人、30-35岁3人。

3、学缘结构:

8名教师分别来自于5所高等院校。其中课程负责人和4名主讲教师分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其他3位教师分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4、师资配置情况

本课程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主要学位课程,每届学生人数80-86人,目前在校学生342人,本专业教师(含实验教师)18人,师生的比例为1:19。

3-3

教学改 革与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构建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3名博士、1名高级工程师,学历结构变化):

近五年来, 本课程组针对师资队伍较单薄(只有4名教师,教授1名、实验师1名、讲师2名),年龄、学历、职称、学源结构等均不够合理。为了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实力,优化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能力结构,先后引进35岁以下的博士3名、45岁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1名,并通过近3年的内部培养,使3名年轻博士教师得以晋升副教授职称,同时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目前,教师队伍由原来的4人变为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1人变为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由1人变为4人,并形成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1.4岁。

2、深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改革,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科研促进教学、课程内容更新50%、教材重新编写等):

2002年,由课程负责人肖作兵教授主持的《香精调配技术原理》课程群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经过2年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使《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的内涵建设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于2004年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并获得好评。在此基础上,2006年《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获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的资助,2008年《食用香精工艺学》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特色教材。2009年《食用香精工艺学》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近5年来,课程负责人与团队成员一起重点在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

(1)科研促进教学效果明显

近5年来,课程负责人带领教学团队成员一起分别主持完成或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国家973前期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登山计划”、“曙光计划”项目近10项,其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并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内容,由原有的只介绍“甜味香精”的内容,拓展为“咸味香精”和“甜味香精”两部分内容,且“咸味香精”的内容约占整个教学内容40%,课程内容的更新率达到了50%。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吻合,丰富和发展了《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体系。

(2)教材建设取得突破

为了更好地实施《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教学,教材建设至关重要。课程负责人与成

员一起在分析、总结以往《食用调香术》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行业和市场发展状况,通过系统的组织和凝练,相继主编出版了《食用香精制备技术》(2007年中国纺织出版社)、《香料香精应用基础》(2010年2月中国纺织出版社)、《食品添加剂》(2006年中国计量出版社)、《烟草调香与评吸》(2007年中国纺织出版社)4本教材,并编写了《食用香精工艺学》实验讲义,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3、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验设施、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咸味香精技术大赛等)、培养“零适应期”香料香精人才:

为了更好地凸显“零适应期”香料香精人才的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尤为重要。为此,课程负责人与成员一起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先后主持承担上海市香料香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上海市教育高地项目(2008)、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2006)、上海市教委香料香精工程研究中心(2006)、德国WILD公司(2006)、波顿香料有限公司(2005)、石家庄利达化学品有限公司(2007)等联合实验室项目,使《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得以显著改善和提升,目前总体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形成调香专业实训、食用香精基础实验、食用香精工艺学实验和综合实验等四个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模块,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每年组织近300名学生参加由石家庄利达化学品有限公司出资赞助的“咸味香精技术大赛”和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共有26人获得大赛奖、国家大学生“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杯”、“陈嘉庚青少年技术发明”等近30项,有效地强化或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组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对新进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的岗前培训,学习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新老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使青年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及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安排等各个教学环节学习、体验直到试讲合格后才能正式讲课。

(3)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教师应用性能力培养,课程组青年教师冯涛、田怀香、于海燕博士分别到上海华宝孔雀香料香精有限公司、光明乳业和冠生园企业参加半年以上的生产科研实践的锻炼。在实践教学安排上课程组还通过与企业外聘教师苗彩芬高级工程师的交流学习,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帮带作用,以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4)学校和学院设立二级《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并通过团队建设为纽带,鼓励和推动青年教师申请、参加科研项目。教授、副教授在编写教材、论文和承接科研项目时吸收青年教师参加,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5)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和校外同行进行交流,课程组教师分别赴江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调研学习,到中国食品学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上海市食品学会和大型企业调研学习,并积极参加全国有关香料香精、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专业教学研讨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议,了解行业发展新动态和学习研究教学经验。积极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目前已选派课程组青年教师前往美国RUTGERS大学专长食品风味学研究的Dr. Ho Chi-tang的实验室进修,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

(6)通过相互听课的方式,特别是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7)学校的校、系(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组采取随堂听课,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跟踪新教师的教学全过程,并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逐一提出相关整改要求和措施。

(8)注重青年教师的再培养,鼓励他们在职学习,提高学识水平。课程组在认真执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相关奖励政策外,还在教学任务分配上对考研、进修教师有所照顾,确保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近5年来,通过对高学历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水平提升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有3位35岁以下的教师已分别晋升副教授职称,目前《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组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近10项;其中冯涛教师获“2008年上海市晨光学者”称号,田怀香教师获得校青年教师理论课堂教学优胜奖;青年教师均参加过国内外学术和教育研讨会议。青年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撰写各种研究论文12篇。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对本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

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是由原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轻化工程专业是在原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香料香精工艺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专业最早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为“有机合成”专业,主要培养“合成香料”的专业技术人才,1981年更名为“香料香精工艺专业”主要培养“合成香料、日化香精”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1987年“香料香精工艺专业”专业在原来基础上扩充“食用香精技术”方向,1993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学改革试点单位,1997年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的中期评估检查,明确为国家教育部“重点扶植专业”;1999年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的终期评估验收,明确为国家教育部“全国示范性专业”;2001年申报轻化工程(香料香精工艺)本科专业,2002年9月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生,现有在校本科学生342人,主要培养日化香精、食用香精、化妆品工艺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外香料香精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在香精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它含有较强的技术和技能。因此,围绕《食用香精工艺学》的教学中心任务,如何创建科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料香精工艺专业一直采用“食用调香术”一套教材。课程内容主要以甜味香精技术与工艺为主。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和香料香精行业的快速发展,咸味香精作为食用香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食用香精技术和产品已经拓展为“甜味食用香精、咸味食用香精和烟草香精”3个部分,因此对“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调整。“食用香精工艺学”主要包括香料香精基础、食用甜味香精制备技术、咸味食用香精制备技术、烟草香精制备技术等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轻化工程专业对香料香精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为此,课程负责人肖作兵教授与相关成员一起通过整合“日化调香术”和“食用调香术”课程,于2002年成功申报并主持承担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香精调配技术原理》,2006年主持《食用香精工艺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7年由肖作兵教授组织正在编写的《食用香精工艺学》教材被国家教育部轻化工程教指委推荐为“十一五”特色教材。对本课程的内涵建设得以不断的夯实。2009年《食用香精工艺学》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

在此基础上,课程负责人与成员一起分别考察和调研了多所国内外知名的相关高等院校,如法国国际香料香精化妆品高等技术学院(International Superior Institute of Perfume, Cosmetics and Aroma)、美国罗格斯(Rutgers)大学、克莱门森(Clemson)大学、路易斯安纳(Luisanan)州立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等,学习和了解到了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使本课程的建设得以进一步完善。

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学校办学定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办学定位是建设一所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特色,以应用技术型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有很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努力把学院建成“培养一线工程师的摇篮”。

2、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合成香料、天然香料、日化香精、食用(甜味和咸味)香精、烟草香精、化妆品工艺等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现代香料香精企业及相关应用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香料香精技术人才。

3、学校生源情况:

学校面向上海和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招生,生源情况良好,在上海历年的招生志愿基本上为第一志愿招满,特别是在外地,录取分远高于当地二本的分数线。

4、本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香料香精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重要必修专业课和工程实践课,具有理论知识综合性强、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

随着食品工业和香料香精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食用香精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它承担着对学生先进的现代食用香精制备技术与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5、本课程的目标:

“食用香精工艺学”是研究食用香精制备技术的一门科学,作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各种甜味香精和咸味香精的香韵结构和香气特征、制备原理和方法、各种不同香料对香精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及各种新技术在食用香精制备中的应用等。通过调香专业实训、食用香精基础、食用香精工艺学和食用香精综合实验等四个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用香精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今后进一步从事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与品质控制、市场营销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食用香精工艺学》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

(1)食用香精基础(32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大一学完基础化学后,在大二开始学习食用香精制备中常用的香料的香气特征,为大三学习香精制备技术做准备;

(2)调香专业实训(2周,44学时):为弥补理论课时的相对不足,学生在学习了食用香精基础之后,增加了2周的调香专业实训,让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香原料和基本的调香步骤;

(3)食用香精制备技术(64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大三学习和掌握各种甜味香精和咸味香精的制备方法和技术,为后续专业技能的培训做准备;

(4)食用香精技术综合实验(2周,44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结束前进行为期2周的集中香精技术训练,拓展学生综合运用仪器分析、调香基本理论的能力,为毕业课题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做准备。

经过改革后的《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理论授课总学时由原来的128变成现在的96学时,课内实验学时及综合实验总学时为136。“食用香精工艺学”理论总学时:实验总学时之比为0.70:1。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包括甜味香精和咸味香精制备技术理论课与实验课两大部分。其中甜味香精理论课主要讲授甜味香精概况、甜味香精安全性、甜味香精分类、甜味香精的常用载体、溶剂及其它食品添加剂等内容。实验课主要包括5种常用甜味香精的制备、粉末香精、乳化香精的制备。其中咸味香精理论课主要讲授咸味香精概况、咸味香精基本概念、咸味香精的制备原理及方法、咸味香精常用香原料、咸味香精制备实例、高新技术在咸味香精中的应用等内容。实验课主要包括咸味香精常用香原料的闻香与辨香、3种常用咸味香精的制备。 (2)解决办法:

由于食用香精中甜味香精和咸味香精在香气特征和香韵结构上的差别较大,而且各种香精中含有多种风味化合物,它们的种类和含量配比的变化均会使产品的香型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期内熟悉多种香原料以及调香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也很难在同一时间段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和考核,于是采用将它们分段进行训练和考核的方法,即首先进行食用香精基础,灌输初步的理论知识和简要介绍香原料;用为期2周的调香专业实训来巩固香原料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熟悉更多的香原料;通过食用香精工艺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时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调香的基本要领;为期2周的综合实验,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仪器分析技术、食用调香技术等专业技能。

四个教学模块的安排和考核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整体效果,强化了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

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一)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亲手独立操作掌握香精制备技术,强化主要的知识点,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三部分进行:

(1)专业实训,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为期两周的食用调香的专业实训,让学生熟悉各种香原料,以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和基本技能。通过某一种食用香精的调配,使学生掌握调香的基本流程,以了解本专业学习的要求;

(2)课内实验,在《食用香精基础》和《食用香精工艺学》课程中分别设立16学时和32学时的课内实验,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香原料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巩固课堂讲授内容并增长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更好地运用有限的教学经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便于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锻炼学生全面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集中实验,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香精技术开发的创造力,每个学生可自行设计香精产品,并通过为期2周的系统训练,在巩固对香料和工艺熟悉的情况下,全面培养学生的评香、仿香、创香方面的综合专业能力。

(二)具体做法和教学效果:

除了上述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开放所有食用香精实验场所,并配备教师参与指导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具体做法及效果如下:

(1)科技创新

三年来,学生共在学校立项83个项目,占全校项目数的30%多,受助资金15万多元,参与学生300多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做实验、搞研究、热情高涨,全员育人形成了共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年多来。有2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另有2个项目获得了陈嘉庚青少年发明鼓励奖,有10个项目还获得了上海市“科创杯”科技发明奖,还申请专利10

余项。

通过科技创新这一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真正有了“学以致用”和“学有所用”的机会,他们在对本课程的学习中经常会带着各种问题来学习,这样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调香竞赛

每年由企业出资、出题,聘请著名专家指导,学生参加的专业技术竞赛活动。法国乐尔福(广州)香料香精有限公司设立了“乐尔福”奖,每年出资5万元,已经合作了8年;河北利达化学品公司每年出资3万元,设立了“利达杯”基金,已经合作了3年;广东铭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