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绪论:

一、文化的涵义:

1.中文的考察。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采。

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

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昆虫化蝴蝶、冰糕化了)改变。“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2.西文的考察。

拉丁文Culture原为V,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含义。英文Culture 表示栽培、种植,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与中国“以文教化”接近。比文化内涵更为宽广。

(二)文化的定义。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

1.“自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依赖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二是人自身的自然。

2.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

3.“自然的人化”的实质性含义:(1)人对自然的改造。(2)人自身的进化。

“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文化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二、文化与文明的含义: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英法学者

其二,文明包括文化,即文明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化更加广泛。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

2.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自然,文明—野蛮(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3)从空间看,文明有国界,文化无。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既有精神又有物质和技术。

(5)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

三、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主创者。中国的由来。

传统: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

文化:如前所述。此不赘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以前这漫长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具体而言,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四、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1.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中国文化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等方面。

2.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

五、中国文化的分期:

第一,史前期,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二,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即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中国思想文化“三晚”时期:

晚周——东周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晚明——明清鼎新,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

晚清——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

第三,大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即秦汉两朝的四个多世纪。

第四,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即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第五,近古文化定型期,即唐中叶至明中叶。

第六,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即明末迄今。

六、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

(一)需要剔除的糟粕: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 纲常名教4.重义轻利 5.重道轻器。

(二)应该汲取的精华:1.宽厚仁爱,推己及人2.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3.坚贞的节操4.爱国主义精神 5.积极进取精神6.注重人格修养7.虚心好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开拓:

(一)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2.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

3.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融通性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摈弃的态度。

2. 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

3. 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

第一章农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发生:

(1).农业与中国文化的产生。

1.中国早期文明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一)人类的产生:印度旁遮普省的拉马古猿是世界上最早的类人猿。我国29个省市中都发现了人类的遗迹。

(二)中国历史的开端:

长江流域:云南禄丰,类人猿化石距今约七八百万年。云南元谋人,距今有175万年

黄河流域:山西西候渡遗址(距今180万)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遗址(距今200万)人类的产生: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腊玛古猿生活环境复原图。直立人:直立人即猿人,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时期的直立人,创造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元谋人(距今约175万年)。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1万年-23万年)。

中国的古人类从直立人经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是连续进化的。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在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等。此外还发现大荔人、马坝人、山顶洞人、柳江人等智人。这些发现说明中国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中国的人类遗存和化石,在时间上形成一个体统。腊玛古猿到直立人(元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人类产生之后,也就产生了文化。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其他因素,原始人产生之后,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苏秉琦将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与中国历史联系最紧密、最直接。

史前文明的区系类型: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2.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中原文化:

比较适合早期人类居住、发展的是阳关、玉门关以及横断山以东的平原、丘陵地带。

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属于热带地区,温暖湿润,全年适于作物生长。

第二个单元是属于亚热带气候,雨热条件好,四季分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主要是长江流域。第三单元主要是黄河流域,属于暖温带气候,年降水量在400——

8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区,是旱地作物的主要生长区。

第一、二单元文明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如第三单元。不适于人类居住原因

黄河流域适合早期人类定居的条件:1.首先是植被没有长江流域茂密,易于开垦。2.其次河湖纵横,便于取水以及农业生产。 3.突出的特点就是黄土高原及其特殊的性质。地表土有丰富的适应作物生长的无机盐于矿物质。黄土颗粒很细,上下缝隙很小,形成的毛细吸力可以把最深层的水分和养料吸收上来,供作物生长。这样就可以抵御因为季风的变化而带来的干旱,在施肥技术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耕作而不必休耕。4.凿井技术发明为农业文明的发展与发达提供了客观条件。黄河流域存在的原始文化遗址。

3.早期农业文明与国家的产生:

(一)两个农业起源中心。

“在全世界少数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居其二。”这两个农业中心:长江流域农业区与黄河流域农业区。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在长江中游发现的城背溪和彭头山遗址中发现了稻谷遗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早期稻作农业的实物资料。

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二)农业与国家的产生。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

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国家产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为原来的氏族部落没有被解体,它们的组织形式以及财产所有制在经过稍微改造之后成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其二为农业生产,这是国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

神农炎帝贡献:1.制耒耜,种五谷;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3.立市廛,首辟市场;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5.作五弦琴,以乐百姓;6.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7.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早期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没有独立发展的权力,它们必然是人在与外界斗争(劳动)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必然的、偶然的事件而产生的。

国家的产生:传统说法: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较新的观点:游团(或群队)——部落——酋邦——国家酋邦的特征:尖锥体形的分层社会;集中的个人权力;官僚萌芽

中国国家的形成:

1.中国的国家形成始终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的,如大规模的治水活动,氏族、部落的组织没有被打破,国家就是在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业在这里没有起到解体血缘氏族的作用。

2.政治组织原则是宗法制。在西周时期,这种宗法制达到最完备的形式。这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区别于古希腊的根本所在。

(三)农业文明类型的奠基

中国是农业文明并不意味这中国商业、手工业以及海洋事业的不存在和不发达。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分。地理条件使文明特点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地理条件并不是决定文明走向的唯一因素。(政治因素)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经过三代的经营,大陆文明就牢牢地占有了主导地位,逐鹿中原成为强大的历史惯性。

(2).农业文明与前诸子观念系统:

前诸子观念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产生之前的观念系统,是夏商周三代时期文明的积淀,是诸子百家兴起的文化土壤,它反映着更早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基因。诸子百家以及以后的各种灿烂多姿的文化现象中,都不同程度的保留甚至发展着这种“基因”。

1.尚德自强与早期人文主义。

黑格尔认为,神话蕴涵着民族精神。分析民族精神也从神话入手。以产生于前诸子的神话为主要依据,以诸子时期的神话为辅助材料。“尚德自强”是神话中非常突出的主题。

中国神话:中国德力统一的“英雄神话”,三皇五帝,舜孝感动天,大禹治水。德力统一的英雄神话是最突出的主题,占中国神话的主要部分。神话主体倾向于反映人的道德属性。

尚德自强的文化特征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

1.过分强调道德的泛道德注意的弊端。“内圣外王”。用道德取代了法律,过分强调人性善,能够自觉遵守道德,忽略了法律的建设。

2.强调个人的崇高,重视自我修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

第二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1).礼仪综述:

礼仪的发展过程: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 万年-公元前1 万年)

2. 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 万年-公元前22 世纪)

3 .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 世纪-公元前771 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前221 年,东周时期)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三礼”。5 .礼仪的强化时期(元前221 年-公元1796 年)6.礼仪的衰落时期(公元1796-1911 年)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

7 .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 年,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 年) 1949 年至1966 年,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

(2)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年) 1966 年至 1976 年,中国进行了“文化大革命”。

(3)礼仪复兴阶段(1977 年-至今)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

一、人生开端礼-----诞生礼:

诞生礼:摇篮边仪礼,童礼。诞生前:未孕时祈子、怀孕后禁忌、临产期惯制。诞生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特点: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二、成人(冠礼)礼: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

2 、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正统的传统汉服。

冠礼仪式进行的程序: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

2.就位: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

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

4.就位:冠者(笄者)走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

5.宾盥:正宾洗手做准备。

6.初加:正宾跪坐下为冠者(笄者)梳头加(笄)。

7.一拜:冠者(笄者)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二加:正宾为冠者(笄者)着帽(簪上发钗)。

9.二拜:冠者(笄者)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10.三加:正宾为笄者冠者(笄者)着幞头(加钗冠)。11.三拜:冠者(笄者)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2.置醴:有司摆好醴酒席。13.醮子:冠者(笄者)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吃一点饭。14.字冠者(笄者):给冠者(笄者)取“字”。

15.聆训:冠者(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16.揖谢:冠者(笄者)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17.礼成:冠者(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礼成。

现在的成人礼跟以前的不同:

1.行礼年龄的不同:以前举行冠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随意决定。可是現在是通过政府決定一個日子, 我們称这天为”成人宣誓日”。

2. 冠礼举行的日子不同。

3. 冠礼举行时所穿的服裝不同:以前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必须是正统的传统汉服,可是现在行礼时都只需穿著一件主办大会所派发的衬衫就可以了。

4. 行礼的过程程序的不同:以前进行成人礼时的程序是非常繁复的,現在的成人礼则简单多了。

(2).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进:

1.原始群婚阶段:在原始群中,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的要求,是极其自由、不受任何束缚的,这就是乱婚(或称为杂婚) 。

(1)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淮南子·本经训》

(2)男女杂游,不聘不媒。——《列子·汤问》

(3)昔太古无尝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

(4)古者未有夫妻匹配之道。——《管子·君巨篇》

2.血族婚(族内群婚):随着历史的发展,原始群开始分成一个个血缘氏族,这时候,不同班辈之间的通婚被禁止,只允许同辈男女之间的通婚。这就叫班辈婚或血族婚。因为一个血缘氏族,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通婚集团,所以这又可叫做族内群婚。

3.抢亲婚:两性关系被限制在家族内部班辈之间的同时,家族之外又有抢亲制作为补充。

(1)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易经》

(2)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经》

4.族外婚(普那路亚婚):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本氏族的兄弟或姊妹必须在互相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对方氏族中的兄弟或姊妹则在本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这样,父亲是集体父辈,母亲是集体母辈,成为共夫或共妻。是母系氏族的一个标志。

5.对偶婚:指一个家庭内一个男子在他的许多妻子之中有一个主妻,反之,一个女子在她的许多丈夫之中有一个主夫。对偶婚下的夫妻关系松驰,离异较容易,双方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世系多数仍从女子计算。

6.一夫一妻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父权制代替母权制。“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它的特殊性,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女娲的贡献:

(1)宇宙秩序的维持者。(2)造人(3)婚姻礼制的始祖母,女娲成为中国婚姻制度的鼻祖,或者说,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媒婆。中国古代史书称她为高媒。

(3).传统婚姻中的诸多内涵:

1.婚姻的社会内涵。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礼记·婚义》

讲究门第和血统。魏晋盛行。

2.婚姻中的宇宙秩序。

天地合,而后万物生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礼记》

3.婚姻中的道德学。

中国婚姻里,有两个道德支点:礼和义。礼,相当于现在社会仪式,包括:(1)非媒不娶(2)明媒正娶

婚姻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一般认为,六礼创始于周而完善于汉,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模式,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且曾远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影响很大。

(3)三从四德之礼。

(4)七出三不出之礼:

七出:1. 无子。无子去,“无子弃,绝后也”。2.淫佚。淫去,“淫佚弃,乱类也”。3. 不事舅姑。不顺父母去,“不侍舅姑弃,悖德也”。 4.口舌。多言去,“口舌弃,离亲也”,爱说话,好唠叨。5. 盗窃。盗窃,这是由于已经违背了刑律的规定,为了保证夫家的安全,自然就可以划清干系。6. 妒忌。妒去,“嫉妒者,乱家也”,指若女人妒忌,可成为被休之理由。7. 恶疾。恶疾去,“恶疾者,不可奉宗庙也”。一般说的是,癔、聋、痢一类的病,原因是有悖于“上以事宗庙的”婚姻目的,违背了礼教的传统规定,是一种封建的,歧视残障人士的规定。

“三不去”:

1.娶无所归——女子出嫁时尚有家可依,但休弃时已无本家。

2.与更三年丧——为公婆守孝三年,已尽子女之道。

3.前贫贱后富贵——妻子对夫家有德,不能背德而弃。

“三不去”在程度上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了限制,体现了对宗法伦理秩序的维护,对于稳定婚姻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5).中国传统婚姻类型:

指的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到嫁娶成婚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了很多制度、地方习俗、伦理准则及审美取向。

1. 政治和亲婚。

它一度是中国王朝安邦定国的一大外交政策。具体措施是,把皇家宗室女嫁给少数民族首领。汉朝首创和亲外交。汉高祖、汉武帝、汉元帝,唐

2.强权干涉婚。婚姻当事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外部强力促成,自己无法反抗。

(1)选婚。古代帝王的婚配形式。(2)罚婚。方式:一、罚配给别人,比如边关军卒。二、把犯人家属及其后代纳入贱民之列。(3)赠赐婚。赠赐婚有三项:赠婚、赐婚、指腹婚。①赠婚:指家长、族长或权势者,把自己手中控制的女人作为礼物赠给自己所亲近的人。②赐婚:指帝王将相或匪头贼首把自己手中的女人当作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人。③指腹婚:民间更流行。

3.聘娶婚。指男子以财物作聘礼而娶妻,女子因聘礼而出嫁。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

特征:(1)实质是父母包办婚姻。(2)聘娶婚即是商品买卖婚。

4.转房婚。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的婚俗习惯。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金史》

5.经济实用型婚姻。

(1)交换婚。指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

(2)入赘婚。先秦时即已存在,宋朝时开始流行。到元朝时,分为四种类型: 1)养老型; 2)年限型; 3)出舍型;4)归宗型。

(4)典妻婚

所谓的典妻,也叫租妻,历史上广泛流行于浙江、福建、甘肃、辽宁和山西。

贫苦之家蓄妻不得温饱,可以租之于人,共订合同,半载或一年、三年,以本夫之需索,以定时期之长短。期满则退回而已。—《全国风俗大观》

6.鬼婚。又叫冥婚,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起源很早,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流传开来。名目很多,冥配,配骨,幽婚,圆坟。

古代婚姻状态的演变:

群婚制—血缘婚—族外婚(多偶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多妾制

禁止同姓结婚有多种看法:其一,不利于遗传基因;其二,处于政治需要;第三,崇尚伦理道德。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我国传统婚姻文化的不同婚俗表现类型(要求阐述五种不同婚俗类型)

2.简述汉民族传统“婚俗六礼”的内容。

3.试述中国传统婚姻关系中的妇女社会地位。

第三章、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是人立身

之本、是家庭和睦之本、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就是对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最可靠的情感的一种回报。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1).孝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观念产生及理论化阶段(先秦)。

“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尔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西周时期,孝的这种原始意义趋于明显化;春秋战国时期,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他又将“孝”作为“仁”之本,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欲养而亲不待”,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曾子把“孝”的内容个体化,“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经历代儒家大师的不断完善“孝”观念已经系统化、理论化。其主要成果是《孝经》的产生,标志着“孝”文化的形成。

(二)政治化(汉)。

汉代大儒董仲舒对儒学孝文化进一步拓展,使孝与忠开始接轨;汉惠帝以后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为指导思想。

(三)异化(魏晋南北朝)。

孝成了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麻痹人民的意识法宝;孝文化的异化表现在“孝感”和“孝义”的提出。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王祥卧鲤: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四)走向极致(唐宋元明清)。

此时期“移孝于忠”,孝文化走向极致。统治阶级一方面教化民众尊行忠孝道德,

“二十四孝”另一方面将臣民对君主的义务绝对化,而君主却不因此而承担任何责任。

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并出现多种版本。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

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五)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

“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中国共产党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1939年4月26日)。

(2).孝文化的演进原因:

(一)生产方式是演进的根本原因。中国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使以孝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文化基因是演进的特殊原因。血缘宗法制的发展路向影响着孝观念的发展路向, 决定了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三)孝治天下是演进的政治保障。1. 严刑竣法维护孝道。将“不孝”定为重罪;赦罪2. 擢用孝士。3. 褒奖孝行。立(牌)坊、建祠庙、立碑、挂匾;入传、赠赐官爵、谥号;赐物赏金与免役。愚孝增多。

(四)教化传承是演进的持续保障:1.皇帝亲授《孝经》。 2.学校、家庭和宫庭教育的孝道教化。

(3).孝文化的内涵:

(一)孝文化的一般要求:1. 孝之初始含义:①尊祖敬宗。②传宗接代。③孝敬父母。 2. 珍惜身体,孝之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3.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事亲,事君,最终归结于立身,将孝看作是人类道德的根本。

4.不孝有罪

5.孝忠密不可分

(二)孝文化的特殊要求。1. 天子之孝 2. 诸侯之孝 3. 卿大夫之孝 4. 士之孝 5. 庶人之孝 6. 女子之孝

(4).孝文化的功能:第一,社会稳定的功能。第二,文化教化功能。第三,家庭和谐的功能。

孝文化具有普遍性,我们可以做的:

1. 远行时一定要及时向父母保平安;

2. 知道父母的生日,并且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

3. 陪父母散步,关心父母的健康;

4. 学习的事情可以多和父母交流;

5. 当自己的意见和父母不一致时不要和父母发生冲突,要尽量化简冲突。

6. 自己有时间时尽量帮父母做事;

7. 不要对父母撒谎,自己犯错之后无论如何要主动向父母道歉。

第四章、中国古代姓氏文化:

(1).姓氏概况:

唐太宗时颁布《氏族志》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旧《百家姓》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华人最大的十个姓:张、王、李、赵、陈、杨、吴、刘、

黄、周,占华人人口40%;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占总人口的10%。

(2).姓氏出现的原因:

一、纪世别类。黄帝、炎帝、少皋、太皋。

二、别婚姻。氏族的任何成员都不得在氏族内部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维系氏族的纽带;这是极其肯定的血缘亲属关系的否定表现,赖有这种血缘亲属关系。

三、崇恩爱,厚亲亲。班固《白虎通·姓名篇》: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这不单是指人伦关系、思想感情的亲疏厚薄问题,更重要的牵涉到政治权利、物质利益的问题。氏族社会中,氏族成员平等享有氏族内部的各项权利。奴隶社会中,贵族有姓,奴隶无姓。到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平民也没有姓。因此姓成了区分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志。

姓氏之起源:

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姜,姚,姒,妫,嬴)这几个字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从氏族、部落中的少数家族形成的“氏族贵族”中产生的,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姓与氏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姓来源于母系氏族,是区别宗族的标记。氏的产生在姓之后,是按照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是为了区分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不同的分支。一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氏

区别:姓是有限的,氏是可以无限增长的。姓是万世不变的,是相对稳定的,而氏是一两代以后、甚至自身都可能改变的。氏可以自立。顾炎武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伍子胥本以伍为氏,在吴国被杀后,其儿子逃难于齐国,改为王孙氏。

“氏”自立几种常见的形式:1.以受封的邑名为氏。2.以所居住的地名为氏。

3.以官名为氏。

4.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往往以其祖父的字为氏。如:宋桓公的儿子公子目夷,字子鱼,孙子公孙友,公孙友的儿子就以其祖父公子目夷的字为氏,称鱼苕、鱼石。

(3).姓氏的主要来源:

1.古姓。炎帝的姜姓,黄帝的姬姓,夏禹的姒姓,商汤的子姓,秦的嬴姓

2.以国名为姓氏。秦,周,吴,郑,卫,齐,燕,蔡,管,楚

3.以封地为姓氏。周代,周天子分封同姓国鲁、晋(韩、魏)、燕、郑、虞、虢、曹、卫、岑等;异姓国有秦、齐、楚、赵、陈等。

4.以职业为姓。平民姓氏,如从事农业生产的以米、谷、麦、粟为姓;搞封建迷信的以巫、卜、祝、神为姓。

5.以谥号为姓氏:桓,庄,文,武。6、以官职为姓氏:7、以称谓为姓氏:公子、公孙8、以爵位为姓氏:公、侯、伯 9、以排行为姓氏:10.帝王赐姓、贬姓

11.以图腾、族号为姓。有的姓氏源于古代的图腾或族号。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一些氏族视某种动、植物为保护神,对其产生崇拜和信仰,于是以图腾为氏。如传说中伏羲是雷神的后代,雷神是一个龙身人头的天神,所以伏羲崇拜“龙”;上古五帝之~的少嗥,以鸟为图腾,因此有龙氏、凤氏。古代一个部落、一个氏族,均有自己的族号,这些族号后来都衍变成姓氏,如商族的商、夏族的夏、周族的周等。

12.因避讳、避难改姓。古代有所谓的避讳制,即遇到君父尊亲的名字要回避。随着封建宗法制度和儒教礼学的兴盛,避讳渐渐由礼法形成制度,最重要的是避君讳,称国讳、公讳,若犯君讳则有“大不敬”之罪,有杀头之祸。在历史上,约有二十多个姓因避讳而改姓。

13.外来民族引来的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外来民族进入中原,有些与汉人通婚后逐渐汉化,就以原部落或氏族名为姓,多数为复姓,如尉迟、拓拔、鲜于、宇文、赫连等。也有的外来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居住地名为姓。如桃源翦姓,为新疆维吾尔族一支,明初军屯桃源,以居住地剪刀溪命剪为姓,后因“剪”字不雅,改“剪”为翦。少数民族在接受汉语、汉字的时候,又创造出不少汉字姓氏,如朝鲜族的“朴”姓、苗族的“刀”姓、瑶族的“盘”姓、傣族的“召”姓等。

14.稀姓。以声音为姓的:呼、叱、唱、哈。以颜色为姓的:青、红、苍、紫、黑。以心理状态为姓的:怀、哀、悼、喜、慕。以体积为姓的:宽、广、厚、巨。以身体部位为姓的:心、眉、乳、牙、膝、胖。以味道为姓的:辛、酸。

(4).姓氏的演变:

汉代为了区分这些纷繁芜杂、来源不一的姓氏,人们开始用“郡望”来称呼,逐渐演变成区分人们出身高低的手段。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清河、博陵的崔氏,范阳卢氏,赵郡、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唐代高宗宰相薛元超: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不得修国史。《百家姓》收姓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明代陈士元《姓镌》收单姓、复姓 3625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单姓、复姓5730。《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古今各民族姓氏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二字姓 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字、异体字姓3136个。最多为十字姓,为藏族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姓。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38%;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我们以“万姓同源,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第五章、中国传统筷子文化:

(1).筷子名称的变化:

(2).筷子的起源传说:

考古发掘发现的实物证实: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在6000多年前,江淮大地和黄河流域就有了筷子文化的分布。也有说筷子起源于殷商时期。筷子,古称“箸”。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以《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传说一:神鸟救姜子牙。传说二:殷商纣王与妲己。传说三:大禹与筷子

(3).历代筷箸:

因为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锈迹斑斑,或有些残缺,也可修复。而筷箸因身材细小,又是竹木材质,入土多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

史料记载

综观以上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间,最长5l公分,乃木质,银为贵重金属,其价格仅次于金,当年铸造如此长的大量银箸,亦反应出唐代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唐代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让我们来欣赏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凉亭中长桌两边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仅从女方一面来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

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还有侍女两名,餐桌上放满了耳杯盘盏之类,同样也可明显的看到一双双横放的筷箸。

唐代的时候银筷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皇家所垄断的。大户人家一般都用银筷。主要有流传说,银筷子能验毒,那么有毒的东西银筷子插进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会发黑。宋代起,筷箸已朝向工艺品方向发展。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分。根据现在材料看,没超过20公分以上者。

(4).筷子的分类:

中国的筷子分为五大类。他们是竹木筷,金属筷,牙骨筷,玉石筷,化学筷。

1.竹木筷:最原始的筷子是竹木质的,因此人们使用最多的也数竹木筷。古代竹筷品种可谓千姿百态,有灰褐色条纹的棕竹筷最高档,但如今已绝迹于市场。同时,紫竹筷、湘妃竹筷也是稀有品种,目前也已难觅。湖南的楠竹筷放在清水中根根竖立不卧浮,有神奇筷之称;而杭州西湖天竺筷也成为这个风景名胜的一大特产。天竺筷,取自杭州天竺山一带的细竹制成,制作精良,以实用且价廉物美,富有地方特色而驰名国内外。筷身上往往印有妙笔丹青,既美观又实用,染色不褪,洗涤方便。乌木本身就是药材,主治解毒,亦治霍乱。最有利的就是做筷子,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其还对身体有好处,市场上卖的乌木筷子价钱自然就贵。但由于近几年来禁止采伐,真正的乌木筷子也少了。

2.金属筷:从青铜筷算起,还有金筷子,银筷子,铜筷子,铁筷子,现在发展到不锈钢筷子。如今很少有人用金属筷进餐,但古代富豪人家流行过金属筷。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铜筷不宜吃饭,以后逐渐被银筷取代。

3.牙骨筷:中华筷中还有用象牙和取材于牛、驼、鹿等兽骨制作的筷子,用海龟甲壳制成的玳瑁筷等等。有些聪明的工匠用精雕细刻的功夫将牙骨巧妙地镶接,使之成为艺术品。

4.玉石筷:另一类玉石筷也是筷中珍品,有汉白玉,羊脂玉,有翡翠,故宫珍宝馆就陈列着不少慈禧太后用过的金筷和玉筷、翡翠的、翡翠镶金的等。

5.化学筷:化学筷”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像密胺的,塑料的……。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中国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帜。

(5).使用筷子的禁忌:

1.忌三长两短

2.忌交叉十字

3.忌当众上香

4.忌泪箸遗珠

5.忌迷箸刨坟

6.仙人指路

7.品箸留声

8.击盏敲盅

9.执箸巡城。

(6).筷子文化: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第五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1).服饰的功能:

中国古代,衣服的基本功能在于实用、伦理和审美三方面:1﹒御寒。2﹒遮羞。班固《白虎通义》说:“衣者隐也,裳者鄣也,所以隐形自鄣闭也。”3﹒悦目。《韩诗外传》:“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

除以上三个基本功能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服饰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如政治功能。不同形制的服饰,具有不同的等级意义。

(2).服饰的主要特征:

服饰的实用、伦理、审美、政治等意义,既是其基本功能,也是其基本特征。此外,服饰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流行性等特征。

1.民族性。服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方面,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民族心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在民族交往中,各民族文化之间往往持开放的态度,并尊重异族服饰习俗。唐代律令也规定,允许“各服本国之服”。

2.时代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通常根据服饰的时代性,考古学家可以断定出土文物的年代;同样,掌握了服饰的时代性,作家和艺术家也更容易成功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风貌。

3.流行性。服装的变化,从纵的方面说,表现为时代性;从横的方面说,则表现为流行性。服饰流行包含有变异、趋同两个过程,先变异后趋同,从而造成一种新的流行风尚。古代服饰的流行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政治因素。应劭《风俗通义》。赵王好大眉,民间半额;楚王好广领,国人皆没颈;齐王好细腰,后宫有饿死者。体现为一种自发的趋同意识。二是对艺术的认同。如唐代以剑舞著称的公孙大娘,其舞蹈服是改造过的军装。三与特定的社会心理有关。

古代礼法对于流行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那些超出寻常界限的“奇装

异服”,往往持禁止的态度。《礼记·王制》:“作异服者杀。”甚至将“奇装异服”称为“服妖”。服饰的流行往往是短暂的,一时的。

第一节、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服饰:

1.衣料:自然物—兽皮—亚麻—羊毛—蚕丝

2.纺织:骨针、骨锥—纺轮

3.染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远古时期,护身御寒是能够随手得到的东西,如树叶、茅草及狩猎得来的兽皮,穿着方式是最简单的披挂。由于原始自然物的局限性,韧性纤维开始被利用,这就扩大了人类服饰材料的来源。最早使用亚麻作物制成亚麻布的是BC6500年的土耳其人。中国,新石器时代(10000-4000年前)人们开始养蚕取丝。

中国古代衣料的发展:

丝:中国很早就开始养蚕缫丝,考古学家在距今五千五百多年的仰韶文化遗迹中,已经发现了大量丝绸残片。麻:是唐宋以前百姓主要使用的衣料,一般所谓的“布”即指麻布。除了麻以外,葛、羊毛等也作为衣料,但是产量较少。棉:唐以前,棉布被称为“白叠”,非常少见而珍贵。唐开始,棉布制作方式逐渐由西南地区进入中国。宋元时黄道婆在黎族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方法,大致到明代,棉布便取代丝与麻,称为中国人最普遍的衣料。

纺织: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工具,开始了对兽皮的初步缝制,从而使披挂物能够逐渐适合身体的形状。新石器时代,阐述了农业,创造出纺轮等最早的纺织工具。

染色:纺织品出现后,人类又学会采用天然染料染色,染料取自植物、水果、花朵。中国目前出现最早的染色材料记载是《诗经》,其中有“采菉”、“采蓝”的记载。蓝和菉的本意都是草的名字,因性喜潮湿,因此大都生长在水边。当人们穿着素色的衣服到河边汲水时,被蓝草的汁液碰到而又无法洗去时,染色就为人们所认识。蓝草染出的色相称做“青”色,故有“青出于蓝”之说。

(2).商周至秦汉服饰:

从商代到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也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建立时期。商代衣料主要是皮、革、丝、麻,其中丝麻织物占重要地位。商代人亦能织造极薄的绸子和提花几何纹的锦、绮。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已穿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

1.商代服饰: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人像得知,商代衣着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布满花纹。腰束宽带,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蔽膝(权威的标识,历代相传,是身份象征。),下着裙裳。在奴隶社会各种服饰用品包括发饰、耳饰、冠饰等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骨、角、玉、蚌、金、铜等制品,其中玉最为突出,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玉器有1200多件。商代的冠饰: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领窄袖衣,衣着华丽,衣上布满云形花纹。腰束宽带,腰带压着衣领下部,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块长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云形饰物,似乎是佩带着一种刀剑之类的武器。

2.商代的冠饰: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蓝、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故经久不变并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福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纽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为“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是皮革制成的为“革带”。上衣在商代通常为窄袖短身,周代出现长达宽博样式。下裳即裙,下遮开裆裤。衣裳以宽带束腰。这种服装为矩领,领、袖、襟、裾均有缘饰,肩上有披肩,腰系绦带,并在右侧挂玉佩。此服属于当时一般士之服饰。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3)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氛围,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亦促进了精美服饰的流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在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一是深衣,二是胡服。

深衣:由于上衣下裳并不方便,便有了深衣制的改革,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由于当时人没有穿裤子的习惯,需要以衣物紧密包裹才不至于暴露身体,深衣因为“被体深邃”,因此得名。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深衣的衣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为交领曲裾(三角斜襟式)式,一为交领直裾(直襟)式。

胡服:BC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袖子很小;腰间束有附带钩的皮带,可松可紧;脚上穿短统皮靴。中原上层人物惯于坐而论道,穿长衣是为特权,一旦弃长就短,不法古、不循礼,就成为改革大事。其衣制与中原奴隶或其他劳动者短衣相类似;不过胡服袴是连裆的。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1.首先,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2.其次,服装的款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深衣”。为汉服基本款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色彩也有重大的变革。

4.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服饰哲学观。

5.在服饰中体现出明显的民族融合趋势。

(4).秦汉服饰:

秦汉时服色以青、紫为贵,平民布衣只能穿白色的衣服。而六朝一反常态,服色尚白。由于经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儒家的冠服制度也被动摇,不仅服装的式样、颜色都突破了汉代的规矩,而且穿法、打扮也常常标新立异,或坦胸露背,或

袍裙襦裤,或奇装异服,都突破了旧时的礼仪。西汉男女服装,沿袭深衣形式。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时称”三重衣“。西汉时典型的女子深衣,以长沙马王堆出土实物最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两种。

曲裾:曲裾下裳部分面积加大。穿上身,静立时衣面悬垂自然贴体,走动时则裙裳部分膨大如伞,不束缚脚步。这种斜领连襟合成锐角的曲裾衣,即是扬雄《方言》所说”绕衿裙“,是战国深衣的变例。这种服装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汉代梳髻,穿绕襟深衣的妇女(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下图为汉代宽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复原绘制)。

直裾:直裾在西汉以前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因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深衣。

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秦汉服饰的主要特点:1.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2.在服饰中体现出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样式、色彩和佩饰的规定上。3.确立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4.纺织印染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

(5).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唐代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吸收了西方艺术形式。加上对外开放、丝绸之路重开,中西结合,使唐朝服饰华丽清新。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

唐朝服饰:

唐高祖李渊于621年正式颁布东舆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土庶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唐朝的衣冠制度正式确立。

例如唐朝对服饰色彩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穿用,他人穿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另外,还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职品级: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

黄袍加身

隋唐女装: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曳地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短襦:领型——圆方斜直、鸡心领。袒领:盛唐,不穿内衣。披帛:当时还流行长巾子,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批帛多以丝绸裁制,上面印花纹样,花色和披

戴方式很多。批帛会随女子行动时而飘舞,非常优美。

女装男性化:男子服饰幞头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装束,至天宝年间,妇女也模仿穿着。先是在宫掖,多为宫女所穿着,后来传入民间,成为普通妇女所喜爱的服饰。女装男性化是唐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梳高髻或同心髻,穿圆领袍衫、小口裤,襦裙、披帛、半臂,浅履的年轻宫女回鹘装:

回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回鹘女子的服装对唐代汉族女子的服装影响较大。回鹘女装的基本款是连衣长裙,翻领、窄袖,衣身比较宽松,下长曳地,腰际束带。一般在翻领和袖口上都有凤衔折枝花的纹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欢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女子在穿这种服装时要梳椎状的回鹘髻,上饰珠玉,簪钗双插,戴金凤冠,穿笏头履。

大袖衫:大袖衫是盛唐时候的女装,因为它的衣袖往往宽于袖四尺,所以这种衣服被称为“大袖衫”。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文宗诏曰:严禁大于一尺三寸。但“人多怨之”。

唐代男子服饰: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7).明代服饰:

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悉命复衣冠如唐制”。明代政府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袍衫。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福捧寿”。明末清初不仅服装,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另一种,为宝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

水田衣: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明朝建国二十五年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8).清代服饰:

男子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袍挂是主要礼服,长袍多开衩,官吏开双衩,皇族开四衩,袖口装有箭袖,便于骑马射箭,形似马蹄故称马蹄袖,不开衩之袍称“一裹圆”,为平时百姓之服。宫廷服饰------皇帝服饰。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

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要与不同的冠帽如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相应,且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等。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

官员补服: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圆形补子为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皇亲贵族服用。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又分为文、武两种。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大同小异。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礼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

顶珠的质料和颜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员的品级的不同,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二、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

(1).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1.衣裳制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上衣下裳的穿法就是对天地之别的认识,这一秩序不可颠倒。上衣象天,下裳象地,代表“天地之法”;帝王的上衣多为玄色,玄为黑色;下裳多为纁色,纁为绛红色。冕服采用了两种颜色,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象征黄昏之地。蕴含“天人合一”的理念。

2.深衣制的文化内涵。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人文气息。深衣是将上衣和下裳分别裁剪后缝合;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以应“天圆地方”;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表示人要正直向上。

(2).服饰中的“礼乐”文化:

“礼”是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其本质内涵是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在深受“礼”文化影响的阶级社会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各阶层的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便逾越。而服饰则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重要工具。中国服饰中的颜色、纹样、配饰等特征,便是“礼”文化的鲜明物化形式。

1.服饰颜色体现尊卑。(1)黄——帝王之尊。阴阳五行与颜色:周,红色为高级服色。秦,黑色为最高级服色,帝王百官都穿黑色衣服。汉,黄色逐渐成为最高级服色,为帝王所有。唐——清,除皇帝以外,一律不许穿黄。(2)紫绯绿——达官显贵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唐、宋官服服色,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从官服中废

除不用。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

2.服饰纹样彰显等威。(1)十二章---皇帝的特有纹样。十二章,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种图案,其中日、月、星辰(照临)、山(稳重)、龙(应变)、华虫(文丽)、黼(决断)、黻(明辨)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洁净)、火(光明)、宗彝(忠孝)、粉米(滋养)在裳上。(2)龙纹——九五之尊。最典型的要数龙纹,皇帝衣服用五爪龙纹样装饰,即龙袍,而其他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穿着龙纹服装的,只有少数高官可以穿三或四爪龙纹服装,称为蟒袍。

3. 形制、配饰辨别名分。明、清两代帝王及文武百官的章服和公服,因其缀有金线和彩丝绣成或织成的图象征识“补子”,故叫“补服”。“补子”是区别君臣地位高低的标志。补子有圆补和方补之分。皇帝、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驸的补服皆为圆补。其他文武官员的补服均为方补。在圆补和方补中又因其地位、身份的不同而补纹各异,有龙、蟒、禽、兽几种。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唐代是女皇武则天曾赐百官绣袍,以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上绣禽兽和文字。明代仿效唐,开始在官服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补子来区分文武官员的品级。文官绣双禽,武官绣单兽。清代仿效明朝又有所区别:官服大襟换成对襟;大小小于明代,文官只绣单禽;明多以红色等素色为底,金线绣花,清则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

(3).服饰中的文化形态:

1.社会文化形态。

2.人性自然形态古代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它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一、节日的起源:1.历法节气以农立国,提供前提。2.原始崇拜,龙图腾,土地神崇拜。3.禁忌与迷信,春节。4.祭祀,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5.宗教,腊八节,庙会。6.多神信仰,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

二、节日的发展历程:1.先秦发生期,节日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不那么固定。原始崇拜信仰色彩浓厚。2.汉代定型期,主要节日除夕、元旦、元宵、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再次,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影响。3.魏晋南北朝融合期。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融合;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影响。4.唐宋高峰期。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5.清朝稳定期。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游乐性继续发展。

三、中国节日的特点:1.农业文化特色。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 讲究礼仪,风俗与礼俗相结合。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中华文化专题

中华文化专题 1、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艺和科技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③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原因】: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 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上。 中华民族精神专题 1、WHAT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WHY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必要性】 ①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复习精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 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 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 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 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 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专题探究一:中国传统文化

专题:民族传统文化 一:了解相关史实 1、思想文化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 联系: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三个代表思想 孟子:提出“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克已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联系:思想考点5、6、35(传统道德),以德治国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联系: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培养人才 2、重视、批判儒家思想的史实: ●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批判: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儒家学说。 3、文化交流 史实:汉代①张骞通西域②丝绸之路意义: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代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载体: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进步 4、近代落后的文化原因 清朝对科举制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5、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体制,但也有文化思想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 ②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孔”的修建和 保护。 (2)为什么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弘扬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并在世界文化领域占一席一地。 (3)保持、珍重民族文化的作用、意义 例1、结合孔子的思想精华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①孔子的思想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各种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例2、请结合儒家学说,谈谈它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 以德治国方略具有借鉴意义。 ③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提供 人才支持。 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的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例3、设立孔子学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例4、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何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130道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_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 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 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 粥 D饺子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 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A.285 B.286 C.287 D.288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羊 D楚汉相争 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 洛阳 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 书 D行书 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 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 山 D峨眉山 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200道题)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道题)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河南甘肃陕西山东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自()。 赵普王安石房玄龄魏征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仁者爱人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大一统 .“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 曹操、曹植、曹丕苏洵、苏轼、苏澈 班彪、班固。班超杜甫、杜牧、杜苟鹤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礼记》《中庸》《周易》《春秋》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是由提出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

.中国古代的教育,可分为和两大类。() 官学私学正学私学 国学民学国学家学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论语春秋诗经史记 .我国最古老的字典是() 诗经尔雅说文解字七录 .截止民国,我国规模最大,数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是? ()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儒家学说思想核心在于,而道家学说思想核心在于() 道仁博爱思辨仁空仁道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 () 地动仪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 孙叔敖郑国李斯李冰父子 .《史记》是 () 编年体史书纪传体通史 纪事本末体史书纪传体国别史 .《窦娥冤》的作者是 ()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古筝琵琶古琴箫笛 .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词汇

高考英语备考: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词汇短语一、节日与活动篇 春节 Chinese New Year’s Day / Chinese Lunar New Year / the Spring Festival 除夕 New Year’s Eve 春晚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正月 lunar January 大年初一 the beginning of the lunar New Year 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二月二 the Dragon-head-raising Festival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龙舟节) 七夕节the Magpie Festival / Double Seventh Day (中国情人节) 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泼水节 the Water-Splashing Day 剪纸 paper cutting 书法 calligraphy 对联 couplets 红双喜 double happiness 小品 witty skits 武术 Wushu / Chinese Martial Arts 中庸 the way of medium / golden means 二、饮食篇 水饺 dumplings 糁 Meat porridge 煎饼 pancake 小吃摊 Snack Bar / Snack Stand 元宵 sweet rice dumpling 火锅 hot pot 春卷 spring roll(s) 莲藕 lotus root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馄饨 wonton 花卷 steamed twisted rolls 羊肉泡馍 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 冰糖葫芦 a stick of sugar-coated haws 八宝饭 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 粉丝 glass noodles 豆腐脑 jellied bean curd 鸭血粉丝汤 duck blood and silk noodles soup 三、建筑篇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高中地理中国传统文化10个专题

手工纸文化 以手工方式抄造而成的纸。手工纸这一名词是在19世纪发明了造纸机,大量纸张使用机械化造纸机生产以后,为了区别采用不同方法生产出来的纸张才出现的。传统手工纸和现代手工纸的概念也略有区别。传统手工纸基本上不使用动力机械。而现代对凡是采用竹帘或框架滤网等简单工具,以手工操作抄制而得的纸,都可以称为手工纸,而不管在其他工序中是否曾使用过动力机械处理。 然而就在这百年中,手工纸在悄无声息中大举溃败——由于原料限制、天然漂白和手工抄造等原因,手工纸生产的缓慢和有限的产量一如过往。而机械造纸速度却迅猛发展,每分钟已可达千米以上,它们海量、廉价而标准,在这样的浪潮面前,中国手工纸迅速沦为孤岛,并带来了一组鲜明的数量对比——如今我国每年纸生产总量中99%以上是机制纸,只有不足1%是手工纸,且还在不断缩减中。 a :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b :区域地理条件分析 c :区域地理环境分析 a :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 b :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c :能够用简介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情分析 三 知识链接 二 手工纸文化话题 一

我国手工纸制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宣纸(安徽泾县)、桑皮纸(安徽岳西和潜山、新疆和田)、狼毒纸(藏南、川西德格)、东巴纸(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构皮纸(贵州贞丰、丹寨)、竹纸(四川夹江、福建连城和长汀)等,在不同时期都曾经鼎盛辉煌过。手工纸制作工艺大都先精选优质植物纤维,经剥离树皮、浸泡、蒸煮、舂捣等制成纸浆,最后晾晒或烘烤成型。如今我国每年生产的纸99%以上为机制纸。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主要手工纸产地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 A .地势较为低平 B .太阳光照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植物纤维充足 2.各地手工纸制作鼎盛期( ) A .是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 B .手工纸市场需求量大 C .制作地沿岸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 D .人口迁移最为频繁 3.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手工纸制作工艺传承的措施是( ) A .压缩机制纸的产量 B .培植优质纤维植物 C .普及专业人才培养 D .以特殊市场为导向 【答案】1.D 2.B 3.D 【解析】第1题,手工纸制作需要精选优质植物纤维,需要当地植物纤维充足,以便就地取材,D 正确;我国的手工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地区,多为山区,A 错;在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却是手工纸的主要产地,故对光照的要求并不是十分高,B 错;手工纸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主要是传统的技艺传承,对劳动力素质并不是特别高,C 错。选D 正确。第2题,历史上手工纸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供应当时书写用, 高考预测 四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卷 (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D A、《归园田居》 B《桃花源记》 C、《归去来兮辞》 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C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真题专题

考点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海口高二检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D.修、齐、治、平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人我和谐”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A、C、D三项分别是天人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B项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2.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 3.(2010?泰安模拟)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 4.“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为各代人民所接受,也被统治者所采用。 5.(2010?莆田高二检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析能力。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6.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民性”有“善质”,可见是主张民性本善的,而“立王以善之”是“天意”,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7.(2010?汕头高二检测)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正确 B.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正确 B.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E.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D.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共性 B.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D.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天人交相胜 B.制天命而用之 C.尽心、知性、知天 D.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史官 B.祭司 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辩证逻辑 C.司马 流。A A.正确 B.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仁 B.义 C.礼 D.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为仁 C.仁者其言也讱 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博学 B.审问 C.明辨 D.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神性义 B.道德义 C.自然义 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的身心和谐 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尽心 B.慎独 C.仁礼的统一 D.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祭神如神在 B.未知生,焉知死 C.无神论 D.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推己及人 C.居善地 D.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学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选讲作业题目:对“仁者爱人”的理解 姓名:高景春 学号:136410342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对“仁者爱人”的理解 摘要:孔子的圣学,以仁为中心主旨,以行仁为最高理想,以成仁为最高境界,三者不能离开片刻。所以孔子说: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不会贪求生存而损害仁,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富裕和高贵,是人们所喜欢的,但不用正道得来,就决不接受;贫困和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因常理而来到身边,就不要急于去摆脱。君子如果失去仁,怎么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有片刻时间违背仁,即使仓促匆忙之间也一定和仁做伴,颠沛流离之间也一定和仁为伍。 关键字:尊重德孝平等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仁者爱人?这种观念以人为最高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和珍爱人的生命,把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第一位。 儒家思想的?仁者爱人?,不但是要爱家人,而且是要爱朋友,爱世界,爱周围的一切。一个人活着,不是机械地活着,而是靠良心活着。良心,就是一个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而我们行为处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让自己心安理得。《论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最根本的是要让自己能够?心安?,只有觉得心安的才能去做,心不安的不能去做。 所谓?仁?,是说从人的心里欣然地去爱别人,希望别人幸福,而不愿别人有灾祸。这是一种从心中产生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大爱。每个人都有仁心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礼的补充,说白了就是教人们怎么做人。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首先要落实在自己的亲人和自己周围的人身上。例如,对父母的爱,不仅是要奉养他们,而且要始终对他们和颜悦色,让他们真正能感觉到儿女的关爱和温暖。所以,仁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只要我们真心想去追求,任何人都可以得到仁。 一天,王阳明的学生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你出游看见了些什么??王艮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是圣人,满街人倒也看你是圣人呢!?又一天,王阳明的另一个学生出游回来,兴冲冲地对王阳明说:?先生,今日我看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王阳明问是什么事,学生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这不过是常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原来,两位弟子对老师的真传心领神会,只是程度深浅不同。1525年左右,王阳明曾写过一首诗,阐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孔子,所谓?人胸中各个有圣人?,这是先天的。他在讲课中常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怎样做才合乎仁呢?孔子说:?出门好像迎接贵宾,役使老百姓好像承当重大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头上。这样就无论治国或者治家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了。?这就是以敬恕之道来说明仁。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就是以自己的仁心去推及他人,也就是说自己要首先立人,自己首先要达到做人之道。所以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的答案是?爱人?。仁者能建立事业,能成就仁德。心中存在仁,就能树立道德,就能成就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