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拱桥初中2013级4班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备

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了解灭火器分类

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 、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

(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

2、发生火灾的原因

1.1厨房用火不慎

2.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3吸烟不慎

4.4小孩玩火

5.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作业:

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

中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2。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 制作逃生路线图

b) 制作逃生路标

(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三、作业:

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墙报。

中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

逃生演练

要求:

一、学生统一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二、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三、放置火灾道具。

四、察看逃生线路。

五、教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三、小结

略。

四、作业

拱桥初级中学

2011、2

“国庆”长假前的安全教育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明天“十一”国庆长假就开始了。今年放假从10月1日到10月8日,8天的假期,会使我们紧张的身心得以休整,同时也会使我们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假期后紧张而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了使我们的假期过得舒适、祥和而又意义,特就安全方面对大家提以下要求:

一、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学生:时刻牢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青年”

(1)在放假的时间里,在家我们不宜过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脑,要健康上网,适度上网。绝对不能进入网吧、歌舞厅、卡拉OK厅和电子游戏机室,不能参与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2)国庆期间,街上游人较多,尤其是有文艺演出活动时,同学们要注意远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尽量不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流感。

(3)、做到劳逸结合,在家多看书、视天气和气温情况,做适量的户外体育锻炼,以增强自己的体质;

(4)、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健康的饮食。

(5)要孝敬长辈,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6)、我们要注意交友的问题。要多交一些品德优秀、勤奋学习的朋友,要远离社会上一些整天游荡、不三不四的小青年。国庆假期如父母外出不在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防止坏人诈骗独自在家的同学,防止伤害未成年人的事件发生。

二、注意交通安全:国庆长假期间交通肯定比往常拥挤,因此我们更要遵守交通规则:(1)国庆假期如外出旅游或外出活动时,必须由家长带领,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②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做到绿灯行红灯停;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在道路上玩耍打闹或横穿猛跑。马路不是游戏场所;

(2)坐车:机动车在行驶中,乘车人要坐稳扶牢,防止紧急刹车,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擦伤。不准在车辆未停稳时急忙下车

(3)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三、用电安全:同学们还应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灶、卫生浴具等,学习安全用电、用火知识,并养成"人走电断"等好习惯,切勿麻痹大意,各类电器及设备发生故障时切勿擅动。学生在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防止在使用家电的触电事故,防止使用燃气时的泄露事故。要将学校所学的防水,防触电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牢记火警119、匪警110和伤病急救120电话,并且牢记自己家的具体地址,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获取紧急救助。

四、注意饮食安全:放假期间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走亲访友要注意饮食卫生,生活要有规律,按时就寝,尽量不熬夜;外出时要注意食物、饮水及环境的卫生安全状况,同学们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特别是旅游在外,提醒父母注意饮食卫生。

总之,我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希望大家都能过个安全、文明、快乐的国庆长假。提前祝全体教师和同学“国庆节”快乐,

禁毒教育——让青少年远离毒品

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禁毒———迫在眉睫的任务云南省艺术学校一名 19 岁的女生,以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她第一次吸毒是因为胃疼,听人说吸了马上就不疼。第二次还想找点感觉,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何况起早练功、晚上演出了。直到有一天她在排练厅犯了毒瘾,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洛因扼杀了孔雀,毒品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北京市某中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优秀,“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于是他自尊心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名誉扫地,检讨、处分接踵而来。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他逃遁在毒品的虚幻梦境中,又演绎了一幕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 80 %左右。截至去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 90 万,其中 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 77 %,据不完全统计, 16 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上升。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已经占到 30 %左右,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 60 %以上。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在去年的中国禁毒报告中说,各级禁毒部门重点开展了对青少年

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全社会禁绝毒品的氛围更趋浓厚。从前年开始,国家禁毒委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禁毒知识一堂课”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举行专门的禁毒教育课,使每一位公民在走向社会前都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同时,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主管部门编印了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禁毒系列丛书,并将之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去年,团中央、国家禁毒委、民政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共青团和妇联分别组织开展了禁毒青年志愿者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动员广参加到禁毒行列中来;针对近年来新型毒品“摇头丸”、冰毒的泛滥,国家禁毒委今年 2 月至 7 月开展的禁毒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中,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整治了歌舞娱乐场所,把对青少年吸毒的预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依然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对此问题,周振想教授指出,大量国内外青少年禁毒教育成功的范例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道路。如今,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从而在走向社会前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宣传教育的方式还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禁毒教育这一难题,也许还有待于全社会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之中的孩子,“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青少年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青少年———不易设防的领地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身心健康。据专家介绍,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瘾,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去年底,我国共报告艾滋病病例累计达到 3 万多例,由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的达到70 %左右,这一数字已经引起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此外,青少年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造成家破人亡,亲人为仇,乃至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引发刑事犯罪。同时,青少年吸毒又会助长和刺激毒品犯罪,并且不断腐蚀其他无辜青少年陷入吸毒、贩毒和其他违法犯罪的泥潭,可谓是“一人吸毒,社会遭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教授认为,造成青少年吸毒比例居高不下的状况,既有社会、自身的原因,也有生理、心理等诸多原因。一方面,从青少年自身来说,思想幼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固有特征,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造成青少年吸毒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求毒品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同济初级中学

2009.9

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119消防知识讲座》

大家第知道119电话,它是什么电话号码?当我们了解了消防知识,在以后,如果发生了意外, 就可拨打119报警电话。

接下来我为你介绍发生火灾应该怎么样做

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火势不大可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千万记注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三、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咽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

四、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五、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六、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七、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八、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九、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着他,一手着地抓行逃出。

十、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2009、11

反邪教教育工作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先后发生“法轮功”等邪教顽固分子向中、小学校学生传播“法轮功”歪理邪说和利用中小学生进行“法轮功”宣传煽动活动的案件。邪教的罪恶之手已伸向校园,我们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不仅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中小学反邪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着力解决反邪教教育“必须抓”的问题

通过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之后,了解到广大教职员工在对反邪教教育问题的认识上跟上级精神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想法:一是他们认为邪教离我们很远,没必要搞或者敷衍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二是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本来不知晓,担心活动开展后会有反作用;三是学校教育教学任务很重,怕分散过多精力;四是反邪教警示教育是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教育尺度难以把握;五是教育内容枯燥,效果可能不理想。为此,我们多次作出强调:一是各校要把反邪教教育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加以落实,全体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认识要提高,思想要统一。二是要有忧患意识,许多事例表明其实邪教活动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放松警惕,邪教活动就会乘虚而入。会议还列举了一些事例加以说明。要求各校高度重视反邪教教育,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到教育在先,防范在前,决不能让邪教的罪恶之手伸向青少年,决不能让邪教污染学校这块阵地。三是要做足做好“纳入”、“结合”和“渗透”文章,有效避免反邪教教育活动跟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四是要把握教育尺度。把握教育尺度贵在牢牢紧扣教育主题,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效果。五是要发动教师成为反邪教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各中小学校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健全队伍,加强培训,着力解决反邪教教育“谁去抓”的问题

要使反邪教有关工作在学校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在于教师。做好反邪教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要明确校长是反邪教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必须把反邪教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把反邪教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把反邪教的有关内容体现到相关的课程中,进行学科渗透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在教育系统逐步形成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抓、学校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教师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同时争取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工作力求主动。每年,我县教育系统都要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教师中开展遵纪守

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对邪教组织本质和严重危害的认识,主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弘扬科学精神,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学校讲台散布邪教的歪理邪说。

三、做好“纳入”、“结合”、“渗透”文章,着力解决反邪教工作“怎么抓”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中小学校可以通过主题团日、队会、班会、法制讲座、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反邪教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不断增强鉴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中小学校要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多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我们认为,每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教育。“六个一”活动,即观看一次教育片: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参观一次图片展览、刊出一期黑板报、写一篇体会文章、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要把反邪教教育纳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法制副校长举办法制讲座时,要把反邪教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学校师德教育相结合,纳入教师师德培训计划,着力提高教师对邪教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水平;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和团队工作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对邪教的识别水平和抵制能力;与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列为文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浓厚学校的反邪教教育的氛围;与学校的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加入反邪教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进社区进行反邪教宣传,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辐射功能,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和综治委、公安、文化、城市建设等部门做好协调,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

200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