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工业大学系统结构试卷(含答案)

广东工业大学系统结构试卷(含答案)

广东工业大学系统结构试卷(含答案)
广东工业大学系统结构试卷(含答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试题(A)

(2005年1月)

班别______ 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 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

一、(20分)选择题:

1、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来看,机器语言程序员看到的机器属性是( C )。

A)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B)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成

C)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知识D)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现

2、对汇编语言程序员透明的是(A )。

A)I/O方式中的DMA访问方式B)浮点运算

C)程序性中断D)存取操作数

3、用循环表示PM2-1的互连函数,应该是(A)。

A)(6 4 2 0)(7 5 3 1)B)(0 2 4 6)(1 3 5 7)

C)(0 1 2 3 4 5 6 7)D)(7 6 5 4 3 2 1 0)

4、在提高CPU性能的问题上,从系统结构角度,可以(C)。P10

A)提高时钟频率B)减少程序指令条数

C)减少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D)减少程序指令条数和减少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

5、能实现指令、程序、任务级并行的计算机系统属于(D)。

A)SISD B)SIMD C)MISD D)MIMD

6、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A )。P4

A)主存速度B)机器工作状态C)信息保护D)数据表示

7、"一次重叠"中消除"指令相关"最好的方法是(A)。

A)不准修改指令B)设相关专用通路C)推后分析下条指令D)推后执行下条指令

8、重叠寄存器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在RISC系统中因( B )而导致的问题。P121

A)JMP指令影响流水线B)CALL指令的现场保护

C)只有LOAD和STORE指令带来的访问存储器不便D)存储器访问速度

10、推出系列机的新机器,不能更改的是(A )。

A)原有指令的寻址方式和操作码B)系统的总线的组成

C)数据通路宽度D)存储芯片的集成度

11、在流水机器中,全局性相关是指(D)。

A)先写后读相关B)先读后写相关C)指令相关D)由转移指令引起的相关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线性流水线是单功能流水线B)动态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

C)静态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D)动态流水线只能是单功能流水线

13、结构不对称的静态互联网络是是(A)。

A)线性阵列B)环网C)立方体网络D)全连接网络

14、在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会(C)。

A)提高解题速度B)减少需要的存储容量C)提高系统的灵活性D)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15、多处理机主要实现的是(B)。P500

A)指令级并行B)任务级并行C)操作级并行D)操作步骤的并行

16、虫蚀寻径以流水方式在各寻径器是顺序传送的是(C)。

A)消息B)包C)片D)字节

17、BSP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机有16个处理单元,并行存储器的存储体个数为(D)。P463

A)16 B)1 C)32D)17

20、ILLIAC Ⅳ是一种(C)。

A)流水线处理机B)指令重叠处理机C)阵列处理机D)多处理机

二、(10分)判断题:

1、对计算机系统中经常使用的基本单元功能,宜于用软件来实现,这样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F )

2、由于RISC简化了指令系统,因此,RISC上的目标程序比CISC上的目标程序要短一些,程序执行的时间就会少一些。(F)

3、流水线调度是看如何调度各任务进入流水线的时间,使单功能线性流水线有高的吞吐率和效率。( T)

4、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消除流水线的瓶颈段,就能提高流水线的吞吐率和效率。( F)

5、在满足Cache与主存的一致性方面,写回比写直达法好。(F)

6、在多处理机上,各个任务的执行时间不同时,在个处理机总的运行时间均衡的前提下,取不均匀分配,让各处理机所分配的任务数要么尽量的多,要么尽量的少,这样,才可使总的运行时间减少。(F)

7、Cache组相联映象的块冲突概率比直接映象的高。(F)

8、要使线性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接近于理想的最大吞吐率,应将子过程数分得越多越好。(F)

9、在系列机内可以将单总线改为双总线,以减少公共总线的使用冲突。( F )

10、0-15共16个处理单元用Cube2单级互连网络互连,第10号处理单元将连到第8号处理单元。(F)

三、(10分)如果某计算机系统有3个部件可以改进,则这三个部件经改进后的加速比分别为:S1=30,S2=20,S3=10。

(1)如果部件1和部件2改进前的执行时间占整个系统执行时间的比例都为30%,那么,部件3改进前的执行时间占整个系统执行时间的比例为多少,才能使3个部件都改进后的整个系统的加速比Sn达到10?

(2)如果3个部件改进前执行时间占整个系统执行时间的比例分别为30%、30%和20%,那么,3个部件都改进后系统的加速比是多少?未改进部件执行时间在改进后的系统执行时间中占的比例是多少?

四、(10分)一台模型机共有7条指令,各指令的使用频率分别为35%,25%,20%,10%,5%,3%和2%,有8个通用数据寄存器,2个变址寄存器。

(1)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请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2)设计8字长的寄存器-寄存器型指令3条,16位字长的寄存器-存储器型变址寻址方式指令4条,变址范围不小于±127。请设计指令格式,并给出各字段的长度和操作码的编码。

解:(1)要使得到的操作码长度最短,应采用Huffman 编码,构造Huffman树如下:

这样,采用Huffman编码法得到的操作码的平均长度为:

H = 2×(0.35+0.25+0.20) + 3×0.10 + 4 ×0.05+ 5×(0.03 + 0.02) =1.6+0.3+0.2+0.25

=2.35

五、(10分)在页式虚拟存储器中,一个程序由P1~P6共6个页面组成,系统分配给这个程序的主存只有4个页面。在程序开始执行之前,P1至P4已经装入主存。程序执行过程中依次访问到的页面如下:P1,P2,P3,P4,P5,P3,P6,P5,P2,P1,P5,P2,P4,P1。采用LRU页面替换算法对这4页主存进行调度。

(1)画出主存页面替换和命中的情况表。

(2)计算两种页面替换算法的页命中率。

(3)假设每个数据平均被访问10次,采用LRU页面替换算法,为了使页面失效率小于10-5,计算页面大小至少应该为多少?

六、(10分)有一个4段流水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段S1和S3的执行时间均为200ns,段S2和S4的执行时间均为100ns。

(1)分别使用公式和时空图求连续流入4条指令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

(2)若瓶颈段S1可使用细分方法改造,瓶颈段S3可使用并联方法改造,对改造后的流水线,分别使用公式和时空图求连续流入4条指令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

七、(10分)设向量长度均为64,在CRAY-1机上所用浮点功能部件的执行时间分别为:相加6拍,相乘7拍,求倒数近似值14拍;从存储器读数6拍,打入寄存器及启动功能部件各1拍,问下列各指令组,组内的哪些指令可以链接?哪些指令不可链接?不能链接的原因是什么:分别计算出各指令组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拍数。

(1) V0←存储器(2) V2←V0*V1 (3) V0←存储器(4) V0←存储器

V1←V2+V3 V3←存储器V2←V0*V1 V1←1/V0

V4←V5*V6 V4←V2+V3 V3←V2+V0 V3←V1*V2

V5←V3+V4 V5←V3+V4

八、(10分)假定有128个处理器,采用PM2I多级网络互连,若网络中的i=2的1级损坏,拟用Cubei多级网络代替损坏的这一级,试说明最多需要几级Cubei网络?5

九、(10分)A和B都是元素为浮点表示的64×64的二维数组,一次浮点加法的计算过程可由取数、求阶差、对阶、尾数加、规格化和存数共6个段组成,若每个段的执行时间均为Δt,请分别求出在下列结构不同的处理机上完成C=A+B所需的时间及相对于顺序处理的加速比。

(1)顺序处理方式的处理机。

(2)具有浮点加法流水线的流水线处理机,且浮点加法流水线分为6个段,各段执行时间均为Δt。

(3)8×8的阵列处理机,且处理阵列上和每个处理器只能顺序处理浮点加运算。

(4)8×8的阵列处理机,且处理阵列上和每个处理器均能流水处理浮点加运算。

(5)64×64的阵列处理机,且处理阵列上和每个处理器均能流水处理浮点加运算。

广东工业大学808电路理论

广东工业大学808电路理论 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08电路理论广东工业大学 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电路理论 基本内容:(300字以内)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1.电路模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3.功率计算; 4.电路元件主要特性; 5.电路基本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电阻的串、并联和Y-△变换; 2.电源的串、并联; 3.输入电阻计算;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电路的图和独立方程数; 2.支路电流法; 3.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4.结点电压法; 四、电路定理 1.叠加定理; 2.替代定理;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六、储能元件 1.电容元件; 2.电感元件; 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七、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动态电路方程; 2.一阶电路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的计算; 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4.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

八、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阻抗(导纳)的串、并联和等效变换; 2.电路的相量图; 3.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 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和串、并联谐振; 九、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互感概念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2.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十、三相电路 1.对称和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2.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和测量; 十一、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频谱 1.非正弦周期电流分解;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十二、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定义、性质和反变换; 2.运算法分析线性电路; 3.网络函数定义、极点和零点; 4.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 十三、二端口网络 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二端口的等效电路和连接; 十四、非线性电路 1.非线性电阻、电容和电感; 2.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3.小信号分析法和分段线性化方法。 题型要求及分数比例:(硕士生满分150分) 1.选择题,共30分; 2.简单计算题,共60分; 3.计算题,共60分。 参考书目 电路(第五版)原著邱关源、修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工艺实习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电子工艺实习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班别 17级通信工程4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8年 12 月 19 日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考验我们动手能力的课程,它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对模拟电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而准备:它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电子工艺技术,认识和了解电子器件和元件,设计电子产品,完成电子产品制作的全过程;握器件的识别检测以及读懂相对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PCB设计制作,锻炼焊接工艺的基本技能能力。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技术等技能并能认识常见故障同时也是为之后更深一步的学习与实验打下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2、实验要求: 此次的电子工艺的的任务为设计并制作一个基于LM317KC、LM337KC范围为1.25-12V的可调稳压源。通过实验,要求一是学生本人对电路的分析,要求我们懂的并掌握对其电路的元件、元件所组成的部分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二是对电路的设计要符合实用、美观等定性要求!在满足上述两大定性要求下,还要求学生: 1)掌握专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2)掌握并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电路元件好坏的测定; 3)完成稳压源电路的实物线路布置,分析电路图并将其布线焊接出来; 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完成产品的全部测试,并能排除故障; 5)学习Multisim电路仿真与设计软件的使用,设计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6)在稳压源电路的基础上,焊接PCB板收音机电路。 二、实习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材料: 1、仪器设备:万用表、变压器 2、工具: 1)焊接工具:30W电烙铁、 2)辅助工具:吸锡器、松香、钳子、镊子、剥线钳 3、制作材料:1个LM317集成稳压器,1个LM337集成稳压器1个,B5K电位器,120Ω和1kΩ电阻各2个,1个2200uf/50V有极电容,各2个1000uf/50V、10uf/25V、100uf/25V型有极电容、100pf无极电容,8个1N4007二极管 三、实习产品 1、产品名称:±1.25~12V可调稳压电源; 2、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广东工业大学 操作系统 真题 附答案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A ) 课程名称: 操 作 系 统 考试时间: 第 周星期 ( 年 月 日)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1)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 为 ;(2)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3)使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 。 2. 进程是对正在运行程序的一次抽象。有时进程必须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 竞争条件,为了避免竞争条件,OS 引进了 的概念,它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段代码: 在这段代码中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访问共享区域。 3. 产生死锁的原因是: ; 。 4. 固定式分区产生 零头,可变式分区产生 零头。 5. 四种I/O 控制方式是 、 、 、 和 。 6. 在设计I/O 软件时,一个关键的概念是 ,它的基本含义是应用程序 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7. 文件的物理结构有三种: 、 、 。 8. 完成一个磁盘服务请求的总时间由 、 、 组成。 9. 在UNIX 系统中,可通过系统调用 来创建进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rray 1. 操作系统是对 ( )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分配到必要的资源但未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 ) 。 A.就绪状态 B.执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 2.( )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A. 程序 B. 作业 C. 进程 D. 线程 3.下面 ( ) 算法不是进程调度算法。 A.LRU B.FCFS C.SJF D.HPF 4.关于存储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存储器是由指令的寻址方式所决定的进程寻址空间,由内外存共同组成。 B.覆盖、交换、请求式调入和预调入都是操作系统控制内存和外存数据流动的方式。 C.内存信息保护方法有:上下界保护法、保护键法、软件法等。 D.内存分配算法中,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5.位示图法可用于()。 A.文件目录的查找 B.分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空闲块的分配和回收 C.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置换 D. 可变式存储管理中空闲区的分配和回收 6.现有三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计算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 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7.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8.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 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加1的情况是(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9.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creat来创建一新文件时,在执行creat()的过程中,用户进 程运行在下。 A.系统态 B.用户态 C.系统态或用户态 D.目态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实时系统在响应时间、可靠性及交互作用能力等方面一般都比分时系统要求高。()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3.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可能不会产生死锁。( ) 4.虚拟存储器是一个假想的地址空间,因而这个地址的大小是没有限制的。() 5.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6.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机存取。() 7.为了提高磁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 8.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 9.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 10.在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路径名和磁盘索引结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

编译原理复习题2017(含试卷)

* 编译原理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句子? 什么是语言? 解答:句子——设G 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 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 (其中x ∈V T * ),则称x 是文法的一个句子。 语言——语言是句子的集合。 或——设G[S]是给定文法,则由文法G 所定义的语言L(G)可描述为:L(G)={x │ S x,x ∈V T * } 。 2) DFA 与NFA 有何区别 ? 解答:DFA 与NFA 的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NFA 可以有若干个开始状态,而DFA 仅只有一个 开始状态。另一方面,DFA 的映象M 是从K ×∑到K ,而NFA 的映象M 是从K ×∑到K 的子集,即映象M 将产生一个状态集合(可能为空集),而不是单个状态。 3)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解答: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开始,根据给定的输入串并按照文法的产生式一步一步的向下进行直接 推导,试图推导出文法的句子,使之与给定的输入串匹配。 4)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解答:从给定的输入串(终结符串)开始,根据文法的规则一步一步的向上进行直接归约,试图 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号。 5)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哪四个组成部分? 解答: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产生式。 6) 在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中,分析的关键是什么?

解答:关键是寻找句柄。 7)在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中,分析的关键是什么? 解答:关键是选择候选式。 8)什么是属性文法? 答: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含终结符和非终结符)配备若干个属 性值,对文法的每个产生式都配备了一组属性计算规则(称为语义规则)。在语法分析过 程中,完成语义规则所描述的动作,从而实现语义处理。 一个属性文法形式的定义为一个三元组AG,AG=(G,V,E)。 其中G为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V为属性的有穷集;E为一组语义规则。 9)语法制导翻译 语法制导翻译:定义翻译所必须的语义属性和语义规则,一般不涉及计算顺序。 语法制导翻译(Syntax-Directed Translations): –一个句子的语义翻译过程与语法分析过程同时进行。 在文法中,文法符号有明确的意义,文法符号之间有确定的语义关系。属性描述语义信息, 语义规则描述属性间的的关系,将语义规则与语法规则相结合,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计算语义 属性值。 10)词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答:词法分析器的任务是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从左到右逐个字符逐个字符地进行扫 描,依次把它们识别为一个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并确定其属性,再转换为长度统一的属 11)图示运行时存储空间的划分(分为哪几个区)。 解答: 一般分为静态区和动态区: 程序代码区、静态数据区、栈区和堆区 12)常用的中间语言种类有哪几种? 解答: 常用的中间语言种类有逆波兰表示、三元式、四元式和树形表示。 13)文法G所描述的语言是什么的集合? 解答:是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结符串的集合。或说是句子的集合。 14)乔姆斯基把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0型、1型、2型、3型。其中2型文法叫什么? 解答: 2型文法叫上下文无关文法。 15)常见的动态存贮分配策略有哪两种? 解答:常见的两种动态存贮分配策略是栈式动态分配策略和堆式动态分配策略。 16)语法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广工2012操作系统复习

简答题 1.请画出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状态转换图。 2.简述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A互斥条件。B请求和保持条件。C不剥夺条件。D环路等待条件。 3.防止死锁有哪些策略? A掘弃“请求和保持”条件。B掘弃“不剥夺”条件。C掘弃“环路等待”条件。 4.简述动态重定位。 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执行。 5.简述Spooling操作。 为了缓和CPU的高速性与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引入了脱机输入、脱机输出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将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告诉磁盘上;或者相反。这样,便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输出功能。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或称为假脱机操作。 6.请解释设备独立性原则。 应用程序独立于具有使用的物理设备。未了实现设备独立性而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这两个概念。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还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称。 7.请回答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A连续结构。B链接结构。C索引结构

综合应用题 1.考虑一个有760个字节程序的如下存储器引用: 12,90,351,190,180,475,30,550,635,650,227,430,640,710,745,10,15,650,740,249。 假定主存中每块为100个字节,有三块供该程序使用,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程序开始执行时已将程序的前3页依次装入主存,对于以上的存储器引用序列,给出其页面走向,并分别使用FIFO算法和LRU算法计算缺页中断次数。 因为主存中每块可以存放100个字节,因此逻辑上每页也为100字节,对于给定的存储器引用地址除以100后取整,即是该地址所在的页面号因此页面走向为:0,0,3,1,1,4,0,5,6,6,2,4,6,7,7,0,0,6,7,2 2.假定在某移动臂磁盘上,刚刚处理了访问75号磁道的请求,目前正在80号磁道上读信息,并有下列请求序列等待访问磁盘: 请求序列 1 2 3 4 5 6 7 8 欲访问磁道160 40 190 188 90 58 32 102 请用SCAN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列出实际处理上述请求的次序。 FCFS:160.,40,190,188,90,58,32,102 电梯调度算法:90,102,160,188,190,58,40,32 循环扫描算法:90,102,160,188,190,32,40,58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90,102,58,40,32,160,188,190 3.三个进程R,M,P共享两个缓冲器B1和B2,B1和B2都只可存放一个记录。进程R每次把读入的一个记录存入B1;进程M把B1中的记录取出并加工,然后把加工好的记录存入B2;进程P把存放在B2中的加工过的记录取出并打印。请用PV操作描述并解决该问题。 S1:=1 S2:=0 S3:=1 S4:=0 4.为了实现文件的共享,办法之一是把文件目录分成用户文件目录和索引结点。现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盘 块长度为1024 字节,每个文件说明占48 个字节,其中,文件名占 6 字节,指向相应索引结点的指针占 2 字节。设一个目录文件原来共有256 个目录表目,请求出未分解和分解后的找到一个文件所需平均访盘次数? (1)未分解:(48*256)/1024=12(盘块) (1+2+3+...+12)/12=(1+12)/2=6.5(次) (2)分解后:(8*256)/1024=2(盘块) (1+2)/2 + 1 =2.5(次)

广工编译原理(精选题集+必考大题

《编译原理》期末试题(二) 1、描述由正规式b*(abb*)*(a| ε)定义的语言,并画出接受该语言的最简DFA。 2、证明文法E → E + id | id是SLR(1)文法。 3、下面是表达式和赋值语句的文法,其中and的类型是bool ? bool → bool,+的类型是int ? int → int,=的类型是int ? int → bool,:= 要求id和E的类型都是int或者都是bool。为该文法写一个语法制导定义或翻译方案,它完成类型检查。 S →id := E E → E and E | E + E | E = E |id 6、描述由正规式b*a(bb*a)*b*定义的语言,并画出接受该语言的最简DFA。 7、下面的文法产生代表正二进制数的0和1的串集: B → B 0 | B 1 | 1 下面的翻译方案计算这种正二进制数的十进制值: B →B1 0 {B.va l := B1.val? 2 } | B1 1 {B.val := B1.val? 2 +1} | 1 {B.val := 1 } 请消除该基础文法的左递归,再重写一个翻译方案,它仍然计算这种正二进制数的十进制值。 编译原理试卷二答案 1、由正规式b*(abb*)*(a| ε)定义的语言是字母表{a, b}上不含子串aa的所有串的集合。最简DFA如下: 2、先给出接受该文法活前缀的DFA如下:

I0和I3都只有移进项目,肯定不会引起冲突;I2和I4都无移进项目并仅含一个归约项目,也肯定不会引起冲突;在I1中,E'的后继符号只有$,同第2个项目的展望符号“+”不一样,因此I1也肯定不会引起冲突。由此可以断定该文法是SLR(1)的。 3、语法制导定义如下。 S →id := E { S.type := if (id.type = bool and E.type = bool) or (id.type = int and E.type = int)then type_ok else type_error } E → E1and E2 { E.type := if E1.type = bool and E2.type = bool then bool else type_error } E → E1 + E2 { E.type := if E1.type = int and E2.type = int then int else type_error } E → E1 = E2{ E.type := if E1.type = int and E2.type = int then bool else type_error } E →id { E.type := lookup(id.entry) } 6、正规式b*a(bb*a)*b*体现的特点是,每个a的左边都有若干b,除非a是第一个字母。该正规式定义的语言是:至少含一个a,但不含子串aa的所有a和b的串集。最简DFA如下: 7、消除左递归后的文法: B → 1 B' B'→ 0 B' | 1 B' | ε 相应的翻译方案如下: B → 1 {B'.i := 1 }B'{B.val := B'.val} B'→ 0 {B'1.i := B'.i? 2 } B'1 {B'.val := B'1.val} | 1 {B'1.i := B'.i? 2 +1} B'1 {B'.val := B'1.val} | ε {B'.val := B'.i} 《编译原理》期末试题(三) 1、从优化的范围的角度,优化可以分哪两类?对循环的优化可以有哪三种?答:从优化的范围的角度,优化可以分为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两类; 对循环的优化有三种:循环不变表达式外提、归纳变量删除与计算强度削减。

广东工业大学 数据库 真题 附答案 (1)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 页,第 页 学 院 :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 装 订 线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和面向对象模型。 2、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六个阶段。 3、事务的特性包括 原子性 、 持续性 、隔离性和一致性。 4、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是并发事务正确性的准则。 5、F 逻辑蕴涵的全体函数依赖构成的函数依赖的集合,称为F 的 闭包 。 6、数据是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D 、模式 2、 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 ____。 A 、元组值不允许为空 B 、属性值不允许空 C 、主属性值不允许为空 D 、主码值不允许为空 3、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是指____。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预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取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4、候选关键字中属性称为 。 A.非主属性 B.主属性 C.复合属性 D.关键属性

广东工业大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带答案

第一章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 [例题分析] 例题1 一台精度为0.5级、量程范围600~1200℃的温度传感器,它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多少?检验时某点最大绝对误差是4℃,问此表是否合格? 解: 根据精度定义表达式100.??=S F Y A A %,并由题意已知A=0.5%,YF.S=(1200-600)℃,得最多允许误差 △ A=A·YF.S=0.5%×(1200-600)=3℃ 此温度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位3℃。检验某点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大于3℃,故此传感器不合格。 [思考题与习题] 1-1 何为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2 何为传感器动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3 传感器的线性度的定义?怎样确定? 1-4 传感器的回程误差是怎么定义的?用数学式如何表示? 1-5 何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1-6 鉴定2.5级(即满量程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表是否合格? 1-7 为什么在使用各种指针表时,总希望指针偏转在全量程的2/3以上范围使用? 1-8 已知某一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30mm ,静态测量时,输入值与输出值的关系如表1.1所示,试求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表1.1输入值与输出值的关系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例题分析] 例题2-1 如果将100Ω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若试件受力横截面积S = 0.5

×10-4 m 2,弹性模量E =2×1011 N/m 2 ,若有F=5×104 N 的拉力引起应变电阻变化为1Ω。试求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解:由题意得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量100 1 =?R R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可知:应变E σ ε= (σ为试件所受应力,S F = σ),故应变 005.0102105.010511 44 =????=?=-E S F ε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 2005 .0100 /1/== ?= ε R R K 例题2-2 一台用等强度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电子秤,在梁的上、下面各贴两片相同的电阻应变片(K=2)如图2-1(a)所示。已知l =100mm 、b=11mm 、t=3mm ,E=2×104N/mm 2。现将四个应变片接入图(b )直流电桥中,电桥电压U=6V 。当力F=0.5kg 时,求电桥输出电压U 0=? 解: 由图(a )所示四片相同电阻应变片贴于等强度梁上、下各两片。当重力F 作用梁端部后,梁上表面R 1和R 3产生正应变电阻变化而下表面R 2和R 4则产生负应变电阻变化,其应变绝对值相等,即 E bt Fl 242316= =-=-==εεεεε 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ε?=?=?-=?-=?=?K R R R R R R R R R R 44223311 现将四个应变电阻按图(b )所示接入桥路组成等臂全桥电路,其输出桥路电压为 m V V E bt Fl K U K U R R U 8.170178.010 23111008.95.06264 220==????????=??=?=??= εε

编译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发表日期:2009年6月5日编辑:admin 阅读数:240 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算符优先关系表不一定存在对应的优先函数。 2、数组元素的地址计算与数组的存储方式有关。 3、仅考虑一个基本块,不能确定一个赋值是否真是无用的。 4、每个文法都能改写为LL(1)文法。 5、对于数据空间的存贮分配,FORTRAN采用动态贮存分配策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从功能上说,程序语言的语句大体可分为_______语句和______语句两大类。 2、扫描器的任务是从________中识别出一个个_______。 3、所谓最右推导是指:_______。 4、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_分析法。 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所含四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 6、所谓语法制导翻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符号表中的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的有关的性质,如_________等等。 8、一个过程相应的DISPLAY表的内容为________。 9、常用的两种动态存贮分配办法是_____动态分配和_____动态分配。 10、产生式是用于定义_____的一种书写规则。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遍 2、无环路有向图(DAG) 3、语法分析

4、短语 5、后缀式 四、简述题(每题4分,共24分) 1、考虑下面程序 ………… Var a:integer; Procedure S(X); Var X:integer; Begin a:=a+1; X:=a+X End; Begin a:=5; S(a); Print(a) End. 试问:若参数传递方式分别采取传名和传值时,程序执行后输出a的值是什么? 2、画出Pascal中实数(不带正负号,可带指数部分)的状态转换图。 3、写出表达式(a+b*c)/(a+b)-d的逆波兰表示及三元式序列。 4、已知文法G(S) S→a|∧|(T)

广东工业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 编译原理__________ 题目名称_ PL/0编译程序的修改扩充_ 学生学院______计算机学院__ 专业班级_______ ________ 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_________ __ 20 年月日

一、课内实验要求 对PL/0作以下修改扩充: 增加单词:保留字ELSE,FOR,TO,DOWNTO,RETURN 运算符*=,/=,++,--,&,||,! 修改单词:不等号# 改为<> 增加条件语句的ELSE子句,要求:写出相关文法,语法图,语义规则。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 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2000,WindowsXP 程序设计语言:C 教学型编译程序:PL/0 设计方案 概述:源、目标语言,实现工具(平台),运行平台 源语言:PASCAL 目标语言:假想栈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可称为类PCODE指令代码 实现工具:Visual C++ 6.0 运行平台:Windows 7 三、设计方案 1.结构设计说明 (1)PL/0 语言编译器 PL/0语言可看成是PASCAL语言的子集,它的编译程序是一个编译解释执行系统。PL/0的目标程序为假想栈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与具体计算机无关。

(2)PL/0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过程BLOCK是整个编译过程的核心。这里根据编译程序的总体流程图,来弄清BLOCK过程在整个编译程序中的作用。总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PL/0语法调用关系图

PL/0 的编译程序采用一趟扫描方式,以语法分析程序为核心,词法分析程序和代码生 成程序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当语法分析需要读单词时就用词法分析程序,而当语法分析正确需生成相应的目标代码时,则调用代码生成程序。此外,用表格管理程序建立变量,常量和过程标识符的说明与引用之间的信息联系。用出错处理程序对词法和语法分析遇到的错误给出在源程序中出错的位置和错误性质。 (3)各功能模块描述

2015广工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最后含源码下载地址)剖析

学生学院____ 计算机学院______ 专业班级 13级计科9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敏 2015 年12 月29 日

一、课程设计介绍 设计模拟一个实现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两级调度。通过具体的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内存分配等功能的实现,加深对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两级调度模型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要经历两级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作业调度是高级调度,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井中选中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主存、外设等,为它们建立初始状态为就绪的作业进程。进程调度是低级调度,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假定系统可供用户使用的主存空间共100KB,并有4台磁带机。主存分配采用可变分区分配方式且主存中信息不允许移动,对磁带机采用静态分配策略,作业调度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和最小作业优先算法,进程调度则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进程优先算法。 二、课程设计环境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XP系统 2.程序设计使用工具:Microsoft VisualC++ 6.0 3.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 三、课程设计思想 假定“预输入”程序已经把一批作业的信息存放在输入井了,并为它们建立了相应作业表。 测试数据如下: 作业到达时间估计运行时间内存需要磁带机需要 JOB1 10:00 25分钟15K 2台 JOB2 10:20 30分钟60K 1台 JOB3 10:30 10分钟50K 3台 JOB4 10:35 20分钟10K 2台 JOB5 10:40 15分钟30K 2台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是两个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和短作业优先算法,两个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短进程优先算法。系统根据所选算法组合对输入系统的作业进行两级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分别在不同算法控制下运行设计的程序,依次显示被选中作业、内存空闲区和磁带机的情况,输出不同算法作业的选中次序及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作业的数据初始化输入通过读取文件这种方式进行导入。系统运行是通过设置指针来循环运作。

广工哲学原理课后答案

2012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 本来想搞好在共享的!没时间了!大家凑合着用吧! 立业 教材名称:《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 Please remember the title of the book during your preparation for the exam. 核心考点: 1.微内核操作系统 2.进程管理 3.线程模型,两种线程模型,与线程管理模型实现相关的各种概念 4.多道编程的好处,程序道数和吞吐量的关系,响应时间计算(不同的调度策略) 5.信号量、管程的非编程题 6.页式管理 7.同步/互斥喂金鱼问题 8.死锁算法,银行家算法,哲学家就餐问题 9.锁的实现 10.页面替换算法 11.段页式管理 12.磁盘参数计算 13.FAT文件系统 14.索引文件系统

15.文件系统相关的概念:文件夹、内存映射文件、访问效率、保证文件系统一致性的手段 Chapter 1:练习2,7 -2问题:你对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之间有什么看法?诠释你的想法。 答:在操作系统的上面是虚拟界面,其下面是物理机器。而物理机器下面是硬件,虚拟界面上面就是用户程序。显然,操作系统为用户程序提供了很好的虚拟界面,而应用程序很好滴在正界面上运行。1)本质上而言,OS也是个程序,用户程序也是个程序,两者扮演者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这样理解,操作系统通过虚拟界面为用户程序提供各种服务,用户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使用OS提供个各种服务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而言,是用户程序调用OS提供的各种服务。 2)而另一种角度看,OS是主程序,用户程序是子程序。启动OS后,OS将控制交给了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执行完后将控制交回给OS,这样而言,是操作系统调用主程序用户程序执行完后在返回操作系统。 3)对于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有好坏,这也是人造科学的主要特点。对次,我认为,OS和用户程序的关系不单是一种简单的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还是一种相互协调的调用。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动态关系。 -2问题:有人认为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应该由第三方提供,而不是OS的一部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如何判断一个软件是不是属于操作系统? 答:1)一般操作系统只是为I/O管理提供接,那样子可以实现其屏蔽设备差异性和提供并发访问。本质上,设备驱动程序是常驻内存低级硬件程序共享库。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硬件设备都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但像CPU、内存、主板、软驱、键盘、显示器等设备却并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也可以正常工作,而显卡、声卡、网卡等却一定要安装驱动程序,否则便无法正常工作。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硬件对于一台个人电脑来说是必需的,所以早期的设计人员将这些硬件列为BIOS能直接支持的硬件。换句话说,上述硬件安装后就可以被BIOS和操作系统直接支持,不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说,BIOS也是一种驱动程序。所以设备驱动有多种,如官方版、第三方版、微软认证版、发烧友修改版等 2)要界定一个软件是不是操作系统的那得先清楚OS是什么。OS扮演的是一个管理者和魔术师的角色,所以他能够全局地掌握计算机局势,管理计算机的资源,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并且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对此,OS 大概划分了几大领域:CPU管理、内存管理、外存管理、I/O管理。但是不是说每一个都是很清晰地划定界限的。

最新《编译原理与技术》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05(软件学院)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高级,低级 2.源程序,单词 3.自顶向下 4.综合,继承 5.结构,名称 6.非局部名字访问,参数传递 7.上下文有关,上下文无关,正规 8.abcd+*+ 二、(15分) 答:正规表达式(4)代表了这个程序段所有可能走过的全部步序列(5分)把A,T,B,I分别代表相应的基本块,E表示程序段的出口,则程序段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流(程)图:(5分) 转换为等价的确定状态自动机如下: 由上述确定状态自动机可以得到等价的正规表达式为:AT(BIT)*(5分) 如果没有画流程图而直接给出自动机可以给分。既没有画流程图,也没有画自动机,可以根据描述的理由是否能说明清楚酌情给分。 三、(20分) 答:1.FIRST(S)={a,b} FOLLOW(S)={$} FIRST(A)={a,b} FOLLOW(A)={b,$} FIRST(B)={b,ε} FOLLOW(B)={c,$} (6分,每个1分)。 2

3.分析符号串baabbb是否为该文法的句子的过程如下表所示:(7分)步骤栈输入串输出 1 $S baabbb$ 2 $BAb baabbb$ S →bAB 3 $BA aabbb$ 4 $BbAa aabbb$ A →aAb 5 $BbA abbb$ 6 $BbbAa abbb$ A →aAb 7 $BbbA bbb$ 8 $Bbbb bbb$ A →b 9 $Bbb bb$ 10 $Bb b$ 11 $B $ 12 $ $ B →ε 四、(25分) 答:1.文法G的拓广文法G`如下:(10分) S`→S S →Aa∣dAb∣Bb∣dBa A →c B→c 构造识别所有活前缀的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DFA)如下:

广工嵌入式系统-复习大纲2016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特点?SOC,SOPC的特点 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减,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特点:多样性、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实时性、创新性、可裁剪性 SOC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系统的面积,降低功耗和系统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SOPC首先它是片上系统,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其次,它是可编程系统,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2.嵌入式处理器有哪几类? 微控制器MCU,嵌入式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片上系统SOC,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 3.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各由哪些部分组成. 硬件: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内含外围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内存储器,看门狗及复位电路,人机交互和其他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组成。 软件:由驱动层,OS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4.ARM微处理器有何特点,RISC处理器特征与指令特点 特点:1.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采用RISC体系结构 3.大量使用寄存器 4.高效的指令系统 5.其他技术 RISC处理器特征与指令特点:1.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规整、简单、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 2.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3.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存储指令访问存储器,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5.ARM的thumb指令的特点 Thumb指令为16位长度,为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与等价的ARM代码相比较可节省30%-40%以上的存储空间,同时具备32位代码的所有优点 6.ARM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存储格式、指令流水线。 ARM工作状态:ARM状态和Thumb状态。存储格式:1.大端格式(big-endian) 2.小端格式(low-endian) 3级流水线:取指级、译码级、执行级 5级流水线:取指级、译码级、执行级、缓冲\数据级、回写级 7.ARM七种处理器模式各有何属性,切换的条件。 用户模式(usr):ARM处理器正常的程序执行状态,大部分任务执行在这种模式。 快速中断模式(fiq):当一个高优先级(fast)中断产生时会进入这种模式,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通道处理外部中断模式(irq):当一个低优先级(normal)中断产生时将会进入这种模式。用于通用的中断处理管理模式(svc):当复位或软中断指令执行时将会进入这种模式, 供操作系统使用的一种保护模式。 中止模式(abt):当存取异常时将会进入这种模式,用于虚拟存储及存储保护。 未定义模式(und):当执行未定义指令时会进入这种模式,软件仿真硬件协处理器。 系统模式(sys):供需要访问系统资源的操作系统任务使用,运行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任务 8.ARM状态下包括哪些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R13、R14、R15的作用。 通用寄存器:1.未分组寄存器R0-R7 2.分组寄存器R8-R14 3.程序计数器PC(R15) 状态寄存器:R16用作CPSR R13常用作堆栈指针 R14子程序连接寄存器 R15程序字数器(PC) 9.CPSR、SPSR寄存器的作用。 CPSR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 SPSR备份的程序状态寄存器 10.ARM有哪些异常?这些异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复位:复位电平有效时 未定义指令:遇到不能处理指令 软件中断:执行SWI指令产生,用于用户模式下的程序调用特权操作指令 指令预取中止:处理器预取指令的地址不存在或该地址不允许当前指令访问 数据中止:处理器数据访问指令的地址不存在或该地址不允许当前指令访问 IRQ:外部中断请求有效,且CPSR中的I位为0时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简述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10) 二、构造下列正规式相应的DFA(用状态转换图表示)(15) (1)1(0 | 1)*100 (2)0*10*10*10*1 (3)letter(letter | digit)* 三、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15) L1={a n b n | n≥1} L2={a n b m+n a m| n≥1,m≥0}

四、对下面的文法G: S→a | b | (T) T→T,S | S (1) 消去文法的左递归,得到等价的文法G2; (2) 判断文法G2是否LL(1)文法,如果是,给出其预测分析表。(15) 五、设有文法G[A]: A→BCc | gDB B→bCDE |ε C→DaB | ca D→dD |ε

E→gAf | c (1)计算该文法的每一个非终结符的FIRST集和FOLLOW集; (2)试判断该文法是否为LL(1)文法。(15) 六、对表达式文法G: E →E+T | T T →T*F | F F →(E) | I (1)造各非终结符的FIRSTVT和LASTVT集合; (2)构造文法的算符优先关系表。(15)

七、有定义二进制整数的文法如下: L →LB | B B →0 | 1 构造一个翻译模式,计算该二进制数的值(十进制的值)。(15)

简述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10)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是指从输入源程序开始到输出目标程序为止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就其过程而言,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工作阶段:①词法分析,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一个个的单词;②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③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即对各类语法单位,分析其汉一并进行初步翻译;④代码优化,以期产生更高效的代码;⑤目标代码生成,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低级语言指令形式。 二、构造下列正规式相应的DFA (用状态转换图表示)(15) (4) (5) (6) (1) (2) (3) 三、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15) L 1={a n b n | n ≥1} L 2={a n b m+n a m | n ≥1,m ≥0} G1: A →aAb |ab G1: S →AB A →aAb | ab B →bBa | ε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卷(广东工业大学1)

广东工业大学 《操作系统》试卷1 院系:计算机学院__ 专业:________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 操作系统是对 ( )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2.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 ) 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 3.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 ) 。 A、就绪状态 B、执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 4. 下面 ( ) 算法不是进程调度算法。 A、LRU B、FCFS C、SJF D、HPF 5.( ) 是一种只能进行 P 操作和 V 操作的特殊变量 A、调度 B、进程 C、同步 D、信号量 6. 解决“碎片”问题最好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 ) 。 A、页面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7. 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 ( ) 实现地址变换 A、页表 B、段表 C、段表和页表 D、空闲区表 8. 资源的有序分配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 ) A、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 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9. 与文件保护无关的操作是()。

A、口令机制 B、数据加密技术 C、访问控制表 D、访问前执行open操作,访问后执行close操作 10. 在许多系统中,用户是否能对某个文件进行相应的访问,将受()的共同限制。 A、用户优先级和访问控制表 B、用户优先级和访问权限表 C、用户优先级和文件口令 D、访问控制表和访问权限表 11. 为记录设备的情况,系统为每一类设备配置一张()。 A、设备控制表 B、逻辑设备表 C、设备分配表 D、设备开关表 12.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主要的硬件支持有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和()。 A 、时间支持 B 、空间支持 C 、地址变换机构 D 、虚拟存储 13. 一进程在获得资源后,只能在使用完资源时由自己释放,这属于死锁必要条件的()。 A 、互斥条件 B 、请求和释放条件 C 、不剥夺条件 D 、环路等待条件 14.在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哪一个算法会对优先权进行调整。 A 、先来先服务 B 、短进程优先 C 、高响应比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15. 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这是下列()同步机制准则。 A、空闲让进 B、忙则等待 C、有限等待 D、让权等待 16.关于存储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存储器是由指令的寻址方式所决定的进程寻址空间,由内外存共同组成。 B、覆盖、交换、请求式调入和预调入都是操作系统控制内存和外存数据流动的方式。 C、内存信息保护方法有:上下界保护法、保护键法、软件法等。 D、内存分配算法中,最先适应法搜索速度最快;最坏适应法碎片空闲区最少。 17.在 UNIX 系统中,设备作为()存在,除占据相应的节点位置外,并不占据实际的物理存储块,设备可采用文件的读写和保护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