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选择编程模式,如何实现最高传输速率

概述

下面的简单示例展示了如何测量最优的数据传输速率。该示例介绍了如何使用_mm_malloc() 和

_mm_free() 来替代malloc() 和free(),以便分配和释放在4K 边界上对齐的数据,这对于向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的DMA传输是最理想的。该示例未提供实际数据速率,只是展示实现高效数据传输所使用的技术。

主题

必须在确保4K 对齐的情况下分配数据以获得最佳的DMA性能。DMA在通过PCIe 向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传输数据时可实现较高的效率。

在定时循环之前使用_mm_malloc() 在MIC 分配数据。在循环内部传输数据时,请使用free_if(0) alloc_if(0)。下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代码版本。

如何运行代码:

**************

-bash-4.1$ icc -offload-build bwtest.c

-bash-4.1$ ./a.out -h

使用:

./a.out -h -a -d -n

-bash-4.1$ ./a.out

Bandwidth test. Buffer alignment: 4096. DeviceID: 0. Number of iterations: 20.

Size(Bytes) Send(Bytes/sec) Receive(Bytes/sec)

-bash-4.1$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p:/] cat bwtes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buffer alignment */

static int align = 4096;

/* device id */

static int device = 0;

/* number of interations in benchmarking loop */

static int niters = 20;

/* CPU buffer */

__declspec(target(mic))

static char* buf;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buffer sizes */

static const int bufsizes[] =

{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

262144,

524288,

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268435456,

536870912,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0

};

static void parse_options(int argc, char** argv)

{

int opt;

while ((opt = getopt(argc, argv, "ha:d:n:")) != -1) {

switch (opt) {

case 'a':

align = atoi(optarg);

if (align <= 0 || align & (align-1) != 0) {

printf("Invalid alignment %d\n", align);

exit(1);

}

break;

case 'd':

device = atoi(optarg);

if (device < 0) {

printf("Invalid device ID %d\n", device);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exit(1);

}

break;

case 'n':

niters = atoi(optarg);

if (niters <= 0) {

printf("Invalid number of iterations %d\n", niters);

exit(1);

}

break;

default:

printf("Usage:\n\t%s -h -a -d -n

\n", argv[0]);

exit(0);

}

}

}

static inline double get_cpu_time()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struct timeval tv;

if (gettimeofday(&tv, 0)) {

printf("gettimeofday returned error\n");

abort();

}

return https://www.doczj.com/doc/c07707420.html,_sec + https://www.doczj.com/doc/c07707420.html,_usec/1e6;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j;

double send;

double receive;

parse_options(argc, argv);

printf("Bandwidth test. Buffer alignment: %d. DeviceID: %d. Number of iterations: %d.\n\n",

align, device, niters);

printf("%20s %20s %20s\n",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Size(Bytes)", "Send(Bytes/sec)", "Receive(Bytes/sec)");

for (i = 0; bufsizes[i] > 0; i++) {

/* alloc CPU buffer */

buf = (char*) _mm_malloc(bufsizes[i], align);

if (buf == 0) {

printf("Cannot not allocate buffer (%d bytes)\n", bufsizes[i]);

abort();

}

/* alloc MIC buffer */

#pragma offload target(mic: device) \

in(buf : length(bufsizes[i]) free_if(0))

{}

/* The main benchmarking loop */

send = 0;

receive = 0;

for (j = 0; j < niters; j++) {

double start;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send */

start = get_cpu_time();

#pragma offload target(mic: device) \

in(buf : length(bufsizes[i]) alloc_if(0) free_if(0))

{}

send += get_cpu_time() - start;

/* receive */

start = get_cpu_time();

#pragma offload target(mic: device) \

out(buf : length(bufsizes[i]) alloc_if(0) free_if(0))

{}

receive += get_cpu_time() - start;

}

send /= niters;

receive /= niters;

printf("%20d %20.2f %20.2f\n",

bufsizes[i], bufsizes[i]/send, bufsizes[i]/receive);

软件英才网软件行业驰名招聘网站/* free MIC buffer */

#pragma offload target(mic: device) \

out(buf : length(bufsizes[i]) alloc_if(0))

{}

/* free CPU buffer */

_mm_free(buf);

}

return 0;

}

要点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_mm_malloc() 和_mm_free()(替代malloc() 和free())在4K 边界上实现数据缓冲对齐。4K 边界是DMA传输的最理想选择。此外,本文还提供了代码来针对不同的缓冲大小测量传输速率。这可以帮助您根据您的数据确定最佳的缓存大小。

下一步

要在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上成功调试您的应用,请务必通读此指南,并点击文中的超链接查看相关内容。本指南提供了实现最佳应用性能所要执行的步骤。

返回到“本机和卸载编程模式”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式例频率赫[兹] Hz s-1 力、重力牛[顿] N 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焦[耳] J 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 J/s 电荷量库[仑] C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 W/A 电容法[拉] F C/V 电阻欧[姆] S V/A 电导西[门子] Wb A/V 磁通量韦[伯] T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H Wb/m2 电感亨[利] C 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m cd?sr 光通量流[明] 1x 1m/ m2 光照度勒[克斯] Bq s-1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Gy J/kg 吸收剂量戈[瑞] Sv 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 [角]分 度 (″) (′) (°) 1″=( π/6408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 1r/min=(1/60)s-1 长度海里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节kn 1kn=1n mile/h =(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体积升L,(1) 1L=1dm3=10-3m3 能电子伏eV 1eV≈1.6021892×10-19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 tex 1tex=1g/km 常用压力单位换算表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 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 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

重量单位换算

重量单位换算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1000克 1千克=2市斤 1市斤=10两=500克 1两=50克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小学数学定理公式(一)

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2πrh+2πr2 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式:V=1/3Sh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 C = 小学所有数学公式

802.11N的传输速率计算方法

802.11n采用了MIMO多天线技术,当存在两根天线(即假如是2X2时),在每种带宽下它存在16 种速率(记为MCS0-MCS15 , MCS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当有 3 根或者 4 根天线都同时能够发射数据的时候, 理论上应该是1根天线时的3倍或4倍)。这16种速率 分别是: HT20 时:(MCS0-MCS7) 6.5M、13M、19.5M、26M、39M、52M、58.5M、65M (MCS8-MCS15) 13M、26M、39M、52M、78M、104M、117M、130M HT40 时:(MCS0-MCS7) 13.5M、27M、40.5M、54M、81M、108M、121.5M、135M (MCS8-MCS15) 27M、54M、81M、108M、162M、216M、243M、270M。 从上面可以看出,MCS8-MCS15分别是对应的MCS0-MCS7的两倍。这是因为在 MCS8-MCS15时,采用了MIMO技术,一个数据流会分成两部分,分别由两个stream发出 去,所以速度提高了一倍;而在MCS0-MCS7时,虽然两根天线也是同时发出信号,但这 两路信号是一样的,所以速度只有MCS8-MCS15的一半。 802.11 n采用多种调制技术,但是在上表中每一列速率对应的码率(即有效数据和发出的数据的比率)是不一样的,例如在MCS7和MCS15时,码率是5/6,而在MCS6和MCS14时,码率是3/4。 由于11n采用的是和11a/g 一样的OFDM方式,而OFDM是将一个宽的带宽正交地分割成几个小的子载波,这些子载波并行地传输数据。所以为了得到某个理论上的速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下面示范HT20在MCS7时速率的计算方式。 首先,每次传输的时间是4us(这点对于11a/11g相同),由于MCS7采用的是64QAM的调制技术,即每个子载波每次可传输6bit数据,同时,在MCS7时,码率(coding rate)是5/6, 在HT20时,OFDM将20M带宽分割成56个子载波,其中有效传输数据的子载波数目为 52。所以在HT20的MCS7时,速率=(1/4us)*(52*6bit)*5/6 = 65Mbit/s ,而当有多根天线时只要乘以天线的个数就可以。其它速率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 上述计算速率的方法同样适用于11a/11g。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 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 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频带就是指频率范围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信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

计量单位换算表

计量单位换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量单位换算表 面积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英亩(acre)=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英亩(acre) 1英亩(acre)=公顷(ha)=×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公顷(ha)=×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平方米(m2) 1平方米(m2)=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升(1) 1美品脱(pt)=升(1) 1美夸脱(qt)=升(1) 1美加仑(gal)=升(1) 1桶(bbl)=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立方英寸(in3)=立方厘米(cm3) 1英加仑(gal)=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立方米(m3)=升(liter) 1立方米(m3)=1000升(liter)=立方英尺(ft3)=桶(bbl) 长度换算 1千米(km)=英里(mile) 1米(m)=英尺(ft)=码(yd) 1厘米(cm)=英寸(in) 1英寸(in)=厘米(cm) 1海里(n mile)=千米(km) 1英寻(fm)=(m) 1码(yd)=3英尺(ft) 1杆(rad)=英尺(ft) 1英里(mile)=千米(km) 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英里(mile) 质量换算 1长吨(long ton)=吨(t) 1千克(kg)=磅(lb) 1磅(lb)=千克(kg)[常衡] 1盎司(oz)=克(g) 1短吨()=吨(t)=2000磅(lb) 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短吨()=长吨(long ton)密度换算 1磅/英尺3(lb/ft3)=千克/米3(kg/m3) API度=℃时的比重-

传输速度的计算

传输速度的计算 ------分隔线---------------------------- 时间:2009-10-06 10:00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341次 就传输线a点至b点,我们都必须计算讯号在电路板上的传导速度才行,但这又和许多系数息息相关,包括导体(通常为铜箔)的厚度与宽度,基板厚度与其材质的电介系数(Permittivity)。尤其以基板的电介系数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传导速度与基板电介系数的平方根 就传输线a点至b点,我们都必须计算讯号在电路板上的传导速度才行,但这又和许多系数息 息相关,包括导体(通常为铜箔)的厚度与宽度,基板厚度与其材质的电介系数(Permittivity)。 尤其以基板的电介系数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传导速度与基板电介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以常见的FR-4而言,其电介系数随着频率而改变,其 公式:ε =4.97-0.257 log 以Pentium II 的频率信号为例,其上升或下降缘速率典型值约在2V/ns,对2.5V的频率信号而 言,从10%到90%的信号水平约需1ns的时间,依 公式:BW=0.35/ 可知频宽为350MHZ。代入公式可知电介系数大约是4.57。 如果传导的是两片无穷大的导体所组成的完美传输线,那么传输的速度应为5.43 inch/ns。 但对电路板这种信号线(Trace)远比接地层要细长的情况,则可以用微条(Micro strip)或条线 (Strip line)的模型来估算。对于走在外层的信号线,以 微条的公式:inch/ns 可得知其传输速度约为6.98 inch/ns 对于走内层的信号线,以 条线的公式:inch/ns 可得知其传输速度约为5.50 inch/ns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视贯穿孔(Via)的影响。一个贯穿孔会造成24 ps左右的延迟,举例而言,频率产生器到芯片A的频率线长为12 inch,并打了4个贯穿孔;到B为7 inch,没有贯穿孔,则两者之间的频率歪斜为 (12-7)/6.98+(0.024X4)=0.81 ns。

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等的计算

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符号率计算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 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QPSK、各种QAM调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 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 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 符号又称单位码元,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 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个),则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 此时比特率与符号率的关系是: 比特率=符号率*log2 m,比如QPSK调制是四相位码,它的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四个比特数据信息,即m=4,则比特率=2*符号率,这里“log2 m”又称为频带利用率,单位是: bps/hz。 另外已调信号传输时,符号率(SR)和传输带宽(BW)的关系是: BW=SR(1+α),α是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当它的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占用的带宽最小,但由于波形拖尾振荡起伏大(如图5-15b),容易造成

码间干扰;当它的取值为1时,带外特性呈平坦特性,占用的带宽最大是为0时的两倍;由此可见,提高频带利用率与"拖尾"收敛相互矛盾,为此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 0.1 5。 例如,在数字电视系统,当α= 0.16时,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为8M,那么其符号率=8/(1+ 0.16)= 6.896Ms/s。 如果采用64QAM调制方式,那么其比特率= 6.896*log2 64= 6.896*6= 41.376Mbps。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1KJ=1000J 1MJ=1000KJ=1000000J 1GJ=1000MJ=1000000KJ=00J 1焦耳= 因此1千瓦时=1000W×3600秒=3600千焦 供热热量单位换算与节能计算实例 单位换算与计算虽然论坛经常讨论,在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下,大家关注程度更加高涨,真是可喜可贺啊!最近,我编制了几篇公司供热节能指标考核文件,将大家比较关心的主要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以望共同提高: % 1、能量、能耗、热耗、热量等一系列术语在供热领域其含义及单位是一致的,大家不必要去怎样表达,这些物理量在结合时间、空间等条件时在计算上就变得复杂起来,所以,供热一般计算时一定理解物理量含义,而不必要理会推导过程,去除有些条件,使计算变得简化。 2、热量单位常用的三种形式,大家要分清哪种单位是常用的及应用表达环境,分述如下: (1)、焦耳(J)、千焦(KJ)、吉焦(GJ),工程计算广为采用,国际单位制。热力计算、热计量、热量化验等实际操作中常见,国家标准及图表、线图查询等规范性技术文件中主要表达的单位。但是,其他导出单位及工程习惯相互交织,使得这种单位在今天热力计算中不是很方便。 (2)、瓦特(W)、千瓦(KW)、兆瓦(MW),工程导出单位,是供热工程常用单位,如热水锅炉热容量:7MW、14MW、29MW、56MW...等,习惯上常说到的10t、20t、40t、80t...等锅炉,相当于同类容量蒸汽锅炉的设计出力.工程上热水锅炉和换热站热计量仪表、暖通供热设计计算、估算、供热指标等,广泛采用。

(3)、卡(car)、千卡(Kcal)...,已经淘汰的热量单位,但是工程中还在使用,特别是大量的技术书籍,例如煤的标准发热量7000KCal,等. 3、供热指标核算、计算及测算时,我给大家推荐4个基本换算式,在这些工作计算的结果,虽然有点误差,但是已足够精确。如果一定精确计算,则要查有关图表手册了: (1)、1W=, 1Kcal=; (2)、1t饱和蒸汽===60万Kcal; (3)、1kg标煤=7000Kcal=29300KJ; (4)、热工当量1Kcal=. 1W=(热工当量是换算式,不是物理关系式,热力计算常用). 4、北京地区供热实现节能的主要指标值(采暖期4个月) # (1)、第一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2)、第二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3)、第三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注:北京第一步节能主要指标为2000年前最好水平,各地参照时,先将此4个月的指标值折算一个月,北方地区采暖期有6各月或7各月的,按采暖期制定考核指标,月考核先挂账,终了节能绩效结算. 5、能耗指标考核计算实例 (1)、例1,我热力公司呼和浩特某开发区8座汽水换热站2010年制定节能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当地供暖期为6个月,统计连续3年采暖期的能耗年报表,经过数据分析及价格测算,初步确定了各换热站汽耗指标为160Kg汽/m2,整个采暖期.已知,当地设计面积热指标是65W,各站蒸汽计量,蒸汽为饱和蒸汽,工作压力小于.问采暖期折算每平米标煤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折算热量是多少与北京地区哪个节能指标较接近 解:A,×=112000W=130256Kcal; B,130256/7000=标煤,(接近北京第一步节能指标,按6个月折算,×6/4=标煤); C,112000w/180d/24h=m2.(远低于设计值) 关于确定煤耗指标先从技术角度分析,同时必须考虑燃料的价格,因为节能指标的制定,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找出能源管理的盈亏点,方可真正找出节能的途径,不可玩起数字游戏.定汽耗指标时,要测算蒸汽生产成本及管损才有意义. ~ (2)、例2,我公司另一座热水锅炉房,没有上供热热水计量仪表,制定出6个月采暖期煤耗指标为:43Kg煤/m2,煤的低位发热量为5400Kcal,问折算成采暖期每平米汽耗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热耗是多少折算标煤是多少 解:a,43×5400=232200Kcal=270049W; b,270049/700000=(饱和蒸汽); c,270049w/180d/24h=m2,6个月; d,折算标煤:43×5400/7000=.(如果采暖期每平米按标煤订煤耗指标,就是这个计算值,也不一定有实际意义). 这个实例提供了热计量及燃料计量.电计量、水计量等在考核范围内一切物化、量化方面计量的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计量统计,加强节能考核及分析,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区别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 区别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区别2011-10-12 12:01带宽是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也就是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位/秒"(bit/s)。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是有区别的,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其单位是赫兹,过去的通信主干线路都是用来传送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带宽表示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但是,当通信线路用来传送数字信号时,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数据率就应当成为数字信道的最重要指标,不过习惯上仍延续使用"带宽"来作为"数据率"的同义词。 传输速率--一般指的是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但也可能不是,如果仅仅就这四个字而言,应该指的是当前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过,默认的说法认为是指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如果你写论文,就应该写明是"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这个指标指的是数据在信道内每秒钟可以传输多少比特,单位是bit/s,或者bps。二者只是写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带宽--指的是信道的宽度,单位是Hz。但是,在非正式场合,也经常有人把"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说成"带宽"。这也可能是楼主产生迷惑的主要原因。 其实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完全不是一回事,二者单位不同。但是非正式场合经常用带宽来表示数字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这也是事实,就是专家也经常这样讲。所以,非正式场合时可以这样说的,也没人会说你说错了,但是正式场合,比如起草文件,写论文时,就不能这样说了。 还有,虽然有Nyquist定理和Shannon定理给出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之间的关系,但是那只是理论值。所谓理论值,也就是说,最多达到这个数值,一般都要打点折扣的,具体打多少折,要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的性能。

带宽与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

带宽与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 2008-04-22 10:16:58|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 bps 1Mbps=10^6 bps 1Gbps=10^9 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

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 Rmax=(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 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 Rmax=(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1.压力单位: 1 公斤力/厘米2(kgf/cm2) = 0.0981 MPa 1 毫米水柱(mmH2O) = 9.81×10-6 MPa 1 巴(bar) = 0.1 MPa 1 毫米水银柱(mmHg) = 1.333×10-3 MPa 1 标准大气压(atm) = 0.1013 MPa 1 英寸水柱(inH2O) = 2.49×10-4 MPa 1 磅/英寸2(psi,lb/in2) = 6.89×10-3 MPa 1 英尺水柱(ftH2O) = 2.984×10-3 MPa 1 盎司/英寸2(ozf/in2) = 4.31×10-4 MPa 1 英寸汞柱(inHg) = 3.386×10-3 MPa 2. 面积单位: 1 in 2 = 6.452×10-4 m2 1 mi 2 = 2.59×106 m2 1 ft 2 = 0.0929 m2 1 km 2 = 106 m2 3. 体积单位: 1 升(L,dm3) = 10-3 m3 1 in3 = 0.01639 L 1 美国加仑(USgal) = 3.78543 L 1 ft3 = 28.317 L 1 英国加仑(UKgal) = 4.54374 L 1 美国夸脱(qt) = 0.94636 L 1 美国桶(bbl,石油) = 158.98 L 4. 质量单位: 1 牛顿(N) = 0.10 2 kg 1 磅(lb) = 0.454 kg 5. 长度单位 1 英寸(in) = 0.0254 m

1 英里(me) = 1609.35 m 1 英尺(ft) = 0.3048 m 1 微米(μm) =10-6 m 6. 温度单位: (℉- 32)×5/9 = ℃ K - 273.15 = ℃ 7. 流量单位: 7.1 体积流量单位 1 m3/h = 0.01667 m3/min 1 UKgal/min = 4.546×10-3 m3/min 1 L/min = 10-3 m3/min 1 USgal/min = 3.785×10-3 m3/min 1 ft3/h = 4.719×10-4 m3/min 1 美国桶/天(bbl/d) = 1.104×10-4 m3/min 7.2 质量流量单位 1 kg/h = 0.01667 kg/min 1 lb/h = 7.56×10-3 kg/min Cv值:水流量(US gal/min)于60℉下,流经差压为 1psi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Cv×1000=l/min) kv值:水流量(L/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KV值: 水流量(m3/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S值:气动元件有效截面积(mm2) S.T.P = 标准温度及压力(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N.T.P = 正常温度及压力(2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M.S.C = 公制标准情况(15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ANR = 温度:20 ℃及相对湿度:65% 流量系数之间的转换:CV = 1.17 KV S = 18.45 CV

带宽、数据通信速率等关系.

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信道容量、信号传输速率关系 一、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二、信号传输速率 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三、带宽W: 1、在模拟信号系统领域: 信道可以不失真地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每秒传输的信号周期数。带宽用来标识传输信号所占有的频率宽度,这个宽度由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决定,两者之差就是带宽值,因此又被称为信号带宽或者载频带宽,单位为Hz。在信号传输系统中,系统输出信号从最大值衰减3dB的信号频率为截止频率,上下截止频率之间的频带称为通频带,用BW表示。 2、在数字系统领域: 四、信道容量: 信道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最大信号量,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信道容量有时也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位数(称信道的

数据传输速率,位速率),以位/秒(b/s)形式予以表示,简记为bps。 五、数据传输率: 信道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信道容量和信道带宽具有正比的关系:带宽越大,容量越大。 六、波特率RB 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波特率(Baud rate)一般小于等于调制速率。 若数字传输系统,波特率又称码元速率。指每秒信号的变化次数。若数字传输系统所传输的数字序列恰为二进制序列,则等于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而在多电平中则不等同。单位为"波特",常用符号"Baud"表示,简写为"B"。 七、码元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式为: Rb=RB*。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八、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新旧)对照换算-五洋恒泰收集:五洋恒泰/李金波 常用计量单位(新旧)对照换算

兆帕与千牛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①没法换算,不是一个类型。帕是压强,牛是力。1帕=1牛/1平方米。 1000牛的力作用到10平方厘米上,产生的压强是1兆帕。 ②MPa=1000000Pa 1Pa=1N/平方米1厘米水柱=0.01*10*1000=100Pa 1 kgf/cm2 = 98.07 kPa (一公斤压力相当于一个大气压) 我们通常所说的mpa和kg在燃气等管道上指的是压强,由于工程中对压强都说成应力,简称力,故这个力与普通的力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它是指压强,而且通常所说的kg(应)力指的是千克/平方厘米。 因此对于你提的这个问题就很难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了,简明点:MPa=10kg,这个是近似的,是在将重力加速度取10(正常是9.8)时得到的。 具体的推导可以由一下几个公式推导过来: (1).1kg=10N (2).1Pa=1N/M2 (3).1MPa=1000,000Pa (4).1M2=10,000CM2

就可以推导出1MPa=10KG/CM2 即通常所说的1MPa=10KG(这个只是对工程中的省略说法,它们带上单位后是不能画等号的) 10KN=1吨(T) 即:5000N=50MPa 6000N=60MPa 200KN=2000MPa 300KN=3000MPa 500KN=5000MPa SZ15型-15克液压注塑机技术参数: 1.每次注塑重量15克 2.注射柱塞直径20毫米 3.注射最大压力210兆帕 4.注射速率15克/秒 5.模板最大开距345毫米 6.允许模具厚度150-200毫米 7.模具定位孔直径Φ60毫米 8.拉柱水平方向内净尺寸204毫米 9.模板行程145毫米 10.最大成型面积60毫米 11.锁模力200千牛顿 12.加热用变压器容量功率2千伏安 13.电机型号及功率Y112M-4千瓦 14.油泵型号及最大排油量SV10-5 20.9公升/分 15.注射时油泵工作压力15兆帕 16.合模时油泵工作压力7兆帕 17.喷嘴球径SR10毫米 18.外型尺寸1420*1050*2320毫米 19.重量800公斤 长度 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0.3048米(m)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l米=100厘米=1000毫米 英制:码(yd)、英尺(ft)、英寸(in)。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 换算:1码=0.9144米,1英尺=0.3048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 1米=1.0936码=3.2808英尺。 2)质量(重量)单位 公制: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1磅=16盎司=7000格林,1盎司=437.5格林 换算:1磅=0.4536千克=453.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0648克。 1千克=2.2046磅, 1克=15.432格林,1千克=35.27盎司 3)面积单位 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1米2=10000厘米2,1厘米2=100毫米2 英制:码2(yd2) 换算:1米2=1.196码21码2 = 0.8361米2 4)力的单位 公制: 牛顿(N)、厘牛顿(cN)、daN 。1牛顿(N)=100厘牛顿(cN),1千克力(kgf)=1000克力(gf),1 daN=10牛顿(N)。 英制:磅力(lbf) , 盎司力(oz) 换算: 1千克力(kgf)=9.807牛顿(N),1克力(gf)=0.9807厘牛顿(cN),1千克力(kgf)=2.2磅力(lbf) 1牛顿(N)=0.225 磅力(lbf), 1盎司力(oz)=28.35克力(gf)=0.06237磅力(lbf) 4)容积单位 公制:米3、升、毫升。1米3=1000升,1升=1000毫升。 英制:加仑、码3。 换算:1米3=1.308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546升(英制),1加仑=3.78升(美制)。5)面密度单位 公制:千克/米2(kg/m2),克/米2(g/m2)。 英制:盎司/码2(oz/yd2)。 换算:1千克/米2=29.4535盎司/码2 1盎司/码2 =33.91克/米2

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

简介: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电脑装置带宽列表 一、信道的概念 信道,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是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所经过的传输媒质,这是狭义信道的定义。广义信道的定义除了包括传输媒质,还包括信号传输的相关设备。 信道容量是在通信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根据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给定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其以任意小的差错概率传输信息的极限速率。信道容量的单位为比特每秒、奈特每秒等等。香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出信息论,并给出了信道容量的定义和计算信道容量的数学模型。他指出,信道容量是信道的输入与输出的互信息量的最大值,这一最大取值由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决定。 二、信道的分类 (一)狭义信道的分类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存储信道三类。 1. 有线信道 有线信道以导线为传输媒质,信号沿导线进行传输,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导线附近,因此传输效率高,但是部署不够灵活。这一类信道使用的传输媒质包括用电线传输电信号的架空明线、电话线、双绞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等等,还有传输经过调制的光脉冲信号的光导纤维。 2. 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主要有以辐射无线电波为传输方式的无线电信道和在水下传播声波的水声信道等。 无线电信号由发射机的天线辐射到整个自由空间上进行传播。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地波传输:地球和电离层构成波导,中长波、长波和甚长波可以在这天然波导内沿着地面传播并绕过地面的障碍物。长波可以应用于海事通信,中波调幅广播也利用了地波传输。 天波传输:短波、超短波可以通过电离层形成的反射信道和对流层形成的散射信道进行传播。短波电台就利用了天波传输方式。天波传输的距离最大可以达到400千米左右。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反射与散射,形成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多条随时间变化的传播路径,电波信号经过这些路径在接收端形成相长或相消的叠加,使得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呈随机变化,这就是多径信道的衰落,这种信道被称作衰落信道。 视距传输:对于超短波、微波等更高频率的电磁波,通常采用直接点对点的直线传输。由于波长很短,无法绕过障碍物,视距传输要求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没有物体阻碍。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视距传输的距离有限,最远传输距离 d 与发射天线距地面的高度 h 满足。如果要进行远距离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