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质量控制

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质量控制

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质量控制
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质量控制

伊和乌素苏木1:10000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质量控制

葛岱峰,马涛,刘江,关春波,魏增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First-Stag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Layou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1:10000 Topographic Map in Yihewusu Township

Ge Daifeng, Ma Tao, Liu Jiang, Guan Chunbo, Wei Zengming (The College of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8, China.)

摘要:本文在面积较大、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沙漠地区,布设、施测了1:10000

地形图测绘所需的I级GPS平面控制网。布网时把现代GPS测量方法和传统测量方法

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了控制网的可靠性;通过控制网优化设计、合理配置

观测时段和使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手段,在最不利的图形条件下,节省了工作量,达到了

较理想的精度要求效果。

关键词:首级平面控制网质量控制图形条件精度分析

Abstract: In study area, Lying and surveying the I-level GPS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for the 1:10000 topographic map in a larger, complex terrain, inconvenient desert area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network, combining with the modern GPS measurem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s an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various factors. Through the designed optimization control network, deployed the time reasonably and used the properly measure of quality control, saving a lot of workload and achieving a more satisfactory precision in the most adverse terrain conditions.

Keywords: First-Stag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Quality Control; Graphic Conditions; Accuracy Analysis

测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东部伊和乌素苏木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南缘,地理位置约东经108°20′00″,北纬39°59′30″。测区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约550km2。测区内总体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高差起伏较大,交通不便,地形破碎,盐池、沼泽地、沙丘众多,风积、剥蚀作用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和沙丘移动等问题的影响,使目前草地生产能力低下,牲畜数量锐减,更主要的是草场沙漠化的趋势明显,生态环境堪忧。介于上述情况,科学评价出该区域水资源的储量和质量,使生产经营结构转型。为配合水资源评价项目,在项目区内测绘了1:10000地形图。

1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1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测区内受沙丘移动影响大,在550km2的范围内,仅保留3个国家等级的控制点,分别为Ⅱ老龙哈拉,Ⅲ毫庆柴登,Ⅲ乌兰识巴太;属于1980年西安坐标系。3个已知点线状分布,东西走向,相距约20公里。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国家规范。按照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原则,先在测区内布设I级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首级平面控制网,在首级平面控制网内共布设24个GPS点,含3个已知点。布网时考虑到首级平面控制点尽量覆盖整个测区,便于利用RTK (Real- time kinematic)进行图根平面控制测量;考虑测区范围和已知点分布位

置,采用网连式布设全面网图形,使控制网有较多的复测边和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的检核,以增强网的几何强度和可靠性;在一般情况下,同步观测环各边长度在5公里左右,特殊情况适当增减,但注重控制网的图形条件;尽量避免多路径效应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因素的影响。首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首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图

Fig 1 The layout of first-stag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1.2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首级平面控制网施测采用4台华测X20-GPS信号接收机,接收机静态测量标称精度为:水平±5㎜+1ppm,垂直±10㎜+1ppm;动态测量标称精度为:水平±10㎜+1ppm,垂直±20㎜+1ppm。设计同步观测时段不少于45分钟。

2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质量控制

2.1 图形条件的控制

不论是传统的三角网,还是现代GPS网,图形条件直接影响控制网的精度。理论上的理想图形,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到地形和其它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只能尽量争取。布网时,尽量使同步观测环长边的长度不超过短边长度的2-3倍,尽量使各三角形的内角大于30°。

2.2 多路径效应误差的控制

测区内盐池、沼泽地众多,而且聚集,面积较大。大面积的水面反射卫星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产生干涉,这种干涉时延效应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严重时将引起信号的失锁。为减小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影响,布点时尽量远离盐池、沼泽地水面,远离高压线、变压器,宁可适当改变图形条件,也要防止多路径效应误差的产生。

2.3增强控制网的几何强度和可靠性

采用网连式本身就增强了网的几何强度,但个别点又进行了处理,例如连接Ⅲ乌兰识巴太和I022,对增强控制网的几何强度,提高I003和I007的精度是有益处的。网连式使相邻同步图形之间有2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接,并有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的检核,对于交通不便、面积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控制网具有较高

的可靠性。

2.4 加大观测值的权,提高控制网精度

对于图形条件不理想的点,适当增加多余观测,加大观测值的权,提高控制网精度。例如连接Ⅲ毫庆柴登、I009和I011,构成同步观测闭合图形,属于多余观测。可使I004-I008边长相对中误差由1/33024提高到1/34254,虽然不显著,但有效果。

2.5 剔除观测值粗差、调整基线解算参数,提高控制网精度

平差使用华测Compass 静态数据处理软件。由于多路径效应误差、接收卫星信号等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产生粗差。平差时先剔除观测值粗差,将不连续的观测数据删除,同时调整基线解算参数。图2所示基线I001-I002观测数据图,可见各颗卫星的跟踪情况,27、21、31号卫星信号中断,表明接收机发生了失锁等情况。图3、图4反映基线I001-I002的残差和整数解。通过调整基线解算参数,得到基线I001-I002较满意的解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2 基线I001-I002观测数据图 图3 基线I001-I002残差图

Fig 2 Baseline I001-I002 of observational data Fig 3 Baseline I001-I002 of residual value

图4 基线I001-I002整数解图 图5 基线I001-I002解算结果

Fig 4 Baseline I001-I002 of integer solution Fig 5 Baseline I001-I002 of solution results

图6所示基线I014-I015观测数据图,接收卫星信号非常理想。图7、图8反映基线I014-I015的残差和整数解,图9反映基线I014-I015解算结果。与基线I001-I002相比较,可知剔除观测值粗差、调整基线解算参数的重要性。

图6 基线I014-I015观测数据图图7 基线I014-I015残差图Fig 6 Baseline I014-I015 of observational data Fig 7 Baseline I014-I015 of residual value

图8 基线I014-I015整数解图图9 基线I014-I015解算结果Fig 8 Baseline I014-I015 of integer solution Fig 9 Baseline I014-I015 of solution results

3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分析

平差时将网内24个点整体平差,由于Compass软件在平差时只能输入2个已知点,故用Ⅱ老龙哈拉、Ⅲ乌兰识巴太计算,用Ⅲ毫庆柴登做检核。二维约束平面距离平差值如附表所示。从附表可以看出,共测绘基线59条,最弱边是I013-I020,相对中误差1/26321,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20000。检核点Ⅲ毫庆柴登,实测坐标值X=4431087.8790米,Y=270222.8496米,与理论值相比较,△X= -0.0210米,△Y= -0.0004米,点位误差为0.021 米,满足规范要求。其它精度较低的是距已知点较远、图形条件、几何强度不理想处于边缘位置的边,但均满足规范要求的精度。精度较高的是各种条件都理想的边。

4 结语

伊和乌素苏木1:10000地形图测绘首级平面控制网,在布设时把现代GPS 测量方法和传统测量方法相结合,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控制网主次分明,确保了网的可靠性。通过控制网优化设计、合理配置观测时段

附表平面距离平差值

起点止点北向(x)/中误差东向(y)/中误差平距中误差相对中

误差(m) (m) (m) (m)

I021 I001 1208.9881 0.0031 4700.1171 0.0774 4853.1179 0.0774 1: 62676 I002 -2860.8309 0.0032 6269.4573 0.0848 6891.3314 0.0849 1: 81173 I005 -3521.7014 0.0024 -2659.9356 0.0467 4413.3478 0.0468 1: 94384 I006 -7061.0485 0.0023 -6.4031 0.0448 7061.0514 0.0449 1: 157306 I022 -5039.7017 0.0020 2998.8354 0.0420 5864.4358 0.0421 1: 139333

Ⅲ毫庆柴登I009 4398.0801 0.0021 1875.2117 0.0559 4781.1638 0.0560 1: 85411 I011 2427.4270 0.0021 -2007.0648 0.0500 3149.7160 0.0501 1: 62898 I014 609.7599 0.0023 -5188.0350 0.0567 5223.7452 0.0567 1: 92056 I015 -5940.4298 0.0025 -5601.1972 0.0608 8164.6871 0.0608 1: 134269 I020 -5102.1866 0.0033 1327.5460 0.0906 5272.0666 0.0907 1: 58138

I001 I002 -4069.8190 0.0035 1569.3402 0.0996 4361.9096 0.0997 1: 43752 I022 -6248.6899 0.0032 -1701.2817 0.0816 6476.1474 0.0816 1: 79352

I002 I022 -2178.8709 0.0033 -3270.6219 0.0871 3929.9423 0.0871 1: 45107

I003

I007 -3220.6142 0.0054 -1583.0197 0.1214 3588.6359 0.1215 1: 29539 I022 1823.5391 0.0042 -2389.2934 0.0979 3005.6643 0.0980 1: 30662 Ⅲ乌兰识巴太-3104.0201 0.0044 -6477.6202 0.1041 7182.9315 0.1042 1: 68965

I004 I005 -3172.9011 0.0039 1512.0558 0.0931 3514.7708 0.0932 1: 37722 I008 -84.1821 0.0039 -3286.9227 0.0959 3288.0005 0.0960 1: 34254 I009 -6273.1416 0.0040 -2280.7488 0.0915 6674.8873 0.0916 1: 72853

I005

I006 -3539.3471 0.0021 2653.5325 0.0402 4423.5973 0.0402 1: 110006 I008 3088.7190 0.0041 -4798.9784 0.1008 5707.0464 0.1009 1: 56568 I009 -3100.2405 0.0024 -3792.8046 0.0616 4898.6588 0.0616 1: 79509 I022 -1518.0003 0.0021 5658.7710 0.0404 5858.8407 0.0405 1: 144840 Ⅲ乌兰识巴太-6445.5596 0.0026 1570.4442 0.0667 6634.1189 0.0668 1: 99345

I006

I009 439.1066 0.0026 -6446.3371 0.0657 6461.2751 0.0658 1: 98245 I022 2021.3468 0.0020 3005.2385 0.0371 3621.7815 0.0372 1: 97390 Ⅲ乌兰识巴太-2906.2125 0.0026 -1083.0883 0.0683 3101.4757 0.0683 1: 45408

I007

I022 5044.1534 0.0047 -806.2737 0.1098 5108.1856 0.1099 1: 46493 Ⅲ乌兰识巴太116.5941 0.0046 -4894.6006 0.1092 4895.9890 0.1093 1: 44786

I008 I009 -6188.9595 0.0040 1006.1739 0.0997 6270.2157 0.0998 1: 62857

I009

I011 -1970.6531 0.0019 -3882.2765 0.0446 4353.7965 0.0446 1: 97622 I012 -7078.9751 0.0025 -1738.6259 0.0562 7289.3559 0.0562 1: 129612 Ⅲ乌兰识巴太-3345.3191 0.0022 5363.2487 0.0541 6321.0440 0.0541 1: 116802

I011

I012 -5108.3220 0.0023 2143.6505 0.0459 5539.8729 0.0459 1: 120633 I014 -1817.6670 0.0021 -3180.9702 0.0432 3663.6709 0.0433 1: 84609 I015 -8367.8568 0.0023 -3594.1324 0.0496 9107.0750 0.0497 1: 183265 Ⅲ乌兰识巴太-1374.6660 0.0024 9245.5252 0.0535 9347.1623 0.0535 1: 174579

I012

I014 3290.6550 0.0024 -5324.6207 0.0479 6259.3926 0.0480 1: 130449 I015 -3259.5348 0.0026 -5737.7829 0.0524 6598.9939 0.0525 1: 125714 Ⅲ乌兰识巴太3733.6560 0.0026 7101.8747 0.0582 8023.5162 0.0582 1: 137824

I013 I015 2494.8958 0.0049 -7723.7969 0.1336 8116.7446 0.1337 1: 60691 I016 -578.9016 0.0051 -4202.1174 0.1418 4241.8060 0.1419 1: 29894 I020 3333.1390 0.0047 -795.0537 0.1301 3426.6494 0.1302 1: 26321

起点止点北向(x)/中误差东向(y)/中误差平距中误差相对中

误差(m) (m) (m) (m)

I014 I015 -6550.1897 0.0017 -413.1622 0.0408 6563.2072 0.0408 1: 160901 I017 -1398.2658 0.0019 -4150.8869 0.0551 4380.0696 0.0551 1: 79429 I019 -7685.4563 0.0020 -5057.9128 0.0557 9200.4739 0.0557 1: 165059 I020 -5711.9465 0.0030 6515.5810 0.0832 8664.8213 0.0832 1: 104130

I015 I016 -3073.7974 0.0045 3521.6794 0.1279 4674.4472 0.1280 1: 36530 I017 5151.9239 0.0020 -3737.7247 0.0575 6364.9749 0.0575 1: 110614 I019 -1135.2665 0.0020 -4644.7506 0.0581 4781.4786 0.0581 1: 82295 I020 838.2432 0.0028 6928.7432 0.0795 6979.2646 0.0795 1: 87764

I016 I020 3912.0406 0.0045 3407.0638 0.1289 5187.6917 0.1290 1: 40222

I017

I018 -1219.9020 0.0018 -4769.1160 0.0504 4922.6647 0.0505 1: 97565 I019 -6287.1904 0.0014 -907.0259 0.0409 6352.2799 0.0409 1: 155302 Ⅱ老龙哈拉-7410.0731 0.0017 -5949.5577 0.0484 9502.9690 0.0484 1: 196165

I018

I019 -5067.2885 0.0018 3862.0901 0.0515 6371.2756 0.0515 1: 123643 Ⅱ老龙哈拉-6190.1712 0.0018 -1180.4417 0.0536 6301.7189 0.0536 1: 117541

I019 Ⅱ老龙哈拉-1122.8827 0.0016 -5042.5318 0.0473 5166.0422 0.0473 1: 109240 I022 Ⅲ乌兰识巴太-4927.5592 0.0027 -4088.3268 0.0678 6402.7538 0.0679 1: 94335 和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手段,在最不利的图形条件下,节省了工作量,达到了较理想的精度要求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绍铨,张华海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测绘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王耀强.测量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覃辉.土木工程测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葛岱峰(1957-),男,内蒙古卓资县人,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平面控制点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选择 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一般是现在中比例尺(1:10000-1:100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网设计。根据测区内现有的国家控制点或测区附近其他工程部建立的可资利用的控制点,确定与其联测的方案及控制网点位置。在布网方案初步确定后,可对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必要时对初定控制点作调整。然后到野外去勘探、核对、修改和落实点位。如需测定起始边,起始边的位置应优先考虑。如果测区没有以前的地形资料,则需详细勘察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的拟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满足相应工程的基本要求《公路勘测规范》 (JTJ061-99)中规定。公路平面控制网应满足一下要求。 (1)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对于钢尺量距导线,相邻点间还要地势平坦,以便于量边长。 (2)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进行加密、扩展、寻找和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 高程控制点的选择 高程控制点通常以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成为水准点。水准点的选定应满足一下要求。 (1)水准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便于施测,坚实、稳固的地方。 (2)水准路线赢尽可能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 (3)在选择水准点时,应考虑到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加密。 (4)应考虑到便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5)水准网应布设成附和路线,结点网或环形网。 平面控制点的埋设 平面控制测量的标石中心就是控制点的实际点位。所有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坐标、距离、角度、方位角等都是以标石中心标志位准。因此,标石的任何损坏或位移都会使控制测量成果失去作用或精度受到很大影响。可以说,埋设稳定、坚固和耐久的中心标石,是保证控制测量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为三角网,国家三角测量规范按三角网等级和地质条件将中心标石分为8种规格。 公路工程测量控制网三角点或导线点标石一般采用混凝土桩。当有整体坚固的岩石或建筑物时,三角点或导线点可设在岩石或建筑物上。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 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布设时要求做到: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如图,AB、AC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 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 3建筑方格网 在建筑物比较密集或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

国家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与方案

一、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足够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㈠传统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当时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的测绘技术水平,我国决定采取传统的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的基本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的地区布设了一等电磁波测距导线。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等级。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的,它是国家三角网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 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三、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监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 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监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四、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可以采用三角网、导线网、GPS网等形式。 一、国家基本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布设形式有三角锁、精密导线、插点等形式。 二、城市及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施工放样等目的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或工程控制网。 三、小地区控制网 1.小地区控制网:在小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 2.分类: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第Ⅰ标段 施工控制网布设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标施工项目部 2016年2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东灌区系统的控灌面积为131.84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78.96万亩,保灌面积 40.57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2.31 万亩。渠首由总干渠分水闸分水,设计流量为 40.0m3/s,加大流量 46 m3/s,灌溉定安、琼海、文昌和海口等 4 个市县的24 个镇与 8 个农场区域内的耕地。渠首设计水位为 125.537m,加大水位为125.778m,渠道底高程为 122.025m。 东干渠设 3 条分干渠、20 条支渠、2 条水库补水渠、1 个水库补水口及 15条干斗等 42 个分(补)水口,分别设置相应的分水闸控制流量,干渠全长145.93km。 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 0+000~27+551 段是连接 1#渡槽首端至 16#渡槽渐变段首端的渠段,全长 27.551km,设计流量为 40m3/s,加大流量 46.0m3/s。本段渠系共布置有渡槽14座、倒虹吸1座、暗涵1座、隧洞1座、节制泄水闸3座、分水闸 2 座等渠系建筑物。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 2.1平面控制网原则 2.1.1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 2.1.2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1.3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2.1.4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 2.1.5各级GPS网按观测方法可采用基于A级点、区域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临时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的点观测模式,或以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成的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1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1.1 布设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在大部分领域(约9 600 OOOkm 2)上布设国家天文大地网,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为完成这一基本工程建设,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专门抽调了一批人力、物力、财力,从1951年即开始野外工作,一直延续到1971年才基本结束。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显然事先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一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建网工作。这些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应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现进一步论述如下。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应有足够的精度 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 3.应有足够的密度 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数值见表2-1,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表2-1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由于控制网的边长与点的密度有关,所以在布设控制网时,对点的密度要求是通过规定控制网的边长而体现出来的。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s 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面积)Q 之间的近似关系为Q s 07.1=。将表2-1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 )(1315007.1km s ≈= )(85007.1km s ≈= )(52007.1km s ≈= 因此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分别为13km 和8km 。 4.应有统一的规格 由于我国三角锁网的规模巨大,必须有大量的测量单位和作业人员分区同时进行作业,为此,必须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大地测量法式和作业规范,作为建立全国统一技术规格的控制网的依据。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 一、控制网的布设 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 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 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 形 式:

选择控制点要求: 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 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 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

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 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 ①图形应简单 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便于观测和保存 二、现场测量控制 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现场用全站仪测量放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测距前应先检查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作业时,应有一定的预热时间。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 (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 (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第I标段 施工控制网布设 中国电建 POWERCHINA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标施工项目部

2016年2月28日 亠、工程概况 东灌区系统的控灌面积为131.84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78.96万亩,保灌面积40.5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31万亩。渠首由总干渠分水闸分水,设计流量为 40.0m3/s,加大流量46 m3/s,灌溉定安、琼海、文昌和海口等4个市县的24个镇与8个农场区域内的耕地。渠首设计水位为125.537m,加大水位为125.778m,渠道底高程为122.025m。 东干渠设3条分干渠、20条支渠、2条水库补水渠、1个水库补水口及15 条干斗等42个分(补)水口,分别设置相应的分水闸控制流量,干渠全长145.93km。 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0+000~27+551段是连接1#渡槽首端至16#渡槽渐变段首端的渠段,全长27.551km,设计流量为40m3/s,加大流量46.0m3/s。本段渠系共布置有渡槽14座、倒虹吸1座、暗涵1座、隧洞1座、节制泄水闸3座、分水闸2座等渠系建筑物。 1、控制网布设原则 2.1平面控制网原则 2.1.1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 2.1.2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1.3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2.1.4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 2.1.5各级GPS网按观测方法可采用基于A级点、区域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临时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的点观测模式,或以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成的网观测模式。网观测模式中的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进行网 的构建

控制网布设原则

咱们平时说的控制网主要有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就是设计院做的控制网,一般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来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样就存在一个加密网了,加密网的成果是有施工单位自己选点,埋点,以及测量,报监理单位复核、批准方能使用。 控制网又分为平面网和高程网,设计院要先提供一部分控制点给施工单位,设计交桩点有CP0,CPI,CPII,JY点,还有SM水准点,其中CP0,CPI,CPII是坐标点,JY点和SM点是高程点,是高程基准。当然为使用方便CP0,CPI,CPII也可以带高程,作为高程点使用,这些设计单位提供的点位和成果就是咱们后续施工的加密网测设的依据。 加密网是又咱们自己施测,所以咱们主要就是要做好加密网: 1、选点:点位选择要沿线路两侧布设,点位置不能离线路太远也不能离线路太近,太远了施工放样时不方便,太近了,在施工过程当中容易被破坏。平面和高程网要在施工范围外50-100米为宜。当然,客专上要求做沉降观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沉降观测的基准网也就是高程都是沿线路红线附近埋设。特别是路基段,高差太大,沿着红线附近埋设为了方便沉降观测时不用转站太多,在300米左右一个点,桥上和隧道里面可能更长一点。平面网要看有什么仪器测量,使用GPS测,还是直接用全站仪测。用GPS测量时要保证相邻的一对点能通视,还有视野要开阔,周围不能有遮挡,附近不能有大面积水域。用全站仪测量时要保证前后两个点都要通视的原则。相邻两个点位之

间要保证300米左右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2、埋点:埋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埋设深度,像咱们这边冻土层较深,埋的点位深度要达到1米8,方能保证冬天施工时控制点的稳定。 3、测设:高程用电子水准仪测量,测量数据仪器自动记录,每一测站自动提示超限与否,最后要注意往返程不超限方可。平面用GPS 测量比较简单,但要注意,测量过程当中不能随意开关机。开关机时间要听从带队人安排,要正确记录测量点号,测量时间,以及仪器高。全站仪测量时要注意,记录数据,角度和距离以及点号。记录要规范。相互之间要配合好,对观测人员测量素质要求比较高。 4、计算、平差:监理单位要求测量平差都要用严密平差,要求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平差。 5、成果报审:报批之前要将原始数据,成果报告,电子文档发过去,复核,报审完了以后的资料就要作为正式文档,归档。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米,红线宽32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米。陡茅路全长370米,红线宽18米,车行道12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五条道路总长3421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 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 1、测量现有资料 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 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级点,选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 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 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2.6导线测量之规定,进行布点测量。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首级控制(交桩点)测量、复核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经实测数据进行平差,其结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s/∑s=1/31157,测量成果详见后附件A。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2. 6-1 等级导线长度 (km)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 差(”) 测距中误 差(mm) 测回数 2”级仪器 方位角闭 合差(”)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备注 一级 4 0.5 5 1/30000 2 10√n≤1/15000 二级 2.4 0.25 8 1/14000 1 16√n≤1/10000 三级 1.2 0.1 12 1/7000 1 24√n≤1/5000 4、高程控制测量 按照由建设单位提供的GPS8点黄海高程点为基准点,分两个布点方案,方案一:由GPS8点开始沿陡茅路至迎宾路交叉路口至九里二

控制测量学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1.1 布设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在大部分领域(约9 600 OOOkm2)上布设国家天文大地网,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为完成这一基本工程建设,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专门抽调了一批人力、物力、财力,从1951年即开始野外工作,一直延续到1971年才基本结束。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显然事先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一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建网工作。这些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应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现进一步论述如下。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应有足够的精度 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 3.应有足够的密度 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数值见表2-1,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表2-1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由于控制网的边长与点的密度有关,所以在布设控制网时,对点的密度要求是通过规定控制网的边长而体现出来的。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s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面 积)Q之间的近似关系为Q =。将表2-1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 .1 s07 .1km s≈ = 07 150 ) ( 13

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 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0.5 米、高0.3 米的砖墩,砖墩为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用砂浆抹平,必要时搭设钢管护栏进行围护,并用红白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如示意图: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来控制工程的整体施工。 首级控制采用建筑方格网;再根据建筑方格网加密成各单体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作为二级控制。两控制网等级均确定为二级。 1、城市坐标系统的引测及首级控制的测设 根据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城规发[1998]2 号通知规定,北京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永久性建筑物,统由北京市测绘院进行定桩放线。 2、建筑物定位桩测设 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桩由北京市测绘院测定,现场共测设11个点。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主轴线控制网测设 以建筑物定位桩为基准,测量人员使用TOPCON-601 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测设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见下图: 在土方开挖完成,进行结构施工时,以主轴线控制网为依据,进行轴线控制加密,以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本工程加密轴线控制网见下图: 5、平面控制网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测角中误差(mβ)边长相对中误差(K) 二级±121/15000 感谢您的阅读!

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7.4.1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保证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2×1000MW机组电厂输煤系统建筑安装工程(D标段)的施工质量和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指导本项目工程的测量施工。 2.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招标图纸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施工准备 3.1.人员组织 由项目施工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原始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各级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测量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由测量工程师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3.2.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及设计说明的阅读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工程建筑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工程建筑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的各项尺寸,它是整个过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坐标点及高程,对比工程结构图纸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两者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3.3.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至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测量原则和要求 4.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 (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现场施测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场区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工作完成后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上报的工作制度。(4)控制网施测好后,将成果报工程总承包方,要求联合检测,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2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4.3工作内容 (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引测建立场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测量放样出本工程的坐标及高程基准点桩。 (3)对施工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绘制竣工图,整理验收资料。 5.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5.1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5.1.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

8.2.1?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如图,AB、AC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 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提要: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桩由北京市测绘院测定,现场共测设11个点。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更多精品:人事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 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米、高米的砖墩,砖墩为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用砂浆抹平,必要时搭设钢管护栏进行围护,并用红白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如示意图: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来控制工程的整体施工。 首级控制采用建筑方格网;再根据建筑方格网加密成各

单体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作为二级控制。两控制网等级均确定为二级。 1、城市坐标系统的引测及首级控制的测设 根据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城规发[1998]2号通知规定,北京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永久性建筑物,统由北京市测绘院进行定桩放线。 2、建筑物定位桩测设 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桩由北京市测绘院测定,现场共测设11个点。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主轴线控制网测设 以建筑物定位桩为基准,测量人员使用ToPcoN-601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测设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见下图: 在土方开挖完成,进行结构施工时,以主轴线控制网为依据,进行轴线控制加密, 以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本工程加密轴线控制网见下图: 5、平面控制网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测角中误差(mβ)边长相对中误差(k) 二级±121/15000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3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3.1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三角网 1)网形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位1,2,…,使互相观测的两点通视,把它们按三角形的形式连接起来即构成三角网。如果测区较小,可以把测区所在的一部分椭球面近似看做平面,则该三角网即为平面上的三角网(图1-4)。三角网中的观测量是网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方向值(有关方向值的观测方法见第三章),图1-4中每条实线表示对向观测的两个方向。根据方向值即可算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若已知点1的平面坐标(11,y x ),点1至点2的平面边长2,1s ,坐标方位角2,1α,便可用正弦定理依次推算出所有三角网的边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各点的平面坐标。这就是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图1-4为例,待定点3的坐标可按下式 计算 C B s s sin sin 2,13,1= (1-1) A +=2,13,1αα (1-2) ?? ???=?=?3,13,13,13,13,13,1sin cos ααs y s x (1-3) ??????+=?+=3,1133,113y y y x x x (1-4) 即由已知的2,1s ,2,1α,1x ,1y 和各角观测值的平差值A ,B ,C 可推算求得3x ,3y 同理可依次求得三角网中其他各点的坐标。 2)起算数据和推算元素 为了得到所有三角点的坐标,必须已知三角网中某一点的起算坐标(11,y x ),某一起算边长2,1s 和某一边的坐标方位角2,1α,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三角测量的起算数据(或元素)。在三角点上观测的水平角(或方向)是三角测量的观测元素。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的平差值推算出的三角形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三角点的坐标统称为三角测量的推算元素。 3)工程测量中三角网起算数据的获得 在工程测量中,三角网起算数据可由下列方法求得: 图1-4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与填,而挖与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与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与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与起算,其等级与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 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布设时要求做到: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就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如图,AB、AC就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 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与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与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 3建筑方格网 在建筑物比较密集或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它就是建筑场地常用的平面控制布网形式之一。

第五章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第五章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大地测量仪器及精密角度测量——导线测量成果预处理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精密水准仪精及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 (天文测量简介——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1、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公式 过某点的子午线与坐标纵轴正向之间的夹角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2、方向改化公式 “ 曲改直” 大地线描写形曲线与其弦线之间的夹角, 叫方向改化。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4、高斯投影坐标的邻带换算 高斯投影的换带计算一般采用高斯投影反正算法。 即把点的旧带平面坐标 x 旧 , y 旧经高斯投影反算得椭球面坐标 B , L ,再将 B , L 经高斯投影正算得该点在新带的坐标 x 新 , y 新。具体做法为: ① x 旧 , y 旧经投影反算得 B , l 旧 ② L =L 0旧 +l 旧

③ l 新 =L -L 0新 ④ B , l 新经投影正算得 x 新 , y 新 这里 L 0旧 , L 0新分别表示旧带和新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这种换带方法也适用于任意中央子午线的换带。 已知高斯投影 6°带坐标系的坐标,如何求该点在 3°带坐标系中的坐标? 椭球面元素化算到高斯投影面的内容 (总结 椭球面元素化算到高斯投影面的内容 第五章Ⅰ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建立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一、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一常规大地测量法 1. 三角测量法 1 网形 ? 三角测量的优点是:图形简单, 结构强, 几何条件多, 便于检核, 网的精度较高。? 不足之处是:在平原地区或隐蔽地区易受障碍物的影响,布设困难,增加了建标费用;推算而得的边长精度不均匀, 距起始边越远边长精度越低。 1. 三角测量法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施工控制网布设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标施工项目部 2016年2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东灌区系统的控灌面积为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万亩,保灌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渠首由总干渠分水闸分水,设计流量为 s,加大流量 46 m3/s,灌溉定安、琼海、文昌和海口等 4 个市县的24 个镇与 8 个农场区域内的耕地。渠首设计水位为,加大水位为,渠道底高程为。 东干渠设 3 条分干渠、20 条支渠、2 条水库补水渠、1 个水库补水口及 15条干斗等 42 个分(补)水口,分别设置相应的分水闸控制流量,干渠全长。

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 0+000~27+551 段是连接 1#渡槽首端至 16#渡槽渐变段首端的渠段,全长,设计流量为 40m3/s,加大流量 s。本段渠系共布置有渡槽14座、倒虹吸1座、暗涵1座、隧洞1座、节制泄水闸3座、分水闸 2 座等渠系建筑物。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网原则 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 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 各级GPS网按观测方法可采用基于A级点、区域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临时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的点观测模式,或以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成的网观测模式。网观测模式中的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进行网的构建。 高程联测原则 、B级网应逐点联测高程,C级网应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高程,D、E级网可依具体情况联测高程。 A、B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C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D、E级网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高程联测。各级网高程联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GB/T l2897或GB/T l2898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