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压裂液国内外发展概况

压裂技术是我国油气田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在增加产量和储量动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压裂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高导流能力裂缝,改善油气通道,从而增加油气产量。而压裂液在压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压裂液体系的性能是关乎整个压裂施工作业成败及压裂效果的关键点之一,性能好的压裂液不但能够保障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保护储层,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1]。压裂液通常是由各种化学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具有良好粘弹性的冻胶状物质,主要分为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清洁压裂液[2]。

1947年,水力压裂首次在现场成功应用的初期,主要使用以原油、成品油所配成的油基压裂液,原因是水基压裂液会对水敏地层造成损害。五十年代,出现了控制水敏地层损害的方法以后,水基压裂液才被应用在压裂作业中,但油基压裂液仍为主要的压裂液。到六、七十年代,增稠剂瓜胶及其衍生物的出现,使水基压裂液迅速发展并占据主要地位。到了八十年代,由于致密气藏开采和部分低压油井压后返排困难等问题,出现了泡沫压裂液。到九十年代及以后,为了解决常规压裂液在返排过程中由于破胶不彻底对油藏渗透率造成很大伤害的问题,又开发研制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即清洁压裂液。

1.1 水基压裂液

水基压裂液是以水作溶剂或分散介质,向其中加入稠化剂、添加剂配制而成的,主要采用三种水溶性聚合物作为稠化剂,即植物胶(瓜胶、田菁、香豆、魔芋等)、纤维素衍生物及合成聚合物。这几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溶胀成溶胶,交联后形成粘度极高的冻胶。具有低摩阻、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低损害、施工简单、货源广、廉价等特点。通常,水基压裂液按加入稠化剂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天然植物胶压裂液、纤维素压裂液以及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1.1.1 天然植物胶压裂液

国内外最先研究和应用的是天然植物胶压裂液,因而这类压裂液使用最多,其中瓜胶及其改性产品为典型代表[3]。美国BJ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低聚合物浓度的压裂液体系,稠化剂是一种高屈服应力的羧甲基瓜胶,一般使用浓度是0.15-0.30%,可适用底层温度为93-121℃。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较高的粘度,良好的携砂能力。目前,国外已经进行了350口井以上的压裂施工,获得了较理想的缝长和较彻底的清洁返排,增产效果好于使用HPG交联冻胶的结果。田菁胶是国内植物胶中大分子结构与瓜胶十分相似的一种,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胜利油田开发应用。继田菁胶之后而出现的香豆胶最早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研制成功。用无机硼酸盐交联的香豆胶压裂液常用在30-60℃的地层,用有机硼交联的香豆胶可用于60-120℃的地层。90年代中期开发了一种GCL锆硼复合交联剂使耐受温度达到140℃[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豆胶已在大庆、吉林、玉门、塔里木、吐哈等各大油田得到了推广使用[5]。20世纪80年代,四川、华北油田研究并应用了魔芋胶压裂液。

1.1.2 纤维素压裂液

纤维素衍生物主要是纤维素醚,用于石油行业的是高取代度的纤维素醚,它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其中CMC、HEC和HPMC应用最多,在我国,这三类衍生物的用量曾占10%左右[6],CMC、HEC冻胶的热稳定性及滤失性能好,可用于140℃下井下施工,其主要问题是摩阻偏高,尚有待进一步改进。由于纤维素衍生物对盐敏感、热稳定性差,增稠能力不大,不如植物胶应用广泛。2010年李永明等[7]配制出了含纤维的超低浓度稠化剂压裂液,其稠化剂浓度为0.2%、BF-2纤维加量为0.7%,该压裂液携砂性能好,残渣量较少,储层损害小,现场应用取得成功,川孝270井用该压裂液对储层改造后获得天然气产量为8000m3/d,增产效果显著。

1.1.3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20世纪90年代,胜利油田就采用聚丙烯酰胺PAM有机钛冻胶在150℃以下的地层进行压裂,尤其在中高含水地层使用获得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8]。克拉玛依采油工艺研究院研制开发的DP-1聚丙烯酰胺压裂液已现场应用几百井次,效果良好。但这些传统的合成聚合物压裂液存在抗剪切稳定性差的缺点,经研究发现,在稠化剂中加入疏水单体,由它形成的聚合物压裂液能在分子中产生具有高强度的但又可逆的物理缔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表现出较好的抗剪切性能[9]。2010年陈馥等[10]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制备出AM/AMPS/AA三元共聚物,其能够很好地交联,所得压裂液冻胶粘度可达240mPa·s,耐温能力达130℃左右,在170s-1下剪切120min后粘度仍大于90%。

1.2 油基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是以油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与各种添加剂配制成的压裂液,主要分为稠化油压裂液和油基冻胶压裂液,由于其成本高、易污染、容易引起火灾、油的粘度高、摩阻比大,虑失量大,因此只适用于低压、强水敏地层,在压裂作业中所占比重较低。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11],早在7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就开始了油基压裂液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手段和添加剂系列。如加拿大Nowsco公司的“NowscoReli-O-Gel”系列等。另据资料介绍,Hal-bilurton公司研制的一种固体脂族磷酸铝,加入固体盐粒,在煤油基凝胶中的浆液,可对高于65℃的地层进行压裂,在压裂层温度超过93℃的地层,此方

法尤其有效。前联邦德国使用埃索公司的130~310℃沸程特定馏分制得的油基凝胶,其热稳定性可达到210℃,它曾有效地对Ostfrieslnad地区4242m深井实现压裂增产。我国在70年代曾利用原油进行压裂,川中曾于70年代在凉高山地层使用过原油加砂压裂(加砂量5%),获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摩阻过高而放弃使用。后来,新疆石油局研制成功了一种油基冻胶压裂液,并在吐哈油田进行了62井次的现场试验。除个别井因选层不对外,施工有效率达100%,且有效期长,多数井施工后至今有效。陈改新[12]等人针对春光油田沙湾组的水敏、低温低压不利于压裂液破胶及返排等问题,同时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因地制宜地采用该区块产出原油为溶剂,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该储层特征的CG-2012型原油基压裂液,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产油量从改造前的0.6t增加到 2.8t左右。根据国内外对油基压裂液应用的研究,发现油基压裂液具有随剪切温度升高而变稀的趋势,因此,在高温施工条件下保持有机压裂液的粘度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王满学[13]等人研制了一种复合型高温稳定剂PW-1,使油基冻胶压裂液的施工温度和成胶速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压裂液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加高温稳定剂PW-1的油基压裂液首次在华北油田雁60-1井压裂施工中应用成功,此后先后用于京102井和泉75-4x井压裂施工,3口井施工成功率为100%,压裂后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1.3 泡沫压裂液

泡沫压裂液是由气相、液相、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组成,包含CO2泡沫压裂液和CO2干法压裂液。CO2泡沫压裂液就是把液态CO2与常规水基压裂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以气相为内相、液相为外相的稳定泡沫体系从而用于压裂施工的一种压裂液。CO2干法压裂液是以液态CO2代替常规水力压裂液的一种无水压裂体系。对于广大低渗、低压、强水敏和水锁性油气藏,二氧化碳压裂液具有伤害小、破胶彻底、返排迅速等优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4-16]。

1.3.1 CO2泡沫压裂液

CO2泡沫压裂液的关键是CO2的泡沫质量,一般来说,泡沫质量在52 %~96 % 时称泡沫压裂,泡沫质量小于52 % 时称为增能压裂。CO2泡沫压裂液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 世纪60 年代,1986 年联邦德国的费思道尔夫在石炭系士蒂凡组气藏的压裂改造中试验成功;与此同时,在美国犹他州东部犹他盆地的瓦塞兹(Wasatch)地层的压裂改造试验中CO2泡沫压裂比常规压裂取得了更好的增产效果;2005 年,斯伦贝谢在一口边际油藏低压致密气井上成功进行了以VES 为稠化剂的CO2泡沫压裂,标志着CO2泡沫压裂液化学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CO2泡沫压裂液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它在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应用比

例已达30 %~50 %,应用效果良好。国内对CO2泡沫压裂液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也在努力研究开发性能好的CO2泡沫压裂液体系。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出的CO2 泡沫压裂液体系,泡沫质量达到60 %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破胶彻底,滤失量和对地层岩心的伤害较低,该体系在苏里格气田的试气压裂作业中,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改造效果[17]。中原石油勘探局与西南油气田采气工程研究院合作,开发出一种酸性交联泡沫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的泡沫质量达到52 %~60 %,施工最高井温130 ℃,最大井深3 700 m。与此同时,中原油田开发出国产化的HV-100 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去除该产品聚合物中的植物纤维后,仅含有2 %~4 %的不溶性残渣,使用以该CMHPG 产品为稠化剂的冻胶泡沫压裂液对3789 m 深井进行CO2泡沫压裂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另外,吉林油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和CNPC 勘探院廊坊分院也相继开展了CO2泡沫压裂液的相关研究和现场试验,在低渗透油气藏的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1.3.2 CO2干法压裂液

19 世纪60 年代初期,液态CO2开始在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上使用。据文献记载,截止2003 年,以美国和加拿大为首的北美地区使用CO2干法加砂压裂已经完成了1 100 余井次,其中页岩气储层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18-21]。但是,由于液态CO2粘度较低,使之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缺陷,因此,如何提高液态CO2的粘度是研究的关键。国内对CO2干法压裂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1 世纪。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建立了一套CO2干法压裂液体系配方,并于2013 年8 月在苏里格气田成功进行了国内第一口CO2干法加砂压裂现场试验,与采取常规瓜胶压裂液技术的邻井相比,CO2干法加砂压裂液技术增产效果明显[22,23]。此外,2014 年,延长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 层进行了1口页岩气井的CO2干法压裂试验,取得施工成功[24]。

1.4 清洁压裂液

清洁压裂液或者称为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是一种基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此种压裂液配制容易,施工简单,用量少,摩阻小,携砂能力强,处理后油井增产显著。据资料报道[10],国外石油公司使用该类压裂液已成功进行了超过2 400次的压裂作业,取得了很好的压裂效果并达到长期开采的目的。该压裂体系最早在美国的墨西哥湾的油井压裂充填作业中使用,其效果好于使用常规压裂液作业的油井。后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美国堪萨斯、怀俄明、俄克拉荷马,意大利亚德里亚海及美国墨西哥湾等油田的常规压裂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良好。国内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和四川油田先后引进

Schlumberger公司开发的清洁压裂液技术,进行了数十几次的现场应用,均取得了工艺上的成功和很好的增油效果。国内的万庄分院自主研制出了VES-70性粘弹性清洁压裂液体系,该清洁压裂液完成了20多井次的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例如在某油田是邻井使用常规压裂液井产量的2-3倍,显示出清洁压裂液的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文博. 延长气田压裂液体系室内评价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4.12, 33(12): 118.

[2]佟曼丽. 油田化学[M].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7, 79-81.

[3] 陈鹏飞, 王煦,颜菲. 一种改性刮胶的性能评价[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 8(9): 1-3.

[4] 崔明月, 赵忠扬, 代自勇. XGM压裂液改善注水量的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6, 13(13): 22-26.

[5] 关玉龙, 乔梁. 香豆胶压裂液的研究应用[M]. 上海: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188-191.

[6] 曹森林, 李德仪.酸化压裂添加剂的发展与展望[J]. 油田化学, 1991, 20(1): 71-85.

[7] 李永明, 刘林, 李莎莎. 含纤维的超低浓度稠化剂压裂液的研究[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0.3, 27(2): 50-53.

[8] 候晓辉, 王煦, 王玉斌. 水基压裂液聚合物增稠剂的应用状况及展望[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4(5): 50.

[9] 柳慧, 候吉瑞, 王宝峰. 水基压裂液稠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 广州化工, 2012.7, 40(13): 50.

[10] 陈馥, 杨晓春, 刘福满. AM/AMPS/AA三元共聚物压裂液稠化剂的合成[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0.7, 27(4) : 71-73.

[11] 吴敏. 强水敏性低渗透地层改造用油基压裂液[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1995, 24(2): 139-142.

[12] 陈改新, 刘崇, 郑哲夏. 油基压裂液在春光油田低温水敏油井的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1, 28(1): 124-126.

[13] 王满学, 陈茂涛, 郭小莉. 油基冻胶压裂液高温稳定剂PW-1的研究与应用[J]. 油田化学, 2000, 17(1): 34-37.

[14]谭明文, 何兴贵, 张绍彬, 等. 泡沫压裂液研究进展[J].钻采工艺, 2008, 31(5): 129-132.

[15]刘通义, 陈光杰, 谭坤, 等. 深部气藏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J]. 天然气工业, 2007, (8): 88-90.

[16]李阳, 翁定为, 于永波, 等. CO2泡沫压裂液的研究及现场应用[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6, 23(1): 51-54.

[17]吴金桥, 李志航, 宋振云, 等. AL-1 酸性交联CO2泡沫压裂液研究与应用[J]. 钻井液

与完井液, 2008, 25(6): 53-55.

[18]Tudor R, Vozniak C, Banks M L, Peter W. Technical advances in liquid CO2 fracturing[C].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f the petroleum society of CIM held in Calgary, 1994, (6): 36-94.

[19]Stevens, Jr. James F. Fracturing with a mixture of carbon dioxide and alcohol[P]. US Patent 4887671, 1989.

[20]Z. Shen, M.A. McHugh, et al. CO2 -solubility of oligomers and polymers that contain the carbonyl group[J]. Polymer 2003,(44): 1491-1498.

[21]Kieran Trickett. Rod -like micelles thicken CO2[J]. Langmuir, 2010, 26(1): 83-88. [22]苏伟东, 宋振云, 马得华, 等.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 钻采工艺, 2011, 34(4): 39-44.

[23]宋振云, 苏卫东, 杨延增, 等. CO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J]. 开发工程, 2014, 34(6): 55-59.

[24]王香增, 吴金桥, 张军涛. 陆相页岩气层的CO2 压裂技术应用探讨[J]. 天然气工业, 2014, 34(1): 64-67.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0211455.html,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作者:方申国谢楠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7年第06期 大数据作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体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土壤和基础。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20年的数据增长量将是2010年的44倍,达到35ZB。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随着计算机及其存储设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领域随之不断丰富。大数据产业将依赖快速聚集的社会资源,在数据和应用驱动的创新下,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成为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大数据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随着各国抢抓战略布局,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 年增长率达40%,在2017年将达到530亿美元。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2015年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深入推动大数据技术研发,同时还鼓励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非盈利机构与政府一起努力,共享大数据提供的机遇。目前,美国大数据产业增长率已超过71%,大数据在美国健康医疗、公共管理、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政府自2013年开始就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投入7300万英镑用于55个政府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投资兴办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公开平台上发布了各层级数据资源,直接或间接为英国增加了近490亿至660亿英镑的收入,并预测到2017年,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英国提供5.8万个新的工作岗位,或将带来2160亿英镑的经济增长。法国2011年推出了公开的数据平台 date.gouv.fr,以便于公民自由查询和下载公共数据;2013年相继发布《数字化路线图》、《法国政府大数据五项支持计划》等,通过为大数据设立原始扶持资金,推动交通、医疗卫生等纵向行业设立大数据旗舰项目,为大数据应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积极建设大数据初创企业孵化器。日本在《日本再兴战略》中提出开放数据,将实施数据开放、大数据技术开发与运用作为2013-202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积极推动日本政务大数据开放及产业大数据的发展,零售业、道路交通基建、互联网及电信业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科学、通信和未来规划部与国家信息社会局(NIA)共建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根据《2015韩国数据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 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占韩国总行业市场规模的47%,位列第一;数据库构建服务以41.8%的占有

云计算技术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云计算技术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云计算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前景诱人。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2013年将增长至442亿美元,未来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IDC 首席分析师弗兰克吉恩斯认为:云计算服务的普及正处于“跨越鸿沟”阶段。另有预测,云计算的全面普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lO年之前属于发展阶段;201-2013年为市场整合阶段;2014-2015年是该技术成熟并普及的阶段。 当前,全球云计算发展整体呈现以下态势: 一是各国政府日益关注。美国全力推进云计算计划,并重点从https://www.doczj.com/doc/c0211455.html,政府网站的改革着手,进一步整合商业、社交媒体、生产力应用与云端TT服务同时,2010年美国联邦预算着重加强了对云计算的安排,美国国防信息系统部门(DISA)正在其数据中心内部搭建云环境,美国宇航局(NASA)推出了一个名为“星云”(Nebula)的云计算环境。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计划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所有政府运作所需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被命名为“Kasumigaseki Cloud”的基础设施将在2015年完工,目标是集中政府的所有TT系统到一个单一的云基础设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是企业加快项目布局。国外云计算技术主要由大型TT企业掌握。美国硅谷目前已经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微软、谷歌、I]BM、亚马逊、以及业界领军人物Salesforce 等IT巨头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技术开发(见表二),Salesforce宣布会干20l0年推出https://www.doczj.com/doc/c0211455.html,的应用平台,将发展重点由原来的SaaS延伸到PaaS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快捷、更具弹性、

库伦荞麦产业发展研究

库伦旗荞麦产业发展研究热 [ 作者:海兰,婷吉思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249 | 更新时间:2010-5-31 | 文章录入:imste 2010年第 5 期] (1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文章分析了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了荞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荞麦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库伦旗;荞麦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5—0072—02 1 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荞麦生产 1.1.1 生产的现状。据调查,最近几年,库伦旗荞麦年播种面积在2万hm 2以上,每年的种植面值不断扩大,2008年种植面值达到 2.67万hm2,平均单产1 725kg/hm2,总产量达到4 500万kg以上,占全国荞麦总产量的25%。多年来,在风云变幻的杂粮市场,库伦旗荞麦始终产销两旺,一“变”再“变”,品种从“少”到“多”。以前,库伦旗荞麦品种单一,上市集中,在市场上并无太多的优势可言,现在,库伦旗先后引进了日本北海道、美国温莎等荞麦优良品种,并逐步推广种植,同时为进一步培育符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投资410万元的荞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在扣河子、六家子、库伦镇等地建设了一万亩荞麦良种繁育基地,对荞麦品种进行改良,生产从“粗”到“精”。库伦旗结合农业开发,以中南部苏木为重点,组织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扩大荞麦种植规模,提高单产量。 1.1.2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方面,荞麦比小麦、大米低很多,在库伦旗种植1hm 2荞麦的主要成本是:种子1 20元、化肥成本225元、农药成本90元、耕地费用180元、收割费用150元,共计765元,近几年,库伦旗荞麦每公顷单产1 650kg~2 250kg,麦农其1/5留为口粮,如果按麦农口粮消费12 0kg,麦农每公顷售粮1 800kg,每公斤荞麦按国内平均价 2.05元计算,那么麦农种植每公顷荞麦收益为2 925元,要计算麦农人工成本收益就不算高了。因此,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荞麦综合生产能力,并要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简化栽培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荞麦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 1.1.3 生产意义。荞麦生长期短,从种植到收割只有60~80d,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荞麦的这些特点正适合库伦旗降水少,严重干旱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荞麦播种3d~5d就能出苗,并快速的生长发育,封拢后能压制杂草的生长。种植荞麦省时省工,在农时安排上,荞麦从耕翻、播种到管理,通常都在其他作物之后,可调节农时,全面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荞麦营养价值也很丰富。随着我国荞麦科研和产业开发的发展,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正在由“救灾补种”作物转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小作物,大面值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荞麦的受精结实率。荞麦田放峰,产量可提高20%~30%。荞麦食味清香,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日本、朝鲜、前苏联都是很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压裂液调研报告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 压裂已经广泛应用于增产当中, 压裂液的性能在作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压裂液存在着破胶难,污染环境,污染储层,抗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为此,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压裂液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适合不同地层条件的国内外压裂液新技术,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仍是以聚合物增黏剂为主的水基体系,并且研究出了抗高温清洁压裂液,微束聚合物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以及新型原油基压裂液等等。水基压裂液残液五步处理法,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残渣,破胶性能,相容性,水锁伤害是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压裂液将主要朝着地层伤害小,抗温抗盐,地层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压裂液的类型: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酸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 压裂液自从1947年首次用于裂缝增产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演变。早期的压裂液是向汽油中添加足以压开和延伸裂缝的黏性流体;后来,随着井深的增加和井温的升高,对压裂液的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采用瓜胶及其衍生物基压裂液。为了在高温储层中达到足够的黏度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研究出了高温油基压裂液。最初使用的压裂液是炼制油和原油,由于最初担心压裂液和含有非酸性水液的油气储层接触,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后来实验已经证明,用适当的添加剂(粘土控制物质,表面活性剂等),使用水基液能处理大部分油气储层,在一个已知储层的压裂液处 理中,最好是通过实验室地层岩心实验(或者一贯的现场结果)来确定水基压裂液的可用性。 水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包括: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技术、pac阳离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有机硼交联水基压裂液技术、哈利伯顿微束聚合物压裂液体系、高黏度水基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体系、低凝胶硼酸压裂液、无固相压裂液、无破胶剂压裂液技术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低渗、低压、水敏性油气藏储量占每年探明储量的1/3 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有效合理地开发这部分油气藏对稳定增加油气产量意义重大。国内油基压裂液主要由原油、胶凝剂、交联剂、破胶剂等组成,其中胶凝剂是压裂液中关键组分,因为其结构中的烷基碳链分布与所选原油或柴油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压裂液的质量。 油基压裂液交联机理:柴油为非极性物质,无活泼官能团,化学惰性大难以形成交联结构,所用成胶剂是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本身不增加黏度,但可以在油中形成胶束成胶剂扩散进入初交联剂液滴内时其中所含的酸性磷酸酯溶解在滴中并被中和引起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铝离子浓度增大,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铝离子的八面向心配价体,初成胶剂中所含的磷酸酯通过该配价体与铝离子形成桥架网状结构产物,与初成胶剂中的烷基磷酸酯形成长链大分子,使油的黏度大幅度升高。 酸基压裂液:用植物胶或纤维素稠化酸液得到稠化酸或非离 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浓盐酸溶液中,与甲醛交链而得到酸冻胶。酸基压裂液适用于碳酸盐类油气层的酸压。 针对低渗低压油层存在的压力系数低,渗透率低、污染严重、返排困难等现象,开发研制了hct-酸化压裂液,该酸化压裂液集酸化压裂于一体,且使挤入的液体产生热和气,形成多组分泡沫认为中速残液返排,减少对地层的伤害。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采用一种复合多段低温引发体系来引发聚合,制得了一种酸液稠化用聚合物,将由此聚合物配制的稠化酸液与交联剂yq-2、破胶剂共同使用得到了一种耐高温的冻胶酸体系。用转子旋转法评价了聚合物种类及浓度、交联剂加量对成胶时间的影响;以体系粘度为指标,使用旋转粘度计评价了聚合物种类及浓度、交联剂加量对冻胶酸体系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摘要: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资源现状 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 据Rogner(1997)估计,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其中约40%将是可采出的,即世界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0×1012m3。按2008年的世界天然气产量计算,仅全球页岩气资源就可以生产60年。 1.1 北美地区 以北美加拿大为例:加拿大页岩气资源分布广、层位多,预测页岩气资源量超过28.3×1012m3,其中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泥盆系的页岩气资源量约7.1×1012 m3。目前,已有多家油气生产商在加拿大西部地区进行页岩气开发试验,2007年该区页岩气产量约8.5×108 m3,其中3口水平井日产量较高(9.9×104~14.2×104 m3)。 然而,美国的页岩气主要发现于中-新生代(D-K) 地层中,其页岩气广泛的商业性开采直到1980年实施了非常规燃料免税政策以后,特别是1981年Mitchell 能源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北部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钻探了第一口页岩气井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页岩气的兴趣。先后继续对页岩气投入了开发,产量如图1-1所示: 2006年,美国页岩气井增至40000余口,页岩气产量达到311×108 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 5.9%,至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气盆地已有密歇根盆地(Antrim页岩)、阿帕拉契亚盆地(Ohio、Marcellus页岩)、伊利诺伊盆地(New Albany 页岩)、沃斯堡盆地(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Lewis页岩)、俄克拉河玛盆地(Woodford页岩)、阿科马盆地(Fayetteville页岩)、威利斯顿盆地(Bakken页岩)等20余个盆地。如图 据预测,世界范围内页岩气资源量为456×1012 m3,相当于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资源量的总和,占3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

云计算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次。联想公司计划推出基于云计算服务的PC及云终端,终端更像一台接收机,它本身没有存储设备,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在后台。 云计算改变了单个计算机的功能,降低对网络的要求,由于终端不考虑应用的具体实现过程,扩展应用变得更加容易,高可扩展性是云计算的显著特征。应用在服务器端实现和部署,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并以统一的方式(例如通过浏览器)在终端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三、国外云计算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云计算技术及产业现状 1、主要国家的最新进展 美国将云计算技术和产业定位为维持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的一系列云计算政策中,明确指出加大政府采购,积极培育市场。通过强制政府采购和指定技术架构来推进云计算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发展。例如,美国军队(空军、海军)、司法部、农业部、教育部等部门都已应用了云计算服务。美国历届联邦政府都将推动IT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在2011年出台的《联邦云计算战略》中明确提出鼓励创新,积极培育市场,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 欧盟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9月启动“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的战略计划,包括筛选和精简众多技术标准、为云计算服务制定安全和公平的标准规范等,同时明确市场政策,确立欧洲云计算市场,促使欧洲云服务提供商扩大业务范围并提供性价比高的在线管理服务。 英国政府在2013年为13个研发项目拨款500万英镑,以应对阻碍云计算应用的商业和技术挑战。这13个项目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发相关的系统、服务和软件,帮助解决云服务缺乏互操作性、数据恢复能力和身份验证这三项挑战,提高云服务的安全性。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AGIMO) 在2011年发布《澳大利亚政府云计算政策:最大化云计算的价值》的文件,并在2013年5月更新和发布了该文件的2.0版,该文件对政府部门使用云计算服务提供了指导,包括云计算相关法律、财政支持、安全规范等。2013年,AGIMO发布《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该战略以六条“大数据原则”为支撑,旨在推动公共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服务改革,并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出台与云服务相关的政策,以利用更加灵活可靠的技术来改善政府的运作和服务,节约运营成本。 韩国在2011年制定了《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其核心是政府率先引进并提供云计算服务,为云计算开发国内需求。韩国通信委员会的报告指出,2010年至2012年,韩国政府投入4158亿韩元预算来构建通用云计算基础设施,将利用率低下的电子政务服务器虚拟化,逐步置换成高性能服务器,并根据系统服务器资源使用量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动态分配。 日本日本经济产业省2010年8月发布《云计算与日本竞争力研究》报告,鼓励和支持包括数据中心和IT厂商在内的云服务提供商利用日本的IT技术等优势,通过分析云计算的全球发展趋势,解决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挑战性和关键性问题。

苦荞麦

目录 苦荞麦 (1) 物种名称 (1) 生境分布 (2) 药用价值 (2) 营养价值 (3) 1、生物类黄酮—软化血管、降血糖、血脂.......................................... - 3 - 2、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抗癌、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 ......... - 3 - 3、支链淀粉—抑制胃酸过多................................................................ - 4 - 4、维生素—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药物............................ - 4 - 5、纤维素—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 - 4 - 6、脂肪—防止冠心病、预防雀斑及老年斑.......................................... - 5 - 7、蛋白质—防止体脂增加 ................................................................... - 5 - 附.. (5) 苦荞麦 苦荞麦,别名菠麦、乌麦、花荞等,《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防便秘等功效,被权威专家称为“三降食品”和“21世纪人类的健康食品”。 物种名称 学名:鞑靼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俗称:苦荞,又名野荞麦 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

云计算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

本文档包括该专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文献标题: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作者:Aharony, Noa 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33(2), 308-328. 年份:2015 一、外文文献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影响云计算采用与否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Aharony, Noa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explores what factors may influenc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to adopt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in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wards cloud computing, and to what extent d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 use cloud computing.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Israel during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2013 academic year and encompassed two group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Researchers used seven questionnaires to gather the following data: personal details, computer competence, attitudes to cloud compu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self-efficacy. Findings -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cloud computing was impacted by several of the TAM variable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Originality/value - The study expand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bout the TAM by applying it to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cloud computing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trait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when consider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Further,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that if directors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 assume that novel technologies may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s' functioning, the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both the TAM and the issu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se factors may help them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kers. Keywords: Keywords Cloud computing, TAM, Cognitive apprais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innovation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recently presented is the

凉山苦荞品牌发展

凉山苦荞品牌发展探析 【摘要】品牌经济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凉山州苦荞品牌发展为背景,提出了拓展凉山州苦荞品牌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政府引导,统一标注“大凉山农产品”标识;龙头企业建设等。 【关键词】凉山苦荞;品牌;探析 品牌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的核心要素,品牌经济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说:“21世纪的组织只有依靠品牌竞争了…”,在经过竞争、价格竞争、广告竞争、服务竞争之后,随着国际市场界限的消除,市场竞争已经跨入了品牌竞争时代 [1]。 一、凉山州苦荞品牌现状 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分布最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12万吨以上,产量占全国1/2。凉山州苦荞麦已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自1985年生产苦荞麦营养粉、疗效粉以来,苦荞加工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州内从事苦荞麦研发生产的企业已有近40家,主要生产苦荞粉、米、面、羹、茶、酒、菜、食品、调味品及日用品等,其中,环太、正中、彝家山寨、航飞、三匠等企业生产的苦荞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全国、省、州知名产品。但是凉山苦荞加工企业多属于产业链的低端粗加工,缺乏医药等高端产品,州内外消费者对凉山州苦荞的认知度不够,因此,将苦荞

品牌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帮助凉山彝族同胞脱贫致富,推动产业进步,已成为凉山州苦荞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拓展凉山州苦荞品牌的基本思路 1.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 品牌的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品质认知和喜好程度。较高的美誉度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才会占有更广大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功能定位,通过广告、公共关系、赞助体育比赛等展示苦荞品牌美誉度。 (1)提升凉山州苦荞的品牌美誉度品质是关键,品质主要包括功能、特点、可信赖度、耐用度、服务度、高品质的外观等多个方面。一个品牌要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首先必须保持其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品质好坏影响到品牌的生存和发展。 ①由苦荞协会发布标准,具体规定原产地域范围、传统工艺方法、质量特性要求等。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组织苦荞麦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积极做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目前凉山州的昭觉县、美姑县、越西县、布拖县、普格县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荞麦生产基地证书”。 ②发挥品牌原产地效应,建立完善的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律法规体系。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苦荞麦主产区种植结构,加大对优质苦荞麦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的优质苦荞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云计算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广泛运用,同各行业逐渐走向深度融合,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引发了人们对云计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全面的。文章通过阐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云计算的特点,国内外云计算的发展现状,以及云计算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云计算;趋势;现状 20世纪60年代,约翰?麦卡锡提出,“计算迟早有一天会变成公用基础设施”,这就意味着计算能力将来有可能和普通商品一样进行流通,这是云计算最初的起源。2007年10月,美国两大互联网巨头IBM和Google,宣布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合作。云计算吸引了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技术人员开始追逐云计算。 1 云计算的概述 1.1 云计算的定义 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仍在持续的变化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云计算的理解会有些许偏差。但是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相通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3个步骤:(1)通过网络将大量的需要处理的程序自动地拆分成

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2)交由多部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搜寻分析。(3)将分析的结果回传给用户。这样处理能使用户按照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等,并且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 云计算的特点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上看,云计算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外部特征。(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大型互联网企业能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甚至拥有一百多万台服务器,云能让客户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云计算虚拟化是指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用户无需了解,只需要一部终端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实现需要的一切。(3)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可以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硭?、电、煤气这些生活用品一样按需计费。(4)可伸缩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在一定限度内变动,以适应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变化。(5)服务可度量。云计算资源的优化和控制能力都具备可度量的特征。 2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当前,虽然世界云计算正在蓬勃发展,但是比如安全问题等关键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还在持续创新。然而,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6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金额为2 094.8亿美元,2017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

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苦荞又名鞑靼,是我国传统杂粮之一,被誉为“五谷之王”,拥有卓越的保健价值。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日趋增强,绿色、营养、健康食品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苦荞这一传统小杂粮作物在市场环境下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苦荞产品更是异军突起,受到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苦荞产业发展前景光明。凉山州是全国苦荞的主产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 苦荞产业作为凉山州的特色产业,如何做大做强苦荞产业、走上高效发展之路,是当前凉山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资料收集、以及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确定了论文研究工作的方向。利用农业产业化及相关理论,结合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的发展模式,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凉山州苦荞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制约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苦荞生产布局不规范、适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苦荞种植农户文化水平低、产品趋同性强、政府对苦荞关注度降低、管理法规和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针对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其他地区苦荞产业发展情况及经验启示,本文提出了促进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的建议主要有:(1)从生产方面要加强规划引导,实现产业规范,发展重视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荞农素质;(2)从加工方面注重实施科技兴荞,提高市场竞争力,拓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价值;(3)从政府扶持层面应该,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油茶产品质量,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扶持龙头企业;(4)从产业流通方面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苦荞宣传与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31卷 第4期2010年7月 石油学报 A CT A PETROLEI SINICA V o l.31July N o.4 2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730422)资助。 作者简介:陈尚斌,男,1983年3月生,200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层气与页岩气地质的学习 和研究工作。E mail:shangbin chen @https://www.doczj.com/doc/c0211455.html, 文章编号:0253 2697(2010)04 0689 06 综 述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尚斌1,2 朱炎铭1,2 王红岩3 刘洪林3 魏 伟3 罗 跃1,2 李 伍1,2 方俊华1,2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 221116;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廊坊 065007) 摘要:借助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检索了中国页岩气的研究论文,分析了这百余篇论文的分布特征,归纳了研究机 构、科研群体及基金资助等情况,综述了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其研究的走向和发展需求。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页岩气论文总数少,具有典型发展初期阶段分布特征,说明基础研究与勘探开发刚驶入一个全新的起步发展阶段,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页岩气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地质基础研究工作必受重视,勘探试井及与之相关的产能模拟、压裂等增产开发措施研究也会逐步展开; 基于地质条件、成藏要素及油气产区特殊条件的综合分析,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导性试验建设基地;!在政策扶植和基金支持下,坚持科技攻关,开展多种合作,增进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培养,中国页岩气研究将迅速发展,并会较早结束探索阶段而逐步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页岩气;论文分布特征;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综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图分类号:T E 122 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of shale gas in China CH EN Shangbin 1,2 ZH U Yanm ing 1,2 WANG H ongyan 3 LIU H onglin 3 WEI Wei 3 LUO Yue 1,2 LI Wu 1,2 FANG Junhua 1,2 (1.K ey L abor ator y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 ces and Reser voir For mation Pr oces s of the M inistr y of Ed ucation , China Univers 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lo gy ,X uz hou 221116,China; 2.Schoo l of Resour ces and E ar th Science ,China Univer 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logy ,X uz hou,221008,China; 3.L angf ang Br anch,Petr oChina Ex p lor ation and D evelop ment Resear ch I nstitute ,L ang f ang 065007,China) Abstract :W ith the aid of VI P Chinese sci tech periodical full text dat abase,the present paper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for the research papers on shale gas in Chinese,analyzed the distributio n char acter istics of these ov er o ne hundred paper s,summarized the research units,research gr oups and fo undation sponso rships,etc.involved in shale g as researches,r eview ed the cur rent status of shale g as researches in China,and pr obed into the tr end and develo pment necessity of shale g as researches in the futur e.T he r esults sho wed that firstly,shale g as paper s in Chinese ar e character ized by a limited number and a typical distributio n of the initial r esear ch,indica t ing an infancy for both the basic research and the explo ration and develo pment.W ithin a longer per iod of time in the fut ur e,the as sessment theor y and met ho ds on shale gas resour ces w ill b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basic r esear ches on geo log ical analyses w ill be highlighted,and studies on the prospect ing well testing and t he related pro duc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including capacity sim ulat ion and fr act ur ing w ill be gr adually put o n the agenda as well.Secondly ,comprehensiv e analyses o f geolog ical conditio ns,reser v oir elements and specific conditio ns o f oil gas pro vinces indicated that the so uthern r eg io n o f the Sichuan Basin is mor e likely t o be the first pioneering ex per imental area fo r shale g as explorat 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T hirdly ,the shale gas r esear ch in China will develop rapidly ,end the explor ing stag e soo n and trend to the co mmercial develo pment pr og ressively prov ided that the po licy fostering and fund suppor t ar e ava ilable,key problem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 ical researches are solved via persistent effo rts,var i eties o f co operation are ex panded,academic exchang es are enhanced and personnel tr aining is pr omoted. Key words :shale gas;paper distr ibut ion char acter istics;r esear ch status;developing trend;rev iew;VIP China sci tech per iodical full tex t database;China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和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页岩气这一新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热点 之一,而中国的页岩气研究与勘探开发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1 2] 。一个领域内论文的分布蕴含着丰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