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目前,你知道有什么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吗?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六、有关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

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七、有毒的物质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中考化学有什么答题技巧

化学学科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楚化学用语的符号,要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答案,然后再下笔。在答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适当地先跳过去,等到全部做完之后再解答这些难题。对于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题目要认真回忆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一般来说,中考化学的信息题主要是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化学题目很重要的就是实验题,所以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回忆课本上的实验,千万不能觉得似曾相识就直接写答案。

不管是什么题目,在解答完毕之后都要认真地检查两遍,注意是否漏题,是否有举棋不定的题。如果发现应该及时补上,重新再做一遍,总之绝对不能草草了事。

初三学生怎样学好中考化学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

化学知识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单词,要掌握单词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标。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化学知识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讲究方法记忆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而功倍”。初学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

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而应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知识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氧)的姑(硅)娘,买了一个(铝)(铁)合金的锅盖(钙),拿(钠)回家(钾),又美(镁)又轻(氢)。

5、歌诀记忆法

对必须熟记的知识,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十分好记。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又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点可编成: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

三、要重视实验

做好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因此要认真对待。每次实验前首先要明确该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牢记实验装置的要点,按照操作步骤,细致认真地操作。其次要学会观察实验,留心观察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如做镁的燃烧实验时,不但要注意观察发生耀眼的

白光和放出大量热等现象,更要注意观察镁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因为这白色固体是氧化镁,是不同于镁的物质,因此镁的燃烧是化学变化。此外,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写好实验报告,都是不可忽视的。

四、要注重小结定期复习

“化学易学,易懂,易忘”,很多初学化学的同学都有此体会。要想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每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要及时小结,系统复习。

做小结时,首先要把课堂笔记整理好,然后进行归类,列出总结提纲或表格。

例如,初中化学第一章小结提纲如下:

1.基本概念;

2.重要的化学反应;

3.重要的反应类型;

4.重要的实验;

5.化学的基本定律;

6.重要的化学计算。

在做好小结的同时要注意定期复习。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有效的手段,最好趁热打铁。也就是说,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这样遗忘的程度小,学习效果好。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也要不时抽空浏览一遍,“学而时习之”,这样才能使知识掌握得牢固。

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的化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中考必备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易混淆知识小结 1.烟:固体小颗粒。雾:小液滴。 烟雾:既有小颗粒又有小液滴。 2.生石灰:氧化钙CaO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 2 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表示物质)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4.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二、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元素符号 (1)表示某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3)稀有气体元素和金属元素符号还可表示物质。 例:“H”表示:(1)氢元素;(2)一个氢原子;

例:He表示:氦气 注:元素符号前带上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例“2H”只表示2个氢原子。表示:(1)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2)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离子符号的意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带电荷数)。 表示一个什么离子,离子符号前面带上数字表示几个什么离子。 例:Fe 3 表示一个铁离子 2Fe 3 表示2个铁离子 Fe 2 表示一个亚铁离子 2Fe 2 表示2个亚铁离子 SO 4 2- 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 2NO 3 - 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 3.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某原子的个数。如:3C表示3个碳原子。 (2)化学式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A.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如:2CO2中前“2”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 B.化学式中足码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如:2CO 2 中足码“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离子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A.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如“2Fe 3 ”中2表示2个铁离子。 B.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带正(负)电荷数。如“2Fe 3 ”中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4)化合价标注的意义: 化合价在元素或原子团正上方标注。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多少。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价 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 表示铵根的化合价是 1价 三、部分知识汇集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2023) 目前,你知道有什么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吗?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六、有关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

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七、有毒的物质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中考化学有什么答题技巧 化学学科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楚化学用语的符号,要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答案,然后再下笔。在答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适当地先跳过去,等到全部做完之后再解答这些难题。对于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题目要认真回忆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一般来说,中考化学的信息题主要是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化学题目很重要的就是实验题,所以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回忆课本上的实验,千万不能觉得似曾相识就直接写答案。 不管是什么题目,在解答完毕之后都要认真地检查两遍,注意是否漏题,是否有举棋不定的题。如果发现应该及时补上,重新再做一遍,总之绝对不能草草了事。 初三学生怎样学好中考化学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 化学知识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单词,要掌握单词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标。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化学知识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讲究方法记忆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而功倍”。初学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

2023中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2023中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原子组成。 -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组成。 化学反应 - 反应物:参与反应并发生变化的物质。 - 生成物: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 反应类型: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常见例子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沉淀反应: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形成沉淀物。 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 影响因素: - 浓度: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催化剂:添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酸碱与盐 - 酸: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 -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 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的物质。 气体的性质 - 压强:气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 温度和体积:温度升高,气体体积扩大。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良导电、良导热、延展、延伸性强。 - 非金属:导电性差、难导热、脆。 溶液的浓度和分离技术 - 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分离技术:蒸馏、结晶、过滤等。 化学能与化学电源 - 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变化的能量。 - 化学电源: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重要实验操作和仪器 - 酸碱滴定: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物质的浓度。 - 蒸馏:将液体加热蒸发后再凝结收集。 - 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 环保与化学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

2023年化学中考必备知识点

2023年化学中考必备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2023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2023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2023届上海市中考化学课内知识点整理

2023届上海市中考化学课内知识点整理 一、物质的分类与组成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元素的特点:由同类原子组成,不能分解成其他物质。 3. 化合物的特点: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可以分解成其他物质。 4. 混合物的特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二、酸碱盐 1. 酸的性质与特点:酸味酸性、能溶解金属、能导电、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碱的性质与特点:有苦味和碱性、能溶解油脂、能导电、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 盐的性质与特点:呈结晶体、能导电、能溶解水,可分解成酸和碱。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的特点:生成新物质、物质的质量守恒、能量的变化。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 3.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和释放能量。 4.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盐。 四、电和电化学 1. 电的定义:带电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电压/电阻。 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能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4.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5. 电解:通过外加电流将化合物分解成元素。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 水的性质与用途:无色、无味、透明,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 2. 酒精的性质与用途:易挥发,广泛应用于溶剂和消毒剂。 3. 醋的性质与用途:有酸味,用于食品调味。 4. 氯化钠的性质与用途:盐味,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5.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无色、无味,维持生命呼吸和燃烧。 以上为《2023届上海市中考化学课内知识点整理》的内容。以上知识点是对中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概述,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有关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有关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初中生面对中考时,要知道化学这门学科的复习,需要记忆一些化学式,原理 知识和反应现象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汞、水银:Hg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氧化铁、铁锈 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 灰:Ca(OH)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 C2H5OH葡萄糖:C6H12O6 甲醇:CH3OH有毒、致失明、死亡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 酸的通性)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 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023陕西省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2023陕西省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陕西省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 (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OH-、 Ba(OH)2+H3PO4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 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 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 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考点1: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物质的检验方法 (1)物理方法 ①根据颜色: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 ②根据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SO2、NH3。 ③根据溶解时温度变化: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 (2)化学方法 ①利用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包括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②加入其它试剂,使其出现不同的现象,如生成气体、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等。 ③一般思路: 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 2、常见物质的检验 (1)O2: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木条复燃。 (2)CO2: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3)CO: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现象: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 (4)H2: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上有水珠; (5)CH4: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6)H2O:检验方法: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现象:硫酸铜变为蓝色。 (7)NH3:检验方法:放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试纸变蓝。 3、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方法现象 Cl-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出现白色沉淀 SO42-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HNO3出现白色沉淀 CO32-加入稀酸溶液,产生气体通人澄清石灰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H+加紫色石蕊试剂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小于7。 加入少量锌粒有气泡产生 OH-加紫色石蕊试剂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加入无色酚酞试剂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大于7 NH4+加入氢氧化钙并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2023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必备考点 考点一物质旳分类:判断物质与否为纯净物 解题思绪:与否由一种构成 【23年】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旳是 A.铜 B.空气C.矿泉水 D.大理石 【23年】图1 中旳“水”属于纯净物旳是 考点二:元素 解题思绪:化合价旳口诀、元素旳定义 【23年】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旳化合价为 A . + 7 B .+ 6 C+ 4 D . + 2 【23年】闽江某河段水域中氮和磷含量过高,导致水葫芦疯长。这里旳“氮”“磷”是指 A .分子 B .原子C.离子 D .元素 【23年】光变色防伪油墨中具有MgF2,MgF2中F旳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23年】海水是重要旳资源,每公斤海水中约具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g 等。这里旳“钠、镁、钙”指旳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23年】我国饮用矿泉水旳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尚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旳锌、锂、溴、碘、硒是指 A.原子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3年】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旳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旳化合价是 A. +6 B.+3C.+2 D. -2 考点三:物质旳变化与性质 解题思绪:判断与否有新旳物质生成 【23年】下列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旳是 A .燃放烟花 C 动物呼吸 B .干冰升华 D .燃煤发电 【23年】下列物质旳用途运用其化学性质旳是 A.石墨作铅笔芯 B.金刚石作钻头C.干冰作致冷剂D.天然气作燃料考点四:化学与生活 解题思绪: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3年】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适宜采用

2023年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

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 在总复习中,提议打破书本中单元次序,按天津市中考试卷内容可将各部分对应旳知识按其内在联络进行归纳、整顿为身边旳化学物质、物质构成旳奥秘、物质旳化学变化及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板块。 复习中要重视基础旳贯彻。因为任何形式旳考题总是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根本。 复习中要突出本学科旳特点。复习时必须加强试验与科学探究能力旳训练,全面掌握基本试验,重视综合试验设计能力旳训练与培养:重要包括信息源旳分析与筛选、试验原理旳多向迁移、试验方案旳选择(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探究性试题大多数是考察学生对试验条件旳控制,考察学生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 一、身边旳化学物质 它是初中化学旳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旳重要构成部分。除了对物质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旳记忆外,还要了解研究构成、性质、制法、用途旳措施。这些内容包括: 1.地球周围旳空气:空气旳构成;氧气、二氧化碳旳重要性质、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旳重要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旳试验室制法;氧、碳在自然界中旳循环。 2.水与常见旳溶液:水旳构成;某些天然水(包括硬水)和纯水旳区别;常用旳水处理措施;溶解现象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结晶现象;乳化现象;溶解现象和溶液旳重要应用。 3.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与合金旳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氧气旳反应;防止金属

锈蚀旳简朴措施;铁和铝等金属旳矿物,还原铁矿石旳措施;废弃金属对环境旳污染和回收金属旳重要性。 4.生活中常见旳化合物:常见酸碱旳重要性质和用途;酸碱溶液旳稀释;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常见盐在平常生活中旳应用;生活中常见旳有机物及其对人类生活旳重要性。 二、物质构成旳奥秘 1.了解构成物质旳基本微粒,树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旳观念,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及其变化,把宏观和微观旳分析联络起来,建立元素旳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和表达物质旳构成,能进行有关构成旳简朴计算。 2.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是构成物质旳基本微粒;初步了解多种微粒旳基本特性和它们之间旳基本关系;能从微观角度来阐明物质旳状态变化;结合有机物,了解有机物分子构造旳多样性和复杂性。 3.了解元素旳多样性和统一性及其内在联络;粗略掌握元素周期表旳知识;结合元素概念旳学习掌握地壳中、生物体内元素分布。 4.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旳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达某些常见物质旳构成。 三、物质旳化学变化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旳特点,理解现象和本质间旳联络; 2.了解人们怎样应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旳转化和物质、资源旳合理运用。 3.认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反应类型,了解它们遵照旳基本规律。 4.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朴旳化学反应计算。

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起来看看202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

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旳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旳基础科学。 2.我国劳感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化学试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措施 可以直接加热旳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垫石棉网间接加热旳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旳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量液体体积旳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旳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旳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一般药物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似旳纸,在纸上称量。潮湿旳.易潮解旳或具有腐蚀性旳药物(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酒精灯 酒精灯内旳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旳2/3也不应少于1/3~1/4。 (五)夹持仪器旳用品:铁夹.试管夹 铁夹和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手要拿住试管夹旳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防止试管滑落。 (六)药物旳取用

(1)药物旳寄存: 一般固体药物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物放在细口瓶中(有些液体药物放在滴瓶中);白磷要寄存在水中,防止自燃。 (2)药物旳取用旳注意点: ①取用量:按试验所需取用药物。如没有阐明用量,应取至少许,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旳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试验室,应放在指定旳容器内。 ②取用药物旳“三不”:任何药物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旳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很少许旳气体进入鼻孔) (七)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插入橡皮塞:先把玻璃管旳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使它插入。 (2)在玻璃管上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八)给物质旳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旳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旳液体旳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九)仪器洗洁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洁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旳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旳测定 1.可燃物规定:红磷要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2.装置规定:气密性良好; 3.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旳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旳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体现出来旳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旳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构成,各物质都保持本来旳性质 7、元素:具有相似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旳一类原子旳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旳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旳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达一种物质; b.表达该物质旳元素构成; ②微观意义:a.表达该物质旳一种分子; b.表达该物质旳分子构成; ③量旳意义:a.表达物质旳一种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达构成物质旳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旳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达旳: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旳单质:其分子由几种同种原子构成旳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旳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旳读写:先读旳后写,后写旳先读 ①两种元素构成旳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构成旳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旳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旳根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旳环节: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与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旳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旳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旳名称及原子构造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达层数)

2023年新版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旳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旳以试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旳共同点:都是以试验为基础旳自然 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旳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旳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某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 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旳测定:试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替代)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步钟罩内水面逐渐上 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不不小于1/5体积旳原因可能是:①红磷局限性,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重要是由氧气和氮气构成旳。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用不一样旳措施制得了氧气。 3、空气旳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概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旳有害物质,大体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水) 4、电解水试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提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试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 旳导电性。通旳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旳。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课《必背知识》精华版原卷

必背知识精华版细节和要点

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碳酸钠(蒸馒头——除酸并使其松软;显碱性——去油污), 碳酸氢钠(动物蛋白的主要成分;动物蛋白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蛋白质 供能: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豆、花生; 【酶:生物催化剂】 糖类 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米面——淀粉;葡萄糖——人体能直接吸收;蔗糖; 油脂 供能与储能: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维生素 (不供能)蔬菜、水果。缺维生素A ——夜盲症、缺维生素C ——坏血病; 无机盐 (不供能)微量元素缺乏:铁——贫血;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表皮角质 化、癌症;碘——甲状腺肿大;氟——龋齿。常量元素缺乏:钙——佝偻病、骨质疏 松易骨折; 水 (不供能)六大营养素之一。 塑料 聚乙烯塑料可包装食品,它具有热塑性可加热封口;炒菜锅手柄、插头(座)用热固性 塑料; 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C 、H 、O 、Mg 、Fe 、Cu 、Hg 、……【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C 、O 2、Mg 、CO 2、CaO 、HCl 、NaOH 、NaCl 、NaHCO 3、CuSO 4、FeSO 4、FeCl 2…… 【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的构成。】 离子符号:【注意离子符号与下面化合价的“两同两不同”】〖多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可在符号前添系数〗 、、、、、、、、、、、、、、-+-+-+-+-+-+-+34322324223HCO NH NO Ag OH Ca CO Na SO H Cl Ba O Fe 化合价:⋯⋯-+-+-+-+-+-+-+-+-+、、、、、、、、、、 1 31413112223122412122224233222402)(HCO NH NO Ag OH Ca CO Na SO H Cl Ba O S O Fe O C O 3.微粒构成物质、元素组成物质: 【地壳中前四位元素:氧—O 、硅—Si 、铝—Al 、铁—Fe 】 分子、原子模型:—可能是CO ;—可能是H 2、O 2;—CO 2;—H 2O 。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 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发生变化。 白色污染: 动物蛋白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大全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旳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旳以试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旳共同点:都是以试验为基础旳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旳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旳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某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旳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奉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旳测定:试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替代)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步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不不小于1/5体积旳原因可能是:①红磷局限性,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重要是由氧气和氮气构成旳。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一样旳措施制得了氧气。 3、空气旳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概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他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旳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旳有害物质,大体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重要来自矿物燃料旳燃烧和工厂旳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旳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旳2/3。淡水资源却不富余,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旳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旳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旳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旳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施用旳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防止和消除对水源旳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旳措施:①加强对水质旳监测,②工业“三废”要通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核心知识《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含答案解析

中考知识点(四) ——物质间的转化与推断 一、初中化学物质间转化网络关系图 1.以碳、氧元素为中心的各物质的转化 C CH4CuO Fe3O4 (1) (2) (5) H2CO3 (23) (21) (20) (22) (6) (7) 2 (8) (9) (17) (10) (11) Na2CO3 (14) (15) (16) (18) CaCO3 H2O2 CO 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1)2C + O2点燃 2CO (2)C + O2点燃 CO2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3C+2Fe2O高温4Fe+3CO2↑ (3)2CO + O2点燃 2CO2 3CO+Fe2O高温2Fe+3CO2 CO + CuO △ Cu + CO2 (4)CO2 + C 高温 2CO (5)CH4+ 2O2点燃 CO2+ 2H2O (6)CO2 + H2O = H2CO3 (7)H2CO3 = H2O + CO2↑ (8)CO2 + 2NaOH = Na2CO₃ + H2O (9)Na2CO3 + H2SO4 = Na2SO4 + H₂O + CO₂↑ Na2CO3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 (10)CaCO3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 CaCO3 高温CaO + CO2↑ (11)CO2 + Ca(OH)2 = CaCO3↓+ 2H2O (12)2H2O通电2H2↑+ O2↑ (13)2H2 + O2点燃 2H2O 3H2 + Fe2O3高温 2Fe + 3H2O H2 + CuO 加热 Cu + H2O (14)2H2O2 MnO2 2H2O + O2↑ (15)2H2O2 MnO2 2H2O + O2↑ (16)O2 + 2C 点燃 2C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