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尚书·牧誓》史料分析

《尚书·牧誓》史料分析

《尚书·牧誓》史料分析
《尚书·牧誓》史料分析

《尚书·牧誓》中体现的殷周思想

《尚书·牧誓》,是汉代《尚书》二十八篇之一,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讨伐商纣之前,率领“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在商都郊外牧野誓师的历史事件。一般认为,纣王是昏庸暴虐的典型,从周武王陈述的伐纣三点理由就可看出。但所谓的“昏”与“暴虐”到底还是周人所认为,我们可以从《牧誓》篇的讨伐理由一部分中窥得一些殷周之人的思想。

讨伐理由之一:“牝鸡司晨”、“惟妇言是用”。指责商纣宠幸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并补充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唯家之索’,”指出宠幸妇人,惟妇人之言是从是亡家灭国之兆。

虽然商代已是父系社会,但母系制度在商代仍有一定程度的残余商代的女子,尤其是贵族上层女子,是拥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从甲骨卜辞上看,商人称男性祖先常用“祖甲”、“祖乙”等干支称谓,而“妣甲”、“妣乙”等干支称谓也常见于称呼女性祖先。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

铜器与玉器,在众多的礼器上都镌刻有“司母辛”、“妇好”之类的名字,也证明了女性贵族这一特殊群体在商代是可以拥有相当财富和地位的。当然,如果较之于男性,女性的地位还是较低的,无法同男性抗衡。研究表明,商王朝一般都是一夫多妻,在祭祀祖先的卜辞中,男性祖先的比重也远高于女性祖先。因此纣王宠幸妲己,并给予她一定的财富与权力也无可厚非。夫权的发展是根植于父系社会私有制基础上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私有制不断得到强化,带来了家族与夫权的不断得到强化。家族和宗教越来越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不同的氏族起源不同,他们崇奉、祭祀的神灵也各自不同,所以一般认为“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而按当时的婚姻习俗,多是同姓不婚,嫁过来的妻子相对于夫家恰恰就是外姓。按“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的标准来衡量,妇女自然地被排斥于父系血缘宗法之外。而宗法,作为一种强化血缘纽带、维护氏族内部自然形成的等级的历史产物,萌芽于夏商,最终形成于西周。而就“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这一点来推断,这种观念显然已经深深渗透在周人的思想中,宗法制在周人中比殷人有更深厚的根基。所以周武王才能以近乎宗法制代言人的身份来声讨商纣的无德。

讨伐理由之二:“昏弃厥肆祀,弗答”,谴责商纣王废弃享祭宗庙,不屑于“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正是“帝”所发布的“天命”为殷商提供了国家起源和合法化的理论支撑。但它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帝”有权力掌控人世的一切,但是人世之人不能直接同“帝”沟通,人的意志不能直达帝所。人们只能求助于祖先,祈求他们将自己的请求转达天帝,“宾于帝”。祖先只是能够代为请求帝的降福。然而,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化,这一观念也在经历着变革。甲骨卜辞及考古发掘都显示:祖先崇拜在殷人观念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甚至祖先的地位超过了“帝”。这也意味着,与此同时,王权的力量也在加强。到晚商时期,一些商王甚至开始直接称先王为帝。而商王作为先王的后人便得到了更强有力的心理上与思想上的支持。这种神权的变化,是王权强化的必然结果。而且越到商末,王权的要求就越是强烈。这一点在商末诸王中几乎是一脉相承。而商末的纣王竟而用上了“帝辛”的称号,这样君权观念便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王就是帝,王就是天地之间最高的权威。王再也无需借助神的力量,甚至无需借助祖先的力量,也就没有必要祭祀侍奉祖先来。但这种做法在尊崇祖先的周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

伐纣理由之三:“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究于商邑。”其实,无论是指责纣王排挤、摒弃宗亲旧臣,还是指责纣王信任、重用逃往罪人,使百姓遭殃,其核心都是族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与争夺,反映来族权对王权的控诉与不满。我国的上古三代实际上都是由氏族发展而形成的。到了商代,氏族组织的力量较之前代还有所加强。《左传·定公四章》中也记载有:周初分封,分封给鲁公“殷民六族,”又分封给康叔“殷民七族。”《史记·殷本纪》中亦提到“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但同前代相比,王权与族权类势均力敌的制衡关系在逐渐被打破,王权凌驾于族权之上的趋势有所发展。在甲骨卜辞和流传下来的许多上古文献中,多处可见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来显示他的至高无上。就是在《尚书·汤誓》中,在商汤被迫解释、晓之以理之后,还是不免霸气十足地宣称:“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誓诫,我就连你和你的妻子儿女杀的杀,做奴隶的做奴隶,决不赦免一个。言辞间满是威胁恫吓。虽然王权相对于族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历代商王仍对族权势力有所忌惮。而到了商纣,为了加强自己的王权而摆脱宗族的束缚,无视宗族的利益,摒弃同祖的兄弟不加进用,却公然地专信四方多罪的逃亡者。他这样做,极大伤害了其他集团以及本集团内部耆老旧臣的感情。由于用人不当,最终还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而周人重视家族人伦关系,从分封制便可见一斑。如此为了自己权力而不顾手足同胞的做法,自然是被周人所唾弃。

通过历数商纣罪状,阐明了纣王的确赦无可赦,宥无可宥,非诛讨之无以平天怒人怨。于是武王宣布代天行罚,进行最后的战斗动员

历史教学与史料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二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CJ/T313-2009)(代替CJ/T3039-1995) 生活垃圾采样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调查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13煤的热值测定方法 CJ/T96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的测定灼烧法 CJ/T97城市生活垃圾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阱比色法 CJ/T98城市生活垃圾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99城市生活垃圾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CJ/T100城市生活垃圾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101城市生活垃圾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102城市生活垃圾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CJ/T103城市生活垃圾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法 CJ/T104城市生活垃圾全磷的测定偏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CJ/T105城市生活垃圾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CJ/T280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 CJJ/T65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CJJ/T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活垃圾流节点domestic waste logistic nodes 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转运、运输和处理物流线路的交汇点。 3.2采样点sampling place 在确定的时间内选定的采集生活垃圾样品的地点。 3.3一次样品first-degree sample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破碎、缩分后得到的样品。用于物理组分和含水量等分析。 3.4二次样品second-degree sample 对已完成生活垃圾物理组分和含水量分析的一次样品的各个物理组分进行缩分、粉碎、研磨、混配后得到的样品。用于生活垃圾可燃物、灰分、热值和化学成分等项目分析。 3.5混合样mixed sample 将生活垃圾烘干后的各成分按其干基百分比混合,经粉碎后所制备的二次样品。 3.6合成样synthetic sample 将生活垃圾烘干后的各成分粉碎,按其干基百分比混合所制备的二次样品。 3.7可燃物combustible 生活垃圾经800℃~850℃高温燃烧、灰化冷却里所减少的重量。 3.8灰分residue 生活垃圾经800℃~850 ℃高温燃烧、灰化冷却后的残留物。 4样品的采集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 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燕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仅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全面认识的史料展现出来,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

数据采集及分析试验指导书

《数据采集及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采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熟悉信号采样过程,并通过本实验观察欠采样时信号频谱的混迭现象,了解采样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掌握采样频率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模拟信号经过(A/D) 变换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采样,信号采样后其频谱产生了周期延拓,每隔一个采样频率fs,重复出现一次。为保证采样后信号的频谱形状不失真,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份的两倍,这称之为采样定理。 a) 正常采样b)欠采样 图1.1 采样信号的频混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信号进行采样时,满足了采样定理,只能保证不发生频率混叠,对信号的频谱作逆傅立叶变换时,可以完全变换为原时域采样信号,而不能保证此时的采样信号能真实地反映原信号。工程实际中采样频率通常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3到5倍。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 n台 2. 实验软件 1套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 启动计算机。 2. 启动实验软件。

图1.2 采样定理实验 3. .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正弦波"按钮,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4.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方波"按钮,产生方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5.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三角波"按钮,产生三角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 按实验步骤附上相应的信号波形和频谱曲线,说明采样频率的变化对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总结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在实际测量中采样频率通常要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3到5倍?

多元数据处理——因子分析法

多元数据处理 ---因子分析方法 多元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多元随机变量,协方差分析,趋势面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各个分析方法的相互结合等等。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展开了论述,并举了一个因子分析法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第一章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1.1因子分析的涵义 为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对象的特征,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往往尽可能多的选用特征指标进行系统评估,选取的指标越多,就越能全面、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选取众多指标的同时也带来了统计分析的困难:一、不同的指标,不同重要程度需要赋予不同的权重,而靠主观的评价避免不了一些失误与错误。二、收集到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大量收集指标带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因子分析方法则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因子分析[1]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 和Charles Spearman 等人关于心理测试的统计分析,它的核心是用最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2]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来找出其主要矛盾,找出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称为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使不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低[3]。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所谓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4]。因子变量的特点:第一,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小于原指标的数量,对因子变量的分析能够减少分析的工作量;第二,因子变量不是原有变量的简单取舍,而是对原有变量的

现代史史料学和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现代史史料学和研究方 法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和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005年2月—6月) 类别:研究生选修课(编号:02112190)教师:牛大勇 时间:星期四第3、4节(10:10—12:00 .)学分:2 教室:三教104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中国现代史史料学的训练,熟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现代史史料的各种类型和利用价值,掌握围绕研究专题来搜集、考证和分析各类史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还将介绍和研讨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包括着名史学家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和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的研究方法。以此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撰写专题论文做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今后可以更好地从事研究工作和各种相关的工作。 二、教学方法 上述目标显然不能靠单纯的“讲课”和“听课”来完成,而必须把课堂讲授和教学实习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师将详细讲解中国现代史史料的基本分类和各类史料的价值,介绍搜寻、阅读和考订这些史料的基本方法,包括跨学科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来搜集、研究史料的方法,并介绍一些典型的专题资料。学生通过听讲、讨论和教学实习,选择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自己“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总结出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因此,尽可能带领学生到一些档案馆、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站上参观,组织专题讨论,撰写各项作业。学生只有动手动脚,到处去“挖掘”历史资料,才能够真正掌握搜集资料和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从事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和各种相关的实际工作。关在教室里“讲课”,是培养不出这种本领的。 本课程的内容需要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史研究生经过一学期的时间,结合课堂讲授,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资料搜集,讨论、作业和实习才能完成。本次课程将有重点地介绍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动态和重要史料的情况,指导学生选读各种典型的原始史料(即所谓“一手资料”)和研究论着(即所谓“二手资料”)。将适当地布置学生撰写若干作业,并进行课堂讨论。

物源分析方法及进展

物源分析研究方法 物源分析在确定沉积物物源位置和性质及沉积物搬运路径,甚至整个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等方面意义重要。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多方法、多技术的一门综合研究领域。电子探针、质谱分析、阴极发光等先进技术在物源分析中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各种沉积、构造、地震、测井等地质方法与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应用及相互结合,使物源判定更具说服力。它在原盆地恢复、古地理再造、限定造山带的侧向位移量,确定地壳的特征,验证断块或造山带演化模型,绘制沉积体系图,进行井下地层对比以及在评价储层的品质等方面,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物源分析已经成为连接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为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盆山相互作用的有效切入点。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物源区的方位、侵蚀区与母岩区的位置、母岩的性质及组合特征,还包括沉积物的搬运距离、搬运路径;而且,根据物源分析资料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物源区的气候条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重建古地理面貌。因此进行物源研究既是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古海洋学、石油地质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提高,物源分析方法日趋增多,并不断的相互补充和完善。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重矿物法、碎屑岩类分析法、沉积法、裂变径迹法、地球化学法和同位素法等。主要研究岩石、矿物成分及其组合特征、地层的发育状况(包括接触关系和沉积界面等)、岩相的侧向变化和纵向迭置、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变化等,其依据在于不同的物源在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岩性、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响应。 一、重矿物分析法 由于电子探针技术的应用及其分析水平、精度的不断提高,重矿物分析法应用广泛。重矿物因其耐磨蚀、稳定性强,能够较多的保留其母岩的特征,其在物源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单矿物分析法和重矿物组合分析法。 1、单矿物分析法 用于重矿物分析的单矿物颗粒主要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十字石、石榴石、尖晶石、硬绿泥石、电气石、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橄榄石等。用电子探针可分析上述矿物的含量、化学组分及其类型、光学性质等,针对每个重矿物的特性及其特定元素含量,用其典型的化学组分判定图或指数来判定其物源。如Morton用辉石矿物对南Uplands 地区奥陶系Portpa2t rik组进行物源判断,依据Let terier提出的Ca2Ti2Cr2Na2Al 组分图解,用Ti2(Ca + Na)来判定其物源是拉斑玄武岩或碱性玄武岩,用( Ti + Cr)2a 图解区分辉石源区为造山带还是非造山带环境,指出该区辉石源自钙碱性火山岩。另外,单颗粒重矿物含量比值亦具有一定的源区意义。独居石/锆石比值( MZi)可显示深埋砂岩物源区的情况;石榴石/锆石比值(GZi)用来判断层序中石榴石是否稳定;磷灰石/电气石比值(ATi)指示层序是否受到酸性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单颗粒重矿物含量的平面变化可用来判定物源方向,如磁铁矿等。 2、重矿物组合法 矿物之间具有严格的共生关系,所以重矿物组合是物源变化的极为敏感的指示剂。在同一沉积盆地中,同时期的沉积物的碎屑组分一致,而不同时期的沉积物所含的碎屑物质不同,据此,利用不同时期水平方向上重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图,可推测物质来源的方向〔5。重矿物组合分析法对物源区用处颇大,尤其是在矿物种类较复杂、受控因素较多的地区特别有用。具体组合形式、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不同而有差异。目前,主要引用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R型或Q 型) 、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矿物组合特征、相似性等指数,从而提取反映物源的信息。重矿物方法对母岩性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对火山岩和变质岩作为母岩时,其中的重矿物所经历的搬运、沉积次数较少,受后期的影响小,保

抽样与分析方法

47 第5章 抽样与分析方法 抽样与分析方法 抽样 抽样方案应当符合科学公认的原则和流程。 分析 应当使用科学界个人的原则和流程制定和验证实验室方法15。在选择方法时, 还应当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应当参照日常使用中可靠且可行的方法。应当对饲 料和饲料组分进行常规的实验室分析,保证具有所使用方法的分析能力并保持适 当的记录。16 来源:良好动物饲养规范法典(CAC/RCP 54–2004)。

48

49 前言 确定抽样程序设计和执行的重要因素包括样品大小、组分的多样性、实验精确度、检验成本以及饲料组分的价值。因此,在确定抽样程序时需要考虑取样的目的、对样本的实验分析以及组分与成品的特征。 抽样方案应当符合科学公认的原则和程序。应按照科学公认的原则开发实验室方法,并进行验证。 抽样程序取决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运输和取样设备的性质。应预先了解产品数据和抽样资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抽样程序。 采用国际认可的抽样方法可保证标准化的管理和技术方法,并方便解释各批次或交付物的分析结果。 抽样准则 如果要制定将采用的抽样程序,应明确抽样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目标例子: ?交付物的接受接受性; ?交付批次的测试; ?原料控制; ?半成品控制; ?成品控制; ?不合格品的发布; ?留样获取; ?法律纠纷; ?实验室间试验; ?分析方法验证; ?控制措施验证; 抽样应在一个良好的区域中进行,以避免抽样中存在的困难,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能使实验室分析正确执行,还应为抽样者和环境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健康预防措施。 负责抽样活动的人员应按照适用的程序进行培训,并对抽样产品、抽样过程中所用工具、抽样环境的适合性和清洁程度以及防止样品收到污染或变质的样品储存容器等具备必要的知识。抽样过程和设备 执行抽样程序,需要提供下列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开口的袋、包、桶、圆桶、储存箱、货车等;?可反复开合的容器; ?样品已经移除的标贴; ?样品的储存、保留和保藏; ?储存和留样容器贴标; ?进行化学和微生物分析需要的抽样预防措施。 所有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均应是惰性的,使用前后需要进行清洁。同样在抽样前因考虑对抽样容器进行清洁。 饲料工业使用组合工具收集样品。卡车散装运货或铁路运输的谷物或豆饼粕的样本采集通常使用手持式采样管。如果需要采集谷物的不同部位,可以将散装容器分层采集多个样品。槽式穿刺谷物采样器可以从谷物、豆粕或成品饲料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穿刺杆必需足够长,至少应插到饲料的深处。官方谷物样本的抽取使用直径为4.13cm的穿刺杆,穿刺杆有两个管组成,其中一个套在另外一个管中。内管被间隔成若干段,这样每段收集不同深度的样品,从而检查货仓内不同深度的谷物质量的均匀性。在谷物由运输车辆转移到谷仓之前,需要将内管中取得的样品放在油布或槽中进行检查,所以该过程劳动强度较大。敞开式谷物取样杆内管没有隔开,可以用于包括谷物在内的饲料样品采集。采样器的样本从操作端到处,样品到处后会混合在一起,因此难以很好地目测不同深度样品间的差异。敞开式螺旋取样杆内管槽盖的设计是旋转打开的,通过旋转先打开内管槽的底部,依次旋开至顶部。这种取样器能够确保均匀取样,代表性强。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由这种取样杆得到的样品反而更不理想,当内管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得到的样品大部分来自于杆的顶部。穿刺杆以与垂直面10°角方向插入谷物或饲料组分中,槽面向上且完全封闭。使用10°斜角是为了形成一个采样的截面。在穿刺杆插入过程中,内管槽必需始终处于闭合状态,直到穿刺槽的末端深入到它要到达的位置。如果在穿刺杆插入谷物是打

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一、必读 王力、朱光潜等著《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郑也夫著《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谢泳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桑兵著《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含《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卡尔·波普尔著等著、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伊姆斯·拉卡托斯著、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陈致访谈《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李泽厚著《走我自己的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王元化著《思辨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章学诚著、罗炳良译注《文史通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二、选读 1.《胡适口述自传》、《师门辱教记》(罗尔纲)、《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大时代小人物》(何兹全)、《王炳照口述历史》、《黄济口述历史》《顾明远口述历史》等口述历史、自传(关注其中对治学方法的总结); 2.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冯友兰、陈垣、余英时、陈平原、杨义谈论治学方法的单篇论文(结合其单篇论文体会其中的方法论意义)。 3. 潘新和著《语文教师素养随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李海林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趋势面分析实验报告

趋势面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趋势面分析是利用数学曲面模拟地理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面分析方法常常被用来模拟资源,环境人口及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利用趋势分析的方法来检测各个数据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实验要求: 对某城市郊区垃圾占用农田面积的数量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步骤: 步骤一:导入数据EXCEL格式 步骤三:建立趋势面模型,分析,回归,线性输入自变量和因变量,算出二次拟合方程 Z=2.160+0.638x-0.80y-0.52x*x+0.07xy-0.011y*y

(R的平方=0.593 F=2.620) 步骤四:三次趋势面分析,求出X6,X7,X8,X9,建立三次趋势面模型 4 Z=-5.571+2.002x+3.889y-0.154x*x-0.182xy-0.573y*y-0.001x*x*x+0.015x*x*y+0.001x*y *y+0.024y*y*y (R的平方=0.921 F=6.474)

步骤五:模型检验 (1)结果表明二次趋势面的判定系数为0.593,三次的趋势面判定系数为0.921,可见三次 趋势面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高。 (2)趋势面适度的显著性F检验。二次和三次的趋势面的F值分别为2.620和6.474 。二 次趋势面F=2.2620Fa(9,5),检验显著。(3)趋势面适度的逐次检验。从回归值与实测值的差值(残差)看,三次趋势面残差的绝对 值也显著少于二次趋势面。因此三次趋势面方程可以形象的表示出该城市郊区垃圾点占地的规律。

浅谈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意义 如何践行

浅谈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马济水 摘要:史料教学法,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在目前几乎所有的公开课或优质课中,没有不使用此种方法的,大有无史料不成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之势。史料分析在近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学历史讲究“论从史出”,它既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就史料在教学中的分类与价值、意义和利用等方面做了初步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史料教学价值意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如实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动态。历史无法重演,人们也无法回复到过去的时空去感受和体验当时的情景。因此,人们想了解过去的事情,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我们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进而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所以,史料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认识历史与研究历史离不开史料,史料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与前提。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导向作用与新课改的要求,使历史教学对史料越来越关注。高中不同版本的历史新教材也较重视史料的编辑与运用,且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史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课后的“知识链接”与“阅读思考”更明确要求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史料教学的日益普及,许多教师已经认可并使用这一教学方法。 一、史料的种类与价值 史料浩如烟海,郁如邓林。一般来说,人类历史愈悠久,可供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史料也就愈丰富。根据其存在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1.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以及前人发明创造的客观实在物的总和,其种类丰富。人类活动的场所,例如居址、庙址等建筑设施。楼兰古国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东都事略》 《宋史》元脱脱奉敕撰,496卷,至正五年(1345)成书,主要依据宋朝国史、实录、日历、时政记等删削增补而成,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但保存史料丰富。 《宋史翼》40卷,清末陆心源以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辑补《宋史》未立传人物,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东都事略》130卷,南宋王称撰,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称“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失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南宋李焘据国史、实录、家传、野记等修撰,淳熙十年(1183)成书,广征博引,考证异同,保存大量史料,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8卷,另2卷亦残缺,仍保存了许多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南宋李心传撰,高宗一朝编年史,据国史、日历、文集、碑传等修撰,约于嘉定元年(1208)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及宋金战争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南宋徐梦莘编撰,绍熙五年(1194)成书,具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为珍贵。 《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会要辑稿》宋代至宁宗朝历朝修撰会要皆已成书,久佚。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经多人整理未能完成。1936年据整理稿影印出版,为200册;1957年再缩版影印,为八大册。分为17门,门下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虽多有残缺,但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史料。陈智超将本书整理时的复文或误作复文而被删落的遗文约八十万字,整理为《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出版,为一大册。 《文献通考》348卷,马端临编撰,元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分为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分13门,乙集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宋大诏令集》、《庆元条法事类》 《宋大诏令集》原为240卷,今存196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传宋绶后人于南宋初编辑。存17门,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诏令3600余篇。 《庆元条法事类》存36卷,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集,嘉泰二年(1202)编成,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也保留一些已不实行的北宋法令,存16门,门下分类,排列敕、令、格、式、申明,“申明”载有时间,自元佑七年(1092)

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红外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的方法确认报告 1. 目的 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中的油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职责 2.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2.2 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结果和方法确认报告。 3.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 3.1 本方法适用于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方法执行。 3.2 本方法依据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执行。 4. 方法原理 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在实验室中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入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 5. 仪器和试剂 5.1 仪器 5.1.1华夏科创OIL460红外分光光度计,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5.1.2超声清洗器; 5.1.3容量瓶:50ml、25ml;

5.2 试剂 5.2.1 四氯化碳:天津傲然精细化工研究所,环保专用试剂; 5.2.2标准油: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在500ml三颈瓶中加入300ml的食用油,插入量程为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120℃,敞口加热30min,然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冷凝管,升温至300℃,回流2小时,即得标准油)。 5.2.3油标准贮备液(20g/L):准确称取标准油1.0000g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贮备液(20g/L)。 5.2.4油标准使用液(400mg/L):取标准贮备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标准使用(400mg/L)。 6. 方法操作步骤 6.1 样品处理: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筒,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清洗5min,将清洗液倒入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清洗滤筒2次,将清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置于4cm比色皿中,即可进行红外分光试验。 6.2 标准系列的配制:从油标准使用液(5.2.5)中依次取0、1、2、4、6、8ml 分别置于6只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 6.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此标准曲线得样品中油的含量。 7. 方法验证实验 7.1 绘制标准曲线 7.1.1 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50ml容量瓶,用油标准使用液(5.2.5)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搜集的途径与运用的方式,阐释了运用史料教学的原因,明确了史料教学的相关注意点。 关键词:史料历史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学生“配合”教师的程度,而是应该看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程度,看教师是否创设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使学生产生问题,进而自觉地去探究。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采用选取历史史料呈献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反响良好,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一、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价值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在《历史教学》中明确表示:“……‘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历史史料,能使学生体验“真实”历史,自己探索研究历史的方法,自己得出信服的看法和结论,真正提高学习技能。 在执教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这一堂二轮复习课时,我在学生自学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为了强化学生的纵横联系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能力,设计了下列问题: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哪两种发展趋势?②英、德代议制有何异同?(君主、内阁、议会)③英与美代议制有何异同?(元首、内阁、议会)④明清时期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是什么(职权、性质)?⑤画出美国的民主制与唐朝中央机构图并比较异同?⑥美国的民主制在中国运用的表现、结局、原因是什么?⑦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有何异同?⑧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什么异同?(经济基础、活动原则、权力主体)⑨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三者之间有着怎样内在联系?由于课本、学案上没有较多的阐释,学生们不是哑口无言就是离题万里,我只好单枪匹马地各个几击破。尽管讲得旁证博引,口若悬河,但学生们在下面表现出极度的“困惑”,他们强打着精神,麻木地听课,丝毫没有配合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一节课就在我的独角戏下结束了。课后,我反问了自己:学生为什么死气沉沉或答非所问?我有没有责任?过渡、铺

研究明朝史料

研究明朝史料: 答一、正史《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但《明史》作为一部官修的正史,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黄云眉教授参阅群书,对这部史书逐卷进行比勘考证,订误、补缺。 《大明会典》系明代专述本朝典章制度的会典体史书。又名《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之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该书辑录明代的法令和章程,对研究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与职掌、官吏的任免、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土地制度、赋税、户役、财政等经济政策,以及天文、历法、习俗、文教等,提供了比较集中的材料,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二、编年体史书《明纪》作者陈鹤。共六十卷。比明通鉴略早成书,写比较简略,但因为是较早的明史编年著作,起了普及作用。 三、纪事本末体史书《明史记事本末》谷应泰撰写。该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迹﹐凡八十卷﹐每卷为一目。纪事始於朱元璋起兵﹐终于明崇祯十七年朱由检自杀。选录其中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卷末附有作者的史论。该书详於政治﹐略於经济和典章制度﹐因成书较早﹐又综合多种明代史料编纂而成﹐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中极力回避明满关系﹐有的内容依据野史传闻﹐间有失实之处。早于《明史》,参考价值较高。 四、政书类研究明史可参考十通中的《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 五、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 六、实录《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 七、别史杂史《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随笔之类的著作。研究明史可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

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 案例:某流域一月降水量与各观测点的坐标位置数据如表,我们设降水量为因变量Z,地 2、Y2、XY、X22、X 3、Y3 2、建立趋势面模型 1)二次多项式 a.我们先将各变量数值输入SPSS软件中,然后选择“分析—回归—线性”工具,将Z送进因变量框中,然后再将其他的自变量送进自变量框中,点击确定便可求的解。

b.运行结果如下 图1 图1中B列的数据为拟合方程的各系数,根据表中的数值及所对应的常量,我们求得的拟合方程为: Z=5.998+17.438X+29.787Y-3.588X2+0.357XY-8.070Y2

图2 图2显示该拟合二次趋势面的判定系数R2=0.839,显著性F=6.232 2)三次多项式 a.方法与二次多项式类似,将所有的变量输入SPSS,选择“分析—回归—线性”工具,将Z 送进因变量框中,然后再将其他的自变量送进自变量框中,点击确定便可求解。

b.运行结果如下 图1 图1中数列B的数据为拟合方程的各系数,根据表中的数值及所对应的常量,我们求得的拟合方程为: Z=-48.810+37.557X+130.130Y+8.389X2-33.166XY-62.740Y2- 4.133X3+6.138X2Y+2.566XY2+9.785Y3 图2 图2显示,该拟合二次趋势面的判定系数R2=0.965,显著性F=6.054 3、检验模型 1)趋势面拟合适度检验。根据两次拟合的输出结果表明,二次趋势面的判定系数为R2=0.839,三次趋势面的判定系数为R2=0.965,可见二者趋势面回归模型的显著性都较高(>0.8),且三次趋势面较二次趋势面具有更高的拟合程度(数值更大)。 2)趋势面适度的显著性检验。根据两次拟合的输出结果表明,两者趋势面的F值分别为F2=6.236、和F3=6.054,在置信水平a=0.05下,查F分布表得F2a=F0.05(5,6)=4.53,F3a=F0.05(9,2)=19.4,我们得出F2>F2a F3 < F3a,因此我们判定用二次趋势面进行拟合比较合理。3)趋势面适度的逐次检验。 用SPSS软件对检验两个阶次趋势面模型的适度值进行计算,然后比较分析。

史料研究方法_谢泳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料的搜集和运用) 谢泳 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 1、史料先行:凡做研究,先以整理相关对象的完整史料为研究的基本前提,在熟悉相关研究史料的过程中,先发现问题,产生研究方向,在此前提下,再选择研究的基本方法,无坚实的史料基础,再高明的研究方法,也难作出一流的学术研究,只有在熟悉已有史料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发现新史料,新史料是相对旧史料才存在的,不熟悉旧史料也就无法判断史料的新与旧。 2、离开史料的思想是无力的。 3、材料与史料之关系: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材料;与研究对象建立史料关系的材料。 鲁迅研究: 教科书《日语日文科》口语化文体特征文言向白话文过渡的痕迹 知识界评价鲁迅文体《国语文选》《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4、“文献”的概念: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第二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范围 1、广义的史料可以认为是过去和现在一切物质材料和文字记载,语言历史和口头传说。 2、狭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大体可以定义为一切与中国现代文学活动(作家、作品、思潮、社团、学校、报刊等)相关的史料,都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中国现代史) 第三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类型 1、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一是零散,一是数量比较大,再就是史料方向很难确定。 2、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一般来说,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日记又不如第一手的档案。只有参考日记的回忆录才相对可靠。 3、同时代史料和非同时代史料:同时代的记载,就史料价值判断,一般说来要高于异时代。 4、原料和次料:最初材料,由此以上不可溯源;原料中变化出的各种著作。 第四节成型的与不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 1、成型的文献:同一主题下,经过研究者编纂而成的较为系统完备的文字史料。 好处:能在短时间内熟悉文献的基本存在状况,同时了解学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成型的史料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基本方法:凡存的成型史料,力求齐全完整。 同时与异时: A、越早的文学越有史料价值。时间近,做事认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