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故事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故事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故事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故事二则(教案)

27* 故事二则

1.会认“拜、侯”等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纪”,读准“拜见、骨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重点

1.自读自悟了解蔡桓侯“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朗读扁鹊的解释,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难点

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1.字词教学

本课会认字有7个。为了准确认识这7个字,我主要利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阅读理解

阅读《扁鹊治病》时,首先要理清课文脉络,抓住文章中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扁鹊劝蔡桓侯;一条是蔡桓侯明知扁鹊是名医却几次都不听取他的建议。《纪昌学射》是按照“学射箭—练眼力—成为射箭能手”的顺序来写的。

《扁鹊治病》通过扁鹊与蔡桓侯的对话,表现扁鹊的高超医术以及蔡桓侯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纪昌学射》教学中循着“飞卫提要求—纪昌勤奋练习—成了射箭能手”这条教学主线进行教学。从“言”入手,由“言”及“意”,推“言”达“意”,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明白寓意。通过填写表格,提取课文信息,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表达运用

两篇小故事详略得当,《扁鹊治病》详写扁鹊为蔡桓侯治病的过程,着重写了蔡桓侯不听劝阻,酿成大病的内容。《纪昌学射》详写纪昌练眼力的过程,突出表现了纪昌为了学射箭,苦练基本功的认真态度。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要注意文章的详略,把能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

1.预习提纲

(1)搜集扁鹊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了解两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词语导入,整体感知

1.教师谈话:历史上有很多名医,大家都知道哪些?人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赞颂这些名医高超的医术呢?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救死扶伤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2.交流扁鹊资料。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扁鹊的相关资料:

课件出示:

扁鹊(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他善于运用四诊法:望、闻、问、切。被尊为“医祖”。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故事二则》中第一则关于扁鹊的故事——《扁鹊治病》。

设计意图:

成语导入,介绍主角,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二、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我们预习了课文,应该都知道故事的结果是蔡桓侯病死了,那么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

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学生围绕“名医”展开学习,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学生自主阅读,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1)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想一想:哪些词语体现了扁鹊的医术高明?

课件出示:

发现病情: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预设:“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说明他医术高明。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病情的发展:

1.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

2.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3.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①学生讨论:如果不治,病情会怎么样?

预设: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深。

②“十天后”,蔡桓侯的病怎么样了?

这一次扁鹊说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板书:肠胃——更加严重)

指导朗读:注意把“再、更加”读重一点,语气加强,表现病情的严重。

③学生小组讨论:“又过了十天”,扁鹊有什么表现?此处从哪里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高超?

预设:这次扁鹊掉头就跑了。扁鹊“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就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治,从中可以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教师谈话:扁鹊仅仅是医术高超吗?这样的医生能称得上名医吗?人最重要的是品德,扁鹊有高尚的医德吗?

学生再次研读第3~5自然段。

汇报交流: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蔡桓侯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要求给蔡桓侯看病,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说明他确实是位名医。

(4)教师引导:扁鹊既然医术高超,那蔡桓侯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呢?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

课件出示:

“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学生齐读这段话。

3.想一想:蔡桓侯的病共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我们发现蔡桓侯的病经历了四个阶段:皮肤→皮肉→肠胃→骨髓;结果也是大不一样: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只能等死。

根据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课件出示:

预设:我们小朋友都犯过错,虽然犯的都是小错,但是我们要及时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及时改正,这样才能避免不犯大错。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课文中的角色有扁鹊、蔡桓侯,注意读出扁鹊的焦急、无奈;蔡桓侯的不以为然。

设计意图: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5.过渡:是啊,小病不及时医治就会发展成大病,生活也是如此,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会酿成大错。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处防范,努力杜绝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防微杜渐。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蔡桓侯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侯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侯的后悔)

6.当蔡桓侯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侯只能等死。当浑身疼痛的蔡桓侯得知扁鹊到秦国去了,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临终之际,蔡桓侯想起扁鹊的再三劝告,不禁心生悔意:“我要是早一点听从扁鹊的话就好了,也不会耽误病情,丢了自己的性命,我真是追悔莫及啊!”

设计意图:

课堂练笔要紧紧围绕文本来进行。这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在学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会把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包含在内,突破了教学难点。把阅读和表达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故事导入,学习《纪昌学射》

1.《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讳疾忌医,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纪昌学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射箭)那课题的意思就是:纪昌学习射箭。

4.你们发现了吗?这个课题很有特点,一读课题大概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看来有时候,课题还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课文大意呢!

5.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呢?他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抓课题,复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初读故事,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词或句子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反馈。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预设: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开始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牢牢盯着一个目标,不能眨眼,再练习把一个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眼力练成后,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五、品“练眼力”,悟寓意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

预设:课文第2、3自然段。

2.请大家仔细读第2、3自然段,用“____”画出飞卫教射箭的句子,用“”画出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想一想:飞卫是什么样的师父?纪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就在句子的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学习汇报。

(1)飞卫是什么样的师父?

课件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

学生交流: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眼”可以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2)纪昌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课件出示:

1.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2.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透过“死死盯住”一词,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

预设: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坚持不懈、意志坚决、耐力十足、勤奋刻苦的纪昌。

(3)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

生1: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

生2:练眼力是为了把物体看清楚。

教师小结:这正是飞卫对纪昌所说的(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生齐读)

4.指导朗读:对于飞卫指导纪昌说的两次话,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好好体会一下。第一次指导纪昌是在第2自然段,朗读时要重读“首先,练眼力、牢牢地”,加重语气,加重力度,突出飞卫教纪昌时,强调眼力的重要性。第二次指导时,要重读“还不够、极小、很大、很清楚”,突出老师的标准。“极小、很大”两个词形成对比,体会练基本功的重要性和艰难程度。

5.师小结: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比如学游泳的时候,我们要先学会憋气;我们练跆拳道时,要先练好基本功。

设计意图:

“教是为了不教。”紧扣课文,让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灵碰撞,教师适当点拨、指导理解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学生要各抒己见,就必须潜入文本,透彻地理解,充分地思考。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学生的体会也更深入,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仅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六、复述课文,拓展训练

1.过渡:为了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付出了很多努力,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学习射箭的过程,请大家根据提示,试着把课文内容复述一遍。

课件出示:

复述提纲:

去请教—练眼力(不眨眼睛、把小看大)—开弓放箭—射箭能手

2.指名复述。

设计意图:

落实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练习语言表达,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七、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1.把这两个故事复述给家人、朋友听。

2.阅读《列子》中的有关故事。

3.排课本剧。

设计意图:

有弹性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针对本课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课题导入,立体感知。

通过课题的学习,总结出抓住课题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教学《扁鹊治病》时,开头引入描写扁鹊医术高明的词语,让学生抄写积累。接着通过重点段落中对词语的归类学习,让学生对扁鹊诊断蔡桓侯疾病所在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归类体会,反复朗读,体会蔡桓侯病情的逐日变化。又从病情的变化引出三次对话,通过填写表格,进行对比,反复研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立体的感知。

二、故事链接,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纪昌学射》时,开头设计的故事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主动读通、读懂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品质。就今天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

三、拓展延伸,提升语文素养。

结尾的作业设置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不足之处。

由于《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都是寓言故事,因此在让学生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教师就揭示了寓意,显得有些急躁,考虑得不够周全,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2019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期中精选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ān kuò zhuāng jia lǒng zhào wān dòu

()()()()

yán jiū tàn suǒ jūn yún zhù zhǐ

()()()()

二、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4分)

1.随地处乱停共享单车是一种很让人厌恶.(è wù)的恶.(è wù)劣行为。

2.我有一个和这张卡.(kǎ qiǎ)片上一模一样的发卡.(kǎ qiǎ)。

3.大水淹没了小村庄,空降.(xiáng jiàng)下来的解放军叔叔解救了在洪灾中挣扎.(zhā zhá)

的人们。

4.爬山虎的叶子铺.(pū pù)满了墙面,没留一点儿空.(kōng kòng)隙。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柔弱柔和柔软

1.()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我们坐在()的垫子上休息。

2.蟋蟀挖掘的工具很()。…

线

……

只要……就……不但……而且……即使……也……

3.()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自由飞行。

4.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在改变着人类的物

质生活。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的一个造句。(6+2=8分)

()七()八人()()沸()云()雾

山()地()()()而安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仿照例子写句子。(6分)

1.例:柳条在风中摇动。柳条在风中舞蹈。

蟋蟀在平台上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树叶()飘舞。

3.例: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

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4.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使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将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话。(4分)

()菊花美极了,黄的、紫的、白的、红的,还有绿色的……

()只见大门口放满了菊花,百米长的通道两旁放满了菊花。

()植物园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菊展。

()人们边走边观赏,不时传出一阵阵的赞叹声。

八、积累运用。(13分)

(一)日积月累。(5分)

1.好问则裕,。

2. ,九月温,。

3. ,长河渐落晓星沉。

4.一场秋雨一场寒,。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再作答。(8分)

1.将《题西林壁》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4+2=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快乐阅读。(14分)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

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

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A)……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B)……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4分)

中间.(jiān jiàn) 摔倒.(dǎo dào) 散.发(sàn sǎn) 踏.实(tà tā)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话未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文中A处应选( ),B处应选( )。(2分)

4.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2分)

5.“我”丢失了什么东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我是小作家。(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真好

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等等;

(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

(3)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宽阔庄稼笼罩豌豆研究探索均匀住址

二、划去:1.è wù 2.qiǎ kǎ 3.xiáng zhā 4.pù kōng

三、1.柔和柔软 2.柔弱 3.即使……也…… 4.不但……而且……

四、横竖声鼎腾驾崩裂随遇疲竭

五、1.示例: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示例:金黄色的在微风中

3.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让我们很感动。

六、1.“基本上”和“全部”任意去掉一个。2.夸张句,符合要求即可。

3.用上关联词即使…也…即可。

七、3 2 1 4

八、(一)1.自用则小

2.八月暖十月还有小阳春

3.云母屏风烛影深

4.十场秋雨要穿棉

(二)1.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写因为②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分析

事物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1.jiān dǎo sàn tā

2.略

3.①②

4.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

5.诚实

6.示例: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十、略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 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 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 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 605 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 22 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 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如同一座摩天大楼, 毫不夸张的说小学语文就是大楼的根。所以学好小学语文很重要。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 文 教 案 (罗明忠) 2012年3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课后记: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谁能来背背《小池》这首古诗?你们知道《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初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它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然后全班齐读。 4.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5.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另一名学生读。 6.这几位同学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7.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然后,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 6.过渡 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学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 3.指名读。(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还有谁来?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没有) 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很难找到。)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古诗词三首 课型: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五步品诗法”学习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去理解、背诵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五步品诗法”教学,不但让学生理解古诗而且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五步品诗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课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看来同学们的课余时间真是丰富多彩,但是古代儿童的课余生活一定会让你们羡慕的,想不想看看宋朝的孩子是怎么度过同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强调“宿sù”的读音,“店”的写法。(ppt 出示课题、出示拼音加强记忆) 二、讲授新课 1、初读正音。(课件出示古诗词、红色字体强调读音) ①指名读古诗,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篱(lí)落、径(jìng)、未(wèi) ②全班齐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读顺。 2、再读,划节奏。(在PPT中用粗体斜线强调节奏) 古诗的朗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应该注意节奏,要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③学生自己读古诗,找节奏(注意:不能将词语拆开)。 ④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后全班带着节奏再来读古诗。 ⑤古诗的节奏不但能读出来,我们还可以用手拍出来,教师示范,学生试读。 ⑥打节奏、齐读。 3、读古诗、想画面。(PPT出示范图、用箭头强调诗文中描写景物的词)

①、同学们,古诗不但有韵律美,它蕴含的画面也很美。人们常说:“古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找出来吗? ②学生展示,教师相机简笔画、贴图、板书。 前两句的景物:篱落、径、树头、----静态 后两句的景物:儿童、黄蝶、菜花----动态 ③写法:动静结合、白描手法 4、抓重点词,理解诗意。(PPT出示诗文,由黑色字体转变为红色字体,强调重点词) ①、深:创设情景理解深远和深坑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深是深远的意思。 ②未成阴:出示组图让学生选择符合诗意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明确此诗描写的季节,引出“菜花”。 ③急走:快跑。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走”的意思。 拓展:(想像说话) 当孩子们在追黄蝶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嘴巴会不会闲着,心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④诗中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孩子们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你们能找出来吗?——“追”与前问照应,将儿童天真烂漫、不服输的性格跃然纸上,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5、检测:熟读成诵。(ppt出示范图,箭头指示提醒孩子背诵古诗) ①看画面,读古诗。 ②看画面,背古诗。 三、总结本课学习古诗的方法——“五步品诗法”。(PPT逐条展示总结的背诵方法。) 1、初读正音。 2、再读,找节奏。 3、读古诗、想画面。 4、抓重点词,理解诗意。 5、看画面,背古诗。 同学们,你会用“五步品诗法”来学习古诗了吗? 四、拓展训练:(课件出示古诗) 用“五步品诗法”学习古诗《江雪》。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教案

2018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 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

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你知道洞庭湖吗?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老师送一组词: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