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分析习题库

信息分析习题库

信息分析习题库
信息分析习题库

“信息分析”课程考试模拟试卷(A)

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A 。(P8)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信息咨询服务

2、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 D 等类型。(P14)

A、跟踪、比较

B、比较、预测

C、预测、评价

D、跟踪、比较、预测、评价

3、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 D 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P37)。

A、现场调查

B、访问调查

C、样品调查

D、问卷调查

4、信息资料通常从 D 等几个方面加以鉴别(P40)。

A、可靠性

B、先进性

C、适用性

D、A、B和C

5、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 。(p38)

A、站点法

B、E-mail法

C、随机IP法

D、视讯会议法

6、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C 。(P17)

A、系统性

B、预测性

C、科学性

D、社会性

7、一切推理可以分为 D 两大类。(P70)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8、 B 是特尔菲法的核心。(P76)

A、匿名性

B、反馈性

C、统计性

D、可靠性

9、特尔菲法中调查表设计时,调查问题的数目一般应限制在 A 个以内。(P82)

A、25

B、35

C、50

D、100

10、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C (D)来表达。(P85)

A、评分算术平均值

B、满分频度

C、中位数

D、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

11、布拉德福定律是运用在 B 领域的一种文献学理论。(P100)

A、文献作者分布理论

B、文献分散理论

C、词频分布理论

D、文献老化理论

12、显著性水平α=0.02时,表示置信程度为: D 。(P125)

A、2%

B、20%

C、80%

D、98%

13、当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γ=-0.952时,表明两个变量呈 B 关系。(P123)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直线相关

14、在回归分析中,如果存在几个模型可供选择,则应选择对应于 C 为最小的模型。(P121)

A、相关系数

B、回归平方和

C、剩余平方和

D、不一致系数

15、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a一般取值范围为: B 。 (P165)

A、0.01—0.05

B、0.10—0.50

C、0.01—0.30

D、0.01—0.50

16、对于修正指数曲线y=K—ab t,若数据点为20个,则计算系数b时应开

C 次方。(P147)

A、4

B、5

C、6

D、7

17、只有满足条件 C 的Gompertz曲线才能称为生长曲线。 (P152)

A、K>0, a>0, b>0

B、K<0, a<0, b<0

C、K>0, 0

D、K>0, a>1, b>1

18、在采用倾向线逐步修正的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线呈非线性,则应该

用 C 法。(167)

A、二次移动平均

B、二次指数平滑

C、三次指数平滑

D、多项式曲线

19、AHP

对重要性的排序。 (P211)

A、最大特征根

B、特征向量

C、一致性指标

D、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20、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C 的分析方法。 (P118)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比较相似

二、问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回归分析法的工作步骤。(P118)

答:1.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现有数据以及关系,初步设定回归方程(对于一元线性而言,就是将已有的数据绘制于直角坐标系中得一散点图,并观察散点图是否近于呈直线趋势,若是则设定回归方程y=a+bx)。

2.求出合理的回归系数(对于一元线性回归而言,即用最小二乘法求出a、b),并

确定回归方程。

3.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相关系数。

4.在符合相关性要求后,即可根据已得的回归方程与具体条件相结合,来确定事物

的未来状况:并计算预测值的置信空间。

2、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类型?(P114)

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链接分析法

3.运用聚类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挖掘研究

4.运用能解释和模拟网络结构和增长的理论工具进行模型研究

3、简述倾向变动分析预测的方法体系。(P137)

答:时间序列倾向变动分析预测法包括倾向线的拟合和倾向线的逐步修正两大部分。

倾向线拟合分三类情况:多项式曲线(直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指数曲线(指数曲线、二次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生长曲线(Logistic曲线、Gompertz

曲线)

倾向下的逐步修正分两类情况: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二次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三次指数平滑)

4、比较两种生长曲线的异同。(P159)

答:Logistic曲线和Gompertz曲线虽然都属于生长曲线,但却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

当研究对象的发展只和以已生长(已代换)量(率)有关时,则选用Gompertz曲

线:当研究对象的发展受已生长(已代换)量和待生长(待变换)量的双重影响时,则选用Logistic曲线。

5、举例说明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分析预测的对象应该具有那些条件?(P178)

答:一般来说,当信息分析预测的对象问题应具备下列条件,才适用线性规划方法才能给出线性规划模型:1.要求的问题目标能用指标来反映 2.存在着达到目标的多种

方案 3.要达到目标是在一定的月素条件下实现的,这些条件可用线性等式或不等

式描述。

6、什么是SWOT分析方法?有何作用?(P248)

答:所谓SWOT分析方法,是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内部劣势因素(weaknes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y)和外

部威胁因素(threat),将他们按照矩阵型式排列起来,通过考察内外部因素的不

同组配,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从而做出最优决策的分析方法。

SWOT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企业对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企业领导在科学地认识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与地位的基础上,制定能卓有成效地达到企

业各项组织目标的竞争战略与战术。

三、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991年—2002年全国公路客运量的数据分别为68.3、73.

2、86.1、95.4、104.1、112.2、120.4、125.7、126.9、134.7、140.3和147.5亿人次,请用一次曲线法预测2004年、2005年的客运量是多少亿人次?

2、某公司投资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要用A、B、C三种不同的原料,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三种原料的需要量分别为1,1,0单位,而生产一件乙产品,三种原料的需要量分别为1,2,1单位。如果公司每生产一件甲、乙产品获利分别是3万元和4万元,公司每天三种原料供应能力分别是6,3,8单位,请用图解法求每天投资生产甲、乙产品各为多少时公司总利润最大?

3、有一笔资金欲投资于生产部门,现拟定三个投资方案,即生产某种家用电器、生产某种紧俏产品、生产传统产品。选择投资方案的准则是:风险程度、资金利润率和转产难易程度三个方面。假设投资人认为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当然也适当考虑所冒风险,而很少考虑转产的难易程度。经初步分析认为,若投资于生产家用电器,则其优点是资金利润率高,但因竞争厂家多,故所冒风险大,同时今后转产也较困难。若投资于生产传统产品,情况正好相反,其优点是所冒风险小,转产较方便,但资金利润率低。生产紧俏产品的优缺点则介于上述两种方案之间。问该如何选择投资方案?

“信息分析”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

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D 。(P2 P7)

A、情报研究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信息组织

2、从工作性质上看,信息分析应属 A 的范畴。(P9)

A、咨询业

B、科学研究

C、软科学研究

D、竞争情报

3、素材的收集主要以 C 为主。(P33)

A、文献调查

B、实地调查

C、A和B

D、其他

4、可以从作者、出版者、文献类型、来源、被引用率、引文、程度、密级等方面判断收集素材的: B (P40)

A、安全性

B、可靠性

C、先进性

D、适用性

5、在信息分析中,比较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 D 。(P60)

A、揭示事物的水平和差距

B、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C、评价事物的优劣和真伪

D、A、B和C

6、任何推理都由 D (A)等要素组成。(P70)

A、前提和结论

B、前提和推理过程

C、结论和推理过程

D、前提、结论和推理过程

7、特尔菲法主要应用在 D 领域。(P76)

A、预测

B、调查

C、评价

D、预测和评价

8、 B 是特尔菲法成功与否的关键。(P79)

A、课题的确定

B、调查表的设计

C、答询的组织

D、数据的处理

9、一般来说,特尔菲法中对专家意见的调查结果经过 B 轮反馈之后可以使专家们的意见达到相当协调的程度。(P76)

A、2

B、4

C、6

D、8

10、对某方案在总体方案中所占最佳比重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C 来表达。(P87)

A、圈图

B、条形图

C、直方图

D、曲线图

11、在文献作者分布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 A 定律。(P98)

A、洛特卡

B、布拉德福

C、齐普夫

D、普赖斯

12、布鲁克斯将文献被利用的程度与文献“年龄”的关系视为一种 B 函数关系。(P106)

A、指数

B、负指数

C、线性

D、二次曲线

13、显著性水平α=0.01时,表示置信程度为: D 。(P125)

A、1%

B、10%

C、90%

D、99%

14、相关系数临界值的大小取决于: D 。(P125)

A、显著性水平

B、自由度

C、数据个数

D、A和B

15、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C 的分析方法。(P118)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比较相似

16、生长曲线也称为 B 曲线。(P150)

A、修正指数

B、S

C、增长

D、生命

17、用生长曲线来拟合时间序列数据时,若无法三等分时间序列数据,则应舍弃

A 数据。(P152)

A、早期

B、中期

C、近期

D、变异

18、对于修正指数曲线y=K—ab t,若数据点为15个,则计算系数b时应开

B 次方。(P147)

A、3

B、5

C、7

D、9

19、在移动平均法中,通常周期跨度n越 B ,则移动平均值对于随机影响的敏感性越低,平滑作用越强。(P161)

A、小

B、大

C、中等

D、其他

20、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时,每个元素所支配的下一层次的元素一般不超过 D 个。(P208)

A、3

B、5

C、7

D、9

二、问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信息分析的特点。(P15)

答:1.研究课题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2.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3.研究成果的智能型与创造性 4.研究工作的预测性与近似性 5.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特殊性 6.研究过

程的社会性

2、简述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P25)

答:1.课题选择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信息收集 4.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 5.报告编写

3、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例,说明为何及如何进行相关性检验。(P122)

答:因为用所得的回归模型去拟合实际数据是否有足够好的近似,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判明。因此,必须对回归模型描述实际数据的近似程度,也即对所得的回归模型的可

信程度进行检验,称为相关性检验。

以一元线性回归为例,y的总变差平方和由回归平方和与剩余平方和两部分组成。

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平方和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回归方程描述实际数据的近视

程度越好,亦即回归方程越可信。因此我们定义回归平方和占总变差平方和的比重

的大小为r来检验回归模型与实际变量之间的近似程度。再者,当我们确定了某一

个显著性水平α后并根据已知数据组的个数算出f,即可查的相应的相关系数临界

值ra,再用相关系数r与ra相比较。当/r/>ra时,可用回归模型y=a+bx来描述y

与x之间的关系,其置信水平为100(1-α)%:否则,相关检验不予通过,应重新

设定回归曲线模型。

4、试比较回归分析预测法与平滑分析预测法。(P168)

答:

5、请描述决策树法的一般过程。(P173)

答:第一步,绘制决策树枝干;第二步,对决策树的基本数据作出估算;第三步,计算决策树各行动分支的期望收益(或损失);最后计算出期望净收益。

6、专利信息分析的一般程序如何?(P224)

答:1.选择专利研究课题;2.选择专利文献类型;3.进行专利文献检索;4.摘录并统计数据;5.定性与定量分析;6.研究结果应用。

三、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下图为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中上网计算机总数历年的变化情况,请用适当的模型预测2005年1月上网的计算机总数为多少台(单位:万台)?

2、下表数据是某商品15个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请分别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预测下一周期的销售数量是多少?移动平均法中的跨越周期n取5,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a取0.3。

3、某公司正在考虑是今年还是明年投资开发新产品,由于可能出现的市场需求情况不一样,最后的盈利也不一样(单位:百万元)。已知市场需求分为高、中、低三种情况,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3,0.5和0.2。在不同需求下两种方案的盈利见下表,请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优方案。

2020年(工作分析)第章——工作分析(习题)

第六章工作分析 1.下列关于工作分析作用陈述不正确的是( )。(P94) A、工作分析即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B、工作分析作用主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上 C、工作分析通过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与职位体系的再设计,有效地支持企业战略 D、从优化组织结构角度讲工作分析有助于企业战略的稳定 E、工作分析可以明确工作在流程中的角色与权限,理顺与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关系,提效率 2.下列关于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陈述不正确的是( )。(P94-95) A、当战略转移时,工作分析在明确职位设置、确定职位职责与任职者要求等方面给人力资源规划以支持 B、工作分析形成的工作规范规定了具体职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要求,可以为员工职位培训提供信息支持和指导 C、工作分析直接支持薪酬体系的设计,优化企业内部的薪酬结构 D、工作分析形成的职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体系可成为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书面依据 E、工作分析确立科学且具激励性的职业上升路线,有利于实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3. 下列关于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不包括( )方面。(P94-95) A、优化工作流程 B、绩效管理 C、工作评价 D、薪酬管理 4. 下列关于工作分析流程顺序陈述正确的是( )。(P95) A、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确定工作分析目的→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B、确定工作分析目的→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C、确定工作分析目的→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信息→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D、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信息→确定工作分析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5.下列关于工作分析流程陈述不正确的是( )。(P95) A、工作分析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 B、应根据企业、职位性质选择适当的工作分析方法 C、工作分析结果是职位说明书 D、工作分析过程中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是基础性工作 E、要动态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6. 下列属于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是( )。(P96) A、访谈法 B、文献分析法

2013信息分析与预测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0 个) 1.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 之后。 A 、1935 年 B 、 1937 年 C 、1939 年 D 、1940 年 2. 只有满足条件 ( C ) 的 Gompertz 曲线才能称为生长曲线。 A 、 K>0, a>0, b>0 B 、 K<0, a<0, b<0 C 、K>0, 00, a>1, b>1 3.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4. 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 D )来表达。 A 、评分算术平均值 B 满分频度 C 中位数 1. 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 ( D )的活动过程。 A.规范化 B.满足特定需求 C.满足用户需求 D.系列化 2. 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A )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 B 为科学研究服务 C 为信息管理服务 D 为信息咨询服务 3. 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 A ) 。 A 、站点法 B E-mail 法 C 随机IP 法 D 视讯会议法 4. 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 a 一般取值范围为(C )。 A 、 0.01-0.05 B 、 0.10-0.50 C 、 0.01-0.30 D 、 0.01-0.50 5.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6. 在采用倾向线逐步修正的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线呈非线性,则应该用 ( C ) 法。 A 、二次移动平均 B 二次指数平滑 C 三次指数平滑 D 多项式曲线 7.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 C )的分析方法。 A 、完全不同 B 完全相同 C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 比较相似 8.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之后。 5. 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 A 、跟踪、比较 B 比较、预测 6. 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 ( A 、现场调查 B 访问调查 7. 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和 数学模型表示出来。 A 、信息学 B 统计学 8.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 A 、萨蒂 B 、布鲁克斯 C 、 9. 社会调查是收集 ( D ) 的主要途径。 A 、文献信息 10. 在实践中, 法。 A 、层次法 ( D ) 等类型。 C 预测、评价 D 跟踪、比较、预测、评价 D ) 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 C 样品调查 D 问卷调查 ( B ) 处理手段,将文献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用 ( A 齐夫 C 、计量学 D 、管理学 ) 首先提出的。 D 洛特卡 l=t 八乞 B 、实物信息 C 、口头信息 D 、非文献信息 无论是及时评价还是最终评价,一般都分为定性、定量和 ( B ) 三种评价方 B 半定量法 C 计量学法 D 、平滑移动法 D 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

西南交通大学数值分析题库

考试目标及考试大纲 本题库的编纂目的旨在给出多套试题,每套试题的考查范围及难度配置均基于“水平测试”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每套试题的解答,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定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等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它可以有效鉴别和分离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出客观的综合评定结果。 本题库力求作到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同时突显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绪论与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效数字、误差传播分析的全微分法、相对误差估计的条件数方法、数值运算的若干原则、数值稳定的算法、常用数值稳定技术。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程的近似解之二分法、迭代法全局收敛性和局部收敛定理、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r 阶收敛定理、Aitken加速法、Ne w to n法与弦截法、牛顿局部收敛性、Ne w to n收敛的充分条件、单双点割线法(弦截法)、重根加速收敛法。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高斯消元法极其充分条件、全主元消去法、列主元消去法、高斯-若当消元法、求逆阵、各种消元运算的数量级估计与比较、矩阵三角分解法、Doolittle 和Crout三角分解的充分条件、分解法的手工操作、平方根法、Cholesky分解、改进的平方根法(免去开方)、可追赶的充分条件及适用范围、计算复杂性比较、严格对角占优阵。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向量和矩阵的范数、常用向量范数的计算、范数的等价性、矩阵的相容范数、诱导范数、常用范数的计算;方程组的性态和条件数、基于条件数误差估计与迭代精度改善方法;雅可比(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迭代收敛与谱半径的关系、谱判别法、基于范数的迭代判敛法和误差估计、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严格对角占优阵迭代收敛的有关结论;松弛法及其迭代判敛法。 插值法:插值问题和插值法概念、插值多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插值余项定理;Lagrange插值多项式;差商的概念和性质、差商与导数之间的关系、差商表的计算、牛顿(Newton)插值多项式;差分、差分表、等距节点插值公式;Hermite插值及其插值基函数、误差估计、插值龙格(Runge)现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抛物插值、分段插值的余项及收敛性和稳定性;样条曲线与样条函数、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三转角法和三弯矩法。 曲线拟合和函数逼近: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线性无关概念、法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一般最小二乘法问题、最小二乘拟合函数定理、可化为线性拟合问题的常见函数类;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离散正交多项式的三项递推法。最佳一致逼近问题、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切比雪夫最小偏差定理、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应用(插值余项近似极小化、多项式降幂)。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数值积分与微分:求积公式代数精度、代数精度的简单判法、插值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牛顿一柯特斯(Newton-Cotes)公式、辛卜生(Simpson)公式、几种低价牛顿一柯特斯求积公式的余项;牛顿一柯特斯公式的和收敛性、复化梯形公式及其截断误差、复化Simpson公式及其截断误差、龙贝格(Romberg)求积法、外推加速法、高斯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最高代数精度、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正交多项式的构造方法、高斯公式权系数的建立、Gauss-Legendre公式的节点和系数。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之欧拉及其改进法、龙格—库塔法、阿当姆斯方法。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数值分析试题 一、 填空题(2 0×2′) 1. ?? ????-=? ?????-=32,1223X A 设x =是精确值x *=的近似值,则x 有 2 位 有效数字。 2.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f [20,21,22,23,24,25,26,27,28]= 0 。 3. 设,‖A ‖∞=___5 ____,‖X ‖∞=__ 3_____, ‖AX ‖∞≤_15_ __。 4. 非线性方程f (x )=0的迭代函数x =?(x )在有解区间满足 |?’(x )| <1 ,则使用该迭代 函数的迭代解法一定是局部收敛的。 5. 区间[a ,b ]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 (x )在[a ,b ]上具有直到 2 阶的连续导数。 6. 当插值节点为等距分布时,若所求节点靠近首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 公式的 前插公式 ,若所求节点靠近尾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公式的 后插公式 ;如果要估计结果的舍入误差,应该选用插值公式中的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 7.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中f (x i )的系数a i (x )的特点是:=∑=n i i x a 0)( 1 ;所以当 系数a i (x )满足 a i (x )>1 ,计算时不会放大f (x i )的误差。 8. 要使 20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要取 4 位有效数字。 9. 对任意初始向量X (0)及任意向量g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x (k +1)=Bx (k )+g (k =0,1,…)收 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1 。 10. 由下列数据所确定的插值多项式的次数最高是 5 。 11. 牛顿下山法的下山条件为 |f(xn+1)|<|f(xn)| 。 12. 线性方程组的松弛迭代法是通过逐渐减少残差r i (i =0,1,…,n )来实现的,其中的残差 r i = (b i -a i1x 1-a i2x 2-…-a in x n )/a ii ,(i =0,1,…,n )。 13. 在非线性方程f (x )=0使用各种切线法迭代求解时,若在迭代区间存在唯一解,且f (x )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06092)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i式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n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狄德罗 B.泰勒 C.苏格拉底 D.闽斯特伯格 2. 职位分析问卷的提出者是 A.托纳 B.麦考密克 C.平托 D.赫茨伯格 3. 工作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 A.工作要素 B.任务 C.职责细分 D.职责 4. 某组织做工作分析,想把预算降到最低,应选择 A.访谈法 B.专家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5. 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涉及到 A.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事的关系 B.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组织、事的关系 C. 工作执行者与组织、人、事的关系 D.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组织的关系 工作分析试题第1页(共5页) 6.和有关人员审查和确认信息属于工作分析基本流程中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结果形成阶段 D.应用修订阶段 7.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空缺职位的招聘,则侧重点在 A.薪酬 B.任职资格 C.工作关系 D.工作权限 8.在横向上增加工作任务,改善原来狭窄的工作范围,是工作多样化的工作设计方法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丰富化 9. 职位评价是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评价结果是为了确定 a.绩效 b.薪酬 C.职责 D.任职资格 10. 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是 A.工作分析系统化 B.对客户进行调查研究C.工作分析技术信息化D.职位说明书标准化 11. 工作中不能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我们称为 A.工作要素 B.任务C.职责D.职组 12. 冰山素质模型中不可见素质是 A.知识与技能B.感知 C.动机 D.认知过程 13. 取得高层的支持和认可,一般需要在编写职位说明书的 A.准备时期 B.调查时期 C.分析和编写时期 D.正式运用时期 14. 职位分析问卷的缺点是 A. 应用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组织进行调整 B. 不能为薪酬标准提供依据 C. 只考虑了工作,没有考虑员工 D. 时间成本大,且繁琐 15. 工作设计的客体是 A.各级管理者 B.有关员工 C.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D.组织的整体工作 16. 编制职务说明书的基本原则

简答

简答 1.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主要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辅助控制装置、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2.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什么?刀具补偿有哪些类型? 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使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由刀架参考点变换到刀尖或刀刃。 刀具补偿一般分为:刀具位置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 3.简述开环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驱动控制线路接收来自机床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脉冲信号(指令信号)并把此信号转换为控制步进电机各项绕组依此通电、断电的信号,使步进电机运转;步进电机的转子与机床丝杠连在一起,转子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再带动工作台移动。 4.简述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零件加工顺序,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以及辅助操作等加工信息。 编程步骤:分析零件图纸及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制作介质,进行程序检验。 5.简述数控系统的插补概念 答:根据运动轨迹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轨迹的曲线方程,由数控系统实时地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即插入补上运动轨迹各个中间点的坐标6.简述数控开环、半闭环、闭环伺服系统的区别。 答:开环伺服系统即无位置反馈的系统,其驱动元件主要是功率步进电机,其实质是数字脉冲到角度位移的变换。 闭环伺服系统是误差控制随动系统,该装置测出实际位移量,并将测量值反馈给CNC装置,与指令进行比较,求得误差,构成闭环位置控制。 半闭环系统指位置检测元件不直接安装在进给坐标的最终运动部件上,而是中间经过机械传动部件的位置转换,这种伺服系统的精度低于闭环系统。 7.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进行补偿? 答: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先采取调整和预紧的方法,减少间隙。而对于剩余间隙,在半闭环系统中可将其值测出,作为参数输入数控系统,则此后每当坐标轴接收到反向指令时,数控系统便调用间隙补偿程序,自动将间隙补偿值加到由插补程序算出的位置增量命令中,以补偿间隙引起的失动。 8.简述数控加工过程中,对刀点和换刀点选择的基本原则。 对刀点选择的原则:①便于数学处理和程序编制;②在机床上容易校准; ③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④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换刀点的选择原则:根据工序内容的安排。为了防止换刀时刀具碰伤工件,换刀点往往设在零件的外面。 9.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 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 10.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 在进给传动链中,齿轮传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等均存在反转间隙。这种反转

数值分析课后题答案

数值分析 第二章 2.当1,1,2x =-时,()0,3,4f x =-,求()f x 的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 0120121200102021101201220211,1,2, ()0,()3,()4;()()1 ()(1)(2)()()2()()1 ()(1)(2) ()()6 ()()1 ()(1)(1) ()()3 x x x f x f x f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 =-+-- 则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 2 20 ()()k k k L x y l x ==∑ 0223()4() 14 (1)(2)(1)(1)23 537623 l x l x x x x x x x =-+=---+ -+= +- 6.设,0,1,,j x j n =L 为互异节点,求证: (1) 0()n k k j j j x l x x =≡∑ (0,1,,);k n =L (2) ()()0n k j j j x x l x =-≡∑ (0,1,,);k n =L 证明 (1) 令()k f x x = 若插值节点为,0,1,,j x j n =L ,则函数()f x 的n 次插值多项式为0 ()()n k n j j j L x x l x == ∑。

插值余项为(1)1() ()()()()(1)! n n n n f R x f x L x x n ξω++=-= + 又,k n ≤Q (1)()0 ()0 n n f R x ξ+∴=∴= 0()n k k j j j x l x x =∴=∑ (0,1,,);k n =L 0 000 (2)()() (())()()(()) n k j j j n n j i k i k j j j i n n i k i i k j j i j x x l x C x x l x C x x l x =-==-==-=-=-∑∑∑∑∑ 0i n ≤≤Q 又 由上题结论可知 ()n k i j j j x l x x ==∑ ()()0 n i k i i k i k C x x x x -=∴=-=-=∑原式 ∴得证。 7设[]2 (),f x C a b ∈且()()0,f a f b ==求证: 21 max ()()max ().8 a x b a x b f x b a f x ≤≤≤≤''≤- 解:令01,x a x b ==,以此为插值节点,则线性插值多项式为 10 101010 ()() ()x x x x L x f x f x x x x x --=+-- =() ()x b x a f a f b a b x a --=+-- 1()()0()0 f a f b L x ==∴=Q 又

(精选)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0609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B) A.任务 B.职责细分 C.职务 D.职责 2.某公司成立之初人力资源部门将组织内的所有工作纳入大类、中类、小类和等级所 构成的体系中,这一工作被称为(D)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春秋时期把分工称为“曲辨”的学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管仲 4.在历史上被认为是首次进行大规模工作分析的人是(A)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将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研究中,探索如何取得最大工作效率的人是(C) A.巴鲁什 B.斯科特 C.丽果·芒斯特伯格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B)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7.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D)

A.工作要素法 B.任务清单法 C.关健事件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8.对不识字或工作繁忙没时间提笔回答问卷的人较为适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D) A.工作日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9.对某工人一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2秒、1.3秒、1.5秒、1.6秒、1.4秒,按中位 值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A) A.1.4秒 B.1.5秒 C.1.6秒 D.1.7秒 10.在招聘和选拔人员时,当求职者不被期望在进入工作门槛时便拥有特定技能的情况下,选拔人员的最好方法是(C) A.主题专家会议法 B.关健事件分析法 C.能力要求法 D.观察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C)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在职位描述中,对某职位主要做什么的内容,这部分常常被称为(B) A.工作规范 B.工作职责 C.工作描述 D.职务说明书 13.将被试者的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得到被试者在常模人群中的位置,从而判断其是 否达到该职位的要求,这种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方法是(C)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4.在分层分类能力要素体系中,公司所有职位的任职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要素属于(A) A.共用要素 B.通用要素 C.特殊要素 D.选择要素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C) A.职位排序法

(整理后的)分析与预测试卷(绝密)

信息分析与预测 1、选题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课题初步指出后必须进行课题的,最终选定课题后还 要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拟定。 2、信息搜集的两个基本途径是、。 3、文献信息源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电子型文献和。 4、信息整理是对信息的初级加工,包含和两个层次。 5、根据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内容及其制作特点,可分为、数据类产品和。 6、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评价主要从理论意义和两方面进行。 7、层次分析法的独特性在于递阶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检验三个方面。 8、美国兰德公司创立了著名的。 9、商品市场按其满足需要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0、是对产品消费后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的一种长远评价。 11、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的思维形式,推理三要素包括、、。 12、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方法和三部分。 13、指数平滑法考虑到时间序列上数据的价值不同,对移动平均法进行了改进,因此指数平滑法的实质 是。 14、生长曲线包含两种:和,前者属于对称型生长曲线。 1、信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D) A. 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B. 为R&D提供服务 C. 为市场开拓提供服务 D. 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2、我国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在服务方式上的转变(C ) A. 全盘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 B. 有偿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C. 从无偿服务转向以无偿服务为基础、有偿服务为主流的服务新方式 D. 传统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依次是(C ) A.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B.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C.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D.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4、课题选择时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应当坚持( A)原则 A. 社会效益优先 B. 经济效益优先 C. 政治性优先 D. 必要性优先 5、搜集非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D) A. 系统检索法 B. 追溯检索法 C. 浏览检索法 D. 社会调查 6、为了防止信息搜集过程中过量“信息垃圾”的出现,信息搜集应具有(D ) A. 新颖性 B. 可靠性 C. 科学性 D. 针对性 7、目前要搜集哪种手提电脑的品牌最好,最好的调查法是(B ) A. 现场调查 B. 问卷调查 C. 访问调查 D. 样品调查 8、军事情报属于(C ) A. 白色文献 B. 灰色文献 C. 黑色文献 D. 蓝色文献 9、年度总结属于下列报告中的(B ) A. 述评性研究报告 B. 综述性研究报告 C. 预测性研究报告 D. 背景性研究报告 10、问卷调查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C ) A. 提问的内容 B. 提问的方式 C. 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D. 提问的顺序 11、问卷调查设计问题的数量应控制在(A )以内比较合适

工作分析课后习习题

欢迎阅读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 1、办公室主任是(A) A、职位 B、职责 C、职务 D、职业 2、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D)涉及范围最广,最全面。 A、工作描述 B、工作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 3、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 A、要素 B、任务 C、职责 D、职位 4、不同联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D) A、职系 5、(D A 6 A 7 A、泰勒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4 A C D 5、资格说明书可包括哪些内容?(BCD) A、职位上下级关系 B、资格条件 C、考核项目 D、健康状况 E、心理素质 6、资格说明书的表现形式有(ACD) A、计分法 B、图表法 C、表格法 D、文字表达法 7、关于工作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向,以下表述正确的是(BCD) A、从描述性工作分析研究到预测性工作分析研究 B、从准确性工作分析研究转向战略性工作分析研究 C、从具体的任职要求工作分析研究到与胜任特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 D、从工具性的工作分析研究到工作分析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章

(二)单项选择 1. 下列关于岗位责任分析的原则,错误的是(A) A、用被动性的功能动词来描述?????? B、用专业术语 C、记录任务??????????????? D、注意任务的先后顺序 2.在工作姿势分析指标中,“站姿”、“坐姿”、“难适应的姿势”属于下列哪个要素?(B)?A、名称????B、标志???C、标度???D、解释 3、鱼刺图因素分解法主要用于(A) ?A、指标要素拟定和指标选择???????B、指标要素和标志定义 ?C、标度的划分与规定??????????D、标准的试用与评价 4.下列不属于子要素标志定义的一项是(C) ??A、设备责任????B、知识要求???C、工作流程???D、体力强度 5. ? A C 6. ?A 1 A C D 2 A 3 A C 4 A 5 A 6 A、 7 A C 8 A、目的 B、成本 C、工作性质 D、工作样本数量 9、下列关于分析工作经验要考虑的因素,正确的说法是(BCD) A.根据工作时间作出决定的性质 B、工作人员理论经验的深度和广度 C、工作中是否需要机器维修,装卸设备方面的知识 D、工作人员是否懂得其下属的工作 第三章 (二)单项选择 1、适用于外显行为的分析,不适用于隐蔽的心理素质的分析以及没有时间规律与表现规律

(完整版)华师情报学考研真题

华师情报学真题 华师2003年情报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4分,20分) 1.信息管理学 2.网络信息资源 3.SCI 4.超媒体系统 5.CA 二、辨析题(1-5小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第6题只需连线。共30分) 1、信息具有普遍性,而知识具有社会性。 2、信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有序化。 3、经济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关于国内3500多种中英文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的大型题录数据库。 5、IPC是英国德温特(Derwent)公司编制的世界专利索引工具。 6、将下列网络检索工具和网络资源连线。 WAIS WEB资源 Veronica Usenet资源 Archie Gopher资源 Yahoo FTP资源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要作解释。共60分) 1、简述管理决策人员的信息需要特点。 2、简述正式信息交流与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差异。 3、简述CIO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4、简述Ei Village的服务内容。 5、简述First Search应用环境与特点。 6、简述Dialog数据库类型和基本索引字段。 四、论述题(第一题必做,2、3选择一道,共40分) 1、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中的作用。 2、论参考工具书的排列法。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策略。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CIO 2、倒排文档 3、模糊检索 4、多元搜索引擎 5、Ei Village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共30) 1、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 2、科学研究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比管理决策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广。 3、减少传递层级是保证组织中垂直信息交流精确度唯一有效的方法。 4、实物信息源具有直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5、用快速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要求开发者在早期调查中充分掌握用户的需求。 三、简单题(共60分) 1、简述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规律。 2、简述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 3、简述网络指南针(http//https://www.doczj.com/doc/c01521924.html,)的分类体系。 4、简述机读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及层次关系。 5、简述超媒体检索技术。 6、举例说明布尔逻辑检索、字段限定检索、截词检索、相邻度检索的含义及检索结果。 四、论述题(1必做,2.3选一。共40) 1、论述信息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策略。 2、论述事实数据型信息存取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数值分析推荐书目

第一类:教材匹配阅读 ?数值分析复习与考试指导,李庆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值分析(第四版)导教·导学·导考,封建湖等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数值分析,孙志忠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王能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值分析全真试题解析,孙志忠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数值分析学习辅导习题解析,李宏、徐长发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二类:实验教材匹配阅读 ?数值分析及其MATLAB实验,姜健飞等编,科学出版社; ? MATLAB数值计算,Cleve B.Moler, 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值分析与实验,薛毅,北京工业出版社; ?高等应用数学问题的MATLAB求解(第二版),薛定宇,陈阳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MATLAB数值分析与应用,宋叶志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类:扩展阅读 ?现代科学与工程计算,孟大志,刘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数学简明教程,何旭初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方法导论,徐萃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方法(第二版),邓建中、刘之行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数值分析学习辅导习题解析,李宏、徐长发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方法,邓建中、葛仁杰、程正兴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数值计算方法,孙淑英张圣丽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数值分析,.M.奥特加著,张丽君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限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姜礼尚庞之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李荣华、冯国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李荣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李庆扬、莫孜中、祁力群编,科学出版社; ?非线性方程组解法,王德人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 ?数值分析基础,关治、陆金甫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数值线性代数,曹志浩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行测资料分析国考省考真题及答案、题库

【2012年政法干警录用考试】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5% 2011 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 1978年规模扩大了 375倍。留学群体低龄化趋势明显, 2010年我国 出国留学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当年留学总人数的 19.8%,据2011年美国统计数字显示, 2010年赴美留学人数约占当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的 45% 2011年赴美留学人数为 15.76 万人,且仍然保持 20%~30喲年增长速度。 一、根据下表,回答 101 —105题。 从19鳶年起累计出国留学总人数(万人〉“ A 2006 年以前 B 、2006 年 C 、2007 年 D 年 102.2010年我国大学及以上学历留学人员人数大约是 A 、不到21万人 B 、接近22万人 C 、接近23万人 D 万人 103.2011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较 1978年翻了。() 105.从上述资料肯定可以推出的是() A 、美国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留学接收国 B 2008-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同比增长在 5%左右 C 2010年底我国出国留学累计人数与 4年前比实现翻番 D 2012年我国赴美留学人数预计在 18万~21万人之间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 106 —110题。 2011年我国网上购物保持调整发展态势,全年网购总额达到 14.59%,占到2011年全国网民数的 41.50%,比2010年提高了 0.9个百分点,某调查机构 选取4大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 30个城市为目标调查地,调查数据显示, 2011年这30个城 市共有8636万个网购消费者。网购总额占到当年全国网购总额的 44.67%。服装是网上购买 人数和购买金额均最多的商品类别。 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总额为全年网购总额的 、2008 、超过24 A 、接近 3番 B 、接近4番 C 、接近5番 D 番 104.2011 年赴美留学人数比 2010年增长约 () A 20% B 、23% C 、26% D 、接近6 、29% 8090亿元,比2010年增 长 72.90%,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4.46%,网购人数达到 2.12亿,比2010年增长 101.截止2011年,我国半数以上出国留学人员是从哪年开始出国的?

工作分析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作分析问卷”的开发者是( C ) A.赛迪·范 B.巴鲁斯C.麦考密克 D.斯考特 2.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A.问卷法 B.面谈法C.工作日志法D.观察法 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 ) A.工作职责D.工作流程 C.工作权限 D.工作关系 4.只有问题而没有给出备选答案,需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填写的问卷方式属于( ) A.非结构式问卷 B.混合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 5.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 C.阶段观察法 D.工作表演法 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工作信息的来源 B.分析岗位的特征 C.工作分析的目的 D.实际条件的限制 7.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 A.工作概要 B.工作名称 C.工作编号 D.工作地点 8.从编制的直接目的来看,工作描述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了依据,工作描述的中心是( ) A.“工作”B.“人员” C.“胜任力”D.“职务” 9.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的定编定员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按设备定编定员B.按岗位定编定员 C.按工作效率定编定员 D.按比例定编定员 10.企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人岗结合 D.人岗分离 11.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开始于( ) A.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B.双因素理论 C.工作特征理论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12.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的指导理论主要是( ) A.工作特征理论B.跨学科理论 C.激励理论D.HP工作设计理论 13.在诸多工作评价方法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 ) A.分类法B.排列法C.评分法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 A.以事为中心D.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 15.通过测试衡量候选人所具备的对于履行应聘岗位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是( ) A.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16.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是( ) A.工作任务 B.工作分析 C.工作内容 D.工作设计 17.影响绩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工作说明书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D.工作描述 18.在工作设计的方法中,具有更强的纵向扩大化特征的方法是() A.弹性工作制 B.压缩工作周 C.自我管理工作团队D.综合性团队 19.增加工作的深度,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控制,这种工作设计的方法是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扩大化 20.用简练的语言文字阐述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 A.工作识别 B.工作职责 C.工作概要 D.工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工作分析基本原则的有() A.系统原则 B.能级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最优化原则 E.独立原则 22.下列属于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的有() A.职能工作分析法 B.任务清单分析系统 C.工作分析问卷 D.职业测定系统 E.工作要素清单法

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七八章重点

7.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就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情况,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本章主要讲述是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 专家调查法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学模型,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也能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或未来的状态作出有效的预测。 德尔菲法 是一种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方面的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 术。 德尔菲法的三个特点: ①匿名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被调查专家“背靠背”接受调查。这样可以让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问题发表意见,或者参考前一轮的预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消除专家会议调查法中权威、会议氛围和潮流等因素对调查的影响。 ②反馈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调查,不能现场交流和沟通,专家意见往往比较分散,为此需要多次征询专家意见。经典的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专家意见征询,每一轮调查表回收后,由预测者将各位专家提供的意见和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分类后,再随同下一轮调查表一起发送给各位专家。这样通过意见反馈来组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讨论,可使专家们在匿名状态下相互影响和启迪,达到提高预测准确度的目的。 ③统计性。 为了科学的综合专家们的预测意见和定量的表示预测结果,德尔菲法采用统计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其结果往往以概率的形式出现,可以反映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1) 成立预测领导小组

数值分析-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2006 科目名称:数值分析 一、考试要求 掌握数值分析领域的基本概念, 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考试要求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插值法,函数的最佳平方逼近和数值积分等基本内容。 二、考试内容 (一)误差的来源与分类,误差估计以及数值稳定性概念。 (二)函数的插值方法:拉格朗日插值,均差与牛顿插值,差分与等距节点插值,埃尔米特插值,分段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 (三)函数逼近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函数逼近的基本概念,最佳平方逼近,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有理逼近,三角多项式逼近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四)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数值积分的基本思想,插值型的求积公式,牛顿-柯特斯公式,复合求积公式,龙贝格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的中点方法,插值型的求导公式和数值微分的外推算法。 (五)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矩阵的特征值与谱半径,高斯消去法,矩阵三角分解法,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六)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迭代法的基本概念,雅可比迭代法与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超松弛迭代法和共轭梯度法。 (七)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二分法,不动点迭代法及其收敛性,牛顿法,弦截法与抛物线法,多变量方程的不动点迭代法和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迭代法。 (八)矩阵特征值计算:特征值性质与估计,幂法及反幂法,QR方法。 (九)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欧拉法与后退欧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方法和线性多步法。 三、题型结构 满分100分。其中,简答(10分),分析计算题(70分),证明题(20分)。 四、参考书目 1.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封建湖车刚明聂玉峰,数值分析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 3. 颜庆津,数值分析(第三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工作分析的概念: 一种活动或者过程,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搜集、比较、综合有关的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作分析的流程 设计计划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位和职务) 要素:最小单位 任务:要素的集合 职责:任务的集合, 职位:工作的描述 职务:职责和职位的表述 职业: 职业生涯: 职系: 职组: 职门: 职级: 职等: 工作分析的性质和作用 1、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2、是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得需要 3、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4、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 5、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人员招聘、薪酬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定员、定额、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6、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工作分析结果表述的四种形式: 1)工作描述: 内容:工作识别【内容:名称、工作地隶属关系、职业代码、职位等级、分析人名/单位、分析时间】工作概要、工作手段、工作材料、技术和方法、任务行为、环境、补充信息等。 2)工作说明书 3)资格说明书 4)职位说明书 四种工作分析结果的关系 工作描述是最原始、最直接、最基础的形式,其他三种形式都是在工作描述的基础上再生出来的和开发出来的。

工作描述:最直接、最基础 工作说明书:事为中心,具体岗位、人员 资格说明书:任职资格条件 职务说明书:最全面、相对复杂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从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三种类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五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等。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形式。 5、一般而言,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几乎所有的工作描述格式都包括(工作识别)和(工作概要)。 7、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工作名称分析)、(工作内容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工作过程分析)。 8、工作分析的思想与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二)单项选择 1、办公室主任是()。A A·职位B·职责C·职务D·职业 2、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涉及范围最广、最全面。D A·工作描述B·工作说明书C·职责D·职位 3、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 A·要素B·任务C·职责D·职位 4、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D A·职系B·职门C·职级D·职等 5、()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化的基础。D A·岗位设计B·薪酬设计C·培训考核D·工作分析 6、在工作分析中,关于隶属关系的描述应置于()中。C A·工作名称B·工作概要C·工作识别D·工作环境 7、将工程师的效率目标和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结合起来,应用于工作分析的是()。A A、泰勒 B、汤普森 C、芒斯特伯格 D、吉尔布雷思夫妇 三)多项选择 1、下面关于工作分析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A、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 B、工作分析就是分析工作的过程,并对工作过程提出建议和指导 C、工作分析有助于量化管理 D、工作分析有助于人员评测、工作评价、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与设计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 2、下面关于工作描述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CD) A、工作描述就是对工作自身结构概要的描述 B、工作描述就是工作说明书 C、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形式 D、工作描述表现为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与职务说明书等 3、工作识别包括(ABC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