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全).docx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全).docx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全).docx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全).docx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一、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1)面向连接服务:

1、当程序使用面向连接服务时,在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具有实际数据的分组前,要彼此发送控制分组。这种所谓的握手过程提醒客户机与服务器,使它们对随后的分组的突然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握手过程结束,就可以说两个端系统之间建立了连接。

2、因特网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与其他的服务共存,包括可靠数据传送。流控制和拥塞控制。

3、面向连接服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通信实体之间握手的协议。

(2)无连接服务

1、在因特网无连接服务中不存在握手。当应用程序的一方要向应用程序的另一方发送分组时,发送程序直接发送这些分组即可。因为没有数据分组传输之前没有握手过程,数据能更好地传递。

2、数据传送没有可靠性可言,没有流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

3、无连接服务的基本的标志是:没有三次握手的过程。

二、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

1、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通讯会话期间将会被预留。

2、缺点:电路交换效率较低,因为在静默期专用电路空闲。

3、电路交换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2)分组交换

1、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这些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不会被预留,会话的报文按需使用这些资源,这样将导致可能不得不等待接入通信线路。

2、优点:提供了比电路交换网络更好的带宽共享;比电路交换更简单,更有效,实现成本更低。

三、分组交换网络:数据报网络和虚电路网络

(1)虚电路网络

1、我们称任何根据虚电路号转发分组的网络为虚电路网络

2、每个分组中都有虚电路标识符,对于VC而言,一条VC的源和目的地仅间接地通过VC ID标识出来;源和目的端系统的实际地址并不必执行交换。

each packet carries tag (virtual circuit ID), tag determines next hop

fixed path determined at call setup time, remains fixed thru call

(2)数据报网络

1、我们将任何根据主机目的地址转发分组的网络称为数据报网络。

2、在数据报网络中,每个通过该网络的分组在它的首部都包含了该分组的目的地址,该地址具有一种等级结构。当一个分组到达网络的分组交换机时,分组交换机检查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一部分,并向相邻交换机转发该分组。

四、应用需要的服务与因特网运输协议提供的服务

(1)应用层需要的服务

1、可靠的数据传输

2、带宽

3、定时

(2)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1、TCP: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的传输服务;具有拥塞控制;没有确保最小传输速率;不提供延时保证。

2、UDP:无连接服务;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没有拥塞控制机制;不提供延时保证。

五、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1)非持久连接:

每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请求报文和一个响应报文;每一个请求对象建立和维护一个全新的连接。

(2)持久连接:

服务器在发送响应后保持该TCP连接,在相同的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后继请求和响应报文可以通过相同的连接进行传输。

1、非流水线方式:客户机只能在前一个响应接收后才能发出新的请求。

2、流水线方式:在一个响应请求未接收之间可以产生新的请求。

(3)过程

(1) 浏览器分析超链指向页面的URL。

(2) 浏览器向DNS 请求解析https://www.doczj.com/doc/c012780768.html, 的IP地址。

(3) 域名系统DNS 解析出清华大学服务器的IP地址。

(4) 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

(5) 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

GET /chn/yxsz/index.htm。

(6) 服务器给出响应,把文件index.htm 发给浏览器。

(7) TCP 连接释放。

(8) 浏览器显示“清华大学院系设置”文件index.htm 中的所有文本。

五、Cookie

1、第一次访问使用Cookie的电子商务网站,在请求报文到达Web服务器时,Web站点产生唯一的标识码,并且作为索引在它的后端数据库的一个项。

2、用包含Set-cookie首部行的HTTP响应报文对客户机进行相应。

3、当客户机接收到该HTTP响应报文时,浏览器将Cookie文件中添加Set-cookie中的标识码的内容。

4、再次访问该商务网站时,请求报文的首部行中会含有Cookie的标识码信息。

六、SMTP

(1)特点及约束条件

1、SMTP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TCP的可靠数据传输,端口号25

2、SMTP直接传输,一般不使用中间邮件服务器

3、连接建立后:服务器与客户机执行应用层握手;进行TCP的可靠数据传输,来

传输报文;TCP关闭连接

4、向服务器发送的命令是ASCII码的形式;服务器的回答:回答吗和英文解释

5、邮件报文的主体部分只能采用ASCII码表示

uses TCP to reliably transfer email message from client to server, port 25

direct transfer: sending server to receiving server

three phases of transfer

handshaking (greeting)

transfer of messages

closure

command/response interaction

commands: ASCII text

response: status code and phrase

messages must be in 7-bit ASCII

(2)Alice 和Bob 邮件发送过程

1、Alice启动邮件代理程序并且提供Bob的邮件地址,通过邮件代理发送邮件

2、Alice的邮件代理程序把报文发给Alice的邮件服务器,该邮件在这里被放到报

文发送队列中

3、欲行在Alice邮件服务器上的SMTP客户端发现报文队列中的该报文,创建一

个到运行在Bob邮件服务器上的TCP链接。

4、经过SMTP的握手后,SMTP客户机通过TCP连接发送Alice的报文

5、在Bob服务器端接收该报文,Bob的邮件服务器然后将该报文放入Bob的邮箱

6、在Bob方便的时候,他调用用户代理阅读报文

七、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

(1)rdt 1.0 完全可靠的信道上传输;发送端TCP接受应用程数据包以后传输给下层的网络层,接收端TCP接收包后直接传递给应用程序。

(2)rdt 2.0 差错检验;接收方反馈;重传;停等协议,没有考虑ACK和NAK分组受损的情况。

(3)rdt 2.1 进行排序,0、1号;当收到含糊不清的ACK 或者NAK,都重发当前的分组。(4)rdt 2.2 减少对于NAK的使用,用两个ACK代表NAK;

(5)rdt 3.0 考虑到丢包的现象,丢包或者是收到NAK后,都进行超时重传;

(6)Go-Back-N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1、发送方可以发送多个分组而不需要等待确认

2、窗口为n:1

3、累计应答

4、如果出现超时现象,重发所有已经发送的但是还没有确认过的分组。

5、接收方丢弃所有失序的分组,尽管该分组已经正确的接受

(7)选择重传协议(SR)

1、接收方将确认一个正确接受的分组而不管其是否有序,将失序的分组缓存起来

2、n:n

3、发送方每一个发送的包都有一个定时器,来进行单独的计时

4、窗口的大小和包的序列号数目有关

(8)TCP协议

1、累计确认:TCP只确认数据流中至第一个丢失字节为止的字节。

2、估计往返时延RTT

3、在TCP的快速重传机制下,收到一个特定的报文段的3个冗余的ACK就可以

作为对后面报文的一个隐式的NAK,即超时之前进行对该报文的重传。

4、TCP确认是累积式的,正确接受但失序的报文不会被接收方逐个确认(可以实

现将接受的无序的报文进行缓存)--Go-Back-N

5、Go-Back-N 在n 号分组丢失时,重传n-N 所有的分组。TCP至多传送一个分

组,如果报文段n+1的确认信号在报文n超时之前到达,TCP不进行n号报文的重传。

6、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7、TCP拥塞控制的方法--TCP拥塞控制算法

加性增;慢启动;对超时事件作出反应。

八、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

(1)虚电路网络

1、定义:仅在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成为虚电路网络

2、VC组成:(1)源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

(2)VC号,沿着该路径的每段链路的一个号码

(3)沿着该路径的每台路由器中的转发表项

3、阶段:(1)虚电路的建立;(2)数据传送;(3)虚电路拆除。

4、虚电路网络的路由器必须为进行中的连接维持连接状态信息。

(2)数据报网络

定义:在数据报网络中,每当一个端系统要发送分组时,就为改分组加上目的地端系统的地址,然后将该分组推进网络中,完成这些无需建立任何虚电路。在数据包网络中路由器不维护任何有关的虚电路的状态信息。

九、选路算法

(1)分类

全局选路算法--链路状态算法静态选路算法

分散式选路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动态选路算法

(2)链路状态算法(LS)--全局算法

1、所有的节点具有该网络的同一个以及完整的视图。

2、Dijkstra算法

3、防止振荡(避免自同步)-- 对每一个路由器随机化他发送链路通告的时间。(3)距离限量选路算法(DV)--分散式算法

1、没有计算应该停止的信号,持续到邻居之间没有更多的信息要交换为止。

2、异步的、迭代的、自我终结的

3、节点具有的唯一信息是它到直接相连邻居的链路费用和他从这些邻居接收到的

信息。

4、解决无穷计数的问题--独行反转

十、自治系统内部选路

(1)RIP(选择信息协议)

1、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

2、RIP版本使用跳步数作为费用度量

(2)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1、使用链路状态信息洪范的链路状态协议和一个Dijkstra最低费用路径算法

2、含有多种区域边界路由器:内部路由器,区域边界路由器,主干路由器,边界

路由器。

十一、自制系统间的选路:BGP

路由选择:

1、路由被指派一个本地偏好值作为他们的属性之一

2、从余下的路由器中,具有最短AS-PA TH的路由将被选择

3、从余下的路由中,选择具有最靠近NEXT-HOP路由器的路由(热土豆选路)

4、如果任剩下多余的路由,该路由使用BGP标识以选择路由

十二、多路访问协议

(1)信道划分协议

1、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时间频

2、频分复用:将信道划分为不同的频段

3、码分多址:对节点分配不同的编码

(2)随机访问协议

1、时隙ALOHA:节点只在时隙的开始传输帧

2、ALOHA:非时隙的,完全分散协议

3、载波监听多址访问(CSMA):载波监听,碰撞检测;发生碰撞后,继续完整的

传输它们的帧

(3)轮流协议

1、轮询协议:指定一个主节点,主节点以循环的方式轮询每个节点

2、令牌传递协议:没有主节点,一个小的成为令牌的特殊的目的帧在这些的节点

之间以某个固定的次序交换。

十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DHCP服务器发现:DHCP客户端广播(255.255.255.255.68)

(2)DHCP服务器提供:DHCP服务器广播(255.255.255.255.67)

(3)DHCP请求:广播:通知其他DHCP的请求者,这个IP已经被申请

(4)DHCP ACK:DHCP服务器广播通知某一个IP已经给了某个DHCP客户端。

十四、RIP、OSPF、BGP

(1)RIP (选路信息协议)

RIP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每台路由器维护一张称为选路表的RIP表,第一列称为目的子网,第二列指出下一跳路由器标示,第三列指出沿着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子网的跳数。

D路由器收到来自A的通告,该通告是路由器A的选路信息表,该信息表指出到相同子网的跳数的变化,若路由器D收到的A的选路信息表中到达同样子网的跳数小于D现有到达该子网的跳数,则D更新其路由表。

(2)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像RIP一样,OSPF也广泛应用于因特网内部的区域自治AS内部选路。OSPF的核心是一个使用洪泛链路信息的链路状态协议和一个Dijkstra最低费用路径算法。使用OSPF一个路由器构建了一个自制系统的完整的拓扑图。路由器在本地运行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确定一个以自身为根节点的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树。

使用OSPF路由器向自制系统内的所有路由器广播选路信息,而不是仅仅像其邻居路由器广播。每当链路费用发生变化时,路由器就会广播信息。计时链路状态未发生变化,也要周期性的广播信息,以增强其健壮性。

OSPF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OSPF路由器之间的交换都是要进过鉴别的。

多条相同费用的路径。当到达某目的的的有相同路径的费用时,OSPF允许使用多条路径。

对单播选路与多播选路的支持。

支持在单个选路域内的层层次结构。OSPF最重要的优点是具有按层次结构构造一个自

治系统的能力。

(3)BGP(边界网关协议)

对于每条TCP连接,位于连接端点的两台路由器被称为BGP对等方,沿着该链接发送的所有报文叫做BGP会话。跨越2个AS之间的会话叫做外部BGP会话,同一个AS中的两台路由器之间的会话叫做内部会话。

BGP使得每个AS知道其相邻的AS哪些是可以到达的。在BGP中目的地不是主机而是CIDR(无类别域间选路)化的前缀,每个前缀表示一个子网或一个子网的集合。

如图P257 图4-41.来说明一下BGP是怎么建立会话的。在AS3和AS1之间的3a和1c 之间使用eBGP会话交换他们可达性信息,AS3向AS1发送一个可达的前缀列表,AS1向AS3发送一个经AS1可达的前缀列表。任何AS中的网关路由接收到eBGP学习到的前缀后,该网关使用iBGP向该S中的其它路由器发布这些前缀。当一台路由器得知一个新的前缀时,它为该前缀在其转发表中创建一个项。

BGP选路规则:

路由被指派一个本地偏好值作为它的属性之一。

在余下的路由中选择具有最短AS-PA TH的路由。

在余下的路由中选择靠近NEXT-HOP的路由。

如果还有余下的路由,在路由使用BGP标示符选择路由。

选路策略

P259 图4-43所示;X如果通告其邻居节点B C除X外没有其它任何目的地,那么X 则为桩网络。这就是说,计时X知道自己有一台路可以到达Y,X也不会通知B,由于B 不知道通过X可以到达Y,因此B不会经由X转发目的地Y或C的流量。这个例子说明了如何使用路由通告策略实现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B应该将BAW告诉C吗?如果它这样做,则C可以选择CBAW到达W,如果ABC 都是主干提供商,那么B应该觉得他不应该承担AC之间的流量。

ISP遵循一个经验法则:任何穿越主干网的流量必须是其源或目的位于该ISP的某个客户网络中,否则这些流量会免费搭乘ISP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尤为珍贵;信息即为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计算机逐渐的代替了传统的书本、去做为一个信息的载体。为了保护好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 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 AN)。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例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等。广域网涉辖范围大,一般从几十千米至几万千米,例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洲际网络,此时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介质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介于LAN和W 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

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的发展。 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我们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 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 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总1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计算机网络 1.TCP/IP的五层结构图: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2.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TCP与UDP呢 答: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作用是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TCP是Transmi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UDP提供不可靠的传输数据服务。 3.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交换机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路由器最大的好处是控制能力强。 4.交换和路由的区别是什么VLAN有什么特点 交换是指转发和过滤帧,是交换机的工作,它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而路由是指网络线路当中非直连的链路,它是路由器的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很多。首先,交换是不需要IP的,而路由需要,因为IP就是第三层的协议,第二层需要的是MAC地址;再有,第二层的技术和第三层不一样,第二层可以做VLAN、端口捆绑等,第三层可以做NAT、ACL、QOS 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纯二层的技术,它的特点有三:控制广播,安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什么是SNMP协议它有什么特点SNMP协议需要专门的连接么 答: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r Protocol)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底层网络管理的框架。SNMP的特点是:SNMP易于实现;SNMP 协议是开放的免费产品;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李立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通信系以及电子商务与经济系均开设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及培养目标不同,因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不一样。 1.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教学改革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及课程的基本状态。与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我系各专业的教学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据资料分析,近几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都在400分左右,大大低于同类公立学校,如电子商务专业2006年入学成绩在400分以下的,文科考生占82.2%,理科考生占63.7%。同一指标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分别是78.4%和57.9%;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是85.1%和60.4%。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所以加大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难度。 (2)学生来源构成较复杂。电子商务与经济系的学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其中文科考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2006级学生中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分别占74.4%、11.3%和14.3%;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中,分别占74.7%、12.3%和13%;物流专业分别是69.2%、21.2%和9.6%。这三部分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就有所差别:文科学生数理知识偏弱,导致对本课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来自于职高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已学习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该课程的要求往往又高于其他学生。教学对象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本课程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并且在辅导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教学目的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不完全相同。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深层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毛概知识点最全总结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必要性:①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②由中国革命的动力决定的 ③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中药店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争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度性质? 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②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③新民主主义体系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第四章 1.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5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1)以单台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乘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机互联,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3.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因特网是在原有ARPAnet技术上经过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 对任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循TCP/IP 的标准并申请到IP地址,就可以通过信道接入Internet。TCP/IP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 5.电话、有线电视和数据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三网合一) 6.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 计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相互联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 7.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概念上讲) 8.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9.分类: a、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网型) b、按分布距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c、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 10.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 12.带宽:“高数据率”的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道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14.误码率=传错位数/传输总位数 15.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 三要素: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层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1层使用n层提供的服务。 17.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 (3)网络层单位:分组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选择问题 (4)传输层单位:报文 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5)会话层(6)表示层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作为主流信息工具的网络越来越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程。我个人对于电脑和网络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学习的东西不多,经常是在玩游戏,真正运用到网络的技术性的东西实在少到可怜。象做博客,我只是会一般的做法,也能把它搞得与众不同,但我全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象代码之类的东西,我以前只是耳闻,半点也不懂。学了这门课程后,虽然懂的不是很多,但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了,简单得运用一些代码还是会的,这也就行了。我并不要求学得很精深,毕竟我将来并不是干这行的。而制作网页的知识,学了一点,也会做一些简单的网页了,其实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还没有想做自己的网页发布到网上的念头。但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反,我们学地越精深越好,我的观点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学得越多,活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学到你能承受的地步。如果精力旺盛,足够学一切技术,自然也没人反对。网络之中目前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做博客,时不时写些自己的感悟或者转载些别人的好文章,上传一些漂亮的图片和朋友们分享,这让人感觉到难得的愉悦。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

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硬件系统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1.6.4所示。硬件系统中设备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网络中常用的硬件设备。⑴服务器服务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储量大的计算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服务器可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是一台专用或多用途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服务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务,每台服务器的地位是同等的。服务器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⑵工作站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它是用户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处理日常工作,并随时向服务器索取各种信息及数据,请求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如传输文件,打印文件等等)。⑶网卡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输介质互相通信的接口,它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器还是工作站都应安装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或电磁信号。网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颈,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将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 第一章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 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对等方式(P2P) 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 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选) 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 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 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 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 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 五、(简答)时延:时延的4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称为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 七、 5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 物理层(physical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 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 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 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 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 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特 点:所有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占用不同的频带宽度。 TDM:时分复用,复用方法: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TDM 帧划分为N个时隙。每一个用户在一个TDM帧中占用一个固定时隙。特点:所有用户在不 同的时间占用整个频带宽度。 1

毛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4) 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4-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方面,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

想。 最后,毛泽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选择)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四)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P27-29)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方法来”。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选择)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18-23)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六)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1)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反例:文化大革命,大跃进 第二章(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Word版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 第一章概述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使用TCP/IP 协议,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整理

第2章物理层 2.1①物理层的作用:启动、维护和关闭数据链路之间实体进行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可能通过中继系统,在中继系统内的传输也是在物理层的。) ②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关系:可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可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四种特性;物理层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③四种特性极其含义: 机械特性: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尺寸。 电气特性:接口线上电压值范围、速率、阻抗、距离、0和1电压的含义。 功能特性:接口线的名称、功能、意义。 规程特性(过程特性):对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动作顺序。 ④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2.2①通信系统组成:源系统(包括源点和发送器)→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 ②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这种信息的表示可用计算机处理或产生。 信号:数据或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信道:表示向某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③信号类型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如语音。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如电话网中继器上传送的信号。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宽带信号(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通过信道):经过载波调制之后的信号。 ④信号与信道的关系:信道是信号的传输通路。 ⑤通信方式(信息交互):单向通信(单工)、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 ⑦码元:信号的基本单元(波形)。 ⑥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S/N。 ⑧奈氏定理和香农公式的结论 奈氏定理: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香农公式: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2.3①传输媒体分类 引导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又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采用规则的方法绞合——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特点是越粗通信距离越远,价格便宜,使用广泛,是最古老的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特点是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光缆: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后者较好。特点: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适合远距离传输;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体积小,重量轻。

大学毛概全本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多选) 5、毛泽东思想——七大(写进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十五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十七大。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1982年,在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8、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写入党章,翌年又载入宪法。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党在21世纪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单选、多选) 1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重要)(p36) 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 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 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革命胜利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 结我国发展时间,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即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解决中国的实际和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