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5
标点符号用法1.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2.分号的使用要根据语义和语调来决定,通常用于较长的句子,以避免使用过多的逗号或句号。
3.分号也可以用于列举事项,特别是在列举事项中包含逗号的情况下,分号可以起到区分作用。
4.分号也可以用于引导解释说明或举例子,表示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
冒号句内点号,表示前后句子之间的引导关系,或者引导后面的列举、解释、说明、引语等。
形式是“:”。
基本1.冒号用于前后句子之间的引导关系,通常前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后面是具体的解释或例子。
2.冒号也可以用于引导后面的列举、解释、说明、引语等,表示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
3.冒号也可以用于表示时间、比例、分数、比较等关系。
4.冒号还可以用于商标、书名、章节等的标识。
感叹号句末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惊讶、愤怒、赞叹等。
形式是“!”。
基本1.感叹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惊讶、愤怒、赞叹等。
2.感叹号通常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过度使用会让文章失去平衡和稳重。
3.感叹号也可以用于表示警示、命令、禁令等。
4.感叹号也可以用于表示语气的转折或反讽。
括号可以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即本身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点号之后。
标点符号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数学符号、货币符号等不属于标点符号。
破折号用于标识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形式是“——”。
破折号的基本用法包括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标示插入语,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标示话题的转换,标示声音的延长,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引出对话,以及用于事项列举分承和副标题之前。
省略号是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的标号,形式为“……”,即六个小圆点。
标点符号用法归纳+书写规范(图示)
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学生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甚至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作文誊写时随意占格。
老师总结了小学阶段需要熟练掌握的标点符号11种的用法及书写规范,请转发给每一个学生。
用法归纳
书写规范
☞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并要紧贴标示的文字;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也要紧贴所标示的文字。
上引号和下引号各占一格。
书名号前一半写在格子的右半格,后一半写在格子的左半格,两部分各占一格。
括号的写法与此相同。
2.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
☞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
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图所示:
由于要避免点号出现在下一行之首,故挤在上一行最后一格书写。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
(1)省略号和破折号: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格。
为避免破折号和省略号因换行而断开,故挤写在上一行末。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
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上引号和前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末,所以采用和下字挤占末格的写法。
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下引号和后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首,故采用和前字挤占在行末一格的写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用法说明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 . ”,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问号:问号的形式为“?”。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叹号:叹号的形式为“!”。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逗号:逗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顿号:顿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分号:分号的形式为“;”。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非并列关系 (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冒号:冒号的形式为“:”。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引号: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意义一、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并表达语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还能增加句子的逻辑和结构完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意义。
二、句号(。
)句号是表示陈述句结束的标点符号,并且还具有停顿和断续的作用。
当我们遇到一个完整而独立的陈述句时,就需要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看书。
”三、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结束的标点符号,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常用来表示疑问或询问。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问号不仅能够提醒读者该句是个疑问句,还能为读者传达出一种疑惑或探索的情感。
四、感叹号(!)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情感或突出某种强调,同时也可以表示命令或警告。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感叹号不仅给人一种兴奋或惊讶之情,也增加了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五、逗号(,)逗号是一种常用且灵活多样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分隔并列成分,表示停顿或连接上下文,还可以起到修饰句子的作用。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逗号在这里将不同水果进行了明确的分隔。
六、顿号(、)顿号也是一种常用于分割并列词语或短语的标点符号。
与逗号相比,顿号运用的环境通常更为简洁。
例如:“形式那些朋友跟她很熟、看样子应该认识。
”七、冒号(:)冒号具有引出解释、说明、列举等的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冒号来引入一个解释或定义,或者列举一系列内容。
例如:“下面是我今天要做的事情:打扫房间、购物和做晚饭。
”冒号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并突出其中关键信息。
八、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述别人说过的话或文字,并能够将它们与自己所写内容进行区分。
英文中使用单引号和双引号来表示不同的情况,而在中文中通常使用双引号。
例如:“他说:‘明天会更好!’”九、省略号(……)省略号可以用来表示语句未完或暗示意义的内容。
它能够增添一种悬念感或让读者可以自行想象后续的内容。
例如:“我对你……没有话可说。
”省略号凸显了说话人故意落下的部分,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各类标点运用一、句号(.)句号用于表示陈述句、断句,可以在句子的结束处或省略的词语后使用。
句号也可以用于缩写词的末尾,例如:etc.(等等),Mr.(先生)。
二、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标记直接疑问句的句尾。
例如:"你在做什么?"在疑问句后,一般不再使用句号。
三、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标记直接感叹句的句尾。
例如:"多么美好的一天!"感叹句后,一般不再使用句号。
四、逗号(,)逗号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之一、逗号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列举:用于列举句中的并列词、词组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和旅行。
"2.分隔从句: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
例如:"如果你不出来,我就一个人去。
"3.分隔插入语: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
例如:"他,作为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非常出色。
"4.分隔连词:用于分隔连接两个句子的连词。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但是我讨厌橙子。
"五、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或间接的言语、对话、外语和特定含义的词。
其中包括双引号和单引号。
常见使用情况有:1.引述他人的话:例如:"她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2.标注特定含义:例如:"这个“创新”项目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益。
"3.引用外语:例如:"这个词的意思是“爱情”在法语中。
"六、冒号(:)冒号的使用场景较为特殊,常见的情况有:1.引导直接引语或示例:例如:"他说:“请你站起来。
”"2.引导列表、解释、定义等:例如:"有三种颜色:红色、蓝色和绿色。
"3.引导话题、问题等:例如:"现在我要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气候变化。
"七、分号(;)分号的使用场景相对比较少,但仍然需要正确运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例子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常用的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构、语调和意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本更加清晰易读、准确传达意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使用的例子:1.句号(.)句号用于表示陈述句、声明句或简短的命令句的结束。
例:她走到了终点。
2.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你喜欢吃苹果吗?3.叹号(!)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感叹的句子的结束。
例:多么美好的一天啊!4.逗号(,)逗号用于表示列举、分割或连接句子的等级关系。
例:他喜欢跑步、游泳和打篮球。
5.分号(;)分号用于分割句子中的独立子句,表示两个相关但独立的想法之间的关系。
例:她喜欢音乐;他喜欢运动。
6.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一个解释、例证或说明。
例: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她是个天才。
7.引号("")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或注释。
例:“你好”,他说道。
8.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暗示句子的延续。
例:她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9.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强调、对话、或引出一个意外或非正式的说法。
例:她的回答很简单,“我不知道”。
10.括号(()括号用于引出补充说明、解释或附加信息。
例:我的朋友(同学)是个画家。
11.斜杠(/)斜杠可以表示或者选择两个选项之一12.单引号('')单引号用于引用或指示一个单独的词或短语。
例:他说:“回家吧”,然后离开了。
13.顿号(、)顿号用于表示并列或列举关系。
例:请准备好你的书包、铅笔和橡皮。
14.句号加引号(句子。
”)当引用的内容在引号内为一整个句子时,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例:她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15.省略号加问号(...?)当一个省略句或疑问句结尾同时出现时,省略号和问号都需要使用。
例:你...?我现在不明白你想要什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例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提高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帮助传达意思。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流畅。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标点符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1种常用的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逗号(,)逗号(,)是中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从而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下面是逗号的使用方法:1.用于并列的并列词或短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昨天我买了苹果,香蕉和橙子。
”2.用于从句和主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去了超市,因为要买一些食品。
”3.用于修饰语前面,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了海滩。
”句号(。
)句号(。
)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中文写作中,用句号来表示独立的完整句子,也可用于表示缩写的词语。
例如:“明天去商场。
买牛奶,鸡蛋,面包。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例如:“你在做什么?”如果询问的话,疑问词在句首,那么后面不用加问号,例如“什么时候去?”。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赞叹、惊讶或愤怒等情感。
例如:“你太棒了!”注意在中文中,感叹号和句号前面需要加上空格。
冒号(:)冒号(:)用于表示前面有一个陈述或说明,后面将对其进行解释、举例等。
例如:“下面是我的建议:先去问问你的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表示它们有某种联系。
例如:“我很少去参加聚会;但是我喜欢跟朋友聊天。
”括号(())括号(())用于添加额外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省略,不影响句子的意思。
例如:“在她的博客(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文章。
”方括号([])方括号([])因为在中文写作中用的较少,一般只用于引用外文文章或书籍的注释。
引号(‘’“”)引号(‘’“”)用于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书籍、文章中的原文。
例如:“小明说:‘我今天晚上不想出去玩。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作者或说话人在讲话中的停顿或思考,或表达不完整、含糊的思想。
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一.标点符号儿歌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叹号( ! ) 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引号(“”) 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顿号(、)像个芝麻点, 并列词语点中间。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问号( ? ) 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二、基本用法:
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破折号这十一种标点符号。
现将这十一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一)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
(二)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三)顿号(、)像个芝麻点, 并列词语点中间。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 ? ) 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
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
(五)叹号( ! ) 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
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
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
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
(六)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例: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例: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例: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七)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
例如: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协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如: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能够碰到它的底。
(八)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例: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例1: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例2: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例2: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
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例: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例:“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例:“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廖沙。
小练习:
1、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
()
2、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
”()
3、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
()
(九)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
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重复说的词语和引文的删节的省略。
例1:“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
例2: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很多花……枯燥了。
”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例2: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例如:哎!你这个人真是……
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练习:
1、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他气喘吁吁的跑来说:“你……你们……快……快去看看。
”()
3、她轻轻地哼起《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十)书名号(《》 < >)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表示电影名知称)
例2: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
(表示报刊名称)
例3: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
(表示歌曲名称)
例4: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
(表示文章名称)
例5: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
(表示书籍名称)
练习:
1、在美国看到祖国的水兵听到歌唱祖国的乐曲作为中国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
2、我订了少年文艺哥白尼小数报等版刊杂志。
(十一)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
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
(3)、表示解释说明。
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4)、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
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