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相关资料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继续学习几何证明的分析方法,懂得推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知道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方法.

(2)培养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构建知识的能力.

(3)培养识图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使学生对逻辑思维产生兴趣,在积极参与定理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综合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复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

学生回答:(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除了刚才同学们回答的性质外,直角三角形还具备哪些特殊性质?现在我们一起探索!

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1)量一量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3)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的关系.

2.提出命题: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证明命题:

你能否用演绎推理证明这一猜想?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是斜边AB 上的

中线.

求证:CD=

12

AB. 【分析】可“倍长中线”,延长CD 至点E ,使DE=CD ,易证四边形ACBE 是矩形,所以

CE=AB=2CD.

思考还有其他方法来证明吗?还可作如下的辅助线.

4.应用:

例 如图,在Rt △ACB 中,∠ACB=90°,∠A=30°.

求证:BC=1

2

AB 【分析】构造斜边上的中线,作斜边上的中线CD ,易证△BD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C=BD=12

AB. 【归纳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CD=4,则

AB=______.

2.三角形三个角度度数比为1∶2∶3,它的最大边长是4cm ,

那么它的最小边长为______cm.

3.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CE 是中线,DC=BE ,DG ⊥CE,G 为垂足. 求证:(1)G 是CE 的中点;

(2)∠B=2∠BCE.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ABC中,AB=AC,∠C=30°,AB⊥AD,AD=2cm,求BC的长. 【答案】

1.8

2.2

3.证明:(1)连接DE.∵在Rt△ADB中,DE=1

2

AB,又∵BE=

1

2

AB,DC=BE,∴

DC=DE.∵DG⊥CE,∴G为CE的中点.

(2)∵BE=ED=DC,∴∠B=∠EDB,∠EDB=2∠BCE,∴∠B=2∠BCE.

4.6cm

【教学说明】可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归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有斜边上的中点,要考虑构造斜边上的中线或中位线.

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4.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本课从复习已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入手,通过实验操作、猜想、证明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积极参与定理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和综合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