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法国艺术历程

19世纪法国艺术历程

19世纪法国艺术历程
19世纪法国艺术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010630995.html,

19世纪法国艺术历程

作者:邢小棋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

摘要:法国是19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在19世纪相继兴起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诸艺术运动。19世纪法国大革命,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法国的美术界也经历着先行彼伏的变化局势。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149-01

19世纪法国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中心,先后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

这种风格流派的斗争更迭与进步丰富了绘画艺术,而经过这个过程的洗礼,我们也通过19世纪法国的艺术找到了一条流派变化史,从中探索出一些艺术的发展规律。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19世纪新的时代背景,发展后的艺术表现,代表的理性的艺术特质与18世纪洛可可所呈现的浮躁、华而不实的艺术形式相比是更适用于19世纪法国的现实的。新古典主义的领袖人物:雅克.路易.大卫,他的作品忠既能感受到明显的时代气息,如《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等。时代性这一特点是19世纪法国艺术绕不开的一个特点。而新古典艺术的大卫所强调的扎实的基本功,理想中的尊贵与肃穆,不论色彩、线条还是空间关系都呈现出节制的理性美。大卫认为艺术家要积极地传递出一种正义、荣誉等崇高的品质,这种精神在古罗马、古希腊的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大卫是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人物,并在19世纪的画坛占据着无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这种形势一直保留延续至被他的学生安格尔所代替。

不同于大卫对政治活动参与的热情,安格尔更多的致力于对古代艺术的研究,他对古典艺术的研究形成了其极为细腻唯美的画风。其中在女人体艺术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安格尔笔下的女性身体呈现的细腻的美,即便古希腊中德女神也不过如此。

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确立的学院领导力量逐渐演变成学院式的讲话与模式化,而且阻碍了自由艺术的诉求。此时的法国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洗礼之后,人权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强调自我表现、个人情感的表达的艺术开始出现。事实上,虽然风格开始有所差异,但二者并不是黑白对比的关系,浪漫主义所对立的是僵化的古典主义,更多强调的是艺术的探索性,而不是学院程式化的艺术规则。

蓬皮杜艺术中心

一·建筑师背景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解析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 )于1937 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 ) 一个建筑商世家。由于整日泡在建筑工人中间,他对建筑艺术与材料的崇敬与日俱增。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 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的建筑师职业生 涯。他于1998年获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以及空港和大桥。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 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所要奉 献给全人类的礼物。这是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共同理想。他重 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 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至。 代表作:蓬皮杜艺术中心 提巴欧文化中心 Beyeler 基金会博物馆 波茨坦广场改造 保罗·克利中心 关西国际机场 AuditoriumParcodellaMusica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1933年7月23 日-) 英国建筑师。1933年,他出生于意大 利佛罗伦萨。1962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他结识了同学诺曼·福斯特,两人回英格兰即组建了小组四,成员为他俩及其各 自的夫人Su Rogers 和Wendy Cheesman 。他 们很快以“高技”设计知名。 罗杰斯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 期的作品:他和伦佐·皮亚诺在1977年设计的巴黎乔治·蓬皮杜中心。罗杰斯和皮亚诺当时是合伙人,在 1971年的国际竞赛中获得胜利。普利兹克奖评委认为,蓬皮杜中心令人震惊的外表——用HVAC 管道、自动扶梯和其他原本 放在建筑核心位置的服务设施装点 ——“石堆博物馆设计的一次革命,将博 物馆的…纪念碑式的精华?形象转变为社会和文化交流的流行地点。”另外一个 早期的作品是Lloyd 的伦敦办公楼,完成于1986年,展示了类似的“内外翻 转”的形象并结合了罗杰斯标志性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建筑手法 罗杰斯在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789—1875年法国政体的变迁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体。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缺乏长期妥协的基础,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存在三年之久的君主立宪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的共和国,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复杂宪法变更仍很频繁,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1793 年,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将革命推向高潮,制定了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共和国体制,国民会议的权力至高无上。1794年热月政变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共和三年宪法,削弱了共和政体的民主内容,要求全体人民为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利。179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他通过以下的几次制定和修改宪法,完成了从共和到帝制的演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独裁制。1804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帝制。 推翻拿破仑之后,法国政体又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的再次交替演变。1814年,颁布的《钦定宪章》,再次确认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但这次君主立宪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性质的。1815 年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的《帝国宪法附加法》,力图恢复拿破仑的帝制,但被法国人民发动的七月革命推翻。 1830年的《七月王朝宪章》,重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权,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权力来自人民,国王握有实权,但只是行政首脑,不是立法首脑,因此不能废止法律;议会权利扩大,拥有立法倡议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法国建筑

巴黎建筑史 (Architecture) ?古罗马建筑风格(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后450年) 法国是第一个被古罗马朱利斯·恺撒大帝征服的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地区。在文化方面,当时占据法国的凯尔特人的文化被迅速具有古罗马高卢人特色的文化所代替。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方格方面。 建筑特征 1.能够承受负荷的拱门 2.运用混凝土和石砖作为建筑材料 代表作 1.巴黎圣母院的前院(Parvi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古罗马时期吕代斯村庄的旧址(village of Lutèce)。广场上的石块显示出古街道以及建筑的痕迹。 2.克力吕(克鲁尼)博物馆又称中世纪博物馆(Musée de Cluny): 建立在古罗马公共浴池遗迹上。博物馆附近有座罗马式宫殿建筑遗迹,开着几道别致的圆顶拱门,那就是朱利安2000年前所建的公共温泉浴池。 ?罗曼式建筑(800-1100) 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受古罗马建筑影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高大宽敞的中堂是为满足来自各方作礼拜与祭祀人们的需要。这类风格建筑在如今的巴黎很罕见。 建筑特征 1.圆屋顶:增加了中厅的高度与宽度,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 2.厚墙、小窗及巨大的支撑柱: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令人感到压抑。 3.半圆形穹顶:上顶端圆弧形后殿是训练唱诗班的地方 4.回廊:分开了祭坛与唱诗班,使行人可来回走动 代表作 圣日尔曼的佩教堂(St-Germain-des-Prés) 昂古来姆主教堂(St-Julien-le-Pauvre)

?歌特式 (1100-1500) 11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歌特式轻巧的外部支撑结构、宽畅高深的内部大厅逐渐替代了沉重阴暗罗曼式建筑。尽管当时作弥撒时主教仍坚持使用平民无法听懂的拉丁语,但镶嵌在教堂周围的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上的圣经故事可让人一目了然。 建筑特征 1.尖塔和尖顶:使建筑物四面围墙可支撑更多的重量,是歌特式建筑对世界建筑史上的最大贡献 2.十字交叉形拱顶和飞拱: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3.怪曽饰: 张嘴的怪曽为雨天排水之用 4.彩色玻璃窗:由于十字交叉形拱顶比较普通的圆顶更能沉重,于是扩大玻璃窗的面积并增加了其数量便成为可能。通常这些窗上用彩色玻璃描述了著名圣经故事。 5.玫瑰圆形窗: 大型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由彩色玻璃窗镶嵌而成 代表作 1.圣丹尼基督教堂(Basilique St-Denis,1140-44):位于巴黎郊区,是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 2.夏特尔主教堂(Cathédrale de Chartres,1194-1220): 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以内部精美的雕塑与四周的彩色玻璃窗而著名 3.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de Notre-Dame,1163-1250):哥特式建筑最成熟的标志:肋架拱顶和飞扶壁,三扇法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玫瑰形窗,北端塔顶的怪曽雕塑群及正门两端上方的石雕。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Renaissance 1500-1630)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尽管对欧洲大陆其它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唯独法国艺术界未理会这股意大利变革潮。这期间的建筑风格,如同绘画艺术,强调从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中吸取建筑物的和谐与理性,讲究秩序和比例,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建筑特征 1.比例与对称 2.垂直陡坡的房顶 3.天窗

高级中学考试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doc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背景(1)国内:①革命前夕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尖锐的阶级对立是直接原因)。④财政危机严重,国王路易卜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原因:路易十六准备武力解散制宪会议) 2、第一阶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制宪会议立法议会 (1)阶级属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措施: ①反封建的八月法令: A.内容: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B.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人权宣言》:

A.发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 C.意义: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对会君主专职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但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1791年宪法: A.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与《人权宣言》精神相违反 C.宪法颁布后,制宪会议让位于按宪法选举的立法议会 ④对外战争: A.原因:面临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的武装干涉 B.概况:1792年4月,法国对外宣战,从而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对外战争。但战争开始时对法国不利,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C.战争性质: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 (3)统治结束:①统治危机:普奥等国武装干涉,联军攻入法国境内,革命处于危机中 ②结束的标志: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制度 3、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与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 但从广义上说,法国大革命远远不止是五年时间,直至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 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于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点的质疑不多,顶多是有学者认为1789年6月17日国民会议宣布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我认为,法国大革命还是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比较合理,如果非得提前,那就提前一天好了,因为,巴黎人民于1789年7月13日就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绝大部分城区,资产阶级接管了市政权,并决定组建国民自卫军。而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攻下的巴黎市最后一个堡垒。 那为什么说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的确立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呢? 目前史学界已有人对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下限提出质疑,因为热月党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所发动的政变只是退到当时已经成熟的基点上去,后来热月党人所推行的“秋千政策”,始终是在巩固一般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左右摆动,从广义上说,革命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中。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

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这句话规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摧毁旧的制度;二是建立和巩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是在1830年7月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才真正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连年战争(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战争),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经济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它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还没有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欧洲反法联盟军有16万人驻扎在法国境内,这些占领军时常劫掠和屠杀居民,直到1818年才撤走。因此,法国人民身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占领军的双重压迫,不得不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继续革命。在整个复辟时期,法国经济很糟糕,与同期英国相比,法国工业发展很缓慢。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大规模地展开。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而居于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七月革命所产生的七月王朝,废除了路易十八的宪章,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最适合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把政权从地主手里夺来交给了资本家,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1830年,资产阶级终于实现了它在1789年的愿望。 所以,从广义上说,直到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

法式建筑风格特点

法式风格 法国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法式建筑风格还有一个特点是建筑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比如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蓬皮杜艺术中心、贝聿铭的金字塔以及德方斯,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景的考虑,追求建筑的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给人深度的感染。与一度盛行的澳洲风格相比,法式建筑是经典的,不是时尚的。它们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来的。像巴黎等城市的建筑,无不经历了数百年的建筑时代,凝聚了无数伟大建筑师的天才与智慧。法式建筑的风格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甚至更远。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式建筑风格随着欧式建筑风格在中国由南而北全面复苏,成为楼市的一大景观。 法国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楼盘:香草天空 代表楼盘:香草天空(北京) 最佳看点: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浪漫 香草天空(康城二期)的外立面采用深灰色、舒展、简练的屋顶造型,与赭石面砖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深灰和赭石在园区不同季节的阳光下会衍生不同的梦境般的浪漫。在建筑的氛围营造上,香草天空外立面中开阔悬空的露台使得整个生活空间在浪漫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种居住的乐趣,令人体味到对法式建筑精髓的承袭。 点评:

香草天空作为法国浪漫现代主义建筑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以法式情趣来探讨和营造社区却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很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其在社区氛围的营造上,直接“拿来”了法国现代建筑的浪漫。 其他代表楼盘:金色贝拉维(上海) “金色贝拉维”位于古北新区黄金城道南侧,整个小区占地38806平方米,由8栋15至21层的带有法式风格的高层住宅及局部一、二层商场和会所组成,地上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地下室面积22830平方米。 模仿北方传统四合院风格 中式风格 中国的住宅建筑大部分都是内院式住宅,但南北方有差异。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其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并不独立存在。在楼房合围下,南方住宅庭院一般较小,被称为“天井”;而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宽绰舒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方便起居。 中式社区的布局以四合院和胡同结构为代表,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记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中式园林崇尚顺应自然,虽为人工造景,却仿若天成,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式园林以山水园林为基本形式,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完美地结合,创造出自然舒适、温馨典雅的生活空间。

鲍德里亚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后现代解读

现代主义、经济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公共哲学等问题的深入讨论,才逐步形成了自觉的文化哲学研究层面。就此而言,我们有理由预言,文化哲学必将成为21世纪哲学研究的新范式。这种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一方面将进一步有利于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融,有利于填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鸿沟,实现综合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哲学研究也有利于打破国内哲学学科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将把哲学研究引向一个更加开放的视域,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三大思想资源之间的视域融合,这就是:“融汇中西马,综合促创新”。文化哲学作为21世纪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必将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方克立1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1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郭齐勇1郭齐勇自选集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许苏民1文化哲学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李鹏程1当代文化哲学沉思1人民出版社,1994. 〔5〕陈筠泉、刘奔主编1哲学与文化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衣俊卿1衣俊卿集1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7〕洪晓楠1中国现代文化哲学的演变1光明日报,1995.2116. 〔8〕洪晓楠.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演变.求是学刊,1998(5). 〔9〕洪晓楠.论2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的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2). 〔10〕洪晓楠.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99(1).(责任编辑 徐亚莉) (《哲学动态》2000年第12期)鲍德里亚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后现代解读 付文忠 (山西雁北师院马列室山西大同037000) 孔明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62(2000)1220030204 在法国后现代学者鲍德里亚(J.B audrillard)的眼中,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巴黎的著名文化建筑,也是具有深刻后现代文化意义和背景的标记物。从对这座建筑物内外结构的描述及其象征的意义阐释中,鲍德里亚得出了其独特的后现代文化观。那就是:当代西方已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当代西方文化正走向灾难性的自我毁灭阶段。而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就是这种文化内向爆炸(Cu ltu ral I m p lo si on)的典型模式。 一、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独特外观的解读。鲍德里亚在其《博保格的后果:内爆炸与冲击力》这本小册子中,主要以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尤以对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批判而备受注目。他从分析建筑文本入手,来揭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因为他认为,后现代文化观念在建筑里表现得最为直接和充分。后现代建筑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文本,而且是和后现代的文化逻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文化借助大众传媒,产生出大量的信息,但其本身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波旁王朝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 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 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 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 1793.1 处死路易十六 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 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 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 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 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 6.18. 滑铁卢兵败 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蓬皮杜艺术中心平面图等

一·建筑师背景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解析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 )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 )一个建筑商世家。由于整日泡在建筑工人 中间,他对建筑艺术与材料的崇敬与日俱增。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的建筑师职业生涯。他于1998年获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以及空港和大桥。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所要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这是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共同理想。他重

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至。 代表作:蓬皮杜艺术中心 提巴欧文化中心 Beyeler 基金会博物馆 波茨坦广场改造 保罗·克利中心 关西国际机场 AuditoriumParcodellaMusica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1933年7月23日-) 英国建筑师。1933年,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962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他结识了同学诺曼·福斯特,两人回英格兰即组建了小组四,成员为他俩及其各自的夫人Su Rogers 和Wendy Cheesman 。他们很快以“高技”设计知名。 罗杰斯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 期的作品:他和伦佐·皮亚诺在1977年设计的巴黎乔治·蓬皮杜中心。罗杰斯和皮亚诺当时是合伙人,在 1971年的国际竞赛中获得胜利。普利兹克奖评委认为,蓬皮杜中心令人震惊的外表——用HVAC 管道、自动扶梯和其他原本放在建筑核心位置的服务设施装点 ——“石堆博物馆设计的一次革命,将博物馆的…纪念碑式的精华?形象转变为社会和文化交流的流行地点。”另外一个早期的作品是Lloyd 的伦敦办公楼,完成于1986年,展示了类似的“内外翻 转”的形象并结合了罗杰斯标志性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建筑手法 罗杰斯在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蓬皮杜(1911-07-05,法国蒙特布迪夫~1974-04-02巴黎)法国政治家、银行董事长、教师,后任法国总理(1962-1968)、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9-1974)。教师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中尉,被引荐给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此处蓬皮杜指法国国立乔治·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位于巴黎博堡大街和历史遗址沼泽区的边缘。该中心由蓬皮杜总统委办,故以其 名命名巴黎的“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位于著名的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是根据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创议而建立的。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

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

1789年原则 筱敏 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至今被认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是因为其形式的激烈,赋有风暴的气势,符合“革命”一词内里的叛乱、摧毁一类的词义。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象征,人们为自己选择的象征物通常是明艳的、通俗的、戏剧化的。人们喜欢为历史虚设一个舞台,看历史被编撰成离奇惊险场景弘阔的情节剧在那里上演。1789年7月14日那些擂鼓呐喊的人们,摇旗冲锋的人们,砍断铁链放下吊桥的人们,一拥而上捣毁一座专制的罪恶象征物的人们……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人记得住埃利、于兰、杜里奥等等这些勇敢的名字了,尽管他们当初英雄一般在舞台中心穿过。然而稍纵即逝。一切都是无从把握的,没有个人的意义,他们的英勇因叠合在一起而构成一幕历史场景。这一突发事件本身,也并不具备改变整个社会内部生活的力量。使这一暴力场景具有了特殊意义,从而得以穿透历史的,是1789年的精神背景。 1789年留给人类真正的东西,是《人权宣言》。她值得我们用人类迄今所有的文字,书写在我们仰首可见的天空,无论这片天空是明媚还是阴黯。 但是,这种书写绝对不是1793年式的书写。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中描写过一种书写方式:国民公会会议大厅,这个“曾经是国王的舞台,现在变成了革命的舞台”的地方,在主席台的一边,站着一只黑色的木框,里面镶着《人权宣言》,宣言中上下分页的地方,绘的是一条模拟的王杖!台座后面矗立着一只高大的罗马仪仗钺,仿佛是言论自由的守卫者。……这样一种书写方式,自然离断头台就不远了。何况这个装饰权威的宣言,已经由1793年修改过了。 而第一代的革命者拉斐德门,在起草《人权宣言》的时候是绝不依凭王杖和罗马仪仗鉞的,也绝不可能把他们崇仰的天赋人权枷入具有威慑力的黑木框。 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反抗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这些著名的1789年原则,为近代世界奠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新的普世价值铺设了基石,它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以致人们在言说现代社会的时候,只能把1789年作为起点。潘恩在为天赋人权辩护的时候,指出:阿基米德关于机械功率的话可以适用于理性和自由。他说,“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 1789年原则就是这样一个支点。 我所理解的革命,是人类中的先驱者,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生存支点的过程。没有光,也没有上帝引路的云柱或者火柱,他们还带着世代承袭下来的枷锁。想到这种情形我不能不心生崇敬。那些启蒙思想家;那些在森严的等级制中申说平等,申说自然权利的社会哲学思辩;面对不可更易的王权,宣称人民主权;面对千年蒙味,诉诸理性;面对惯于免冠下跪的臣民,呼唤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那个为托克维尔称之为“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一切都在沸腾;每时每刻都有一本政治小册子问世”。 多少个世纪以来,平民在公共事物的舞台上连片刻也没有出现过,假如说他们也还存在,那就是成群地聚在台下,充当仰望、欢呼、拥戴圣主的角色,只具有极粗略的统计学意义,没有个人的面孔。现在,他们自己走到舞台上来了。当皇上按数百年的礼仪登上王座,盛典开始,第三等级一反旧例,毫不迟疑地像皇上、僧侣、贵族们一样也戴上自己的帽子。当朝廷下令关闭三级会议的会场,并在那里布满了军队,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却列队转向露天的空地,

当代建筑流派——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在解读 周跃花

当代建筑流派——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在解读周跃花 发表时间:2019-07-19T10:19:48.71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3月上作者:周跃花 [导读] 本文分析了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方法,从建筑思潮与流派方面分析建筑设计特点以及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手法。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法国中世纪哥特建筑进行深入的比较,阐释该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方法,从建筑思潮与流派方面分析建筑设计特点以及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手法。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法国中世纪哥特建筑进行深入的比较,阐释该建筑对法国建筑历史文脉的传承。并进一步的说明了他对现世的挑战及对未来的预示,从而证实了蓬皮杜文化中心以其超前的时代创造精神对当今建筑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特色的延承;现实的挑战;未来的预示 一、前言 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都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它能展示历史,即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给历史的发展以清晰的脉络;二是能预示未来,即他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给时代的前进以大胆的引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作于标新立异的现代建筑,不同于传统的欧式建筑,曾经备受艰难然而现在,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而且成为巴黎的一大名胜,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模式,突出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本文再次解读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它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可借鉴性。 二、对历史的延承 建筑,特别是对公共建筑的“诞生”过程,通常会受到历史、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蓬皮杜文华艺术中心设计方案的选择,也受到欧洲当时社会变革的影响。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70年代走进巴黎城的一座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延承性,又具有前卫姿态的划时代开创性的建筑。 从历史的角度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潜在的内涵可以追溯到12-15世纪法国哥特式建筑时期。设计者皮亚诺与罗杰斯以高科技的手段再现与抽象地表达了对这种艺术的传统的延承。 三、选题背景 在1969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世界大战时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于是倡议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蓬皮杜于1974因癌症逝世,所以建筑于1977年1月31日完工启用后就命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来纪念他。 从历史延承角度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全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全名为法国片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及像一座工厂,雇用有炼油厂支撑。这个做设计新颖、造型特意的线路主力5年完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立面悬挂了一个各项大轮船上舷梯一样的装着自动扶梯的玻璃管道,更主要表达了他们设计的思想构思及追求。 四、蓬皮杜的文化内涵 1、文化底蕴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并继承了法国这座自古以来多彩的城市特色。它是根根据当代建筑的功能、结构、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古典精神的新时代的建筑,完全脱离了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并且超越了以往对历史符号的肤浅模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抽象地提示地方及历史文化特质。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采用的是鲜亮颜色,与巴黎的历史建筑产生了对话。 2、设计概念形成的根源 抛开建筑形式评价上的功过是非,本文着重分析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概念的思想理论来源,实际上,最早在高技派建筑领域进行探索的,建筑师是塞德里克?普莱斯,他的一生虽然只有少数的几个建成的项目,但是他的建筑思想,特别是他在AA担任教授期间的理论。那时候的艺术家经常在街头通过表演的方式宣扬民主,自由的想法,利特伍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街头表演实际上创造了街头剧场的空间,在那里没有舞台,表演者和观众的界限,演员和观者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互动,而且街头空间,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提供各种可能性的可变空间。当建筑与人们的活动之间产生矛盾时,建筑也应该能够自由的改变,不断地更新,对建筑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五、现实的挑战 现代主义的出现带来了建筑领域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他的设计勇敢的探索了新的道路冲破了现有环境的束缚,他们对现实挑战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的共存: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存在于矛盾之中的建筑,他有着独特的,使人联想到幻想及非理性功能的特质,再有现实和精神,双方面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二个转折点是时代的精神,当然们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后,逐渐感到了现代主义、技术主义所带来的个性丧失,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从观念和建筑形象上迈出了跨越新的一步,这种建筑艺术上的建筑思想异议风起云涌,是人们的思想更加的向着自由、无拘无束的方向发展。 六、未来的预示 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对封建时代的表述,也是对现代文明的预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对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以及预兆的现代文明的表述,对在自身基础上的未来引领。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诞生,至今已有30年之久。蓬皮杜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点对建筑形象的言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引人注目,激发人的复杂心理,主要是因为他很陌生、复杂、暴露、滑稽、变化多端的建筑形象。今时间的验证,他的确迎合着当代人们的审美期望和审美心境。 第二点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及建筑多功能性的灵活布局,设计者认为,建筑应该设计的让人民能够在他的内部和外部自由自在的活动,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内部的活动方式和外面广场非常相似,人们自由的流动按照自己的兴趣,随时加入到不同的圈子中去,以满足各

法国大革命的本质及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实质和原因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激进的时期,其影响对法国之后的历史,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有许多人把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了解和认识法国的窗口,研究法国政治、文化和经济。 这场革命的实质实际上是一场阶级革命。具体来讲,大革命就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资产,它是由资产阶级对原有的封建贵族阶级发动的一场革命,是为了革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的命。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使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入手,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地摧毁了法国旧的封建贵族制,散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建立。在政治上,这场革命的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革命者采用暴力手段碾碎当时法国君主贵族的核心利益,使得整个欧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惧。这场革命使得法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和绝对君主制渐渐地土崩瓦解。这是一场永久性历史的转变,自此,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都成为了法国大革命显著标志。用维基百科的话来给予了法国大革命很高的评价: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诚然,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性革命。 我们再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说这场历史性的大革命是一次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偶然性来说,我们先来谈谈这个倒霉的国王—路易十六。他的所作所为比起他的爷爷路易十五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六个性懦弱,昏庸,担心触犯贵族的利益。他在面对法国史无前例的财政危机的时候,毫无作为,甚至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除此之外,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在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最悲哀的是,这个一生酷爱设计锁的国王,最后死在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法国大革命爆发与这位“传奇”的国王有着密切的联系,路易十六其实是一只替罪的羔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悲剧是法国不满的民众与颓废的贵族妥协的产物。 再者,我们从必然性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谈“思想根源。”从意识形态入手来分析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法国人很关系论政治,对于政治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能从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曾说:“任何的一次剧烈的运动是不能与思想界的波动分离的”。所以,在18世纪初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例如卢梭,孟德斯鸠……他们挥洒笔墨让启蒙的种子以不可阻挡之势日益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民主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为大革命的爆发积蓄正能量。但这一定是必然的吗?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深究这场惊天动地的启蒙运动时,它其实是一条绵延了数百年的“历史继承”。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就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它掌握了国家赋税的摊派权。国王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这种契约的思想(制约制王权和主权在民)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植入人们的脑海中。等到了18世纪后期,长期压抑的法国民众与贵族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我们之前国王路易无所作为,法国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一触即发,自然势不可挡。 这就是我讲为什么是必然性。 最后,从法国民众的角度再来谈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我们都将这次革命定义为一场激进的革命。而法国的民众担当了这次激进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攻占巴士底狱,将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当我细想之后,觉得法国民众的革命激情太过于高涨,以至于当时的一切旧的制度都成为了他们打击的对象,

法国建筑风格

法国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 可可演绎唯美芭蕾来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不仅在法国古典家具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最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一种风格。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相比之下,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的法国古典家具的特点是雕刻,和当时路易十四国王的英勇善战有关,在家具中是通过雕刻体现出力量。新古典风格的法国家具而洛可可风格更加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而路易十六时期历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下了凹槽的设计。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樱桃木凸显自然纹理法国古典家具的材料基本上为樱桃木,不管我们流行的是榉木还是橡木,法国的古典和现代家具都一直坚持这种材料。路易十五时期风格的法国家具与中国传统家具选择的紫檀和花梨不同,中国古代体现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肃穆,而法国的古典家具则更加崇尚木材本身自然唯美的曲线和细腻的原始纹路。法国古典在现代继续优雅即使到现在,法国的古典家具在全世界都一直摆着高雅的姿态,俯视着现代时尚。选择法国古典家具一直就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这一点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都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法国古典家具都非一般收入阶层所能享用,繁复的设计和精工细作导致了古典的法国家具价格都会比较高。比如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销售的法国古典家具,一套沙发一般都要20万,一套书房家具也要20多万,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法国古典家具在巴黎的价格恐怕比北京还要昂贵。在与居室的搭配中,专家告诉我们,选择法国的古典家具一定也要与室内的风格相协调,比如色彩上要选择柔和、中性的色彩,比如米黄、奶白和纯白都会比较适合,还可以在小范围内选择酒红,窗帘和布艺可以选择花布,营造浪漫的生活气息。感性至上的法国家具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主任苏丹法国是一个比较感性的民族,喜欢形式。所以我们从法国的古典家具上可以看到,法国人喜欢新东西,很多国家不敢做的东西他们都喜欢尝试。从法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洛可可时期从东方吸取了很多东西,包括伊斯兰风格和中国的宫廷园林,你可以从一些细节找到这些元素。从法国人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很喜欢这些外在的,还有一种情绪的东西。对于欧美流行的新亚洲主义在学术上还没有确立,是一种风尚吧。另外家具的优点是比较单纯,它比建筑还要单纯,它的受力、形式、材料三位一体,如果它不协调你一眼就可以把它看透,比较感性。家具史就是文化史法国家具协会中国北方首席代表李先生法国是一个艺术至上的民族,艺术在生活中的延伸也更加细致和到位,你可以从法国家具的细节读到它的历史,比如在路易十六时期,虽然路易十六在政治上的才能并不为人称道,但是在那个时期艺术的发展确实相当卓越,肖邦、李斯特、莫扎特都是那个时期的杰出人物,流传至今的法国古典家具风格主要也形成于这个时代,这种风格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和涤荡,到现在依然经得起审美的考验。要想真正领会到法国的魅力,法国古典家具的魅力,就需要了解包括建筑、音乐、服装、绘画和美食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包括它的历史和政治。洛可可:源自法国的浪漫情怀“洛可可”(Rococo)一词,是从法语“Rocaille(花园石贝装饰物,状似贝壳的装饰)”一词转变而来。因1699年建筑师与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公寓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曲线形的贝壳纹样而成名。洛可可艺术家具注重体现曲线特色。沙发靠背、扶手、椅腿与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都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涡卷纹的精巧结合,椅腿采用弧弯式并配有兽爪抓球时的椅脚,椅背顶梁和画框的前梁上都有贝壳纹雕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