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复习题2教材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复习题2教材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复习题2教材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复习题2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

1. 改变结构布置及荷载传递途径的加固方法,称为()。

A. 直接加固法

B. 改变荷载传递加固法

C. 外套结构加固法

D. 增大截面法

2. 下列选项中,( )不是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

A. 增大截面法

B. 置换法

C. 预加应力法

D. 内包钢法

3. 外加圈梁加强砌体结构整体性的方法优先选用(D )。

A. 素混凝土圈梁

B. 型钢圈梁

C. 预制钢筋混凝土圈梁

D.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4. ( C )是工程中最常用的墙体加固方法。

A. 增大截面法

B. 外包角钢法

C. 扶壁柱法

D. 增设钢筋网面层

5. 对受拉区加厚并加配筋的情况,验算正截面承载能力时,其新增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乘以(B )的强度利用系数。

A. 0.85

B. 0.90

C. 0.95

D. 0.80

6. 当墙体裂缝数量较少,开裂墙体数量较多时,可采用(A )。

A. 灌浆加固法

B. 拆除预应力板

C. 非预应力板

D. 预制空心板

7、当砖柱承载力不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侧面加固时,新旧柱的连接和接合非常重要B.双面加固应采用连通的箍筋

C.单面加固应在原砖柱上打入混凝土钉或膨胀螺栓等物件,以加强两者的连结

D.无论是单面加固还是双面加固,应将原砖柱的角砖每隔3皮打掉一块

8. 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减小扰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加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C. 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

D. 加大截面宽度

9.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A )。

A. 可靠性

B. 适用性

C. 安全性

D. 耐久性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变荷载的是(A )。

A.结构构件的自重B.屋面积灰C.风荷载D.吊车荷载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与新设计的区别在于要着重于考虑()。

A.构件的实际受力情况B.周围环境C.安全因素D.经济因素

2、变形缝包括()。

A.温度伸缩缝B.施工缝C.沉降缝D.防震缝

3、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应遵循()工序和原则。

A.应对原构件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实部位B.将原构件表面凿毛或打成沟糟

C.被包的混凝土棱角应打掉,同时应除去浮碴、尘土

D.原有混凝土表面应冲洗干净,浇注混凝土前,原混凝土表面应以新鲜水泥浆或其它界面剂进行处理

4、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 )是增强房屋整体性的有效方法。

A.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B.外加圈梁C.外加钢拉杆D.增设箍筋

5.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的方法有(ABC )。

A. 四周外包

B. 单面加厚

C. 两面加厚

D. 三面加厚

6. 如果是超筋梁,应采用(AB )方法。

A. 加大截面的办法

B. 采用增设支点的办法

C. 在拉区增补钢筋

D. 配置箍筋

7. 安全性主要是指(CD )的安全程度。

A. 设备

B. 材料

C. 结构

D. 构件

8.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ABCD )。

A. 加大截面加固法

B. 增补钢筋加固法

C. 预应力加固法

D.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9. 梁板类受弯构件因承载力不足的加固,包括(AB )两方面的内容。

A. 正截面加固

B. 斜截面加固

C. 拉弯破坏加固

D. 压弯加固破坏

10. 增设的扶壁柱与原砖墙的连接,可采用(BC )实现。

A. 销键法

B. 插筋法

C. 挖镶法

D. 灌浆法

11.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比较适用(ABCD )情况。

A. 梁的截面尺寸能满足刚度要求

B. 梁的抗剪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C. 梁的弯曲抗拉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D. 梁的抗拉钢筋的增补数量不是很大

12. 混凝土扶壁柱法加固砖墙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AB )。

A. C15

B. C20

C. C30

D. C40

13.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原则有(ABC )。

A. 构件的加固与结构体系的加固

B. 局部加固与整体加固

C. 临时加固与永久加固

D. 高成本加固与低成本加固

14. 增补筋与原梁之间连接方法有( )。

A. 全焊接法

B. 半焊接法

C. 粘结法

D. 胶结法

15. 建筑结构加固的程序有()。

A. 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

B. 结构完损型和安全性的鉴定

C. 结构加固方案的制订

D. 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

E.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施工后的验收

16. 窗间墙的加固方法有( )。

A. 增设扶壁柱

B. 增设钢筋网面层

C. 增大截面

D. 包型钢加固

17. 扶壁柱法加固砖墙可分为()两种。

A. 砖扶壁柱法

B. 钢扶壁柱法

C. 配筋砌体扶壁柱法

D. 钢筋混凝土扶壁柱

18. 混凝土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外观表现是()。

A. 构件的挠度偏大

B. 裂缝过宽、过长

C. 钢筋严重锈蚀

D. 受压区混凝土有压碎迹象

19. 下述情况中不宜采用钢筋网面层的方法进行加固有()。

A. 孔径大于15mm的空心砖墙

B.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0.4的墙体

C. 墙体表面严重酥减,或油污不能消除,不能保证面层与墙体间粘结质量的墙

D. 受压承载力严重不足的砖墙

四、论述题

1、外包角钢加固砖柱法有什么特点?一般作法是?

外包角钢加固砖柱法的特点。

可以在砖柱尺寸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较多的提高砖柱的承载力,大幅度的提高砖柱的抗侧力能力;

外包角钢加固砖柱的一般作法。

先将砖柱四角粉刷层铲除,洗刷干净;

然后在砖柱角表面抹一层10nn厚水泥砂浆找平;

再后将角钢粘贴于受荷砖柱四周,使用卡具卡紧;

最后使用缀板将角钢连成整体,并去掉卡具,粉刷水泥浆以保护角钢。

角钢应锚入基础,顶部也应可靠锚固,角钢不宜小于L50*5.

五、分析题

1、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如何处理。

对于有裂缝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应先采用化学灌浆修复加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加固补强:混凝土梁:1.加大截面加固法: 2.增补钢筋加固法:3.预应力加固法:4.黏贴钢板加固法:

混凝土柱:1.加大截面加固法:2.外包钢加固法3.置换加固法:

(非标准答案,可根据情况采用)

在实际施工中,一般进行如下处理:

1.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是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较浅的裂缝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表面涂刷处理

2.填充密实法填充密实法是对中等宽度裂缝的处理,将裂缝处凿成凹槽再填充相应材料修补。

3.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浆法又称注浆法,它不仅修补面层而且能通过压力将注射用胶注到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处,对裂缝进行粘结封闭和补强加固,

4结构补强法

2、分析建筑物在火灾后梁、柱的应如何加固。

火灾过后,建筑物受影响较大的部位是梁和板,

对梁加固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混凝土梁当其承载力相差较大且刚度也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加大截面加固较为有效;

2.增补钢筋加固法:当梁的截面尺寸能满足刚度要求且其抗剪承载力也满足要求,而仅是弯曲抗拉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且抗拉钢筋的增补数量不是很大时,可采用本方法;

3.预应力加固法:采用本方法可在基本不增加梁、板截面高度和不影响结构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可提高梁、板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和改善其在使用阶段的性能;

4.黏贴钢板加固法:使用胶黏剂将钢板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

对柱加固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又称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由于加大了原柱的混凝土截面积及配筋量,所以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原柱的承载力,还可降低柱子的长细比,提高柱子的刚度;

2.外包钢加固法:利用在混凝土柱的四周或两面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可以在不大幅度增加截面尺寸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3.置换加固法:在不宜采用增大柱子尺寸的方法加固或只要进行局部加固的时候,可以采用置换加固法。

一、概述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25分)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在构件外部外包混凝土,增大构件截面面积和配筋量的一种加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在我国加大截面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加大截面法的技术特点是在设计构造方面必须注意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整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但这种方法要求的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而且构件的截面增大后对结构的外观和房屋净空也有一定影响。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以型钢(一般为角钢)外包于构件四角(或两角)以加强其受力性能的加固方法。在我国,外包钢加固法也是一种使用面较广的传统加固方法。

外包钢加固结构,尤其是框架结构,节点区受力最为复杂,构造处理相当困难。该方法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在使用上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截面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梁、析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

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即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拉杆或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受力,改变原结构的

内力分布,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后加部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预应力加固适用于大跨度结构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结构加固,但此法不宜用于处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收缩徐变较大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它实质是一种体外配筋,提高原构件的配筋量,从而相应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采用此法加固对结构胶的要求较高,结构胶必须是强度高、粘结力强、耐老化、弹性模量高、线膨胀系数小、具有一定弹性。

相对于传统加固方法,粘钢加固法更为简单、快速,对结构的外形、净空等影响较小,其施工过程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因而在建筑领域和公路桥梁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采用。

5.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承点来减小结构计算跨度,改变结构内力分布并提高其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梁、板在跨中增设支点后,减小了跨度,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并能减小和限制梁、板的挠曲变形。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中梁、板、析架、网架等水平结构的加固。增设支点加固法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使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

6.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方法

与传统加固方法和加固技术相比,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技术优势:高强高效,施工简捷,施工周期短,施工机具少,操作简单,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适用面广,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对结构的影响小。

但粘贴碳纤维加固也有以下几个弱点:

(1)弹性模量低: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非常高,而其弹性模量相对来说却低得多。研究工作表明,外贴碳纤维增强塑料加固受弯构件,被加固构件的性能提高主要在强度方面,刚度尤其是早期刚度的提高相当小,对于刚度也要求加固的结构来说是相当不适用的。

(2)环氧树脂的耐火性与耐高温性能差:一般的环氧树脂在100摄氏度时力学性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只有特殊的环氧树脂可以在200摄氏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

(3)延性不足:缺乏延性使得单丝的碳纤维达到极限强度后即断裂,这样高应力区域的碳纤维丝会在低应力区域的碳纤维丝完全发挥强度之前断裂,所有的碳纤维丝无法同时发挥强度,构件变形过大时会引起碳纤维的脆性断裂,从而导致结构的脆性破坏。对于需要较大变形或对抗震要求比较高的结构来说,这一点是十分不利的。

7.防腐高强钢丝加固方法

防腐高强钢丝加固方法是利用镀锌钢绞线和防腐砂浆组成的复合材料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补强,两种材料在加固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防腐高强钢丝起到增强的作用,防腐乳砂浆起到锚固钢丝和保护层作用,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体外配筋,通过提高构件的配筋率,从而相应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由于防腐聚合物砂浆良好的抗裂性及粘结强度、抗碳化及抗渗透能力,并且施工简单,所以广泛地应用在混凝土建筑物的加固处理,及水中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漏处理。与传统加固修补方法及粘钢、喷射混凝土加固方法相比,该加固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济效益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加固性能可靠,节省了大笔维修费用,而且其本身可以起到对内部混凝土结构的保护作用,达到双重加固修补的目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构)筑物的加固和修补。

8.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二、概述常用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25分)

2.1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

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2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是指把需加固的砖墙表面除去粉刷层后,在砖墙两面附设φ4~8mm的钢筋网片,然后抹水

泥沙浆面层的加固方法如图1所示。

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2.3增设扶壁柱加固法

混凝土扶壁柱的形式如图2所示。混凝土扶壁柱与原墙体的连接是十分重要的。

该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3适用于砌体结构的间接加固方法

3.1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用水泥沙浆将角钢粘贴于受荷砖柱的四周,并用卡具卡紧,随即用缀板与角钢焊接连成整体,去掉卡具,粉刷水泥浆以保护角钢如图3所示。

该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3.2预应力撑杆加固法

该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4砌体结构构造性加固与修补

4.1增设圈梁加固

当圈梁设置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或纵横墙交接处咬搓有明显缺陷,或房屋的整体性较差时,应增设圈梁进行加固。

4.2增设梁垫加固

当大梁下砖砌体被局部压碎或大梁下墙体出现局部竖直裂缝时,应增设梁垫进行加固。

4.3砌体局部拆砌

当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后尚未影响承重及安全时,可将破裂墙体局部拆除,并按提高砂浆强度一级用整砖填砌。

4.4砌体裂缝修补

在进行裂缝修补前,应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的特征等因素,确定造成砌体裂缝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有水泥沙浆填缝修补、配筋水泥砂浆填缝修补、灌浆修复等方法。

三、结合个人经验,谈一谈对建筑结构加固的认识。

2.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膨胀物质(或吸水膨胀物质) 而引起混凝十产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

3.混凝土冻融循环:冷库温度在0℃以上的时间较长,使结构体表面的冰霜融化成水滴,水分将沿着结构表面的孔隙或毛细孔通路向结构内部渗透;当库温降低为0℃以下时,其中的水分结成冰,产生膨胀,膨胀应力较大时,结构出现裂缝。结构件表面和内部所含水分的冻结和融化的交替出现,称为冻融循环

4.地基失稳:失稳是稳定性失效,也就是受力构件丧失保持稳定平衡的能力,比如指结构或构件长细比(如构件长度和截面边长之比)过大而在不大的作用力下突然发生作用力平面外的极大变形而不能保持平衡的现象。地基失稳就是地基稳定性失效。

一. 简答题

1.工程结构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简述工程结构加固与补强的常用方法?

3.预应力加固法有哪些优点?

答: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4.简述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施工工艺流程?

答: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处理→加固构件卸荷→配胶→粘贴→

固定与加压→固化→检验→防腐处理

5简述钢结构加固方法有哪些?

二. 问答题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的机理是什么?钢筋腐蚀对结构有何危害?影响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防止钢筋腐蚀?

2.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哪些?裂缝对结构有何危害?如何进行裂缝控制?

3.钢结构的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止钢结构的疲劳破坏?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复习题4

(答案仅做参考不一定全对)

1. 为什么进行检测鉴定?

a.建(构)筑物接近或超过其设计年限;

b.建(构)筑物的改造(适应新的工艺流程、改变用途;装修改造);

c.先天性缺陷(勘察、设计、施工缺陷)、使用不当及环境劣化;

d.遭遇灾害(地震、水灾、火灾、爆炸、地基问题、风灾、冰雪灾害等);

e.抗震设防提高;

f.重要建(构)筑物在重大事件前的安全鉴定。

2. 加固(改造)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结构体系总效应原则;先鉴定后加固的原则;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加固方案优化原则;充分利用原结构剩余承载力原则;与抗震设防相结合的原则。

3. 检测应遵循什么原则?

(1)“必须、够用”原则:检测的范围、内容和数量应根据鉴定评级的需要来确定,既不能随意省略检测内容.也不要盲目扩大检测内容。

(2)针对性原则:土木结构的种类很多,结构现状千差万别,必须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具体的工程制定检测计划。

(3)规范性原则:测试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要求,测试仪器必须标准,测试单位必须具备资质,测试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书。

(4)科学性原则:被测构件的抽取、测试手段的确定、测试数据的处理要有科学性,切忌头脑里先有结论而把检测作为证明来对待。

4. 砖砌体温度裂缝的特点有哪些?沉降裂缝有哪些规律?

答:温度裂缝具有下列共同的特点:

〈1〉温度裂缝一般是对称分布的;

〈2〉温度裂缝始自房屋的顶层,偶尔才向下发展;

〈3〉温度裂缝经2-3年即告基本稳定,不再扩展。

沉降裂缝的规律:

(1)多层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的裂缝大,有时甚至仅在底层出现裂缝。

(2)沉降缝向上指向那里,那里下部的沉降量必然是较大的

5. 混凝土梁常用那些加固方法

a预应力加固法;b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c增大截面加固法;d外粘型钢加固法;e粘结钢板加固法;f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等.

6. 采用置换法加固混凝土构件时,对保留的非置换部分混凝土强度有何要求?为什么?

答:采用置换法加固混凝土构件时,非置换部分的原构件混凝土(保留部分),按现场实测结果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该混凝土结构建造时设计规范规定的等级。

对原构件非置换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低要求,之所以应按其建造时规范的规定进行确定,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按原规范设计的构件,不能随意否定其安全性。

2)如果非置换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建造时规范的规定时也应进行置换。

在这一前提下,对1991年6月以前建造的采用不同等级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其现场检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分别不低于C13和C18(即150号和200号);对1991年6月以后建造的应分别不低于C15和C20,至于置换部分的混凝土,因属于要凿除的对象也就无需对其最低强度等级提出要求。

7. 碳纤维加固有哪些特性?

答:a 强度高;b 超强防(腐)水效果;c 重量轻;d 施工简便;e耐火耐高温性能差。

一、论述题

1、某个加固工程是商场改造成超市,该建筑刚建好,原设计恒载是4.5kN/mm

2、活载是3.5 kN/mm2;现变为4.5 kN/mm2、7.0 kN/mm2。经计算后,发现柱子的轴压比不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可以采取什有效方法加固?

2、某三层砖混房屋,因高速公路桩基施工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得部分墙体产生裂缝,最大裂缝宽度有5.6mm,请问:(1)如果是你来处理这个工程,你觉得哪些工作程序是必须要做的?(2)如果出现裂缝的墙体存在承载能力不足,哪些加固措施可以采用?(3)如果出现裂缝的墙体承载能力或稳定性均不存在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3、现有某钢筋混凝土梁因在使用过程中严重超载,导致其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此外,梁的挠度变形也严重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请问采取何种加固方法比较有效,且说明理由。

4、某多层砖混住宅楼房屋,总共5层。据四楼401室主人反映,其客厅楼面在人员急速走动时有明显的抖动,请问引起楼面明显抖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有效处理、加固?

5、一个修建于1968年的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需要改造,经过现场实测,发现柱子的混凝土标号只接近C13;除此之外,发现混凝土构件内部的钢筋存在一定的锈蚀。请问:(1)为了防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可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2)对该厂房中的部分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以及钢筋锈蚀,可以采取何种有效的加固措施进行补强?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教法选择题

一、单选(每道题1分,15分) 1、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经过法令正式公布且在全国推广实行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钦定学堂学制C京师大学堂学 制D辛丑学制 2、提出“闻”“见”“知”“行”理论,把“行”作为学习过程的最高阶段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思 3、从语文教学的人文特点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人格构建的过程B知识传授的过程 C信息传递的过程D特殊的认识过程 4、最近发展区得理论是有以下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A桑代克B斯金纳C维果茨基D布鲁纳 5、从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看,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可分为()A认知——情感——审美B认识——情感——行为 C感知——理解——实践D感觉——感知——表象 6、按照内容和性质表达方式不同,散文可以分为三类() A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B自由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C象征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D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散文诗 7、根据规定的要求对原文进行改造的写作训练形式是() A缩写B扩写C续写D改写 8、把感知对象的本质特征联结起来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概括 9、根据他人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新想象的过程称之为()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10、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11、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能力称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12、电视录像、电影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13、对语文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评定的评估方式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三) 一、填空(15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特点。 5、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6、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C ) A.麻痹(bì)憧(chónɡ)憬 B.奢侈(chǐ)骨髓(suí) C.供(ɡōnɡ)养玉屑(xiè)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B ) A.光采夺目日月如梭 B.励精图治再接再厉 C.中流砥柱人才挤挤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的跟蓝天相接。”这段话是按( C )顺序写的。 A . 由下及上B、由浅及深C、由近及远 4、下列古诗哪一首不是王维的作品?( A ) A、《江南春》 B、《送元二使安西》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句话采用了( B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6、下列对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哪种说法正确?(B ) A、大量读写 B、多认少写 C、识多少写多少 7、小学毕业时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B )个。 A、2500个 B、3000个 C、3500个 8、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9、第一学段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时。(_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程,自小学___.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2.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与进展得总与。( 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得就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就是惟一得结论。(√) 3.教师就是既定课程得阐述者与传递者,学生就是既定课程得接受者与吸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得教学 观。( x ) 4.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得新教材。( 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得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应 用。 (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就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得儿童”,从而促进儿童得发展。( 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就是考试得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x ) 9.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发展得重要手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得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得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总得设计。(x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得评价改革就就是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得改革。( x ) 二、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意得。请把最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得核心目标就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得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得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得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得终极目得就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得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得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得归纳与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得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得发展 B.形成新得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得功能 D.体现最新得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得课程就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得认识,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得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得相同需求与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与学校得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健康与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得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得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得主要条件就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身得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得答案就是符合题意得,请把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得确立( ABC )

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 案一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1-08-04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 (生看画面) 师:景色美不美? 生:美。(异口同声地说)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2、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

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

课标及教材教法复习1

课标及教材教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过程”。 2、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 识经济称为“”。 6、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的功能。 7、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 理。 8、“”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9、“”是新型教学文化的本质。 10、我们把和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1、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和。 12、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提出的。 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 展的----过程。 14、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另一种是,两种学习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

15、教学要旨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17、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18、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 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19、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20、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21、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2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与-----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 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3、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24、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25、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26、新的课程体系涵盖——教育、------教育和——教育。 27、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与----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28、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9、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为主要目的。 30、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和-------改进 32、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相适应的体现一的教育观念。 33、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 34、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全)及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英语新课标及教材教法试题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四个方面? 1.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2.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4.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几个级别?各级别都适用于哪个年级? 设为九个级别。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五、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它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每个方面都起什么作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六、一级课程总体目标描述是什么?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七、二级课程目标总体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比不管减数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九、请阐述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

课标及教材教法复习题(附答案)

课标及教材教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过程”。 2_______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 要”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5、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 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 6、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 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的功能。 7、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 8、“”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9、“”是新型教学文化的本质。 10、我们把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 的重要标志。 11、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 面:。 12、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提出的。 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 过程。 14、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另一 种是,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5、教学要旨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17、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18、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调、、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 比例,并设置。 19、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20、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21、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的依据。 2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与的功 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的功能。 23、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24、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25、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26、新的课程体系涵盖教育、教育和教育。 27、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课程为主;初中阶段 设置与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28、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9、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为主要目的。 30、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和 改进。 32、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 相适应的体现一的教育观念。 33、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 化。 34、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3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36、创新教育核心是培 养。 37、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38、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 3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4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41、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得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得三维目标就是目标、目标与目标。 3、新课程得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得以、、为中心得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与得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得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得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就是教材编写、与得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得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得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得整合,逐步实现得呈现方式、方式与方式得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得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得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得爱好、兴趣与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得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得尖子生 14、新课程得核心理念就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得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得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得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得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得过程,其价值观就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得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得经济利益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就是新一轮得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得核心目得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就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得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与考试得标准。( ) 20、《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养成健康得审美情趣”得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得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她课程也都应该关注与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得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就是新课程对教师得要求了。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附答案).doc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而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8、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9、总目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10、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木)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岀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牛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

教材教法试题

初中生物教师教材教法复习题 2018-3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最新的义务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是_________年颁布发行的。 2、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和提高科学素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的过程。 5、三维教学目标应包括目标、目标和目标三部分。 6、教师备课是一项长期和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工作。备课中,教师需要做到了解学生、、。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讲解、变化、强化、课堂组织、演示、板书、结束这十个方面的技能。 8、一节生物学好课应该具有的四个主要特征 是、、、。 9、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四大类。 10、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设计和制作实验。 11、作为生物课程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要努力实现的三个具体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科学素养 2、课堂导入技能 3、直观教学 4、合作学习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简述探究教学的特征及含义。 3、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教材? 4、联系实际,简述你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的理解。 5、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四、应用题(10分)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下列一节生物课为例,写出该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2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部于2012年2月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教师岗位练兵纪实手册中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中包含: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3、2013年中央一套节目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国梦(或与梦想有关的的词语即可). 4、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5、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6、()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7、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8.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那些方面的要求?() A知识基础B心理特点C认知规律D课标要求 9.课程内容综合考虑了那几个方面,选取了10个一级主题() A学生发展的需要B社会需求C生物科学的发展D经济利益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80分) 一、选一选(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5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B.飞机C.草履虫 D.细菌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 . 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空气 4.在设计“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温度B.湿度C.食物D.光照 5.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环境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水稻地里长出杂草,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 A.寄生 B.捕食C.竞争D.合作 6.有些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体现了()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答: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主任突然走了进来。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1.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