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

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03级经济学基地班刘梦珊

学号:005

委托代理制及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03级经济学基地班刘梦珊

学号:005摘要:近代企业的发展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而两权的分离最终促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及内部人控制问题。随着委托代理关系在应用中的不断推广,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成为该问题的焦点。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从而减少代理人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这一机制便是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问题入手,分析委托代理关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在其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股持股主体不明确、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对代理人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对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委托代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

正文:

一、引言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其成立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纵观其发展历程,中国股市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据调查,在从1992年开始的5个年度里,新上市的公司中,几乎所有的企业上市当年的利润都超过上市之前的利润。然而,从上市后第2个年度开始,能够继续保持利润增长的企业比重就开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此,出现了中国股市上的一种奇特现象: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平,第三年亏损,第四年ST,

第五年PT。典型代表如粤金曼、金田A等等。中国股市之所以会出现许多上市公司"富不过三年"的现象,当然是多种原因促成的结果。这其中包括:上市资格准入制度和配股资格权限、业绩评价的误导、外部环境趋势等等原因。但笔者认为,存在于这些上市公司内部的自身治理结构问题,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诱因。

二、问题的提出与已有文献综述

我国的众多企业真正以现代企业制度加以管理,至今不过二十余年,对于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企业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既要面对这一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又要解决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而笔者之所以将目光集中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这一特定企业群,是因为这些企业的股东不仅仅只局限与少数的几个或十几个人。它们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拥有了一大批持股量相对较少但人数众多的股东。也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其经营状况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正如在引言中所说,中国的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富不过三年”的怪现象,但这些都只是事实,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一个人长期体弱多病,不能责怪药店太少,根本原因还要怪自己饮食结构不合理”。中国花了14年的时间才将“公司治理结构”正式写进了公司法的章程内,经济学中研究了几十年的企业理论、合约制度、委托代理理论,事实证明在今天的中国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了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由伯勒(Berle)和米恩斯(Means)于20世纪30年代引入的现代公司理论加以解决。他们通过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以后,认为现代大企业的控制权已经不可避免地从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具有管理技能的企业家手中。结论是股份公司的发展导致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即企业主不再在大企业中行使管理权力,在经营中是否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基本上取决于那些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这些经理人员为公司的股东工作,从企业领取报酬和额外津贴。至此,不参与公司具体经营管理的资产所有者阶层逐渐形成,为资产所有者管理公司的经理阶层也应运而生。“管理创新的持续要求和股权分散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旁落,委托代理关系由此产生。”1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经营管理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S)于1973年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

1吴淑琨、席西民,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综上所述,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委托人通过契约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利,并通过契约约束代理人去执行代表委托人的利益的行动,也以此获取相应的报酬,委托代理关系就此形成。

一个代理关系的建立通常会提高双方的总收益,但代理关系还存有一定的成本问题。詹森和麦克林在1976年把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合同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服务。然后认为,假定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么就有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总是根据委托人的利益采取行动。2根据自利行为原则和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我们知道代理人可能会受到诱惑,从而把自我利益置于委托人利益之前。当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或者此消彼长时,代理人的决策是否恰当就很可疑了。

对于代理问题也就是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效用函数)不一致,使得代理人完全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事情,由此形成“道德风险成本”;⑵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限制引起的效率损失和监督所付出的成本,共同形成“约束成本”;⑶委托代理关系的“累计效率损失”;⑷委托代理关系中通过合谋造成的效率下降或利益损失,即“合谋成本”;⑸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问题。3由于上述种种代理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的行为,从而减少代理人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改变这种倾向的制度安排。它因公司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同时为解决代理问题而服务。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契约经济学派认为,它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高级管理人员、企业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及社会公众等)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涉及指挥协调、控制与激励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

詹森、麦克林,《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1976

3顾颖,企业经济学讲义

(一)、国有股持股主体不明确,致使委托人的监督约束弱化

在公司制企业中,国有股本的产权主体缺位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在疲软不堪的中国股市里,95%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国企转制而来,所以在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本的产权主体缺位首先表现为国家股的持股主体不明确。根据1998年的调查,332家含有国家股份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册上,39家公司(占%)只是标明国家股有多少,至于谁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则没有记载;注明持股主体为集团公司的有106家,国资局有100家,财政局13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47家,企业主管部门20家,多数公司由国资局、财政局和主管部门等政府机关作为持股主体。4

我们先抛开那些持股主体不明的企业,单看持股主体为国资局、财政局和企业等主管部门的企业。首先,这些主管部门各自有自己的行政目标,所有者目标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这就使得当所有者目标与行政目标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以行政目标代替所有者目标,致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次他们并不是投资的受益人,又不受产权约束,本身缺乏监督经理层的动力。尤其是企业主管部门,由于同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使他们更容易结成一体,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三,政府拥有行政权力,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他们作为股东参与市场,既当“裁判”又当“球员”,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市场规则。

从我国现在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以上问题在现实中的表现为,有一部分作为持股主体的政府部门,既向企业派董事、董事长,还要管理经理、副经理。我想,这一切总不能解释为,公司治理结构在中国的灵活应用吧!无疑,能够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精髓的东西,在我们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中根本无从实现。可见,由于国有股持股主体的缺位,已经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各个机构职能的紊乱,公司的经营业绩自然也就处于无人负责的境地了。

(二)、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对法律的曲解造就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一环。发达国家的公司董事会是半公开化的组织,而在中国,绝大多数公司的董事会是神秘而又壁垒森严的,正因为如此,剖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才有着非常的意义。

4资料来源: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股东出于信任,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组成董事会;委托董事会行使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权。二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人员通过董事会的授权而拥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董事会和经理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董事长与经理之间也属于委托代理关系,总经理必须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而不是对董事长个人负责。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一些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操作不规范,上市公司长期与集团公司(大股东)人员、资产、财务三不分,母公司或控股股东经常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形成内部人控制严重的问题,如ST猴王等。董事会成员70%左右来自于控股单位的派遣,来自第一大股东的人数超过董事会总人数的50%,而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现象相当普遍。

我国的《公司法》将公司的日常控制权赋予董事会,因而控制董事会就成为控制公司的有效手段。即就是,在董事会中占据相对优势的席位是关键。在我国,绝大多数公司采取简单多数的办法由股东会选举董事。这样大股东可以利用相对股权优势将其推出的董事候选人的得票保持优势,从而导致董事会全部由代表大股东利益的人士占据。以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董事会成员的选聘,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控股股东所做的一种人事安排而非制度安排。

同时,《公司法》还规定,董事会可以授权董事长在董事会闭会期间,行使董事会的部分职权。这实际上给了董事长追求至高无上权力的机会,很多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一人兼,董事长不能有效监督经理层,在避免委托代理成本的同时也、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我们再以上面所提到的猴王股份为例,该企业的一位外地董事说:最开始董事会还否决大股东提出的一些“过分”的议案,后来,大股东“学精了”,一些上亿元的投资、借款和担保,根本就不通知外地董事,集团操纵董事会完全无所顾忌。再看看三九集团的赵新先,集集团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于一身,掏空下属上市公司25亿资金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上市公司的做法,完全有悖于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初衷——即通过分权,在公司内部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避免个人偶然的不科学决策导致全体相关人员的利益受损。当然,这样组建起来的公司董事会必然受到操纵或由内部人控制,独立性很差,根本不能代表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三)、经理层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由于上文所述的各方面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对公司的战略和经营决策大都可以实行绝对的影响,因此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行为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相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影响就可能算是微乎其微的了。基于此,笔者在这里将“经理人员”仅界定为总经理。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一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

从各个公司所公布的报表数据来看,似乎我们已经将薪金报酬和股权激励当作两种相互替代的机制来使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 企业治理机制也远未发展到如此精致。就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来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总的特征是绝对值低,差距不大。有近20%的高管年度报酬在3万元以下,近40%的在3-7万元之间,有超过60%的在平均值以下(平均值为不到8万元),而超过10万元的亦只有20%左右。5

我国上市公司对经理层的激励机制落后,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薪金加奖金的形式上。经理层的收入与公司的效益结合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是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人均货币收入低,行业差异明显,个别差异悬殊,总体持股量较少,持股比例偏低,人均持股数量更少,零持股现象十分严重。根据1998年的统计,791家样本公司中,管理人员人均持股19620股,占总股本值仅为%,未持本公司股票的高管人员比例占%。6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级经理人员的报酬高低与企业经营状况少有紧密的联系,使得现存的激励机制缺乏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加之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办法,更加难以调动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变革现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文笔者提出的种种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制,解决国家股的产权主体问题,完善股东控制权。

由于国家股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果没有一个真正对国家股负责的持股主体,公司治理结构中就几乎没有国家股股东的地

5数据来源: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 年9 月

6数据来源: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经济研究,

位。为了使公司的行为符合国家作为所有者的目标,可以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制。就是承认地方政府的所有权,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来确定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这样可以使得产权明晰,解决企业所有者虚位的问题。在不改变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形成成百上千的投资主体,从而使所有者主体多元化。各级政府可建立独立的资产经营公司,与行政职能完全分开,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对公司进行持股经营。在公司中资产经营公司不能因为是政府的代表,就享有任何行政上的优越权,而应该是成为与其他股东地位相平等的股东。实行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制,相应地减少了委托代理关系的环节。同时由于地方政府成为直接委托人而降低了代理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

(二)、完善现有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力机制,建立独立监事制度。

要改变现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是大股东会的现状,就必须健全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鼓励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董事会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董事会成员构成的合理化,它包括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这些结构不合理,就会影响董事会的决策。西方企业选拔董事更注重的是会计与财务能力、商业判断能力、管理能力、行业知识、市场研究、战略规划等方面知识结构的配置要求,而不再仅仅是资产的代表者。而我国则似乎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资产就意味着一切,即使资产的代表者毫不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或是毫无专业知识,也可以进入董事会,而且掌握着大权。另外,董事会的改革还需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诚然,优化董事会结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做法,但这往往难以做到,因为董事会成员常常是资产的代表者,让他们深入了解产业发展信息有时是必需但却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就退而求其次,董事会要学会怎样合理地下放经营权力,尽管《公司法》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划分有所规定,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明确化。解决“一放就乱,不放就死”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转让必要的经营权的同时,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关于如何优化决策机制问题,已有的建议包括:以独立董事的方式请专家进董事会,提高董事会的知识层面;建立具有相当权力的、由原高级官员、行业领袖和知名经济学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建立重大决策的执行层委员会,一般由总经理召集。

彻底改变监事会的面貌,实行独立监事制度,在监事会中设立独立监事,明确其职权。监事会的职权至少应包括:业务执行监督权;会计审核权;停止违法违规行为的请求权及诉讼权;董事弹劾建议权,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的罢免提案权,即监事会有权对董事进行全面监督,对“问题董事”提出质疑,有权要求董事做出合理解释,必要时正式向股东大会提出罢免董事的提案,向股东大会报告。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更多考量委托人的利益经理人有时候是一个令人迷惑的阶层,这源于他在公众面前的和实际的双重身份。“他是雇佣者却又是吞噬者;他是职业经理却又是隐形老板;他似乎在财务数据的纸面重压下苟活,实质上在内部控制的暧昧精巧下稳坐。”7经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尴尬地位,这种尴尬地位是他们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国外同行的原因。对于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及约束经理人的机制的弊端,我们也承认,我国上市公司在这一方面也确实应适当加以改革。

对经理人员报酬制度的改革,首先须使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绩效挂钩,强化其激励的作用。其次要加强约束机制,其基本的思路是仿效国外在此方面的做法:使经理人员的年薪由三个部分组成:基本年薪、奖励年薪和风险收入。基本年薪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难度和公司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是固定的年薪收入。奖励年薪则根据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如净利润、现金净流量及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挂钩,视当年的效益情况而定。风险收入则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利润增长率、新产品研究开发、股票的价格及其市场表现以及公司的价值等。具体说来就是需要设计一套定性和定量结合、短期与长期综合的指标体系。虽然众多外国企业在其激励约束机制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

另一方面,比起内部制度改革来说,更迫切的是应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经理人员市场,使经理者直接感受到来自外部市场的威胁,充分发挥外部市场监督约束机制的作用。

五、总结

7唐学鹏,节制CEO,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的上市公司总体上来说,其委托代理关系及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都不容乐观。这种内部的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公司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我国证券市场的动荡状况能否尽快结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上市公司的规范程度。总而言之,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这一批企业若想跻身于世界商业巨人之列,并保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做好的是自身结构的调整,切莫祸起萧墙。

参考文献:

1、唐学鹏,节制CEO,21世纪经济报道,

2、曹立,委托代理关系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财经理论与实践,

3、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4、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 年9 月

5、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经济研究,

6、詹森、麦克林,《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1976

7、吴淑琨、席西民,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周业安,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5期

9、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目录 一、绪论 (1) 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1) 1、建立基础 (1) 2、主要内容 (2) 3、主要观点 (2) 三、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原因 (3) 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3)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 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不对称 (4) 四、解决途径 (4) 1、完善公司对于代理人的约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4) 2、完善经理人市场 (6)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7) 五、总结 (7)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东日益增多,公司制企业以其可以自由转化的企业股权,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法人,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主体等优势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和传统的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更多,成分更复杂,经营管理和决策难度更大,企业所有者已不能亲自管理自己决策,而必须逐步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始雇佣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才能的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制度。委托代理问题便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导致的问题之一。 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1、建立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

从家族企业看委托代理理论 ——基于李锦记家族企业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而产生的两权分离, 导致了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分析由于委托代理制而产生的代理风险、代理成本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及其原因,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探讨了如何在现代企业内部建立激励、监替和制约三个有效机制,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香港李锦记集团的李氏家族,明晰了家族企业、委托代理理论概念,分析了治理家族对促进家业的意义。 关键字委托代理理论李锦记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各个人 (集团)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他们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它所隐含的另一个假设是: 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代理问题的实质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往往有自己的追求, 与股东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在公司治理问题中,企业委托人(所有者)希望以尽可能少的薪资水平使得企业经营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尽全力工作以实现企业委托人的最大整体利益。而企业经营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则在个人利益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少的努力,并尽可能多的占有或占用企业委托人(所有者)的企业资源。由于委托人与代理 人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博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套剩余收益的分配机制。如果这套机制能够实 现双方理想的激励相容, 那么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企业的现实运 行中,双方理想的激励相容情况往往难以实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1]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 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利益不一致,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家族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家族企 业在用人机制上长期陷人了“先家庭后企业”的怪圈,不少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家族成员怎样安而不考虑这种对企业合不合理,对企业有没有利,能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 用人机制任化,只讲求忠诚而非表现在用人上没有长远的计划,优秀人才自然不会向家族企业流动。商级科技和管理人才来到家族企业,是想寻找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大权独揽,计划的随意性和亲朋好友的牵制使现代化管理也无从操作,在企业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权利和薄重,商级人才只有选择离去。同②委托人的角度来说,在与代理人缔结契约之后,代理人获得一个由契约所赋予的独立的经营活动空间,并在相对独立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和他的经营伙伴缔结合同,这使得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由于监价技术、利益目标、信息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利用偷懒和机会主义等败德行为为自己谋利益。 二、案例分析 香港李锦记集团就是亚洲地区一家历经四代的华人家族企业。李锦记集团由李锦裳先生 创建于1888年,其间历经李锦裳、李兆南、李文达、李惠民兄弟等四代,迄今已有118余年 的历史。目前李锦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和跨国公司,拥有亿万资产,其系 列产品扩展到100多种,且以强劲势头向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发展。2005年4月,李锦记集团的 子公司——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同时获得由美国HewittAssociates 颁“2005

委托代理理论(1)

委托代理理论 一,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 在阿罗一德布鲁世界里,厂商被看成是一个"黑匣子",它吸收各种要素投入,并在预算约束下采取利润最大化行为.这种"人格化"的厂商观过于简单,它忽略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无法解释现代企业的很多行为.于是从20世纪印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一批经济学家从这两方面人手,深入到企业内部的关系中,也就是说深入到"黑匣子"里面研究企业中的组织结构问题,期望得到关于企业这种经济组织更多的理解.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的论点提出了质疑,相应地它用契约来对组织进行研究. 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基础是: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其代表人物较多,如科斯,阿尔钦,镕姆塞茨,威廉姆森,詹森和麦克林,张五常,哈特等. 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突破——现代企业理论.它已成为近二十年来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领域. 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是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为什么会有企业存在等;交易费用经济学将重点放在市场和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选择上, 代理理论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代理理论更为关心企业的内部结构(横向一体化)的问题.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背景:伯利——米恩斯命题 (一)命题 伯利——米恩斯(1932)在《现代企业与私人财产》中提出了提出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开创从激励角度研究企业之先河. 企业的控制权大多控制在经理手中. (二)相关研究 1.所有者和经营者为什么会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什么会分离 现在的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在什么情况下两权应该分离,最优的分离方式又该如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分工和专业化收益可能是一个原因. 2.为什么经理实际控制 (1)经理决策权;(2)经理信息优势;(3)经理的人本资本价值;(4)经理同股东的相对谈判能力. 3.代理关系的含义 代理理论中广义的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 狭义的代理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合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凡在合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雇主一雇员,律师一当事人,医生一病人,保险公司一投保人,股东一经理等等就是代理关系的例子. 4.代理问题的产生 由于构成代理关系双方的条件各异,需要有别,行为目标也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委托人很难验明代理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或面临着验明这一情况的费用会很高.因此,如何协调好代理关系,使委托人和代理人构成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行,便成为一个独特的组织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国企进行再认识,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并进行研究,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下面对国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对于委托代理机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卖主掌握着许多有关自身商品实际质量的私人信息。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实际行业运作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与收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掌握取决于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委托人很难获得,或者因为取得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因此立约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可能会为最大程度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一、理论概述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代理理论题的热烈讨论。 1、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Jensen(1976)等人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Jensen给出了代理成本的内容:(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 (3)剩余损失。 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 2、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无法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让经理人自发的传递信息,二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股东通过观察来获取经理人的信息。 激励: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 监督:利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来监督经营者。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事实上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存在于股东与董事之间,董事很少拥有太多的公司股份,董事能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很难得到保证;其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往往经理人员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2.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 implicit incentives),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

委托代理理论案例

委托与代理理论 中国市场企业发展作为背景 、背景 农村孩子要想有出息,只有两条路:读书和打工。阿科选择了第 二条路,因为他的成绩不好,在这15 年里,他先是跟一个师傅学做木工3 年,出师后做了几年小木匠,再到江浙地区的家具厂做木工,后来在一个家具厂里学会了电脑绘图和设计欧式家具,并且从一个普通木工变成班长。去年年底,老板提拔他为经理,让他春节后招聘一批木工到厂里,同时设计一套管理体系。 从一个小学文化的小木匠,变身为管理十几个人的企业经理,阿 科的年收入大大增加了(应该比理论多),但是他也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了。企业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围绕企业的招聘、薪酬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对话。在理论和实践的交相辉映中,送给小木匠套有趣且有用的企业理论。 二、招聘 对话从招人开始。合格的员工能使管理事半功倍,因为只有好的 投入才有好的产出,更何况春节后是工人供给的高峰期。如果春节后招不到合适的工人,那么平时再去农村集中招人几乎不可能。

阿科:现在社会上很看重一个人的文凭。你说理论是不是应该尽可能招文凭高一点的,比如高中毕业生? 理论:未必。根据信号发射理论,文凭是显示能力的一种信号, 但未必适合于所有行业。你自己也是小学毕业,今天不是干得挺好吗?关键是,你们这个行业怎么判断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呢? 阿科:哦,这个简单。就是问他有几年的木工经验。 理论:如果经验多的机会就多,那人家撒谎怎么办?比如,明明只干过一年木工活,但可能骗你说干了三年。你们这行也没有实习经 历证明啊。这样会导致你招到的人反而是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人,理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向选择”。 阿科:但有一样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是工人手掌上的老茧。干活年份越久,肯定老茧越厚。同样是木工,拿刨子的和拿打孔机的又不同。而且木工的老茧长在手上的位置和其他行业的也不同。 理论:那就是理论们要的信号啊。如果是招干体力活的木工,那么看老茧肯定比看文凭更管用。好,现在理论们得到了企业理论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看文凭不如看老茧

两权分离与委托代理理论

定义 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表现为投资者拥有的投入资产权)和 资本运作权(表现为管理者经营、运作投资者投入资产权)的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主要内容 两权分离理论是一种所有制理论,该理论由两个核心命题所构成,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的体系;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各项权能可归结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且两权既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 上述两权分离理论旨在通过重新界定所有制内部结构为“政府分开”提供理论依据,以便使国有企业冲破各种束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说,该理论倡导者的动机和出发点是良好的,应予以肯定,它也确实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

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指导意义 国家所有,国家直接经营,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由此所造成的政企职责不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缺陷因此经 济体制改革从开始就围绕政企职责分开,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展开。从1979年-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开始,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对分离,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应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以两权分离为理论指导,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企业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在改革实践中应运而生。而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实行两权分离的有效形式,逐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的普遍采用的形式。 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各种具体形式,其基本内容是在确保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企’业以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并通过承包合同形式在国家和企业之间确定收益分配的比倒。显然,这种“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国家与承包人以增量分享的分配原则为基础而形成的动力机制,及根据承包合同而确定的国家与承包人在资产让渡、使用、处置等方面的权力分配,使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动力和权力运用。与原来的放权让利式的改革相比,不仅在形式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使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研究企业、特别是研究国有企业的重要分析手段。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在理论和现实解释能力方面的理由,并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从整个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来看,随着产权结构日益复杂化和人类合作不断深化,委托代理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 1.委托代理理论 早期的代理人理论强调委托人在签订合同以前就拥有对代理人的完全信息,这意味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及利润的分配结构,因为代理所产生的问题在事先都被资产所有者认识到了,且可以被写到事前的契约里。针对这些苛刻的假设,后期的委托代理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则强调合同签订以前的激励的重要性。面对更为复杂的代理关系,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签约前设计最优的激励契约以达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最优激励。 (1)在激励理论方面 伦德纳(Radner,1981)和罗宾斯泰英(Rubbin-stein,1979)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强调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能保持他们的长期契约关系,以此解决代理问题。魏茨曼(1980)的棘轮效应模型和莱瑟尔(Lazear, 1979)的“强制退休”(mandatory retirement)的模型都在解释委托人约束代理人的有效性。 (2)在信号传递理论方面 70年代末,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期权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激励机制理论再也无法以原有的逻辑表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复杂的模型。法玛(Fama,1980)明确提出了声誉问题,经理只有通过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霍姆斯特姆(Holmstrom , 1982)模型简化了法玛的思想,建立了代理人声誉模型;克瑞普斯等人(Kreps,1982)提出的声誉模型,将模型扩展到多重博弈,参与人因为长期利益而需要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声誉,使长期间的合作得以实现。 至此,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契约的完全性的假设建构了许多复杂的形式化模型以保护股东的权利。他们应付了来自融资方式多元化、参与人关系复杂化的挑战,为经济学寻找标准化答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现代企业理论得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就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得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得核心就是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得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得“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得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得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她就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得关系.她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得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就是自己得钱财,不可能期望她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得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得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与奢侈浪费得事总就是会流行"。现代经典得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与米恩斯(1932),她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得做法存在着极大得弊端,倡导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就是,此时得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她们得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得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得信息不对称与激励得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得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得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就是企业得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得假设就是人都就是理性得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得效用函数不一定总就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得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得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得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得不利于委托人得行动。逆向选择就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得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得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与信息不对称得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得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得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得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就是政府机关得附属物、就是单一得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得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五专题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不确定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应用,以探讨MM定理是否存在的资本结构理论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挑战,资本结构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步入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新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和资本结构证券设计理论的等构成。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最突出特征是认识到了信息不对称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占有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信息不对称分布下,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而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获利。金融市场的买卖双方就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借方比贷方更清楚借贷抵押品的可靠性、管理层的勤俭程度和道德水准;对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企业家总是拥有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有关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内幕信息,这就使企业家在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抗争博弈中占有优势。 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都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问题,但两种理论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体现在: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后信息不对称(即隐藏行动)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和最优资本结构决定等问题;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前信息不对称(即隐藏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探讨企业资本结构、融资方式选择在克服逆向选择问题方面的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对经济主体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专题首先研究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 一、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企业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科斯(Coase,1937)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中提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一组契约,其中每一种要素都以自我利益为驱动力”,这即是所谓的科斯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企业契约理论。围绕科斯 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思想,众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委托代理论。 企业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构成企业的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包括外部的债权人、关联交易商、客户、内部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等)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缔结的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科斯的契约理论之后,契约理论有两条发展的主线:1.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是设计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由于这个机制将所有可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在其中,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因此这些理论也被称为完全契约理论。2,不完全契约理论。 第二章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将其在企业产权中的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代理行使。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利益差异,使得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偏离所有者的要求。代理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一系列契约,给代理人以激励和约束,使其行为与委托人的期望相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第一节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观点 最早讨论两权分离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前身)是从贝利和米恩斯(Herle&Mean。,1933)开始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后继者鲍莫尔(Baumol, 1959)、马里斯(Marrris,1964)等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发展。这个理论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描述成无私的信托交换忠诚关系:一方面,作为所有者的风险投资人将企业的资产委托给他们信得过又具备经营能力的代理人管理.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完全承担授权不当的全部损失和授权得当的全部收益;另一方面,经营者顺从、忠诚地履行他们的信托责任,在竞争性的即期和远期市场上,买人当前和未来的投人,卖出当前和未来的产出,按照使企业利润或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此来为所有者谋利。如果他们做得不好,那么,他们就会被解除信托责任,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这种理论建立在无外部性、无个人利益冲突、无信息不对称、无交易成本的假定之上,是一种理想状态。 委托代理理论是在过去20年中发展起来的,对此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人有威尔森(Wilson)、威廉姆森、罗斯、马里斯、霍姆斯特姆、格罗斯曼和哈特等人。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首先放弃了经营者无私的假设,认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利益(个人效用函数),而且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如在职消费、经理权威等;其次,这一理论放弃了完全信息的假定,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即使在最佳的风险和激励安排下,经营者也仍然能更多地偏向于自己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特认为委托代理理论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有其隐含的前提条件,即:(1)契约建立在自由选择和产权明晰化基础之上,维持契约的条件是代理成本小于代理收益;(2)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从而不存在偷懒动机,即具有监督代理人行为的积极性;(3)由于剩余索取权具有可转让性,委托人通过行使退出权(或称“用脚投票”)惩罚代理人违约行为的威胁是可信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如何设置一种能给代理人足够刺激和动力的机制或契约,使代理人在追求个人效用的同时实现委托人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广义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契约。狭义的委托代理关系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在契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如控制权),凡在契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如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离后,尽管会产生代理收益,但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就可能形成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旨在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却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委托代理问题 在委托代理关系里,对他方的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获得监督他方的权力的一方,被称为委托方。相应地,代理方则是指不一定非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一方,他不承担风险。委托代理的后果不仅取决于代理方的行为,同样也取决于委托方本身的行为,取决于两者之间一系列契约的签订和执行。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委托人掌握的信息不够,自己去亲自谋划某件事情所带来的收益,还不如委托给一个代理人去办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委托人就找代理人为自己的目标服务。但是,问题在于,代理人是否会一心一意地为委托人服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个人效用目标,因此,代理人能否为委托人带来利益就成为一个问题。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较多,委托人掌握的信息较少,因此,实际上就会出现委托人不如代理人主动的情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签订过程及签约后履行的过程中。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所谓使代理人全心全意地为委托人服务,实质上是设立一系列约束条件,签订一个最优契约,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有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引起的四类问题,即信号传递、信息甄别、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 1.信号传递 信号传递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他的特征,代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征而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知道了代理人的特征以后,再与代理人签订契约。信号传递的典型例子是企业老板与雇员签订契约。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而老

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与利益冲突

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与利益冲突 摘要:作为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以及重要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委托代理制度不仅有效 地优化了企业治理结构,有利于使经理人员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而且有利于实现所 有者即委托人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 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导致“代理问题”而要解决这一“代理问题”,必须尽快建立新型的激励约 束机制。 关键字:委托代理关系、利益冲突、激励 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 是指这样一种契约关系, 在该契约下, 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授权另一个人( 代理人) 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目标最大化而从事某些活动, 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利, 利用报酬激励吸引代理人, 并对代理人进行约束监督等。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存在于一切组织中, 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 2.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3.代理关系问题与利益冲突 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带来相应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斯蒂格利茨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营行为,在这里“一个个人——委托人,可以设计一个用来激发另一个个人——代理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而行为的报酬体系。” 与委托代理问题有关的利益冲突是财务管理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及其利益冲突的有效协调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1]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 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意义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委托代理理论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如国有企业中,国家与国企经理、国企经理与雇员、国企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公司股东与经理,选民与官员,医生与病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东日益增多,公司制企业以其可以自由转化的企业股权,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法人,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主体等优势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和传统的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更多,成分更复杂,经营管理和决策难度更大,企业所有者已不能亲自管理自己决策,而必须逐步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始雇佣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才能的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制度。委托代理问题便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导致的问题之一。 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1、建立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 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2、主要内容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 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目录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东日益增多,公司制企业以其可以自由转化的企业股权,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法人,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主体等优势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和传统的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更多,成分更复杂,经营管理和决策难度更大,企业所有者已不能亲自管理自己决策,而必须逐步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始雇佣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才能的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制度。委托代理问题便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导致的问题之一。 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1、建立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2、主要内容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3、主要观点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