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易经看伦语解人生

读易经看伦语解人生

读易经看伦语解人生
读易经看伦语解人生

读《易经》看《论语》品人生

《易经》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否要先引用经文)

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

这些都是后世对《易经》与《论语》的评语,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论语》自然不用说,初中语文已开始学习。关于《易经》,知道的人不少,读过的人不多。因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大师讲义理,从此对此书爱不释手。通过一次次的拜读,解开了心中对人世间的很多疑惑,觉得开窍了许多。

《易经》中的哲理包罗万象,万不可拘泥于一点一事。读过〈〈易经·乾卦〉〉,再结合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总结,觉得每个人的人生规划都可以借鉴圣人的智慧。特别适合对人生还很迷茫的那些人,亦适合对自己下一代进行人生规划引导。

〈〈乾〉〉经文:

乾:元,亨,利,贞。

译:乾:元始,亨通,和谐,守正。

初九:潜龙,勿用。

译:潜伏之龙,只可蓄积能量,不可轻举妄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译:初露锋芒之时,利于见到生命中的贵人来帮助自己。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君子整天自强不息,勤奋不懈,连晚上也警惕戒惧,毫不懈

怠,这样才不会有危厉、灾祸。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龙或在渊中而未跃,或已跃出渊中,无害。审时度势,进退自如。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龙飞于天上,宜见生命中的贵人。

上九:亢龙有悔。

译:龙飞过高,高傲则有悔事出现。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用九,却不被九所用,吉。

〈〈论语·为政篇〉〉原文摘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判断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

乾卦的六爻,也可理解为人的六大重要阶段,再结合孔子的人生总结,我认为人生规划总纲领应该如下:

第一阶段(少年时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这个阶段,潜龙,勿用。这个时期的人最重要的是学习,蓄积能量。不宜花主要

精力用于一些不适宜少年应该参加的一些活动,如古时的方仲永,当今红得发紫的某些童星。虽然表面看起来羸在了起跑线上,但通过事实证明,那些少年很旺的童星,到了真正在青年和中年人生该旺之时,却显得后劲不足。其个中原因是,当别人在蓄积能量时,他却在挥发仅有的那点能量,由于时间的冲突,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补给,只能羸在前,但不能笑到后了。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从启蒙到大学毕业,通过系统的学习,终会步入社会,去参加工作。处在这个时期的人,犹龙初现在田野大地之上,需要有生命中的贵人推荐和培养提拔,也就是常说的千里马还得有伯乐。至于怎样让千里马与伯乐相遇,不能听天由命,坐等伯乐来发现自己,应该主动出击,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伯乐。

第三阶段(三十而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不但要自强不息,勤奋不懈,还应警惕戒惧,毫不懈怠。因为在工作初期的新手,要少说多做,懂得适应社会之道。如果心高气傲,就会不得人缘。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甚至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这时,还应该警惕那些嫉才妒能的小人暗中搞鬼,谨记“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的处世之道。多交朋友,防止小人攻击自己的弱点,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上顺利无咎。争取在三十岁左右自立起来,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第四阶段:或跃在渊,无咎。这个时期是人生至关重要的阶段,大概就是人生的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这个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及以

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人生会发生质的飞跃,无论是从政从商,都是人生从低到高的临界点。这个时期如果把握得好,应对自如,就会跃出渊中,飞于天上。反之,跌入渊中,时不待我,变龙为蛇。

第五阶段(大约在四十岁到五十岁左右):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阶段应该是人生丰收时刻,已跃出渊,飞龙在天,达到了事业的颠峰。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盛极必衰,所以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得力团队,笼络住各种人才(利见大人,同样利于出现自己事业中的贵人),帮助自己的事业保持旺盛的势头。

第六阶段(步入老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在这个阶段,要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能判断是非真伪。通过人生历炼,为人处事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值得注意的是要保持淡定,千万不能因为成功而飞扬跋扈,避免晚节不保,如那些落马的高官,就是因为没有走好人生的最后阶段而一失足成千古恨。正所谓“亢龙有悔”!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用九,却不被九所用,才能大吉。在用乾卦的智慧时,应不拘一格,灵活自如,见招拆招,群龙无首,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可编辑版】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可编辑版】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 1、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都不算家庭。 2、凡是常常被推翻的东西,就是不成熟的。 3、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创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 4、我们的学问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展开的,不想他们是一点一滴摸索着去整合,到现在还整不齐。 5、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多太多书,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而没有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6、《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7、只要我们不忘记《易经》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们再倒霉,我们还是会起来的。 8、越有学问的人,越是不敢回答问题,就好像稻子一样,越成熟就越往下垂。 9、阴就是阳,阳就使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10、西方人的信仰只要宗教为止,我们的信仰比宗教更高,叫做道。 1 1、《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 1

2、《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 1 3、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1 4、有例行就有例外。 1 5、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 1 6、《易经》它是讲合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合。 1 7、人应该有所畏惧,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1 8、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1 9、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20、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你才会成熟。 2 1、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 2 2、每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 2 3、《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坏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因为好的里面有坏的因素,随时会发生的;坏的里面,它也有很多好的因素,它会随时翻过来,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 2 4、《易经》给我们的启示: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来的变化。 2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班级:临床本三班 姓名:夏晓平 学号:101003011320

一、易经的起源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中古、近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标志性人物有远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近古的孔子。三位圣人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系统经典。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为什么这样说呢?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此图就称为“无字天书”。 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为什么称其为易经呢?我们来看“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 “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 二、易经的思想 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去诠释宇宙,人类,以及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和人道。《说卦传》中说:“昔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也。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天,地,人为《三才》。”又曰:“立人之道《仁与义》”。而易经的哲学四象就是应对“无定”,和“顺应”天命,而在未定中去预知吉凶,主要是为了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三、易经的作用 易经四大作用:象(现象)数(定数)理(推理)占(占卜)。天有天文、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是我此次阅读《论语》后印象最深的话,因为这是我曾经所在的那个班的班训。我还记得当时初入一个新的集体,收到班主任的贺卡,里面写着的这句话在那时的我看来并不好理解,感觉就是在说“孝顺、诚信、仁爱、学习”,并没有细想其中的具体内涵。如今看来,它的意思远不是这四个词说得这么简单。思修课上,邱吉老师提到的“人生境界”给了我新的启发。其实,这句简短的话也可以联想到这方面的。因此,在本文中我略去对《论语》的简介和概括性的感想,细谈一下由此句所联想到的与为人和人生境界相关的内容。 首先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年纪较小、为人弟或为人子的人,在家对待父母要孝顺,外出求学工作时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要尊敬;寡言少语,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则以学文”中的“文”是指学习诗、书、礼、义、乐这类古代文献。其中,“寡言少语”结合当今社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注意言辞”,“学文”则可以理解为广泛阅读、学习,涉猎各方面知识。 这句话反映了一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敬父母,友兄弟,谨言行,爱众人,亲贤能,做学问,有先后次序,一步一个脚印,渐入佳境1。这是为人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人生境界的初始。《礼记.大学》中所提到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是类似的。从小事做起,从自我、从家庭做起,一步步地积累,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人生中的任务,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就像一座大楼,地基越深越稳,地面以上的部分就能越盖越高。 1《论语解读》,第8页

周易读书笔记

周易读书笔记 周易读书笔记刍议乾坤两卦 ——读《周易》有感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见《周易》出世来之不易,那《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对于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作用或是意义呢? 《周易》是一本涵盖天文地理,博古通今,涵盖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奇书。它被后人认定为儒家经典,更是列为六经之首。《周易》是一本深奥的书,如我们这辈年轻人是不太懂的,因而只能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研究。 《周易》结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共有三十卦,下篇共三十四卦,共是六十四卦,而每一卦又有六爻组成,所以《周易》一共有三百八十四卦。 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说明了《周易》推崇的是一种朴素的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认为太极乃宇宙统一体,而天地或阴阳则成就两极,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再者就有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所谓的八卦。有人为八卦编了个顺口溜: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所对应的八种基本自然景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遵循的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就会有实在的景物组成意象,为人们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

解答的途径,把对人生的诠释寄托在八卦中,教人学会做人之道,养生之道,对人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每一卦中有六爻,即有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取八卦中的一卦。每一卦都有爻辞,因为一卦有六爻,所以就有六条爻辞。爻辞中有九和六作为爻题,阳爻为九,阴爻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则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上,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上。爻辞所处的位置代表着事物发展不同的阶段: 初爻是指事物的开始; 二爻是指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是指事物有所大成; 四爻是指事物进入了更高层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五爻是指事物已经或将要成公; 上爻是指事物的终结。 《周易》里说:“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告诉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因为乾卦卦辞里说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亨通,祥和和坚贞的。用九中说,一群龙是多么的强大厉害,却始终没有争强好胜之风和抢出风头的,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平等相处,和舟共济,这样才能更好的避

读易经,论成功--学习易经有感

读易经,论成功———学习易经有感 “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学习易经管理哲学这门课之前,提到《易经》我感觉很遥远,很深奥,甚至是玄乎的印象。在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易经其实如此的系统和辩证,如此简易而又不简单。联系平时的生活经历和一些俗语成语,比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扭转乾坤”、“大有成就”等,发现《易经》原来已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如此地靠近我们。我们学习就是想更好地思考和行动,知道如何能让我们更好地做事,更好的管理自己或者团队,更好地获得成功。很多东西大道相通,大道至简。我想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我们都想实现理想,获得成功。而对成功的理解,《易经》给予了我很多新的思考与感悟: 一、成功需要众志成城团队合作 《易经》本来有三部,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而《连山易》和《归藏易》没有史料留下来,因此我们现在说的易经都是指《周易》。《周易》结构上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叫“经”,也叫“本经”,后半部分叫“传”,也叫“易传”。“本经”部分由卦画、卦辞和爻辞组成。总计六十四卦。像《论语》或者西方的《圣经》等著作,很难理清理论脉络,需要更多个人去归纳和重新提炼体会,而《易经》却相反,有自己严谨的理论结构,每个卦的衔接及先后顺序,都是刻意安排的,比如“同人”之后是“大有”,“大有”之后一定要“谦”,这三个卦的链接体现了《易经》所要表达的“众志成城才能成功,成功之后要戒骄戒躁”的管理思想,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智慧。就像两根筷子,放在一起才会发挥作用,而若拿掉其中一支,那么剩下的一支也没有什么用处了。这也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1+1大于2”效应原理。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专业细分越来越细,因此靠自己的力量单枪匹马,很难把事情做好了,因此合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术业有专攻,把各个需要的资源和要素整合在一起,众志成城,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才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把事情做到最好。 二、成功需要懂得取舍,适当放弃 笔者认为,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资源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我想这样的人也好,企业也好,想失败都很难。而资源那么多,如何选择,如何配置,这当中必然会有取舍,这是选择的智慧。我们要抓住关键。《易经》六十四卦,在数量上,乾坤两卦占三十二分之一,在权重上占一半以上。管理学上有个“二八法则”也叫权重定律。是说,20%的数量占80%的权重,比如20%的重要客户带来了80%的营业收入。这告诉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把握主要的,放弃无关紧要的。我之前常看一些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说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我想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八法则都是重要的思想,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质资源破解最大难题,那么我想事情自然就成功一大半了。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曾仕强全新力作《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 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都不算家庭。 凡是常常被推翻的东西,就是不成熟的。 3、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创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 4、我们的学问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展开的,不想他们(西方人)是一点一滴摸索着去 整合,到现在还整不齐。 5、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多太多书, 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而没有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6、《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只要我们不忘记《易经》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们再倒霉,我们还是会起来的。 8、越有学问的人,越是不敢回答问题,就好像稻子一样,越成熟就越往下垂。 9阴就是阳,阳就使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10、西方人的信仰只要宗教为止,我们的信仰比宗教更高,叫做道。 11、《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 12、《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 13、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14、有例行就有例外。 15、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 16、《易经》它是讲合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合。 17、人应该有所畏惧,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18、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19、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 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20、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你才会成熟。 21、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 22、每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 23、《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坏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 因为好的里面有坏的因素,随时会发生的;坏的里面,它也有很多好的因素,它会随时翻过来,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 24、《易经》给我们的启示: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来的变化。 25、我们很习惯于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上级的领导。我们中国人不会去跟上级领导抢功 劳。 26、一个人如果做到没有人把他当做对手,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价值。 27、人没有名,人没有赚到钱,自我报废的机会比较小;人有名,人有钱,人有势,这 个人就快要自我爆破了。 28、西方人是专门讲能力的。中国人不讲能力,不是不重视能力,而是讲一种比能力还 深一层的东西,叫做本事。 29、什么叫本事?就是你有能力,还要加上你表现得让人家很欢迎你,很接受你,对你 心服 30、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地方,先安静下来,了解了解当地的状况,了解了解领导的个性,然后再熟悉一下环境,跟其他人打打交道,等到大家都支持你,你才放心地表现。如果你没有把握大家会支持你,最好不要表现,否则稳定出丑。

读周易心得体会

读周易心得体会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1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或许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但实际上,《周易》已经帮我们讲述一切。 《周易》是2千年前周朝人的杰作,是我国古到劳动任命的智慧结晶。它是由太极衍生出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卦卦卦都富含着自己的意思。在古代,它成了算命人的必备读物,甚至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而且它对现代科学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可是有的人说它是迷信和科学的结合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周易》中卦卦都有它的意义及象征性,但乾卦和未济卦,在我的眼中最有意义。乾代表元亨利贞,表示事事都好,但终究有所悔恨。未济卦则代表未完成,碌碌无为。其实,人生又怎么不像《周易》说的呢?人在社会上,如果创造了财富,或是取得了什么成就,就有可能造成巨大地麻烦,最终后悔。而如果一个人一声都没有什么事情完成,就是碌碌无为,应了未济卦。可见,《周易》中也有一些与事实相符的。但《周易》,是古代人的著作,并不包含现代科学。所以,《周易》并不可靠。《周易》虽然有些怀疑,可它的历史

和文学价值还是我们值得去欣赏。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定义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它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百度百科里面对《周易》的简介是这样的: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易的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

周易读后感1500字

周易读后感1500字 《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时候,还是非常玄奥的。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如今,人们看到的《易经》分别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易经》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古代列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由象数和义理两部分组成,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变易”、“简易”、“不易”,简单的说:“变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简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不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过阴阳看祸福。 阴阳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这个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极功夫也是这样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阴阳是任何事物对立统一两个方面。阴阳是泛存的,万事万物可分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时存在;阴阳是互根的,有阴就有阳,如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阴阳是统一的,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阴阳需平衡,纯阴不生,纯阳不长,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不稳定,直至产生新的平衡;阴阳是转化的,此时为阳,彼时可能为阴。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暑为阳,寒为阴。阴阳交替,产生天气变化,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其实,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过程,秋天是开始冷的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阴阳是转化的,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夏天,寒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阴气的逐渐增强,阳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直到冬天,暖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阳气的逐渐增强,阴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直到夏天,阴阳又开始转化,周而复始。这就是古人说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而所谓“三阳开泰”就是指阴阳各半的时候,雨水时节,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们要把人生的祸福看做阴阳,它同样是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祸福像阴阳一样,是可以转化的。祸中包含着福,福中包含了祸,祸非祸,福非福,祸福都是暂时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乐,也不因遇祸而气馁,得意的时候告诉自己成功不是永远的,失意的时候

读出圆融的人生境界(四)

读出圆融的人生境界 ——全国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专题研修班体会之四 2016年10月13日,在全国妇联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会上,上海师范大学的萧萍教授做了《家庭亲子阅读的七个关键词》的演讲。“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阅读”,“家庭阅读处处是风景,处处阅读是家庭风景”,阅读需要“圆融,不僵化”等观点,让我回味良久,思虑恒远。 “在阅读中生活”,就是“活在阅读中”,就是随时随地阅读。萧教授拓展了“阅读”概念的外延,我明白阅读不仅读书,更是读景,读人,读社会,读生活。 一天我在等公交车时,听到两位不太老的老人的对话——甲:妈妈不比孩子,不听话可以打骂,讲遍了道理,她依然不听话,真气人!乙:对老人要孝,更要顺的,不然,她走了你要后悔的。我读到了“生活”。 又一次在超市排队付款,一个老太对另一个说,后悔把老伴送去养老院,他们没有像我一样每天扶他锻炼,现在还不如几个月前了!我读到了“爱情”。 自从爱上乡土文化,我常常带学生去参观常州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寻访常州先人的足迹,跨越时空,与这座2500年的古城对话。我读到了“历史”。 2014年去欧洲旅游后,我写了20篇游记,邻居看后说,我们再怎么玩,也不会知道“新坊桥”建在元代,比很多欧洲建筑都老啊!我读到了“建筑”。 2009年,我和女儿去云南梅里雪山,见到了处女峰卡瓦博格,这座海拔6740多米的雪峰硬是诡异地不让人类登顶。我读到了“敬畏”。 每年夏天,我都会在小区池塘边乘凉,听青蛙的鼓噪、欢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常常听鸟鸣——我读到了“天籁”之音。 如果这些都是“阅读”,那我真的就是在“阅读中生活”了!这种“阅读”跳出了常规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超越了浑浑噩噩的过一天算两个半天的无奈,而让存在多了美丽,多了安宁,多了心灵的放飞和自在的呼吸! “在生活中阅读”,我理解为“阅读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的童年,记忆最深的是奶奶的睡前故事。不识字的奶奶,靠看戏,记住了无数“名著”:白蛇传,岳飞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她每天睡前都会给我讲那么一两出,让我在美好的想象中安眠。我的多美妙的阅读“启蒙”啊! 少年时代,记忆最深的是打谷场上的“阅读”。那时,生产队分的口粮稻谷,

易经学习心得体会

易经学习心得体会 姓名:牛楠楠学院:化材学院专业班级:化学一班学号:11060143020 原本对《易经》毫无兴趣,但上了易经选修之后,深深喜欢上了它,并颇有心得体会。现阐述如下: 在此以前,做任何事都是矛盾的,不知道对错,不知道意义所在,甚至不知道生和死究竟是什么意义。易经揭示给我们了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从最基本的阴阳太极中就能找到人生的最大智慧。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成功失败的辩证关系。 自古以来,读书人大都是迂腐的,我们最容易犯教条主义,纸上谈兵的错误。三国时代风云人荀彧,陆逊,都是名扬天下的智慧、将相人物,竟无一人善终,令人悲惋。韩信,刘基,左宗堂等等不一而足。我们都从书上寻找到行通天下的智慧,但我们又不得不一次次被所谓圣人至理所束缚。而一个易字会了我们变通,教会了真正的道理。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中古、近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标志性人物有远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近古的孔子。三位圣人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系统经典。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为什么这样说呢? 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如图所示。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为什么称其为易经呢?我们来看“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所以称之为易经,是因为它描述了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学问。 易经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占卜未来的神书,更多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一个剖析,揭示了为人处世的真谛。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事对人都用易经去参照的话,我们就能把握事情的一个发展轨迹,也就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和命运。凡事化繁为简,破除纷繁迷离的表面现象直指本质是谓简易。 事物是发展进步的,但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谓变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始的道可以衍伸变化但其根本是不变的。中华文化可以百家争鸣,也可以兼容并蓄中西合璧,但其本质却是没有变的。 道理千千万,原始道亘古是谓不变。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要发展辩证的看待问题。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人的智慧有强弱之

读论语 看人生 —孔子人生观

https://www.doczj.com/doc/b818826961.html,/s/blog_605cf41f0100fgsf.html 读《论语》,学做人(4)——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生命、健康、快乐—— 生命,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和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从现代生物科学角度看;生物的寿命应该是自身生长期的7倍,人的生长期平均是18年,7 倍就是120年左右,也就是说,人要活过120年才算是寿终正寝。其实,人一般是活不到这个生物寿命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植物能达到?为什么多数动物也都能活到这个生物寿命,而人就不行呢?原因是很多的;遗传、环境、饮食、污染、疾病诸等因素妨碍了人的寿命。生命是宝贵的,俗语说“好死不如恶活”,由此而知,生存之可贵啊!假若一个人忍受着种种疾病的痛苦而活着,生命又是显得多么地悲哀! 生命是宝贵的,那末,呵护生命的就是健康,而呵护健康的又是什么呢?是财富?是名利?是权势?是随心所欲的放纵?不,不。呵护健康的是;人自身的心情、心态、心境,也就是快乐!只有自身快乐了,心情快乐了,种种疾病才会远离你,你的身体内才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古《易经》中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物及必反的道理告诉我们;如果说人体内一种疾病因子的产生,必有相克的因子伴其存在,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像一棵树被砍伤了,树干里会渗出粘汁来保护自身一样,这是生物的本能。就人而言,只有在人的心情快乐状态下,这种相克因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战胜疾病。例如;癌症是一种令人可畏的疾病,但癌症有其自愈率,统计表明;大约有10%患癌症人在自己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自愈了,也就说以前得过癌症现在自愈了。现今很多癌症又是在体验时发现的,原本不知情,一旦告知有了癌症,首先带来的是恐惧、忧虑、紧张和不安,正常的生理防线被突破,心境和生理都进入了异常状态之中。况且现今治疗癌症的医疗;无论是手术、放射、化疗,也都是破坏性、摧残性的手段和方法。人体被七治八治之后,最后化疗又化疗,化化就了了。难怪有人说;癌症病人的三份之一是自己被恐吓死的、三份之一是因疾病而致死的、三份之一是七治八治而折腾死的。此话说得虽然过分了点,但也是不无道理。 快乐是健康的呵护神,心地神悦是健康的保证。那末,快乐又从何而来呢?又怎样才能快乐呢? 读读《论语》看看孔子是怎样快乐的,也许对我们很有启发。 ——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论语* 学而》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读];孔子说,“学过了的知识,能经常地温习温习和品味品味,必能得到更新的知识,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你到远方去访友,朋友相聚、促膝相谈,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自己不知别人在说你什么,也不在意听到,也不发怒,毫无怨恨和猜疑,你不就是成了快乐的君子了吗?” 《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及其门生,有子等在编《论语》时,在第一篇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编了,孔子说的让他快乐的三件事; 一是,学习,二是,朋友来了,三是,所知不多。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说”通“悦”的意思。国外有句名言;“最美好的风景在读书中”。当然学习不仅是读书,有着很多很多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真的很快乐吗?我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辨别对和错、真和假、积累知识的过程。但学习又不是为了单纯

读周易有感

读周易有感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读《周易》有感 《周易》本书,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 我看过别人的说法: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举了。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 世事万物,纷繁复杂,虽,但“类”中之物,“群”中之人,各不相同,正是这世间万物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空间。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外乎为财、名、权、势等而已,我们将其归结为“目标点”,如果把每一个人作为起点,与各不等值的目标点“目标点”相连的话,便构成了一条条直线,按数学上“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从任何一个人的起点达到目标点,在理论上都是具有必然性的,此即常言的“也”,所以说,世界虽是这么复杂,却又总是包含极其简单的道理,如何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那条“两点之间的直线”才是也应该是我们孜的真理。 时代发展至今,虽说是,却也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是绝对的真理,正如世上万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一样,所谓“科学”也只不过是与各种“非科学”的战争中显胜的一方而已,也正是那场战争之中的“王”者而已,其实,世事人物,有正有邪,很多时候,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的,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的,所以说“”也。 孔子曾言:“一贯三为王也”,而其所言的“三”乃是指“天、地、人”也,所谓参通天、地、人者而为王也;《周易》亦云:“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与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又何事不能成呢?其实,这三个条件肯定是不等值的,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同时与天、地、人相合的。因此孟子又说“”。所谓“天时”,便是泛指促成成功的一些外在条件,比如自然环境、社会氛围,甚或是某种机遇。一个人能做到与其德,与四时合其序,这大概就是古典意义所说的“天时”了,其实,这便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了。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人人或者说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因此,“天时”是这几个条件中最为容易成功,也最为难得的一个,如果有“天”助我也,又何愁事业不成呢。其实,我认为“地利”才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地利的重要性已在古往今来的诸多事件中得以印证,两军交战,争必争之地,两国交兵,寸土相争,就是为了抢占地利,经济发展要控制资源产地和能源产地,当今的太空之战,石油之争,莫不如此。地利虽然重要,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地处蛮荒之地,人处尴尬之境,又如何出其类呢?真正的任以把握的可以自己依赖的只有“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中,只有“人和”才是最容易把握的了,因为“人和”是最具有的一个因素,简言之,“人和”包括自身的不断努力更新和对“民心”的酝酿与把握两个方面,所谓“人和”,对自身应当“必求自强不息”,它是一种对内在要素的统筹运用,对外在条件的正确应对,是一种“德”的境界。昔日、,一呼万应,敲响亡秦的丧种;,惩强扶弱,,莫不缩首;,也曾席卷大半个中国,却闹个群龙相争,内讧,一次次均有首无终,虽可言顺应“天时”,也占有“地利”,然“人和”也。 我们成就一件事,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说欲成为一个王者,不可能,它总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一种仿若生命周期的过程。其实我们的古典——《周易》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周易》初九云:“”。卦之初,爻之初,乃是,力之必弱,犹如之嫩翅无力远翔,犹如潜龙之

读《周易》有感

读《周易》有感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的,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道,大道之源”。宋代的大哲学家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到“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意思就是说《周易》这套象数系统,把天地万物之情都表现出来了。一部《周易》就是世界宇宙的一个图式,反映了整个宇宙和人生。 《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像是一个大海绵体,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东西整合为一个整体,早在尧的时代就开始这种整合了,经过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战国,华夏就正式形成了。春秋战国,虽然是百家争鸣,互相之间也斗不可开交,可是到了汉代又整合了。这就是《周易》说的:“一致百虑,殊途同归。” 《周易》崇尚和谐,《乾·彖》明确提出了“太和”的理念,“太和”就是最高的和谐,它是古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从发掘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角度,汤一介先生曾提出:要解决21 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由人类自身所造成的一系列困境,就必须重视和谐问题。必须重视“太和”观念,对它作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诠释,并落实于操作层面,那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太和”包涵着“普遍和谐”的意义,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方面,“普遍和谐”的观念对今天社会有正面的价值,能匡正社会弊病。下文即依此观点对《周易》中的和谐伦理思想进行梳理。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周易》认为宇宙大化流行,是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其中乾坤( 天地) 是宇宙变化的根本。《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是认为天地定位之后,化生万物,万物各归其类,各属其群,天上有日月星辰按照一定的轨道的运行,地上有春夏秋冬寒暑节气、风雨雷霆之变化,山川草木百物都各有形体,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生长、消亡,万物和谐自如。其次,《周易》认为自然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运行,并非杂乱无序。宇宙变化不已,在变化中达到和谐。乾坤的相互作用而生成万物,乾元主创生,而坤元配合乾元来创生。 《周易》把自然在阴阳规律的作用下达成的永恒和谐状态称为“太和”。《乾·彖》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在推天道明人事的“天人合一”思维价值取向上,“太和”不仅是古人对自然井然有序状态的根本看法,而且是人类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及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人要遵循这一规律来运作一切,在此种意义上说,“太和”具有宇宙本体和方法论的意义。再次,《周易》认为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裁成辅相”,“参赞化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周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以天、地、人三才之道来表达的。“三才之道”是古人对“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另一种解读,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和谐思维。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基本的要求是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在古人预设自然具有和谐美好的秩序与美善的德性的思想基础上的,人所要作的就是效法与促成其“生生之德”。它内在地具有两个方面的的含义:“一方面天地之道内在于人,丰富了人的德业内涵;另一方面则是人的德业客观化于天地万物,丰富了天地万物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预设虽然不能从理性上去进一步追问与求证,但《周易》所强调的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易经的智慧 经典语录

易经的智慧 经典语录 《易经 》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1、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都不算家 庭。 2、凡是常常被推翻的东西,就是不成熟的。 3、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创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 4、我们的学问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展开的,不想他们(西方人)是一点一滴 摸索着去整合,到现在还整不齐。 5、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 多太多书,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而没有去读我 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6、《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7、只要我们不忘记《易经》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们再倒霉,我们还是会 起来的。 8、越有学问的人,越是不敢回答问题,就好像稻子一样,越成熟就越往下 垂。 9、阴就是阳,阳就使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10、西方人的信仰只要宗教为止,我们的信仰比宗教更高,叫做道。 11、《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 12、《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 13、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14、有例行就有例外。 15、 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 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 随时在改变。 16、《易经》它是讲合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合。 17、人应该有所畏惧,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18、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19、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 果对我无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20、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你才会成熟。 21、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 22、每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

《论语》与为人处世

贵州民族大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与为人处世 目录 《论语》与为人处世 (1) 一、内容概述 (2) 二、理论与方法 (2)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2) (一) 《论语》与交友 (2) (二) 《论语》与处世 (3) 结语 (4) 引用文献 (5)

一、内容概述 《论语》作为中华经典,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理,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觉得,《论语》是一本指导人,教育人,精华多余糟粕的人生指南。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领悟,同一本指南,不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道理。 二、理论与方法 阅读《论语》译注本,结合维基百科,以及百家讲坛来和间接与孔老夫子面对面的交谈,透过文字,来聆听他的教诲,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解读这本中华经典。 《论语》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此篇笔记,从人生,处世,和交友三个方面谈谈从论语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一)《论语》与交友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朋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坏人,都会有朋友。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一种是因为兴或趣爱好相投,有共同的生活或者处世理念,在一起像镜子一样,相处的时候好像在观察另一个自己;还有一种是朋友之间的敬仰和敬佩,人总归是不完整的,朋友就像是互相不同的两个半圆,成为朋友就完整了,互相的学习和模仿,使其之间能够更趋于完整。 论语当中写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孔老先生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咱们有朋友,还不止一个,当然也会不止一类,归纳来说有两类,益友和损友,六种,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及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所谓友直,就是说这种朋友正直,勇敢,刚正不阿,充满正气和大义凛然。这种朋友在你怯懦,胆怯,害怕的时候能够激起你的勇气,让你勇敢,果断的做出行为和决定。这是一种好朋友。 所谓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人生在世,谁人能够不犯错。不难发现的,无论是过分的苛责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如社会,和家人乃至朋友的宽容来的有力和持久。所以,宽容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深沉的美德,存在于人世间,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朋友与朋友之间。只有,有了宽容,感情才能持久。有的人说,宽容是否会让我们更堕落,更放纵自己,更加的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都是有一颗向善的心,朋友的行为就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之间的反差,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来弥补。又像向导一样,指引我们向前,美好的向前。所以,有一个宽容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1

读《周易·乾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周易·乾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周易·乾卦》有感 ——人的一生要刚健进取 水川先生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全部由纯阳的爻组成,由于阳爻本身就是刚健不息的属性,所以这一卦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来自这一卦。 前面说了,这一卦代表积极进取,但是进取也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来看一下。 我们就从这个人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刚入职,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入职培训的时候讲师给出的最合适的建议就是”少说、多做、多听、多想”。这个时候的状态正好和乾卦的初爻相应,所谓“潜龙勿用”。别说没有能力,即便是成熟型人才刚入职也要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找对自己的位置。虽然是“勿用”,但不是不让动呦。而是让人自己观察,没有能力正好就是勤奋刻苦学习的时机,有能力也要等待一个时机给自己发挥能力找到平台。 因为是初来嘛,肯定有许多人暗中观察,这也是应该“潜”的意思。好了,这个人积蓄了一段时间,有了能力。 既然被关注,当这个人的才能或特点被领导发现了,自然就会试着给出一些机会。这个时候就是九二爻的“利见大人”了。注意,如果没有能力,即便是有“大人”关注,也不会利。因为上级领导总是喜欢能干事的员工的(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毕竟一个领导不可能让周围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因此,内因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头脑”,此话一点不假。否则给你提供了机会,人的能力不足,也不会抓住,即使抓住了,也守不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的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并给与了适当的职位,就到了九三爻。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有许多人盯着的,有些人也巴不得在职的犯错误。所以,在这个职位上就要兢兢业业,曾子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这个意思,生怕自己做不好,既有负上级信任,也有负自己的努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终日乾乾,夕惕若”,也就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也要查找自己的不足。 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上体现的很充分,曾国藩因为读到“宰予昼寝”,从而不敢中午午休,有的人自己制作功过格,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记录,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论。即便是这样,结果从爻辞上来看也就是“无咎”,说明这样努力奋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不会出现错误。要知道得到这个结果是多么地不易! 不过,做事从来贵有恒,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终于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了。为什么呢?在前面我们提到这个人努力奋斗,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能力提升了想在更高地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政治抱负,第二种就是“大人”进一步认可其工作能力,也想给他平台。注意前面是内因,后面是外因。如果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事情自然就会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律前进;如果内因和外因不配合,就会转向发展的反面。 所以,九四的爻辞是“或跃在渊”。要么一跃有了更好的前途,要么没有跃好,扑空了又掉下深渊里面去了。 也就是说,在这里事情的发展有了分化。其实,大多数人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只有少部分人成功了,就进入下面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就变成了“潜龙”,如果能够吸取教训,并且志向不改,那就继续按着规律走,所以我们听到有“东山再起”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成功的就变成了九五爻。九五,是尊位。我们看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在谈到皇帝的时

读《易经》有感

读《易经》有感 班级:车辆122 姓名:魏小飞 编号:28

说起《易经》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事不包、无事不藏,高大上的感觉。“不知易、不可为良相”从这句话大家可以知道《易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在学习了好多节课后我也对它有点了解,现在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而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 为方便学习八卦,古人编排了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其位置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其为文王八卦)这里简单的说说它的乾卦吧。 乾卦卦名“乾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它象征着天是至高至大,复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我们把它比作人生的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潜龙指隐藏的意思,古有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号称卧龙先生,潜心修炼就是这个道理。龙潜于渊,阳之深藏,我们要积蓄力量,等时待机。所以我们大学生来说就应该好好学习自己的文化课知识,多多参加各种活动,积累经验。好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到了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毕业之后就要面临找工作了所以龙已出现在田野之上,我们要主动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人,好让自己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在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说君子的德才已经显现,会引人注目,但要奋发努力不懈,日日夜夜警惕戒备,以防灾祸,这样则可无咎。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应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哪里还不够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如此方可无忧。人生的第四个阶段至关重要。因为或跃在渊,无咎。龙要么跃而上,要么退于渊中,所以重点在于把握时机,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果断出击,一击必胜。第五个阶段就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了。“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已飞腾在天上了,居高临下,但是还是要利见大人。只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个时候我想干啥干啥就问一句还有谁。其实这就错了。因为你的成就不光是你自己的努力,前面的利见大人必不可少,没有他们的帮助你什么也不是。在着说,即使你成就再高大的过天地吗?古人说功高盖主必危就是这个道理。谦虚谨慎方为人生不败的不二法门。最后一个阶段说“亢龙有悔。”龙到了极高之处,其趋势必然下降,知进忘退会后悔的。从这《乾为天》的卦辞中我们可看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至极即生变,生生不息,循环反复。这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亢龙虽然当世无敌,但力终有尽时,力尽则悔,悔不可及。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道理,此招重悔不重亢,后尽无穷。所以要只进退,审时度势。汉初三杰如何可谓名动天下,声势滔天了吧,最后的结局如何想必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我最敬佩的便是这越国范蠡了。于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收拾河山,待到时机合适便功成身退,悄然离开,逍遥于江湖之间,开辟自己另一番人生。然而便是有这许多人看不清这功于名,于权利金钱中苦苦挣扎,最终葬送一生。 当然《易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所说的这些微不足道,只是自己的一番见解而已。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好多好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