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_李德新

对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_李德新

对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_李德新
对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_李德新

2011年7月社科纵横Jul,2011

总第26卷第7期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26NO.7

一、充分认识抓落实的现实重要性

近几年来,三聚氰氨奶、地沟油菜肴、苏丹红咸蛋、黑心棉棉被等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工厂爆炸、矿难事故、油田井喷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应该说,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是规范的,安全生产的要求是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比较健全的。出现这样严重的人祸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正确执行和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就是在落实正确决策的前提下,要保证落实决策的速度、力度、程度。

抓落实是指落实正确的决策。所谓正确的决策是指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寻求最优行动目标,决定最佳行动方案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决策。黑社会的执行力挺高,那不是我们所强调的抓落实能力。前些年,厦门远华案当中,厦门海关的关长杨前线下达的很多命令,做出的很多决策,都与走私、放私有关,落实得越彻底,对人民利益的损害就越大。

抓落实要有速度。落实力强首先就是表现为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风格,确保工作指令传达“零延误”,在最有效的时间干出最佳的工作效果。快,才能争取主动,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慢,就会陷入被动,贻误大好时机。所以,针对有些地区、有些人落实党和国家改革开放重大决策不够快,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抓落实要有力度。在抓落实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拿出一个狠劲,发扬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化解矛盾,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

“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抓落实要有程度。真正的抓落实必须达到这样的程度:思想意识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方法措施到位,制度保障到位。而工作没有取得明显成果不能算落实了;工作仅仅抓出初步成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算落实了;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还不能算落实了。

抓落实对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落实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一,战略很重要,而落实才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

对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

李德新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盐城224002)

【内容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注重抓落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落实的现实重要性,认真分析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深入探讨抓落实的方法与艺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进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抓落实方法艺术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7-0011-05

*作者简介:李德新(1961-),男,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教育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执政党建设、政治学理论。

战略决策;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作出了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2003年战胜非典之后,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等等。这些重大战略决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相反,当党和政府提出一个战略决策后,如果仅仅打印在文件上,停留在会议中,编制在计划里,那绝对不可能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战略目标很重要,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抓落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三分靠战略,七分在落实。

第二,没有落实,再好的决策都是空谈。东北有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企业员工都在期盼日本人从高层决策到管理方法能带来什么巨大变化。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来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规章制度、人员构成、机器设备等方面基本没变。日方要求每个员工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由此可见,一些发展缓慢的地区和不少业绩不善的企业,并不是战略上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正是缺少抓落实的力度。

第三,实现社会转型,抓落实有独特的价值。转型期的中国,进入到改革攻坚、经济转型、矛盾凸显时期,必然有若干新的法律、新的规章、新的制度出现。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落实有它独特的价值。因为,此时此刻旧制度的受益者都会把新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看作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竭尽全力地加以反对和抵制。所以,在新的法律、新的规章、新的制度的大量出现的改革年代,抓落实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

(二)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基本环节

领导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因为,不抓落实,所有的战略都只能是空谈;不抓落实,所有的决策只能停留在纸上;不抓落实,所有的工作不可能取得实效。可见,抓落实是领导工作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当然,任何组织体系一般可以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对决策层来说,抓落实的着力点是培育落实文化,也就是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对管理层来说,提升抓落实的能力集中体现在科学确定流程,建立落实团队,寻找落实方法,保证高效运转。对操作层来说,主要侧重于培养落实意识,注重落实细节,追求良好结果。

(三)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理念和能力,它反映了领导者的水平,体现了领导者的能力,展示了领导者的形象。抓落实的能力是领导者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抓落实的行家里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作表率,在抓落实中创实绩。可以这样认为,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各级党政干部,谁不抓落实,谁就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谁抓不好落实,谁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二、认真分析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的落实,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总的来说,造成当前落实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问题,也有客观的因素。就领导干部抓落实的主观层面来看,主要还是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缺少“想抓”的意识、“会抓”的方法、“促抓”的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求真务实的落实态度

落实不力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好的落实态度。具体表现为:

1.日常工作中的“差不多”。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落实中习惯于马马虎虎,不注意纠正落实中的偏差,常常就是由于这种做事轻率、不求精细的马虎态度给工作落实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细节把握上的不完美。抓落实重要的就是细节,管理上强调“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细节甚至决定着生命。而有的人心浮气躁、大而化之、浅尝辄止,不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愿意把小事做细、细节做精,从而导致落实的效果不佳。

3.落实过程中的重形式。有的领导干部不知道抓落实贵在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一提到抓落实就采取靠会议“落实”会议精神,靠讲话“落实”文件要求,靠口号“落实”工作任务,从来不检查、不监督、不指导,只是热衷于开会、发文、定制度。事实上,会议召开了工作却不落实,文件下发了精神却没贯彻,措施制定了问题却未解决。

(二)缺乏科学有序的落实方法

1.缺乏常抓不懈的作风。有些党政干部对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缺乏常抓不懈的工作作风是落实不力的重要原因。有的不能做到亲自参与、亲力亲为,努力发挥表率作用;有的在落实中雷声大雨点小,往往是前紧后松、虎头蛇尾,不能做到始终如一;也有的是有布置无检查,甚至相互推诿扯皮,使所落实的工作流于形式,毫无结果;还有的缺少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推进机制,留下了抓落实的空白地带。

2.没有分解汇总的思路。善于将工作分解和汇总是抓落实的基本功。然而,在抓落实的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不够,不懂得将地区或部门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分解,逐级分配给下属,分步完成子目标,最后完成总目标。进而产生了工作无序,没有条理,浪费大量时间的现象;出现了没有工作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形成了不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在忙乱的事务中降低工作效率的后果。

3.缺少分析总结的习惯。有不少同志荒于学习,懒于思考,在抓落实中不善于分析问题与总结经验。每干完一项工作,都不再分析琢磨,归纳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误的原因,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对于工作落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工作落实很难到位,抓落实的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高。

(三)缺乏有效保证的落实机制

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缺少有效的保证落实的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度。有效的目标责任制度,必须是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到人。但我们的许多组织却缺乏这种有效的目标责任制度。因此,布置工作目标不明确、任务不细化、责任不能到岗到人,落实工作中难免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检查工作走马观花、粗枝大叶,甚至对相关工作只部署安排,不检查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导致工作落实常常成为一句空话。

2.缺乏落实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是落实的灵魂,可以有效地纠正规划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确保按照时序进度保质保量地去实现阶段性和整体性目标。但是,有些地方或部门工作任务虽然安排了,但是否完成,完成得怎么样,却没有人检查,没有人监督。一些领导干部只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进行“遥控”指挥,而不深入到基层去检查、监督,具体落实任务的人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监督检查的制度和监督控制的方法都比较缺乏,给各项工作的落实造成了负面影响。

3.缺乏落实的奖惩追究制度。有效的奖惩、追究制度,是保证落实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缺乏这些制度,落实工作成绩突出时,由于得不到及时表彰、肯定和奖励,会挫伤工作积极性;落实工作长期不到位时,由于没有受到批评、惩处和追究,也会助长工作的消极性。有的组织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却不能有效地执行。对于在工作落实中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对在工作落实中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肯定,不表扬,不奖励。其结果,必然是影响工作任务又好又快地落实。

三、切实掌握抓落实的方法和艺术

抓落实是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领导活动智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提高领导者抓落实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更多地掌握抓落实的方法和艺术。

(一)培养浓厚的落实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提升抓落实能力首要的是培养想抓落实、善抓落实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时时刻刻想着落实,里里外外关注落实,完完全全保证落实。当前,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中,尤其要树立以下四种意识:

1.落实要有大局意识。在抓落实中要有自觉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全局在胸才能统筹兼顾,心无全局势必产生本位主义,从而影响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大局意识主要表现为:一是心中装着大局,善于从大局、长远处着眼,用全局思维、战略眼光来认识、思考、谋划、推进落实工作;二是自觉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积极打造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当局部和全局发生矛盾时,局部服从全局;三是诚心服务大局,切实找准本职工作在服务大局中的定位,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主动支持全局,以强烈的事业心来不断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落实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勇于开拓创新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落实效率的重要保证。抓落实要从实际出发,敢想敢干、会想会干,善于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全新的措施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领域,不断增强工作落实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工作落实的新局面。

3.落实要有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政干部抓落实的本质要求。只有具备了服务意识,我们才能把工作落实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落实中要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冷暖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工作落实中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时刻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根据群众的要求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尽心竭力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落实要有质量意识。各级领导干部抓落实时,一定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也就是说,不仅要抓落实,而且要落实好,保证落实中不出现问题,落实后不产生反复,这才是有效的落实。因此,在工作落实中,要坚持原则不变通、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欠缺、遵守纪律不放松;要出精品、创特色、争一流,在落实的措施里优中选优,落实的过程中精益求精,落实的效果上尽善尽美,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建立科学的落实流程

许多事实证明,工作和任务不能高效地落实,很大程度是落实的流程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实的问题,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落实流程。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就是要充分遵守落实流程,实现战略流程、运营流程、人员流程的有机统一。

1.建立战略流程,确保做正确的事

所谓战略流程,就是要明确组织希望前进的方向,做正确的事。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立抓落实战略流程的时候应着力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要深刻理解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基本内涵,切实增强抓落实的准确性。譬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要充分认识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才能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保持高度的自觉。

第三,要认真分析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认识问题,切实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有些党员干部对发展的理解比较片面,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重视当前发展,忽视长远发展;重视增长速度,轻视经济效益。从而出现了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等等违背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只有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四,要注重把握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根本要求,切实增强抓落实的实效性。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机统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必要的思想前提;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2.建立运营流程,确保正确地做事

所谓运营流程就是做事尽量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和途径,简单地说就是正确地做事。建立抓落实运营流程的核心问题有三点:确定落实方案,明确先后顺序,及时修正问题。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被网民评为史上最牛校长的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就是以科学地建立运营流程抓落实的典范。以他的先进事迹为例,我们来看建立运营流程对于提高抓落实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确定落实方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叶志平离校去绵阳办事的情况下,桑枣中学两千二百多名师生及时避难,无一伤亡。这一奇迹的出现,首先得益于有好的落实方案。桑枣中学一向以学生为本,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从2005年起,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模拟停电、暴雨、垮塌、地震等紧急情况的演习,2008年3月13日刚刚进行过一次火灾演习。2005年第一次演习的时候全校师生花了9分钟的时间才集中到操场上,2008年3月13日的演习已经提速到3~4分钟。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师生的表现最好,只用了1分36秒。可以预想,如果不是以学生安全为目标,确定训练有素的避难方案,地震中肯定会有伤亡,不是直接被地震伤害也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第二,明确先后顺序。为了避免混乱,有序疏散,校长和老师们反复研究怎样能让学生从座位跑到疏散点最近、最快,从而确定每个班的疏散路线和先后顺序,然后用演习来

检验,反复改进。在操场上,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安全疏散点,各个班的班主任和每位学生都记住在操场上安全疏散点的位置和疏散的先后位次。

第三,及时修正问题。科学的运营流程离不开及时修正问题。叶志平担任桑枣中学校长后,为了消除隐患,下决心花40万元将造价才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加固,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最初的避难演习方案认为,高度五层的教学楼,四、五层的学生应该跑得快一点,因为他们最远。后来在演习发现二、三楼的学生必须跑得更快,只有这样,才能把通道让出来使四、五楼的人迅速地跑下来。为了防止出现混乱,每一层楼梯拐角处都配有一名老师进行现场指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老师们立即按照修正后的流程,先命令所有人蹲在桌子底下,震波刚过,立即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利用从第一次震动到后来剧烈震动之间宝贵的40秒,让学生顺利疏散到操场上。科学的运营流程确保了防震工作的有效落实

3.建立人员流程,确保正确地用人做事

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青黄不接的时候,把谷物贷给农民,到了收获的时候,连同税赋,连本加利再归还给政府。这本是官民两利、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王安石在全国推行青苗法的时候,由于大批的官僚借推行青苗法之名,搞强行摊派,导致百弊丛生,最终也使王安石的改革变法走向失败。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具备能落实的人才,才能真正抓好落实。领导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人员流程,把着力点放在发掘具有落实能力的人才上。

所谓人员流程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在落实中做到量才适用。在抓落实中建立人员流程要始终把握好以下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选人重在才能。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崇尚“能力本位”的价值理念,避免学缘、地缘、血缘关系的影响,排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弊端,做到唯才是举。对于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思想道德好,又有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抓落实职责的人才,要及时选拔使用。

第二,奖励重在业绩。要打破各种各类的“身份框框”、“文凭框框”、“资历框框”,以业绩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对于在抓落实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并在其工作岗位上确实创造了群众公认的突出政绩的人员,要进行表彰激励。重点奖励那些不仅短期的工作落实业绩突出,而且能够保持长期工作业绩持续增长的人员。

第三,晋升重在潜能。决定晋升的应该是本人的努力、能力、业绩等多种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要看在抓落实中的潜在能力,将有潜在能力的人员提拔使用到更加重要岗位上,通过归宿感、荣誉感和尊重感来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从而保证抓落实工作在完成这一棒的同时跑好下一棒,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用人重在适才。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权能一致的原则,把适当的人才安排在工作落实的适当位置上。管理理论强调,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在抓落实中,如果把一个

能力不足的人安排在一个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那是强人所难,工作落实肯定难以到位;而把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安排在一个平凡的职位上,那是对抓落实人力资源的浪费,优秀人才也会因怀才不遇而最终离去。

(三)打造合理的落实组织

各个个体具有落实能力,不等于整个组织的落实能力强。组织的整体力量远远大于组织内部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有些单位具有超强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其成员个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其团队整体合力的强大。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合理的落实组织,对于抓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必须打造科学合理的落实组织,让每个人员融入组织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有效的落实资源得到优化组合。

1.优秀的领导者。拿破仑说过,一个狮子领导的绵羊队伍能够打败绵羊领导的狮子队伍。的确如此,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团队落实力的前提。可以这样认为,领导者抓落实的能力决定着整个组织的落实能力。就抓落实而言,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和努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操守,科学的决策能力,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出众的人格魅力,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落实中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最大程度地凝聚和激励团队成员,顺利地达到目标。

2.明确的责任制。素质优良的落实团队应该是组织内部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清晰,具体的措施得力。真正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团队成员干实事、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互相推诿、不负责任、不愿承担等等影响工作落实的现象。

3.持久的内动力。打造高效的落实组织,除了要明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还必须能够将组织成员的落实热情调动起来。坚持物质和精神并重的激励原则,是调动组织成员落实热情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对于工作落实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在党内外广泛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的荣誉感,注重精神激励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物质激励,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科学的奖励机制,使他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相同步、工作成绩相适应。

(四)构建规范的落实制度

制度规定了组织的架构、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的流程,没有好的制度,工作落实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规范的落实制度是抓落实的重要保证。

1.制度设计上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制度是规范个人与组织行为的各种规则,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促使个人与组织向同一个目标前进。落实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决定了抓落实能力的高低。提高落实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重要的在于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和新矛盾新问题的挑战,提高制度及其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增强落实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落实工作的规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研究制度、大胆创新制度、系统推进制度。同时,任何一项制度的推出,即使它是科学合理的,如果得不到广大干群的理解和支持,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些制度在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尚需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充实或修正,尤

其是关系到广大干群切身利益的制度在制定前要经过充分的酝酿,并得到大家的理解,这样的落实制度才具有操作性和生命力。

2.制度执行上的严肃性与公正性。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既是保证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试金石”,也是增强制度公正性、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点。为此,要加强对广大干群宣传教育,使大家能够从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个高度上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制度的约束并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破除各种“潜规则”,压缩自由度,减少随意性,用制度来塑造人,使制度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为制度施行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切实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有效防止损害制度的公正性。

3.制度创新上的抓考核与真问责。落实工作要确立绩效管理理念,全面实施绩效考核。一是要制订实施对组织和个人的科学化考核办法,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在抓落实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效,从而鼓励创先争优。二是要细化考核标准和要求,将整体的落实工作目标和要求,细化成若干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标准,实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百分制考核。三是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实施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抓落实的组织和人员进行持续的量化考核。四是重视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要和表彰奖励、干部提拔、收入分配挂钩。

真问责就是要敢于纠正不落实的行为,敢于批评落实不用功的人,敢于较真不能落实的事。尤其是在制度的创新上,要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严肃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对抓落实中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要启动问责程序,实行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问责方式。从而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中更加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从而使党政干部作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144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72.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55.

[4]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J].求是,2011(6).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6]韦良军.落实重于一切[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7-5.

[7]宋世明.提升政府执行力[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b718541050.html,.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讲稿)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主讲人:xxx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首先,欢迎同志们能够参加今天的培训!我这堂课的主题是“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在座的同志们觉得有不对或是需要补充的地方,可以踊跃发言,我先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同志曾说“我们经常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不少,但很多事情往往提出来后只是热闹了一阵,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 强卫同志在《挑战面前,尤需提升干部执行力》一文中也提到,我们尤其要强化与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对既定的科学目标和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一抓到底。对人民群众拥护的科学决策,不能朝令夕改,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迎接风险挑战,推动科学发展。 在以上容中,我们大家可能都会感受到一个关键词“抓落

实”暨“执行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执行力”,那么什么是领导干部执行力?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下面的课程将紧紧围绕这个展开。 第一讲什么是领导干部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样,领导干部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具体来说,领导干部执行力分以下九种能力: 政策领悟能力——同样的政策环境,为什么有的地方发展快,而有的地方发展慢,就是因为领导干部对政策和环境的理解领悟不一样。 依法行政能力——要带头维护社会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依法办事,使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化和法制化。 实践结合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既要了解“上情”又要掌握“下情”,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 高效服务能力——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强化行政成本意识,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尽快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持续创新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创造性地执行,因此,必须立足现实遵循客观规律,既严把政策界限又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团结协作能力——“相互补台、共同上台,相互拆台、共

新时期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新时期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那么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工作实际,谈些粗浅看法。 首先要加强和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指挥者,肩负着特殊使命,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既决定领导者自身的发展方向,更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在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上,还是在领导干部的培养中,都要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修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学习,使他们熟悉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和掌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自己在复杂的管理事务工作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

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谋利益的公仆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公仆意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要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优秀领导干部为榜样,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组织部门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过程中,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选拔任用的准则,真正把那些能够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的领导干部遴选到重要岗位。 三是要强化领导干部廉洁奉公的思想道德水平。领导干部由于所处职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行为直接地对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中,要始终站在党性立场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刻用“两个务必”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采取集中教育,正反典型警示等方式,经常引导领导干部反省自己当官为什么?在位时做什么?退休后留下什么?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公道办事,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领导干部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都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对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实现科学进展是一场观念、利益、制度、能力的深刻革命。实现科学进展,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科学进展的重任,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先完成自身能力素养的革命,特别是要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增强学习力,实质上算是提升领导科学进展的能力。学习科学进展观,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办法,以历史眼光、世界视野,全面准确地去“解读”科学进展观,深入领略它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学习中考虑和解决好“什么原因要进展”、“什么是进展”、“怎么样进展”、“怎么评价进展”等基本咨询题,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识,从而把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执政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学习科学进展观,也使我们迫切地感到,必须习惯新形势的要求别断补充新的科技、经济、文化知识,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进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环保,以及进展金融、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等各种新的经济形态,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注意引领或妨碍一具地区、一具单位别断提高学习力,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团队,形成推动科学进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辩证统筹的思维力 恩格斯曾赞扬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漂亮的花朵”。树立和降实科学进展观,首先要确立与之相习惯的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挑选。 增强思维力,很重要的一点,算是进一步提高辩证、统筹思维的能力。科学进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鲜亮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必须辩证地理解和考虑,才干掌握其要旨,更好地指导实践。 增强思维力,还应以开阔的视野观看形势,进行战略思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进展,差不多把一隅一地的进展同全国乃至世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善于在进展变化中,把握好“天下大势”,随势而动,趋利避害,才干把握自身进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科学民主的决策力 增强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树立科学精神,最重要的算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增强决策力,必须树立民主的作风。在重大决策中更好地尊重民意、发扬民主,是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决策本身的“正当性”所在。应更加科学地设计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把各种决策问机制和公众的民主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并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广泛而便捷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 四、敢为人先的制造力 科学进展观揭示了进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世界观和办法论。要把这一科学创新的理论成果变为现实实践,需要有很强的制造力。 要有捕捉进展机遇的眼光。机遇随时可能都会有,关键是可以敏锐地发觉它。在推动科学进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要善于从形势的进展变化中、从经济社会自身进展规律中捕捉机遇,善于从各种政策、信息中捕捉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觉和哺育有利因素。善于发觉机遇是制造力的最高境地。 要有敢闯敢试的胆量。降实科学进展观,没有现成可循的实践形式,今后也别可能惟独一种或几种模式,而只能是从别同地点、别同领域的实际动身,以创新的胆量和蔼魄,大胆地试验,科学地论证,形成适合自己的进展思路、模式和路径,如此才有在科学进展的道路

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

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 县委决定举办这次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其目的在于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参加这次培训的大多数同志年龄比较轻,担任领导职务的时间比较短,工作经济和方法还显不足。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好机遇,要促进礼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座的各位担子重、责任大,这就要求每个同志都应十分重视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今天,我首先讲一下领导干部素质问题。 一、什么是领导者素质 素质,对于一般人来讲,是指一个人的本质特征,一个人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个人的言行。作为领导干部,则必须具备领导者素质,在特定条例下,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是领导活动成效大小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共同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指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最基本的特征及所达到的水平。 二、领导者素质包含的基本内容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五个方面基本内容。 1、政治思想方面:首先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实事求是精神。对待原则的态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是一个领导者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表现。领导者要具有高度的原则性,

在当前主要表现在能够同党支部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第三要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领导者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和政治责任感,在现代阶段就必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满腔热情,为改革开放,为发展生产力、造福人民积极工作;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打破常规陈规旧习的束缚,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问题。 2、道德品格方面: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格。一个领导者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就会克己奉公,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会自觉地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行为作斗争。二要有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领导者平时的行为应该端庄正派,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自觉维护团结和统一,不培植私人势力,不搞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不阳奉阴违。带头树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培养良好的风度,注意维护国格、人格。三要有民主谦逊的优秀品质。遇事走群众路线,多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切忌主观武断。平易近人,亲切和蔼。注意“慎独”,加强自我改造,不居功,不自傲,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面向实际,面向基层,主动热情地为基层服务,虚心向自己的部下和群众学习。四要有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能够团结自己不喜欢和不愿接近的同志,团结跟自己意见分岐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即使在对立情绪相当严重、误解很深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干部的才智、特点、专长来使用。五要有严于律已的自我批评精神。要经常解剖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鄙视别人对自己无原则的阿谀奉承。还要有勇于听取批评的勇气,不论是来自上级、同级或下级干部,还是来自普通群众的批评,都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要广开言路,倡导并支持自下而上的批评。特别是对于来自下面的批评,更要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气度。 3、文化专业素质方面: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其次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领导者的工作特点是组织管理,因此对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

基层领导干部要提升五种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要提升五种能力 ——华蓥市2011年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阳和镇刘波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如何当好一名领导干部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没有能够承担这个领导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那么个人权威至少会损失一大半。交给你一项工作任务,你都不能完成,你可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吗?可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吗?可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吗?不可能!基层干部在基层,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决策者,又是实践者,但是更趋向于战斗员和实践者,是在战斗中的指挥,是在实践中的决策。因此,我感觉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要提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我跟很多领导干部都讲过,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第一,学习产生的能力是自己的,别人永远也拿不走。无论上级领导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迁,最终你自己拥有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都是自己的。第二,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知识的更新和爆炸性发展是非常快的。毛主席曾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的知识不进行更新、补充,很有可能就会落伍。现在,各个乡镇都是你追我赶的态势,哪个乡镇稍有不慎,就会落后于其他乡镇,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状态。所以,要加强对党的政策,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

习和掌握。第三,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向群众学习,要善于在实践中去总结、提升、提炼。 二、不断提升执行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是一名政策的执行者,是一线的战斗员,所以我觉得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很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抓执行的能力。一个事情在自己手上能不能办成功,这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同志对一些工作都是浅尝辄止,没有去认真研究。大家要清楚,现在工作落实过程中都比较复杂。在大政方针已定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莫过于想方设法抓好落实。一个地方要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一件、成一件。不落实,再好的决策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中之花。在现实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目标提出了,决策做出了,任务下达了,结果在最后落地的时候却不了了之,难遂人愿。所以在落实工作,必须“一竿子插到底”。任何工作落实过程中,都是有若干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有落实的勇气,在抓落实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攻坚克难的发放和措施。 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创新、拓展和提升的能力非常重要。一是要善于和勇于创新。美国有一个社会学家把人分为三类,一类人才、二类人才和三类人才的差异,就在于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是一类人才,没有创新能力就只能归为二三类人才。我刚才说在抓落实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完全靠传统的方式是解决不了的。一个

提升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这为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构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手握权力,引领发展方向的各级领导干部。济阳县积极落实党的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影响力这五种能力,使他们在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学以兴业,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 惟学方能广明德慧。济阳县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 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学习作为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第一要求来落实,作为履行职责使命的第一能力来锻造,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第一兴趣来培养; 营造领导干部领学之风,强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率作用; 紧贴现实问题作为实际教材,突出前瞻性和针对性,积极研究济阳县在济南市“北跨”战略中如何把握历史机遇问题,切实做到知行统一; 建立了一套激励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县委学习小组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 切实把学习内化为一种人格,外化为一种形象。在这次学习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活动中,济阳县通过培训、分散教育、集中学习、以考促学等一系列学习形式,使四项监督制度真正落实到了每一个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 二、善做甄别,努力培养领导干部的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人皆有之,作为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坚强的自信心,还需要勤于思考和善于调查研究,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把调查研究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做出判断的第一参考和根据; 同时要学会正确判断事务和甄别真假的科学方法,认真分析事件的外在表现和实际内涵,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用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济阳县领导干部把对知识的涉猎和制度的深挖作为提高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坚持制度深挖,始终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为依据,严格按实际政绩和“四德”表现提拔和使用干部。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为领导干部做出判断提供了参考。通过党校培训、现场模拟等方式逐步加大对科级以下基层干部判断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基层干部能够看清认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避免出现暴力执法,影响社会和谐。 三、科学务实,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方向性决策是一个区域能不能实现科学、全面、科学发展的首要因素。“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乎其德智力者废”。决策水平和学习及判断能力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学习、判断能力的提升会促进决策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决策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学习和判断更具有科学性和目的性。济阳县把加强领导干部的科学觉策水平摆在了重要的位置,采取诸如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知识、下基层、上讲堂、到澄波湖等重点工程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逐步培养领导干部独立思考和经受考验的能力; 注重乡镇领导“一把手”科学决策习惯的自觉养成,尽可能避免基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 存在地问题和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 一、存在地主要问题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部分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时间短,不熟悉党务知识,不会做党务工作,主要表现在有支部会议记录简单、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对一些重大问题地研究,没有详细记录,记录成流水帐;存在补记、漏记现象;特别是个别军事主官,错误地认为党务工作是政治主官地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正确履行自己“一岗双职”地责任,不能主动积极地做好党务工作,影响了班子整体合力地发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以抄代学”地现象;满足于照本宣科,学习地针对性不强,没有把学习同本单位实际和个人思想改造紧密相结合.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地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地集中学习,缺乏“三观”地教育引导,加上平时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地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抓中心议大事意识不强,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地没管住,该放地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任务、部队建设形势分析等置于更加重要地中心位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存在上述问题地主要原因 (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基层党支部对加强自身建设地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应有地认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地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上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强有力地指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重突击整改轻基础建设等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认为抓业务是硬杠杠,其他工作都是软指标,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商量了之,就是沟通完事,很少召开党委会,加上基层单位人员编制少,机构设置与所担负地任务不相适应.加之近年来部队所担负地任务越来越重,导致基层党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忙于业务工作,忽视了自身地建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基层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能力不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注重党务工作和有关知识地学习,而是忙于面上工作,交朋友、拉关系、搞社交,热衷于从事具体行政事务工作,忽视了应由自己主抓地部队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从而造成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能力不强地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解决以上问题地几点思考 (一)在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把提高党支部书记素质和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坚持把早选苗作为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地“活水源头”.每年结合工作检查和干部述职等工作,对各类干部地发展方向、发展潜力进行一次综合分析,确定党支部正副书记地培养对象,建立档案,并吸收到支部中来,丰富党内生活,增强做党务工作经验,切实做到好中选优,真正把那些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本职业务素质、组织领导素质突出地干部放到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不用过渡性、照顾性和在其他岗位不能胜任地干部,保证有一个好地基础和较高地起点.继续完善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企业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政令畅通、执行到位,才能把企业各项决策、工作部署付诸实施、落实到处,实现企业预定的发展目标。当然,目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强的。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低下,不然,我们建筑企业每年承揽任务、完成产值逐年大幅度上升,可为什么效益却没有明显增加,风险为什么却在逐年加大。这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解、把握上级政策精神的能力不强,简单地理解为不做“绊脚石”就是执行,存在应付心里,致使工作无创新、无突破,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工作成效也不明显;二是不讲究领导方式、方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能力不高,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尤其在发生突发性事件面前缩手无策,管理失控;三是开拓创新能力不高,执行上级政策精神墨守成规,不能有效地联系工作实际,教条式地执行,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要解决这些不良现象,切实把企业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提高执行力是关键所在。 一、要提高执行力,领导干部应提升四种能力 一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驾驭全局的本领,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力的严峻考验。领导干部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又要加强企业管理、法律法规、新技术等知识的理论学习,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居安思危、抢抓机遇、领先发展。在工作中,要切实从战略上、全局上、长远上考虑问题、作出决策,始终把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放在前面,始终把和谐发展放在心上,科学判断,大胆运作;要切实增强科学性、预见性,超前研究、前瞻谋划、前沿思考,从容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做好表率。 二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经营管理的能力。懂管理善经营,是企业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核心要求。企业领导干部,首先要坚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都是领导干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去做好。其次是提升经营管理的本领。要立足企业发展的实践,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企业管理能力、拓展市场能力,努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实现企业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三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宏伟的目标、再远大的理论、再好的政策举措,都需要人去落实,尤其是靠领导干部作出表率和示范,带头去组织、去发动、去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还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超前的思维、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并不断闯出新路子、拼出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范文)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主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理论学习, 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一个时期来,X 主席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他指出:“现在,改革和建设任务很重,大家都很忙,但是一定要挤时间学习理论。如果成天忙于事务,忽视理论学习,头脑不清醒,是要吃大亏的”。江主席的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新事物、新知识发展很快,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产生。学习不是个人兴趣问题,而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讲政治必须懂政治,懂政治就要学习理论。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才能从根本上划清基本界限,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要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理论学习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我们学习理论,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吃透理论上下功夫。首先要掌握好理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联系实际工作,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要在分析问题上下功夫。要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矛盾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透过苗头把握趋势,对各种现实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开展工作服务。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落实中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事业在前进,实践在深化,理论在发展,学习也必须不断深入,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一是要提倡学习,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二是要抓学习制度的落实。在当前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用制度保证学习落实非常必要。当前,关键是要按制度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三要抓学习效果的检查。在学习上,不能重形式,要重效果。使大家对理论学习真正重视起来。形成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校正的跟踪落实的网络。 如何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些曾身居要职也曾轰轰烈烈的领导干部的覆灭,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些人的素质到底是高还是低呢?如果是高,他们何以身败名裂,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是低,他们又何以曾身居要职,轰轰烈烈?这就给我们的组织部门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考察、从哪些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如何对待权力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课题doc

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 ——着力提升干部的“三大思维能力” 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理论素养,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问题。”理论教育是培养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准确把握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内涵 1、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内涵 学习能力是一种吸收、感悟、转化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是连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桥梁纽带,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一个基本能力。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素质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基本品质。理论素养是衡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干部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视野、能力水平。其中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干部必备的三大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基础 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理论素养的基础,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是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习能力高低与理论素养的高低成正比。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体系与提高理论素养是一致的。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体系是由决策目标、基本目标和衡量指标所组成。其中基本目标有两个子系统,即“素养系统”和“能力系统”。为此,提升学习能力是提升其它素养与能力的前提,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必须以提升学习能力为基础。提升学习能力是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现实要求,是提高理论素养的根本途径。 3、理论学习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重视理论学习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既是科学化、系统化、观念化的复杂知识体系,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升理论素养关键是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为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知识渊博、追求崇高的干部。理论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增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视野及能力水平。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4、理论教育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领导干部四种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加强领导干部四种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 领导班子建设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可见,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领导班子建设的成败。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进一步强调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般而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应该包括四种基本能力,即领导部署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文写作能力。领导部署能力是指领导干部根据上级要求,站在时代前列,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把握全局,全面深入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指领导干部透过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其进行概括、提炼,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和研判,最终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需要,对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物质资源进行协调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工作人员的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就领导干部而言,公文写作能力是指指导、审阅、修改他人所撰写完成的的公文以及自己撰写完成各类公文的技能,包括公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心理要素。公文写作能力也是领导部署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下面,就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四种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领导干部四种能力欠缺的具体表现

领导干部要增强八种意识[1](精)

增强领导干部八种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精神状态、能力水平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入手,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具体来说要增强八种意识。 一要增强学习意识。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事业的基石,要想事业有成,就必须学习先行,学有所成。对领导干部来说,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的自然提升。相反,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学习的任务及要求也越高。因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主动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我,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努力成为具有世界眼光、把握科学发展规律,能够开拓创新、善于驾驭全局的优秀领导干部。 二要增强政治意识。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顾全大局。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时刻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要求: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要抓好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把干部理论功底的深浅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三要引导领导干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 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政治觉悟。四要规范、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党内生活、年度考核、民主考评、监督等,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以使领导干部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三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牢记肩上的重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思想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

怎样提升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

如何提升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 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型人才,决不是空喊出来的,也不是摆摆样子就能成的,而是要下求真务实的实际功夫。从现实情况看,同样的领导级位中,有的具有真才实学,有的却显得肤浅,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善于学习,而后者不重视学习。不重视学习的领导干部,有些是为官作风问题,还有一些同志是不大善于学习,或者说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需要积极探索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主要途径。 关于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职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文化理论基础的差异而因人而宜。但不管差异何在,笔者认为有三点是可以“一概而论”的: 第一,领导干部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觉加强学习的意识,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习能力,首先必须葆有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同工作一样,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无论从时代的要求,还是从工作现实来看,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学习能力都是紧迫的任务。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同志当领导每天大量的时间精力流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由于缺少学习,久而久之虽身在领导位置,却缺少推进事业的新思路,说话没新意,做事没创建。可以说这样当领导,与其说是“领导”,不如说是被动应付的“管家”。 学习,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推动工作的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工作。看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忧患意识,有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首先看他的学习精神。在学习精神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最好的典范。无论是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途中,还是转战陕北期间,书籍都是毛泽东最珍爱的宝贝。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经常约十来人开哲学座谈会,窑洞里摇曳的烛光点亮了延安干部学哲学的热情,照亮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道路。 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是真功夫、硬功夫、实功夫。知晓自己的不足,才能有学习求进的欲望。做领导工作一定要克服盲目自满的心理状态,树立职位不等于能力,能力靠不停顿地加强学习的意识。有了这种内在动力,才能发自内心地热衷于自我加强学习,保持一种自主学习的热望。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借口工作忙不愿意去学习的行为;那种在学习和思考上心浮气躁不求甚解的态度;那种把学习作为装点文凭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做法;那种热衷于招待应酬而不肯投入时间倾心学习的表现,都是十分错误的。每一位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领导干部都应以学习型领导的目标激励自己,以自觉的求知欲、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契而不舍的功夫搞好自身学习。 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党章》所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才能具有坚持不懈勤奋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学习激情。如果说提高学习能力有什么途径,那么,来自于自身的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望是首要的途径,而其他外在的培养都是次之的。 第二,领导干部提高学习能力,要坚持学习方式的多维性,注重拓展认知渠道。 说起加强学习,有些同志只是书本学习的概念。实际上,作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是个

浅谈党建工作抓落实

浅谈党建工作抓落实 ----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旗帜下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几点构想和体会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关键是抓好党建工作落实。抓党建工作落实,必须具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一抓到底。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乐于奉献的敬业态度、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真正想细、抓实,务求取得实效,实现强组织增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 抓党建工作落实,要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搞好决策、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法宝。抓好党建工作落实,需要我们各级和广大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研,认真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思想期盼、喜忧爱恶,找准症结,开出药方,走一步、看两步,把握当前和将来的主动权。当前,就要按照基层组织建设“五方面、五个一”要求,对包括农村、机关、两新组织等所辖基层党组织,开展一次认真的调查摸底,逐个摸清情况,排查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类别,制定晋级目标,明确具体整改措施、内容、办法、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取得群众满意。 抓党建工作落实,要抓实具体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事必作于易。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处入手,把一点一滴抓实做好,工作才会日见成效。党建工作引领社会,事关全局,更要注重在抓细节、抓具体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把党建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都抓细抓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强化“精、细、化”理念,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找准最佳结合点,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件一件地推进,一项一项地落实,办一件成一件,抓一项成一项,推动党建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抓党建工作落实,要坚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

[抓落实讲话]抓落实 如何抓

抓落实如何抓 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和事业成败的根本路径,也是各级干部根本职责之所在。党员干部必须把抓落实当作一种必备素养,一种政治责任,一种领导艺术,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落实一定要善于理清思路。思路体现水平,思路决定出路。工作思路清晰,就能找准正确方向,落实任务才能事半功倍。抓落实首先要善于理清思路,把握好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任务。要把目标任务与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切实立足自身岗位做好工作。二要善于研究工作任务。要按照总体工作部署和时限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经常对任务、目标、进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和科学分解,对不同阶段的工作做好周密安排,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切实可行、稳扎稳打。三要善于形成落实的思路。要超前预想、谋划在先,形成可操作的落实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 抓好落实重在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责任胜于能力。对于干部来讲,负责更是讲政治、讲党性的集中体现。抓落实,不仅要有能力,更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一要真抓实干。真抓实干是

一名干部责任心、事业心的最好体现。抓落实就要实干、苦干,加上巧干,绝不可以搞形式主义,虚晃一枪。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而且要真正做到敢负责、真负责、会负责,敢干事、真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二要敢于碰硬和触及矛盾。要始终保持“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己负责”的强烈责任,对下达的任务不推不拖,对确定的目标时限不折不扣,不管任务轻重难易都义无反顾,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后退,竭心尽力去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三要务求实效。抓落实要讲实效,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下了多少功夫,跑了多少腿,没有实效,落实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讲实效、重实效,就要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精神抓落实、干工作,动脑筋、想办法,到一线、盯现场,身体力行,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圆满完成。 抓好落实一定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如顺水行舟;方法不当,则如逆水航行。只有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才能确保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第一,一定要善于择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决定人的落实程度高低的是工具,工具是科技和社会现实结合的智慧成果,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和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推进效果。落实工作一定要善于择器,选择有效的推进方法,学会统筹安排,分出轻重缓急,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抓

提升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心得体会

提升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这为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构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手握权力,引领发展方向的各级领导干部。济阳县积极落实党的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影响力这五种能力,使他们在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学以兴业,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 惟学方能广明德慧。济阳县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 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学习作为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第一要求来落实,作为履行职责使命的第一能力来锻造,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第一兴趣来培养;营造领导干部领学之风,强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率作用;紧贴现实问题作为实际教材,突出前瞻性和针对性,积极研究济阳县在济南市“北跨”战略中如何把握历史机遇

问题,切实做到知行统一;建立了一套激励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县委学习小组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切实把学习内化为一种人格,外化为一种形象。在这次学习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活动中,济阳县通过培训、分散教育、集中学习、以考促学等一系列学习形式,使四项监督制度真正落实到了每一个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 二、善做甄别,努力培养领导干部的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人皆有之,作为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坚强的自信心,还需要勤于思考和善于调查研究,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把调查研究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做出判断的第一参考和根据;同时要学会正确判断事务和甄别真假的科学方法,认真分析事件的外在表现和实际内涵,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用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济阳县领导干部把对知识的涉猎和制度的深挖作为提高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坚持制度深挖,始终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为依据,严格按实际政绩和“四德”表现提拔和使用干部。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为领导干部做出判断提供了参考。通过党校培训、现场模拟等方式逐步加大对科级以下基层干部判断能力的培养力度,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