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_齐宇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_齐宇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_齐宇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_齐宇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YY15-

006);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AS14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411)

收稿日期:2015-08-15;修订日期:2016-05-30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zhutan@nankai.edu.cn ,qiyu@nankai.edu.cn

DOI :10.5846/stxb201508151708齐宇,朱坦,高帅,王军锋,汲奕君,张墨,卜欣欣.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生态学报,

2016,36(22):7335-7345.

Qi Y ,Zhu T ,Gao S ,Wang J F ,Ji Y J ,Zhang M ,Bu X X.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ization reform using key materi-al flow analysis.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36(22):7335-7345.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齐宇1,朱坦1,*,高帅2,王军锋1,汲奕君1,张墨1,卜欣欣

11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2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杭州310006

摘要: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在

“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园区层面实施循环发展的主要内容。物质流分析(MFA )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分析方法,正在成为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有效的分析工具。通过梳理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物质流分析存在注重物质规模而忽视环境影响、黑箱过程不利定量研究、小区域研究适用性不强以及隐藏流造成的数据误差等方面问题,同时通过大量调查实践,认为园区循环化改造可从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园区内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加强园区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3个领域入手,在将园区全部企业分为生产性企业、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3种类型基础上,提出关键流概念及其识别思路,探索构建物质流路径归类评价方法框架,归纳出8条典型物质流路径,为提升园区物质流管理水平提供方法依据,并选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关键流;物质流路径归类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ization reform using key material flow analysis

QI Yu 1,ZHU Tan 1,*,GAO Shuai 2,WANG Junfeng 1,JI Yijun 1,ZHANG Mo 1,BU Xinxin 1

1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

2Zhejiang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in China.It is also a chief component of circular development at the industrial-park level.As the primary analytical method of industry ecology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is an effective analysis tool i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field.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MFA's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summarize several defects :MFA placed more weight on quantity than influ-ence ;its black-box process is unsuited to quantitative study ;its applicability is weak in small-scale analyses ;and the hid-den flow caused deviations.Based on massive investigative practice ,three domains were extracted to perform the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ization reform ,which were a cleaner production in enterpris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within and a-mong industrial parks ;enhancement of the park'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he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ial park were sorted into three types :manufacturing ,reproductive ,and resource-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A new concept ,key flow ,was suggested and its recogni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After constructing the method frame of material flow path classifi-

第36卷第22期

201611生态学报Vol.36,No.22Nov.,2016

6337生态学报36卷

cation and evaluation,eight kinds of typical material flow paths were summarized and speculated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material flow.Simultaneously,we choose TEDA as a typical case study.Finally,the prospect of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ization reform using material flow analysis was anticipated.

Key Words:industrial park;circular reconstruction;key material flow;material flow path classification

1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概况

中国产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园区建设是一种有效推动产业集聚、促进资源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我国现已建设省级以上园区逾2000家,其中各类国家级园区超过300家,这些园区为集约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制度保障和服务条件等综合发展平台,是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加快的重要载体。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园区层面实施循环发展的主要内容,其基本遵循是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合理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反复利用、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

国家发改委将物质流分析与管理作为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围绕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可量化的指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以及加强物质流分析与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工作任务[1]。

2产业园区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遇到的问题

2.1发展历程

物质流分析理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代谢理论。Jarob Moleshott 1557年最早提出了物质代谢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种生命代谢现象,是生命体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2]。在20世纪,物质流分析理论的思想开始出现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质代谢的概念,用来阐述人类劳动、生产和商品交换等问题。在经济学领域,Leontief在20世纪30年代运用输入输出平衡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美国经济系统以货币计量的物流状况[2]。到了20世纪70年代,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开始进入f资源环境领域,最早的两个理论成果是城市新陈代谢和城市或流域的污染物迁移路径分析。之后,学术界又提出了更具有现代环境管理意义的物质平衡理论和工业代谢理论。在此基础上,德国Wuppertal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物质流账号体系和隐藏流;欧盟委员会组建了服务于物质流分析国际合作的Con Account平台;世界资源研究所完成了“工业经济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和荷兰的物质输入流,又完成了“国家之重”的研究,分析了上述国家的物质输出流。此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物质流分析,并且形成了欧盟统计局“欧盟方法体系”和世界资源环境所的“WRI方法体系”两大方法体系[3-6]。

2.2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

通过对物质流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我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应用实践情况看,产业园区作为区域层面应用物质流分析的主要方面,园区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标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物质流动关系,而且正在成为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有效的分析工具[7-13],但同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4个方面。

(1)物质流分析注重物质规模而忽视环境影响

物质流指标与资源环境影响的关联度较弱,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低,区域物质流指标体系已经逐步融合到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量化可能[14],并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15],然而指标层面多应用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很难深入考察区域物质流具体流程与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对资源环境的微观影响。如何从指标层面的经济社会宏观评估走向资源环境影响评估,是区域物质流分析的应用方向。

(2)黑箱过程不利于定量研究

目前物质流的分析框架普遍将经济系统视为“黑箱”,大部分区域物质流分析的案例研究都是从物质输

入输出(Input-output )、存量与流量模型(Stock and flow ,STAF )、材料流分析(Substance flow analysis ,SFA )和

区域动态模型(Regional dynamic model )等传统研究框架出发[16-17],只有少数案例对分析框架做了部分改

进[18-20]。如何将“黑箱”变为“灰箱”甚至“白箱”

?如何定量研究系统内部各环节的物质综合利用规律?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3)小区域研究适用性不强

目前成功的物质流研究均着眼于国家大尺度和大区域,物质种类的多样性和物质流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小尺度和小区域调查、统计、分析内容不规范,研究的数据可得性差。

(4)隐藏流造成的数据误差

总物质需求受隐藏流干扰,不确定性大,隐藏流系数难以确定。区域内部物质流动过程存在复杂性和差异性,区域物质流分析的指标体系沿用国家层面物质分类和指标设计进行评估

[21-22],一些案例虽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18],但整体变动不大。如何合理校正和规避隐藏流造成的数据误差而不影响物质流分析的精度,是区域层面应用物质流分析应重点探讨的内容。

3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路径分析总体框架

受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园区层面建设生态工业园、社会层面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循环经

济发展模式启发,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可以从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园区内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加强园区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3个领域入手,在园区的地理范围内,在不同层面上,针对不同的目标系统,应用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并与现有工作有机结合,为提升园区物质流管理水平提供方法依据。

针对物质流分析注重物质规模而忽视环境影响和隐藏流造成的数据误差问题,本文提出关键流的概念,关注物质消耗大宗和环境影响显著的关键流以增强物质流分析在小区域的可行性,以关键流替代总物质流分析,屏蔽隐藏流的影响;针对黑箱过程不利于定量研究的问题,提出物质流路径分类评价方法框架,通过将物

质循环路径进行分类,将传统的“黑箱”模型细化为“灰箱”;通过对关键流及路径分类的研究,确立标准化的

数据统计口径,

提升区域物质流分析的数据可得性,解决物质流在小区域研究方面适用性不强的问题[23-30]。

3.1特定目标系统的设定

物质流分析是基于特定目标系统物质流动情况展开的,特定目标系统可以是某个国家、城市、行业或企业等。产业园区中企业是物质流分析的基本单元,以企业处理废弃物的方式为标准,将企业分为生产性企业、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3类。生产性企业指主要原材料(输入端)是原生物质,主要产品(输出

端)是原生产品;再生性企业指主要原材料(输入端)是废旧物质,

主要产品(输出端)是再生产品;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主要包括能源基础设施企业、水资源基础设施企业、固体废弃物基础设施企业等类型。

参照物质流分析的核心思想,结合产业园区实际情况,设定产业园区行政区域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

的特定目标系统,并依据企业分类进一步分为四大子系统,具体包括生产性企业子系统、

(生产性企业)产业共生子系统、再生性企业子系统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子系统。

3.2关键流识别思路

关键流是指园区和企业物质流分析中一些特定物质输入、

输出目标系统的物质流动,特定物质可以根据物质流分析的任务和目标系统情况来确定。识别关键流是探索服务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关键工作。

(1)关键流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733722期齐宇等: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物质流分析按照研究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区域层面物质流分析、行业层面物质流分析和企业层面物质流分析。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来看,在区域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这些工作能够在宏观上较好的描述目标系统物质输入、输出、消耗强度和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但是对一些关键物质的流动情况关注不足,致使一些具有特殊资源环境影响但总量较小的物质在分析结论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影响了人类对于物质流动情况的科学认识,难以实现系统、分类、分级的指导。引入“关键流”的概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主要开展园区和企业的分析工作,属于微观层面,缺乏区域层面的统计数据(如统计年鉴)支撑,通过引入关键流,能够避免陷入一些难以统计、总量很小、种类繁多的物质核算中,同时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点关注物质加以凸显[31-35]。

(2)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关键流识别思路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园区循环化改造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36]。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类物质的流动情况:1)资源产出率核算中涉及的物质流动情况国家发改委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中对资源产出率进行了指标解释,提到:“资源产出率是指主要资源单位消耗量所产出的经济总量(GDP),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资源,并附详细的资源种类、消耗数据和计算过程。其中,主要资源消费总量指初始资源投入总量,单位为万吨,品种包括: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铁矿、铜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镍矿、锰矿、石灰石、磷矿、硫铁矿),木材,工业用粮;地区生产总值为2010年不变价。”因此,无论在企业层面还是在园区层面开展分析,要将上述物质纳入关键流。

2)水资源的流动情况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国家发改委在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中围绕水资源提出了水资源产出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参考考核指标。因此,水资源的流动情况可以统筹考虑园区内新鲜水、废水、中水和海水淡化等,作为关键流进行分析。

3)废弃物的流动情况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在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中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量(含进口)、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等参考考核指标。园区层面和企业层面都要注意废物流的分析,企业层面还要注意一般性生产企业和再生性企业的差异。

4)危险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5)产品产出情况。

3.3物质流路径分类评价方法框架

物质流路径用于描述物质在物质代谢主体间流动关系,包括物质代谢主体与生态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指某种物质由主体A流向主体B[37-42]。

(1)凝练典型物质流动路径

本文将产业园区中的企业分为生产性企业、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现归纳出8条典型物质流路径(图1)。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1: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后直接输出系统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2: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及循环利用,然后再输出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3: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副产品和废弃物中的一部分在生产性企业间交换循环利用,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8337生态学报36卷

图1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概念模型Fig.1Concept model on industrial park's circularization reform by using material flow

analysis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4: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废弃物进入再生性企业再生利用,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5: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副产品和废弃物中的

一部分在生产性企业间交换,

剩余废弃物进入再生性企业再生利用,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6: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废弃物进入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循环利用,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7: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副产品和废弃物中的

一部分在生产性企业间交换,

剩余外排废弃物进入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8:物质输入生产性企业,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生产利用,后外排副产品和废弃物中的

9

33722期齐宇等: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一部分在生产性企业间交换,剩余外排废弃物进入再生性企业,后剩余废弃物进入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最后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

(2)物质流路径归类

物质流路径归类是开展物质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归类原则是围绕3个重点领域,目标是建立以促进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现将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物质流分析概念模型中,

物质流路径1和2归类于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路径3、4和5归类于产业共生,路径6、

7和8归类于园区层面的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的核心是考核重点企业的资源产出率,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在重点消耗资源、亟待开展减量化的资源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在促进产业共生领域,应建立以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用于描述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情况和水平;在园区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建立描述水资源(包括新鲜水、废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等)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为核心的指标体系。

4案例研究

本文选取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典型案例,

该园区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承担着探索园区层面应用物质流分析工具的方法学研究任务,园区围绕物质流管理开展了

一系列工作,为进行案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由于园区目前不具备传统物质流分析所需的大量细致的统计数据,同时上述总体框架符合园区物质综合利用实际情况,因此,案例研究从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角度,对园区物质流进行识别和分析评估。

4.1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识别

依据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的实践基础,结合《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共生及节能减排案例集》

及相关实地调研等最新掌握的数据资料信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提供),本案例中识别出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1、

2、3、4、6五种类型。(1)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1

以水资源为例,原水输入A 公司(生产性企业)后,直接排放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系统边界外部,废水排放量为10679.2t /a 。(2)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2

以水资源为例,原水输入A 公司(生产性企业)后,产生的废水首先在公司内部进行循环利用,然后再排放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系统边界外部,废水排放量为54158.0t /a 。(3)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3

物质输入A 公司(生产性企业)后,每年产生的2400.0t 废木屑作为B 公司(生产性企业)的原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4)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4

物质输入A 公司(生产性企业)后,每年产生的8.0t 相机外壳废弃物作为B 公司(再生性企业)的原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5)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6

物质输入A 公司(生产性企业)后,每年产生的95040.0t 废水,作为B 公司(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的原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最终废弃物外排到系统外部。4.2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评估

通过以上对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的识别,在识别出的典型路径1、2、3、4、6中,物质流路径1和2归类于

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概念模型中推测存在的物质流典型路径均有多个实践案例,显示区域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基础扎实,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路径3和4归类于产业共生,

3种理论存在的物质流中识别出2种,同时存在大量的产业共生案例,表明区域开展产业共生工作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区域资源产出率;物质流路径6归类于园区层面的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表明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今

0437生态学报36卷

图2

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Fig.2Typical way of key material flow

后的循环化改造中需进一步鼓励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的建设,特别是提供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的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例如水资源、能源等基础设施企业,丰富、完善典型物质流的建设。

4.2.1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基本情况分析

表1对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估。

从案例数及其占比看,路径类型4和路径类型6案例数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2.88%和34.25%,说明

1

43722期齐宇等: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2437生态学报36卷

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的形成过程中作用显著,如果没有再生性企业和

减排量将减少44.19%,总经济效益将减少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存在,案例数占比将减少67.13%,总CO

2

50.02%,说明将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工作重点放在引进和培育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上很有必要,未来应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园区废弃物产生特点的补链企业(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入驻,提高资源产出率;同时,路径类型5、7、8没有相关案例存在,一部分原因在于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之间产生物质流联系难度较高,也说明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从总体指标来看,总CO

减排量路径类型2和路径类型4占比分别为38.03%和42.48%,总经济效益路

2

径类型2和路径类型4占比分别为34.32%和34.62%,说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和通过再生性企业循环利用实现的物质减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占主导地位,显示园区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和引入补链企业成效显著,对提高区域资源产出率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减排量路径类型3为100000.00万元/个为最大值,平均经济效益路径类型3从平均指标来看,平均CO

2

为417.00万元/个为最大值,说明生产性企业间一旦寻找到合适原材料和废弃物的交换机会,能通过物质交换利用带来较多的物耗、能耗下降及经济效益,未来应继续完善基于副产品和废弃物交易的网络平台,发现更多交易机会,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交易成本。

表1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评估

Table1Finding and evaluation of typical way

指标路径类型2路径类型3路径类型4路径类型6 Index Route type2Route type3Route type4Route type6

案例数Number of cases/个1952425

案例占比Ratio of cases/%26.036.8532.8834.24

总CO2减排量Total CO2emission reduction/ton/ton213905.27100000.00238892.309594.86

总CO2减排量占比Ratio of Total CO2emission reduction/%38.0317.7842.481.71

平均CO2减排量Average CO2emission reduction/t15278.95100000.0011375.82738.07

最大CO2减排量Maximum CO2emission reduction/t129000.00100000.00204448.007274.01

总经济效益Total values/ten thousand yuan/万元2742.711251.002766.931230.62

总经济效益占比Ratio of Total values/ten thousand yuan/%34.3215.6634.6215.40

平均经济效益Average values/ten thousand yuan/万元228.56417.00125.7764.77

最大经济效益Maximum values/ten thousand yuan/万元1155.961093.001872.54320.00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1作为常规类型,未做统计及讨论

4.2.2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案例CO

减排量和经济效益分布情况分析

2

减排量分布情况。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图3是各类型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的案例数量和年CO

2

路径2中的19个案例中,有CO

减排量统计数据的案例为14个,除0—1t区间外的各区间均有分布且案例数

2

量较为平均,说明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能够普遍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产出率,并且如果有合适的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会带来较大的资源产出率提升。

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4中的24个案例中,有CO

减排量统计数据的案例为21个,主要分布

2

在0—2500t区间,说明区域内再生性企业能够广泛的利用生产性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在一定

减排量最大值程度上提高区域资源产出率,相应提高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水平,并且存在所有案例CO

2

204448.00t/a,对应的企业为电子废弃物再生性企业,说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产生大量的电子废弃物,相关再生性企业的存在,能够极大的提高某一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6中的25个案例中,有CO

减排量统计数据的案例为13个,主要集中

2

在1—100t区间,共有8个案例,实现包括节电、节水、节材在内的多种资源循环利用,说明资源循环基础设施

企业作为再生性企业的补充,可以全面资源化利用生产性企业产生的多种废弃物,起到“兜底”的显著作用

图3

泰达园区各类型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案例数量和CO 2减排量分布之(a )直方图与(b )箱线图Fig.3Number and CO 2emission reduction of cases in four categories of material flow path at TEDA (a )histogram and (b )box plot 图4是各类型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的案例数量和年经济效益分布情况。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2中的19个案例中,有经济效益统计数据的案例为12个,其中6个案例经济效益集中在中部100—250万

元区间,

占全部案例的50%,并且案例围绕中部区间成对称分布状态,说明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较容易产生适中的经济效益,并且如果有合适的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回报

图4

泰达园区各类型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案例数量和经济效益分布之(a )直方图与(b )箱线图Fig.4Number and economic profits of cases in four categories of material flow path at TEDA (a )histogram and (b )box plot

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3中的5个案例中,有经济效益统计数据的案例为3个,其中2个案例

位于中部区间,1个案例经济效益较高,达到1093.00万元。

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4中的24个案例中,有经济效益统计数据的案例为22个,分布在除250—500万元、500—1000万元和1000—1500万元的所有区间,说明再生性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布较广泛,小规模投入一般会产生小规模产出,高强度投入带来高产出,并且存在所有案例经济效益最大值1872.54万元,对应的企业为轮胎再生性企业,主要和再生性物品对应的原生物品价值高低有关。

在识别出的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6中的25个案例中,有经济效益统计数据的案例为19个,主要分布在中部区间附近,案例数量较为平均,每个区间主要包括3个案例左右,说明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较容易和生

3

43722期齐宇等: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4437生态学报36卷

产性企业形成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4.3小结

根据以上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识别及分析评估内容,下一步在围绕物质流管理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可全面系统收集园区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园区关键物质流分类分级管理评价体系,核心内容包括园区正向关键物质流和逆向关键物质流的管理需求、管理目标、管理思路和管理任务等方面内容,并以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为管理工具,提出物质流的优化、管理与调控选择对策,并进行后评估,提高区域资源产出率。

5展望

物质流分析作为产业生态学的核心分析方法,正在成为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针对目前物质流分析注重物质规模而忽视环境影响、把目标系统视为“黑箱”而忽略内部物质流动规律、围绕园区层面的研究适用性不强,及隐藏流造成数据误差等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物质流分析思想为指导,通过长期调查实践,提出了关键流识别思路和物质流路径分类评价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切入点,未来可以重点关注各种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的物质流动组成、流动特点、流动效率、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资源产出率、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等物质流核心指标,并可从园区物质流的统计与归类、识别分析与评估、管理体系建设、园区物质流管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物质流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标准,使物质流分析真正成为推动我国循环化改造工作走向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资源环境管理工具[18,43-45]。

致谢: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卫红梅局长、宋雨燕副局长、王健和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赵雅斐在实地调研方面给予支持;日本立命馆大学王韬高级研究员对本文写作给予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

[2]Ayres R U.The life-cycle of chlorine,Part I:chlorine production and the chlorine-mercury connectio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7,1(1):81-94.

[3]Korhonen J.Special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rom material flow analysis to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strategic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on a principle level.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7):1585-1595.

[4]Binder C R.From material flow analysis to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 Part I:social sciences modeling approaches coupled to MF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7):1596-1604.

[5]Binder C R.From material flow analysis to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 Part II:the role of structural agent analysi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7):1605-1617.

[6]王如松,马世俊.边缘效应及其在经济生态学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1985,(2):38-42.

[7]毕军,黄和平,袁增伟,刘凌轩.物质流分析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60-63.

[9]谢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境报,2003-11-15.

[10]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07-218.

[11]Marina Fischer-Kowalski.Society's Metabolism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aterials Flow Analysis,Part I,1860-1970.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8,2(1):61-78.

[12]段宁.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75-77.

[13]施晓清,杨建新,王如松,赵吝加.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代谢分析方法.生态学报,2012,32(7):2012-2024.

[14]Barles S.Society,energy and materials: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metabolism studies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ssu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0,53(4):439-455.

[15]Kleijn R.Adding it all up the sense and non-sense of Bulk-MFA.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1,4(2):7-8.

[16]Bao Z M,Zhang S S,Chen Y,Liu S L,Zhang Y,Wang H L.A review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Proceedings of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Wuhan:IEEE,2010:1-8.

[17]邢芳芳,欧阳志云,杨建新,郑华,罗婷文.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生态学报,2007,26(2):261-268.

[18]陈波,杨建新,石垚,欧阳志云.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生态学报,2010,30(22):6289-6296.

[19]石磊,楼俞.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测算方法.环境科学研究,2008,21(4):196-200.

[20]徐一剑,张天柱.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区域物质流分析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3):356-360.

[21]黄和平,毕军,张炳,李祥妹,杨洁,石磊.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生态学报,2007,27(1):368-379.

[22]Bringezu S ,Schütz H ,Moll S.Rationale for and interpretation of economy-wide materials flow analysis and derived indicator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3,7(2):43-64.

[23]武娟妮,石磊.工业园区氮代谢———以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为例.生态学报,2010,30(22):6208-6217.

[24]戴铁军,陆钟武.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2):1168-1173.

[25]刘毅,陈吉宁.中国磷循环系统的物质流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6,26(2):238-242.

[26]徐一剑,张天柱,石磊,陈吉宁.贵阳市物质流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12):1688-1691,1699-1699.

[27]于术桐,黄贤金.区域系统物质代谢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12-221.

[28]黄和平,毕军.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资源科学,2006,28(6):20-27.

[29]Jan Kovanda.Incorporation of recycling flows into 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and analysis :a case study for the Czech Republic.Re-

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4,92:78-84.

[30]Kotani K ,Masunaga 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hlorine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glass (LCDG )based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Jour-

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12,112:304-308.[31]高昂,张道宏.基于时间维度的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3-17.

[32]李虹,田生,理明佳.物质流指标下的工业经济解耦问题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32-139.

[33]孙晓梅,崔兆杰,朱丽,刘雷.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24-128.

[34]吴开亚,刘晓薇,张浩.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安徽省环境载荷及其减量化研究.资源科学,2011,33(4):789-795.

[35]刘伟,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田文鑫.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与能流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1,26(8):1435-

1445.

[3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

[37]钟若愚.中国资源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7):28-33.

[38]陈敏鹏,郭宝玲,刘昱,夏旭,陈吉宁.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5,35(20):6891-6900.

[39]石垚,杨建新,刘晶茹,陈波,王如松.基于MFA 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代谢研究方法探析.生态学报,2010,30(1):228-237.[40]赵卉卉,王远,谷学明,王义琛,周婧,孙友胜.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生态学

报,

2012,32(7):2025-2032.[41]Huang S L ,Lee C L ,Chen C W.Socioeconomic metabolism in Taiwan :emergy synthesis versus material flow analysis.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6,48(2):166-196.

[42]Kovanda J ,Weinzettel J ,Hak T.Analysis of regional material flows :the case of the Czech Republic.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

2009,53(5):243-254.

[43]李慧明,王军锋.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经济纵横,2006,(2):24-26.

[44]朱坦,王天天.资源型城市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发展,2012,12(5):9-12.

[45]李慧明,王军锋,左晓利,朱红伟等著.内外均衡,一体循环—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43722期齐宇等: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和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表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三一、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 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2.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采用的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各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杂质对照品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或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对于杂质检查,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考察各成分包括杂质之间能否得到分离。 在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或降解产物的试样进行测定,与另一个经验证了的方法或药典方法比较结果。也可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或氧化的方法进行加速破坏,以研究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对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的影响。含量测定方法应比对两种方法的结果,杂质检査应比对检出的杂质个数,必要时可采用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峰纯度检查。 一二、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论文资料|国际金融论文|财经论文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 基本思路:1.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2.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3.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4.中国金融创新的"瓶颈"5.中国金融创新的优势 6.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一.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 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有一个定义,虽然学界对此也有些争论,但基本上是衍生于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加五个字更好,即:金融家的活动,是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这一表述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家,他们是金融活动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维护者。同时,这一表述指明金融创新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这一表述,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 (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从创新理论来看,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推进理论;(2)货币促成理论;(3)财富增长理论;(4)约束诱导理论;(5)制度改革理论;(6)规避管制理论;(7)交易成本理论。 从这些理论本生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各种理论确实能说明一定时间和空间跨度金融金融创新背后的生成机理,但都偏重于某个侧面。事实上,每一种创新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时空各种因素的所起作用又有差异,这一点我们从金融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 金融创新的宏观分析 1.60年代的避管性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创新目的创新者50年代末外币掉期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58年欧洲债券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1959年欧洲美元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60年代初银团贷款分散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出口信用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可转换债券转嫁风险美国自动转帐突破管制英国1960年可赎回债券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负债管理创造信用英国60年代末混合帐户突破管制英国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转嫁风险英国60年代末复费廷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创造风险2.70年代转嫁风险的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转嫁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特别提款权(SDR)创造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住宅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转嫁美国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新技术运用美国1972年外汇期货转嫁汇率风险美国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突破管制美国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突破管制美国1973年外汇远期 转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转嫁利率风险美国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转嫁通胀风险美国1975年利率期货转嫁利率风险美国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突破管制美国自动转帐服务(ATS)突破管制美国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国际银行机构资本适宜度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美国 3.80年代防范风险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探讨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探讨 摘要: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形态决定着金属的性能,准确分析金属材料 的化学成分对鉴别材料性能及用途起着重要作用。利用传统化学法进行成分分析 存在着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的缺点,本文主要介绍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滴定分析法等常见分析方法在金属材料化 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并对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金属材料;成分分析;重要性;方法 引言 金属材料涉及领域广泛,大类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特种材 料等,在航空航天、现代机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属材料的发展对 国家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对其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行业发展的要求,各种复杂的金属材料应运而生,同时,金属材料分析方法也随之不断发展,从传统方法到现今多种多样的分析技术,通 过对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内部构造,方便金属材料 的设计研发。 一、金属材料成分分析的重要性 1、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成因有深入的了解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可以帮助了解金属材料表征特性的成因,并且能够在大量 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发现金属特性的规律,为以后设计研发更加复杂的金属材料提 供理论依据。金属材料性能从微观上有五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金属晶 粒的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以及形状。由于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上的原子结构、 晶体结构以及原子间的结合键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宏观上表现为金属材料性能的 差异。 2、为金属材料加工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对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之后,能够更好地了解分析金属的成分组成 和基本特性,充分了解其性质,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和工作经验确定合适的材料加 工方法,来保证金属材料性能表达的最大化,达到事倍功半的金属制造效果。所 以说,金属材料成分分析能够帮助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3、为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 为了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在完成金属材料加工之后,对 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同时,还能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组织缺陷进行消除。然而,热处理的方式及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需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要根据金属材 料的成分来确定热处理方法和设备。 4、保证金属材料应用的安全和经济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有利于金属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达到人们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能够合理搭配金属的组成成分,降低金属制造成本,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 1、分光光度法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的传统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Lambert(朗伯)-Beer(比尔)定律,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 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的 检测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中国金融大变革

中国金融大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时 * 西方国家经济仍飘摇动荡,中国政府则着眼于在未来3-5 年内推动改革全面加速 * 利率市场化推进有望加快,债券市场规模将增加一倍... * ... 人民币在五年内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提要 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预计明年年初上台的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表中将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推进的速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这一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有助于少走弯路。 从银行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等)投资需求。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其为问题。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要解决这一错配,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在推出了市政债及高收益债试点之外,企业债发行提速。给定未来十年总计约20-30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化基建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十二五规划将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15%的目标,预期市政债及企业债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扩大一倍。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探索贡献我国GDP的65%、就业的80%以及税收50%的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效率将做出有益探索。 利率市场化 央行今年6、7月份连续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所加速。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有所深化。鉴于非国有部门占投资比重已近60%。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时机成熟,也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意义重大。

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3T16:19:24.9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龙球刘慧[导读] 摘要:文章以某核电工程为例,分析研究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100840) 摘要:文章以某核电工程为例,分析研究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包括:一是核岛土建,二是核岛安装,三是单系统调试,四是联合调试。其中,核岛土建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是:一是厂房主体施工,二是预应力张拉,三是重点区域的移交,四是关键接口的移交。核岛安装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为:一是冷态调试,二是单系统调试,三是联合调试。 关键词: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不同的核电工程特点不同,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建设核电工程时可以合理的借鉴和参考其他核电工程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提高核电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核电工程建设成本。 1核电工程核岛土建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1.1核电工程土建主体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土建工程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是:一是厂房主体建设,二是预应力拉张工程。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建工程安装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一是房间的移交,二是土建接口的移交。对此,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对厂房主体进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接口的移交进行控制,特别是在土建工程安装初期,移交工作量非常大。厂房主体是土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厂房主体的施工阶段有:一是负挖,二是地质检查,三是防水层施工,四是筏基施工,五是贯穿件安装,六是底板安装,七是混凝土施工,八是内部结构施工,九是环吊安装,十一是穹顶预制,十二是穹顶吊装,十三是预应力张拉工程。 其中,环吊支架安装已经成为环吊轨道安装的基础,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安装。预应力工程建设对于贯穿件的安装进度影响较大,也属于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 1.2土建房间移交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土建房间移交建设已经成为土建接口安装的关键体现,以文章某市核电工程为例,该核电工程有土建房间1700个,在土建房间移交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核岛安装的顺利开展,这也是核电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定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计划,加大土建房间移交建设力度。 1.3土建安装接口的移交 土建安装接口对于整个核电工程建设都有着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核清洁也是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之一。核清洁在调试后,关键集中在土建厂房,在核清洁过程中,同时可以展开以下工作:一是核岛安装前的检查工作,二是核岛保温安装,三是阻尼器的安装,四是安全壳打压试验。核清洁需要大概60天的时间,时间相对较短,但是现场协调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安装人员谨慎对待,保证整个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核清洁是开展安全壳打压试验的前提和基础。 2核电工程核岛安装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2.1核岛安装工程量的分析 文章某核电工程内部设置有12个机电安装包,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借鉴了法国机电安装包的安装模式,主要以“点”为安装计算单位,每个点值都代表了工人一小时的安装量。核岛安装包括:一是辅助管道安装,二是电气设备安装。其中,辅助管道安装量占核岛安装工程量的45%,电气设备安装量占核岛安装工程量的35%。对此,辅助管道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都是核电安装中需要谨慎对待的。在辅助管道安装完成之前还需要设置633个回路检查和实验工作,这也是辅助管道安装的关键内容。无论是辅助管道安装还是电气设备安装对于安装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建设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安装技术,并保证安装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2.2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分析 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核岛安装工程量,二是土建房间移交特性,三是联合调试系统实际需求,四是土建房间系统的分布情况。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包括:一是回路蒸汽系统,二是轨道安装,三是环吊安装试验,四是主回路设置,五是水管线安装,六是区管道安装,七是常规岛安装,八是发生器安装,九是试验。核岛安装过程中需要涉及以下几个系统:一是反应堆厂房吊装系统,二是冷却剂系统,三是核回路冲洗系统,四是余热排除系统。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和土建工程进度控制路径紧密相联,其中,环吊移交是进度控制关键路径中最为关键的,环吊安装又是穹顶安装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核电安装的另一个进度控制路径为:一是设备冷却系统的安装,二是泵房安装,三是混凝土管道安装,四是设备管道安装。这一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所涉及到的系统有:一是消防水生产系统,二是水泵房通风系统,三是机电房通风系统,四是设备冷却水系统,五是盐水分配系统,六是通风系统,七是注射系统。 核岛调试也是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核岛调试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系统调试,二是系统联调。调试人员要先调试单系统,然后再进行系统联调,顺序不能改变。不同的系统功能和特性不同,对调试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结语: 不同的核电工程特点不同,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对厂房主体进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接口的移交进行控制。环吊支架安装已经成为环吊轨道安装的基础,预应力工程建设对于贯穿件的安装进度影响较大,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安装。在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定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计划,土建安装接口对于整个核电工程建设都有着较大影响。核清洁也是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之一,核清洁需要大概60天的时间,时间相对较短。辅助管道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都是核电安装中需要谨慎对待的,无论是辅助管道安装还是电气设备安装对于安装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建设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安装技术。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和土建工程进度控制路径紧密相联,环吊安装又是穹顶安装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难度相对较大。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鑫. 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充电站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陈山根. 华能石岛湾高温堆示范电站进度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概览】 ⑴本单元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中:身边的化学物质一金属与金属矿物、 物质 的化学变化一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 式计算。 ⑵本单元主要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防蚀、回收与利用等内容呈现学习情景和素材, 强调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获取信息。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 ⑶本单元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系统研究和认识金属及合金的性质、 冶炼、金属保护和用 途的内容。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 式等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 在 此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内容,既能使学生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又能让学生进 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 厂 (物理性质 r * 与酸反应 》 置换反应 9硫酸铜反应/金属活动顺序 “性能 电 「用途 t 金属的锈蚀的条件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 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部分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 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现象。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 石中将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 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 金属的重要性。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了 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⑵通过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 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的密切关系。 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 能力。 ⑶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 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 【重点、难点扫描 】 【知识结构透视】 【单元目标聚焦】

变迁路径分析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分析与民营经济融资困难我国渐进性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剧变的情况下,由财政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迅速变迁为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为了替代财政注资国企的功能,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具有严重的所有制偏好,加上与民营经济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制度供给约束处于弱小状态,使得目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极不相称,大部分金融资源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领域,民营经济陷入融资困境,整个金融体制变迁由于结构性的缺陷而陷入事实上的路径依赖,形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制度锁定状态,因此需要相关的制度创新来矫正其路径偏差。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质 制度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社会中个人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涉及到社会、政治与经济行为。制度变迁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所作的边际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某一特定时期某一制度出现了不均衡。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C·诺思对制度变迁做了大量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所谓路径依赖即指在制度变迁中由于自增强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了某一条路径,它向既定方面发展的动力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路径依赖会产生两种情况: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的循环,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路径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制度陷阱而不能自拔。路径依赖的扭转,往往要借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或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矫正路径偏差。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整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是不言而喻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第一,初始的体制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成本,沿着原来的体制变化路径和观念的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现存体制中既得利益的利益集团,他们对这种制度(或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变革,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有体制更有效率;第三,作为第一行动集团的政府,由于实现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政府主体的行为目标和偏好结构倾向于政治支持最大化,作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会因为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而陷入低效锁定状态。因此,根据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针对由于初始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影响,对于由于前期改革不规范,改革措施不彻底而出现的路径偏差,要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消除低效制度路径依赖的自增强机制,

金属材料检验

分享]金属材料的检验 金属材料属于冶金产品,从事金属材料生产、订货、运输、使用、保管和检验必须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冶金产品标准。对从事金属材料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标准的有关内容。 我国冶金产品使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代号为"国标"GB"")、部标(冶金工业部标准"YB"、一机部标准"JB"等、)企业标准三级。 (一)包装检验 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形状、尺寸、精度、防腐而定。 1.散装:即无包装、揩锭、块(不怕腐蚀、不贵重)、大型钢材(大型钢、厚钢板、钢轨)、生铁等。 2.成捆:指尺寸较小、腐蚀对使用影响不大,如中小型钢、管钢、线材、薄板等。 3.成箱(桶):指防腐蚀、小、薄产品,如马口铁、硅钢片、镁锭等。 4.成轴:指线、钢丝绳、钢绞线等。 对捆箱、轴包装产品应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二)标志检验 标志是区别材料的材质、规格的标志,主要说明供方名称、牌号、检验批号、规格、尺寸、级别、净重等。标志有; 5.涂色:在金属材料的端面,端部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主要用于钢材、生铁、有色原料等。 6.打印:在金属材料规定的部位(端面、端部)打钢印或喷漆的方法,说明材料的牌号、规格、标准号等。主要用于中厚板、型材、有色材等。 7.挂牌:成捆、成箱、成轴等金属材料在外面挂牌说明其牌号、尺寸、重量、标准号、供方等。 金属材料的标志检验时要认真辨认,在运输、保管等过程中要妥善保护。 (三)规格尺寸的检验 规格尺寸指金属材料主要部位(长、宽、厚、直径等)的公称尺寸。 8.公称尺寸(名义尺寸):是人们在生产中想得到的理想尺寸,但它与实际尺寸有一定差距。 9.尺寸偏差: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值叫尺寸偏差。大于公称尺寸叫正偏差,小于公称尺寸叫负偏差。在标准规定范围之内叫允许偏差,超过范围叫尺寸超差,超差属于不合格品。

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的路径思考

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的路径思 考 论文导读: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不同经营模式。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盲点和低效率。改革现行的监管体制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功能型监管与传统的分业监管有着根本的不同。关键词:金融监管,混业经营,监管体制,功能型监管 一、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现实的两难选择 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不同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开经营,它们的核心业务不同,互不交叉,它们的机构也分开设立、互不隶属,相互独立。混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在传统业务基础上还经营其他金融业务,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这一体制适应了当时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始相互渗透,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多,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不断发生,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盲点和低效率,极易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风险的聚集。监管必须与监管的对象相适应,面对变化了的监管环境和对象,改革现行的监管体制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对混业经营在我国发展现状的优劣势分析 按现行的有关法规,我国目前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体制,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人为割断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联系。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混业经营趋势明朗并加强,美国、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其金融体制;在国内,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分业经营政策也出现了适度调整和放松。 尽管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我国的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的混业经营一直在扩大,已经存在像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控股多个金融机构的金融集团,以及在境内外控股或设立投资银行和上市银行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集团,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同时跨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业务等。例如,中国光大集团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并且控股申银万国证券、组建中加合资寿险公司。“光大模式”其实就是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综合体,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集团主体协调下的混业经营的格局;中信集团出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和管理境内外中信公司所辖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期货经纪公司、中信资产管理公司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中信资本市场控股公司、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等;平安保险业同时立足四大主业,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