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十三五规划

学校十三五规划

迎泽区校尉营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草案)

迎泽区校尉营小学校

序言

在太原市教委、迎泽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并确立了与学校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以德为先健康治校”这一办学思想。五年来,我们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为基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构建“思想型现代名校”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础稳固扎实得到社会公认,办学质量上乘,社团建设彰显,“行健教育”特色得到青睐,科技、体育、艺术等项目特色进一步发展,部分工作已走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太原市文明单位连续保持,区域内百姓对学校的满意率和高期望值继续攀升。为了使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更具科学性、前瞻性,特制定校尉营小学2016—2020新五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十二五”期间我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础,走出了一条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行健教育”的学校特色。

(一)高屋建瓴,整体规划,形成“行健教育”学校特色办学思路。

太原市迎泽区校尉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公元1906年,现位于太原市经济商业繁华地带,是太原市建校最早的一所学校之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占地6564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学生近千名,教职工80名。目前学校是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小学,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太原市精神文明单位、太原市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学校、太原市名教师培养基地校。学校有国家级赛课优秀教师4人、山西省教学能手2人、太原市教学能手7人、迎泽区教学能手4人,山西省优秀班主任5人,太原市优秀班主任15人,太原市十佳教师1人,百优教师4人。

在经历了思考、实践、反思与再实践后,学校“行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也更加植入人心。

(二)依托办学理念,立足学生发展,推行“行健课程”与“品牌社团”并举的学生发展之路,满足学生健康情趣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依托办学理念,让德育成为“行健教育”的基石。

五年来,我们立志培养有“大德”的人,努力搭建德育大讲堂的平台,使“行健自强”精神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从最初的校尉营小学“学生十项良好习惯”到“儿童七礼”,从党员教师为主讲到各学科教师的主动参与,从单纯以语言交流为主到情景剧、军训、等多种形式的创新,从“年度十佳小标兵”

到“儿童七礼月冠军”的评选,从主题性的集会到每周的例会——校会,德育大讲堂涵盖了丰富的道德精华,滋养了学生的心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综合素养。

2、“一生一课表”,“行健”课程自主化。

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标准色:紫色,它是由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红色象征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也就是要依据国家课程设臵全面开展育人工作,蓝色象征海纳百川的教育胸怀,就是要尽可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而这个需求光靠国家课程设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我们借助“行健”课程来做,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国家课程统一划一的教学不足,来满足了个性不一、资质不一、能力倾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来增加课程的丰富度。

通过多样化、可选择的“十行”校本课程熏陶,促进孩子们内心世界变得充实丰盈而有追求,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播下幸福的种子。100%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要上的课程,80%可以坚持上好,我们把这类课程称为“行健课程”。

3、打造品牌社团,成为“行健教育”的载体,为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创造出“条条大道”。

我们认为顺应孩子的天性,学校就要为个性不一、资质不一、能力倾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兴趣和个性发展的活动。我们创设了多元化的学生社团,通过近五年的社团文化营建,我们有了学校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做法:学校形成了“一次招募、二次汇

报、三级管理、四级评价”的相对成熟的社团管理机制和模式。学校由2011年最初的12个社团发展到2015年26个社团。

科学的社团运转模式,使得学校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态势,也涌现出了许多精品社团。

学校管乐团成立于2010年秋,从老师的聘用到学生的坚持,从乐器的配备到演出服的设计,从最初的60余人发展到200余人,如今,他们是学校形象的代表。连续五年参加迎泽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而承担学校每周校会和大型活动的现场演奏,更是让全校同学近距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他们身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梨园春”戏曲社团是年级社团,成立于2012年春,他们活跃在校园舞台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4年,被迎泽区教育局认定为五星级社团。“儿童剧社”自成立以来,剧本均为自创,师生自编自导了《沉香救母》《爱在路上》等优秀的儿童剧目,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2015年,同样被迎泽区教育局认定为五星级社团。。

小记者社团成立于2014年初,短短两年时间,由最初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80人,当年在《太原晚报》投稿发表作品共计88篇,至今累计发表206篇。小记者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弘扬正义,社会责任感与日俱增。

学校社团活动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中国电视师范学院慕名而来为学校拍摄了《让梦想从这里起飞》社团活动管理宣传片,学校社团管理机制和模式成为全国校长培训

资料广泛宣传。原山西省教育学院院长、现山西省教育学会会长陈茂林给予学校高度的评价。我们用我们的努力为学生私人订制,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学校新局面。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形成了“行健之风”的教师队伍,让教师文化成为“行健教育”的源泉,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高度,走实了一条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团队管理,树立合作意识。

秉承我校“崇善、尚智、求进”的教风,五年来,我们打破以往相对独立的“教研组管理模式”,然而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落后的。

在我校的管理理念中,管理,不是约束,而是激动;不是管住人群,而是凝聚人心。在组织结构中,打破了等级的分层管理模式,实施了"团队项目负责制"。全校从校长、书记到教职工,组成8个团队,学校工作始终以团队的形式推进。每个团队在主管的引领下有各自的团队管理理念、奋斗目标,他们努力构建家文化,建立精神共同体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愉快而高效的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正是这样优秀的团队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也推动着学校的改革进程。

(二)立足课堂,推行“三色工程”,让国家课程立体化,提升教师专业内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师的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的培养,我们的教育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学校基于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这一思想,推行“三色工程”,这是我校教

育教学研究的主体框架,即以日省周研月提升为主题的底色工程,以统整教学资源为内容的主色工程,以课堂监测为手段的亮色工程。三色工程,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有效助力并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创新,让国家课程立体化。

1、以“日省周研月提升”创新教研模式

2015年春秋季召开了语数教研团队为主的教研活动观摩及课堂展示现场会,吸引了来自太原市十县区教研骨干观摩,赢得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梁俊峰老师对我校教师的敬畏专业和对学生的爱与责任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原晚报首席记者晚霞以《谁说教科研无关乎师德》进行了专题报道,高度赞扬了我校教研活动:“当老师们牺牲大量休息时间用于教科研,用于思考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时,那是教师对教育情怀的坚守!是最纯洁、最深厚的师德体现!”

2、以“课程统整”为切入点。

我们找到了“课程统整”的突破口。“课程统整”就是在忠实执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的顺序、难度作适当的统筹和必要的整合。让我们的教材、课堂更加适合儿童的学习。确定这样的思路后,学校请进来:请身边的专家为我们培训;走出去,去全国各地学习统整相关理念;学校上下齐参与,寻找在统整理念下,统整教材的方法与途径,以便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3、以“课堂监测”为着力点。

为了克服在研究过程中目标游离或者科研成分不足这一弊端,我们通过一年的时间研制了一套《校尉营小学课堂监测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些就是我们课堂上真实的观测记录:《教师行为观测表》《学生学习行为观测表》《目标达标监测》《教师素养监测》《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观测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课堂监测,提升学生自主导行的学习能力。

(三)立德践行彰显教师风范

教师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然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我校以评选和表彰的形式,带动教师将“尚德”“善行”的内涵沉淀在育人工作中。学校每年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目前已开展到第四届获奖的老师占到了80%。在迎泽区历届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评选中,我校教师均榜上有名。目前,我校有四名教师参加国赛并获奖,省市区教学能手占56%,省市区优秀班主任占到班主任队伍92%。正是在百年老校人文精神的传承下,校尉营教师立德践行,才获得了诸多殊荣。

三、“十二五”期间,校园“德”文化成为“行健教育”的道路,增强“行健教育”发展的宽度,走稳了一条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把学校的百年历史和精神沉淀于校园,并内化成学生生命的张力和意志品格,从而带动百年文化穿越时空,营造行健自强的

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学生发展的精神财富,是校尉营人永久的文化追求。

校园“德”文化是具体符号,它矗立在学校的角角落落。校门8根立柱讲述着学校历史的八次变迁。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百年历史的缩影。校歌由学校老师写词谱曲,完美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每周的校会学生都会唱响校歌。“校园八景”其中一景即“校训石”伫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是“自强不息”的校训。“三风一训一徽一歌”和育人目标及解读全部进入教室,教学楼、办公楼随处可见行健教育的痕迹,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感。

校园“德”文化是空气中的氧气,它弥漫于学校的角角落落。校园文化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文化,因为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情感。努力构建学校文化,硬文化呈现出“校园八景”、通过财政拨款72万元,班班实现70英寸触摸式电子白板、微格教室360度无死角校园监控等,软文化构建教室办公室文化布臵,班级文化展示周、艺术月、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新年音乐会等。每年9月全校的《开学第一课》,我们都要对学校的校训、校徽、育人目标、行健教育特色做全面的解读与介绍,与校园文化讲解社团有机融合,使得学校的“三风一训一徽一歌”及特色教育文化不仅仅是个代名词,而是充盈在学校,真正成为融进学生血液里的强大成长的力量。

四、“十二五”期间秉承“以德为先健康治校”的办学理念,关注学校发展,保持均衡发展的态势,走正了一条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提升品味,在学校创建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学校通过各种创建活动,加大学校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先后通过了太原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山西省学校二级图书室等荣誉。“十二五”期间,区政府下拨专项资金,配备仪器、器材等设施设备5万余件、图书3万余册。高标准、高质量为学校配臵了仪器、器材等教育技术装备。实现1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同时接入城域网,实现“无线校园”建设全覆盖,实现网络微格录播教室、“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师机比达1:1,生机比达10:1。完成数字校园基础建设。

学校发展的五年是学校腾飞的五年,这五年学校坚持密切观测八项指标,坚持每月汇总,每季度呈现,及时整改,2013年学校计算机、图书、专业教师师生比等生均值与我区的区均值都有差距,为了缩小差距,学校努力控生控轨,积极申报教育局加大教育投入,逐渐缩小差距,到2015年八项指标均达到区均值,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五、“十二五”期间,“以德为先健康治校”让师生绽放生命之美,“行健自强”让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一路向上。

教师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然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我校以评选和表彰的形式,带动

教师将“尚德”“善行”的内涵沉淀在育人工作中。学校每年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目前已开展到第四届获奖的老师占到了80%。在迎泽区历届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评选中,我校教师均位居榜首。目前,我校有三名教师参加国赛并获奖,省市区教学能手占56%,省市区优秀班主任占到班主任队伍92%,学校因教师而更具魅力: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示范小学、校长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学校、太原市“三育人”先进单位、太原市校本教研创新成果一等奖、太原市优秀教研组、迎泽区小课题研究报告评选优胜集体、十二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我们一揽入围,此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被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少儿频道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累计达100 余次。学校多次在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进行经验推广交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的参观学习。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各项比赛,屡获佳绩,仅仅2015年就累计获奖达500余人次。正是在百年老校人文精神的传承下,校尉营人行健自强,才获得了诸多殊荣。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太原市“三育人”优秀单位、太原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等。五年中,因学校工作突出,被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少儿频道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累计达100 余次。

学校多次在迎泽区教育局进行经验推广交流,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的参观学习。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区

级的各项比赛,屡获佳绩,仅仅2015年就累计获奖达500余人次。2016年5月校尉营小学被太原市认定为“行健教育”特色学校。

六、“十二五”期间,我们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1)学校发展定位亟待明确。学校虽是一所百年老校,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如何立足实际,找准传承与发展的方向,与时俱进,明确学校定位,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升华的问题。

(2)学校建设滞后制约学校发展。学校地处太原市柳巷改造片区,校舍陈旧,教学空间严重不足,硬件发展缓慢,无法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3)校园文化发展缺乏全校师生共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创造力滞后。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4)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题。从目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来看,一方面,由于退休年龄层的制约,使得一批有资格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优秀教师无法申报,使得这些教师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和上升的机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阻力。第二方面,教师年龄层较大,平均年龄45岁,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

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5)“行健教育”特色刚刚形成,还有很大空间函待挖掘,使这一特色进一步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方向。

第二部分:“十三五”校尉营小学学校发展总体战略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地处于太原市经济、文化的老城区,历经百年的老校,迫切需要有文化遗产和人文积淀的教育为我校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支撑,科学筹划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瓶颈,增强教育领域的贡献能力,提高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并践行区教育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

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

三、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传承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传承百年老校积淀的精神内涵,高扬改革这面旗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

(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

(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总体发展目标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对外扩大学校的横向联系外向交流,对内推进内涵发展,以构建“精致型、优质型、特色型”品牌学校为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型”的现代教师,努力培养“智慧型、开拓型、创新型”的新型学生,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

五、办学理念

校尉营小学小学办学已超过百年,其办学成效、办学思想,其管理模式、校风学风在迎泽区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许多经验、许多模式的先进性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我校提炼理念立足在“承传”上,在不断创新上,以更高的视野上去考虑学校发展,成就更高事业。

理念的提炼参照学校的发展史与学校文化:校尉营小学已有110年的历史,在太原市教育史上地位崇高;名师与名校友极多;学校文化底蕴深厚,除了“自强不息”的校训外,至今校园存下百年古槐依然绿意盎然,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今天已成为我校传

统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年来所有校尉营小学的师生都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成长,缘深根深,不可分割。

因此我们提出这样的办学理念:以德为先健康治校的办学理念。

强调“以德为先健康治校”作为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古人以为对于“士”,品德最为重要。德,即为人的修养与品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当今选人用人之道,是我们的育人之根,而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健康的情趣更是我们的育人之本。

在“以德为先健康治校”的理念牵引下,校尉营师生将不懈的奋斗,大胆创新,依托这一理念,走“内涵提高谋发展特色强效创一流”的发展之路,力争实现由百年老校向思想型现代名校跨越的终极目标。

(四)学校愿景: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

(五)发展之路:传承行健自强,变迁创新特色

(六)办学特色:行健教育

具体时间表

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达一流

第三部分、具体目标、任务及其实施策略

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创“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支持,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原有校舍基础上,通过改扩建,新增部分校舍,支出占到50%,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二是改建供水管网、配齐安保设备,增设16-32个高清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无盲区、午疏漏。三是增添资源投入20%,如新增5000册以上图书等。四是继续增加投入10%,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改善制约学校发展的环境因素。

二、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塑“德行兼备”的教师队伍。

(1)通过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和各级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平台,培养3至5名省、市、区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通过区级招录教师,学校新进年轻教师8-10名,改善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现状。

(3)拓宽省内外教育交流空间。加强与全国名校合作交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品牌,开放资源共享平台。到2020年,与先进教育强校携手合作,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4)加强“行健之师”师德师风建设。

建立健全“校尉营”“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师德之星”师德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评优选先、晋升职称的首要内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树立积极向上、爱岗敬业

“行健之师”新形象。通过师德教育活动、学校管理激励机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教师敬岗爱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表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满意度达到98%以上。

(5)打造积极向上的专业化行健教师队伍

教师培训校本化

①打造精品教研组,依托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学年一次评优选先;

②创新教师业务交流方式方法,构建教师博客至少1个、网络群聊至少8个、至少3-5个青年社团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

③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互联网+模式,新型学习模式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灵活学习新方式,至少建立一个云平台。

教师发展多元化

①每学期至少一次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技能、基本素质等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②促进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使各学科都有优秀的专业人才;

③打造一支学校专家型教师队伍,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学校骨干团队;

教育科研优质化

①完善教育科研操作程序和奖励办法,设立教育科研优秀项目奖,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②引导教师自觉地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高通过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为研究型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且在培训经费、资源使用、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三、精细化管理逐步做到精致化,为“行健教育”保驾护航。

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增强管理实效。坚持依法治校,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从精细化管理开始,逐步实现精致化管理,创建成为省级“平安学校”“无烟学校”,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走“行健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积极开展“早读午练乐悠扬”活动,让校园有朗朗的读书声、挥洒的翰墨香、悠扬的丝竹曲。在校内培养一批有爱好更能形成特长的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特长形成率达到50%以上,努力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五、全力推进德育“六化”工作,促“行健自强”的行健学子。

全面落实养成教育精细化、班主任管理职级化、班会课程化、学生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自主化、心育规范化和家校互助化的德育“六化”工作,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重点推进:

(1)家校互助化工作,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环境,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效能,每年开设家长课堂次数不少于4次。

(2)加强学生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联合校尉营社区、长风剧场、文赢公园等,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每年公益活动次数不少于4次,提升道德实践水平。

(3)养成教育精细化工作,挖掘行健学子核心素养,开展争创“行健学子”系列活动,每年2次行健学子的评选奖励活动。提升学生道德核心素养。

六、课程改革工程——建设适合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学质量体系。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改革为重点,开展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专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个性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有专家将学习划分为1.0、2.0、3.0时代,1.0时代指的是传统的面对面学习,其特征是以课、课程为基本教学形式,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主张建立宽基础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

2.0时代的学习是指将传统的课和课程搬到网上,通过网络课程进行教学。如现在流行的微课、慕课、网络公开课等,也就是在线教育。其基本逻辑还是参照传统的课程体系的,但也强调学习者主体地位,主张帮助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

3.0时代的学习指的是个性化在线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特征是以个人的兴趣、需要为中心,通过搜索、连通、选择、零存整取等学习策略,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其目的并非建立以课程和学科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而是建立以“我”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蛛网式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创新。

我们拟课程学习在1.0的基础上,实现学校2.0学习体系,实现教育亲民化、教学服务多元化、课程体系化、并积极向3.0的学习私人定制化靠近,落实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2)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3)坚持稳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准备,树立课程改革引领意识;进一步增加选修课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到40%,正式出版校本教材至少5本,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行健“e+校园”。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融合创新,推进“e+校园”建设。优化信息化应用与服务环境,加强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