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目录序 (1)

一、草创期 (1)

二、成长期 (2)

三、成熟期 (3)

四、新时期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6)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李波)

“六书”理论形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六书”理论正式创立的标志。从那以后,“六书”理论就成为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个基础理论,同时也是核心理论之一,甚至还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六书学”。纵观“六书”理论的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分为草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新时期四个时期。本文就“六书”理论研究的历史分期、各个时期独特的学术成就以及“六书”理论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归纳概括,理清脉络,并加以系统分析和科学评价。

为了论述的方便和清晰,本文对“六书”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面、四个时期:第一个层面是传统“六书”理论研究的层面,这一层面贯穿了草创期、成长期和新时期三个时期;第二个层面是从现代语言学视角研究的层面,其中既有传统性质的因素,又更多地蕴含着现代语言学因素,主要是指新时期。

一、草创期

“六书”理论的草创期可以追溯到周代,贯穿春秋战国和两汉,直至南唐。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的诞生标志着草创期的结束。这一时期,就其研究的总体趋势和特性而言,始终没有摆脱传统“六书”的性质,一直是在“六书”理论的影响下研究和探讨汉字的构形问题,或者说这个层面对于“六书”的研究,其基本精神是继承式的、阐发式的、修正式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许慎的拘囿。

“六书”名称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①由此可知“六书”作为“六艺”中的一门学科,最初是用来教育公卿士大夫子弟的。至于“六书”的具体名称,《周礼》并没有明确说明。

有关“六书”具体名称的确定大概到汉代时期才产生的。具体来说,汉代主要有三人对“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排列顺序做了界定。郑玄注引郑众《周礼解诂》谓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指出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次第。班固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②。郑众和班固虽然说明了“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次第,然而却没有对“六书”作解释,更没有运用“六书”的原理去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许慎师从贾逵“受古学”,作《说文解字》.他在该书的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许慎不仅提出“六书”的名称,而且对“六书”的内容做了具体阐释:“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③。三家对“六书”的名称和次第都不相同。于是唐代张参《五经文字叙》用“六书”,名称依许慎,次第依班固,即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以后徐锴《说文系传》、郑樵《通志·六书略》,一直到近代朱宗莱《六书释例》等都均沿用张参说。“六书”的这种排列次序反映出汉字产生和孳乳的一般规律。

①《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1版第24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10月第1版第18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页.

“六书”的概念经过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加以具体解说,并举出例字,从此建立起汉字的造字和用字规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慎之后,有不少学者对许说加以阐释,不断推动“六书”理论趋于成熟。可以说,《说文解字》不仅完成了对“六书”作为“理论”的创立,而且开启了对“六书”理论之作为文字学构形理论的长达近两千年的研究。但是许慎对“六书”的定义,每书只用八个字概括,过于简单,不免带来界说的含混,使得后世理解各异,争议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六书”分汉字为六类,类与类之间有时不易划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后来对“六书”理论理解的差异和观点的分歧。

二、成长期

“六书”理论经过汉代学者草创之后一直就颇有争议,对于这一理论,有人推崇,有人摒弃,有人信之为法宝,有人则不以为然。从汉代以来,“六书”理论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它要想走进新的发展阶段就必须有所突破、有所革新。南唐人徐锴是打破陈规的第一人。从“六书”理论的研究史上来看,徐锴是承前启后的,他与其兄徐铉被称为“大小徐”。他们不仅为研究“六书”奠定了基础,而且徐锴还首开阐发“六书”之风,并创“凡六书为三耦也”之说。之后,王安石著《字说》,尽管一概以会意说字,但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对“六书”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从徐锴首开创新之风,这一风气便一发不可收拾。如果用更为开放和宽阔的视角去考察这个时期,更为有价值的还是这个时期的研究者们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对汉字结构理论的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研究勇气,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创新性或者是富有启迪意义的成果,更为可贵的是留下了这种为探索真理而毫无畏惧的勇气与精神。

“六书”的成长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概括和认识:首先表现在研究“六书”的学者队伍上,也就是说研究“六书”的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据《汉文典》所载,当时仅研究转注者就有20多人。其次是著述卷帙浩繁,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成果,例如杨慎提出的六书之“经纬说”,前承徐锴“六书为三耦”之余绪,后启戴震“四体二用”之新说,是对东汉“六书”“造字之本”之性质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著作,大多受郑樵《六书略》的影响而纷纷以“六书”命名。择其要者言之,有宋代郑樵《六书略》、倪公武《六书本义》、周伯琦《六书正讹》、何中《六书纲领》、杜本《六书通编》、倪镗《六书类释》、明代赵谦《六书本义》、朱谋玮《六书本原》、涂观《六书音义》、杨慎《六书索隐》、吴元满《六书正义》、《六书总要》、《六书溯源直音》、杨慎《六书索引》等;有的虽不以“六书”命名,但其内容也是以“六书”为核心,例如元代周伯琦《说文字原》、明代王应电《同文备考》、赵宧光《说文长笺》和《子母原》等。由此可见,宋元明时期形成了以“六书”为核心的“六书学”,确立了“六书”在文字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从而为清朝“六书学”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成长期最突出的贡献表现在对“六书”的分类上。这一时期对“六书”的分类始于南唐的徐锴。他的《说文解字系传》系统地整理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以新的视角对“六书”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六书三耦说”。他指出:大凡六书之中,象形指事相类,象形实而指事虚。形声会意相类,形声实而会意虚;转注则形事之别。然立字之始类于形声,而训释之义与假借为对。假借则一字数用,如行(茎)、行(杏)、行(杭)、行(沆);转注则一义数文,借如老者,直训老耳,分注则为耆、为耋、为耄、为寿焉。凡六书为三耦也。④

而后宋代郑樵《六书略》对六书的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指出:“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文、字俱也。象形指事一也,象形别出为指事;谐声转注一也,谐声别出为转注。二母为会意,一子一母为谐声。六书也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⑤在此,郑樵把六书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即象形字和指事字;一类是字,即会意字、谐声字和转注字;一类是统括文和字,即假借字。这实际上是

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2页.

⑤郑樵.通志略·六书略·六书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2页.

把假借单列出来,把假借看成是对文字的运用。

明代杨慎则把“六书”分为“经”和“纬”。他在《六书索隐》中说:“六书,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象声居其四。假借者,借此四者也;转注者,注此四者也。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杨慎的“六书经纬说”使得“四体二用说”呼之欲出。吴元满《六书总要·六书总论》继承了赵谦《六书本义纲领·六书总论》中“象形,文之纯。指事,文之加也。会意谐声,字也。谐声,字之纯。会意,字之变也。假借转注,则文字之俱也”的观点并且加以改造:“象形,文之纯。指事,文之加也。会意,字之纯。谐声,字之变也。假借转注,则字之用也。”又在《谐声指南·引》中指出:“六书形事意声,四者为体,假借转注,二者为用。”这样,“四体二用”说就明确提出来了。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六书”的分类逐渐明确,并且逐步趋于合理化。

三、成熟期

“六书”理论经历了宋元明时期的迅速成长,到了清代更为完善,表现出繁盛的研究景象。宋元明时代的“六书”理论动摇了《说文解字》的传统地位,在学术界一直倍受重视,但是清代人在围剿宋元明时代的六书理论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郑樵等人的新观点,于是清代学者开启了对“六书”理论研究的自觉之道。自顾炎武开始,就把语言文字、声韵训诂当作治学的重要工具。乾嘉时期,以江声、钱大昕、汪中等为代表的吴派学者,以戴震、孔广森、段玉裁、王念孙等为代表的皖派学者,都继承和发扬了“朴学”传统,共同形成了“乾嘉学派”。他们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和校勘学为基础来研究《说文解字》,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怀疑精神,所以清代“六书学”达到极盛,名家辈出,成果丰硕。

清代的“六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六书”理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许慎“六书”研究成果的继承和阐发。此外,还有对宋元明时期那些试图跳出许慎“六书”藩篱的继承和阐发。这些研究具有集大成的性质。

二是“六书”性质研究的突破。继杨慎“经纬说”之后,戴震对“六书”进行了“体”、“用”的分类,提出了“四体二用”说。他认为,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者,书之体止此矣”,转注、假借“所以用文字者”,为“字之用”。

三是继承者与反对者的相继而出。这里应当强调的是,继承者与反对者不是我们经常所谓的一般概念上的对立的“守旧”与“革新”,而应当将其看成由于其研究角度与方法的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果。据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所附之统计,整个清代,研究《说文解字》并有著作传世的有200余人,其较著名者也有50余家。

四是“右文说”研究的新发展。清代学者发明的“以声为义”、“因声求义”、“声近义通”等训诂方法都是在宋代“右文说”的启发下做出的,其对语源学的研究更是提供了重要门径。“右文说”在清代的突出研究者是戴震、段玉裁、江沅和朱骏声。其基本线索是由戴震提出了设想,段玉裁的弟子、戴震的再传弟子江沅有所传扬,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引用和分析解说了大量的右文材料,再到真正成功地按戴震要求写成专书的朱骏声,书名《说文通训定声》。经过上述大家的研究探索,“右文说”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学理论体系。

五是转注研究的成果辉煌。戴震创为“互训说”,其弟子段玉裁力倡其说“转注犹言互训也”⑥。王筠也指出:“故转互为注,遂为转注之律令矣。”赞成这种说法的还有黄式三、张度、胡琨等。朱骏声创立“词义引伸说”,认为转注是“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也就是词义引申。江声创立“立部属字说”。许宗彦、孔广居、张行孚、陈澧等学者均从之,并谓“此真转注之的解也”。“立部属字说”与“互训说”不仅在清代二分天下,今亦有从其说者。转注研究绵延到晚近,章太炎曾创立“音转说”,也成为一个很有特色的主要派别。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页.

四、新时期

“新时期”是指从民国直至当今的一段时期。之所以称为新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对“六书”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新的特征:一是受到了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和冲击,接受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影响;二是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思想活跃,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三是有着多种研究角度和多种研究方位,可谓别开生面,生机勃勃;四是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具有自己的特点,专家众多、著作丰硕、观点新颖。

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六书”的研究。仍有认为“六书”为“造字之本”的,如章太炎及其弟子黄侃、马叙伦、吕思勉等;有延续“四体二用”说的,如王力、蒋善国等;还有对其进行现代文字学意义上的研究,并当做教学条例、识字方法研究的。参与研究的有老一代的文字学大家,也有新出的文字学者。他们的见解新颖独到,对现代文字学理论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对“六书”各“书”的研究。关于对“六书”的分类,除了“四体二用”说之外,还有将“六书”分为“形系”和“声系”或“尚形”和“尚声”的。其中,“形系”或“尚形”包括象形、指事和会意;“声系”或“尚声”包括形声、转注和假借。对“声系”的研究,百家争鸣,观点各异。例如对形声字的研究,有形声字及其性质和作用方面的;有结构方面的;有形符声符功能方面的;还有来源和产生途径方面的。转注的研究,对“何为转注”解释特别多,还有对转注产生的方法、结果、范围等等的研究。假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假借和引申的分合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焦点在于由引申和由借字表音引起的一字多义现象的区分上。因而,学者们对于假借之论,既有维护许慎之说者,又有持假借为用字之法和持假借、通假二者兼容之说者。然而,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与古之学者相比,更加深入和广阔,呈现一种新的特色。这是因为就语言现象的语义引申和文字现象的无本字借字表音说,是应该进行区分的,这可能也正是学者们研究假借的出发点。

三是对“六书”的新分类。这是一种试图比较彻底地否定“六书”的研究。唐兰第一个打破旧说,他在1934年写成的《古文字学导论》和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字学》中都谈到“三书说”,他的“三书”包括象形、象意、形声。他说:“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类,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⑦唐兰以科学的文字学理论,重新审视中国文字,提出象形、象意、形声,以代表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汉字的结构分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继唐兰之后,刘又辛、陈梦家同时提出新的“三书说”,即象形、假借、形声。陈梦家先生在他的《殷墟卜辞综述》的“文字”章中提出自己的新“三书说”。他认为,假借字应列为汉字的基本类型之一,同时他又把象形与象意合并称为“象形”。因此,陈梦家先生的“三书”包括象形、假借、形声。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认识到了字与词之间的密切关系,划出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假借阶段。假借是文字的基本类型之一,是与语言联系的重要环节。

在唐、陈两家“三书说”的基础上,裘锡圭也提出了自己新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认为陈氏的“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只是应该把“象形”改为“表意”。他把汉字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表意字分为抽象字、象物字、指事字、象物字式的象事字、会意字和变体字六类。(《文字学概论》)而后林沄在《古文字研究简论》一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构形理论,他认为“文字是有形的符号,语词则以一定的音表示一定的意义,文字记录语词,以一定的形来代表和区别一定的音和义”。⑧从这个观点来看,文字符号和语词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即“(一)以形表义(表义字),(二)以形记音(记音字),(三)兼及音义(形声字)”。

随后,詹鄞鑫先生在他的《汉字说略》中提出了新六书说:象形、指事、象事、会意、形声和变体。

⑦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78页.

⑧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C].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第14页.

汉字从古至今经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形的多次演变,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象形字已不再象形,失去象形这一根本的基础,一些指事、会意和形声也非指事、会意和形声了,并且出现了许多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的符号,现在的学者称之为记号。如“鸡”字中的“又”就是一个记号,它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现代学者苏培成认为:“现代汉字从内部结构说,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构成的。这三类字符搭配使用,构成了现代汉字六种结构。为了和传统六书相联系,我们叫做现代汉字的新六书。”他的新六书是: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

对于现代汉字的构成,王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首先肯定了《说文解字》中“六书”理论的科学价值,认为“六书”中的前四书是传统分析和描绘字形的条例,“前四书用以分析《说文》小篆的形体,绝大部分是适合的”。“汉字本体的研究必须以形为中心,而且必须在个体考证的基础上探讨其总体规律”。“汉字构件的结构功能有四类:表形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和标示功能”。⑨根据构件的这四种功能,她将汉字的构形模式分为十一种:全功能零合成字、标形合成字、标义合成字、会形合成字、形义合成字、会义合成字、无音综合合成字、标音合成字、形音合成字、义音合成字和有音综合合成字,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十一种构型模式理论”⑩。

“三书说”是研究汉字构造的一项重大突破。裘锡圭的新“三书说”,王宁的十一种“构形模式”等,都是关于汉字构形问题的最新理论,是对传统“六书”的改造与创新。

小结

经过对“六书”理论的历史分期以及各个时期有关“六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以使人们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线索,但面对如此众多的研究理论,人们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六书”?“六书”理论究竟有何魅力吸引如此众多学者对此孜孜不倦?

笔者认为只有明确汉字的性质及其形成原因,才能更好揭示“六书”的真谛。汉字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符号之一,它是广大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世界各国所使用的文字多种多样,但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词的声音,它和语言结合得比较紧密,只要掌握了字母的读音和拼写规则,就可以见形知音,听音知义,例如英语就是这种性质的文字。表意文字的形体直接表示出一定的意义,例如汉字,它的每一个符号,通常所表示的是汉语的词或语素。但是,无论是代表语言中的词或语素,还是代表比语素更小的单位,这些符号都同汉语中的意义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不直接同语音发生联系。因此,从性质上说,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

至于“六书”的产生和研究,古人并不是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再造字;而是在汉字大量产生,相当成熟之后,人们才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归纳,逐步得出“六书”的结论。所以说“六书”不是创造汉字之本,而汉字却是“六书”之本。造字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到小篆,各个时期所用的造字方法绝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六书”作为汉字构造和使用的条例,既指出了汉字的结构规律,也包括了汉字孳乳和应用的法则,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而对文字学研究作出了不朽的理论贡献。另外,“六书”的原则对于识读古文字,整理汉字,创制新字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所以,直到今天,“六书”仍有其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六书”理论的建立,是古文字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书”理论的前四书对当时的汉字主体——小篆来说基本上是适合的,而且也可以运用到小篆以前的甲骨文和以后的隶书、楷书中的大部分汉字,并且经受住了一千多年的考验,这充分说明了此四书的合理性,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六书”也有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前四书与转注、假借后二书的性质不同,不能放在同

⑨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⑩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8页—68页.

一个认识平面上。许慎把不同的层次结构当成一个层次来讲,把造字方法、结构类型、用字方法都摆到了一个平面上,在实际分析造字方法时,只用了“四种”,并没有“转注”和“假借”。这样把两类不同性质的东西并列在一起,在分类方法上就缺乏科学性。因此,后人进一步把“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两大类,也是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的。

第二、许慎对“六书”的定义,用字简约,带来界说的含混,使得后世理解产生分歧,如转注,历来争议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六书”分汉字为六类,类与类之间有时不易划分。郑樵《通志?六书略》提出“兼类说”,认为一个汉字结构,可以兼跨两类,想弥合《说文解字》定义的模糊而带来的认识和理解上的矛盾,但兼类说本身并不合理,容易引起混乱。段玉裁一方面说指事是象形,一方面又说,两书不容混淆,彼此矛盾,颇感分类之难。王筠分指事为正例一,变例八,还是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在给汉字具体分类时,更是因人的认识不同而各说不一。如“齐”,一般认为是象形,而会意也似有道理,王筠却又认为是指事。根本原因是分类的原则标准显得含混。

第三、“六书”理论主要是依据篆文建立起来的,而小篆的形体与汉字造字之初的形体相差很远,小篆已经开始符号化,图画性大大减弱,象形、指事、会意已经有许多看不出本来面目,因此并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可以说,“六书”理论是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国璀璨辉煌的古代文化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因此,加强对“六书”理论的研究和阐发,对汉字学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极其深远的意义。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六书”理论毕竟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其中也必然有着诸多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丰富,但总体上是以之为宗的,因而对其中所关注的非正确因素难以剔除,对确有新见的正确因素得不到充分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仅以“六书”来作为学习古文字的指导,就可能困难重重,甚至会步入死胡同,因此我们要以“六书”理论做指导,不受其具体构形模式的影响和约束以开展汉字构形系统的构建。如此而论,我们在对“六书”理论的研究中,就有了辨别真伪、去伪存真的任务,将其不合汉字构形实际的祛除出去,将符合汉字构形实际的纳入其中,以求“六书”理论的研究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正本清源。

参考文献:

[1]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韩伟.试论宋元明时期的六书研究[J].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报,1999.7.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詹鄞鑫.汉字说略[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权变领导理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 Fred Luthans.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 [J]. Business Horizons, Jun 1973, 16(3):67-73. M. Bennett. Testing Management Theories Culturall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7, (62):578~581 Paul R. Lawrence & Jay W. Lorsch.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7, Jun, 1-47. 常改. 浅谈:领导理论的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09,05:127. 陈寒松,张文玺. 权变管理在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演进[J]. 山东社会科学,2010,09:105-108. 陈亮,王保平. 试论四维度领导行为权变理论模型的建立——以过渡型社会为背景[J]. 生产力研究,2006,06:237-239. 郭宇立. 领导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9:47-48. 胡剑影,蒋勤峰,赵兰琪. 国外领导理论研究评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93-96. 姜凌燕. 领导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演变[J]. 领导科学,2009,26:22-24. 李随成,樊相宇.领导理论的新进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02:60-63. 潘旭明. 领导理论的演进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49-55. 苏若葵.关于权变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理论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市场,2008,39:104-105. 孙利虎.从近代西方领导理论视角剖析领导行为[J].生产力研究,2012,11:166-168. 唐宗清. 权变领导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模式及对校长工作的启示[J]. 教育评论,2001,06:46-48. 王沛. 当代领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6-92. 许欢,彭忠益. 试论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5:87-90. 阎德民,王西昆. 权变领导理论评介[J]. 领导科学,1988,06:19-21. 郑晓明.领导权变理论述评[J].应用心理学,1990,01:19-24. 周世建.论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J].理论学刊,1989,05:27-32. 朱昌远.权变领导论[J].领导科学,1988,03:28-3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10-29 字体设置:[大中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摘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正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指引下的多样纷呈的教学模式已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软件开发紧密结合。同时也应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其发展进程依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认识论立场上如何处理好建构与反映、个体性与社会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将是实现其理论超越的根本问题。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在其指导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纠正和消除。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产生的哲学根源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177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放在一起。(任友群,2002)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康德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无需推测它,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而已。康德在他的理性批判哲学中,分别从认识领域、实践领域等不同角度建构个体主体性思想。康德哲学达到了西方哲学的巅峰,他本人也被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心理学根源 毋庸置疑,除了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外,心理学自身的理论和流派演进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田严明等,2010)在这一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在心理学中影响颇深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强调主体心理机能的形成,其理论可以说是一次内化说或一次内化的个人建构过程。但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个体不可能自发协调心理机能,而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尽管皮亚杰的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仍不失为认知研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有关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构成了一个时代”,(田严明等,2010)皮亚杰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着名管理思想-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参考Word)

弗里蒙特·卡斯特: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都授。 他是西方管理学中所谓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权变理论”思想对管理学理论的发燕尾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思想概述】 弗里蒙特·卡斯特这位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权变理论。他认为,企业管理首先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来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而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计划时也要跟着变化,以适应经营善的客观事实,这就叫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卡斯特的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科学、技术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等。 【背景故事】 弗里蒙特·卡斯特,196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1944年加入美国海军,1946年获圣何塞州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同年任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讲师。1956年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61年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79年为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于1970年出版,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后一再再版发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思想精要】 组织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卡斯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巨大的成就是为了达到其他成就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及其有效的“管理”。所谓组织,就是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工作或协作一个系统,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并且如果没有组织存在,经济结构就无从建立,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组织作为一个人的集合,怎样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呢,这需要管理。所谓管理,指的是协调组织中各子系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求得组织与环境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最大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增长、人员的日益多样化、政府作用的增强,当代组织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了解个人与组织的行为。 系统管理理论 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从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子系统,其本身又由多个理小的子系统所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结构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所组织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系统论。 系统可分为开放的系统和封闭的系统两种。开放的系统是指系统在本身决策时充分考虑外在的环境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封闭的系统是指系统在决策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不予考虑。这两种系统适应的是不同的条件,并无好坏之分。在外在环境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或根本没有时,就可以用封闭系统的决策方法来制定计划。 卡斯特认为,在组织内部,可以分为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下面分别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几个系统: 1、目标和价值子系统。它包括管理者的人个动机、群体观念、群体信仰、思想方法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系统,起到指导其他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功能。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的目标又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组织的价值观则来源于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18464320.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权变理论

一、概念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Contingency Theory)又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二、权变理论发展综述 权变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

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权变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理论,更不如说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更不如说它是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Vygotsky主张,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 内化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邹琼X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摘要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整合有关理论,解决文化争议,采取主位研究策略,提高实证研究的效度。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文化理论模型 幸福最初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柏拉图时期[1]。随着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幸福的研究相继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广泛的兴趣。但是,对幸福感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还是要归功于心理学[2],尤其是在新世纪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自20世界50年代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历了现象描述、因素探索和理论建模这两个阶段。近年来,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进入了第三阶段,研究者开始采用各种整合方法开展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并已有了许多研究成果[2]。相比较而言,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还比较贫乏,许多研究者正在致力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 1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特殊性和理论模型 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领域中,幸福的实现方式和心理机制是人类所共有的,还是不同文化所特有的,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是普遍争议的问题[3]。从西方现有的四个文化模型的基本假设来看,这些模型各执一端,无法兼顾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若要兼顾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者就必须同时考虑幸福感的四个文化水平: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文化内的共性和差异。 在跨文化情境下研究主观幸福感无法回避文化相对性的问题:如果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其国民就会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考虑和评价其所在社会的成功和价值[4]。显然,Markus和Kitayama(1994)的文化常模模型(cultural norm model)是重视幸福感的文化差异的文化相对论模型。这个模型也一直是西方许多幸福感的跨文化实证研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这个模型将文化内群体成员心理体验的相似性绝对化了,没有注意到文化内的变量,因而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批评[5]。Oishi等人(1999)提出的目标调节模型进一步考虑到了同一文化内部个体目标不同所导致的幸福感差异[6]。Eid 和Diener(2001)采用多文化潜在类型分析法(multicultur e la2 tent class analysis)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台湾被试的情感体验规范后发现,同一个文化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规范。文化内的差异可以由跨文化心理学的两个概念得到解释: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以他人为中心的区别。个人主义的国家和集体主义的国家都有以自我为中心与以他人为中心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个人主义的国家中所占的比例大,以他人为中心的人在集体主义的国家中所占的比例大。二是严格文化与宽容文化的区别。严格文化要求每一个人服从情感体验的某些规范,而宽容文化则没有严格的情感体验规范,能够容忍更多的情感体验规范偏离[7]。 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是指幸福感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自我决定理论和多维模型都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并试图验证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的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普遍的基础性的三个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实现途径和表达方式[8]。多维模型则认为幸福感的心理机能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感控制和自主,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生活满意感有关[9]。显然,自我决定理论同时考虑到了幸福感的文化共性和特性。 主观幸福感的实现既有文化共性也有文化特殊性的假设是合理的。但是这也为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识别这两类文化变量以及这两类变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类的需要。一旦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很快乐,他们就有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然而,如果无止尽的愿望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会影响主观幸福感,那么简单地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将不能保证人们普遍的主观幸福感[3]。 2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旨在探索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差异。Inglehar t等人(2000)和Veenhoven等人(1993)对生活满意感的跨国研究显示[3],国家之间的平均主观幸福感存在着稳定的差异。此外,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间幸福感的差异也得到了研究证实。 2.1.1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 Diener和Lucas(2000)认为有许多因素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10]。 国家财富和个人收入。Diener等人(1995)发现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与这些国家的财富有显著的相关[11]。Diener等人(2002)的后续研究全面验证了财富、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2]:¥国家财富和该国平均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之间有高相关。|在贫困的国家,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更强;在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 X通讯作者:邹琼,女。E-mai l:zouq-761231@https://www.doczj.com/doc/bb18464320.html, 632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28(3):632-633

管理学课程论文要求

管理学课程论文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选题参考 一、管理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组织管理实践的具体问题,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检测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文章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论文格式规范,字数3000左右。 3、论文上交时间为第16周。 4、论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二、论文成绩评估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密切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见,选题科学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4、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80-89分)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较好地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选题科学且较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 4.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联系企业管理工作实际,观点正确,选题一般,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语句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具有一定的原始资料,但不够全面,加工整理也较差。 (四)及格(60-69分) 1、在理论观点上没有原则性错误,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