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3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习目标:明确实验规则,培养实验安全意识。
新课导入:回顾氧气的制备方法探讨:①哪些仪器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哪些需要垫石棉网,为什么?②药品的取用原则: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不能用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固体只需。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要放入内。
③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给固体加热——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形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引起试管破裂;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给液体加热——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酒精灯的使用:a.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添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否则:),不能少于1/3。
(否则:)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许用另一支酒精灯去对火(否则:)。
d.用灯帽盖灭火焰,不允许用嘴吹。
(否则:)⑤氧气收集完之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
⑥试管口为什么要放棉花团?(防止)。
一、实验操作规程(一)遵守实验室规则(见后面阅读材料)(二)了解安全措施1. 认识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见课本P4)2.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时注意事项(见后面阅读材料)(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阅读后面材料填空)(四)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后面阅读材料)一、实验室规则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坐,不准大声喧哗,不得乱扔纸屑、杂物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2.实验课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3.学生实验前要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弄清实验步骤;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化学安全知识与注意事项近年来,化学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促进化学安全意识的提升,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并遵守相应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1. 密封储存:化学品应密封储存,避免挥发、泄漏和遭受外界污染。
2. 分类储存:根据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危险等级,将化学品分类储存,避免相互混合产生反应。
3. 防火防爆: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存放在防火、防爆的场所,并远离热源和明火。
4. 安全标识:化学品容器上应标注明确的安全标识和危险标志,以便快速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化学品的使用与操作1. 个人防护: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口罩等,保护自身安全。
2. 通风环境:化学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规范操作:遵循化学品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严禁超量使用、随意混合和不当操作。
4.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化学品应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警示措施1. 紧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安全淋浴器、急救箱等紧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2. 安全装置:实验室内应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排气系统、紧急停电装置等安全设施,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
3. 禁止行为:实验室内禁止吃喝、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为,严禁未经允许私自进入实验室。
4. 急救措施:实验室内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常见的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救助。
四、应急处置与意外事故预防1. 预案制定:单位和个人应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做好事故预防和处理的准备工作。
2.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化学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各个环节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险品的防控意识。
3. 危险品运输: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应选用专用运输工具,遵守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运输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涉及到各种化学品和实验设备。
由于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重点之一。
1.了解化学品性质:在实验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性等。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2.阅读安全数据表(SDS):每种化学品都应该有相应的安全数据表,其中包含了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和安全操作指南。
在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SDS,并按照其中的建议进行操作。
3.化学品存储:化学品应该按照其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存储,避免混合和交叉污染。
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应该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标明警示标志。
三、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1.实验室规则: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禁止吸烟、饮食和携带易燃物品等。
同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
2.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避免进行危险的实验操作,如直接接触化学品、闻气味、品尝化学品等。
3.实验设备使用: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工作时,需要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实验室场地安全、操作安全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一、实验室场地安全1. 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合理布局,保证实验室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和隔离性。
各种试剂、化学品等应有专门存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化学反应。
2. 安全标志齐全:实验室内应设置标示明显的警示牌、安全标志和应急救援设施。
如瓶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区等应明确标示,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3. 电气设备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线、插座等设备没有漏电、短路等情况。
禁止在实验室中乱拉乱接电线,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
4. 火灾防护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具,并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必须使用电炉、热板等安全的取暖工具。
5. 防护设施完备:实验室内应有台上、台下换气系统和排风机,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实验台面上应设置安全屏风,做到操作隔离。
二、操作安全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查看实验记录、阅读实验方法、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等。
了解实验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镜、手套和口罩等。
根据实验情况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熟练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尝试不熟悉的实验方法,以免引发危险。
4. 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正确选择、存放和处理化学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造成危险。
在使用有毒、易燃、腐蚀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戴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化学品以及实验室设备的使用。
因此,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要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安全地进行实验。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实验室中的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有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了解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如如何正确使用吸气滤器、如何正确倒出液体等。
再者,需要使用适当的实验室设备。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许多实验室设备,如加热器、加热板、热水浴等。
这些设备需要正确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程。
需要正确使用实验室的通风设备。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许多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会释放出有害气体。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能够正确地使用,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会产生许多废弃物,如化学品容器、试管、滤纸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正确地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废弃物。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程、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适当的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程、实验室的通风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只有做好这些安全措施,才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第01讲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绪论不穿凉鞋、高跟鞋、拖鞋、裙子、短裤。
扎起头发,不佩戴长的下垂的饰品。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信息卡):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8部分→16部分MSDS:①化学品及企业标识②成分组成信息③危险性概述④急救措施⑤消防措施⑥泄漏应急处理⑦操作处置与储存⑧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⑨理化特性⑩稳定性与反应性⑪毒理学资料⑫生态学资料⑬废弃处置⑭运输信息⑮法规信息⑯其他信息第02讲公共实验室安全和不良实验习惯通风橱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检查电源、给排水、气体等各种开关和管路是否正常;②打开照明设备,检查视光源及柜体内部是否正常;打开抽风机,听运转是否正常(在低端悬挂A4纸,正常工作→吸进);③检查流量显示器;④挡风玻璃在规定高度下使用(有效运行、防护屏障);⑤使用时每2h进行10min的补风,超过5h开窗,避免室内出现负压;⑥不把设备和药品放在靠近通风橱后面隔板的齿缝开度处和前边缘处;⑦工作时不突然移动挡风玻璃,要缓慢、轻移操作;⑧保持罩框清洁,不在窗框、罩框上放物品;⑨头禁止伸入,禁止橱内存放或实验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排插和电线放入,禁止存放大量试剂,有喷溅则切断电源;⑩禁做国家禁止排放的有机物质和高氯化合物混合实验(当心氯酸);⑪关机前,抽风机应持续运转几分钟,排除废气;用后擦干净柜内外,关闭开关和挡风玻璃。
干燥箱使用注意事项:①外壳接地;②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过长;③不能用无防爆能力的干燥箱烘易燃易爆品;④隔板物质不能过于拥挤或过重;⑤物品过湿时开大排气窗和鼓风;⑥物品不能放在下方散热板上;⑦玻璃仪器温度降低才能取出;⑧使用中不能常开关门(保持温度)。
第03讲化学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隐形眼镜不可在实验时戴。
近视眼镜不可替代防护眼镜。
口罩:①不挥发的颗粒物,且不含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防尘口罩(普通防尘口罩——防护较大颗粒灰尘;超细纤维材料的防尘口罩——防护较大颗粒灰尘和各种有毒有害气溶胶);②较低浓度有害蒸汽、气体以及有害气溶胶(甲醇、石油醚、丙酮):防毒口罩;③较高浓度有害蒸汽、气体(三氯甲烷):防毒面具(也可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1.1 安全用电常识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
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不同电流强度时的人体反应电流强度/mA 1~10 10~25 25~100 100以上人体反应麻木感肌肉强烈收缩呼吸困难心脏心室纤维性颤甚至停止呼吸动,死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
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教程思考题答案第1章绪论1、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答:(1)实验室人员密集,空间拥挤,活动频繁、工作时间长,注意力不够集中,使实验室活动存在一定风险;(2)实验室存放物品种类多,其中有易燃液体、氧化性物质、毒害品,感染性物品等危险化学品;(3)实验室有大量电气设备,涉及强激光、高温、辐射、磁场、高压的等险因素、极易引发安全事故;2、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实验室人员作为实验室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具有一定责任意识、安全知识和应变技能,才能消除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或者在意外发生后能够合理应对,化险为夷。
3、谈谈你对安全教育的认识。
第2章消防安全1、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发热(或发炎)现象;燃烧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温度)2、根据燃烧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以及燃烧现象,燃烧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闪燃、阴燃、自燃和着火四种类型3、燃烧产物对人的危害有哪些?答:烟气:烧伤、窒息和吸入气体中毒,高温烟气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衰竭,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引起死亡;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疏散和火灾的救援,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有毒气体引起人体麻醉、窒息,甚至导致死亡;有些不完全燃烧产物还会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而发生爆炸,火灾蔓延。
4、什么是爆炸?爆炸可分为几类?答:爆炸是物质在外界因素激发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大量气体,发生剧烈体积变化的一种现象,即物质迅速地发生反应,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和发出声响,或气体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的现象。
分类:物理爆炸、核爆炸、化学爆炸。
5、什么是爆炸极限?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哪些?答: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测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实验室安全知识试题(化学类)化学类安全题1、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标准答案:错误)2、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用铁丝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压过高而造成管子脱落。
(标准答案:错误)3、可以用烘箱干燥有爆炸危险性的物质。
(标准答案:错误)4、金属锂、钠、钾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保存,尤其不能与水直接接触。
(标准答案:正确)5、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
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标准答案正确)6、在实验室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
(标准答案:错误)7、对于化学试剂或未知物,允许直接用鼻子嗅气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气体来嗅觉。
(标准答案:错误)8、在实验室内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
9、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往浓硫酸里倒,而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均匀。
(标准答案:正确)10、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要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标准答案:正确)11、对于无机酸类废液,实验室可以收集后进行如下处理: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标准答案:正确)12、对于氢氧化钠、氨水等废液可以进行如下处理: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标准答案:正确)13、对于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实验室可以先进行如下处理:控制酸度0.3mol/L[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
(标准答案:正确)14、对于含氰废液可以进行处理: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根氧化分解。
CN根含量高时,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标准答案:正确)15、对于含氟废液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16、可以将氯气与氨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标准答案:错误)17、可以将氢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