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3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习目标:明确实验规则,培养实验安全意识。
新课导入:回顾氧气的制备方法探讨:①哪些仪器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哪些需要垫石棉网,为什么?②药品的取用原则: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不能用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固体只需。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要放入内。
③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给固体加热——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形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引起试管破裂;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给液体加热——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酒精灯的使用:a.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添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否则:),不能少于1/3。
(否则:)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许用另一支酒精灯去对火(否则:)。
d.用灯帽盖灭火焰,不允许用嘴吹。
(否则:)⑤氧气收集完之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
⑥试管口为什么要放棉花团?(防止)。
一、实验操作规程(一)遵守实验室规则(见后面阅读材料)(二)了解安全措施1. 认识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见课本P4)2.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时注意事项(见后面阅读材料)(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阅读后面材料填空)(四)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后面阅读材料)一、实验室规则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坐,不准大声喧哗,不得乱扔纸屑、杂物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2.实验课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3.学生实验前要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弄清实验步骤;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化学安全知识与注意事项近年来,化学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促进化学安全意识的提升,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并遵守相应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1. 密封储存:化学品应密封储存,避免挥发、泄漏和遭受外界污染。
2. 分类储存:根据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危险等级,将化学品分类储存,避免相互混合产生反应。
3. 防火防爆: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存放在防火、防爆的场所,并远离热源和明火。
4. 安全标识:化学品容器上应标注明确的安全标识和危险标志,以便快速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化学品的使用与操作1. 个人防护: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口罩等,保护自身安全。
2. 通风环境:化学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规范操作:遵循化学品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严禁超量使用、随意混合和不当操作。
4.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化学品应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警示措施1. 紧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安全淋浴器、急救箱等紧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2. 安全装置:实验室内应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排气系统、紧急停电装置等安全设施,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
3. 禁止行为:实验室内禁止吃喝、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为,严禁未经允许私自进入实验室。
4. 急救措施:实验室内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常见的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救助。
四、应急处置与意外事故预防1. 预案制定:单位和个人应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做好事故预防和处理的准备工作。
2.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化学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各个环节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险品的防控意识。
3. 危险品运输: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应选用专用运输工具,遵守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运输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涉及到各种化学品和实验设备。
由于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重点之一。
1.了解化学品性质:在实验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性等。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2.阅读安全数据表(SDS):每种化学品都应该有相应的安全数据表,其中包含了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和安全操作指南。
在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SDS,并按照其中的建议进行操作。
3.化学品存储:化学品应该按照其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存储,避免混合和交叉污染。
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应该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标明警示标志。
三、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1.实验室规则: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禁止吸烟、饮食和携带易燃物品等。
同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
2.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避免进行危险的实验操作,如直接接触化学品、闻气味、品尝化学品等。
3.实验设备使用: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工作时,需要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实验室场地安全、操作安全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一、实验室场地安全1. 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合理布局,保证实验室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和隔离性。
各种试剂、化学品等应有专门存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化学反应。
2. 安全标志齐全:实验室内应设置标示明显的警示牌、安全标志和应急救援设施。
如瓶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区等应明确标示,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3. 电气设备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线、插座等设备没有漏电、短路等情况。
禁止在实验室中乱拉乱接电线,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
4. 火灾防护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具,并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必须使用电炉、热板等安全的取暖工具。
5. 防护设施完备:实验室内应有台上、台下换气系统和排风机,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实验台面上应设置安全屏风,做到操作隔离。
二、操作安全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查看实验记录、阅读实验方法、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等。
了解实验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镜、手套和口罩等。
根据实验情况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熟练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尝试不熟悉的实验方法,以免引发危险。
4. 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正确选择、存放和处理化学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造成危险。
在使用有毒、易燃、腐蚀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戴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