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专员主要工作内容及流程说明

培训专员主要工作内容及流程说明

培训专员主要工作内容及流程说明
培训专员主要工作内容及流程说明

培训专员主要工作内容及流程说明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1.培训需求调查:

a.每年12月上旬,向各部门主管发出<<各单位训练需求调查表>> ,在12月底收回上述表单;

需求调査表.DOC

b.为达成公司的经营计划,找出我们的差距是什么;

c.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进行调查,使需求更加准确。

2计划制定:

a.根据上述方式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考虑到全员参与、培训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目的性和时间

性等因素进行筛选,制定员工教育训练计划在<<()年度员工教育训练计划>>(FM-QMI047-05)初稿及

费用预算;

b.初稿向各单位发出,征求各主管意见后修改;

c.征得有关主管同意后,上报上级主管审阅,最后管理中心主管核准;

d.向全厂员工公布。

二、培训计划实施、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及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计划实施

a.把年度员工训练计划以月份为单位进行分解落实,及不定期的培训需求,编制成《( )月份教育训练时程表》(FM-QMI047-06);

b.在编制时程表的同时,选择好讲师,备好教材(可以让讲师自备教材并且备好课) ,准备好培训室及有关的设备、教具,原则上提前一天发通知给参训人员,根据计划进行教学。

c.根据教学要求,对学员进行考试,对讲师进行评估。试卷原则上由讲师提供和批阅。对讲师的评估随

机调查至少三人,下发《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FM-QMI047-06);

d.培训结束后,把培训结果填入培训档案中去;把《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结果填入《讲师授课档案》;

e.每月中下旬,抽取上个月培训的重要课程进行评估,评估记录于《培训效果评估表》,评估方法详见《培训效果评估规则》.

三、教材的编制、搜集及管理:

1.教材的来源:

a.外训收集的教材;

b.讲师自编的教材;

c.前人留下、企业的重要资料及主管等提供的教材;

d.网上下载的资料等

2.教材的分类:

a.知识类:为提高受训者相关业务知识,加深对本职工作的理解,以利于职责的更好发挥或管理能力、

素质和相关理念的提升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如管理知识、QCC IS09000相关知识、英语等,用K表示;

b.态度类:为改善对工作的理解和投入,以及对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认识和看法而应该接受的培训课程。如:沟

通的技巧,团队精神等课程,用A 表示;

c.技能类:为改善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开设的课程。如公司各项程

序文件、品管手法和特定岗位培训等课程,用S表示.

3.教材的编码:为方便人力资源部对所有课程的掌控,各种课程依照课程类别采用单个英文字母和双位阿拉伯数

字组

合编码,中间以“-”联结。知识类课程以K开头,如ISO9000相关知识的课程编码为K-05 ;技能类课程以S 开头,如焊锡技能培训为S-01 ;观念类课程以A开头,如《沟通技巧》为A-03。

为了标识为系列课程,可以在该课程的编码后缀流水码:-1 、-2 、以次类推。

4.管理方式:

a.建立***教材库;

b.重点教材,培训频率高的教材,配备培训大纲;

c.合格的教材,编入***教材库管理;

d.保持用最新的版本,淘汰过时或没有使用价值的教材。

四、内部讲师的任用,评估和管理

1.内部讲师的任用条件

对授课的内容具有专业知识及能力;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具有两年以上的实务工作经验;曾在外界担任过相关课程讲师。

2.内部讲师的评估:

参照2.1.a和b款

3.内部讲师的管理

a.建立《内部讲师档案》,以考察其的资格及特长;

b.建立《内部师授课档案》,以监督授课效果,以备调用.

4.教学课时费用统计和发放

a. 根据当月的《教育训练时程表》和《培训签到表》,记录在《( )月培训课时费用统计》管审

,经上级主批后,再经各领款人签名,复印一份后自留,经财务批后取款,下发给每个讲师。

五、外训管理

1.培训需求调查及外训培训计划的制定:

同第一款

2.外训实施

a.根据外训计划或不定期的外训需求,联系外训机构,评估外训机构的师资、价格及置信度等等;

b.选择合适的人员,填写《外训申请表》(FM-QMI047-09),经审批后执行;

C.外训结束后,在一周内填写《员工外训间意见调查表》(FM-QMI047-10)

3.建立外训机构档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