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

主讲: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来文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 Science )这个词的本义为“学问”、“知识”。

在我国,形成科学这个概念并有科学这个名词迟于西方,大致是在十六世纪以后。当时我国学者把它翻译成为“格物致知”。所谓“格物”,就是要以“物”为本,要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所谓“致知”,是指人们可以获得知识。

然而,科学究竟是怎么样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给科学下一个定义,到现在,这种努力还在继续。

可是,大家发现每一个定义都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渐渐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下定义的,不下定义的比下定义的往往更好。于是,大家倾向于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科学,去说科学到底应包含哪些本质特征,而不是直接去定义什么是科学。

这种难以定义科学的状况,正好说明科学的博大和无限生机。当一个事情能够非常精确严密地被定义的时候,大概它也就没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内容了。所以,难以准确定义科学是一件绝好的事情。

由于对科学的定义至今未达成共识,故常常使一线的科学教师感到困惑。为了便于科学教师理解科学,并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特征,一些科学家和教育家将自然科学分为四个维度。若从这四个维度来认识科学,将有助于科学教师在备课、授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去体现科学的本质,把握科学课的特征。

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是: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思维心理活动的过程:感知、认同、内化、应用循环)

当然,自然科学还会有其他的维度,但有了这四个主要维度,便能够帮助科学教师去分析科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和实践活动等内容是否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1、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接受、加工、存储和输出信息以指导人的行为的活动过程。

思维方式则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

科学思维方式则是人对客体的一种理性的反映、认知,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方法和程序,是思维运作的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惯性的认识规范。

科学思维是科学智力活动的核心。科学智力活动主要包括观察、实验、记忆、思维、注意、想象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

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均离不开思维,不论是科学问题的提出、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测量、科学模型的抽象、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的建立,还是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离不开思维。

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极其复杂的,故具体的科学思维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就整个自然科学发展来看,科学思维主要遵循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立论解释的程序。

科学家对自然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所具有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激励着他们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科学工作中许多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解释,都是人大脑的思维活动。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人的大脑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语言、书写、计算、顺序、判断、推理等。右脑是形象的优势半球,具有形象思维功能,主要负责韵律、节奏、音乐、图画、想象、幻想等。

右脑思维常以灵感、直觉、顿悟的方式出现。右脑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起着突破性的认识作用。

现代脑科学研究还发现,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右半球。可是大多数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较多使用的是左脑,使左脑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左右脑功能差异示意图

目前科学教育界有一大部分人认为:

“三位一体”------完整的“科学”定义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的成果

如何给小学生“科学”定义?

请各位老师设计教学环节

参考:

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科学家——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引发思考)——看图片,你是否有下面的经历?——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那样的……)

讲科学家的故事

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提示:)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说说科学是什么。

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视觉停留)——英国人杰特的研究——电影的原理

二、科学的本质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Lederman)对各界学者的调查结果为:

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科学是逻辑推断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科学思想的相对性和历史性

1人类对自然界的漫长的认识过程

2科学研究仪器的精密程度的局限性

3是科学理性区别于其他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独特之处.

科学的实践性

科学认为宇宙万物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或规律运行,因而任何科学研究成果,都应是可重复的并最终接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家必须重视收集数据,以便为自己的理论提供证据.

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多年来有关灵长类的研究中男性科学家往往注重男性的竞争性和社会行为,而不久前参与此领域的女性科学家则认为女性灵长类建立公社的行为更重要.

尽管科学的观察及实验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客观,但是科学家仍需要分析偏见可能的来源并采取措施努力减少可能避免的偏见及其影响.

(实例:《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中的例子)

科学的创造性与理智性

从问题的提出,到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乃至如何解释数据得出结论,科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贯穿科学研究的始终.

科学的概念不能自动地从数据中产生.科学家想象客观世界如何运作并设法为其假说或理论寻求证据.虽然任何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用于提出科学假说或理论,但科学的结论必须符合逻辑推断的原则,最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经费的分配,科学研究的方向及方法的选择,甚至决定对科学解释或结论的取舍.

(公务员?考查题:

立方体的观察与研究

做右图的一个立方体,顶部数字为5,

不允许转动、提起、打开立方体。

列出你的观察报告。

立方体的底面是什么?

得出结论的理由。)

(得到观察报告

推出底面的数字和字母)

科学本质的内容

科学知识的确定性;依靠证据;可重复性;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假说与预测;创造性;科学与提出问题;合作与协作;科学史、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本质的教育价值

1、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从认识论角度看,科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体系;从方法论上看,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从社会学角度上看,科学是一种人类的事业,科学会受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2、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的方法与过程

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走过的艰难历程,进而认识到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业,而是充满挫折、失败、谬误、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科学本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史,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历史,就是科学怀疑的历史,就是科学家不断克服错误、追求真理的历史。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

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欣赏科学事业,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更能激发其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勇气与欲望,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科学本质在标准中

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以及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科学本质(须)在教材中

研读美国的STC教材

编排的科学性

采样的科学性

插图安排的科学性

STC教材的教学单元表

STC教材共24个单元,1年级---6年级均开设了科学课。每个年级有四个单元。这24个单元涉及4个主轴的内容: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

教材每册均按照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和技术设计这样固定的顺序编排单元的,每块内容安排的单元数量均等,都是4个单元,即一个年级每块内容安排一个单元。

STC教材采用的是大单元大主题的划分方法,一册书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学习时间相当于我们的半个学期,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单元,在半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里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学习;

在每个单元里又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课组成。每个部分可以视作是一个小的单元。

每一个部分就是几个阶段的学习周期, 即关注、探索、思考和应用。关注阶段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某个主题知道了些什么、他们还想学些什么。探索阶段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探索一个科学概念或科学现象。如观察、记录、制作、测量。课堂探索通常分小组进行, 两个人或四个人为一组。思考阶段主要是学生们思考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结果,

并把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日记上, 与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应用阶段主要是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中和课程的基他领域。

STC 中的24 个单元非常固定地按这四个阶段设计的。

STC的知识阶梯列表

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梯度

“生态系统”中四个小单元的线形结构

STC教材“生态系统”课文所选素材及过程

四、科学本质在教学中

第一、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它可以通过证实的、证伪的方法来得出结果,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是可检验的。

第二、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

第三,科学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结论也是可改变的

科学本质反映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培养孩子的实证意识;

第二个是学生的思考要符合逻辑;

第三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科学本质教育的基础

科学方法和过程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与操作技能

把观察、推断与预测、分类、测量称为基本科学过程技能

把确认变量、制表作图、假设、实验论证、分析结论称为综合科学过程技能。

由于受“视错觉”、“人的经验”、“当时情绪”等的影响,仍然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观察

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科学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探索客观规律。“求实、各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对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求实就是在观察时说真话,严禁伪造结果和凑数据。

2.选择性原则观察是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要培养学生学会把观察集中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上,筛选掉那些无用或无关的信息。

3.全面性原则观察是从某一个侧面或局部开始进行,要培养学生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观察结果进行综合感知。

4、联系性原则观察者必须注意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有时是质变的关节点,有时是量变过程的部分质变的关节点。它们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的要点,而这些要点常常一闪而过。

5、规范性原则对于观察结果要用规范性的术语、约定的符号、标准的计量单位处理。

推理

是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观察结果做出的主观的理解与解释。推理能导致某种结果。

在推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

1.从一个观察中,能够作出一个以上的推理;

2.辨别哪些是可以支持推理的观察,哪些不是;

3.能利用一些方法验证所作的推理。

推测、预测、推理、假设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

1.推测:即猜想,无明确的依据,随便说的。

2.预测:依据已知的信息资料,推测“大概会变成这样”。根据现在事实推测将来。

3.推理:依据已知的信息资料推测“大概是这样的”。推论事实的实在性、可靠性。

4.假设:依据已知的信息资料,组成一个“规律”。

预测

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理。学生们在已有经验、知识以及对他们正在探究的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做出预测。只有经过持久而仔细的观察、精确的测量后,才能作出准确的预测。如不是根据观察所做的预测,只不过是一个无意义的臆测而已。

预测和推理特点

⒈预测与推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推理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它与儿童已有的科学经验和科学知识有紧密关系又产生新的结论,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是它与观察之间本质的区别。

⒉预测与推理具有发散性观察以客观性为其基础,观察结果或说描述就有一定的专一性。每个学生的科学经验和知识都有差别,推理与预测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观察与预测的结果就具有多重性。

⒊预测与推理是科学探究中思维活动的开始科学研究从科学观察开始,而对客观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则要进行思维加工。推理与预测是思维加工中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揭示事物本质或认识事物联系规律的思维活动的开始。

比较

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间寻找其差异性,或者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其同一性的思维方法。对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1、同一和差异,是在各种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联系。比较就是在这基础上进行的。

2、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比较哪些现象以及对象的哪些方面,都是由科学研究的课题所决定的。

3、比较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所谓能看出“异中之同”,就是要看出表面上有明显差异的事物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谓能看出“同中之异”,就是要能看出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

4、任何比较都不会十全十美。它所作的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

比较的特点

⒈比较的同质性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必须对其同种性质进行比较,或者是对具有同种性质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首先要具有可比性。如果实的比较,要颜色、大小、光滑程度分别进行比较。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的特征进行比较等。

⒉比较的普遍性比较的方法广泛存在于科学学习的全过程。观察的结果、测量的数据、实验的结果以及与之对应的方法,都要进行比较。观察、实验的解释、推理与预测的结论,也都要进行比较。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对科学新的认识也是在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认识的比较中获得的。

分类

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方案对物体或事件进行分组或排序。

分类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就便于寻找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探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提供科学发现的线索。分类还可以使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立体的从属关系,形成反映事物内部规律性联系的科学分类系统,从而推理某些未发现事物的性质,指导科学新发现。

分类技能训练

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首先要遵照分类的规则:

1.必须按同一标准分类,分类根据对象本身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来进行。事物的属性或关系是多方面的,因此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按实践的需要或研

究问题的角度来确定分类标准,但是每一次分类只能按照同一标准,否则就会出现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

2.各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各子项都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就会犯子项不穷尽的错误。

3.必须按层次逐级进行,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分类随着比较的深化而逐级深入。

4.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容。

科学研究中分类方法很多,适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主要有“顺序排列法”和“多级二分法”。

多级二分法是按一定标准每次把事物分成二类.直到不能分为止、更具体

讲,多级二分法要遵循以下规则:

(1)每次按一定标准分成二类,这标准由学生自定。

(2)在选用标准时,最好用“是”或“不是”模式。

(3)每个事物占一个空格也只能占一个空格,直到不能分为止。

识别变量和控制变量

为了找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发现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作用,这就是识别变量;

为了能确切地找出原因,必须确保待测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保持恒定,这就是控制变量。即识别影响和不影响实验的因素以及识别可以操纵和被控制的变量。

发展小学生确认变量能力的要点:

(1)引导学生寻找变量名词。

(2)如果自变量和应变量是可量化的,我们可以做定量观察,如果自变量和应变量不是量化变量,至少可以被划成不同等级。

(3)你能说出什么是自变量、应变量和控制变量?

假设

是人们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领域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作推测性地说明。它既不同于胡思乱想的狂说,又与已被证明的科学理论不同,是尚未证实的具有推测性的认识。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由假说转化而来的。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但也不是随便可以提出的。它要针对问题的核心,寻求一种最佳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途径。科学家在开始科学研究和调查之前,往往要对结果作一个预测。这种预测

不仅是对实验结果的期望,而且在科学研究时,可以更清楚地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更明确研究方向。

从广义上讲,研究者使用的假设有两种——实质性假设和统计假设。实质性假设也叫做研究假设,比如这样的例子:“在小学随着严厉惩罚的方法的增加,学生的科学成绩将下降。”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则可以有这样的假设:“做实验的教学比起局限于讲课、讨论以及解决理论问题的教学方法来,更能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统计假设属于统计学的术语,它是推断性统计,是关于总体测量研究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描述。统计设计常采用定量的术语,例如,“运用方法A教的3年级学生的平均科学成绩好于通过方法B教的成绩”。

假设的特点:

(1)推断与预测的结论基于某一特定的事物或事件,所以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及局部性,而”假设”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所以带有普遍性、科学性与推广性。

(2)推断与预测只是个人的一些主观看法和判断,要不要论证、能不能论证有时并不十分重要。而假设解释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所以必须要论证。这是它与推断/预测之间的一个很大区别。不经过论证的假设在科学上没有多大意义。

(3)假设中一般包括自变量、应变量和控制变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4)假设一般不能被证明,只能被“支持”或“否定”。

(5)假设经过论证被支持以后,经过反复考验最后上升到科学定律或理论,所以我们说假设的论证是科学理论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提出假设的程序一般是:

1.有意义的问题,即可以用科学方法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水是液体、固体还是气体?这一看就知道答案了,故不是我们所指的问题。

2.抓住问题的关键,把问题明确叙述出来。例如,我想买个保温杯,提出的问题是“这杯子好不好?”这样叙述就不明确,应缩小范围,如改为“这杯子能否保温?”这样就明确多了。

3.查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资料或事实。’

4.提出初步的解释、推测或假设。这里要注意选择与问题有关的重要因素,要搞清楚各种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选择可能性最大的假设。这里特别要注意:(1)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假设加以分析与选择;(2)判断各种假设,对提出的问题是否切合;(3)指出所提假设的缺点;(4)

运用智慧提出改进的新假设;(5)设计实验,验证假设;(6)暂时接受此假设或舍弃之,并试验其他假设;(7)对于所接受的假设,作进一步的验证。

6.如有可能,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假设与假说的关系如何?有一句话可以说明:假设经有限个实验验证之后可以发展成为假说,假说就是初步的定义形式。提出假说时要以事实为基础,以已知的科学原理为指导,还必须有可检验性结论和具备严谨简明的结构。

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学生才有可能提出假设?

1.选择的能力。选择一些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可以解释的现象;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资料去检验各种解释正确的可能性;让学生能够从教科书或其他信息来源获取新的观点。

2.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与分析,把复杂的分析为简单的。

3.辨别事实的能力。训练学生有辨别的能力。例如,镁在氯中燃烧,放出强光并残留白光,这是事实。那么,氯是不是可使镁在其中燃烧的“氧气”呢?这就是假设。如果学生能经常这样去辨别,就会逐渐培养出提出假设的能力。

4.辨别资料是否矛盾的能力。收集一些资料,让学生认真阅读思考,让学生辨别其中是否有矛盾。这样,就有可能从矛盾处找到一些有真正意义的问题。

5.判断资料准确性的能力,并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判断,找出“规律性东西”的能力。

6.据观察结果推测原因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提出假设时应注意:

1.假设应该通过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实践中来。对假设有兴趣,并对假设能充分理解。至少学生要对假设有兴趣,并对假设能充分理解。

2.辅导时应充分注意假设适当的程度,一点一点地提示学生,增加其刺激性。

3.教师提出时,应有很多假设供学生参考。

4.实验时,教师可辅助学生讨论的方式,切忌养成学生依赖性,更不要限制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

5.充分正确地证明假设。实验次数要多,或将全班分成数组,同时做实验,即可得到多组实验结果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也为学生自行建立假说提供必要的训练。

收集证据的定义与步骤

首先,要制订出较详细的探究计划,计划中应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计划是一个复杂的技能,需要学生全面考虑。在实践中,计划不是总在探究开展

之前,学生的特点是边做边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不会预先就想到活动的结果,除非这些活动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开始应该提些简单的问题,如“告诉我,你现在将要做什么?”然后才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去做计划。

这里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当一些探究活动只有一次观察机会,有的探究活动里面的错误也不是再重复一遍就能改正的,这种情况下老师指导学生计划这些探究活动是很有用的。

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观测、实验、调查、查阅文献、请教有经验的人、观看影视录像、个案追踪分析和上网等,搜集有价值的证据并如实记录各种观察情况和测量数据。

其次,把收集得到的各种证据进行处理,我们称为转换证据。例如,把得到的数据画成表格、曲线图、条形图、扇形图等。

解释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到收集证据,学生获得了充足的数据和信息资料,进一步的工作就应该运用思维对数据资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对事实进行分析综合,作出解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其实,在假设阶段有时也需要作出有根据的解释。

解释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解释是科学探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和过程,当然我们要求小学生们所作的解释是基于小学生水平的解释,是他们可以理解和表达的一种解释。而模型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的解释所借助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模型、图画、图示、图表等。

解释是指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需要的数据,知道如何去测量;(2)采集有用的数据;(3)建立数据表;(4)给予有效的数据解释。

为了得到一致的解释,我们必须通过测量、搜集资料及进行“公平实验”以获取必要的证据。依据这些有用的证据,在测试及系统地测量变量后,我们就有一定的把握去回答问题或者验证假设。

模型

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建立或选择—种与对象客体相似的模型,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类推到对象客体中去,从而达到认识对象的目的。一般把实际存在的研究对象叫做原型,而把相应的模拟装置叫做模型。模型作为一种抽象——即被构建的真实事物的近似代表。

模型方法一般有三个基本步骤:

一,建立模型——从原型客体过渡到模型,

二,模拟实验——对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三、从模型过渡到客体原型——将模拟实验结果转移到原型上去。

解释与模型技能训练首先学会介绍模型,其次使用模型,再进入建立模型阶段。我们就难度最大的建模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

建模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组织课堂讨论;3、把具体问题化为一般模式;

4、求解模型。

科学本质教育的过程

一、提出科学问题-------科学课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也就是具体的、明确的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

二、科学猜测--------应该是一种科学性的预测,即是学生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符合基本科学逻辑的一种合理的估计,而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瞎猜。

三、制定研究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教师应做必要的指导,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交流修正研究计划-------精心组织研究计划的交流研讨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碰撞,展开真正的“科学辩论”,并为后续研究活动扫清障碍,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五、实验并做好科学记录--------允许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研究方案做适当调整;对实验中操作不规范的小组加强指导,使实验探究排除一些干扰,更加严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培养证据意识。

六、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应充分尊重每一组的实验结果,真正把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数据,学习一些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并从分析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实验,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相互质疑、评价,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把研究推动向前发展。

七、拓展延伸再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让他们带着更多的科学问题出课堂,使科学探究活动得以不断的延续。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科技与文化是不同的概念或者领域,但两者之间关系复杂,而且发展方式显然不同,但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科技由于遵守逻辑准则,其发展是渐进的,从简单到发展,从初级到高级,每个新科技出现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发展而来,尽管常常有科技的突破,但总体上是渐进发展的,如从手工业中发展出机械工业,出现了工业化;而机械如果有了动力,就会有自动化,发展出电力电气化;为了控制电力和电气设备就会出现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等,科技进步很少有跨越式的发展。 而文化则不同,文化发展不仅与科技发展不同步,还会出现跨越式发展,也有停顿时期,甚至后退。如西方文明来源于古埃及和巴比伦,但突破发展在古希腊,从文化的角度,古希腊文化不比现在差多少,但西方进入中世纪的蒙昧神权时期后,其文化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到文艺复兴后才有了新的、突破式的发展。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充满战争和动乱,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发展,2000多年前的百家文化内涵和体系与现在比,未必落后,到一家独尊儒学的汉代以后反而停顿,到唐朝,佛教及西域文化引进才有较大的发展。唐诗的鼎盛,以后千年再也没有超越过。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影响持久的宗教。 伊斯兰教在开创以后的1000年中,一直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当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伊斯兰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精髓翻译成阿拉伯文,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化,当时埃及等伊斯兰教国家就有世界上最早和最好的大学,是当时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以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欧洲寻找古希腊文化精髓时不得不从阿拉伯文中再翻回拉丁文,使中断千年的希腊文明才重新回到欧洲。而19世纪后,随着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与开放的西方国家方式的巨大差异,其文化发展停止,而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大发展,所以,在古代,文化与科技不同,其发展方式是波动式的,起伏巨大,而且与军事实力和统治能力有较大的关系。 到近代和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虽然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模式不同,但两者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科技发展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强大的经济实力必然会扩大文化的影响力。美国经济一百年来一直称霸世界,不仅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而且好莱坞、麦当劳、摇滚乐、牛仔裤看似很低俗等文化因子其影响力吸引着全世界广大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科技与经济紧密相连,而经济更容易影响文化的传承,使当今科技与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再如从语言文化特性和完美程度看,英语并不比拉丁文和中文好,但其已经成为国际上主流语言,这与近现代英美两国科技和经济领先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交流的工具,也不体现科技水平,但用得人多了,就成了公共交流工具,这里主要是有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就科学家个人素质而言,大科学家最终也是哲学家,科学家个人的人文素质不仅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不断涌现的科学家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文化强大的标志,他们必定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所以,科技与文化互为促进是当今世界一大特点,先进的科技水平必然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同样,宽松、包容和自由的文化环境也会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一是作为学科范畴的科学教育,二是作为教学建议改革范畴的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7、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8、区域活动: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

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9、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廊沿、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手机来的非生物,有秩序的布置在上面的场所。 10、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11、教育评价:评判和价值。评判是指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具体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环境及教师、儿童等评价对象作出判断;所谓价值,则是做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说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判断。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家与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相互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 1、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是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 2、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是导入、进行、结束、延伸。 3、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的分类为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和验证探究类。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 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 )。 (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 (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道德 17. 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 )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C) 代数 18.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D) 朱熹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认识过程

第二篇自然科学观与方法论 本篇依据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科学认识自然的过程:一个以科学问题为起点,对自然界由直观形成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又回到实践改造自然的过程;研究人们怎样通过感性直观取得经验,怎样通过抽象思维形成观念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从问题到假说,再通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转化为理论的过程。认识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形成和理论的评价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认识过程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本质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知识”。英语science,法语science, 德语Wissenschaft。 我国早先译为“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日本转译为“致知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翻译日本的著作时引进了“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将science 译为“科学”。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活动的总体。 1、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科学家认识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高级文化 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6、科学是生产力 7、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二、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 1.可检验性 2.系统性 3,主体际性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这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 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 邦格提出了多元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伪科学是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科学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其结果经不起真正的科学实验的检验。不可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doc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摘要]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重要的价值体现。坚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合理融合起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创新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大学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培养出更多充满创造精神,拥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是现代高校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1]。各项知识、智慧应该与行善合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体现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不断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科学文化的逻辑和认知的真理。其中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就是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崇尚思考研究,敢于探究批判。人文精神则主要是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实现解放思想和遵守文化准则。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们形成具有独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团结合作心理等文化形态综合。其中大学生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充分展现大学生独特的精神本质,其形成的较强的凝聚力是影响大学生综合实力的基础要素。

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当前大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价值体现。坚持真实的科学知识和和善的人文情怀,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合理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美,从而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精神文化。因此,如果单纯强调科学文化,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主义,促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陷入不可发展的困境。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人文精神,忽视了科学文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也无法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2]。作为引领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教育场所,只有始终坚持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动力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便能够清晰的看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支持他们成长的重要动力。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钱学森自幼勤奋好学,善于读书记忆。他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为祖国增光添彩。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其中在500多页的《钱学森手稿》中,用清秀的文字,严密的数学推导公式,整齐的数据,充分展现出了他刻苦追求科学文化的精神。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果,并且将这些成果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结果。其中他发现重大学科成果的过程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 (三)注重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文情怀指导和科学教育等双重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大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不但

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段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而提出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1、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其理论与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过去由于缺乏对社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科学教育的价值

科学教育的价值 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人文价值,这种人文价值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和规范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平等意识、开放精神与独立意识。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应重视这种人文取向。为此,科学教育应有开放意识,注意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科学源头的生活世界和科学研究的原生世界。 对于科学教育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念,即认为科学教育只有工具性价值而没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似乎只能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培养,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无关。但也有人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发展相关联,提出将德育渗透到科学教学之中。无论是“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整合模式,还是德育工作的“渗透”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即有一个先在的预设,认为“价值与事实”分离,科学与价值无关。但是,当我们走进科学研究世界内部再来审视科学教育的问题时,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观,给人一种“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视界的变换给人带来的是新的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功利性价值,而且蕴含人文价值。与人文学科教育相比较,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人文学科不能替代的。科学教育中的人文资源是构建新时代的新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人们最初认识到的或最看重的是科学的工具性价值,希拉里·普特南说:“科学在一般文化中的崇高声望要极大地归功于科学的工具性的巨大成功。”科学及技术所取得的惊人的

物质成就,遮蔽了科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的程度上间接地产生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恩·卡西尔则将科学的精神价值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他说:“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恩·卡西尔之见固然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内在的精神资源是丰富而具有特质性的。 科学教育是否具有人文价值,具有什么样的人文价值,能否实现它的人文价值,其前提性的条件是能否认清科学中的精神价值。科学中的精神资源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理性精神与规范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平等意识;开放精神与独立意识。 理性是科学的灵魂,理性根植于人性之中,古希腊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面对自然界,人的理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巴伯指出:“在人类社会中,科学的幼芽扎根于人类那根深蒂固的、永不停息的尝试之中,试图靠运用理性的思考和活动来理解和支配他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在巴伯看来,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又是经验的,即只有当理性运用于经验的目的时,科学才存在。科学的理性使人类开始从对

科学通史课后题及答案

科学通史绪论(一)待做 1 ()是科学的本质含义。 D A 创新 B 文明 C 真理 D 知识 2 (),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科学”一词。 A 公元四、五世纪 B 公元六、七世纪 C 公元七、八世纪 C D 公元九、十世纪 3 我们可以采用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来对科学进行分类。 A 本质说 B 性质说 C 家族相似说 C D 起源说 4 “科学”一词来自西方语言的直接翻译。()CUO 科学通史绪论(二)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属于经验推理的范畴。 A、类比推理 B、保真推理 C、演绎推理 D、逻辑推理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2 关于默会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所不在 B、不易察觉 C、灵光一现不属于默会知识 D、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知识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 3 ()是神圣知识。 A、实用知识 B、理论知识 C、文本知识 D、默会知识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4

()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A、门捷列夫 B、居里夫人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5 如果知识不能被写出来,则不能将它称为知识。()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 如果知识不能被写出来,则不能将它称为知识。()CUO 科学通史绪论(三)待做 1 ()是人类农业社会出现的标志。 A 驯化动物 B 粮食种植 C 定居生活 D 以上都对 D 2 ()的出现可以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根本标志。 A 铁器 B 农业社会 B C 青铜器 D 打击石器 3 人科动物大约出现在五百万年以前。()CUO 4 群居模式标志着人类的进化水平。()CUO 科学通史绪论(四)待做 1 ()不属于农业社会所出现的技术创新。 A 铁器的出现 B 纺织的出现 C 农业工具的发展 D 陶器的出现 A 2 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是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A 工具的使用 B 使用火源 C 工具的制作 D 直立行走 D 3 持主动进化说的观点的人认为,()是人类进化的特点。 A 突变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相融,科学和人文综合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知识经济的挑战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时代根据,科学教育观所要发展的是全面性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全面融合,有利于克服科学与人文分科教育的缺陷,培养大学生博学多才。 随着社会分工及学科分化,大学内部科学与人文两大学科群分野,高等教育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但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使得我们面临大量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的综合性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实践表明,分科课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之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刘献君教授指出,不同的经济形态有不同的核心要素,相应地在科学和教育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农业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对应学科高度综合,反映到教育上是以人文教育为主;工业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对应学科高度分化,反映到教育上是以科技教育为主;知识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知识,对应学科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反映到教育上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和决策知识化的经济,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拥有知识信息的数量,而在于面对大量信息时具有的处理和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学一些人文知识,学习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综合化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教育具有多样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才能形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发挥多学科优势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主义理论最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前无古人地揭示了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个方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 一、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是邓小平第一次把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示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但现实是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劳动生产率并不高。 首先,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这个论断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它放在一个凝固的时空当中。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三个方面,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达到。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改

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二、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广大人民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进行了长达?3O年的改革以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共同贫困”的局面虽已消失,但“共同富裕”也还只是纸上的蓝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正确理解这种理论和现实的这种差距,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很大意义。合理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财富的积累和财富通过国家向穷人的转移,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无论是“三个代表”,还是发展观,政府的执政理念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又要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为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保证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科学探究_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2008年第12期(总第257期) 全球教育展望 GLOBAL EDUCATION Vol.37 No12,2008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李雁冰 =摘要>/科学探究0、/科学素养0、/科学教育0是我国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个关键语汇。从概念史的角度澄清这些语汇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昭示着科学教育的/范式转型0:由/传递中心的科学教育0走向/探究中心的科学教育0。无疑,这是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素养探究中心的科学教育 =作者简介>李雁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上海200062) 在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科学探究0、/科学素养0与/科学教育0成为倍受瞩目的语汇。这些语汇昭示了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的/范式转型0。厘清这些语汇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健康发展的理论前提。 一、科学探究是什么 回答/科学探究是什么0,先须回答/科学是什么0。 美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组织之一/美国研究理事会0(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总结/美国科学院0、/美国工程院0及其他组织的众多研究成果后,对当代科学、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的新趋势做了如下概括:[1] 1.由强调/科学即探索与实验0,到更强调/科学即辩护(argument)与解释0。 2.由强调获得答案,到更强调运用证据和策略发展或修正解释。 3.由强调为科学问题提供答案,到更强调交流科学解释。 4.由强调运用实验结果来终结探究,到更强调将实验结果运用于科学辩护与解释。 5.由强调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只是分析和综合资料,不为科学结论辩护,到更强调学生小组经常为辩护科学结论而分析和综合资料。 6.由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到更强调研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活动。 7.由强调脱离情境的探究技能(process skills),到更强调将探究技能置于情境之中。 8.由强调观察或推理等单个的探究技能,到更强调控制、认知、程序等多元探究技能。 9.由强调极少从事研究以省出时间学习大量科学内容,到更强调从事更多研究以发展关于科学探究和知识的理解、能力与价值观。 10.由强调在一节课内的研究,到更强调将研究延伸到几节课的时间中。 11.由强调学生向老师私下交流思想与结论,到更强调学生与其同学公开交流思想与工作。 12.由强调管理材料和设备,到更强调管理思想和信息。 上述这些浓缩的概括所反映的是科学家视野中的科学、科学探究和科学教育的/形象0的变化。 首先,当今时代对科学的新的理解是:科学即基于证据的思想、解释与辩护。这一/科学观0既继承了/启蒙运动0以后近三百年以来科学与技术思想发展的历史传统,又体现了当今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启蒙运动0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启蒙运动0时期,科学既以/理性自由0为基础,又是/理性自由0之体现。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史家卡西尔所言:/-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

自然辩证法教案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本编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从认识史上看,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是在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之后。本章以科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阐述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1.科学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做出以下深刻的论述: 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

的事业,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二,科学是一种文化。 其三,科学是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是由多种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只有把有关科学的各种涵义当做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来把握,揭示各种涵义之间的联系,才能全面地、综合地认识科学的本质。 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正确改造自然开辟道路。一般而言把现代自然科学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实验室设备)和认识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设一演绎方法);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部分构成的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要肩负起这一时代使命,关键是要从教育本身的改革做起,而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中国从古代起,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典型。在西方,中世纪出现的大学主要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所谓人文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早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它表明了人文教育是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科技教育在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导致了它与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无论人文教育家们怎样抵制和抗争,科技教育终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所谓科技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科技教育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取代了人文教育并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这种教育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也为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科技教育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结合,促进了科技繁荣和生产力发展,无疑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综观上述这两种教育,客观地分析,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内核和现实价值。科技教育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与知识,拓展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使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提升人的道德精神,对促进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种教育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科学教育注重教育的直接社会功用,但忽视了教育更为深刻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传统的人文教育虽注重人性的陶冶和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伟大贡献之一,就就是前无古人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个方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 一、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与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就是邓小平第一次把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示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但现实就是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劳动生产率并不高。 首先,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这个论断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它放在一个凝固的时空当中。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三个方面,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达到。我们要正确瞧待中国目前

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二、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与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广大人民的意义与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与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消灭剥削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与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进行了长达3O年的改革以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共同贫困”的局面虽已消失,但“共同富裕”也还只就是纸上的蓝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正确理解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这种差距,引导社会走向与谐,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很大意义。合理的收入差距就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财富的积累与财富通过国家向穷人的转移,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无论就是“三个代表”,还就是科学发展观,政府的执政理念就是非常清晰的,那就就是要建立一个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又要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为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保证人们对幸福生

科学教育

主题活动:我自己 活动名称:好朋友之谜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我会地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开展户外自由活动,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解放孩子们的手脚,孩子们在草坪上快乐地追逐着,奔跑着,好不热闹。一群孩子边跑边往后瞧,还时不时互相讨论着奇怪的问题,我凑过去一听,原来是问题,“黑黑的东西为什么整天跟着我呢”?一次户外自由活动中,他们自己发现了问题大胆的提了出来,大家叽叽喳喳跑到我的身边,明明说:“琪老是追着我身后的黑东西跑?”琪琪说:“我是在踩影子呀,又没有碰他。”(问题的提出就是这样不经意间产生于幼儿生活中的一点小冲突,我们应该关注幼儿的冲突,冲突有时候就是我们的教育契机,只要抓住了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孩子们的冲突,我没有评价谁是谁非,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将孩子们集中了起来,问道:“琪琪在踩明明的影子。你们发现自己的影子了吗?”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影子上了,明明说:“老师,我的影子在我的身后。”琪琪说:“老师,我也找到了,你看,黑黑的长长的,还一直跟着我呢!”我接口道:“那我们来玩个踩影子的游戏吧!让我们边玩边看看影子长什么样子呢?”大家成群结对地奔跑在草坪上,去寻找影子的秘密了。孩子们在灿烂的阳光底下感受到了影子是黑色的。大家在操场上奔跑着,他们活泼可爱的身影千变万化,有时是瘦瘦的长影人;有时是胖胖的矮影人;影子一会儿晃过来,一会儿晃过去……大家乐此不疲。“老师,她怎么没有影子呀?”;“老师,他的影子怎么是长长的?”;“老师,怎么有的小朋友的影子是会动的?”;“老师,有的小朋友的影子像蝴蝶形状的?”……。孩子们时不时你一言,我一语的带着疑问来到我的身边问这问那,我笑着说:“对呀,影子是会变的,而且会有各种形状呢,你瞧他们多么神奇呀……。”得到了我的肯定,孩子们又奔向了阳光底下尽情去感受影子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我的分析与思考: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来自于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较感兴趣的,借助自由活动的契机,在宽阔的场地上,变高结构的集体教学为低结构的自由探索。让孩子们在做做玩玩中学,在游戏中发现、感悟、体验。这种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与老师、同伴相互交往的机会,如大家一起做踩影子的游戏,一起观察影子的不同的变化等等。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也学会了和谐、合作、相互依赖等概念,这些概念的获得有利于幼儿学习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行为方式。 活动名称:认识“好朋友” 在孩子们的游戏体验中,孩子们对影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老师,这影子从哪里来的?”小朋友提出了疑问。围绕着“为什么会有影子?”这个话题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有太阳的时候,太阳照在我们身上,地上就有影子”;有的说:“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广场散步,路灯照下来,也会有影子的”;有的说:“手电筒的光无论照到什么都会有影子的”;有的说:“电视机、电脑荧屏上的光照出来也会有影子的”……大家回忆着以往的经验。我从孩子们的讨论中了解到孩子们对影子产生的条件有着正确但却模糊的概念,于是我接道:“你们的眼睛都很亮的,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影子。影子到底怎么产生的呢?”我将准备好的手电筒(光源)、黑色的挡板(不透明的物体)、白布(用于显示影子的物体),开始准备进行实验了,请孩子们认真观察,实验开始了,首先手电筒里发出一束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