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未来10年发展之瓶颈及对策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未来10年发展之瓶颈及对策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未来10年发展之瓶颈及对策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未来10年发展之瓶颈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519546.html,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未来10年发展之瓶颈及对策

作者:金健

来源:《集装箱化》2011年第06期

上海港集装箱业务近10年来呈现跳跃式发展,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逾400万TEU

增长到2010年的2 905万TEU,超过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未来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业务是否仍能保持这种突飞猛进的势头值得深思。本文主要围绕环境、人力、能源等方面来探讨上海港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旨在为上海港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乃至全国集装箱港口发展提供借鉴。

1铁路集疏运体系不完善

上海港历史悠久,因地处长江口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长江沿岸的货源对上海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2010年,上海港的长江内支线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的21%以上。未来10年,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势必产生更大的货物进出口需求;因此,长江黄金水道将对上海港的发展持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上海港尚未形成成熟的海铁联运口岸环境和完善的海铁联运业务操作模式。随着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今后几年里上海港铁路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所导致的发展障碍必将显现出来。举例来说,2000年以前,由于陆路交通十分不便,温州出口货物往往通过水路运至上海港,视上海港的班期情况等待出口,流程复杂且耗时、耗力;浙江省高速公路大发展以后,省内各地之间的陆运时间最长不超过4 h,温州货物不再通过沿海支线运至上海港出口,而直接通过公路运至宁波港出口。这反映了过去10年里高速公路大发展带来的物流模式及经济腹地的变化。那么今后10年会不会进入铁路大发展时代,并引发港口物流的新流向及经济腹地的进一步扩大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可以预见,未来铁路将在进出口货物的集疏运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铁路未在货运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铁路运能尚不能满足客运需求。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约9.1万km,以13亿人口计,人均仅7 cm。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拉动内陆经济发展,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目前,国家批准新线里程达到3.0万km,投资规模达到2万亿元。预计到2012年,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铁路运能紧张的状况将基本缓解。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长趋势的放缓,未来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将逐步减少,铁路网将释放出更多的运能用于货运物流。

泛珠三角区域在海铁联运方面走在长三角区域的前面,铁道部曾先后与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香港特区政府就建设广深港铁路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此后泛珠三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doc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 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精)

上海电视大学《港口作业技术》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标题: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分校(站、点:浦东新区分校 年级、专业: 09秋物流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钱懿 学号: 0931001252801 指导老师:章涵 完成日期: 2011-11-30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一、绪论 通过本学期港口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国际物流链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内在潜质,也是港口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和战略目标。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港口以复合优势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港口的多重身份在国际物流中

具有战略地位、港口通过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所以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十分必要。我了解到了有关港口物流,港口装卸设施,空港,.物流设施及作用。熟悉物流企业的基本的物流流程,熟悉企业物流的物流流程,了解企业的库存控制手法,企业的先进的物流运作经验。 二、上海港口集装箱业务基本概况 (一上海港基本介绍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 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上海港内河港区 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 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

上海港港口介绍

上海港港口介绍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自然条件 崇明岛 气象(1)风况:历年最大风速为17.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0亳米。 (3)雾况:历年平均雾日为25.5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3摄氏度,最低气温—10.3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潮位+5.89米,最低潮位—0.28米,平均高潮位+3.33米,平均低潮位0.94米。 (2)流速、流向:东风沙附近最大涨潮流速为2.87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68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 外高桥 气象:(1)风况:实测最大二分钟平均风速为25.0米/秒。 (2)降雨:历年平均日降雨量,中雨29.1天,大雨9.2天。 (3)雾况:历年平均为28天。 (4)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最低气温—9.4摄氏度,平均气温15.7摄氏度。 水文:(1)(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平均高潮位+3.27米,平均低潮位+0.9米 (2)流速、流向: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浅海分潮流。水域内往复流极为典型,实测最大潮2.05米/秒,涨潮流速1.89米秒。 (3)含沙量:大汛涨潮最大含沙量1.426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053公斤/立方米。 (4)波况:实测最大波高3.20米,风向。风速25米系台风浪。 南汇咀: 气象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与建议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的快速发展,海铁联运在运输成本、运行安全、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等诸多方面凸显出的巨大优势,已使其成为优化集装箱运输结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文中阐述了上海港集装箱产业中海铁联运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海铁联运业务拓展的相关因素,认为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上海港海铁联运的跨越式的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 一、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历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展缓慢。1996 年,首次开行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上海至南京的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为上海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开先河。1997年,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 五定"班列开通,全程2,380Km,运行时间96h,首开上海远距离内地全程中转的先河。 几年之后,上海至内陆的海铁联运节点已经有合肥、蚌埠、西安、重庆、南京、温州、宁波、南昌、昆明等。 1999年,上海港务局与上海铁路局分别成立了军工路港站和杨浦港 站,推行港口——铁路一门式服务,将铁路受理站前移到港区,降低口岸使费,从而缩短运作周期。

到2006 年,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运 营站负责将洋山深水港的铁路集装箱接入全国的铁路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发展,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二、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海铁联运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集疏运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上海港确是前景美好,处境尴尬。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海铁联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美好的前景。 图1 各种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示意图 根据我国铁路线建设的特点来看,铁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 然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上海港海铁联运虽然从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从其承担的作业吞吐量上来看,上海港海铁联运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1 年上半年,上海港全港货物集疏运量4,4491.15 万吨,其中, 水路占76.9%,公路、铁路各占22.4%和0.1%。(见图1) 海铁联运集疏运量仅占0.1%,严重失衡的比例可以看出海铁联运在上海港的发展前景堪忧。 三、上海港海铁联运中存在的问题1 .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港铁分

上海洋山港开通给江苏沿江港口群带来的机遇、挑战分析及应对策略思考

江苏沿江有800余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行沿江开发战略,沿江经济迅速发展,港口规模持续扩大,为促进全省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优化产业布局,服务“两个率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江苏沿江港口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上海洋山港正式开港,既给江苏沿江各港口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江苏沿江港口群发展现状江苏沿江港口群由沿江8市的南京港、苏州港(包括张家港、常熟港、太仓港三个港区)、镇江港、南通港等港口组成,2005年,沿江港口群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5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582万吨,集装箱货物195.27万标箱,外贸集装箱货物99.9万吨,占长三角地区港口吞吐量的30%以上。然而,沿江港口群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港口物流以大宗散货为主,缺乏集装箱干线港。目前,江苏沿江各港口各自发展大宗散货业务,形成了一定的物流特色,如南京港拥有长江最大的原油和煤炭码头,张家港成为化工品、粮油、木材等特色物流的集散地,常熟港是全国第二大钢材进口港、华东地区最大的纸浆进口集散地,太仓港的石油化工储运初具规模,但是,各港口的主要货源仍然以大宗散货为主,缺乏以集装箱业务为主的干线港,南京港龙潭港区、苏州港太仓港区集装箱码头正在建设中,目前吞吐能力有限,如2005年南京港进口集装箱货物7.06万标箱,出口集装箱货物22万标箱,占外贸吞吐量的比重仍很小,基本上没有远洋班轮航线。大宗散货的特点是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如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4月,进口钢材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进口量大幅减少,给常熟港、太仓港的钢材进口造成很大冲击。(二)外贸进出不平衡,港口功能不够协调。除南京港主要承担着长江中、上游货物的中转出口业务外,其他江苏沿江港口大多以外贸进口为主,且即使是南京港,2005年进口货物总量也超过了出口货物总量(进口632万吨,出口468.9万吨),再以苏州港的常熟港为例,2005年,常熟港外贸吞吐量484万吨,其中进口445万吨,占92%。进出不平衡使得港口功能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相关物流产业的综合发展。(三)低水平重复建设,港口竞争态势加剧。沿江港口群分属于沿江8市,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各港口各自为政,条块交错,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完全实现共建共享,影响了港口群整体功能的发挥,也造成宝贵岸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二、洋山港开通给江苏沿江港口群带来的机遇分析洋山港的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一期工程建有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标箱,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在1800万标准箱以上。我们认为,中近期,依托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和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承接洋山港的辐射作用,承揽苏南地区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大量货源,成为洋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配套组合港,将为江苏沿江港口群提供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远期,有条件的港口可以鼓励开辟远洋航线。(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规律决定了江苏沿江港口群必须接受洋山港的辐射作用。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规律来看,在某区域范围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是唯一的,一旦枢纽港地位确立,就可依托其其航线覆盖面广、班次多、运输及时而吸引到更多的货源,形成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班轮密度越来越大,航线覆盖面越来越广,枢纽港的地位越来越稳定。而其他的港口,则因航线覆盖面小、班次少而吸引不到货源,无法发展成为枢纽港,沦为枢纽港的喂给港,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从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情况来说,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港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超过20%,洋山港的建成更是如虎添翼,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港已经形成发达的远洋集装箱运输网络,成为内地国际集装箱班轮发船密度最高、航线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枢纽港,且与周边港口相比,上海港还在金融结算、外汇监管等配套服务方面具备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无可动摇。而长江沿线的内河港总体规模较小,配套功能不完善,太仓港区、南京龙潭集装箱港区尚处于发展阶段,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不足,即使是区位优势最优越的太仓港,目前开通的也只有18条内贸航线和近洋航线,2005年集

上海港介绍

上海港介绍 【港口名称(中)】:上海港 【港口名称(英)】:SHANGHAI 【港口类别】海港 【国家地区】中国China,P.R. 【位置】东经121.29度北纬31.15度 【港口自然情况】 1.【气象】 【风况】全年以东南风最多,西风及东北风居次,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最大风速43.9米/秒?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43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8.8天? 【雾况】年平均雾日25.5天,一般在上午10时消散,经日不散的大雾天极少出现? 【气温】年平均气温15.3℃,最高为40.2℃,最低为-12.1℃? 【冰况】属全年不封冻港? 2.【水文】 【潮汐】长江口和黄浦江均属半日潮型,最高潮位5.74,最低潮位为1.12米,平均潮差2.31米? 【潮流】黄浦江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1.8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51 米/秒? 【港口基础设施】 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具体范围如下:自牛皮礁浮标?航路灯浮与南支1号灯浮的联线,至长江浏河口下游的浏黑屋与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的施信杆两点联线间和长江口南水道水域及其相关陆域? 自吴淞河塘灯桩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渠漕港止的黄埔江水域及其相关陆域? 绿华山南侧海域的绿华山减载设施?上海港目前有14个装卸公司和1个客运公司和1个减载站,即东昌装卸公司,民生装卸公司,汇山装卸公司,木材装卸公司,高阳装卸公司,开发装卸公司,煤炭装卸公司,新华装卸公司,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军工路集装箱装卸公司,共青装卸公司,复兴装卸公司,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吴泾装卸仓储公司,客运服务公司绿华山减载站?1990年,上海港务局拥有码头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码头岸线总长17.67公里?此外,归属工厂?财贸?外贸等行业的专用码头泊位8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全港共有浮筒泊位131个,其中属港务局所有的浮筒泊位107个(含万吨级浮筒泊位38个)?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处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目前上海港的进港主航道,在长江口是南港北槽,进吴淞口后就是黄浦江航道?长江口航道维护水深7米,吃水在10米以上的船舶可乘潮进出?黄浦江内航道,自吴淞口至闵行全长67.2公里,水深10米以上的占80%,8米以上占90%?上海港务局现有生产用仓库面积47.2万平方米,堆场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筒仓5.1万立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存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港

摘要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物流在不仅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正是运用AHP分析方法以及SWOT 分析方法对我国港口的物流建设进行分析,明确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海港物流中心 AHP分析法 SWOT分析法综合竞争力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与分类.. (1) 一、港口的定义与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 (1) 二、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1) 1.2.1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 (1) 1.2.2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3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4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 (3) 第二章我国港口现状 (4) 一、AHP 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 二、上海港的SWOT分析 (6) 2.2.1优势(strengh) (6) 2 .2.2劣势(weakness) (7) 2.2.3机会(opportunity) (7) 2.2.4威胁(threat) (8) 2.2.5 上海港物流建设SWOT 战略分析 (9) 第三章改善上海港现状的措施 (10) 3.2.1 加强上海市在陆上运输上配套设施的建设 (10) 3.2.2 强化国际物流方面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10) 3.2.3 完善上海市国际物流管理运行机制 (11) 参考文献 (12)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沪浦集安字[2009]第042号 关于下发《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群防群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和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为整顿、理顺、规范船舶服务单位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现将《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随文下发,望遵照执行。并请与各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2008)沪浦集安字第050号文件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此页无正文)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安全港区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上港集团安全监督部,外高桥各口岸单位,上海港码头管理中心,欧高路派出所,各相关船公司、船代公司及船舶服务单位打字员:褚雅静校对:陈世英

附件: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规范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及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沪港港〈2008〉309号)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仅适用于,为停靠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公司)的所有船舶进行物料、食品、配件供应、船员调动、油污水接受、船舶应急修理、船舶安全(消防)检测、冷藏箱应急修理等,船舶港口服务单位及船公司集装箱服务单位的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 第三条:浦东公司市场部负责对所有进出入港区的船舶港口服务及船公司单位的人员和车辆经营资质进行审核、业务受理及备案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口岸单位非生产车辆进入码头、箱区“通行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安全保卫部负责与外单位签定“安保协议”,对进行船舶、冷藏箱应急修理过程中涉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所有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实施检查。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 分析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起步和培育阶段, 到1990 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56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不到10 万TEU。进入上世纪90 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贸易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集装箱港口进入了布局调整和快速发展阶段, 2000 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340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0 万TEU。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贸易和技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在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集装箱化率提高三大动力的驱动下, 集装箱运输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 年, 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721 万TEU, 位居世界第一。到2006 年实现9361 万TEU, 2007 年跨越一亿TEU,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22% ,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00 万TEU。我国集装箱水路发展和港口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门、深圳、广州等9 大干线港为主, 相应发展沿海支线和喂给港的集装箱港口运输规划布局系统。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 港口装卸技术和效率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形成北、东、南三大集装箱主枢纽港群,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桥梁。 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为主。大连港是东北地区出海门户;青岛港水深条件好,腹地货源足;天津港位于渤海湾最里端,由于地处京、津、唐经济区有利位置,货源较丰富。 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主。上海港腹地优越,经济发展势头猛,已逐渐成为国际集装箱中转港之一;宁波港是我国地理位置最优良的港口之一,总长2138米的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五代集装箱船,与上海和江苏港口共同形成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 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主。香港集装箱吞吐量目前已经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与香港比邻的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高,大铲湾码头的建设,使深圳较为紧张的集装箱通过能力得到有效改善;随着香港、澳门两地与大陆经贸更密切联系的加强,制造业不断向中山、

上海港海铁联运分析

上海港海铁联运分析 1.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历程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展缓慢。1996 年,首次开行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上海至南京的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为上海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开先河。1997 年,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开通,全程2,380Km,运行时间96h,首开上海远距离内地全程中转的先河。 几年之后,上海至内陆的海铁联运节点已经有合肥、蚌埠、西安、重庆、南京、温州、宁波、南昌、昆明等。 1999 年,上海港务局与上海铁路局分别成立了军工路港站和杨浦港站,推行港口——铁路一门式服务,将铁路受理站前移到港区,降低口岸使费,从而缩短运作周期。 到2006 年,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运营站负责将洋山深水港的铁路集装箱接入全国的铁路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发展,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2.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海铁联运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集疏运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上海港确是前景美好,处境尴尬。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海铁联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美好的前景。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主要的箱量动向: 尽管是2001年的数据,不过整体的动向趋势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可如果我们再看下面这个表,就会发现实际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以及2011年的各种运输方式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铁路更是仅仅占到了0.1%,由此可见,发展海铁联运形势

上海港口现状

一、上海港物流的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港口周边已成为包括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乃至IT 等产品的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 1、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港的第一间接腹地是长江流域(不包括长江三角洲),它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及重庆直辖市,以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成的集装箱进出口大多会经上海港中转。上海港的第二间接腹地(或潜在腹地)是其他沿海省份,包括北面山东省的青岛、江苏的连云港(其腹地要大于江苏省),南面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港的进出的远洋集装箱。腹地总人口超过4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港口都无法比拟的。 2、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 至2007 年,上海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3084 台,其中集装箱桥吊170 台,运输船舶7 艘,各类港作船舶338 艘,上海共有集装箱中转站、堆场59 个,总面积169 万平方米,能满足集装箱集散、拆并及其他增值服务的需要。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1 个,码头线总延长为91.6 公里,吞吐能力25352 万吨,集装箱专用泊位42个,码头线延长91600 米,07 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615 万标准箱。上海内河港口拥有各类码头泊位2100 多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2000 吨级。 3、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航运市场发达上海港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铁路有京沪、沪杭两条干线连接全国各地,公路有沪宁、沪杭两条高速公路,20 4、312、318、320 四条国道,沪嘉、萃松高速公路和城市外环公路连通全国公路网,水运有长江和大运河等内河通道。 2.上海港口物流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1、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有的方面甚至还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但就上海港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港口相比仍有相 当差距。一是通海航道水深有所改善,但仍不适应大型船舶进出港口的需要。在建设洋山深水港口以前,上海港90%以上的港口泊位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南岸,可航水域的最深水深仅有-8.5 米,按长江疏深计划,到2005 年长江航道水深也就保持在-12.5 米左右,难以满足国际航线上大型化船舶的需要。 二是上海港整体规模较小。上海港沿着长江和黄浦江分布的众多老港区曾经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但硬件设施落后,不能满足上海当前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外高桥和洋山深水港的硬件设施虽然比较先进,但由于进出口岸货物量急剧上涨,港口整体吞吐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例,上海港原有16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核定年吞吐能力为290 万TUE。在洋山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上海港年吞吐量仍超负荷达5%左右。三是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上海港目前的堆场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以运输和堆存为主,在现代化仓库的管理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不能全方面适应物流的开展。 2、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一是港区的自由化、国际化较差,各项管理制度和整体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港口的需求,物流管理和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二是行业管理有待规范,行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5)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各大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公司与航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6)目前我国集装箱码头正向多元化功能发展,即以港口为平台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前景展望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

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000TEU发展。码头年通过能力将达到15-20万TEU,提高内河港口的经济效益。 3)提高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水平是推动港口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集装箱装卸桥以适应第五代和第六代集装箱船装卸作业为主,装卸效率提高到单台年15-20万TEU;堆场装卸设备除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外,将开发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跨运车和正面吊机等;着手研造堆输立体化和自动化等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装卸存贮一体化设施;全面实施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化。 4)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物资需要用集装箱进行长距离、大运量、高密度集疏运。因此今后将大力发展水公联运、水铁联运和江海公铁多式联运,建立以港口为中心,以航运和陆运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实现“门到门”运输要求的全球一体化物流网络系统。 问题和建言 近10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和专业码头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营兴旺发达,但也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l)全国各港总体布局规划修编工作滞后。按照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意见,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上海港发展战略概述 1、上海港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含两省(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上海市),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分别占全国的21%和39%,南京以下长江南北岸线808公里,江河纵横交错,是我国水网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近年来开放较早,市场发育较快,经济十分繁荣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输网发展,特别是水运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到1997年底,该地区共有生产性泊位90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220多个,占全国50%以上),吞吐能力4.8亿吨,完成货物吞吐量3.9亿吨。目前,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宁波港为中心的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南京港为主的原油运输系统。港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沿江的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资源开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测算,该地区港口码头能力平均利用率为82%,其中上海市、浙江省港口码头的能力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8%;江苏省港口能力利用率67%;专用码头利用率较高,达91%;货主码头中的商贸泊位能力利用率较低,为39%。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集中反映在集装箱码头能力严重不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目前有集装箱专用泊位23个,通过能力259万标准箱,1996年和1997年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万和319万标准箱,能力利用率高达98%和124%。特别是上海港集装箱泊位能力利用率达138%,已处于超饱和状态(目前,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一般认为,在泊位能力利用率超过60%后即应考虑新建泊位),且作为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缺乏停靠第三、四代集装箱船的深水泊位,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国际趋势。随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市区内一些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大的码头与城市功能很不相称;集装箱化率的提高,导致杂货比例下降,老港区的部分杂货泊位面临功能调整;三角洲地区深水泊位仅占28%,已不能适应集装箱、原油、液化石油气等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运输的需要。 2、上海港发展战略的目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上海港发展战略的“十五”目标,是“十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的重头戏,并已经列入《十五计划纲要》。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立项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嵊泗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现已正式开工。

上海港港口设施

自然条件 1 、气象 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 16 度,年降水量约 1148.8 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 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 43.3 天,长江口 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港口规划 1 、吞吐量预测 经预测,国民经济对上海港各现划期内的需求吞吐量大致如下: 201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4.6 亿吨,其中集装箱 24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2.25 亿吨;外贸吞吐量 2.63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02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6.0 亿吨,其中集装箱 37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3.55 亿吨;外贸吞吐量 3.85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 、“十一五”建设重点 ( 1 )加快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以远洋干线运输为重点的深水港区。重点是继续建设洋山二期工程。 ( 2 )建设罗径港区二期工程,新建一批煤炭泊位、矿石泊位、化肥泊位、钢杂货泊位及相应的水水中转泊位。 ( 3 )建设外高桥六期码头,新建若干汽车滚装泊位、杂货通用泊位和散装水泥泊位等。 ( 4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 5 )支持和配台交通部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 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 公路铁路:上海港的交通发达便捷,集疏运条件良好。铁路干线有津炉线和沪杭线,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用线。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主要公路干线相通;与204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20国道连接的莘松(莘庄到松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航空运输: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空中航线国内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10多个主要城市。

上海港简介

上海港简介 港口水域资料 1.航道: (1)黄浦江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吴淞口河塘灯桩起,溯江而上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止,全长67千米。在吴淞口至闸港的54.5千米航道中,吴淞口、高桥和陈家嘴几处浅段和吴泾航道段靠疏浚维持航道地宽140~250米,水深-8米(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其余水深≥-8.0米,可乘潮通过1.5万吨级船舶,其中吴淞口至龙华港段36千米可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闸港以上自然水深≤-6.5米,系小船航道。 (2)长江口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浏河口下游浏黑屋和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施信杆的联线起,顺江而下至牛皮礁灯浮、原航路灯浮和南支灯船的联线止,全长106.5千米(至长江口灯船,全长为117.8千米),航道主槽目前走南港北槽。其间,除园园沙和北槽几处浅段靠疏浚维持航槽的宽250米、水深约7.0米左右(其余为自然航道,水深≥10.0米),吃水9.5米,相当于2.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通过。吃水>9.5米的船舶在长江口外减载后进港。 (3)杭州湾航道 现走南航道,自绿华山起,经崎岖列岛、闯牛山、滩浒山、王盘山至金山石化总厂码头,全长139千米,西自然航道,目前水深≥8.0米,乘潮通航2.5万吨级油轮。 2.锚地: 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外锚地分别是: 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 为引导外海船舶安全进入长江口,在长江口佘山(30°25′178″N/122°14′26″E)、大戢山(30°48′35″N/122°10′25″E)建有两座大型灯塔;在南支航道,南港南槽、南港北槽航道设置了6艘灯船;在吴淞口防波堤上按等距离设置了6座灯桩。目前,全港航标设标里程约400海里,设有各种航标222座。 码头前沿水深:,码头前沿水深-16米,可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 码头岸线布置:码头岸线全长1600米,配备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TEU。 1.地理位置: 121°31.3'E,31°23.5'N 2.潮差: 最大潮差3.45米,最小潮差2.60米。 3.航道吃水限制: 淡水9.5米。

回眸与展望_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发展历程

收稿日期:2008-05-12 作者简介:唐巧天(1979-),女,吉林长春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ZS031);首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2007CG77)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4期 双月刊2008年7月出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全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各港口组成了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其中上海港和宁波港占了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吞吐量的90%左右,是长三角地区最为重要的两大港口。 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后,宁波港和上海港就展开了对集装箱枢纽港的争夺。事实上,回顾过去,同样位于优越的长江三角洲地带,一水相隔、一湾相连的上海和宁波,在近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港口资源的竞争,在相互的博弈中发展成长。近代宁波区位优势不如上海,一直作为上海的支线港存在。而随着现代港口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的发展,宁波港的港口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成为上海港在长三角地区的强劲对手。 一、近代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外贸转运(一)同时开埠,主次立显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 宁波及广州、厦门、福州等五个口岸作为中国首批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埠。开埠后的上海港很快超过同开的其他四个港口,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而开埠后的宁波港,却并未如外商所热切期待的成为一个良好的市场入口,很快外商就发现宁波的对外贸易完全依存于上海,甚至有人建议用宁波港去换其他港口。宁波最终得以被保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它可以作一个所有贸易都操在中国人手里的“外港”的典型例子,对主要市场———上海,起辅助的作用。[1]可见宁波港在对外贸易上对上海港的依附,自开埠之初便已形成了。 (二)进口上部分依赖上海转运 1、1895年前,宁波港对上海港进口转运依赖 严重 宁波港在开埠后直接对外贸易一直发展缓慢,以依赖上海港的外贸转运为主,即上海将从国外进口的洋货转运至宁波,同时将宁波运至上海的土货转运至国外,上海港成为宁波港对外贸易 回眸与展望: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发展历程 唐巧天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要:上海港与宁波港是长三角地区最为瞩目的两大港口。近年来两港发展突飞猛进,竞争也越来越 明显。近代宁波区位优势不如上海,是上海的支线港。近几十年来,随着集装箱化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宁波深水港的优势日益显现,已成为上海港强劲的竞争对手。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外贸转运;竞争;合作中图分类号:F55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8)04-003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