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和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和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和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和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xx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和思考

中国英语教学一般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不少家长每月花数千元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可见中国家长们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更是各类考试必考的科目,也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的科目。大学阶段,四六级考试更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风向标,很多高校甚至把四六级成绩与毕业证挂钩。英语还是中国的莘莘学子考研和考博的敲门砖。由此可见,英语在中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却并不让人满意,很多学生即使是到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很难与外国人进行沟通,真正学成了“哑巴”英语。笔者将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xx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

(一)xx英语教学取得的成就。

现在,我国高校英语的教学点达到了900多个,全国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已达到200多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包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已有40余个(戴炜栋,2009)。这为外语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现在,我国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小学新进的外语老师一半具有学士学位,甚至具有硕士学位。绝大多数大学要求新进外语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很多“211工程”院校要求新进的外语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同时,教育部对师资的继续教育也极为重视,每年均举办外语师资培训。教育部组织师资培训的重点不是单一地传授专业理论,而是选拔一部分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探讨。

(二)教学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以语法为基础,以母语教授目标语,强调目标语的形式,要求学生读懂目标语形式的文学作品。以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人才,阅读能力较强,交际能力较为薄弱,因为这种方法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语法学习中,忽略对听力和口语的学习,这是导致“哑巴”英语在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至今,大量的外国教学法被引入中国,包括视听法、全语言法、功能意念法、多元智能法、词汇法、能力导向型教学法、交际法、自然法、合作学习语言法、内容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如视听法过于重视语言的形式,忽略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但是,由于升学考试一直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而升学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口语和听力的技能。

因此,很多优秀的教学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原因如下:

1.交际法需要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而这一点很难实现。一是由于很多学生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认为交际能力不是学习的重点,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堂上配合老师做语言情境的模拟;二是一些同学的口语水平较差,加之中国学生性格相对内向,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三是课堂上需要提供真实的语言,而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完全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笔者认为学习真实的口语的最佳方式是模拟学习欧美的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语言,并及时向外教请教,但很少有英文老师有这样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的真实的语言输入不足,输出就更成问题。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一些普通院校很难真正意义地展开执行。西方人接受的是实践式、研讨式、探索式教学方式,教师往往给学习者留下许多思考问题、实践任务与联想空间,诱导学习者在实践与思考中认识、发现并掌握科学规律。而多数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缺少发散性,存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在教学法上比较习惯于灌输式、记录式、定论试教学方式,对西方教学方式感到不适应。

3.任务型教学由于教师的认知意识不足而很难进行。“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语言课堂中起到中介者的作用,两者通过学习任务这个纽带连接起来,而学习过程又受到学习所发生的情景的影响”(Marison & Robert 2000)。但是现在不少老师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自己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导致任务型教学很难进行。

二、关于外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确定科学人性化的外语培养目标。

只有培养目标明确,外语老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制定科学可行的完整的教学大纲势在必行。教学大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目的、培养的能力、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顺序、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戴炜栋,2009)。培养目标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是否全体学习者都有必要学习英语,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考研究生的时候仍需要参加英语考试,而英语考试让很多有极强艺术天赋的学生无法继续深造。二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学习外语,外语在总的学习中的比重到底应该是多少。三是英语应该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否过了国内的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就算真正意义地过关了呢?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法。

在培养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应当选择合理的教学法。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法一定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并且指定教学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能力、接受水平,且教学法还需要在实践中做出调整。

(三)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也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既包括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又包括对这些过程的积极监控和调节”(Flavell1976)。

元认知意识包括内在动机、合作精神和自我反思。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内在动机(Van Lier 2001)。

因此,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感。Hart (2002)指出,学生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下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具体帮助,包括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模板。在课堂环境下倡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不是要求学生独自封闭学习,一味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帮助;

相反,他要求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Benson2001)。因此,合作精神对掌握学习策略十分重要。而自我反思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学习过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Lee 1998)。

由此可见,元认知意识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新学期的开始就会自觉地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要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学生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贾玉新,1997)。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需要提高对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掌握跨文化教材编选、教法应用等方面的技能。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语言和文化讲授课文,用文化阐释语言,克服学生单纯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等的不足,此时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同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导致“文化失语症”和文化比较的缺失(肖龙福等,2010)。

教师需要克服教学大纲的局限,寻求文化共性,发现文化差异。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比较中西文化,关注中西文化的联系,克服跨文化障碍。例如,当讲到西方的圣诞节时,应该与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因为这两个节日是西方国家和中国最大的节日,也是家人团聚、亲朋好友聚会的日子。当讲到西方的感恩节的时候,虽然中国没有这个节日,但是感恩之心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怀,教师应教育学生应时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结语

回顾中国英语的教学现状,我国英语教育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填鸭式教育

仍然是中小学教学的主要模式的现状下,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及时解决。这需要教育部和广大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法,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