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流程

心功能评估冲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心电图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 PCI治疗小组成员到位

他汀类药物

120急救中心

急性心梗患者急诊科或门诊进入CCU 导管室开通血管术后转入CCU

绿色通道

简化入院手续CCU专科医生评估

送CCU专用电梯符合溶栓或PCI指征

完成签字、手术同意书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怀疑缺血性胸痛 紧急评估 1、有无气道阻塞 2、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4、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1、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2、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心肺复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稳定后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 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5-20pg/min静脉滴进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洁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症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线检查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中段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紧急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GPllb/lllα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GPllb/lllα拮抗剂 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 是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治疗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治疗流程 1.入抢救室 2.吸氧(5l/min) 3.心电血压脉氧监护 4.血糖测定 5.18导联心电图 6.建立双静脉液路(左侧:0.9%NS 500ml 滴速慢右侧0.9%NS 100ml+奥美拉唑 40mg) 7.镇静止痛(罂粟碱、地西泮可酌情静脉注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禁用吗啡。 8.阿司匹林300mg嚼服+波立维300mg口服 9.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淀粉酶、心肌酶、肌钙蛋白I、NT-proBNP、凝血常规、DD二聚体) 10.血气酌情(若有基础病考虑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应当抽取),尽量使用桡动脉,避免使用股动脉,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完毕后确切压迫至少30分钟,并加强动态观察。 11规范书写病历,并详细记录各个时间节点。 12.交代病情危重,家属签字:患者目前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13.交代再灌注治疗:患者目前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目前应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急性PCI手术(通常为12小时内,若症状持续可不论时间)、药物溶栓治疗(通常为6小时内,最好在3小时内)及保守治疗,并交代各种治疗利弊。家属选择并签字。 14.必要时请内科及专家会诊,通知科主任。 15.患者选择介入治疗,建议转院,转院前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肝素酌情,签字选择介入并要求转院,并签署转运风险告知书。 16.患者选择溶栓治疗,逐条核对适应症及禁忌症,交代溶栓风险及可能溶栓失败,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保证入科30分钟内开始溶栓。尽量让患者缴费,也可先行药房借药,但必须抵押患者证件,并留取借条,附患者家属签字,避免麻烦。 17.尿激酶原预混充分后20mg以稀释至10ml后3分钟缓慢静推,30mg入90mlNS后30分钟静滴完毕。记录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完毕即刻、溶栓后1小时、溶栓后2小时查心电图(12导联,酌情18导联) 18.结果结果回报后可给予KCL 1g+MgSO4 1g入盐水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注意液体总量 19.若药房有营养心肌药物可酌情给予

版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演练

版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演 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演练方案 目的:通过模拟急性心梗急救,规范院内急诊急性心梗病人的急救程序与方法,在急诊流程规定的时限内快速有序完成急诊诊断与急诊处理,提高全科医护人员急性心梗病人的早期救治能力和水平。 总指挥:高秋萍主任宋红护士长 参加人员:本科室全体医务人员 方法: 1.模拟患者本人来诊急性心梗病人就诊 2.演练内容 2.1急救反应:急性胸痛病人优先诊治,开通绿色通道。 护士分诊:胸痛病人诊治优先,送入抢救室,及时通知当值医生。 2.2医疗救助 1.医生:早期诊断并下达医嘱 患者男50岁,因“持续胸痛4小时。”就诊。体温:36.5℃,呼吸:18次/分,脉搏:85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营养正常,平车推入病室,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五官正,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胸廊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听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1简要问诊:1.胸痛部位、疼痛性质、持续时间、是否用药、有无缓解 2.与急性胸痛鉴别的有关现病史 3.既往病史、有无类似疼痛的情况、有无高血压病史 4.用药史(阿司匹林、溃疡病、出血等病史及药敏史 1.2查体(能体现鉴别诊断)1.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2.心肺体征:心律、心率、心音、杂音,双肺听诊(排除气胸),双上肢挠动脉搏动 1.3急诊辅助检查:协助护士完成心电图检查:必要时18导 1.4急诊科医师下达口头医嘱:1.体位 2.吸氧 3.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600mg嚼服,瑞脂10mg 口服4.建立静脉通道5.吗啡5mgiv(胸痛剧烈者)6.心电监护7.备除颤仪8.下 达辅助检查医嘱:血常规、心肌早期损伤三项、凝血四项+D二聚体、急诊肾 功能、急诊离子分析等9请心内科会诊 1.5写病历、补录医嘱、书面病危 2.护士 2.1吸氧 2.2测血压、血糖 2.3心电图 2.4静脉通路,复诵并执行药物治疗医嘱 2.5通知化验室采血 2.6心电监护 2.7备除颤仪 2.8通知心内科会诊 3.绿色通道:通知担架队、电梯,通知导管室及手术室做好准备 4.转运:医生护士陪同,持续吸氧,监护,携带抢救药品及器材 5.点评与总结 主任及护士长点评总结经验,指出不足,规范方法,持续改进。

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1 怀疑缺血性胸痛 2 紧急评估气道阻塞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有无气道阻塞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呼吸异常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心肺复苏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 3及生命的情况后 4 稳定后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快速评估(<10 分钟)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迅速完成 12 导联的心电图 160~325mg 嚼服 阿司匹林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硝酸甘油 0.5mg(舌下含化),无效 5~20μg/min静脉滴注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证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 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10 分钟内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必要时床边 X 线检查 5 回顾初次的12 导联心电图 678 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 LBBB*ST段压低或 T 波倒置ST段和 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910 11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20 分钟内(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2 16 19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β-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酸甘油硝酸甘油 地尔硫卓 15~20mg 缓慢静脉推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 / 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GPⅡb/ Ⅲ a 拮抗剂低危者 GPⅡ b/ Ⅲa 拮抗剂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他汀类 20 是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1317蛋白转为阳性胸痛发作时间≤12 小时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否 否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21 反复或继续 ST段抬高 是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1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溶栓治疗反复查心电图,持续 ST段监护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精神应急评估 30 分钟内 30 分钟诊断性冠脉造影 18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22 15 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存在争议。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早期 PCI:入院 -球囊介入≤ 90 分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 钟缺血才介入治疗 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90分钟内 LBBB:左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辅助治疗药物: 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10~30mg/ 次, 3~4 次/ 日或 1~ 3mg 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6.25 ~ 25mg Tid 氯吡格雷:首剂300mg,此后 75mg/d ,连续 8 天 普通肝素 60U/kg 静脉注射,后继12U/ (kg·h)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3000~ 5000U 皮下注射, Bid GPⅡb/ Ⅲa 拮抗剂:阿昔单抗0.25mg/kg 静脉推注,继以10μg/(kg·h)静脉滴注12 小时;替罗非班10μg/kg静脉推注,继以 ACEI/ARB:卡托普利 6.25~50mg Tid ,氯沙坦 50~100mg Qd,厄贝沙坦150~300mg Qd 0.15 μg/(kg·min )维持48 小时他汀类:洛伐他汀20~40mg Qn,普伐他汀10~20mg Qn,辛伐他汀20~40mg Qn;也可以选择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一、目的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急性危重病例抢救的能力,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一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 三、地点: 四、演练内容 1、职责分工医生:负责接诊病人患者家属: 护士: A护士A:上氧、建立静脉通道、抽血 B护士B:床旁心电监护、测血压、配置液体注射 C护士C:记录、查对用药患者: 2、演练场景: 2017年2月5日15:00,患者陈某由家属张某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A医生接诊病人 (1)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陈某男性 60岁,退休人员,汉族,已婚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再发加重3小时现病史:患者1年来活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阵发性发作,放射至左肩左臂,伴心悸、乏力、出汗,休息数分钟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未进行特殊诊治。3小时前早餐后进行晨练,活动中胸闷、胸痛症状再发加重,疼痛呈持续性发作,

放射至左肩左臂及下颌,伴心前区压迫感、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出汗、恶心,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无明显缓解,家属立即扶送入我院、病程中患者无大小便失禁,精神差。 既往史:有“冠心病”家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吸烟30年余,20支/日。 体格检查:T 37.2℃,P 98次/分,R 22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次/分,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QRS波宽大畸形。 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心功能Ⅱ级。(2)10:00进入初步抢救 处置流程: 1. 何铭医生让患者取卧位。 2.嘱护士给以患者低流量吸氧、量血压。护士遵医嘱,予普通鼻导管给氧,浓度1-3L/min。测血压提示:Bp 110/70mmHg。 3. 医生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体格检查后提示: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次/分,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QRS 波宽大畸形。根据症状体征、心电图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流程

急性心肌梗塞(AMI )诊疗流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急性心肌梗塞(AMI )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 STEMI NSTEMI 溶栓 不能溶栓 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 是否再通判断标准: 直接指征:冠脉造影判断标准:TIMI 达到2、3级者表明血管再通 间接指征:1.ECG 抬高的ST 段于2h 内回降>50%;2.胸痛于2h 内基本消失;3.2h 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TnT(I)峰值提前至发病12h 内,血清CK-MB 峰提前出现在发病14h 内。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酶峰值前移最重要。 抗栓和抗心肌缺血治疗 AMI 常规治疗: 1.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2.硝酸酯类 3.Β受体阻滞剂 4.他汀类药物 5.ACEI 类药物 诊断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Tn)增高或增高后降低,并有以下至少l 项:(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2)ECG 新的ST 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3)ECG 病理性Q 波;(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2.突发、未预料的心脏性死亡 有条件行PCI 无条件行PCI 转运患者至可行PCI 医院 到院后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图,30 min 内开始溶栓治疗,90min 内完成球囊扩张(即从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 min)。 不具备PCI 条件且不能在90min 内完成转运的医院,应立刻进行溶栓治疗(I ,A)。 对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不管是否接受直接PCI ,建议院前使用抗栓治疗,包括强化抗血小板药物(水溶性阿司匹林150-300mg 。氯吡格雷300mg)和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I ,C) 进行CABG 者,不用抗血小板药物 1:除不稳定性心绞痛均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首剂负荷量。 2:不稳定性心绞痛抗凝治疗仅用于中高危患者! 3:>75岁患者,溶栓要慎重,尿激酶减量! 4:抗凝治疗3-5天,最长<8天 5:溶栓后使用抗凝问题:溶栓后6h 开始测定aPTT,待其恢复到正常 2倍以内时或24h 后开始使用。 介入治疗条件: 1虽经内科加强治疗,心绞痛仍反复发作。 2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延长超过1 h ,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上述缺血发作。 3心绞痛发作时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如出现低血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伴有严重 心律紊乱等。 UA 的紧急介入性治疗的风险一般高于择期介入性治疗,故在决定之前应仔细权衡。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 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稳定后 10分钟内 20分钟内 急诊就诊或“120”或他院转来可疑怀疑缺血性胸痛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 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高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300mg 嚼服 ●硝酸甘油0.5mg 舌下含服,无效5---20ug/min 静脉滴注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推注,必 要时重复 ●建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呼吸 快速评估(<10分钟) ●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又目的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核查禁忌症 ●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ST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 ST 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 )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 )或高危性不稳定性心绞痛(UA ) 中低危性不稳定性心绞痛(UA )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300mg 口服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ACEI ●他汀类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急诊科据病情检诊、分诊、登记分类、分级(1min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和凝血过程激活,引起冠脉血栓性阻塞所致。尽早、完全和持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闭塞超过20分钟即开始出现心肌坏死,超过6小时大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因此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关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较静脉溶栓疗法更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再梗死、颅内出血和梗死相关动脉再阻塞率。 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卫生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中规定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就诊于具备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③有溶栓禁忌证者; 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当立即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将患者尽早转运到导管室,要求Door-Balloon时间<90 分钟。 路径一:院外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电话通知介入医生启动导管室,直接将患者送导管室; 路径二:院外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如不能直接送至导管室,应当在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待导管室团队到达后,尽快开始冠脉造影检查。 路径三:未确诊的患者到达医院后,首诊医生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并取血进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检查。确诊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吸氧监护,启动急诊PCI 治疗程序。导管室团队应在30 分钟之内到达医院。 它要求有一组技术力量完备、工作态度及协作精神良好的医护人员,以便能够在术中及术后及时熟练处理各种紧急事件,并要求介入医生24小时随时手术,导管室24小时全天候开放,随时应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规范路径。 2 转运PCI (1)患者就诊于无急诊PCI条件医院,如果预计首次医疗接触(FMC)至球囊扩张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患者,应在抗栓治疗后转运至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如果预计时间延迟大于2个小时(年龄<75岁且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延迟时间>90分钟),患者应就地接受溶栓治疗,并转运至有PCI条件的医院,在3-24小时内行PCI治疗。 (2)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但已发病>3 h的患者,可在抗栓(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同时,尽快转运患者至可行P CI的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评估要点 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心前区压榨样室息感或烧灼样疼痛、口服硝酸甘油无效等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时,嘱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同时通知医生。 2、 吸氧3-4L/min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如尿激酶、链激酶)、纠正心律失常(如利多卡因、 可达龙等)、扩张血管(如硝酸甘油)、止痛(如杜冷丁、吗啡)、抗心源性休克等治疗。 4、 需急诊行溶栓治疗及 PTCA 手术者,做好手术前准备。 5、 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要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6、 采集血标本,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7、 密切观察并记录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图以及胸痛性质、持续时间等, 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措施。 8、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1、临床表现:心前区压榨样窒息感或灼烧样疼痛, 伴大 汗及烦躁不安,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口服硝 酸甘油无效; 2、检查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宽而深的 Q 波、ST 段弓 稗背 向上明显抬高、T 波倒置,肌钙蛋白、心肌酶升高。 厂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取适当体位; 2、 吸氧3-4L/min ,持续心电监护;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抗心律失常、 扩张血管、止痛、抗休克等治疗; 4、 急诊行溶栓治疗及 PTCA 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5、 发生心室颤动时, 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要 L 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1、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图 以 及胸痛性质、持续时间等变化; 2、 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3、 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J 4、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厂1、记录意识、生命征等变化; 2、记录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3、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工作流程(医学参照)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病人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2.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护理】 1.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情况。 2.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又再堵塞,或虽再通但仍有重度狭窄者,可紧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放支架术扩张病变血管。 3.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解除疼痛的药物。 4.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 5.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护理:按心率失常及心衰护理常规执行。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7.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一般护理】 1.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 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病情稳定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3.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尊重病人的人格,确认病人的痛苦,接受病人对疼痛的行为反应。 6.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内容清晰)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 90分钟内 30分钟内 20分钟内 10分钟内 是 是 否 否 14 18 22 21 20 17 13 19 16 12 11 10 9 8 7 6 5 4 3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 及生命的情况后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 稳定后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 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心肺复苏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mg 嚼服 硝酸甘油0.5mg (舌下含化),无效5~20μg/min 静脉滴注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 ST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 ST 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 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GP Ⅱb/Ⅲa 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他汀类 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GP Ⅱb/Ⅲa 拮抗剂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 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 血才介入治疗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ST 段抬高 ?室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 段监护 ?精神应急评估 ?诊断性冠脉造影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蛋白转为阳性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步骤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流程步骤 (一)分诊要点: 典型表现:剧烈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部疼痛不适、胸闷。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不典型表现:胸闷、心悸、乏力、出汗、晕厥、低血压、不典型疼痛(下颌痛、颈痛、牙痛、上腹痛、左肩或左上肢疼痛) (二)快速评估: 1.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2.护士:制动并卧床、给氧、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做心电图、床旁备除颤仪、接心电监护、查肌钙蛋白、必要时(准备呼吸球囊、气管插管及呼吸机、备抢救药品) 3.医生:无呼吸及心跳者:立即心肺复苏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吸痰 呼吸异常者:呼吸球囊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询问病史:胸痛性质及时间、冠心病史、诱因、缓解方式等 心电图:①如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则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请心内科病房专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病房必须安排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报告本科二值医师。 ②如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ST段和 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则建议住院进一步观察与治疗,不进入绿色通道。

(三)处置 急诊科医师: ①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则5分钟后再含一片,仍 然无效,则在患者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②口服拜阿司匹林300mg(急诊一包药) ③口服可定20mg ④若期间患者病情变化,就地抢救,维持生命体征 心内科会诊医师: ①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参与抢救,杜绝医师之间推诿病人 ②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告病危 ③如患者有PCI适应症且无禁忌症,则会诊医师和患者及(或)家属谈话,建议行急诊PCI,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和手术的具体指征及风险。如同意,会诊医师安排患者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④报告本科二值医师,二值医师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到达抢救地点进行抢救 ⑤如需进行急诊PCI: 急诊护士协助家属办理住院证(入心内科,转ICU) 二值医师通知介入科技师,护师准备手术 急诊医师、心内会诊医师、急诊护士共同送入病人介入室 二值医师负责通知ICU开好手术医嘱 急诊PCI绿色通道目标:从接诊至球囊开通时间(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厂 ------------------------------------------------------------------- 怀疑缺血性胸痛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 及生命的情况后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左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90分钟内甫助治疗药物: &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10?30次,3?4次/日或1?3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6.25?25 氯吡格雷:首剂300,此后75,连续8天 普通肝素60静脉注射,后继12 (? h )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 3000?5000U 皮下注射, nm a 拮抗剂:阿昔单抗0.25静脉推注,继以10讥?h )静脉滴注12小时;替罗非班10 口静脉推注,继以0.15 (?)维持48小时 :卡托普利6.25?50 ,氯沙坦 50?100,厄贝沙坦150?300 他汀类:洛伐他汀20?40,普伐他汀10?20,辛伐他汀20?40 ;也可以选择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 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心肺复苏 10分钟内 6 f ------------------------------ 1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 7__T ---------------- 段压低或T 波倒置 8f ----------- -------------- 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非段抬高心肌梗死()或高危性 11 — r ()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19 20分钟内 13 14 30分钟内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节) 炉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 地尔硫卓15?20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nm a 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他汀类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炉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 nm a 拮抗剂 17 15 胸痛发作时间w 12小时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w 30分钟 18 —20 是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 蛋白转为阳性 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 早期:入院-球囊介入W 90分钟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段抬高 室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 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J 2!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段监护 精神应急评估 诊断性冠脉造影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 存在争议。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 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 缺血才介入治疗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嚼服 硝酸甘油0.5 (舌下含化),无效5?20 口静脉滴注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 2?4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仃稳定后

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目的 1.1规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明确各科室职责,特此制订本流程。 2.范围 2.1急诊科、心血管内科、ICU、介入科均适用。 3.定义 3.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上血栓形成所致的冠脉闭塞,使得血流 中断,心肌严重缺血。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压榨性剧痛。18导联心电图提示为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3.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泛指简便、安全、快捷的途径或渠道;急性S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是指医疗部门设置的手续简便、过程安全快捷的心肌梗死的急救途径。4.职责 4.1急诊: 4.1.1急诊负责接诊病人,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积极抢救。 4.1.2急诊负责致电心内科病房,请心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 4.1.3首诊医师负责转运病人。 4.1.4如患者同意进行急诊介入,则由急诊帮助患者办好住院手续。 4.2心内科: 4.2.1心内科医师接到急会诊后必须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积极参与抢救,杜绝专科或医师之 间推诿病人。 4.2.2心内科医师负责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和手术的具体指征及风险。 4.2.3心内科负责报告本科二值医师,二值医师接到报告后15分钟内到达抢救地点进行抢救。 4.2.4如需进行急诊PCI,二值医师负责通知介入科。 4.2.5如需进行急诊PCI,二值医师负责通知ICU开好手术医嘱 4.3介入科: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需优先为急诊病人做好手术准备。 4.4ICU:如患者同意进行PCI,则由ICU负责开好手术医嘱,并接收术后病人。 5.标准 5.1病人来诊,则由分诊台护士一级分诊,并安排医师接诊。 5.2病人卧床后首诊医师10分钟内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同时询问病史。 5.2.1如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则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马 上邀请心内科病房专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病房必须安排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并报告本科二值医师。 5.2.2如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则建议住院进一 步观察与治疗,不进入绿色通道。 5.3首诊医师对患者紧急处理: 5.3.1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5.3.2吸氧,心电监护,并在患者床边备除颤仪; 5.3.3在患者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5.3.4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则5分钟后再含一片,如仍然无效,则在患者血压正常 的情况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5.3.5口服波立维300~600mg(急诊基药); 5.3.6口服立普妥40~60mg(急诊基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