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44.54 KB
- 文档页数:1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 A. 拂晓 沧桑 沉默寡言 B. 恣意妄为 瞬息万变 水滴石穿 C. 风驰电掣 毛遂自荐 拔苗助长 D. 眼疾手快 落井下石 好高骛远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乡村风光。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也随之攀升。 3.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 水滴石穿 B. 指鹿为马 C. 完璧归赵 D. 破釜沉舟 4.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的景象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有:( ) A. 沉默寡言 B. 风驰电掣 C. 好高骛远 D. 毛遂自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 ) 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 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自然景色的有:( ) A. 沉默寡言 B. 风驰电掣 C. 好高骛远 D. 毛遂自荐 10.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1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B.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
B.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D. 我们学校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3. 下列词语中,与“春华秋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桃李满天下B. 腾飞崛起C. 鸿图大展D. 鹏程万里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夜空中。
B. 小明长得像他的父亲,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C. 小河像一条彩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D. 这本书的内容深奥,读起来让人眼花缭乱。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雪中送炭C. 狐假虎威D. 一丝不苟6.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B.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山有水,有花有草。
C. 我们学校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是我们的荣誉。
D.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7. 下列词语中,与“日新月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日起月落B. 日新月异C. 日复一日D. 日薄西山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
C.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
D. 我们学校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多套)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 下列中文诗句中,哪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A. 春天来了,大地恢复了生机。
- B. 秋天的枫叶飘落在地面上。
- C. 冬天的天空中飘雪花。
- D. 夏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2. 陈老师正在写一篇作文,下列词语中,哪个是古诗中常常用到的?- A. 高兴- B. 想念- C. 喜爱- D. 闪光3.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下列哪句不是它的开篇?- A. 床前明月光- B. 窗外无人行- C. 疑是地上霜- D. 举头望明月...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1. 让我们一起唱一首______歌,欢度国庆节。
2. 爷爷的70岁生日聚会将在一年之后的_____月举行。
3.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用______来记录重要的内容。
4. 天空中飘过了几朵白色的________。
5. 他的笑声响彻整个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5篇)请阅读以下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短文一小明的电子词典坏了,所以他只能用字典来查单词。
虽然需要查的单词很多,但他坚持每天读英语课文。
1. 小明用电子词典查单词吗?- A. 是- B. 不是- C. 不知道- D. 没提到2. 小明每天读什么?- A. 语文课文- B. 数学课文- C. 英语课文- D. 不知道...短文二妈妈买了一本新的故事书给小亮,小亮很喜欢。
他每天晚上都会读一些故事。
1. 妈妈给小亮买了什么?- A. 数学书- B. 故事书- C. 诗歌书- D. 不知道2. 小亮每天晚上做什么?- A. 吃饭- B. 睡觉- C. 看书- D. 不知道...四、作文题(20分)请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80字以上的作文:《我最喜欢的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 重荷(hé) 苦心孤诣(yì)B.绯(fēi)红阔绰(chuò) 惟妙惟肖(xiāo)C.丰硕(shuò) 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D.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zhà)风云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狼籍斑斓左右逢缘克尽职守B.镂空唏嘘张皇失措妇嬬皆知C.蕃篱嶙峋苦心孤义长吁短叹D.蛰伏招徕长途跋涉因地制宜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
”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的主要形式。
②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③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A.权利自制合计B.权利自治核计C.权力自制合计D.权力自治核计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D.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答案:C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绝对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答案:C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课外阅读B. 课堂讲解C. 作业练习D. 活动课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三为主”原则是: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
答案:学生为本,启发式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主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______原则、全面性原则。
答案:科学性原则8.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阅读理解,欣赏评价9.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写作,表达10.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口语表达,交际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1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答案:正确13.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讲授法为主,减少学生的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正确描述?()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知识与能力的统一C. 教育与教学的统一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答案:D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问答法B. 讲授法C. 情境教学法D. 演示法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A. 课堂提问B. 作业批改C. 测试D. 家长会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A. 课文B. 课外阅读C. 语法知识D. 写作训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听、说、读、写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8.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原则。
答案:客观性、科学性、导向性、激励性9.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交际、情境总结10.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评价、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答案: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蹒跚(pán shān)C. 饕餮(tāo tiè) D. 翩跹(piān xiān)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岳阳楼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却很有经验。
B. 他不仅年轻,而且很有经验。
C. 他年轻,但是很有经验。
D. 他年轻,却很有经验。
4.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画龙点睛:形容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C. 画饼充饥:形容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D. 画地为牢:比喻限制自己的行动,不敢越雷池一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中的诗句。
4. “不入虎穴,______”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不冒风险就无法取得成功。
5. “一日之计在于晨,______”是一句谚语,强调了早晨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船借箭》节选周瑜看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点点头,说:“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及答案一、考试概述本次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优秀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语文教师。
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试卷结构1. 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2. 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3.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4. 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5. 教学设计题(1题,30分)三、考试内容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成语表示“团结就是力量”的意思?A. 精诚团结B. 群策群力C. 万众一心D. 齐心协力答案:C2. 以下哪个字是“左右结构”?A. 桃B. 花C. 红D. 绿答案:B3. 《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A. 阅读能力B. 写作能力C. 交际能力D. 综合运用能力答案:D(以下略)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汉字的基本笔画?A. 横B. 竖C. 撇D. 捺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A. 情景教学法B. 问答法C. 演示法D. 任务驱动法答案:ABCD(以下略)简答题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及其作用。
答案: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和探究。
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丰富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 定期进行阅读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自然、家庭、社会生活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 4.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5. 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 过程与方法 C. 传承文化 D. 培养创新精神 2. 以下哪一项不是语文课程资源?( ) A. 图书 B. 网络 C. 电视 D. 教材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 ) A. 考试 B. 作业 C. 口语交际 D. 操行评定 4.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 A.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论述题(10分) 试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社交工具 2.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语文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情境 4. 促进学生的发展 5.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 1. C 2. C 3. D 4. C 5. D 三、简答题 1.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包括: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 2.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激励性、发展性。 3.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扎实的语文功底、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关爱学生、不断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浪C. 漂D. 洪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用字有误?A. 前仆后继B. 前扑后继C. 前赴后继D. 前赴后继正确答案:B3. 下列哪个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A. 草长莺飞二月天B. 春风又绿江南岸C. 隔座送钩春酒暖D.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正确答案:B4. 下列哪个成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A. 知错能改B.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 覆水难收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确答案:A5. 下列哪个字不是多音字?A. 行B. 长C. 乐D. 红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之涣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李白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史记·太史公自序》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为政》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之涣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流过,河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远处,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吃着草,一群群鸟儿在天空飞翔。
1. 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答案:文章主要描写了草原的景色。
2. 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答案:文章中出现了牛、羊、鸟儿。
3. 文章中提到的草原景色具有什么特点?答案:文章中提到的草原景色具有辽阔、美丽、宁静的特点。
四、作文题(40分)题目:我最喜欢的季节要求: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要真实、具体、生动,表达出自己对最喜欢的季节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四)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积累运用。(本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鲜xian鲜艳新鲜寡廉鲜耻B.解jie解散押解解甲归田C.强qiang强求牵强强词夺理D.宁ning宁静宁愿息事宁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榜提名浩然正气B.蝇营狗苟痴心妄想C.始终不瑜贪赃枉法D.脍炙人口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A.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而是要做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业。B.所有这些唱词和对白,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C.韭菜是一年生植物呢,或者是多年生植物呢?D.这么长的课文,即使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4.填人下面这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正确的一组是()《琵琶行》中“同是天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是诗中关键句,也是名句。它(),从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到诗人的宦途潦倒,()了诗人和艺人的感情渠道。前后两段都是记叙中抒情,这两句却是抒情中说理,这样增强了抒情的深度,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A.沦落承上启下过渡沟通B.沦落承上启下过度勾通C.冷落承前启后过度沟通D.沦落承上启下过渡勾通5.与其他三句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库。B.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C.有的松树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D.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6.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倘若李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③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A.①I②l③B.①|②|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C.①||②I③D.①I②I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7.打造节约型校园,时下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请你用幽默、含蓄或典雅的语言,拟写一条贴在餐厅或水房的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8.春节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家乡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其中五处要改正,请指出并改正。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改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都在谈“软科学技术”。何谓软科学?经常听人说:“脑子不够使。”这其实就是对软科学的需求。于是,从古至今,所谓“军师”、“谋士”、“智囊团”应运而生。但是,这些“看得见的头”,毕竟知识有限,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自计算机一出现,人们就把它称为“电脑”,其实,至今计算机并不完全具备人脑的功能。人脑有四个层次的功能:观察识别、记忆存储、分析判断和想象创造。前两个层次的功能目前计算机已经具备,而第三层次分析判断就是正在开发的专家系统或决策系统,第四个层次是刚刚开始研究的人工智能。研究具备上述四种功能的“看不见的头’’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技术就是软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的第一个特征是媒介性,它是人和具体的科学技术之间的接口。第二个特征是综合性,它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技术,而且使社会人文和自然两大类科学相结合。第三个特征是应用性。如果说科学研究是基础研究的话,软科学则是应用研究,所产生的专家系统则是技术开发。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科学,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的社会行为研究的方法论:还有生命科学,包括人脑的生理机制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软科学技术还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其他方面的研究。1l.对“软科学技术”的含义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研究具备观察识别、记忆存储、分析判断和想象创造功能的管理决策系统的科学技术。B.研究能够观察识别、记忆存储的专家系统、决策系统的科学技术。C.研究以观察记忆的专家系统、决策系统、人工智能,服务于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技术。D.研究具备人脑功能的“高级电脑系统”帮助人更好地运用各类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技术。12.下列不属于“软科学技术”特征的一项是()A.以计算机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而进行研究。B.将对人的研究与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C.包括了各种自然科学技术。D.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谋士们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极需要研究软科学。B.“看不见的头”即电脑,并不完全具备“看得见的头”的全部功能。C.软科学的综合性是指能将社会人文科学和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特性。D.“具体的科学技术”是指社会人文和自然两大类科学技术。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21题。(本大题共8小题,14~19题每小题1分,20、21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臣与将军戮力攻秦戮:合力B·范增数目项王数目:多次用眼示意C.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示之:指示项王D.君王为人不忍不忍:不狠心15·比较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②军中无以为乐③寿毕,请以剑舞④常以身翼蔽沛公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16.下列句中加点词所指不是一人的一项是()A.①不然,藉何以至此?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①今者有小人之言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C.①项伯亦拔剑舞②若人前为寿D.①得复见将军于此②君王为人不忍17.对上文座次尊卑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项伯坐的是最上位B.范增坐的是最上位C.刘邦坐的仅次于最上位D.张良坐的仅次于最上位18.选出上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玉块是半圆的佩玉。“块”与“决”同音。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其表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二是有小人之言。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D.项庄拔剑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二)阅读语段并翻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长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1分)20.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长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__________________。(2分)21.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0分)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汉族人的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径,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是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和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失败之后,文化认同竞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又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22.对王国维遗嘱中“义无再辱”一句,试按本文作者的观点解释其具体内涵(不超过2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特别点明王国维的“一条辫子”和自杀地点,并且连用了三个“不会不知道”。这表现了作者对王国维“死因”怎样的看法(3分)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作者赞同陈寅恪的看法,说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这“一种文化”可以用上文中另外的说法代替,试写出另外三种说法(有的说法要对上文中的词句稍加调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者列举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等等事例